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

合集下载

浸膏制颗粒吸潮解决方法

浸膏制颗粒吸潮解决方法

1、中药浸膏粉一般是重要提取液浓缩后经喷雾干燥后加一些辅料就直接进行充填的。

他存在的问题是喷雾干燥后所得粉末量很大,所能加入的辅料不可能很多,对粉体的调节并不很容易。

同时中药浸膏粉含有很多糖和胶质,对水分、热都很敏感,在胶囊充填过程中很容易吸潮,造成粘冲或影响充填质量。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如下所列:①优化中药提取工艺,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收得的粉减少,使制剂工艺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②对制剂环境进行控制。

现在的GMP厂房一般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对特定房间的控制能力很弱,可以考虑将胶囊混粉、充填间安装相对独立的空调系统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③对药粉进行处理。

考虑制粒以减小物料的表面积,增加起流动性。

同时加入润滑剂减少粘冲等现象。

④生产管理方面的控制。

在中药胶囊充填时可要求混粉和充填同时进行或混一小部分充填一小部分,让药粉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

2、实际解决中药粉末吸潮问题的关键是辅料选择或采用颗粒包衣技术防潮,因为即使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吸潮,上市后不长时间还是吸潮结块。

我的实际经验是在浸膏粉中加入10%-15%的氢氧化铝,如果不行,就采用5-6%的丙稀酸树脂制粒,颗粒再用丙稀酸树脂包衣,100%解决问题。

3、中药粉末总量较大是它的又一大问题,在可以任意调节辅料,对工艺可以进行大范围调整的前提下是可以对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的,可是我们所能加的辅料不可能很多,一般都在10%以下,那又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将颗粒进行包衣是最好的办法。

另外还要控制好生产环境的湿度。

中药制剂只加10%的辅料,那是很少的了。

如果能将干膏得量降下来,以增加辅料用量,那就可以选用合适的辅料来改善颗粒的引湿性了。

4、中药浸膏吸湿性大者往往是因为某些成分具有吸湿的性质,如果吸湿成分为有效成分,可采用加抗湿辅料、用抗湿材料包衣或制成包合物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如果吸湿成分为无效成分,则可考虑对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调整,以达到减小剂量、增加稳定性的目的。

关于中药制剂防潮技术分析

关于中药制剂防潮技术分析

关于中药制剂防潮技术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中药不断现代化、标准化,传统中药制剂防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调配要求,导致制剂性状改变,甚或霉变和有效成分损失,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疗效。

基于此,本文就中药制剂防潮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中药;制剂;防潮技术1影响中药储存的常见因素1.1 中药储存问题存放药物的条件不达标、设备购置不齐全、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储存环境温度、潮湿度没有控制得当、没有定期对药物进行检查等,都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该类问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的药效,使之产生霉变、虫蛀、泛油、变色,潮湿、腐烂等,药物便会失去价值。

1.2包装问题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小包装中药的包装为塑料,虽然包装本身无毒,在加工过程中会增加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以上添加剂均会产生毒性,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另外,一些含有辛香挥发油、脂肪油脂、多糖的药材,与塑料长期接触容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饮片的质量,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除包装材料的不安全性,包装质量也存在不安全性,小包装中药片会有封口不严、破损等情况,出现破损的包装不但会使饮片受到污染还会影响饮片重量,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塑料包装的透气性不佳,在长期存放中会发生返潮、霉变、生虫问题,也对中药质量产生影响。

包装使用的塑料材质会导致白色污染不利于环保。

2中药制剂防潮技术2.1薄膜包衣降低中药固体制剂吸潮薄膜包衣高分子材料能够形成稳定的衣膜,具有防吸湿的特点。

采用合适的高分子材料包衣,形成的薄膜包衣致密稳定,厚度合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减少水蒸气渗透。

高湿环境下薄膜包衣固体制剂的吸潮过程主要包括3个环节,首先是水蒸气经薄膜吸收,该环节水蒸气的吸收与包衣材料的亲水性和薄膜的连续性密切相关,选用非亲水性包衣材料,并通过控制包衣工艺参数保证薄膜的连续性,可以有效降低水蒸气的吸收;其次是水蒸气在薄膜中的扩散,该环节与薄膜的厚度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控制包衣增重,减缓水蒸气的扩散;最后是水蒸气从薄膜解吸进入芯材的过程,该环节与芯材的硬度相关,可以通过控制芯材硬度,减少水蒸气解吸进入芯材。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3 包装材料 不同的包装 材料对药 品温 度的保护程度是不 同的, 现在
在选用赋形剂与附加剂等辅料时, 要考虑辅料是否有吸
湿性 、 吸湿性大小及辅料用量 。尽量选用无吸湿性辅料 , 如蔗 糖、 糊精等; 可对吸湿有阻隔作用的辅料 , 如玉米阮 ; 水性 辅 疏
中药制剂中 多用塑料复合膜或镀铝复合膜包装, 由于二者透 气性大, 湿性能差, 防 而导致药品在贮存期间吸 潮。相反, 阻
是否有配 任禁忌现象
程( 将药学服务渗透于护理服务中, ( a ) 有助于护理人员正确 的了解和认识药物的作用机理酒 伍禁忌, 反应及 已 不良 注意事 项, 使护理人员提高自 已的主观能动性, 在设计个体化给药方
案中, 护理人员 在抽取血样标 本 、 选择给药 时间 、 密切观察药
综上所 临床 述, 药师首先要提高自 身的素质, 然后在各类 专业人员的配合下通过坚持下懈的努力才能做好药学服务
物制成颗粒来降低比 表面积, 可缓解药物的吸湿。 制粒方 法 有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 湿法制粒干燥困难, 且干浸膏与辅料
的配 比是影响干燥的因素。在组 方时要注意 。干法制粒则 不 医生 、 药师和护理的文流, 使药学服务走 向实际 。
者病情的基础上 , 协助医师 、 营养 师 、 护师注意 营养液的营养
3 6 6
黑龙 江医药 Hdnig ie a O. N . 2 5 en l Mdi Jml 1 05 0 ga e n o V I8 0 n c u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赵海燕 于 佳 黑龙江天 戈药业有 限责任 公司(50 5 102 )
吸湿是中药固体制剂经 常发生的现象 , 尤其是 中药 干浸 涉及干燥, 制出的颗粒均匀 、 硬度大, 不易吸潮。 22 薄膜包衣是 一项新技术 , . 薄膜有 很好的防潮作 用, 既可

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

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

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的探讨一、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然而,中药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受潮,从而影响药材质量和功效。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吸潮关键技术,以确保中药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本文将围绕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展开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观点。

二、背景中药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经常受到湿度的影响,导致药材吸湿,形成结块或容易发霉。

这不仅会降低中药产品的质量,还可能导致中药的有效成分损失。

吸潮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深度评估1. 传统吸潮技术传统吸潮技术主要包括通风干燥和添加湿度调节剂等方法。

通风干燥是通过自然风吹和太阳辐射等作用将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

添加湿度调节剂则是将吸湿剂加入中药产品中,吸附湿气以减少湿度。

然而,传统吸潮技术存在吸湿不均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2. 现代物理吸湿技术现代物理吸湿技术利用物理原理实现中药产品的湿度控制。

使用干燥剂进行吸潮处理,干燥剂可有效吸附湿气并保持中药产品的干燥状态。

利用空气调湿技术也能实现中药产品的湿度控制。

这些物理吸湿技术不仅可降低湿度,还能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包装和贮存技术中药产品的包装和贮存也是吸潮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密封方式,能有效隔绝空气和湿度,保持中药产品的稳定性。

采用低温低湿环境进行贮存,也能减少中药产品受潮的可能性。

四、广度评估1. 对中药产品质量的影响湿度对中药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过高的湿度不仅容易导致药材挤压、变质,还会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受到损失,从而影响疗效。

吸潮关键技术对中药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2. 对中药产业的发展的意义中药产业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

中药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产业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研究和应用吸潮关键技术,能够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制剂吸湿性分析与防潮技术探究

中药制剂吸湿性分析与防潮技术探究

中药制剂吸湿性分析与防潮技术探究摘要:中药制剂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

药物变潮会严重影响中药制剂的药效,保证药物的干燥性对病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药物生产和存储过程中的吸湿和防潮成为关键工作,需要制药企业高度重视。

本文对中药制剂生产和存储过程中的吸湿技术、防潮材料、包衣技术、颗粒制造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中药制剂的防潮技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药制剂;吸湿性;分析;防潮技术;探究引言:中药制剂的原材料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大部分原材料的分子具有流动性、易吸湿等不良物理特性,这些药物吸收水分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对药物的原有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要适当选取同等药效但是具有不易吸收水分的材料。

其次,还要强化提炼技术,保证中药制剂的精炼度。

最后,还要提升中药制剂的存储技术,避免药物受潮。

一、中药制剂吸湿性分析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大多为天然药物,这些原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当药物吸收水分后原有药物和水分子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原有药物分子结构被破坏,最终的后果是中药制剂失去原有治疗效果。

药物吸收水分后所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形态为霉变、药物结块等,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要隔绝药物与水分子的接触,保证药物的干燥,主要有两种防治方法:其一,改变药物的分子属性,减少对水分的吸收;另外一种是将药物与空气中的水分子隔绝,避免二者直接接触,有效防止药物变潮。

改变药物的分子属性需要针对具体药物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比较高。

将药物与水分隔绝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对药物的防潮也有不错的效果。

两种吸湿、防潮技术各具优点,相关制药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中药制剂防潮技术探究1、强化提取技术(1)加强分离技术加强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药物中的水分,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将中药制剂原材料中各类成分进行划分,将原材料中的无用杂质和水分剔除。

分离技术需要对药物进行分子结构重现整合,对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比较严苛,需要制药企业提高人力和物力投入,保证药物分离技术得以有效利用。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研究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研究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研究摘要:中药固体制剂为颗粒剂和胶囊剂,一般给药方式为口服。

由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往往含有能吸收水分的成分,所以很多固体制剂容易受潮。

吸潮会增加制剂中的水分含量,对药物的影响很大,不仅降低其稳定性,还会改变其性质。

通常情况下,如果防潮措施不到位。

固体制剂会出现结块、潮解等问题,其表面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组成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保湿的制剂更容易氧化发霉,所以不能用于治疗。

因此,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潮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机理;防潮方法引言固体剂型是中药的类型之一,通常制成片剂、颗粒剂等类型。

这种制剂携带方便,可随时服用,疗效可观,很受患者欢迎。

在药学上,药材会经过分离提取,再制成药物,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药性,但固体制剂也会有吸湿性,容易受水的影响。

如果药剂受潮,会结块甚至发霉,使其药性大打折扣。

不难看出,发展防潮技术是必要的,对提高固体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机理及影响因素1.1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机理目前普遍认为,药物之所以会吸潮,是因为固体制剂中的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容易发生反应的羟基始终是活性的,导致药物具有吸潮特性,容易与水发生反应。

如果分析吸湿机理,可以归结为其复杂的化学键,容易吸收外界水汽,导致药物颗粒的吸湿性能。

通过研究,当药物中的活性化学键越多,其吸湿性也会相应的越强,所以我们也可以判断某一种药物的吸湿性。

而活性化学键的性质是单一的,当吸水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失去这种能力,说明药物的吸湿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化学键的浓度来分析其具体的“吸湿量”。

通常我们在吸潮的研究中只关注水分子的作用,吸潮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外界水分子渗入药物内部的过程,而这种“吸收”的特征是由药物中的活性位产生的。

在吸湿过程中,如果药剂的活性位达到水饱和,或者药剂内外的水浓度达到平衡,那么此时药剂就不会继续吸湿,其重量就稳定在一个固定值。

但实际中药物的吸湿速度很慢,达到饱和需要很长时间,理论上不会达到动态平衡。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一、质量问题制剂生产过程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制剂的质量不合格,尤其是在片剂生产中,造成片剂质量问题的因素更多。

现仅对片剂、胶囊剂及注射剂生产中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作介绍。

(一)片剂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1. 松片片剂压成后,硬度不够,表面有麻孔,用手指轻轻加压即碎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①药物粉碎细度不够、纤维性或富有弹性药物或油类成分含量较多而混合不均匀。

可将药物粉碎过100目筛、选用黏性较强的黏合剂、适当增加压片机的压力、增加油类药物吸收剂充分混匀等方法加以克服。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或选择不当,使颗粒质地疏松或颗粒粗细分布不匀,粗粒与细粒分层。

可选用适当黏合剂或增加用量、改进制粒工艺、多搅拌软材、混均颗粒等方法加以克服。

③颗粒含水量太少,过分干燥的颗粒具有较大的弹性、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失去较多的结晶水,使颗粒松脆,容易松裂片。

故在制粒时,按不同品种应控制颗粒的含水量。

如制成的颗粒太干时,可喷入适量稀乙醇(50%—60%),混匀后压片。

④药物本身的性质。

密度大压出的片剂虽有一定的硬度,但经不起碰撞和震摇。

如次硝酸铋片、苏打片等往往易产生松片现象;密度小,流动性差,可压性差,重新制粒。

⑤颗粒的流动性差,填入模孔的颗粒不均匀。

⑥有较大块或颗粒、碎片堵塞刮粒器及下料口,影响填充量。

⑦压片机械的因素。

压力过小,多冲压片机冲头长短不齐,车速过快或加料斗中颗粒时多时少。

可调节压力、检查冲模是否配套完整、调整车速、勤加颗粒使料斗内保持一定的存量等方法克服。

2.裂片片剂受到震动或经放置时,有从腰间裂开的称为腰裂;从顶部裂开的称为顶裂,腰裂和顶裂总称为裂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①药物本身弹性较强、纤维性药物或因含油类成分较多。

可加入糖粉以减少纤维弹性,加强黏合作用或增加油类药物的吸收剂,充分混匀后压片。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不当或用量不够,颗粒在压片时粘着力差。

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

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

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导语:中药产品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珍贵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然而,由于中药材的特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存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吸潮问题是导致中药产品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产品吸潮问题的关键技术,以及有效解决吸潮问题的方法。

一、中药产品吸潮的原因及影响1. 中药材本身的特性中药材具有含水量高、易潮湿的特点,这使得中药材在存储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这不仅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还会导致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下降。

2. 包装材料的选择不当在中药产品的包装过程中,若选择的包装材料透气性差,封闭性不好,会导致中药产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增加吸潮风险。

包装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中药产品的贮存期限。

3. 采用不当的储存条件中药产品储存过程中,若没有注意相对湿度的控制,或未遵循适宜的温度要求,都会导致中药产品吸潮问题的加剧。

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存放,中药产品更容易受潮。

中药产品吸潮问题的严重性不能被低估。

除了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质量外,吸潮还会导致中药产品的重量增加、容易产生霉变、引起细菌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产品吸潮关键技术1. 中药材干燥前处理在中药材干燥前的处理过程中,可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中药材的吸潮问题。

可以通过采用短时间高温处理、晒干或烘干的方法来降低中药材的含水率。

2. 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在中药产品的包装过程中,应选择透气性较好、密封性较强并具有良好防潮效果的包装材料。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中药产品吸潮的可能性,延长中药产品的保质期。

3. 控制储存环境中药产品的储存环境非常重要,尤其是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控制。

为了有效减少中药产品的吸潮问题,应确保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60%,温度保持在25℃以下,避免潮湿环境下存放中药产品。

三、有效解决中药产品吸潮问题的方法1. 合理加工和储存在中药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严格控制储存环境,防止中药产品被潮气侵袭。

中药制剂的吸潮

中药制剂的吸潮

中药制剂的吸潮是影响其质量的棘手问题。

除了在提取分离环节降低中药浸膏的吸湿性外,在辅料、制粒工艺、包衣技术以及产品包装环节采取有效对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药浸膏及产品的吸湿性。

在这些方面,药剂学研究人员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为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选择合适的辅料在制粒时,将浸膏细粉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可降低其吸湿性。

如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无水乳糖、甲壳质、磷酸钙等均可调节制剂的吸湿性,特别是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由于本身有强吸湿能力,且吸水后形成不容易扩散的结晶水,从而减少水分对药物的影响,因此可作为强吸湿性药物的辅料。

辅料之间的比例恰当也能够减少吸湿性。

研究人员富志军等考察了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等几种辅料对风湿灵胶囊内容物吸湿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乳糖吸湿程度虽最小,但单独用乳糖作辅料时,其一旦吸湿则不能维持药粉的粉末状而致使药粉液化成与纯浸膏相似的半固体状;微晶纤维素虽较乳糖吸湿程度稍大,但吸湿后药粉仍维持其粉末状,药粉防潮性和流动性增加。

李铜铃等考察了不同辅料对中药冲剂吸湿性的影响,结果也表明微晶纤维素防潮性能比较好;乳糖虽防潮性能也较好,但颗粒吸湿后液化成半固体状。

王秀良等考察了不同赋性剂及配方对中药喷雾干燥浸膏粉制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微粉硅胶的配方引湿性最小,且随含量增高引湿性有减少的趋势。

冯翰等考察了3种不同配方的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聚维酮作为辅料可明显降低吸湿率(降低达27.3%)。

吕艳春进行了丹参冲剂最佳辅料选择的研究后认为乳糖是丹参冲剂最好的防潮辅料。

龚慕辛进行了消温饱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结果确定选用可溶性淀粉、糊精经适当配比作为辅料,使成型容易,且吸湿性降低,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王地等进行了调肝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乳糖作辅料制得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制得的颗粒。

筛选制粒工艺不同的制粒方式制得的颗粒吸湿性也不同。

中药固体制剂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中药固体制剂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中药固体制剂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标签:中药固体制剂;大蜜丸;水丸;颗粒剂本院在中药制剂生产制备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亟待解决,如大蜜丸成品微生物限度超标、水丸溶散时限超标、颗粒剂成品中测不出有效成分、片剂压片过程中易产生裂片和松片等。

对此,笔者通过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出相应处理方案,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有效保证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

兹介绍如下。

1 大蜜丸成品微生物限度超标本院制备的脂溢生发丸因临床用药紧张,其配方饮片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7 h后便进入粉碎、制丸、包装工序。

质量检查其微生物限度不合格,细菌数达3.9×104 cfu/g,水分15.2%,均超出限值[1]。

这主要是因饮片干燥时间过短,水分未能控制在正常水平,给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故在生产大蜜丸的过程中,除制备与包装过程需做好防菌灭菌措施外,药物饮片本身的干燥与处理过程也应引起重视。

2 水丸溶散时限超标前列安丸为本院生产的浓缩水丸。

在其生产制备过程中,为求外观圆整光滑,将先前以80目粉泛丸、100目细粉盖面的制备工艺,更改为全部以超微粉泛丸、盖面,结果造成浓缩丸溶散时限超出规定标准,120 min内并不能完全溶散。

于是改回原工艺,并分别采用乙醇与滑石粉进行润湿、打光[2],有效改善了水丸的外观质量,且溶散时限符合规定标准。

所以,在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外表美观而影响其内在质量。

3 颗粒剂成品中测不出有效成分本院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和闭经的经舒宁颗粒,由于服用量较大,故采用了全部组方饮片煎提浸膏,经醇沉、浓缩、干燥再行制粒、包装的制备工艺。

但在对成品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时,并未检出主药白芍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芍药苷。

分析制备工艺细节,发现其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干燥环节,因醇沉、浓缩后的稠膏干燥完毕后常为焦炭色,故高度怀疑其已炭化,主要成分遭破坏。

对此,笔者采取降低干燥温度、缩短干燥时间的措施,将烘房中的温度控制在40~50 ℃之间,待表面颗粒不再粘连结块后,再将温度缓慢升高到50~60 ℃之间,待稠膏含水量达15%~20%,加入糖粉、糊精等赋形剂制粒后低温干燥。

固体制剂防潮措施

固体制剂防潮措施

颗粒剂:≤6.0% 散剂 :≤9.0%
中药
蜜丸、浓缩蜜丸 :≤15.0% 胶囊剂 :≤9.0%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 :≤12.0% 丸剂 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 :≤6.0%
2 0 0 5 版 药 典 规 定
颗粒剂 :≤2.0%
蜡丸:不检查水分
化药
干混悬剂:≤2.0%
散剂 :≤2.0%
二、影响吸潮的因素
四、总结
固体制剂的防潮需要进行全程控制,是一个系统 工程,应贯穿药品生产、贮存、使用的全过程,需要
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磷酸氢钙也可以降低产品的吸湿性
制剂剂型
e.g:吸湿性 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
环境因素:
当环境湿度高于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时,药物就 特别容易吸潮。 e.g: 销往我国南方各地的药品比北方的药品容易 吸湿。
三、解决措施 1.工艺制剂措施
解 决 措 施
2.包装措施
3.其他措施
提取精制工艺措施 1.工艺制剂措施 制剂技术措施
易吸湿的成分
影 响 因 素
工艺制剂因素
环境因素
常见的易吸湿 的成分及制剂
e.g:盐酸去氯羟嗪、盐 酸雷尼替丁、枸 橼酸铋雷尼替丁、双氯芬酸钠 、钆 喷酸葡胺、左卡尼汀、维生素E粉、 猪胆粉、复方甘草片等
易吸湿的成分
中药中易吸湿成分
e.g:单糖、低聚糖、树脂、树胶、 粘液质、鞣质、皂苷、强心 苷等
易吸湿辅料
2.2常用的防潮包装
2.3新型包装材料
选用合适的防潮材料 设计合理的包装造型结构 防 潮 技 术 原 理
对易于吸潮材料进行防潮处理
添加合适的防潮衬垫 用防潮材料进行密封包装 加干燥剂
选用合适的防潮材料:
防潮材料是影响防潮包装质量的关键因素。凡是能延缓或 阻止外界潮气透入的材料,均可用来作为防潮阻隔层以进行防 潮包装。符合这一要求的材料有金属、塑料、玻璃及经过防潮 处理的纸板、木材等,而使用最多的是塑料、铝箔等。防潮材

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问题分析

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问题分析

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问题分析邓剑壕ꎬ冯豆ꎬ许佳楠ꎬ蔡延渠ꎬ朱盛山(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开发研究所ꎬ广东广州510006)摘要:根据文献总结了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潮的因素有提取㊁纯化㊁包衣㊁处方组成㊁包装㊁温度和湿度ꎬ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带来软化变形㊁黏连结块㊁松散破碎㊁变色㊁成分含量变化㊁霉变和溶出度变化问题ꎮ吸潮问题影响中药固体制剂质量及有效性ꎬ亟需引起重视ꎮ关键词:吸潮ꎻ临界相对湿度ꎻ固体制剂中图分类号:R282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2096 ̄3653(2018)01 ̄0124 ̄04DOI:10.16809/j.cnki.2096-3653.2017112701收稿日期:2017 ̄11 ̄27作者简介:邓剑壕(1991 )ꎬ男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ꎬEmail:dengjh199111@163.com通信作者:朱盛山(1957 )ꎬ男ꎬ博士生导师ꎬ教授ꎬ研究方向为传统中药制剂技术现代化研究ꎬ电话:020 ̄39352539ꎬEmail:zhush3@126.comꎮ网络出版时间:2018 ̄01 ̄2516:19㊀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733.R.20180125.1619.003.htmlProblemanalysisofChinesemateriamedicasolidpreparationdeliquescenceDENGJianhao FENGDou XUJianan CAIYanqu ZHUShengshan∗ 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velopment 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6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Email zhush3@126.comAbstract Accordingtotherecentliterature thispapersummarizestheinfluencefactorsofChinesemateriamedicasolidpreparationdeliquescencesuchasextraction purification coating prescriptioncomposition packaging temperatureandhumidity.Moreover thedeliquescenceofChinesemateriamedicasolidpreparationleadstoaseriesproblemsincludingsoftening clumping loosening discoloration changeofcomposition mildewanddissolution.ItshouldbeattractedmoreattentionsthatdeliquescenceaffectsthequalityandeffectivenessofChinesemateriamedicasolidpreparation.Keywords deliquescence criticalrelativehumidity solidpreparation㊀㊀中药固体制剂是常用的中药制剂ꎬ分为片剂㊁颗粒剂㊁胶囊剂㊁丸剂㊁散剂等ꎬ占中药制剂的70%[1]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规定中药固体制剂外观完整光洁㊁色泽均匀ꎬ其药物成分含量等均应符合要求ꎬ但大部分中药固体制剂的临界相对湿度较低ꎬ如祛痹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0%[2]ꎬ环境相对湿度达其临界相对湿度即迅速吸潮ꎬ吸潮后发生潮解㊁液化㊁变性㊁分解㊁发霉等物理㊁化学或其他变化ꎬ影响中药固体制剂的质量ꎬ无法保证其有效性ꎮ关于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问题的研究较多ꎬ可见吸潮问题已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及重视ꎮ本文阐述吸潮问题带来的中药固体制剂质量问题ꎮ1㊀吸潮带来的质量问题1.1㊀软化变形张穗[4]将未包装的罗汉果止咳颗粒在25ħ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12个月后吸潮变软ꎻ未包装的桂圆补血颗粒在25ħ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12个月后吸潮变软ꎮ同样的情况如表1所示ꎮ表中ꎬ未包装的银杏叶片在40ħ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3个月后吸潮变软ꎻ未包装的益寿灵芝颗粒在25ħ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12个月后吸潮变软ꎻ未包装的桂圆银耳颗粒在25ħ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12个月后吸潮变软[4]ꎮ广东药科大学学报㊀Journalof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㊀Feb.2018ꎬ34(1)㊀表1㊀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外观变化[4]Table1㊀SurfacechangeofChinesemateriamedicasolid㊀preparationdeliquescence制剂存放条件存放时间外观性状罗汉果颗粒25ħRH60%12个月吸潮变软ꎬ可见凹下小孔益寿灵芝颗粒25ħRH60%12个月吸潮变软桂圆银耳颗粒25ħRH60%12个月吸潮变软桂圆补血颗粒25ħRH60%12个月吸潮变软银杏叶片40ħRH75%3个月吸潮变软1.2㊀黏连结块范玉玲等[5]在25ħ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生脉饮浸膏粉ꎬ30d后吸潮黏连结块ꎻ吴晓宁等[6]在25ħ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金耳多糖粉ꎬ1d后吸潮黏连结块ꎻ王婷等[7]在25ħ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苦豆子总碱泡腾栓ꎬ10d后吸潮黏连结块ꎮ1.3㊀松散破裂魏宝霞等[3]用25ħ相对湿度70%条件存放未包装的鲜鹿茸口腔崩解片ꎬ2个月后吸潮破裂ꎻ唐慧贞[8]用25ħ相对湿度99%条件存放未包装的牛黄解毒片ꎬ2个月后吸潮破裂ꎻ用25ħ相对湿度99%条件存放未包装的三七片ꎬ2个月后吸潮破裂ꎮ1.4㊀变色何忠等[9]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60ħ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七子颗粒24h的变色情况ꎬ发现其Remission函数改变值为0.4786ꎬ即其颜色变深ꎻ孙殿甲等[10]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80ħ相对湿度58%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清热解毒颗粒24h的变色情况ꎬ发现其Remission函数改变值为228.7741ꎬ即其颜色明显变深ꎮ1.5㊀化学变化姜林等[11]测定肾泰脾康片临界相对湿度为62%ꎬ其在相对湿度75%ꎬ未包装条件下存放ꎬ淫羊藿苷含量从0.4102mg/g减少到0.3294mg/gꎬ相差0.0808mg/gꎻ孙殿甲等[10]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62%ꎬ其在相对湿度75%ꎬ未包装条件下存放ꎬ黄芩苷含量从2.1210mg/g减少到1.6132mg/gꎬ相差0.5078mg/gꎮ1.6㊀霉变谢珊等[12]将未包装的大活络丸存放于25ħ相对湿度80%条件下8个月后吸潮霉变ꎻ将未包装的补中益气丸存放于25ħ相对湿度80%条件下8个月后吸潮霉变ꎻ将未包装的杞菊地黄丸存放于25ħ相对湿度80%条件下9个月后吸潮霉变ꎻ唐慧贞[8]将未包装的牛黄解毒片存放于25ħ相对湿度99%条件下存放1个月后吸潮霉变ꎮ1.7㊀溶出度变化刘婷婷[13]发现未包装的钩藤胶囊在相对湿度95%条件下存放ꎬ其溶出度从97.3%下降到90.7%ꎬ相差6.6%ꎻ唐岚等[14]发现未包装的厚朴酚滴丸在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ꎬ其溶出度从82.24%下降到73.01%ꎬ相差9.23%ꎮ2㊀原因分析相对湿度是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潮的主要环境因素ꎬ临界相对湿度是衡量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ꎮ根据Elder假说[27]ꎬ中药固体制剂的临界相对湿度约等于各物质临界相对湿度的乘积ꎬ即CRHABC =CRHAˑCRHBˑCRHCˑ式中ꎬCRHABC :A㊁B㊁C等物质混合后的临界相对湿度ꎻCRHA㊁CRHB和CRHC:分别表示A物质㊁B物质和C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ꎮ上式表明ꎬ中药固体制剂所含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对其临界相对湿度均有影响ꎮ影响中药固体制剂物质组成有处方组成及制剂工艺ꎮ另外ꎬ中药固体制剂吸潮还与包装和贮藏过程有关ꎮ2.1㊀处方组成如Elder假说所示ꎬ混合物料各组分临界相对湿度可影响混合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ꎬ如黄连细粉和三黄散细粉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72.3%和65.8%ꎬ相差6.5%[15 ̄16]ꎻ混合物料临界相对湿度还与其组成有关ꎬ如刘志刚[17]使毛冬青提取物:滑石粉和毛冬青提取物:乳糖分别为1ʒ1ꎬ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ꎬ分别为80.16%和81.36%ꎻ混合物料中各组分比例不同ꎬ其临界相对湿度也不同ꎬ如王志萍等[3]使祛痹浸膏:糊精分别为1ʒ0.6和1ʒ1.5ꎬ其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50%和61%ꎮ2.2㊀制剂工艺2.2.1㊀提取㊀Elder假说表明ꎬ中药提取物的组成会影响其临界相对湿度ꎮ选用不同的溶剂减少非有效部位的提取ꎬ可改变提取物吸潮性ꎮ如林凡友等[18]用50%和70%乙醇提取的益母方提取物在25ħ相对湿度50%ꎬ未包装条件下存放1dꎬ其水分含量变化率分别为46.27%和21.36%ꎮ2.2.2㊀纯化㊀根据Elder假说可知ꎬ纯化后物质组成发生变化ꎬ可改变中药固体制剂临界相对湿度ꎬ如皮佳鑫等[19]用大孔树脂纯化赤芍提取物ꎬ纯化前和纯化后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35%和28%ꎮ水提取工艺是当今中药制剂产业化的主流提取方式ꎬ中药经水提后乙醇沉降为目前中药制剂生产的常用工艺[28]ꎬ经水提醇沉后提取物吸潮性显著增强ꎬ如方金正[20]用70%醇沉浓521第1期㊀邓剑壕ꎬ等.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问题分析度处理感冒灵干膏ꎬ置于室温相对湿度为83%ꎬ未包装条件下ꎬ17h后纯化前和纯化后的吸湿率分别为1.71%和5.41%ꎮ2.2.3㊀包衣㊀环境相对湿度具有不可控性ꎬ中药固体制剂临界相对湿度低于环境相对湿度ꎬ暴露在环境中的中药固体制剂即可迅速吸潮ꎮ使用包衣材料使制剂与环境隔离ꎬ减少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其影响ꎬ可控制中药固体制剂吸潮ꎮ如田守生等[21]测定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包衣和未包衣的阿胶颗粒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70%和50%ꎻ吕红等[22]测定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包衣和未包衣的便通颗粒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73%和53%ꎮ2.3㊀包装环境相对湿度高于中药固体制剂临界相对湿度ꎬ可使用不同的包装材料ꎬ控制中药固体制剂吸潮ꎮ如术芍易激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2%ꎬ叶玉杰[23]使用塑料瓶包装ꎬ在37ħ相对湿度75%下存放3个月ꎬ其水分含量由4.2%增加至4.5%ꎻ杞黄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2%ꎬ钟华[24]使用铝箔袋包装ꎬ在27ħ相对湿度70%下存放3个月ꎬ其水分含量由4.53%增加至4.62%ꎮ2.4㊀贮藏过程2.4.1㊀温度㊀根据平衡移动原理ꎬ空气吸湿是放热过程ꎬ解湿是吸热过程ꎬ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ꎬ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29]ꎮ由此可见ꎬ环境温度的高低可影响环境相对湿度ꎬ进而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潮性ꎮ如苏红宁等[25]将未包装的连花清瘟颗粒放置于50ħ和70ħ密闭条件下21minꎬ其含水量分别7.2%和3.8%ꎻ韩秋伟等[26]将未包装的熊胆粉放置于25ħ和48ħ密闭条件下8hꎬ其含水量分别为6.45%和3.23%ꎮ另外ꎬ部分中药固体制剂须在阴凉处保存ꎬ如乙肝益气解郁颗粒㊁七厘胶囊等[30]ꎮ从低温环境到常温环境ꎬ制剂相对外界的空气温度低ꎬ当制剂表面的水蒸气遇到外界的相对较热的空气ꎬ就会出现水汽凝结而形成小水珠ꎬ引起制剂受潮[31]ꎮ2.4.2㊀湿度㊀环境相对湿度高于制剂临界相对湿度ꎬ中药固体制剂吸潮性增强ꎬ且其吸潮不仅发生在环境相对湿度高于制剂临界相对湿度ꎬ环境相对湿度高于制剂含水量ꎬ即可发生吸潮ꎮ如便通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73%ꎬ吕红等[22]将其放置于25ħ相对湿度为60%和85%ꎬ未包装条件下ꎬ7d后测定其吸湿率ꎬ分别为3%和25%ꎻ阿胶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50%ꎬ田守生等[21]在25ħ相对湿度为48.52%和98%ꎬ未包装条件下放置阿胶颗粒ꎬ96h后测定其吸湿率ꎬ分别为0.5%和2.9%ꎮ3 讨论3.1㊀提高中药固体制剂临界相对湿度可降低其吸潮性㊀㊀临界相对湿度是水溶性药物成分的固有特征ꎬ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制剂中ꎬ以水为提取溶剂的制剂占总提取药物的81.75%[28]ꎮ中药水提物药物成分复杂[32 ̄35]ꎬ目前业内常用乙醇沉降法纯化中药ꎬ处理后的提取物临界相对湿度常较处理前低ꎬ吸潮性更强ꎬ如用70%醇沉浓度处理感冒灵干膏ꎬ置于室温相对湿度为83%ꎬ未包装条件下ꎬ17h后纯化前和纯化后的吸湿率分别为1.71%和5.41%[20]ꎮ根据Elder假说ꎬ中药固体制剂临界相对湿度与组成中药固体制剂各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有关ꎬ如祛痹颗粒处方改良前后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50%和61%ꎬ王志萍等[3]将未包装处方改良前后的祛痹颗粒置于25ħ相对湿度80%ꎬ其吸湿率分别为25%和34%ꎮ3.2㊀对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带来的问题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带来的中药固体制剂质量问题ꎬ进而带来中药固体制剂以下方面的问题ꎮ3.2.1㊀有效性问题㊀有效性是药物制剂的根本属性ꎬ药物制剂需根据一定剂量用药才能体现出其药效ꎬ如刘思颖等[36]用50mg/(kg d)和25mg/(kg d)黄芩苷灌胃治疗高血脂症模型小鼠ꎬ5周后50mg/(kg d)剂量组小鼠血清血脂㊁肿瘤坏死因子 ̄α㊁白细胞介素 ̄6及内毒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ꎬ而25mg/(kg d)剂量组小鼠血清血脂㊁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白细胞介素 ̄6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变化ꎬ说明黄芩苷治疗小鼠高血脂症的有效剂量为50mg/(kg d)ꎮ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后会影响有效成分含量ꎬ如清热解毒颗粒吸潮后黄芩苷含量从2.1210mg/g减少到1.6132mg/gꎬ相差0.5078mg/g[10]ꎬ用药剂量不准确ꎬ影响中药固体制剂的有效性ꎮ3.2.2㊀安全性问题㊀安全性是药物发展的目标之一ꎬ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可引起霉变如谢珊等[12]将未包装的大活络丸存放于25ħ相对湿度80%条件下8个月后吸潮霉变ꎬ霉菌如黄曲霉菌可产生黄曲霉毒素ꎬ其为一种毒性很强的肝毒素ꎬ并有致癌㊁致畸㊁致细胞突变的 三致 作用[37]ꎬ极大影响中药固体制剂使用的安全性ꎮ3.2.3㊀稳定性问题㊀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带来软化变形如将未包装的罗汉果止咳颗粒在25ħ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12个月后吸潮变软[4]㊁黏连结块如在25ħ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生脉饮浸膏粉ꎬ30d后吸潮黏连结块[5]㊁松散破碎如用25ħ相对湿度70%条件存放未包装的鲜鹿茸口腔崩解片ꎬ2个月后吸潮破裂[3]㊁变色如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60ħ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未包装的七子颗粒24hꎬ其621广东药科大学学报㊀第34卷㊀颜色变深[9]㊁霉变如将未包装的大活络丸存放于25ħ相对湿度80%条件下8个月后吸潮霉变[12]ꎬ甚至发生溶出度如未包装的钩藤胶囊在相对湿度95%条件下存放ꎬ其溶出度从97.3%下降到90.7%[13]和化学变化如未包装的清热解毒颗粒在相对湿度75%条件下存放ꎬ黄芩苷含量从2.1210mg/g减少到1.6132mg/g[10]的中药固体制剂质量问题ꎬ对中药固体制剂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ꎬ导致了中药固体制剂质量难以控制ꎮ综上所述ꎬ提高中药固体制剂临界相对湿度或将药品贮藏在临界相对湿度之下可减少吸潮ꎮ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带来中药固体制剂有效性㊁安全性及稳定性问题ꎮ建议从中药固体制剂处方组成㊁提取和纯化方面提高其临界相对湿度ꎬ通过包衣㊁包装和贮藏过程着手防潮ꎮ参考文献:[1]邓剑壕ꎬ许佳楠ꎬ周泽琴ꎬ等.中药固体制剂干燥问题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6ꎬ33(5):746 ̄748.[2]魏宝霞ꎬ戴俊东ꎬ侯成波ꎬ等.鲜鹿茸全成分口腔崩解片的稳定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ꎬ2015ꎬ33(11):2643 ̄2646.[3]王志萍ꎬ邓家刚ꎬ梁丹ꎬ等.提高祛痹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09ꎬ24(2):232 ̄233.[4]张穗.冲剂溶解时出现絮状物的研究[J].中成药研究ꎬ1985(8):7 ̄8.[5]范玉玲ꎬ金毅群ꎬ李淼ꎬ等.防止传统中药生脉饮浸膏粉吸潮的研究[J].中成药ꎬ2007ꎬ29(8):1159 ̄1160.[6]吴晓宁ꎬ熊耀康.金耳多糖胶囊稳定性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ꎬ2008ꎬ26(4):719 ̄720.[7]王婷ꎬ梁莉ꎬ乔华ꎬ等.苦豆子总碱泡腾栓的稳定性试验[J].中国药师ꎬ2008ꎬ11(8):882 ̄884.[8]唐慧贞.瓶装中成药产品受潮原因分析[J].中成药ꎬ1996ꎬ18(4):18.[9]何忠ꎬ蒋先莲ꎬ贺金凯ꎬ等.七子冲剂的稳定性试验[J].长沙医学院学报ꎬ2005ꎬ5(1):24 ̄29.[10]孙殿甲ꎬ滕亮ꎬ邢建国.清热解毒颗粒剂稳定性研究[J].中成药ꎬ2001ꎬ23(3):12 ̄16.[11]姜林ꎬ郝丽ꎬ聂继红.湿度对肾泰脾康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ꎬ2003ꎬ20(7):31 ̄33.[12]谢珊ꎬ李平.蜜丸的霉变因素及控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ꎬ2001ꎬ23(2):60 ̄61.[13]刘婷婷.钩藤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ꎬ2013.[14]唐岚ꎬ裘帅波ꎬ吴兰ꎬ等.厚朴酚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ꎬ2016ꎬ41(3):433 ̄437.[15]丁志平ꎬ乔延江.不同粒径黄连粉体的吸湿性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04ꎬ10(3):5 ̄7.[16]范凌云ꎬ王振恒ꎬ余琰ꎬ等.不同粒径三黄粉粉体学性质及体外溶出度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ꎬ2015ꎬ22(9):91 ̄94.[17]刘志刚ꎬ李雪玲ꎬ李沙沙ꎬ等.常见药用辅料对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4ꎬ20(1):24 ̄27.[18]林凡友ꎬ王世礼.复方益母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J].齐鲁药事ꎬ2012ꎬ31(6):325 ̄326.[19]皮佳鑫ꎬ高旭ꎬ于悦ꎬ等.赤芍提取物的吸湿性及不同提取工艺和辅料对其吸湿性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2ꎬ31(4):221 ̄224.[20]方金正.醇沉浓度对感冒灵干膏吸湿性的影响[J].中成药ꎬ1992ꎬ14(6):47.[21]田守生ꎬ牛伟霞ꎬ张淹ꎬ等.阿胶颗粒薄膜包衣前后的理化性质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ꎬ2014ꎬ29(3):248 ̄250.[22]吕红ꎬ陈立明ꎬ吴保明ꎬ等.便通胶囊中浸膏颗粒薄膜包衣的防吸湿研究[J].中成药ꎬ2002ꎬ24(3):12 ̄14.[23]叶玉杰.术芍易激胶囊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ꎬ2005.[24]钟华.杞黄颗粒的药学部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ꎬ2007.[25]苏红宁ꎬ王玉峰ꎬ李淳瑞ꎬ等.连花清瘟胶囊带式真空干燥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药房ꎬ2015ꎬ26(7):964 ̄966.[26]韩秋伟ꎬ申秀萍.熊胆粉减压干燥后的水分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ꎬ2007ꎬ11(3):29 ̄30.[27]杨明.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ꎬ2012:88.[28]周泽琴ꎬ蔡延渠ꎬ张雄飞ꎬ等.中药水提取有效成分转移率低的问题分析[J].中草药ꎬ2014ꎬ45(23):3478 ̄3485.[29]张槐苓.等相对湿度下烟草水分与温度的关系[J].郑州工学院学报ꎬ1988ꎬ9(1):101 ̄104.[3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5:430 ̄457.[31]王遵敬.蒸发与凝结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及实验[D].北京:清华大学ꎬ2002.[32]梁生旺ꎬ王淑美ꎬ陈阿丽.中药配伍前后的化学变化研究及分析方法[J].中药研究ꎬ2007ꎬ22(128):44.[33]位亚丽ꎬ王志国.十八反㊁十九畏文献研究[J].世界中医药ꎬ2014ꎬ9(2):224.[34]颜素容ꎬ王耘ꎬ郑虎占ꎬ等.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中药配伍方法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1ꎬ34(9):585.[35]钟晓雨ꎬ霍务贞ꎬ龚琼ꎬ等.基于药动学的中药配伍研究现状[J].中草药ꎬ2013ꎬ44(21):3084.[36]刘思颖ꎬ邝枣园ꎬ张韧ꎬ等.黄芩苷对代谢性炎症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6ꎬ33(3):372 ̄376.[37]PERAICAMꎬRADICBꎬLUCICAꎬetal.Toxiceffectsofmycotoxinsinhumans[J].BWorldHealthOrganꎬ1999ꎬ77(9):754.(责任编辑:王昌栋)第1期㊀邓剑壕ꎬ等.中药固体制剂吸潮问题分析。

影响固体制剂性能和产量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影响固体制剂性能和产量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是所有药企奉为圭臬的生产理念。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抽检出1249批次不符合GMP标准规定的药品,由此可见药品质量问题依然突出。

对于药企来说,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与名誉的双重损失。

更何况,药品质量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绝不允许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温湿度问题。

在固体制剂药物(如片状药品、胶囊药品、颗粒药品等)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存在温湿度问题(如环境的湿度大、生产车间有冷凝水、物料未完成干燥便生产制粒、干燥送风湿度过高等),就会影响到固体制剂的药效和产量,或产生大量霉菌,或包装后未到保质期就已变质,出现药物中毒,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分别以压片工艺流程以及胶囊和颗粒生产过程为例,浅谈生产中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常规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压片压片生产工艺是将已预热好的混炼胶通过压延机馄筒,连续压制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光滑表面的胶片。

压片可以一次性完成断面厚度小于3mm的胶片,特别适用于输送带的上下覆盖胶、轮胎的缓冲胶片的生产。

胶片的压延(包括压片、胶片贴合和压型)是利用压延机将胶料制成具有规定断面厚度和宽度的表面光滑的胶片,如胶管、胶带的内外层胶和中间层胶片、轮胎的缓冲层胶片、隔离胶片和油皮胶层胶片等。

压片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操作时积存胶不宜太多,否则会带入较多的空气,使胶片中积存气泡。

无积存胶时,则适用于天然橡胶的压片。

压延的胶片要求表面光滑、无皱缩,内部密实、无气孔,断面厚度均匀、尺寸精确,胶片各个部分收缩变形一致。

1%ProcessTo1erance1%工序公差Re1ativeMeasurementUncertainty相对测量不确定度图2称量装置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随着测量重量的减小而增加由图2可知:∙批次的称重变化,取决于材料的水分含量和吸附等温线,故控制湿度是非常必要的。

中药制剂的吸潮

中药制剂的吸潮

中药制剂的吸潮是影响其质量的棘手问题。

除了在提取分离环节降低中药浸膏的吸湿性外,在辅料、制粒工艺、包衣技术以及产品包装环节采取有效对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药浸膏及产品的吸湿性。

在这些方面,药剂学研究人员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为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选择合适的辅料在制粒时,将浸膏细粉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可降低其吸湿性。

如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无水乳糖、甲壳质、磷酸钙等均可调节制剂的吸湿性,特别是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由于本身有强吸湿能力,且吸水后形成不容易扩散的结晶水,从而减少水分对药物的影响,因此可作为强吸湿性药物的辅料。

辅料之间的比例恰当也能够减少吸湿性。

研究人员富志军等考察了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等几种辅料对风湿灵胶囊内容物吸湿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乳糖吸湿程度虽最小,但单独用乳糖作辅料时,其一旦吸湿则不能维持药粉的粉末状而致使药粉液化成与纯浸膏相似的半固体状;微晶纤维素虽较乳糖吸湿程度稍大,但吸湿后药粉仍维持其粉末状,药粉防潮性和流动性增加。

李铜铃等考察了不同辅料对中药冲剂吸湿性的影响,结果也表明微晶纤维素防潮性能比较好;乳糖虽防潮性能也较好,但颗粒吸湿后液化成半固体状。

王秀良等考察了不同赋性剂及配方对中药喷雾干燥浸膏粉制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微粉硅胶的配方引湿性最小,且随含量增高引湿性有减少的趋势。

冯翰等考察了3种不同配方的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聚维酮作为辅料可明显降低吸湿率(降低达27.3%)。

吕艳春进行了丹参冲剂最佳辅料选择的研究后认为乳糖是丹参冲剂最好的防潮辅料。

龚慕辛进行了消温饱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结果确定选用可溶性淀粉、糊精经适当配比作为辅料,使成型容易,且吸湿性降低,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王地等进行了调肝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乳糖作辅料制得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制得的颗粒。

筛选制粒工艺不同的制粒方式制得的颗粒吸湿性也不同。

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及防潮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共35页文档

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及防潮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共35页文档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及防潮中的关键 问题研究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的几点体会ppt课件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的几点体会ppt课件

1 制粒技术
我们采用在C制剂膏粉中加入2%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作为润湿剂, 进行混合制粒,与未加该溶液制成的颗粒,同时进烘箱干燥,发 现未加的膏粉迅速结块,并有进一步软化的倾向,而加乙基纤维 素溶液的膏粉,颗粒性状良好,无结块或软化的情形;干燥后放 置空气中6小时,经比较两者之间的吸潮量,相差达到了5%以上。 在D胶囊剂生产的时候,加入了2%左右的液体石蜡,与酒精一起 做润湿剂混合制粒,制成成品,将该成品与未加液体石蜡的成品 进行加速稳定性考察,发现,总体情况加了液体石蜡的成品水分 上升量较未加的小,整个过程中,加了液体石蜡的成品水分上升 曲线较缓较低平,未加的水分上升曲线较陡较高。由此可以发现, 采用上述材料做粘合剂或润湿剂,改善了物料及制成颗粒或成品 的最终吸潮性能,增强了制剂的稳定性。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的 几点体会
摘要
本文从制粒技术选择(添加适量的防潮辅料,使用具 有防潮性能的粘合剂或润湿剂,改变制粒的方法等)、 中间体控制(水分和粒度)以及内控标准的建立、包 装材料选用(塑瓶、塑瓶加干燥剂、纯铝箔袋板装、 纯铝箔袋板装加干燥剂)、改善环境(应用空调、除 湿机和放置干燥剂)等多个方面,用不同的角度来分 析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的原理,阐述中药固体制剂 防潮能力与一定时期内吸湿量的变化,并应用上述措 施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稳定中药制剂质量,保证药 品的疗效。
1 制粒技术
1.3 改变制粒方法防潮 制粒方法包括很多种,如槽形混合湿法制粒、高速 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干压式制粒等,不同的制 粒方法制粒的原理不同,制得的颗粒的性状、松紧 程度、可压性等均不同,对制得的物料的吸潮性能 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颗粒表面光滑、圆整, 水分不易透入,能够提高颗粒的防潮能力,如采用 湿法制粒;通过改变吸湿性材料的空间分布,尽可 能阻止水分的进入,也可以提高制剂的防潮能力, 如采用流化床制粒、高速湿法制粒。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在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湿气的侵入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湿气的吸附不仅会导致药效的降低,还可能产生异味,影响药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有效的防止中药固体制剂吸湿的方法,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一、固体制剂吸湿问题的危害(一)药效降低固体制剂吸湿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药固体制剂而言。

湿气的侵入导致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或与水分发生相互作用,使药效逐渐降低。

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疗效,治疗效果不稳定,甚至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对于某些药物来说,药效降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或延误病情恶化,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控制药物剂量的情况下。

药效降低不仅影响个体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负担。

当患者需要频繁更换药品或增加用量以达到治疗效果时,医疗成本会增加。

此外,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展,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和病患的痛苦。

(二)产生异味固体制剂吸湿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导致药品产生异味。

当湿气渗入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成分可能会发生氧化、分解或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引起异味的释放。

这些异味不仅会影响药品的外观和气味,还可能影响患者对药品的接受和依从性。

药品产生异味不仅会降低患者对药品的满意度,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或拒绝继续使用药物。

特别是对于口服药物或涂抹剂来说,异味的存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感、恶心或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的效果。

产生异味的药品还可能给人一种低质量或不安全的感觉,这可能导致患者对药品的信任降低,甚至怀疑其品质。

这对药品制造商和医疗机构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可能导致品牌形象的受损和患者的流失。

二、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湿的因素(一)包装材质透气性:包装材质的透气性是指湿气是否能够通过包装材质进入固体制剂。

对于一些湿敏性较强的中药固体制剂而言,透气性较高的包装材质可能会导致湿气渗透进入药品,影响其稳定性和药效。

浸膏制颗粒吸潮解决方法

浸膏制颗粒吸潮解决方法

1、中药浸膏粉一般是重要提取液浓缩后经喷雾干燥后加一些辅料就直接进行充填的。

他存在的问题是喷雾干燥后所得粉末量很大,所能加入的辅料不可能很多,对粉体的调节并不很容易。

同时中药浸膏粉含有很多糖和胶质,对水分、热都很敏感,在胶囊充填过程中很容易吸潮,造成粘冲或影响充填质量。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如下所列:①优化中药提取工艺,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收得的粉减少,使制剂工艺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②对制剂环境进行控制。

现在的GMP厂房一般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对特定房间的控制能力很弱,可以考虑将胶囊混粉、充填间安装相对独立的空调系统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③对药粉进行处理。

考虑制粒以减小物料的表面积,增加起流动性。

同时加入润滑剂减少粘冲等现象。

④生产管理方面的控制。

在中药胶囊充填时可要求混粉和充填同时进行或混一小部分充填一小部分,让药粉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

2、实际解决中药粉末吸潮问题的关键是辅料选择或采用颗粒包衣技术防潮,因为即使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吸潮,上市后不长时间还是吸潮结块。

我的实际经验是在浸膏粉中加入10%-15%的氢氧化铝,如果不行,就采用5-6%的丙稀酸树脂制粒,颗粒再用丙稀酸树脂包衣,100%解决问题。

3、中药粉末总量较大是它的又一大问题,在可以任意调节辅料,对工艺可以进行大范围调整的前提下是可以对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的,可是我们所能加的辅料不可能很多,一般都在10%以下,那又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将颗粒进行包衣是最好的办法。

另外还要控制好生产环境的湿度。

中药制剂只加10%的辅料,那是很少的了。

如果能将干膏得量降下来,以增加辅料用量,那就可以选用合适的辅料来改善颗粒的引湿性了。

4、中药浸膏吸湿性大者往往是因为某些成分具有吸湿的性质,如果吸湿成分为有效成分,可采用加抗湿辅料、用抗湿材料包衣或制成包合物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吸湿成分为无效成分,则可考虑对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调整,以达到减小剂量、增加稳定性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 玮, 杨霄啸, 彭松峰
用清肝 解毒胶囊对小鼠灌胃 , 进行毒 性试验 , 观察 清肝解 毒胶囊 的安全 性 , 为 临床研 究提供 依据。 方法 清肝解毒胶囊较为安全 , 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文章编号 : 1006- 0103( 2004) 04- 0323- 02 以清
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相对 分子量大多在 1 万以下 , 而无效成分如淀粉、 多糖、 树脂等杂质的相对分子量均在 5 万以上 , 因此, 采用 截留相对分子量为 5 万以下的超滤膜, 就能够很好 地将中药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分离, 从而提高浸膏 有效成分的含量, 吸潮性也显著降低。 1 33 选择合适的辅料及其用量 辅料是药物制 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辅料对制剂 的吸潮性有明显的影响。通过筛选合适的辅料及配 比 , 可以降低或克服制剂的吸潮性。在实际生产中, 因制剂的提取和精制工艺不便改动, 通常以筛选辅 料的种类和用量来降低制剂的吸潮性。 李铜铃等[ 1] 通过实验比较了 常用辅料 的吸潮 性 , 结果乳糖 < 微晶纤维素 < 微粉硅胶 < 淀粉。虽 然微晶纤维素的吸潮性稍大于乳糖, 但加入微晶纤 维素更容易制粒, 吸潮后仍然能保持颗粒状, 故微晶 纤维素对于易吸潮的浸膏应是首选的辅料。王秀良 等[ 2] 以颗粒吸潮性、 临界相对湿度、 制粒难易程度等 为指标, 不同辅料及配方对中药喷雾干燥浸膏粉制 粒的影响, 寻求最佳的辅料及配比, 结果认为浸膏粉 - 蔗糖- 微粉硅胶 ( 50 77. 5 25 37. 5) 配方最理想, 浸膏粉不易吸潮 , 临界相对湿度较低。对于一些吸 潮性很强的浸膏, 也可采用 - 环糊精包合, 不仅可 降低吸潮性 , 还能掩盖部分苦味[ 3] 。 1 34 薄膜包衣 薄膜包衣技术可克服中药固体 制剂的吸潮问题, 现已广泛应用于片剂、 丸剂、 颗粒 剂、 胶囊剂等。衣膜可塑性好 , 包衣后重量变化小, 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抗潮性能。刘怡等 囊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4, 19( 4) : 321~ 323
2
讨论
烫伤创面多为开放创面, 极易污染和生殖细菌 ,
肝、 肺等器官组织中。TGF-
可被许多游出的炎性
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 巨嗜细胞和血小板 ) 合成并释 放 , 创伤时这些细胞都将成为潜在的 TGF- 1 来源。 TGF- 共有 5 个异构体, TGF - 1 ~ 3 存在于哺乳 动物中 , 三 者有 60% ~ 80% 的同 源性。TGF 4、
1 1 吸潮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相对湿度 ( CRH) 和吸湿百分率作为考察指标。 CRH 越低, 吸湿百分率越高, 吸潮性就越强; 反之吸潮性
作者简介 : 赵朝伟 ( 1978- ) , 男 , 正攻读中药药剂学硕士学位 , 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及新药的研究开发。 * 通讯作者 ( Correspondent )
效, 研究解决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 , 有利于加快 中药现代化进程, 大幅提高中成药 出口创汇能力。 我们认为,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系 统工程, 涉及到药材的提取、 精制, 辅料的选用、 成型 技术和包装等诸多方面 , 需要多学 科的共同参与。 此外 , 中药固体制剂除了容易吸潮 , 还有其他一些常 见问题, 比如受热软化、 久置粘结等 , 还需要药学工 作者不断努力, 早日解决。
中药固体制剂主要指散剂、 胶囊剂、 颗粒剂、 片 剂、 丸剂等剂型 , 按加入原料的种类又可分为全浸膏 剂、 浸膏+ 中药粉末剂及全中药粉末剂三类, 其中以 全浸膏剂最多。吸潮问题是直接导致中药固体制剂 成型工艺困难, 制剂质量和疗效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1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及解决办法
评价制剂的吸潮性 , 通常用粉体或颗粒的临界
临床上多用抗菌素治疗。随着临床各种抗生素的滥 用及耐药菌株的不断扩大 , 皮肤、 伤口疮疡采用单纯 的抗生素疗法已难以取得应有的预期效果, 而中药 对此却具有独特的优势。伤疡愈软膏是由紫草、 黄 柏、 蒲公英、 血竭、 煅石膏等组成。现代医学研究表 明: 紫草的有效成分为紫草醌类化合物 , 体外研究发 现 2. 5% 、 5. 0% 、 10% 紫草油醇溶液对多种细菌有抑 制作用, 并具抗炎、 抗变态反应 , 对皮下肉芽组织形 成具促进作用, 可明显加速创伤的愈合并提高表皮 免疫系统细胞的作用 , 加速上皮生长, 促进创伤愈合 等作用。黄柏中的小檗碱具强大的抗炎作用, 可抑 制合并症的发生。蒲公英对创面的绿脓杆菌有特别 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竭具抗炎、 抗菌作用, 对伤口愈 合亦具明显促进作用。煅石膏具收敛、 生肌、 止痛的 作用, 还可减少伤口的 组织分泌物 , 减少炎症 的发 生。冰片外搽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作用, 呈现局 部的温和止痛效果, 对烧伤具防腐抗感染作用。上 述配伍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可清热解毒、 促进创面 愈合 , 减少疤痕的形成。 TGF- 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 子, 广泛存在于皮肤、 骨组织、 中枢系统、 眼、 口腔、
1
的表达来促进伤口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
赵朝伟, 吴纯洁* , 刘克海, 黄勤挽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75) 提要 : 吸 潮是导致中药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 而药材成分的性 质、 制 备工艺、 制剂处 方、 包 装和环境是 影
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潮的主要因素。采用先进的提取精制工艺 , 选择合适的辅料和配比以及薄膜包衣等方法可解决吸潮问题。 关键词 : 中药 ; 固体制剂 ; 吸潮 ; 防潮 中图分类号 : R283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006- 0103( 2004) 04- 0321- 03
[ 4]
将蠲哮片薄
膜包衣后 , 发现其抗潮性有很大改善。正蠢戒毒胶 号[ 5] 浸膏粉极易吸潮, 将浸膏粉制粒、 薄膜包衣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 后而填胶囊 , 防潮性也大大增强。 1 35 料也是防止固体制剂吸潮的重要手段。中药固体制 剂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玻璃、 塑料、 铝塑和纯铝复合膜 等。不同包装材料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差异很大。 从阻滞气体通透性方面看, 玻璃 > 纯铝复合膜 > 镀 铝复合膜 > 塑料。因此 , 对吸潮性强的中药固体制 剂应首选玻璃瓶包装 , 吸湿性不太强的制剂可选用 铝塑包装或塑料瓶包装。 1 36 控制环境湿度 控制环境湿度是降低制剂 吸潮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制剂的生产和贮 存过程中, 应严格控制环境湿度 , 使其低于浸膏或制 剂的临界相对湿度。
黑龙江医药 , 1999, 12( 6) : 345 蠲哮薄膜包衣片增重 及抗潮性考 察 [ J]
药 , 2002, 24( 1) : 69 薄膜包衣用 于中药浸 膏粉胶囊 剂防潮的 试 药学实践杂志 , 1999, 16( 1) :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4, 19( 4) : 323~ 324
2
讨论
中药固体制剂吸潮后严重影响其内在质量和疗
参考文献:
[ 1] [ 2] [ 3] 李铜铃 , 贾玉蓉 不同辅料对中药冲 剂吸湿性的 影响 [ J ] 华 西药学杂志 , 1993, 8( 2) : 80 王秀良 , 向大雄 , 赵绪元 不同赋形剂及配方对中药喷雾干 燥 浸膏粉制粒的影响 [ J] 李玉萍 , 陶永梅 , 冯 翰 讨 [ J] [ 4] [ 5] 刘怡 , 龚小英 王冠清 , 任渝江 验研究 [ J] 中成药 , 2002, 24( 2) : 90 - 环糊 精对 消炎颗 粒剂抗 湿性的 探 中成
[ 1] Hakvoort T, Altun V, Van Zuijlen PP, et al . Transforming growth fac tor- beta( 1) , - beta( 2) , - bet a( 3) , basic f ibroblast growth fact or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kerat ionocytes of burn scars[ J] . Eur Cyt okine Netw, 2000, 11( 2) : 233 [ 2] Nishimura T, Nishiura T, Dexerres S, et al . Impact of burn injury on hepatic TGF- betal expression and plasma TGF- betal levels [ J] . J Trauma, 2000, 48( 1) : 3944 收稿日期 : 2004- 06
TGF- 5 分别在鸡和蛙的组织中发现。TGF - 1 能 促进上皮细胞分化增殖 , 刺激上皮细胞的运动, 诱导 FN 的产生 , 在瘢痕增生 中起重要 作用。文 献报道 TGF1
mRNA 在大鼠伤后 30 min 开始上调, 伤后
[ 1, 2]
24 h 升到正常的 9 倍 。从表 1 数 据分析, C 组 TGF - 1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A 组, 且创面的愈 合时间短于 B 组; 与 B 组比较 , 并不能说明伤疡愈 软膏是通过增加内源性 TGF细胞增殖, 加速伤口愈合的。 参考文献:
322
华 西药学杂志
第 19 卷
越弱。休止角作为评价粉体或颗粒流动的指标 , 也 可间接反映吸潮性的强弱。 1 2 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潮的主要因素 1 2 1 药材成 分的性质 很多中药含 有糖类、 淀 粉、 树脂、 树胶、 黏液质、 糅质等无效成分 , 极易吸潮 , 而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如皂苷、 强心苷等本身也 具有很强的吸潮性。因此, 提取精制时应最大限度 地保留有效成分 , 去除无效成分。但是 , 很多中药固 体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并未将这 些无效成分完 全去 除, 特别是由中药复方提取得到的浸膏, 成分复杂 , 杂质含量多, 因此, 吸潮性较强。 1 2 2 制备工艺 中药固体制剂的制备一般需经 过提取、 分离、 浓缩、 精制、 干燥和成型等环节。不同 的提取和精制方法 , 将直接影响浸膏的成分及其理 化性质 ; 而不同的干燥和成型方法也会引起制剂吸 潮性的差异, 比如喷雾干燥与 ( 减压 ) 烘干法和沸腾 制粒与湿法制粒 , 前者的辅料用量少, 吸潮性就低。 1 2 3 制剂的处方因素 当环境湿度高于药物的 临界相对湿度时, 药物就特别容易吸潮。良好的包 装材料能起到屏障作用, 阻止水分和空气的进入。 1 3 解决办法 1 3 1 采用先进的提取工艺 中药传统的提取方 法有煎煮法、 回流法、 渗滤法和浸渍法等。相当一部 分中药材经这些方法提取得到的浸膏, 杂质含量和 浸膏收得率都较高 , 吸潮性强。而采用 CO2 超临界 萃取、 微波萃取等新技术对中药的提取效率高 , 对有 效成分选择性强 , 杂质含量相对较少, 可从源头上控 制或降低浸膏制剂的吸潮性。 1 3 2 采用先进的精制工艺 水提醇沉法通过水 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交替处理, 可以保留生物碱盐类、 苷类、 氨基酸、 有机酸等有效成分 , 去除大部分蛋白 质、 淀粉、 黏液质、 油脂、 树胶和糖类成分 , 降低出膏 率, 所以经常被采用。但是, 作者经过大量 实验发 现, 用乙醇处理后的药液往往比较黏稠 , 致使成型困 难, 成品的性质也不稳定。因此制备中药固体制剂 , 应尽量避免使用该法。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是采用特殊的吸附剂 , 选择性地吸附药液中的有效部分 , 去除无效部分的 一种精制新工艺。药液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后 可有效地去除大量的糖类、 无机盐、 黏液质等吸潮成 分, 提取收得率仅为原生药的 2% ~ 5% , 所 得到的 精制物有效成分高度富集, 杂质少, 性质稳定, 不易 吸潮, 有利于制备多种剂型。而膜分离之超滤技术 以其高效、 节能、 环保等特点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