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一、引言学习动机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和目标导向性,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和家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1. 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创设有趣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场所,鼓励孩子结交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
2. 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动机的高低与学习任务的个性化程度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例如,对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丰富的课外书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对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写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
在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
4. 给予及时的正面反馈正面反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奖励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正面反馈。
正面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5. 创设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障。
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次考试后公布成绩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家长可以与孩子订立学习奖励计划,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
三、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证。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是一件超级重要的事儿!这就好比给一辆车加满油,才能跑得又快又稳。
我记得有一次去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那堂课讲的是一篇童话故事。
老师一开始就用神秘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有会说话的兔子,会飞的房子……”一下子,小朋友们的眼睛都亮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激发孩子的兴趣,就是点燃他们学习动机的第一步。
那到底该怎么培养呢?咱得先从“有趣”下手。
比如说,在教生字的时候,别只是干巴巴地讲笔画和读音,咱可以把生字编成有趣的儿歌或者小故事。
像“休”字,就可以说“一个人靠在木头上,原来是在休息呀”。
这样一来,孩子们觉得好玩,自然就愿意学了。
还有啊,课堂互动也不能少。
可以搞个小组比赛,让孩子们抢答问题,答对的小组能得到小奖励,比如一颗小星星或者一张小贴纸。
孩子们的好胜心一上来,那学习的劲头可足啦!再说说角色扮演吧。
像那些有趣的课文,比如《狐假虎威》,就让孩子们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把课文演出来。
这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让他们在表演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另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也是很重要的。
有个小朋友平时不太爱发言,有一次他终于鼓起勇气回答了一个问题,虽然回答得不是很完美,但老师还是大力表扬了他,说他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从那以后,这个小朋友上课积极多了。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悬念。
比如讲到一篇故事的时候,故意在关键的地方停住,问孩子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大家猜猜看。
”孩子们就会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这样他们就会更认真地听讲了。
咱也不能忘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比如在讲关于春天的课文时,可以让孩子们回忆春天里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就在身边,学习语文是有用的。
而且,给孩子们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也不错。
比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朗读,或者选择用画画还是写作的方式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论述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动机

论述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动机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对学习的内在需求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它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推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效能感:学生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信心程度。
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 目标导向: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对目标的关注程度。
在学习中,学生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动机。
3. 任务价值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程度。
认识到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用,学生会更有动力去学习。
4. 成就需求:学生追求成功和获得成就的需求。
获得成就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奖惩机制: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和相关的奖惩机制。
奖励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惩罚则会降低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激发兴趣: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2. 设定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习情境,增加学习的情感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启发思考:教师可以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5. 激发竞争:适当引入竞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组织学习比赛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相互竞争和合作,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
四、总结学习动机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通过激发兴趣、设定目标、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和激发竞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

题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内容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适当组织竞赛,激发学生探求兴趣和竞争意识;运用反馈原理,强化学习愿望;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培养策略正文: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一、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正确而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联系,体会到当前的学习是未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准备时,才能确立起远大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热情.学习目的教育是学校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
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把自己现实的学习目标同远大理想联系起来,逐步形成远景学习动机。
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祖国语言文学的丰富优美,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愿望.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语言优美,思想性、艺术性很强,学习过程中可随机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随时激发和培养语文学习动机。
二、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在讲课之前,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这是激发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学生只有了解学习的具体意义时,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地学习。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点。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一、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小学生对于充满趣味的学习材料往往更有学习兴趣。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图书、游戏等形式,为小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授语言学习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利用游戏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设立学习目标和奖励机制为小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通过明确目标,小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且在达成目标后得到一定的奖励。
这些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如奖章、奖品,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如表扬、赞美等。
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小学生可以建立对学习的积极认同和动力。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来促使小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些特点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
例如,喜欢艺术的学生可以参与美术课程;热爱体育的学生可以参加体育运动等。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鼓励小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小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和展示,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成果展示可以是学校的实物展示,也可以是学习报告、作品展示等形式。
通过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会感到被赞赏和认同,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六、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庭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于激发学习动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贴近实际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学习“描述”这一写作技巧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用所学的词汇进行描写。
这样的实践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还增强了学习的真实感。
3. 鼓励探索,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这样的自主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4. 及时反馈,肯定表现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肯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无论是对课堂表现的认可,还是对作业的点评,都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愿。
5.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例如,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语文项目,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6. 设置目标,逐步推进与学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进展情况,适时调整目标,使目标既具挑战性又能实现。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动力。
结语激发小学语文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方法,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通过灵活运用上述策略,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动力和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为激发学习动机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好奇心强,好学、好问、好探究。
2、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幻象表现能力,喜欢编故事、配图、画图等。
3、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思考、总结归纳,但是思维缺乏条理性。
4、喜欢动手实践,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意识。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对于教师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学生的特征和学习表现,有利于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其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成为语文教学主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成为语文教学主体,使学生能够重视、感悟和体验语文的内在价值,进而主动学习、积极实践。
1、创设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情感温馨的教学活动,积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想象力。
例如:情景模拟、个性化变化、体验式教学、故事阅读、游戏教学、作品展示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愉悦地学习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受教育的意愿。
2、打造独特的学习环境教室的环境布置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将诗、词、曲、画等美学元素融入到教室的布置中,让教室成为一个丰富多变、具有艺术情趣的地方,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美与艺术的魅力。
3、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小学生来说,自我认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其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自学课程,让学生自己在规定的时间、空间、规则下自主完成任务,鼓励自我思考、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策略时,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基本保障,不仅仅是语文学科,任何学科都一样。
实践已经充分说明:畸形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主要障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则提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并说明教学的成败关键不在于教学技巧而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教学成败是决定学生喜欢语文课与否的关键因素。
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下时间可以适当的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将一些语文知识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去上语文课,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意义和目的现阶段小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直处于盲目的学习之中,时间久了就会对语文的学习丧失了兴趣。
所以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其责任感。
就语文学科而言,应当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向学生揭示语文的特点及要求,强调语文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学习结合起来,从小就形成对语文学习的长远动机。
同时要让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途径给学生讲一些语文中的名人事迹,使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来鼓励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及奋斗目标。
课下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学生们从这些小故事上都深受教育和启迪,有的同学把这也定为自己的座右铭,下课的时候偷偷的告诉我他的理想和目标,也有的同学围着我让我给他们讲更多的故事,从他们的这些举动我可以看出,他们对语文都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语文学习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
然而,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缺乏动力和兴趣。
这种情况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因此,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与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动机。
首先,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例如学生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等,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而家庭可以与学校合作,定期组织家庭阅读时间,鼓励孩子多读书,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感受。
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动机。
其次,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语文学习往往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但事实上,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语文学习也可以变得有趣起来。
一种方法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文字的魅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语文的美丽和魅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编小品等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些有趣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此外,给予学生良好的反馈也是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这时候,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正面的反馈。
可以适时表扬他们的优点和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错误和挑战,帮助他们从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实际应用也是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演讲、辩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语文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表达自己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必定会得到提高。
提高小学语文教案中的学习动机

提高小学语文教案中的学习动机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案中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学习是一项需要阅读、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的任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组织语文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例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对于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开展写作指导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可操作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励,如表扬、奖品等,以激励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奋斗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陪伴者,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摘要:人的行为都有目的性,换言之,就是一定的动机使然,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不例外。
教师不能给学生智力,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内在的驱动和激励,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本文分析了动机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状态,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一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有: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小学生的成长与年龄特点、小学生的志向水平和小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学生学习动机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我们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因此,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多种动机并存的特点,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小学生学习动机由外部学习动机为主导向以内部学习动机为主导转化。
入学初期儿童的学习动机,缺乏自觉性,目标还未触及学习活动本身;低中年级学生浅近的学习动机形成,他们开始对获得新知识感兴趣,认知性动机开始形成,但此时还是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到中高年级学生远大的学习动机逐渐发展,对学习的需要、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成就动机开始形成,内在动机并逐渐成为支配性的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方法1.兴趣以需要为基础。
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
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也不会产生动机。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一、引言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2.1 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富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利用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2.2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给学生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任务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太过困难以致于让学生感到无法完成。
通过完成任务,学生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3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认可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认可非常重要。
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动机。
2.4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的方向。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通过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更专注地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3.1 倡导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的积极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3.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3.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总结和归纳,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多么重要。
这就好比是给一辆汽车装上强劲的发动机,让它能够在知识的道路上欢快地奔驰。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解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课文。
我本以为孩子们会兴致勃勃地跟我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奇妙,可没想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显得无精打采。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语文,积极主动地学习,必须得找到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方法。
首先,我们得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比如说,在教生字的时候,不要只是干巴巴地让孩子们抄写、默写。
可以把生字编成有趣的小故事,或者玩一些猜字游戏。
就像“休”这个字,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累了,靠在大树旁休息,这就是‘休’字。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生字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乐趣。
再来说说课堂的氛围。
课堂不能总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得让孩子们参与进来。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
有一次,我们在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我就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自己来改编故事的结局。
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小组都想出了独特的结局。
有的小组让公主变成了勇敢的战士,有的小组让小矮人拥有了魔法。
看着他们那兴奋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已经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了。
还有啊,老师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们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一句“你真棒!”“你的想法太独特了!”可能就会让孩子心里乐开了花,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
我记得有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孩子,有一次终于鼓起勇气回答了一个问题,虽然回答得不是很完美,但我还是大力表扬了他。
从那以后,他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积极了。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让语文学习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学习古诗的时候,给孩子们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古诗中的意境。
有一次,我们在学习《望庐山瀑布》,当我给孩子们播放了庐山瀑布的视频后,他们“哇”的一声惊叹,那种对美景的向往和对古诗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学习动机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其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首先,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舒适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创造一个相对松散、和谐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自由表达和互相合作的愿望。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充分利用启发式教育法。
启发式教育法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授古文阅读时,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和热情参与到学习中。
再次,注重个性化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差异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例如,对于喜欢文学创作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和展示平台,让他们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天赋。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此外,注重价值导向教育。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本传递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例如,教授一些关于友谊、家庭、责任等主题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最后,鼓励积极参与和奖励表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教师可以设立一个学习表现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课堂互动、积极提问和展示。
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回报,从而更有动力和兴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
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培养并引
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思维的能力,如果仅仅强调把知识表面的记忆功夫,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很难被激发起来。
“吃苦”的教育态度也会阻碍学习动
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采取鼓励孩子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培养学
生克服困难、娴熟掌握技能、进行独立劳动的思想。
其次,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真挚的交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中遇到
的问题,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鼓励他们开拓创新,勇往直前,攻克难关,让学生自信地走向成功。
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语
文学习中的快乐,学习不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积累,而是配合生活的实践
活动。
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
独立思考、推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学习语文为起点,培养健康乐观
的学习态度。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营造温馨、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受到热情关怀和信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的学习动机就能得到激发,语文素养也随之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志向激趣“志”就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信心来自于志向,动力产生于信心。
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方式,经常向学生宣讲学习目的,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把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例如,让学生了解许多有成就的名人都是由于学好了语文而走上了成材之路。
懂得“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各门功课,才能博学多才,全面发展,也才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二、情感激趣营造情感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它能诱发学生激动愉悦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来营造这种情感氛围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努力以自己的人格来使教学有兴趣。
”所谓人格是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要用爱心、用真情、用本领来营造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心和真情体现在教师的眼神、笑容、嗓音和行为上。
教师要用一往情深的眼神、和蔼慈祥的笑脸、柔畅亲切的嗓音及简洁优雅的手势滋润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三、语言激趣教师的语言有趣味,它首先应该是准确、清晰、精炼,其次还要生动些、形象些、富于感情。
那种枯燥的讲解、干巴巴的说教、罗里罗嗦的重复、口头语不断的语言,只会使学生乏味腻烦,产生逆反心理或进入“半睡眠”状态,直接阻滞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小学低段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关键。
语文学习是学生基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低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学习动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注重学习目标的设定和明确。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定具体、实际可行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明确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奖励,鼓励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家长也要对孩子的努力和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
这种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学习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合作。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自主学习。
家庭也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对学习的重视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培养和激发小学低段语文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而有趣的教室环境,悬挂学生优秀作品、
语文名言警句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创设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
选取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课文、故事、绘本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
写作、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赞扬和鼓励: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
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5.创设竞赛和游戏:教师可以组织语文知识竞赛、语文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满热情和动力。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该如何催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小学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极其关键。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感觉到枯燥乏味,非常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为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一、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 情境教学法:将语文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深入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例如,学习直接描写景物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仔细观察,感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学习具体描写人物时,可以播放一段人物采访视频,让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切身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 游戏化教学:将语文学习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例如:用词语接龙的形式学习成语,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课文内容,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多媒体教学:依靠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播放形式,丰富语文课堂,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形象直观性。
例如,学习古诗时,可以播放古诗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课文时,可以播放相关动画或影视片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注重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习动机1. 生活化教学: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例如,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写作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并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写作、阅读、表达等联系起来。
2. 项目化学习:以项目形式开展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以“设计一次旅游路线”为主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旅游攻略、制作旅游海报等,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
3. 学习评价多元化:不仅注重考试成绩,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注重个性化主题教学,释放学习潜能1.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语文学习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逐渐下降。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例如,在学习诗词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美景,感受诗词的韵味和情感。
在学习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并鼓励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为此,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读物,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引导他们进行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愿意去学习语文,提高语文学习动机。
第三,采用游戏化学习的方式。
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喜爱无需多言,将学习和游戏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如拼字游戏、语文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游戏任务、设立游戏规则,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游戏化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来激发。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探索发现等方式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中学语文论文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吴巧巧
一、背景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状态,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一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有: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小学生的成长与年龄特点、小学生的志向水平和小学生的个性差异[1]。
小学生学习动机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我们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因此,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教师不能给学生智力,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内在的驱动和激励,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
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专门研究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50年代的行为主义学派。
在此之后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中,学习动机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认知观和社会认知观取代早期的机械论;二是将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所处的具体环境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三是将学习动机与学习中的认知要素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四是开始关注学习动机的发展问题;五是研究方法上,确立了测量
学习动机的主要指标和方法。
近年来,无论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方向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弄清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有利于对小学生今后发展的预测。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多种动机并存的特点,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小学生学习动机由外部学习动机为主导向以内部学习动机为主导转化。
入学初期儿童的学习动机,缺乏自觉性,目标还未触及学习活动本身;低中年级学生浅近的学习动机形成,他们开始对获得新知识感兴趣,认知性动机开始形成,但此时还是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到中高年级学生远大的学习动机逐渐发展,对学习的需要、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成就动机开始形成,内在动机并逐渐成为支配性的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学习动机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如余水等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学习动机低的学生,其学习适应性能力也低。
[1]学习动机与创造倾向的关系研究,如朱晓红发现不同学习动机类型小学生的创造性倾向表现出显著差异。
持内部学习动机的小学生在总的创造性倾向上优于持外部动机的小学生[2]。
学习动机与学生气质的研究发现,多血质和胆汁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3]。
总的来说,无论是根据国外的文献资料,还是根据国内的研究,都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学生最开始在进入学校学习的时候,出于对学习知识的渴望、需要,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动机;一旦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于是对于知识的需要没有像最初始进入学校时的强烈,学习动机便开始下滑;一
旦进入高年级甚至要进入另外的学校学习,学生就会感觉更不适应,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动机此时应该是小学阶段的低谷。
三、培养语文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兴趣以需要为基础
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
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也不会产生动机。
和谐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基本保障,不仅仅是语文学科,任何学科都一样。
实践证明,畸形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主要障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4]中提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并说明教学的成败关键不在于教学技巧而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此,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教学成败是决定学生喜欢语文课与否的关键因素。
据平时了解得知,学生普遍反映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下课很少同自己交流。
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下时间可以适当地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将一些语文知识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传授给学生。
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去上语文课,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阐述语文的价值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有着基础性、人文性及技能性的性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力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高低,关乎着学生能否学好其它课程,良好的语文素养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帮助学生认识语文学科的价值,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并
把这种“需要”内化为学习动机。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语文课引进数理化解题,启发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组织开设报刊语言病院,上街清扫牌匾错别字等活动;辑录资料简报,举办学习专栏;编辑班报、校报,编写新年寄语等。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达到读、写、说的实际运用,让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会使学生明白语文并不难学的道理,其实,原来生活处处有语文啊。
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任务的加重,也会使学生的情绪产生波动。
这时候,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巧妙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阻碍学习的消极因素,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三)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提倡启发式教学,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所产生的疑惑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时,不能单纯依靠课本,而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尽量联系到生活中,这样会使小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是看得见、用得着的,就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四)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
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时不时的表扬和批评,眼下的教育体制是坚决反对体罚的。
但是不可置否的是,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激励作用,其中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惩罚更有激励作用,低年级或成绩差的同学更能体现这一点。
在进行表扬和批评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情况来
进行。
同样,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表扬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使学生更有自信心和上进心。
在表扬时,要针对学生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教师要明确学生哪一种行为值得表扬,应该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表扬,学生课文读的好,回答问题时说得很棒,都应该进行表扬,且可以发动全体同学对某一个同学的某一个行为做出鼓励。
此外,表扬要真诚,要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四、结束语
随着学生生活中的高强度诱因刺激的增加,语文学习很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单调、呆板、没有生机的,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要善于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之美,在语文的世界中快乐翱翔。
参考文献:
[1]梁万波.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J].语文教研,2012,(15):105-105.
[2]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90-95.
[3]王哗明,陈福凤.不同气质类型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3):364-36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吴巧巧,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