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都市圈域中心城市功能效应比较

合集下载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比较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比较

2006年11月总第48期第6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 JOUR NAL OF HARB IN CO MMITTEE S C HOO L OF THE C C PNov,2006Serial No.48No.6#经济探求#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比较刘欣(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摘 要:都市圈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

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促进地区之间共同发展。

目前,在我国主要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各都市圈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06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06)06-0016-03收稿日期:2006-07-09作者简介:刘欣(196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经济(工商)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一、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狭义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即指原广东位于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广义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简称/大珠江三角洲0)包括狭义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区内的深圳、广州、珠海等是作为我国开放较早、开放度较大的地区,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制度。

而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中心,澳门则是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小城市,旅游博彩、出口加工、地产建筑、银行保险是其主要支柱产业。

11/四小龙0发展模式。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来自我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的资本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是典型外向型经济。

我国出口前四位的城市有三个在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经济主要靠外贸,产业以家电等轻化工业和新型服务贸易的第三产业为主。

由于其发展模式类似于/四小龙0发展模式一)外向型的出口加工,因此通常称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发展模式为/四小龙0模式。

但是,由于受到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尤其在加入W TO 后,随着内地尤其长江三角洲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流向已有所改变,市场因素将代替地缘和人缘因素,一些外商异地搬迁;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发展的优势也逐渐减弱。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中心城市功能扩散差异性研究——以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与紧密层城市为例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中心城市功能扩散差异性研究——以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与紧密层城市为例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中心城市功能扩散差异性研究——以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与紧密层城市为例廉军伟;曾刚;滕堂伟【摘要】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central city function diffus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of eco -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Hangzhou City , the func-tion of the diffusion type is analyzed and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economic linkage intensit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Research shows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Hangzhou , it will present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functions in the close level of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Economic relation intensity weak areas , great demand for education , health care, etc.Therefore, compact city layer should strengthen links with the center of the city of Hangzhou , more specifically ,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economic contact , formulate scientific policy and docking platform , selected docking function diffusion type .%区域经济联系和城市圈中心城市功能扩散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杭州都市圈在其紧密层城市的功能扩散类型分析,运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探讨了经济联系强度与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与杭州经济联系强度不同,会在紧密层城市空间布局上呈现不同城市功能类型;经济联系强度偏弱的地区,反而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高端功能要素需求比较大.因此,紧密层城市在加强与杭州中心城市联系的同时,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科学制订对接政策和平台,有选择地对接杭州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类型.【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中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杭州都市圈【作者】廉军伟;曾刚;滕堂伟【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杭州3100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2区域经济联系是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合作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1-2]。

中国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密集区

中国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密集区

1.都市区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北京都市区、长三角都市区、上海都市区、杭州都市区、金华-义乌都市区、宁波都市区、温州都市区等。

2.大都市带概念:大都市带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有若干个彼此分离的大都市区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逐渐紧密连成一体所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是一种新的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和城市区域发展的现象。

世界大都市带目前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以及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等。

其中又以第一、第二个大都市带最为典型: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该大都市带简称波士华希(),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连绵带,沿着大西洋,北起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南到弗吉尼亚州,共涉及美国10个州。

北端城市为波士顿,南端是华盛顿,中间以纽约为中心,依次排列着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黑文、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延伸,宽,面积约为13.万9平方公里。

据美国《幸福》杂志197年7的统计,美国50家最大商业银行中的28,50家最大人寿保险公司的42,%50家0最大的工业公司的33,%50家最大零售公司的42,%50家最大运输公司的28都%将总部设在这个大都市带内。

另外,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个大都市带不仅是美国政治中心,也是世界政治活动的中心地。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以东京、名古屋、大阪为核心,包括横滨、京都和神户等特大城市,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江地区所形成的日本最大的大都市带。

这个大都市带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0,%居住人口达600余0万,集中了日本50以%上的人口,远远超过美国东北海岸的大都市带,人口密度也比后者高出3-倍4。

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

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

土地经济学- 1 -公共管理学院09土管许杰华学号:0902090025- 2 -问题: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圈层布局设想:假设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影响因素是区位地租,地租随着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而递减。

圈层布局设想示意图圈层布局——成都市- 3 - 成都市是典型的圈层布局城市,由上图可以清晰的看见成都市各种用地按圈层分布。

城市中心地租最高地区为中心商业区;周围为城市居住用地;最外围为城市周边的工业区。

综合实力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

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2009)》成都综合实力大陆排第四位。

近年来,成都全面遵循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当前,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地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

经济截止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中西部省会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4255.4亿元,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6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分别增长11.7%、15.1%。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受到国家充分肯定。

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2022 长三角、珠三角领先

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2022 长三角、珠三角领先

文/任泽平团队 任泽平 白学松 周里鹏 柴柯青 《中国房地产金融》专栏作家1.2022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1.1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2006年“城市群”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2013年以来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则对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各能级城市群提出了具体规划要求,“要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等城市群。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城市群发展可划分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单级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群的演变。

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等。

回顾近300年现代化的历史,全球经历了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2022长三角、珠三角领先2022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长三角、珠三角房地产投资潜力指数遥遥领先,其次是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之后是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城市群等。

城市群发展可划分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单级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群的演变。

三次城市化浪潮:第一次是核心大城市兴起,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新兴城市;第二次是都市圈形成,一些产业因城市转型、成本等因素转移到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第三次是城市群形成,通过各级城市间的交通和物流,形成庞大的立体城市群网络,区域总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

1.2 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榜单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集群,我们从“需求+供给”两个层面分21个指标研究2022年中国19个城市群发展潜力。

三大城市群

三大城市群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比较由于我国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以及科技水平相对较高,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而且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最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大经济区,犹如三个动力强大的引擎,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正发挥着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一、三大城市群发展现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都市圈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和江苏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城镇分布密度极高的地区,在10万平方公里内有大中小城市54个,建制镇1000多个,且城市等级序列十分完善,呈宝塔型特征。

2005年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3963亿元;实现贸易总额5024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263亿美元,占全国的4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72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07元,比全国高出4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改革开放以来接受了香港的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投入,不仅促进了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结构的重大变化。

目前,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广州为枢纽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运输及通信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并正在兴建广珠铁路、广州地铁及轻轨网络、岭澳核电站等一大批重要基础项目,初步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

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三大具有特色的产业带。

一是珠江三角洲东岸的东莞、深圳、惠州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走廊,”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信制造业基地;二是珠江三角洲西岸的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的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三是珠江三角洲中部的广州、佛山、肇庆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高中地理】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地理】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3.1节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48分)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下图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分布情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城市群中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包括()A.高新技术的带动B.先进思想的传播C.金融服务的引领D.污染企业的转移2.在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中()A.京津冀主要分布在高附加值环节B.中附加值长三角所占的比例最高C.长三角各附加值的分布极不平衡D.高附加值珠三角研发的实力最强研究者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获取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等数据,计算出城市间的关联度。

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

苏州市为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控制度有强有弱。

下图示意苏州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控制度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信息表明,影响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的主要因素有()A.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B.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C.距离远近和行政区划D.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4.苏州和上海之间关联度高,关于两地企业关联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②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③上海主要依靠苏州交通设施进行对外联系④苏州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上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上海市相比,武汉市、重庆市虽同为区域核心城市,但()A.产业带动功能最弱B.都市核心功能最弱C.交通枢纽功能最弱D.金融服务功能最弱6.上海市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较重庆市弱,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B.距离C.经济D.科技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都市圈有关理论及中国都市圈评价

都市圈有关理论及中国都市圈评价

2.2都市圈最基本的特征概括 2.2都市圈最基本的特征概括
第一,有一个中心城市(也可能是双核); 第二,圈内的城市结构完整,即形成合理 的城市体系; 第三,各城市间联系密切,尤其是中心城 市对外围城市间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明显。
2.3都市圈的范围和中心城市的作用 2.3都市圈的范围和中心城市的作用
(1)中心城市的作用 中心城市的作用 (2)都市圈的范围 都市圈的范围 (3)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207.051 8.828 20.186
13.798 1.151 1.691
16.311 0.695 1.59
京都县
和歌山县
4716.2
1080
229
6.677
0.68
0.526
兵库县
8388.2 4198 5774.3 4021.9
5402 827 1842 1287
644 197 319 320
2 2 2 2

表1:日本三大都市圈在全国的地位
面 都 市 圈 万km2 3.63 3.71 5.60 12.94 积 占全国% 占全国 9.6 9.82 14.83 34.25 km2 4197.3 2364.73 2172.03 8734.06 人 口 占全国% 占全国 32.89 18.53 17.02 68.44
• 纽约大都市区:该都市区从波士顿到华盛顿, 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该都市区长965公 里,宽48到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 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 ,城市化 水平达到90% 以上。 • 北美五大湖都市区:该都市区分布于五大湖沿 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 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它与纽约都市区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