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202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引言: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用于挽救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者。
202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提供了最新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执行正确的复苏措施。
本文将介绍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之一。
根据指南,当遇到疑似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者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在施行胸外按压前,应确保患者处于平坦的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任何异物,并开启气道。
按照30:2的比例给予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二、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是在基本生命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措施。
当基本生命支持无法恢复自主循环时,应考虑进行电除颤。
指南推荐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来指导电除颤。
此外,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和胺碘酮。
三、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指南还强调了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的要点。
例如,在婴幼儿和儿童患者中,应使用适当的胸外按压技术,并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溺水患者,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清除气道内的水分。
对于妊娠期妇女,应根据怀孕期进行心肺复苏,并注意保护胎儿的安全。
四、团队合作和沟通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至关重要。
指南鼓励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
此外,应定期进行复苏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五、后复苏护理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进入后复苏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治疗,如氧气供应、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
指南还提出了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护理建议,例如心脏骤停患者、新生儿和儿童患者等。
结论:202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最新的指导方针,以帮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执行心肺复苏措施。
这些指南涵盖了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团队合作和沟通以及后复苏护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医护人员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标准CPR操作及高级生命支持要点(全文)
标准CPR操作及高级生命支持要点(全文)标准心肺复苏(CPR)操作:一、心脏骤停的判断:1、无意识——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可伴四肢抽搐;2、无脉搏——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不能闻及;3、无呼吸——呼吸停止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临床上应按照1,2,3的顺序检查,有助于更快识别,更早开始心肺复苏CPR。
二、早期心肺复苏: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化:由A-B-C改为C-A-B,即:C(compression)胸外按压,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
(一)胸外按压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流灌注。
以下是胸外按压的要点:1、体位: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
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3、按压方法: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离开胸壁。
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按压幅度:至少5cm,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压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6、按压人员更换:有2人以上施救者时,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即使对于非专业人员抢救者,胸外按压的要诀是: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二)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
开放气道推荐使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
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三)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法,口对鼻法及球囊-面罩通气等,院外CPR 最常见、最方便的是口对口法,院内CPR时常用球囊-面罩通气。
标准操作: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1秒以上,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潮气量约需500-600ml,6-7ml/kg,以胸廓上抬为原则;呼吸频率10-12次/分。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的急救措施,旨在恢复心肺功能和维持生命。
以下是心肺复苏护理的常规步骤和注意事项:1.确保安全:在开始CPR之前,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移除在患者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例如绳索、刀具等。
2.按下紧急求救按钮:通知急救员或医疗专业人员赶来提供进一步的救助。
3.检查患者的反应:摇动患者的肩膀并大声询问:“你还好吗?”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反应或呼吸。
4.检查呼吸: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和呼吸,判断其处于心跳停止状态。
开展CPR前,需要确定患者没有意识和没有正常呼吸。
5.呼叫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附近有AED设备,尽量使用它以提供电击治疗。
按照AED上的指示操作。
6.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实的表面上,通常是地面。
在胸骨中线上,双手重叠,用手根部的力量进行按压,将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的深度。
每分钟至少按压100-120次。
7.帮助通气:在每次按压之间停止按压,进行通气。
用口对口或口对鼻方法进行通气,使患者的胸部隆起。
每次通气时间约为1秒,确认胸廓回落后再次进行按压。
8.继续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在必要时,交替参与人员以避免疲劳。
9.待救护车到达:最好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之前继续CPR。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CPR是一项紧急的急救技能,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适资质的人员才能进行。
以下是一些心肺复苏护理的注意事项:1.确保按压力度和速度:胸外按压的力度要足够,以确保心脏能够有效地进行血液循环。
按压速度要适中,每分钟100-120次。
2.保持通气通畅:通气时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头部稍微后仰,以使空气更容易进入肺部。
3.避免移动患者:除非患者身处危险环境,否则尽量避免过多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
4.及时使用AED:AED能够在心力衰竭和心室颤动等紧急情况下通过电击复苏心脏。
延续生命支持措施
延续生命支持措施简介延续生命支持措施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各种方法维持生命的继续存在。
它通常用于那些处于危急状态或无法自主生存的患者身上。
这些措施包括机械通气、心脏复苏、人工营养等。
本文将介绍延续生命支持措施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延续生命支持措施的基本概念延续生命支持措施的实施是指在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无法自主维持生命的情况下,医疗团队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持生命的继续存在。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或药物来辅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心脏功能等重要生理功能。
延续生命支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机械通气:通过呼吸机等机械装置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2.心肺复苏:通过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式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3.人工营养:通过营养通路等方式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
4.血液透析:通过透析机等设备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代谢产物。
这些措施可以暂时保证患者的生命继续存在,但并不能治愈患者的疾病。
因此,在应用延续生命支持措施时,需要权衡患者的病情、预后和生活质量等因素。
延续生命支持措施的应用场景延续生命支持措施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危重病患者: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衰竭或危机时,需要采用延续生命支持措施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争取治疗的机会。
2.临终关怀: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即将面临死亡,但家属或患者本人希望用延续生命支持措施来延缓死亡的到来,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做出决策或完成心理抚慰。
3.没有自主生存能力的患者:例如,患有重大脑损伤的患者或植物人状态的患者,无法自主维持生命,需要依赖外部支持来延续生命。
对于每个具体病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家属的意愿来决定是否采取延续生命支持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家属的决策。
伦理道德问题延续生命支持措施涉及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包括医疗资源分配、自主权和患者意愿等等。
一方面,延续生命支持措施通常需要大量医疗资源,包括器械、药物和医护人员的支持。
心肺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时间就是生命——早CPR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1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CPR“生存链”
1.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 动急救反应系统 2.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关于气管内插管
• 急救者应充分考虑CPR过程建立高级 气道的利弊,一般宜在患者对初步的 CPR和除颤无反应或自主循环恢复后 再实施。气管内插管包括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和经环甲膜气管插管。 不建议常规的环状软骨下压术,因为 其会延误插管和影响通气。
监测呼出二氧化碳的建议 :
建议在所有环境(例如,入院前、急诊 科、重症监护病房、病房、手术室)中 以及在院内或医院之间转移时,检测呼 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图或比色法) 1)以确认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气管插 管位置。 2)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在可行情况 下持续监测二氧化碳图或呼气末二氧化 碳可能有助于指导治疗,特别是可判断 胸外按压的有效性。
肾上腺素用法:
经典用法:肾上腺素1mg,iv每3-5分钟一次 中剂量:肾上腺素2-5mg,iv每3-5分钟一次 递增量:肾上腺素1mg-3mg-5mg,iv每3-5分钟一次
高剂量:肾上腺素0.1mg/kg,iv每3-5分钟一次
注意:避免与碳酸氢钠同时同一静脉通道应用! (碳酸氢钠最好不与肾上腺素类药物混合,以免后 者失活。)
复苏用药的“三不一快”
• 还可考虑骨髓腔内穿刺给药。心肺复苏时不可以皮 下或肌肉注射(惟独使用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 例外) •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且及早注射复苏药物。开始 心肺复苏时,只要现场有护士赶到,即可马上下达 第一个口头医嘱:“打开除颤仪,建立静脉通 路!”。一旦静脉通路已开通,或者气管插管成功, 就应立即给予复苏药物,而不管ABCD进行到哪一 步。所以,尽管“D”(电击除颤和复苏药物)是 排在第四步的,但并不意味着要最后去做,应该越 早越好!
2024年心、肺、脑复苏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2024年心、肺、脑复苏病人标准护理计划导言:心肺脑复苏是指对于心肺脑功能停止或临床抢救所需的紧急心肺复苏和脑复苏措施,是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2024年心、肺、脑复苏病人标准护理计划的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对心肺脑复苏病人的护理水平,提高抗复苏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一、护理目标:1. 快速、准确地评估病情,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2. 确保病人氧供,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功能;3. 缓解病人疼痛,保持病人的舒适感;4.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紧张情绪;5.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
二、护理措施:1. 快速反应:发现心、肺、脑复苏病人后,及时向医生或护理主管报告,寻求专业的帮助,启动复苏流程。
2. 评估病情:迅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3. 管道畅通:确保病人的呼吸道畅通,清除可能的梗阻物,如呕吐物、分泌物等。
并及时行人工气道置入,辅助通气,维持呼吸功能。
4. 心肺复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包括按压胸骨、肺复张、电除颤等。
根据抢救指南及时对心脏按压、人工通气、生命征象监护进行评价并调整,达到心脏按压深度、频率和通气时机的标准。
5. 心电监护:使用心电监护仪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 氧气供应: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根据病情调整氧气流量,及时更换氧气瓶,防止氧气不足。
7. 血流维持:通过静脉通路给予液体,维持患者的血容量,防止休克发生。
8. 药物应用:根据医生的指示合理应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普鲁卡因胺等,调整剂量和给药速度,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
9. 体温调节:对于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帮助病人降低体温,防止高温对身体造成损伤。
10. 疼痛管理:及时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采取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保证病人的舒适感。
心肺复苏的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心肺复苏的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体内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CPR可能无法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这些情况下,高级生命支持措施被引入,以提供更加复杂和细致的抢救手段。
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是指在CPR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加强,旨在提供更高水平的抢救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执行,包括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首先,一种常见的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便携式电器设备,用于检测和纠正心律失常。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AED可以通过给予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这种措施通常在医疗专业人员到达之前由普通人士执行,因为它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
其次,机械通气是另一种常见的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当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时,机械通气可以通过呼吸机来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呼吸机可以提供氧气和空气混合物,通过管道连接到患者的气道,确保氧气进入肺部并维持正常的氧合水平。
机械通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来操作,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设备和参数设置。
除了机械通气,还有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是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
ECMO是一种通过外部设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人工氧合后再输回体内的技术。
它主要用于重症患者,如心脏或肺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
ECMO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血液循环支持,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然而,ECMO是一项复杂且昂贵的技术,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来执行。
此外,一些高级生命支持措施还包括药物治疗。
在CPR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可能会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药物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其他途径给予,以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医生的准确判断和正确使用,因为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健康。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心肺脑复苏护理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关键是争取时间,要求在4~6分钟内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抢救成功率亦越高。
心肺脑复苏过程分为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3个时期。
由于心肺脑复苏是一连续和系统的急救技术,以上三期不能截然分开,须密切衔接并不间断地进行。
1.基础生命支持(I期复苏或初期复苏)主要是就地进行徒手抢救,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3个主要步骤,目的是维持基础的生命活动,延缓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
(1)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最重要的措施。
病人意识丧失后,可因舌根后坠、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心肺复苏。
开放气道的方法有:①仰面抬颈法:病人平卧,救护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下按病人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气道开放;②仰面举颏法:病人平卧,救护者一手放在病人前额,并用手掌向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于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上举,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和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③双手抬颌法:抢救者用双手同时将病人的左右下颌角托起,使头后仰,并使下颌角前移即可。
(2)人工呼吸:气道通畅后,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用手法或机械等人工方法使气体有节律地被动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保障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呼吸复苏中最简单、及时、有效的方法。
抢救者用压前额那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将病人口唇张开,深吸气后紧贴住病人口部用力向内吹气,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方为有效。
随后松开鼻孔,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病人借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排出肺内二氧化碳。
开始时先连续进行3~4次充分吹气,以后依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
吹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
婴幼儿30~40次/分。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doc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1 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
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的液体。
中心静脉可取股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的患者应实施有效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5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
6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和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的症状,并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7 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
同时注意观察脉搏、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的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等)及尿量。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的监测和记录,吸入气体的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现象。
9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0 保证足够的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11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终止继续接触毒物。
2 吸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和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接触性中毒,应迅速脱去患者的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部位。
4 洗胃,为减少毒物的继续吸收,神志清醒的病人,可采取口服催吐洗胃。
昏迷患者以及服用大量药物者必须尽快采用洗胃管洗胃,一般在服用药物后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
心肺复苏CPR
延续生命支持:复苏后处理
历史回顾
1966年第一次国际复苏会议召开。 1972、1979年第二、三次国际复苏会议召开 (探讨复苏的训练和考试)。
1985年第四次国际复苏会议召开(探讨复苏的
训练,早期除颤,提出BLS、ALS的观念)。
历史回顾
1992年AHA制定1992心肺复苏(CPR)和心血 管急诊(ECC)标准和指南。年提出“生存 链的概念”。
目前多采用BLS和ALS阶梯序贯相结合原则
ALS---内容
基本生命支持(BLS) 使用先进设备和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呼
吸和循环
ECG监测12导联ECG判读和心律失常辨认 建立、维持静脉通道
治疗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保持复苏后稳定
治疗可疑冠心病综合征的病人包括AMI
快速估计病情(鉴别诊断)
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液体中推注
钙剂 碱性药物
复苏后处理(PRT)
维持循环功能
呼吸功能的维护 调整酸碱平衡 稳定其他脏器功能,防治MSOF
营养支持
处理其他并发症
1ug/min逐渐调整至有效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2~10μg/分静滴
多巴胺:5-20 ug/kg /min 阿托品:1mg iv/3-5min总剂量:3mg
ALS---心肺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
胺碘酮:先静推150mg/10min,后按1mg/min速
度静滴6小时,再减到0.5mg/min,每天最大剂 量不超过2g,心脏停搏如果为VF或无脉性VT,
ALS---技术
合理的氧供
球曩-面罩通气 气管插管 循环支持方法
心肺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
ALS---心肺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简介心肺复苏(CPR)是指在发生心跳骤停时,通过人工手段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一种紧急处理方法。
在成功进行心肺复苏后,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措施,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持续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生命状态和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确保通畅的气道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气道需要保持通畅,以确保正常的呼吸功能。
护士应定期检查气道通畅情况,防止气道堵塞。
若患者存在气道分泌物过多或阻塞,护士应及时清理,以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3. 维持液体平衡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液体丢失和体液紊乱的情况。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给予液体补充,以维持液体平衡。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体重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液体状态。
4. 防止感染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物品等,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或导管插入部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促进康复心肺复苏后,患者需要适当的康复措施,以加速恢复。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步行等活动;•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和抑郁。
6. 定期复查心肺复苏后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士应协助患者安排相关的检查和复查工作,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命体征的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气道通畅、维持液体平衡、防止感染、促进康复和定期复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心、肺、脑复苏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心、肺、脑复苏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心、肺、脑复苏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措施,需要立即应用并优先完成。
以下是心、肺、脑复苏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1. 快速评估:立即进行初步评估,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心脏情况。
2. 呼叫急救人员: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并呼叫心肺复苏团队,确保有专业人员进行进一
步的抢救。
3. 开始心肺复苏:按照BLS(基础生命支持)或AC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4. 维持气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使用气管导管或面罩氧气等方法。
5. 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6. 给予适当的药物:如有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布地奈德等。
7. 支持循环功能:通过液体复苏和血液透析等手段,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8. 监测脑功能:监测患者的神经逻辑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和肢体活动等。
9. 提供家属支持:给予患者的家属情绪和信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状况和
抢救过程。
10. 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一旦患者的状况相对稳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护理计划的具体内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同时,护理团队需要密切协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
各系统指标监测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功能?保持呼?留置??维持肾道通畅察观?代谢功能,苏,?动脉血液的颜色、置尿管,观察注,调整呼分析,质、量,尿量和肿颜吸机参数消发现?变化人?工气出血情况?及时纠有抬高床护理,电解质、施酸碱度,头30-45失衡VAP
预防
胃管流引性及时道化
?常规监测CVP电察?观心及时图变化,失心律现发常入计?算出保持出入量,量治疗和护理干预;及时、认真做好重症护理记录单的记录随着意识恢复,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更好地完成医护方案
及时与医生沟通,
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与流程
安置患者于重症监护病房
建立液路,多参数心电监测?遵医嘱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物等?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药物治疗与观察药物、静脉补液
?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神经系统进行脑复脏留维持脑灌减轻脑水色用采早尽正措效降温
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口、会阴护理?翻身扣背,肺部物理治疗?卧位舒适、肢体处于功能位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健康指导
增强安全意识和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事故 发生。 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定时到医院检 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如有不适 及时就诊。
新进展—机械胸外按压仪
高质量胸外按压是复苏的保证。 疲劳使人力胸外按压质量无法保证。如: 按压深度、速率、持续时间、更换人员导 致中断按压。 人力按压无法达到理想的冠状动脉灌注压 。 现场救治往往人手有限。
急诊安全转运
转 运 前 准 备
安 全 转 运
转运途中护理
转运前准备
物品准备、病人准备、医务人员准备 (1)专科会诊,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转运。 (2)通知相应科室准备床单位和急救用物 ,告知患者病情。 (3)准备充足的物品、抢救药品、抢救器 材。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 (4)转运风险及及相关事项告知家属签字 ,办理手续准备转运。 (5)评估病情,由高年资护士、医生一起 转运。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 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 晚期癌症等。
有效抢救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 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 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 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 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 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 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 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肾功能的维护
维持肾脏代谢功能,留置尿管,观察尿量 和颜色变化。 及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
心理护理
护士要亲切温和,工作认真。病情许可后, 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担忧,并针对性的给 予解释。 想病人耐心介绍病室环境、监护治疗的必 要性,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向病人家属宣教复苏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以取得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完成医护方案。
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
2.评估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
3.准确评估尿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
4.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无恐惧、害怕等。
【护理措施】
1.进行连续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监测1次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2.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
行气管术和使用呼吸机者,严密监测呼吸频率、深度、皮肤色泽、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者定时湿化气道和气管,及时抽吸气道及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
吸引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切开者按气管护理常规护理。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操作。
5.保护脑组织,及早使用冰帽。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从而减轻脑缺氧,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6.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
7.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做好各项记录。
8.备好各种抢救用物,做好心脏骤停复发的抢救。
【健康指导】
1.安抚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又称延续生命支持
急诊科 崔焕 2016.6.17
目录
定义 禁忌症 有效抢救指征和终止抢救指征 急诊安全转运 复苏后护理的必要性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新进展—机械胸外按压仪
心肺复苏
定义: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 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 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 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 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复苏的最终目的 是脑功能的恢复。
(4)并发症:组织细胞衰竭,心肺复苏后, 由于各脏器、各系统胞不同程度功能损害 或再灌注损伤。常可出现心肺脑肝肾和消 化道等器官功能不全血液灌注不足和缺氧, 可出现气胸、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急 性肾衰竭、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压疮、 导管并发症等发生。
护
功能维护
护
护
护
循环功复苏后护理的必要性
(1)我国心性猝死的复苏成功率与国外相比 仍偏低,幸存者之少堪称“九死一生”, 医护人员必须尽最大努力保住本已为数不 多幸存者的宝贵生命。 (2)猝死的发生把患者彻底划入了未来猝死 的高危人群中,进一步诊断治疗是二级预 防的需要。
(3)复苏成功后患者有新发生的并发症多种 多样,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与复苏后护理 不当或不及时有一定关系。 (4)复苏术中,为了争分夺秒,治疗操作往 往不够规范,造成一些与复苏术直接有关 的并发症,有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处 理,预后十分凶险。
消化功能的维护
增加营养摄入,必要时采用TPN,待胃肠 功能回复后可鼻饲或进食。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发现 消化道出血情况。
神经功能的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
2.评估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
3.准确评估尿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
4.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无恐惧、害怕等。
【护理措施】
1.进行连续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监测1次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2.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
行气管术和使用呼吸机者,严密监测呼吸频率、深度、皮肤色泽、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者定时湿化气道和气管,及时抽吸气道及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
吸引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切开者按气管护理常规护理。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操作。
5.保护脑组织,及早使用冰帽。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从而减轻脑缺氧,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6.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
7.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做好各项记录。
8.备好各种抢救用物,做好心脏骤停复发的抢救。
【健康指导】
1.安抚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