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宝璜及其新闻思想大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徐宝璜及其新闻思想)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1130030119
专业:新闻学
年级:2011届
完成日期:2013年6月3日
指导教师:
摘要
徐宝璜,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学界的泰斗。
在中国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学史上,他都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是新闻学领域的开拓者。
他的新闻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国内学者所关注。
在阅读《新闻学》和其它相关著作后,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将视角集中在徐宝璜先生其人,以及其新闻观点,浅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本文结合徐宝璜的生平简介细致剖析了徐宝璜新闻思想中的新闻学性质观,新闻起源观,功能观,采编思想,媒介经营管理思想,伦理观以及人才观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徐宝璜新闻思想的基本认识:徐宝璜的新闻思想起源于西方,但却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不断演变和发展,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著作《新闻学》中了解到。
这些观点在我国当时的新闻界启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观点即使在现在依然受到现代学者重视。
此外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徐宝璜任副会长兼导师,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致力于新闻学教育研究,为我国新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徐宝璜,生平简介,《新闻学》,新闻教育,新闻思想
英文标题
Abstract
The rule of mass media is to find the truth.whether a report is truthful or no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a judgment.In this article,the writer compared the different views between the judicial circles and the press circles,and then pointed out that the truthfulness of news in news tort should be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ess circles.
Key words:truthfulness of news,news tort,news standard
目录
一、绪论 (1)
二、徐宝璜生平及《新闻学》简介 (1)
三、徐宝璜的新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徐宝璜的基本新闻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报纸的基本职能
2.新闻的定义
3.新闻的价值
(二)当时的历史背景 (4)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环境
3.对欧美国家新闻观念的认识和参照
四、小结 (6)
一、绪论
徐宝璜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学界的泰斗,在中国新闻史和新闻学史上,他都享有盛誉。
在新闻学方面,他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
一人拥有三项第一,在中国新闻史和新闻学界中,可以称得上是举世无两了。
徐宝璜以“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而名垂史册,他的新闻学思想一直是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
选择徐宝璜作为研究对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著作了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为我国新闻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学者在对徐宝璜进行研究时,无一不参考《新闻学》。
《新闻学》凝聚着徐宝璜对新闻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以及对新闻业的态度。
本文主要通过翻阅《新闻学》及其相关论文,以及汇总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徐宝璜生平,来阐述其基本的新闻观点,探究这些新闻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我国近代新闻发展的启蒙作用。
二、徐宝璜生平以及《新闻学》简介
徐宝璜(1894年5月24日——1930年6月1日),中国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
字伯轩,江西九江人。
19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考取官费留美,于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新闻学。
1916年回国,先任北京《晨报》编辑,继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
1918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并代蔡元培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
1920年后,相继任教于北平、朝阳、中国、平民等四所大学,讲授新闻和经济方面的课程。
1930年6月1日,因患风寒痰症逝世,终年仅36岁。
遗著有《新闻学》一书。
《新闻学》经四次修改于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
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在当时《京报》上评价为:“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
”这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蔡元培先生为其作序,称之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此书共十四章约六万字,内容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等新闻学的各个方面。
对新闻的定义,新闻的诸要素,新闻的价值,新闻媒体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新闻的编辑,
采访,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广告的处理等新闻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都有所论述。
性质类似于今天大学新闻系的本科学生必修的新闻学概论。
这部专著的特点,第一:条理明晰,深入浅出。
道理虽然是新的,但写得简明扼要,读起来清晰易懂。
第二:紧密联合中国实际,在《新闻学》一书中,虽然有些例子引自美国,但对新闻业务的各项介绍都尽可能的考虑中国实情。
例如其中对北洋当局控制舆论之批评,对新闻界中的某些人“败坏个人之名誉,引起国内之政争”的批评,以及对风行一时的“有闻必录”这一口号的批评等,都切中当时新闻界的时弊,有一定的针对性。
这部著作虽成书于几十年前,且多数观点都来源于西方,但其中很多观点,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研究工作者,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其中对当时新闻界记者不加以缜密调查,对于略示(即是指谣言)和新闻不加以区别的批评,虽然时隔已久,依然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新闻学》目录:
目录序言(蔡元培、符鼎升、邵飘萍、徐宝璜)
第一章、新闻学之性质与重要
第二章、新闻纸之职务
第三章、新闻之定义
第四章、新闻之精采
第五章、新闻之价值
第六章、新闻之采集
第七章、新闻之编辑
第八章、新闻之题目
第九章、新闻纸之社论
第十章、新闻纸之广告
第十一章、新闻社之组织
第十二章、新闻社之设备
第十三章、新闻纸之销路
第十四章、通信社之组织
三、徐宝璜的基本新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徐宝璜的新闻思想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本章将浅析徐宝璜的新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徐宝璜的基本新闻思想
1.报纸的基本职能
徐宝璜认为报纸的职能主要有六个方面,分别为供给新闻,代表舆论,创造舆论,输灌知识,提供道德,及振兴商业。
其中前三者尤为重要。
供给新闻徐宝璜认为“以真正新闻,供给社会,乃新闻纸之重要职务”
而报纸所供给的新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确实,二则是新鲜。
在徐宝璜看来,近代社会,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建立在民众的舆论发展上,而舆论的健全与否,则在于报纸是否能提供详细且正确的舆论引导。
如若报纸能做到这点,则会引导舆论朝着正义方向发展。
代表舆论“新闻纸者,国民之喉舌也。
”新闻纸所代表的舆论不应只代表政府舆论,而应代表国民舆论,且应反应国民对政府的建议或要求。
政府不应忽视舆论或控制舆论。
创造舆论徐宝璜认为,报纸不应只是代表舆论,还应利用其优势,立在社会之前,创造正当舆论。
创造正当舆论的方法有三:一登载真实可靠新闻,作为阅读者判断的根据;二访问专家和重要人士,发表其谈话,以备国民参考;三发表社论,引领正确舆论。
输灌知识报纸不应忽视其在灌输知识方面的功能,新闻纸在文明各国,已成为社会教育最有力之机关,在文化运功中,也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提供道德新闻应报道恶人恶行,使之受到舆论的批评,同时也应该登载善人善行,使之受到舆论的表扬。
其作用定能“导其入正当之途径”。
振兴商业新闻纸上登载广告是近代社会广告最为普及的形式,深得社会信任,而广告是商业的媒介,因此必会带来商业的振兴。
此外,还可以在报纸上设立商业专栏,聘请专家进行撰稿,此举也会帮助商业的发达。
2.新闻的定义
徐宝璜认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
(一)新闻为事实新闻必须为事实,这否定了当时我国新闻业风行一时的“有闻必录”的原则。
主张访员在采集新闻时应仔细审核新闻是否真实,不可颠
倒事实。
也不可在新闻中发表编辑意见或观点。
给读者呈现新闻事实,以便他们独立思考
(二)新闻为最近之事实新闻应为最近发生的事实,过去所发生的事,都属于旧闻。
且“一国之交通愈便利,则最近之期限愈短也”
(三)新闻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如若是最近发生的事实,但却只是引起了少数阅读者的注意,则这个新闻事实无法成为新闻,这类事实很多且如果登载出来新闻价值也不高。
只有当它引起了足够多的阅读者所注意的时候,才能成为新闻。
3. 新闻价值
(一)“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之程度深浅之问题也。
”新闻价值与注意的人数和程度成正比。
(二)“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所隔时间成反比例”因此新闻社近来多使用三种方法。
1.敏捷传信法,大多采用电报和电话2.增加发刊次数,由以前的每日一刊,增加为每日三刊,“晨刊,午刊,夕刊。
”3.随时改版。
(三)“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相隔距离为反比例。
此相隔之距离愈短,则新闻价值愈大,愈长则愈小也。
”为缩短距离起见,近代很多报纸都发行地方特版。
如上海《时报》
(二)徐宝璜基本新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月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从思想启蒙入手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这给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次大解放,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开始流行。
“民主”、“科学”、“自由”、“独立”的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
可以说徐宝璜正是以这种思想去面对当时北洋政府言论专制的现实环境的。
例如在《新闻学》一书中他批评政府“对于舆论素不重视,且封闭报馆之事,时有所闻,遂致新闻纸为保存自身计,常不敢十分代表舆论。
”;在《舆论之研究》一文中,也提到“当袁氏运动帝制时,冀窃舆论拥戴之美名,以遂其所抱之野心,于是极力伪造民意,以威迫利诱之手段,使各团体纷上劝进之表。
此种舆论,又岂有一顾之价值?故必人民有发表意见之
自由,然后有真正之舆论,否则伪造者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徐宝璜的新闻思想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民主与科学的产物。
2、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环境
徐宝璜新闻思想的形成没有脱离当时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环境。
正是这些现状促使他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当时中国的新闻界在经历了“癸丑报灾”之后,正处在一个黑暗混乱的时代。
“由于历届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的都是严厉的新闻统制与言论禁锢政策,加之各派军阀轮番执政,各种政治势力明争暗斗,报人与报刊,或从属于某一政治势力,或屈从于统治集团,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
报人与报刊的品性日趋堕落。
许多报纸沦为军阀、官僚和政客的附庸。
还有一批报丐则把办报作为其获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
”对此,徐宝璜深有感触在《新闻学·自序》中写道:“吾国之报纸 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 复不少。
此书发刊之意,希望能导其正当之方向而行,为新闻界开一新生面。
”例如,他针对当时新闻界“有闻必录”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吾国新闻界每谓‘有闻必录’且援用成例。
实则在理论上绝无存在之价值……试问无论任何消息,不问其确实与否,而即认为事实而登载之,其结果必致以讹传讹,混淆是非。
”由此可见,徐宝璜的新闻思想也源于他对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现实的关怀。
3、对欧美国家新闻观念的认识和参照
徐宝璜1912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即官费留学美国。
在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新闻学。
也正是在这一时间他开始对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兴趣。
蔡元培在为《新闻学》的序言中这样评价道“伯轩先生游学于北美时,对于兹学,至有兴会,归国以来,亦颇究心于本国之新闻事业。
今根据往日所得之学理,而证以近今所见之事实。
”近期更是有学者对徐宝璜在密歇根大学留学期间接触新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包括密歇根大学当时主要的新闻教育形式、主要的新闻课程以及徐宝璜的受教情况等等。
联系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所讲授的内容和《新闻学》一书所涉及的范畴,由此推论“徐宝璜对密歇根大学当时的新闻课程与新闻教育项目是有所了解的,他也亲身体验到在美国,新闻已成为大学中的一种专门科目,大学开始承担起培养报纸工作者的任务。
他把这样的认识、理念和新闻教育比较具体的形式和内容都带回了中国,带回了北大,在种种因缘际会之下,开启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新篇。
”此外徐宝璜
在《新闻学》中也大量援引美国报业先进的例子,与中国当时的报业发展相对比。
四、小结
即使徐宝璜的新闻思想形成于近100年前,但是其思想对于我们新闻界影响却很深远,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学家,为我国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4.
[2]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丛书.2008:131.
[3] 周翔.徐宝璜新闻思想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4]关梅.论徐宝璜新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进步意义[D].徐州.徐州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