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课程论文.doc

合集下载

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生物信息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学科,结合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领域,致力于研究生物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和解释。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通量数据的大量产生,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

一、基础课程1.生物学基础:介绍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

2.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数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算法提供数学基础。

3.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为后续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工具的开发打下基础。

二、生物信息学专业核心课程1.生物信息学导论: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为学生建立对生物信息学的整体认识。

2.生物信息学算法与数据结构:介绍生物信息学中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包括序列比对、基因组组装、蛋白质结构预测等。

3.生物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介绍生物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以及数据挖掘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4.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介绍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分析等。

5.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介绍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包括蛋白质结构预测、代谢通路分析等。

6.生物信息学实验技术:介绍生物信息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如高通量测序、蛋白质质谱等。

三、选修课程1.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介绍生物信息学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原理,培养学生分析生物信息学数据的能力。

2.生物信息学软件与工具:介绍常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工具,包括基因组浏览器、序列分析软件等。

3.进化与生物信息学:介绍进化生物学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物种进化树构建、选择压力分析等。

4.人类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介绍人类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结合,包括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和人类疾病的基因分析。

专业详解-生物信息学(理学学士)

专业详解-生物信息学(理学学士)

生物信息学(理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生物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信息处理的专门知识;(3)掌握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芯片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4)具有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5)了解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遗传学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普通物理学实验。

2、专业课生物信息学基础△、生物信息学基础实验△、进化算法△、软计算技术△、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

3、专业选修课文献检索、专业外语、生物统计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现代仪器分析、科学研究方法、生物工程概论、经济动物学、观赏植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命科学前沿讲座、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蛋白质组学实验、基因组学实验、蛋白质芯片技术、微生物基因组学、药物分子设计、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结构生物学、高通量药物筛选、数学模型、人工智能基础、分子系统学、数据挖掘。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生物化学课程小论文、分子生物学课程小论文、细胞生物学课程小论文、遗传学课程小论文、生物信息学课程设计、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蛋白质组数课程设计、基因组数课程设计、蛋白质芯片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以及相关专业学时数:48学分数:3先修课程:《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人体解剖生理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执笔者:《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组编写日期:2013年5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应用数字频谱分析、最优滤波器等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本课程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的学生是必备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40学时)第1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概述1.教学内容(1)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理由(2)信号及其类型(3)一些典型的生物医学信号简介(4)处理生物医学信号的目的2.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背景,包括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2)掌握确定性、随机、分形和混沌等4种类型信号的定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差别;(3)理解生理过程自发产生的信号,如心电、脑电、肌电、眼电、胃电等电生理信号和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非电生理信号;(4)了解外界施加于人体的被动信号,如超声波、同位素、X射线等;(5)掌握生物医学信号的主要特点。

第2章数字信号处理基础1.教学内容(1)傅立叶变换及其意义(2)傅立叶变换的性质(3)频域分析和谱图表示(4)频域分辨率(5)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2.教学要求(1)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意义及各种变换对、离散傅立叶变换;(2)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3)掌握信号的频域分析和谱图表示方法;(4)正确理解频域分辨率的概念;(5)了解常用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第3章随机信号基础1.教学内容(1)随机信号(2)随机信号的统计特征描述(3)几种典型的随机过程(4)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2.教学要求(1)了解随机信号的表示方法;(2)掌握概率分布函数和各态遍历随机过程;(3)掌握随机信号的统计特征量和样本数字特征;(4)掌握高斯(正态)过程、理想白噪过程和限带白噪过程;(5)理解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茉莉花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发展

茉莉花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发展

《科技论文写作与实践》课程论文茉莉花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发展姓名: 陈继款专业年级: 08生物信息学学号: 080567011总成绩:完成时间:茉莉花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发展陈继款(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 350002)摘要: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Ait.)是木樨科(Oleaceae)索馨属(Jasminum Linn)植物,可用于治疗外感发热、腹胀腹泻、腹胀腹泻、结膜炎、皮炎、疮毒、失眠、头痛、龋齿、跌打损伤等症。

近50年,国内学者对茉莉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条新药效成分寻找思路.为进一步研究茉莉花的化学成分争药效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茉莉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来源与分布1.1来源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Ait.)是木樨科(Oleaceae)索馨属(Jasminum Linn)植物,在《四川中药志》、《湖南药物志》、《中国有毒植物》、《新华本草纲要》、《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

该属植物目前在全世界有100多种,在我国有43种,主要有两种即素馨花和茉莉花[1-3]。

其中茉莉花是-种常绿攀援灌木,性喜炎热、高温的植物。

1.2资源分布茉莉花学名是Jasminum sambac(L.)Ait.,Aiton又名末利、白末利,始载于《南方草本状》,原产于波斯(今伊朗),也有人认为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之间,约于1700年前的汉代由印度传入我国西部。

茉莉随佛教由天竺(印度)传入,可能是先在海南岛,由海南岛再传人福建、广东等地,现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浙江、江苏、云南、四川等省都有栽培[1-12]。

2.植物特征木质藤本或直立灌木,株高0.5-3米,枝条细长;幼枝有柔毛或无毛。

单叶对生,光亮,膜质或薄纸质,宽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倒卵形。

长3-9厘米,顶端骤凸或钝,基部圆钝或微心形。

2024年高校生物系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篇

2024年高校生物系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篇

2024年高校生物系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篇篇1一、背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系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和总结本年度的工作成果,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规划建议。

二、教育教学工作1. 学科建设今年,我系深入推进生物科学领域的教学改革,持续优化学科布局。

在课程设置上,结合生物科学发展趋势及前沿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此外,通过加强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推进生物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融合。

2. 教学质量提升本年度,我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以及实施学生评教等措施,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系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通过建设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科研工作1. 科研项目进展本年度,我系教师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并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2. 科研成果转化我系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研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师资队伍建设1. 人才引进与培养今年,我系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同时,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通过组织学术交流、研修学习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师资团队建设我系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实施“科研团队+教学团队”模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

生物信息学培养方案

生物信息学培养方案

生物信息学培养方案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综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致力于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方法来处理和分析生物学数据。

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因此他们需要接受一定的培养。

下面是一个针对生物信息学培养的方案,帮助有志于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人员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培养路径。

一、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核心基础学科包括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

因此,学习者需要深入学习这些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

在生物学方面,需要学习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以及生物信息学背后的基本原理。

在计算机科学方面,需要学习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编程等基本课程,同时掌握一些常用的编程语言,如Python、R等。

在统计学方面,需要学习概率论、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等相关课程,以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的学习和使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离不开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支持,因此,学习者还需要学会使用常见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

在工具方面,学习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如BLAST、ClustalW等,以及一些编程工具,如BioPerl、BioPython等,用于处理和分析生物学数据。

同时,还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如GenBank、UniProt等,以获取所需的生物学信息。

三、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法和技巧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从海量的生物学数据中挖掘有意义的信息。

因此,学习者需要学会使用各种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法和技巧。

其中,需要掌握一些统计学相关的方法,如差异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用于从数据中发现生物学的规律和模式。

同时,还需要学习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以应对生物信息学中的复杂问题。

四、实践和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信息学研究离不开实践和实验,因此,学习者需要培养一定的实践和实验能力。

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实习或者自己设计和完成一定的生物信息学实验来提高实践能力。

生物信息学 教学大纲

生物信息学   教学大纲

生物信息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248Z10课程名称(中/英文):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课程类别:选修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1.琼斯,帕夫纳著,王翼飞等译,《生物信息学算法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2.吴祖建, 高芳銮, 沈建国, 《生物信息学分析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10年3.刘伟, 张纪阳, 谢红卫, 《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丛书:生物信息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4.M.泽瓦勒贝(Zvelebil.M.), JO.鲍姆编, 李亦学, 郝沛主译,《理解生物信息学》,科学出版社,2012年5.《探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坎贝尔,海尔著,孙之荣主译, 科学出版社, 2007年6.李霞,《生物信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学科,是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热点的计算问题,通过对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数据库的介绍及序列比对、序列拼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生物网络分析及关键蛋白质与致病基因预测等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热点计算问题的展开与探讨,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和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前沿问题和应用前景,把握国际学科发展脉搏,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创新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参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热点计算问题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术语、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重要核酸和蛋白质数据库,了解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主要技术,能运用已学的算法技术解决序列比对、序列拼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生物网络分析及关键蛋白质与致病基因预测等生物计算问题。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阅读报告草长莺飞,花开花落,万千生命以其独特的方式勾画出那乐趣无穷的四时之景。

人类身处其中,享受着生命之美,探求着科学微妙。

通过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走近了生命科学那个蓬勃进展的学科,了解到了很多。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科学?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和对刺激产生反映等复合现象。

科学是运用范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聪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生命奇异复杂,科学普适严谨。

作为一门前沿科学,生命科学,用科学的来阐释生命,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和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依照研究对象,可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等,依照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与人类的迷惑不解、不断研究使这门学科在帮忙人类了解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同时充满梦幻与神奇。

另外,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通过对十大主题:自然特点,细胞,可遗传信息,结构与功能,与环境彼此作用,调控/反馈,一致性与多样性,进化,科学需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它为生物技术、医药、生物医学技术,生命系统技术、食物加工、环境、生物医疗仪器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生命科学的进展和人类的以后息息相关,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又是一门很苛刻的学科,除因为生物系统的庞大复杂,还因为生命科学是交叉学科,要求很多化学、物理和数学知识作为支撑。

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现象和复杂严谨的生命科学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无数未解之谜等待着咱们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似乎很难找到哪一门学科像它如此高度地调动了人类的各类认知和研究手腕,制造了如此丰硕多彩的实验技术。

就普遍意义的科学方式而言,生命科学研究方式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型:1、观看与描述2、生物学实验3、生命现象的人工模拟。

其科学方式步骤为:观看现象,利用归纳推理成立假说说明现象,进一步观看来测试假说,进而成立更为深切的理论说明现象,利用演绎推理从理论预测现象,然后测试理论。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及其利用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及其利用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及其利用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它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生物学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从而揭示生物学领域的规律和特征。

在生物信息学的实验教学中,网络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分析工具和研究资料。

本文将介绍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及其利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一、网络资源的种类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中的网络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数据库资源:包括基因组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库、代谢通路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生物学数据,包括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生物通路等信息。

2. 软件工具:包括序列比对工具、基因预测工具、蛋白结构预测工具、基因表达数据分析工具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在线课程和教材:包括生物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技术等内容,这些课程和教材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生物信息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4. 科研论文和文献资源:包括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要文献和综述文章,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

1. 数据获取和分析:学生可以利用数据库资源获取生物数据,然后利用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实验练习,学生可以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

2. 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教材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利用科研论文和文献资源了解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设计和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3. 科研成果的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到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趋势,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与同行进行科研成果的分享和合作。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1. 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资源和软件工具,帮助学生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生物科学大一到大四的课程.docx

生物科学大一到大四的课程.docx

生物科学大一到大四的课程生物科学大一到大四的课程生物科学是一个广泛而有趣的学科,涵盖了生命的方方面面,从微观的细胞和基因到整个生态系统。

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你将接受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课程,从大一到大四,逐步深入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领域。

下面是一个概述,介绍了你在大学期间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重要课程。

大一:在大一,你将被介绍进入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你可能会学习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

这些课程将为你提供对生命起源、细胞结构和功能、基因传递等核心概念的了解。

大二:大二的课程将进一步扩展你对生物科学的理解。

你可能会学习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将使你了解生物分子的组成和功能,生物物理学将介绍物理原理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微生物学将让你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大三:在大三,你将有机会专注于你感兴趣的领域。

你可以选择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一系列高级课程中进行深入学习。

这些课程将帮助你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你今后的研究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四:在大四,你可以选择进一步专攻特定领域或者进行独立的研究项目。

你可能会选择深入学习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或者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

此外,你还将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研究项目,展示你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力。

除了课堂教学,你还会有机会参与实验室实践和现场考察。

这些活动将帮助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你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整个大学期间,你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实习机会,与专业人士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将为你提供一个广阔的网络,培养你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总之,生物科学大一到大四的课程将为你提供一个全面的生物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帮助你充分发掘这个令人振奋的领域的潜力。

无论你选择进入科研领域、医学专业还是任何其他相关行业,这些课程将成为你未来成功的基石。

生物信息学教学大纲

生物信息学教学大纲

红河学院《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bioinformatics(三)课程中文名称:生物信息学(四)授课对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六)教材:1、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学应用技术》,王禄山、高培基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生物科学专业:《生物信息学基础》,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七)参考书目[1]《生物信息学》,DavidW.Mount著,钟扬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基因组数据分析手册》,胡松年、薛庆中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3]《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Developing Bioinformatics Computer Skills)》,CynthiaGibas,Per Jambeck著,孙超等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4]《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Andreas D. Baxevanis,Francis OuelletteB F著,李衍达、孙之荣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5]《生物信息学算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 Algorithms )》,琼斯,帕夫纳著,王翼飞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八)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粗)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综合了生物学、计算机学、信息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学科在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属于生物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必修或选修)。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课程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mics) 奠定基础。

(九)教学目的1、给学生介绍生物信息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科研打下基础。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最新推荐100个)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最新推荐100个)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深入研究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兴的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生物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逐渐将这项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物技术的实际运用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100个,供大家阅读。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一:[1]生物技术本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禽源HSP70、HSP40和RPL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3]中间锦鸡儿CiNAC038启动子的克隆及对激素响应分析[4]H9和H10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5]单细胞测序相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6]动物细胞工程在动物生物技术中的应用[7]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8]GIS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概述[9]现代生物技术中酶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0]两种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试剂盒获批[11]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燃料领域的应用进展[12]基于CRISPR的生物分析化学技术[13]生物信息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14]高等工科院校创新型生物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5]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16]生物技术启发下的信息技术革新[17]日本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推进管理[18]中国基因技术领域战略规划框架与研发现状分析及建议[19]鸡细小病毒与H_9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20]基于化学衍生-质谱技术的生物与临床样本中核酸修饰分析[21]合成生物/技术的复杂性与相关伦理政策法规研究的科学性探析[22]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3]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24]知识可以改变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吗?——探究科技争议下的极化态度[25]基因工程在石油微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26]干细胞技术或能延缓人类衰老速度[27]生物技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8]动物转基因高效表达策略研究进展[29]合成生物学与专利微生物菌种保藏[30]加强我国战略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31]微生物与细胞资源的保存与发掘利用[32]颠覆性农业生物技术的负责任创新[33]生物技术推进蓝色经济——NOAA组学战略介绍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二:[34]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的应用及展望[35]中国合成生物学发展回顾与展望[36]桓聪聪.浅谈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化学的发展与应用[37]转基因成分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检测技术[38]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39]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及其考核方式的改革[40]生物技术处理船舶舱底含油污水[41]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42]生物技术专业“三位一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43]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4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45]生物有机化学课程的优化与改革[46]地方农业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47]不同育种技术在乙醇及丁醇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48]探秘生命的第三种形式——我国古菌研究之回顾与展望[49]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50]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51]生物发酵技术在食药用真菌领域的应用现状[52]高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53]牛源IL-6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54]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总部落地深圳——助推基础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55]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科研发展路径分析[56]植物反应器——生产FGF的“植物工厂”[57]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三种关键消毒灭菌设备相关性能评价[58]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淮阴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59]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展若干问题浅析[60]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挑战与对策[61]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62]揭秘植物与微生物的共存关系拓展生态系统平衡新路——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院重点实验室邓晔课题组科研成果[63]新工科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64]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65]生物固氮:促进化肥减施增效,助力农业绿色发展[66]“互联网+”对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三:[67]浅谈食品科学中生物技术的应用[68]RACE法克隆黑曲霉NCU-317中α-L-鼠李糖苷酶基因与生物信息学分析[69]浅谈农业生物技术在农艺学中的应用[70]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结直肠癌相关lncRNA、miRNA和mRNA的筛选及其部分生物学功能的分析[71]工业生物过程智能控制原理和方法进展[72]多层次生物医学图像信息融合技术研究[73]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技术与装备发展概况[74]“基因工程原理”课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索[75]基于专利的全球生物技术合作网络分析研究[76]生物识别技术现状及在招标评标工作中的应用探析[77]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生物综合实验改革探讨[78]膜技术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79]遗传毒性基因突变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80]漆酶在食品工业及其他领域上的应用进展[81]真菌毒素降解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82]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83]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燃料领域的应用进展[84]P3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防护技术设计分析[85]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86]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7]应用CFD技术对生物安全柜的流场分析[88]高压技术在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89]现代技术与生物科学相互促进作用[90]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探讨[91]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现状分析[92]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93]风险管理:高校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94]天津工业生物所等在大肠杆菌合成藏红花素方面取得突破[95]短短芽孢杆菌GZDF3嗜铁素合成酶基因Gene569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96]转基因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97]短短芽孢杆菌几丁质酶BBChi4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抑菌活性研究[98]ERF转录因子在农作物中的研究进展[99]土族生物资源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多样性[100]与尖孢镰刀菌枯萎病相关的抑病型土壤研究进展以上就是关于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71020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20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20 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信息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某一领域内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技术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应用或技术管理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新(功能)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在植物方面,主要结合和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水稻基因组以及基因组学的最新成果,采用现有的基因组学方法,以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对象,发现、标记、鉴定、分离和克隆重要的功能或调节基因。

在动物基因组方面,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开展功能基因的研究,主要是定位和克隆影响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并分析这些基因调控性状的规律。

2、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分析利用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完整信息分析基因组进化的分子机制,基因组多态性、基因产物的系统功能和相互作用, 研究个体基因组变异与其性状表达的相关机理,对动植物重要农艺形状进行基因组单体型多态性的研究。

大规模的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处理。

RNA(核糖核酸)的结构模拟和反义RNA的分子设计。

蛋白质资源库的建立及其基础与应用研究:建立蛋白组系列数据库、蛋白组功能连锁群分析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算法;探索与生物性状相关的蛋白质表达谱,在网络水平上探讨如生物发育及生理等调控规律和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分子设计算法的研究。

生信友好的文章

生信友好的文章

生信友好的文章生物信息学,又称为生信学,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和信息学的交叉学科。

它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和分析生物学数据,从而揭示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始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生物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工具,也为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基因组学中,生物信息学帮助研究人员对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基因识别和功能注释等分析。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组差异、基因家族的起源和进化等重要问题。

在转录组学中,生物信息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基因表达谱、寻找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调控网络等。

这些分析可以揭示基因调控的机制和信号通路的重要性。

在蛋白质组学中,生物信息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寻找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

这些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生物学数据的产生和处理。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物学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对数据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生物信息学研究者不仅需要具备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尽管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需要经过实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由于生物学数据的复杂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此外,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也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努力。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生物信息学仍然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机遇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生物信息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

5分左右 药理文章 生信文章

5分左右 药理文章 生信文章

5分左右药理文章生信文章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目的和意义二、药物代谢与药效的关系1.药物代谢的概念2.药物代谢对药效的影响3.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三、生物信息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1.生物信息学简介2.生物信息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作用3.案例分析:生物信息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四、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原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疾病状态五、提高药物疗效的方法1.个体化用药2.优化给药方案3.研发新型药物六、结论1.药物代谢与药效关系的重要性2.生物信息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前景正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然而,药物代谢对药效的影响已成为限制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药物代谢与药效的关系,以及生物信息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二、药物代谢与药效的关系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更容易排出体外的形式。

药物代谢对药效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代谢产物可能具有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2.代谢速度影响药物浓度,进而影响药效;3.代谢产物可能与药物相互干扰,影响药效。

三、生物信息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信息的学科,它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生物信息学可以:1.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2.分析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3.为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原因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

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药物代谢主要受遗传基因调控。

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五、提高药物疗效的方法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代谢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2.优化给药方案:调整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以提高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3.研发新型药物:设计新型药物结构,减少药物代谢和提高药效。

生物信息学论文

生物信息学论文

生物信息学课程论文(2011学年下学期)论文题目:浅谈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前景班级:08生工3班学号:0809030308姓名:周永强摘要:生物信息学已成为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

本文对生物信息学的产生背景及其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前景。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在国内、外基本上都处在起步阶段。

因此,这是我国生物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百年一遇的极好机会。

关键字:生物信息学、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前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信息数据资源的增长呈现爆炸之势,同时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对大规模数据的贮存、处理和传输成为可能,为了快捷方便地对已知生物学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有效的管理和进一步分析利用,一门由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特别是由分子生物学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应运而生,并大大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展, 被誉为“解读生命天书的慧眼”。

一、生物信息学产生的背景生物信息学是80年代未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启动而兴起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它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进而达到揭示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的目的。

由于当前生物信息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存储、分类、检索和分析等方面,所以目前生物信息学可以狭义地定义为: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应用于生物大分子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类、检索与分析,以达到理解这些生物大分子信息的生物学意义的交叉学科。

事实上,它是一门理论概念与实践应用并重的学科。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发展仅有10年左右的时间---bioinformatics这一名词在1991年左右才在文献中出现,还只是出现在电子出版物的文本中。

事实上,生物信息学的存在已有30多年,只不过最初常被称为基因组信息学。

生物信息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生物信息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生物信息工程专硕培养方案本文将围绕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展开讨论,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

本方案是基于当前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的需求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使其具备解决生物信息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培养目标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信息学和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学算法和工具,具有数据分析、模式识别、系统建模和仿真,信息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生物学、信息学和数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2.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学算法和工具,能够进行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发;3.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生物信息学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较强的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与生物学、医学、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5.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能够胜任生物信息工程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生物学、信息学、数学和工程学等方面的课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基础、生物信息学原理、信息学基础、数学基础、统计学基础等课程,旨在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工具、生物数据库、生物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算法、系统生物学、计算机编程、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物信息工程专业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3.实践课程:包括生物信息学实验、生物信息学软件实践、生物信息学案例分析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拓展课程:包括跨学科交叉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习实训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的实习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习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资料讲解

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资料讲解

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攻读工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适用于2009级博士生)一、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100) 下的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Bioinformatics Program,学科代码081107)。

二、培养目标培养攻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他们做到: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格。

三、培养方式1、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使博士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一般不设副导师。

如论文工作特殊需要,经审批同意后,导师可以聘任一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其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副指导教师。

为适应生物信息学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特点,导师可以成立有相关学科导师及校内外专家参加的指导小组,必要时可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其博士生。

3、副导师、联合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成员经系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四、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A、掌握生物信息学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做到灵活应用,能够解决有关科学技术问题;B、掌握生物信息学领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C、掌握生物信息学领域有关的前沿动态,在跟踪领域前沿的基础上提倡原创性的工作;D、掌握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鼓励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

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

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生物信息学开设课程:主干学科: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芯片原理与技术、蛋白质组学、模式识别与预测、数据库系统原理、Linux基础及应用、生物软件及数据库、Perl编程基础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和统计学素养,掌握生物信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生物信息收集、分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医药、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与行业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疾病分子诊断、药物设计、生物软件开发、环境微生物监测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相关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和统计学素养,具备生物信息的收集、分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

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知识和编程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Linux基础及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模式识别与预测、生物软件及数据库、Perl编程基础等),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统计学素养(高等数学I、II、生物统计学等);3.掌握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原理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统计学等知识和技能,解决生物信息学基本问题的能力;4.掌握生物信息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5.熟悉国家生物信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7.具有较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身心健康;9.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生物信息学参考书籍与资料

生物信息学参考书籍与资料

生物信息学参考书籍与资料篇一:生物信息学参考书籍(入门级)1、《Bioinformaticssequenceandgenomeanalysis》影印本,科学出版社,XX2、DurbinR,EddyS,KroghA,etal.生物序列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概率论模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3、帕夫纳,计算分子生物学算法逼近,化学工业出版社,XX4、(巴西)J.塞图宝,J.梅丹尼斯著,朱浩等译,计算分子生物学导论,科学出版社,XX5、MasatoshiNeiSudhirKumar.译者:吕宝忠,钟扬,高莉萍,高等教育出版社,XX6、,著;李衍达,孙之荣等译,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XX7、鲍尔迪,DNA芯片和基因表达从实验到数据分析与模建,科学出版社,XX8、利布莱尔,蛋白质组学导论:生物学的新工具,科学出版社,XX9、张亮,M.谢纳,生物芯片分析,科学出版社,XX10、卢因,基因VⅢ,科学出版社,XX11、(英)韦斯特海德()等著;王明怡等译,生物信息学,科学出版社XX12、皮埃尔·巴尔迪,(丹)索恩·布鲁纳克著;张东晖等译,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方法,中信出版社,XX13、(美)CyntbiaGibas,PerJambecks著;孙超等译《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XX14、(美),著,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等译,生物信息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XX15、(加)S.米塞诺,(美)克拉维茨著;欧阳红生,阮承迈,李慎涛等译,生物信息学方法指南,科学出版社,XX16、孙之荣主译探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科学出版社,XX年8月出版17、哈特尔,遗传学基因与基因组分析,科学出版社,XX18、生物信息学若干前沿问题的探讨:中国科协第8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黄德双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XX19、胡松年,薛庆中主编,《基因组数据分析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XX20、胡松年,基因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分析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XX21、李敏强,寇纪淞,林丹,李书全,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XX年4月22、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编著,生物信息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XX23、李霞主编,《现代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XX年11月出版生物信息学参考书籍24、袁建刚等主译《基因组》科学出版社,XX25、黄韧等《生物信息学网络资源与应用》中山大学出版社,XX26、郝柏林等编《生物信息学手册》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XX27、蒋彦等编《基础生物信息学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XX28、张继仁蛋白质组学导论:生物学的新工具,科学出版社,XX年12月出版29、夏其昌,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科学出版社,XX 年30、蒋华良、钟扬、陈国强、罗小民等译药物基因组学——寻找个性化治疗,科学出版社,XX年7月出版31、著钟扬,王莉,张亮主译,生物信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XX32、张阳德编,《生物信息学》科学出版社,XX33、沈世镒著,生物序列突变与比对的结构分析,科学出版社XX34、赵国屏等编《生物信息学》科学出版社,XX35、郑珩王非,药物生物信息学,化学工业出版社,XX36、MinoruKanehisa著;孙之荣等译,后基因组信息学,清华大学出版社,XX37、赵雨杰主编,医学生物信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XX38、李桂源,钱骏主编,基于WWW的生物信息学应用指南,中南大学出版社XX39、李巍主编,生物信息学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XX40、钱小红、贺福初等译蛋白质组学:从序列到功能.科学出版社,XX年9月41、钱小红,贺福初主编.蛋白质组学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XX42、张阳德,纳米生物技术学,科学出版社,XX43、李越中闫章才高培基,基因组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山东大学出版社,XX网络资料:篇二:生物信息技术专业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理逻辑、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生物学、生物化学、高等多元分析、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引论、统计遗传学与基因作图、分子进化分析、基因组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软件工程、生物识别技术及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WRKY2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摘要:番茄(Lyeopersicon 1)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已经成为蔬菜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

由于环境污染,气候条件不断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环境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因此番茄非生物抗逆性改良的研究工作就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已有研究证明WRKY转录因子可参与多种植物抗性反应,WRKY26基因存在于番茄中,其编码的WRKY26转录因子对番茄抗旱性有重要调控作用,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已在GenBank 上登录的番茄WRKY26基因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组成成分、同源性比对、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亲、疏水性、蛋白质结构及功能域等进行预测和推断。

结果表明:该基因的ORF长度为1608bp 且与马铃薯STWRKY8同源性很高,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分子量为59624.9,等电点为6.87,为酸性疏水性蛋白质,且不稳定。

该蛋白质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属于非分泌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表明该蛋白主要为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没有α螺旋。

通过此次研究,希望为今后深入研究该类基因的功能和结构特征提供依据。

关键词:番茄;WRKY26基因;蛋白质功能;同源性前言番茄基因组中,数目众多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物进程。

WRKY基因家族是植物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因而成为分子植物病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WRKY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所特有的抗逆相关转录因子超家族,在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1]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多种代谢途[2]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转录因子和抗逆基因会对环境胁迫作出响应。

一个抗逆基因的超表达只能提高植物单一抗性,而一个转录因子基因的超表达能够激活多个下游抗逆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综合抗逆能力。

所以与单抗基因相比,转录因子已成为作物改良的研究热点。

尤其是WRKY转录因子,因其可显著地调控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更是备受关注[3]。

WRKY家族中的大部分成员受到水杨酸(SA)、NaCl、低温等刺激后会诱导表达[4-6]。

Q iu等[7]发现OsWRKY45可在病原菌的诱导下表达,并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病性,说明WRKY基因还具有潜在的抗病能力。

现已证明WRKY可参与多种植物抗病反应[8]。

番茄作为重要的模式植物周年生产中常受到高盐、低温、病原菌的影响,其遗传改良越来越受到重视[9]。

所以研究WRKY2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转基因番茄等其他遗传操作提供技术储备。

一.基因的查找,在NCBI中查找基因序列mRNA sequence>gi|723709376|ref|XM_004241707.2| PREDICTED: Solanum lycopersicum probable WRKYtranscription factor 26 (LOC101255501), mRNAGTATCTTCTTTCTTTTAATGGCTGCTTCAAGTTTCTCTTTTCCCACTTCATCTTCTTCATTCATGACGACTTCTTT CACCGACCTTCTTGCTTCTGATGATTATCCAACCAAAGGACTTGCTGATAGAATTGCAGAGAGGACTGGTTCTGGA GTTCCTAAATTCAAATCTCTTCCACCTCCTTCACTTCCATTATCGCCTCCTCCTTTTTCGCCTTCCTCTTACTTTG CTATTCCTCCTGGTTTAAGTCCAACTGAACTTTTAGACTCCCCTGTTCTTTTGTCTTCTTCAAACCTTCTTCCATC TCCGACGACTGGGAGTTTTCCATCTCGTGCTTTTAATTGGAAGAGCAGTAGTCATCAGGATGTGAAACAGGAAGAC AAAAACTACTCAGATTTTTCTTTCCAGCCTCAAGTAGGGACAGCTGCATCATCAATCTCTCAATCTCAAACTAACC ATGTCCCTCTGGGGCAGCAAGCATGGAATTGTCAAGAGCCCACAAAACAGAATGATCAAAATGCTAATGGAAGATC CGAATTCAACACTGTACAGAATTTTATGCAGAATAATAATGATCAGAACAATAGTGGAAACCAATACAATCAGAGT ATAAGGGAGCAGAAAAGGTCAGATGACGGATACAATTGGAGGAAATACGGGCAGAAACAAGTAAAAGGTAGTGAAA ATCCGAGAAGCTACTACAAGTGTACATACCCAAATTGTCCCACCAAGAAGAAGGTTGAGAGATCTTTAGATGGTCA AATTACTGAAATTGTGTACAAGGGTAATCACAACCATCCAAAGCCTCAGTCTACCAGAAGATCGTCATCATCCACA GCTTCATCTGCATTCCAATCTTACAATACACAAACTAATGAAATTCCAGATCATCAATCCTATGGTTCAAATGGAC AAATGGATTCCGTTGCAACACCTGAGAATTCTTCGATTTCATTTGGGGATGATGATCATGAACACACTTCTCAAAA GAGTAGTAGGTCAAGAGGAGATGATCTTGATGAAGAGGAACCAGACTCAAAAAGATGGAAAAGAGAAAACGAAAGT GAAGGTGTATCTGCACTAGGAGGGAGTAGGACAGTTAGAGAACCTAGAGTTGTAGTTCAAACTACGAGTGACATCG ATATCCTAGATGATGGTTATAGATGGAGGAAGTATGGTCAAAAAGTAGTGAAAGGAAATCCTAATCCCAGGAGCTA CTACAAATGCACAAGTACGGGATGTCCAGTAAGAAAACATGTGGAAAGGGCATCACAAGACATAAGGTCAGTGATA ACAACCTATGAAGGGAAGCACAACCATGATGTTCCAGCAGCAAGGGGCAGTGGCAACCACTCAATTAACCGACCTA TGGCACCGACCATAAGGCCTACTGTGACATCTCATCAATCCAACTATCAAGTTCCATTACAAAGTATAAGGCCACA ACAGTCTGAAATGGGAGCACCCTTTACACTAGAGATGTTGCAGAAGCCTAATAATTATGGTTTCTCAGGATATGCA AATTCAGGGGATTCATATGAAAACCAAGTTCAGGACAATAATGTGTTTTCGAGAACTAAGGACGAGCCTCGAGATG ACTTGTTTATGGAGTCATTGCTTTGCTGAAACTGGAATCCTAGAAAGGAGCACGAATTGAAGTTTATGAAACGAAA AACTGAACCTTTTATTTATTTATTTTTGCATAAAGAATATGATAGGAAGCATTTTGATTTCATTTGTTAATAGATC ATATACTGTTTTTTTTTTTGGTGTGTGTACATTTTGTACTAGGAAATTTGTTTGTTGTAAATTCAATCAAATGCGG TGTAGATGTTCATGCAGTTACCACTGTTATGGGGGTTATATAATTTAGGATAGGAATGTAAATCCCCAACTCATGA CTATATGACACTGATTCTTTATTTCTATCACATTTTCAAGTTTTATATATTAAAGAAGATTGCAGTTTTTCAA Protein sequence>gi|460392301|ref|XP_004241755.1| PREDICTED: probable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 26 [Solanum lycopersicum] MAASSFSFPTSSSSFMTTSFTDLLASDDYPTKGLADRIAERTGSGVPKFKSLPPPSLPLSPPPFSPSSYFAIPPGL SPTELLDSPVLLSSSNLLPSPTTGSFPSRAFNWKSSSHQDVKQEDKNYSDFSFQPQVGTAASSISQSQTNHVPLGQ QAWNCQEPTKQNDQNANGRSEFNTVQNFMQNNNDQNNSGNQYNQSIREQKRSDDGYNWRKYGQKQVKGSENPRSYY KCTYPNCPTKKKVERSLDGQITEIVYKGNHNHPKPQSTRRSSSSTASSAFQSYNTQTNEIPDHQSYGSNGQMDSVA TPENSSISFGDDDHEHTSQKSSRSRGDDLDEEEPDSKRWKRENESEGVSALGGSRTVREPRVVVQTTSDIDILDDG YRWRKYGQKVVKGNPNPRSYYKCTSTGCPVRKHVERASQDIRSVITTYEGKHNHDVPAARGSGNHSINRPMAPTIR PTVTSHQSNYQVPLQSIRPQQSEMGAPFTLEMLQKPNNYGFSGYANSGDSYENQVQDNNVFSRTKDEPRDDLFMES LLC二.开放阅读框(ORF)的查找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是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无终止序列打断的碱基序列,可编码相应的蛋白。

在没有其它信息的前提下,DNA序列可能按六种框架阅读和翻译(每条链三种,对应三种不同的起始位点)。

ORF识别包括检测这六个阅读框架并决定哪一个包含以启动子和终止子为界限的DNA序列而其内部不包含启动子或终止子,符合这些条件的序列有可能对应一个真正的单一的基因产物。

ORF的识别是证明一个新的DNA序列为特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部分或全部的先决条件。

使用ORFfinder查找番茄WRKY26基因开放阅读框,这里使用默认参数,结果如图2.1所示。

图2.1WRKY26的ORF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如图2.1显示了ORF Finder 预测结果,给出了6个阅读框中可能的ORF图示、编码相位、位置及长度,这是根据六种不同的编码方式得到的(包括正反链)。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一个DNA序列可能有多个ORF。

相对而言,一段连续较长的ORF比较短的ORF更可能是编码序列。

图中第三条(紫色标注)为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其从18号碱基到1625号碱基,长度为1608b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