经方剂量—郝万山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1. 茯苓四逆汤,这个方剂主要由茯苓、白术、甘草、干姜组成,具有温中健脾、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凝闭经、脾胃虚寒所致
的闭经。
2. 当归四逆汤,这个方剂主要由当归、白芍、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寒凝闭经的情况。
3. 芍药甘草汤,这个方剂主要由白芍、甘草组成,具有活血调经、缓解痛经的作用,适用于经血不畅、痛经引起的闭经。
4. 茯苓四逆加味汤,在茯苓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入当归、川芎、
红花等药物,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寒凝闭经、经血淤滞等情况。
5. 艾叶暖宫汤,这个方剂主要由艾叶、川芎、当归、生姜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寒凝闭经、经血不畅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闭经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调整。
此外,中医治疗闭经还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疗法,以及调整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最后,闭经属于疾病范畴,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方剂。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郝万山治疗失眠方子
郝万山治疗失眠方子
郝万山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他曾经研制出一种治疗失眠的方子。
这个方子主要由三味药材组成:黄连、黄芩和枸杞子。
黄连和黄芩是两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
枸杞子则是一种能够滋补肝肾、养血安神的药材,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郝万山治疗失眠的方子,将这三味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煎煮,制成一种浓缩的汤剂。
服用时,将汤剂加入适量的水中,温热后饮用即可。
这种方子的特点是安全、无副作用,而且效果显著。
很多失眠患者服用后,可以很快入睡,并且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因此,这个方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成为治疗失眠的常用方剂之一。
郝万山治疗失眠的方子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如果你有失眠的困扰,不妨试试这个方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郝万山教授:我治疗抑郁症用了30多年的方子!一一柴桂温胆定志汤
郝万山教授:我治疗抑郁症用了30多年的方子!一一柴桂温胆定志汤图| 郝万山教授治疗抑郁症用了30多年的方子柴胡桂枝汤证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六七日的时候,正好是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邪气就会传经,传到哪一经呢,从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微恶寒”是邪气还在表,表邪生重不重呢,不重,只是微恶寒。
“支节烦疼”,支是四肢,节是关节,烦是什么意思?心烦,四肢关节心烦,这话通吗?烦是什么意思?支节疼这个好理解。
“烦犹剧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周礼》郑玄注,郑玄注的是《周礼》,郑玄注这个烦字的时候说“烦犹剧也”,烦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不当心烦讲也不当发热讲,而当剧烈、当“很”“甚”来讲。
所以“支节烦疼”呢,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这提示了风寒邪气侵袭四肢。
风寒邪气侵袭四肢这个证候我们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会在太阴病篇遇到,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什么叫太阴中风啊?是太阴系统被风邪所伤,伤到哪个部位呢,四肢烦疼,四肢剧烈的疼痛,四肢和脏腑相比,它属于表还是属于里呢?当然属于表,所以脉应当是浮的,因为四肢是表啊。
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脉应当是浮。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轻取,脉由浮而转微了,提示了邪气退。
阴涩,沉取,阴脉是沉取,沉取由涩脉而转长,阴涩而长,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里气的恢复。
脉由浮而转微,由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邪气退而正气复,所以这种四肢烦疼可以自愈,这是在太阴病篇的一条。
我们到太阴病篇还要详细的谈,你们在这里没有听太明白没有关系的。
太阴病篇还有一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里虚寒能够发汗吗?太阴里虚寒它能够脉浮吗?所以他这里所说的太阴病就是指的风邪侵袭四肢的那种四肢烦疼这个证候,它叫太阴病,它叫太阴中风。
也就是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以发汗,用桂枝汤。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经方一两, 现在几克?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讲解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女性痛经。
以下是一例治疗痛经的医案:
患者李女士,年龄25岁,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经期5天左右,每
次月经前5天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酸、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经过详细的咨询和检查,诊断为功能性痛经。
将李女士标本对照后,给予郝万山芍药甘草汤治疗。
方剂组成如下: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甘草5克。
生姜5克。
将当归、白芍、甘草、生姜加水煎煮,分三次服用,每天一剂。
李女士服用药物后,下腹疼痛、腰酸乏力等症状逐渐缓解,经期也变
得规律。
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没有复发。
总之,郝万山芍药甘草汤是一种适用于痛经的中药方剂,但其具体剂
量和治疗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综合情况而定。
建议患者在就医
前尽量了解方剂的具体信息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郝万山伤寒论病案
学经典记病案《伤寒论》郝万山(中医药大学)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①夜间荨麻疹、瘙痒、脉浮;②急性肾小球肾炎,头面浮肿、脉浮;③急性黄疸性肝炎,面黄如橘皮色、瘙痒、脉浮。
“不一定感冒表证才有脉浮”。
(渡舟治验)二、外散表寒,化食滞治疗小儿发热不退,舌苔黄腻。
(郝万山治验)三、栀子豉汤治疗热邪留扰胸膈而作喘,患者每于五一而发病,十一而愈,因大渴后饮冷而致。
方以焦栀子15g淡豆豉15g(东直门医院宋孝至教授治验)四、柴桂枝甘姜汤:口渴、便溏、心情不舒(肝郁脾阳虚)五、小柴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某化工厂毒气伤(呕而发热者,小柴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六、桂枝汤加葛根汤(桂枝10g芍药15g葛根30g)治颈肩肌肉紧综合征、颈椎病效果明显。
可加祛风湿药如威灵仙10g秦艽10g,鸡血藤30g。
(郝万山)七、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小儿面白、舌质淡、发热、咳喘反复发作虽用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芦根但易反复案例一周效佳,后从未发作。
(任应秋)八、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疼痛,生姜量应大一些,属营血不足,肌肤失养。
而气血不足,脏失养的可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渡舟治验)九、小青龙汤主治的痰饮证为“咳吐大量泡沫痰,入盂化水”(寒饮射肺)。
面部胖肿,为水气盛的表现;面色黧黑为水气盛;面部色素沉着为水斑。
秋燥的咳嗽吐的白色泡沫痰,量较少。
不可久用,以防伤阴动血;缓解后以苓桂剂善后。
十、细辛不过钱之说,最早见于南宋承《本草别说》,现已佚失。
《证类本草》引《别说》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本草纲目》引用承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阜外医院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冶疗病窦综合征用细辛15~30g。
细辛含黄樟醚,是一种致癌的成分,故不能常用久用。
十一、汉代的度量衡与现代的换算班固《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汉1斤=250克,1两=15.625克;“千二百黍实其龢,合龢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郝万山半夏泻心汤医案
郝万山半夏泻心汤医案
心下痞证治:
1:热痞
2:热痞兼阳虚
3:痰气痞
4:胃虚客热上扰痞
5:虚痰阻痞
胃虚痰扰>▶胃热气逆-呕半夏
中焦斡旋失司>▶心下痞△
▽
枢机不利>▶脾寒气陷-下利干姜甘草
苦泄除其满,辛开苦降甘调-调和中州。
煮与煎区别,煎《方言》凡有汁而干谓之煎,把液汁状物质加入浓缩的过程,又称空煮。
煮:药物加水后加热的过程。
七个方子煮后去渣再煎的都是和解剂。
和解半上半下枢机。
柴胡剂和解半表半里枢机。
战汗作解:寒战-邪与正争;发热-正与邪争;汗出-正胜邪却;只战不热-正不抗邪;只热不汗-正不祛邪。
郝万山教授讲“经方的剂量与药效”
郝万山教授讲“经方的剂量与药效”郝万山教授导读为什么同一个方子,同样的药物,对同一个病人,两次开方效果确不一样?经方的药量对效果到底有多重要?看完本文郝老师讲的故事,你会恍然大悟。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
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
有一家矿工的年轻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20天,发烧10天,身上疼痛10天,我们到家里给她看病,当然我们就想到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给她用八珍汤,吃了3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人参养荣汤,还是没效果。
刘渡舟老先生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刘老,我遇到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啊?她又没有感冒的症状。
”他说:“你用的什么方子?”我说:“八珍汤我用过了,人参养荣汤我也用过了。
”他说:“你应当用《伤寒论》中的方子--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是在桂枝汤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
”那么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我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因为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厌生姜,我就想到别人也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3小片,其它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3付,还没效果。
我说:“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病人用了,我给人家看了9天了,人家身疼已经10天,现在又是9天,都20天了,身痛不能缓解,吃了您的那个方还没效。
”他说:“你把方子拿来我看看。
”我就把方子给他看。
老师说:“生姜3片,多大3片?”我说:“3小片。
”他说:“为什么这么少?”我说:“她产后出汗这么多,我不敢给她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
”老师说:“你知道新加汤中用生姜的意义吗?”我说:“它还是引药达表吗?”他说:“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药达表。
郝万山讲伤寒论之——经方计量古今换算
郝万山讲伤寒论之——经方计量古今换算1 石=120斤=70800克1 钧=30斤=7440 克1 斤=248 克1 斤=16 两1 斤=液体250 毫升1 分=0.37克1 两=15.625克1 两=24 铢1 升=液体200 毫升1 合=20 毫升1 圭=0.5 克1 龠=10 毫升1 撮=2克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1刀圭=1钱匕=1.5 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 克1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 克葶力子1升=60 克吴茱萸1升=50 克五味子1升=50 克半夏1升=130 克虻虫1升=16 克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附子中者 1 枚=15 克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杏仁大者 10 枚=4 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枳实 1 枚约 14.4 克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厚朴 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 12 克1 斛=10 斗=20000 毫升1 石=2 斛=100000 毫升1 斗=10 升=2000 毫升1 斛=5 斗=5000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1 斗=10 升=10000 毫升 1 合=2 龠=20 毫升1 升=10 合=1000 毫升 1 龠=5 撮=10 毫升1 合=100 毫升 1 撮=4 圭=2 毫升1 圭=0.5 毫升1 引=10 丈=2310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1 尺=10 寸=23.1 厘米1 寸=10 分=2.31 厘米1 分=0.231 厘米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1石=4钧=29760克;1钧=30斤=7400克;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两=24铢=15.625克;1圭=0.5克; 1撮=2克;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 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克;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1斛=10斗=2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合=2龠=20毫升;1龠=5撮=10毫升;1撮=4圭=2毫升;1圭=0.5毫升;1引=10丈=2310 厘米;1丈=10尺=231厘米;1尺=10寸=23.1厘米;1寸=10分=2.31厘米;1分=0.231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
实用文档之经方剂量—郝万山
实用文档之""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换算十个杏仁=4克;一合=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钱匕=1克;一方寸匕=2.3 平方厘米(一方寸匕五苓散,大约是 5-6 克)1 斤(汉代)=250 克,1斤=16两,1 两= 15.625 克,1两=24铢, 1 铢= 0.65 克,1分=6铢=3.9 克小柴胡汤,柴胡半斤=八两,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治疗量=40 克柴胡桂枝汤,桂枝一两半,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是= 8 克,黄芩用了 8 克,人参一次用了 8 克,甘草一次用了 5 克,半夏在一次用了 8 克,芍药一次用了 8 克,大枣一次用两枚,生姜一次用8 克,柴胡一次用了20 克。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1.理、法、方、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1.1鉴别诊断的思路: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呢“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证:“有汗、喘、无大热”鉴别:(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表证汗后不解可仍以桂枝汤再汗而解,此云“不可更行桂枝汤”,说明症候已变,“汗出而喘,无大热”既排除有“微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又排除无汗而喘之麻黄汤、小青龙汤证,有汗有喘但无大热则非阳明腑实承气汤证(“喘冒不得卧”,有“微喘直视”“阳明病,法多汗”),以方测证麻黄宣肺杏仁肃降,石膏倍麻黄清热兼制其热。
,汗出而喘系肺热(热在气分),必兼舌红脉数尿赤口干喜冷饮等热像。
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从何而来?由汗下可知,表证循经入里,里证循经出表皆可会与肺脏成热。
既有肺热,不单喘,咯脓血之肺痈,等一理也。
1.2抓病机的思路:例1:小建中汤证: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在102条里头说“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这两个证候症状表现不一样,但它们的病机都是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在平常情况下人体感觉不出来。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经方计量的换算(郝万山原创,周培培整理)疗效是中医药续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中医药疗效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首要之策。
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首要举措之一就是合理使用中药的剂量。
而《伤寒论》是汉前经方治疗疾病有效的临床经验总结,经千百万人体的实践验证,数十代医家的科学总结,系统论述了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中也包括了常见的各种杂病。
经方药少而精、配伍严谨、法度森严、出神入化、效如桴鼓,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很多医生苦读《伤寒论》,理法方药了然于胸,却逐渐疏忽中药学的重要性,自古医与药从不分家,用药的剂量、部位、炮制的方法以及产地和服药习惯不同都可以影响疗效。
《伤寒论》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往往不同于我们临床上的习惯用量,所以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有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不仅需施用得当,还要精确剂量才能效如桴鼓。
张仲景是汉代人,所以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度量衡制[1]。
在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有12铢这么重。
还说“二十四铢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就是24铢。
“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
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1钧,4钧为石。
在这里提醒大家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
那么那时候1斤和现在的1斤是一回事吗?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
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相当于现代的半斤。
刚才说到汉代的一斤等于汉代的16两,那么说明现在的250g就是汉代的16两,那么一两就需要用250g除以16,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把1两说成是15克。
柴桂温胆定志汤主治精神抑郁症(郝万山)
柴桂温胆定志汤主治精神抑郁症(郝万山)精神抑郁症的三组症候:1、情绪低落、丧失兴趣,生活觉得乏味,有轻生念头,自责内疚、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全身乏力、周身串痛、记忆减退、思维迟钝或激越(多思多虑,停止不了)、多睡或少睡、行动迟缓、胆子小。
3、晨重夜轻,早上起床,非常不舒服,心情不好,难以忍受。
郝万山老师运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精神抑郁症,在二十多年临床中,治愈了一百多例。
证明该方剂是有效的中药抗精神抑郁处方。
病机分析如下:早晨是少阳气机发动的时间,而胆中阳气不足,则无力升发,清晨会感到非常难受。
晚上,内脏进入休眠期,不需要胆气的发动,所以症状夜晚就轻。
少阳阳气不足,性格上就表现为胆小。
三焦气机紊乱,痰饮内生,上蒙神窍,导致思维迟钝和记忆衰退。
【治疗思路】:扶持心胆之阳,健脾祛痰宁神开窍。
【处方思路】:【柴胡桂枝汤】助心胆之阳,【温胆汤】、【定志小丸】一起使用,健心脾祛顽痰(怪病皆因痰作祟),三方组合达到合方治疑难的目的。
【方剂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桂枝、芍药、橘皮、竹茹、枳实、茯苓、菖蒲、远志。
【参考剂量】(具体剂量请就医中医大夫辩证)柴胡20克、黄芩8克、半夏12克、人参18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桂枝8克、芍药8克、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两枚、茯苓2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
【用药加减】如果失眠加炒枣仁、龙骨、牡蛎。
由于,精神抑郁症病人运用仪器查不出任何问题,而病人痛苦不堪,希望这个有效的中药抗抑郁症方剂能够结合西药,帮助更多抑郁症患者获得新生【导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
那么抑郁症的治疗便也显得日益迫切。
前短时间,跟随师兄诊治一名高校抑郁症患者,其神情表现均与郝万山老师在本文中提到的“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此三脏阳虚、气虚”的病机相吻合。
那接下来,一起跟随郝教授学习此病的遣方用药吧。
精神抑郁症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作形式之一,系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大概600字左右):
郝万山,明朝省名佐治官,有一次开处方时临床治疗出类拔萃的案例,称为“郝万山芍药甘草汤”。
案例:某青年男子因湿热内盛所致痰多,口苦腻、脉微滑,病十分可怕,但 no 上症可辨,在此之前常规药物对本病根本治不了,只能姑息治疗。
郝先生见得病情也不慌,仔细研究了病历,并进行彻底的检查,诊断出患者湿热内盛所致痰多,呕吐、口苦腻、脉微滑,因此,他点出了“郝万山芍药甘草汤”。
该汤主要由芍药20克,白芷15克,甘草10克,灵芝6克,陈皮9克,枳实9克,吴茱萸6克组成,是纯中药,不含任何西药。
该方汤首先使用芍药和白芷来祛湿,再用甘草灵芝调养脾胃,最后由陈皮枳实吴茱萸来和谐肝脾。
服用完汤后,患者发现痰量明显减少,症状逐渐改善,体力逐渐恢复,甚至脉搏也变得浮正,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又名“芍药汤”,它可以有效治疗湿热内盛所致的痰多症状。
它的药效微妙,当今仍有医说家采用此方治痰多,效果显著。
生姜泻心汤医案郝万山
生姜泻心汤医案郝万山
1.胃脘痛:杨某,女,17岁,始见胃脘疼痛,继则呕腐吐酸,发作无常,已4年余。
今春以来,胃不受纳,进食即吐,面色苍白,神倦腰痛,四肢痠楚,舌苔薄白而滑,右脉强,左脉沉细。
诊断为肝胃不和,治以本方和胃降逆。
2.胃下垂:某女,消瘦,胃下垂,喜饮酒,不断嗳气,予生姜泻心汤5剂,嗳气消失。
3.胃扩张:某人,年约40余。
宿嗜酒,初则晨起吐清水,嗳气显之,继则胃中有振水声,肠鸣下利,偶食不消化物或荤腻,则下利频繁,致消瘦无力,诸治无效。
某医院诊断为胃扩张、肠弛缓。
脉滑数,苔反腻,心下痞硬。
乃用生姜泻心汤,连服10剂而愈。
4.慢性胃炎:胡某某,男。
患慢性胃炎,自觉心下有膨闷感,经年累月,饱食后嗳生食气,腹中常有走注之雷鸣声,形体瘦削,面少光泽。
符合仲景生姜泻心汤证。
疏方:生姜12g,炙甘草9g,党参9g,干姜3g,黄芩9g,黄连3g (忌用大量),半夏9g大枣4枚(擘),以水8钟,煎至4钟,去滓再煎,取2钟,分2次温服。
1周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唯食欲不振,投以加味六君子汤,胃纳见佳。
经方剂量—郝万山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名医【郝万山】: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治疗精神
名医【郝万山】: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治疗精神【导读】精神抑郁症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作形式之一,系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女性多见,青壮年起病。
西医治本症用大剂量的抗抑郁药,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本症属中医-郁证范畴。
在这一体质因素的基础上,稍遇精神情志刺激则不能耐受,从而形成脑神失养,气郁痰阻,神窍迷蒙之证。
经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辅以较小剂量的多虑平,治疗重症抑郁症患者,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中药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柴胡、黄芩、桂枝、赤白芍、半夏、生姜、陈皮、枳壳、竹茹各10g,茯苓20g,人参5g,菖蒲6g,远志10g,大枣5枚,炙甘草6g,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服至症状控制后,以太子参10g易人参,去菖蒲、远志,桂枝减量,隔日1剂,继服2-3周停药。
本方与多虑平联用,如因服多虑平而见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者,可分别酌加天花粉、全瓜蒌、草决明等。
西药用多虑平(Doxepinum),该药是抗抑郁药中副作用较小者,但单用时作用弱,对重症患者见效慢、疗效差。
与中药联用后,从最小剂量25mg/d开始,每日增加25mg,增至150mg/d时则不再增量,分3次口服。
服至症状控制后,继服2-3周开始减量。
每减25mg保持5-7天,减至12.5-25mg/d时,再维持2-3周。
2 .病案举例管某,女,42岁,1994年9月16日初诊。
因心情抑郁、头痛5月,加重3月,由家属陪来就诊。
5个月前,因不明原因的疲劳无力,反应慢,完不成工作任务而心情郁闷,并常有自责内疚感。
后渐见头痛,失眠,早醒,食欲不振,肩背或窜痛、时或酸沉如压重石,四肢木无知觉,软弱无力,欲动不能,百事皆无兴趣。
诸症清晨尤重,至午仍难起床,傍晚偶有轻时。
已愈3月不能上班及理家。
因痛苦不堪忍受,时时出现自杀念头。
某精神病院诊为精神抑郁症,用抗抑郁药后,出现眩晕、口干、恶心等反应,遂拒绝服药刻下症见两目呆滞,愁容满面,端坐不动,问十不答一。
郝万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荨麻疹肾病黄疸
郝万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荨麻疹肾病黄疸听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荨麻疹的治疗1976年春,郝万山和刘渡舟老师带着学生到唐山抚宁地区开门办学,其中有一个同学得了荨麻诊,每天到晚上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找郝万山来看,郝老师那时候还年轻吧,他就开了些凉血的、燥湿的、祛风的、止痒的药,吃了三天,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一到晚上就痒得睡不得觉,他又去找郝老师了,郝老师刚好与刘老住一个房间,那就请刘老给摸脉了。
刘老摸脉后问郝老师:你觉得这小伙子脉怎么样?郝答:这人比较瘦,脉一摸就摸到了?刘问:什么叫一摸就摸到了,你说他是不是浮脉?郝答:老师,他没感冒啊(以为只有感冒才有浮脉),因为人瘦,所以一摸就有。
刘问:没得感冒就没有浮脉啦,这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啊?郝答:皮肤痒啊刘问:皮肤是在表还是在里啊?郝答:当然是表啊!刘答:那脉轻取即得,这就是表证啊!郝问:那表证咋治啊?刘答:发汗啊。
郝问:那用什么方子啊?刘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方)。
这是湿热在表啊。
于是开好了药,又问:老师,这药怎么吃啊?刘答:白天不要吃,晚上临睡前吃上,多吃点热水,喝完后盖上被子发汗。
连发三天汗,小伙子的荨麻诊算是治愈了。
2、肾病的治疗话说1976年冬,郝万山和刘渡舟老师带领学生回到了北京,一天一个中医学院的一个毕业生给郝老师去了电话:老师,我们儿科住着一个小儿肾炎的病人,这个化验的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了,我们用西医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了,能不能找刘渡舟老师给看看,于是把孩子给带来了。
孩子的情况:头面水肿,尿的化验很糟糕。
刘老先摸了摸脉,然后再叫让郝老师摸了脉,刘问:什么脉?郝:他的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
刘:轻取即得,就是浮脉。
郝:那老师,浮脉怎么办啊?刘:浮脉发汗啊。
郝:他没感冒啊?(郝老师还是觉得只有感冒才有浮脉)刘:你看这小孩头面肿,脉轻取即得,头面不就是表嘛,上半身肿者发其汗嘛。
郝:老师,用什么方啊?刘: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啊郝:那发几天汗啊?刘:这个发汗时间长一点,发七天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
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
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
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仅供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汉1斤=今250g汉1两=今15.625g汉1升=今200mL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汉1升麦冬=今61g汉1升火麻仁=今49g汉1升五味子=今40g汉1升吴茱萸=今31g汉12枚大枣=36g汉12枚栀子=20g汉50枚杏仁=25glander (2005-9-10 20:56:25)案: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摘要: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
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
经方中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关键词:汉唐衡制;衡值;经方剂量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
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
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
《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
《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
—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其衡量关系为:24铢=1两 16两=1斤 20斤=1钧 4钧=1石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
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
”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
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
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 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
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