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肯定律在中国产生悖论的原因
浅析中国“奥肯定律”悖论
经济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浅析中国“奥肯定律”悖论四川大学金融学系 黄良美摘要:奥肯定律作为一个由美国经验数据得出的反映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定律,其GDP与失业率的关系是国际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然而中国1996-2018年数据表明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是违背奥肯定律的,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认为失业率统计不够精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化、结构性失业、二元经济、政府过度干预等是导致奥肯定律在中国产生悖论的原因。
关键词: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失业率一、引言1962年阿瑟·奥肯提出“奥肯定律”——实际产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下降0.3个百分点,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具有交替关系。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GDP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同步的、线性的关系。
我国GDP呈现平稳增长,但失业率却低位走高,这种“GDP增长与失业增长同步”的现象似乎存在“奥肯定律”悖论。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增长变动关系不少国内研究学者对经济增长与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他们通常采用GDP增长率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以城镇登记失业率来作为衡量失业增长的指标。
于是本文借鉴前人学者的做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下载1996年-2018年间的GDP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并绘制出20多年来两者的大体趋势。
(并没有对奥肯定律的模型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但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更非线性关系。
邹薇(2003)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国不存在典型的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稳定的奥肯定律关系。
三、相关文献综述邹薇(2003)采用GNP、GDP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建构的模型表明,中国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
国内许多学者作了实证分析,基本上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方福前和孙永君(2009)针对差分版本、缺口版本、动态版本等不同版本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情况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的失业率和产出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固定比例的替代关系。
浅析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
浅析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作者:熊心悦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06期摘要:奥肯定律阐明了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负相关的关系。
本文以2000年-2008年我国GD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进行考察,发现中国的GD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
然后,本文从奥肯定律的理论前提,我国经济转型特征以及劳动力市场特性三个角度分析了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就业水平的三种方式。
关键词: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失业率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希望通过高速的经济增长来实现我国的就业增长,然而GDP的增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就业压力,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文将运用“奥肯定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以便找到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途径和方法。
一、奥肯定律相关文献综述“奥肯定律”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
他在对美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就业弹性也高,表现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强大拉动作用。
可以用公式描述奥肯定律:失业率变动百分比= -0.5 X (GDP变动百分比-3%)。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
国内许多学者以奥肯定律作为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出发点。
如杨子晖基于第一、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回滞效应;龚玉泉、袁志刚在《经济学动态》上撰文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形成机制” ;夏杰长认为“当实际的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就会出现失业率上升,因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让实际增长率能够接近潜在的产出增长,就可以防止失业率激增。
”等。
二、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奥肯定律就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关系给出了—个估算规则。
奥肯定律在许多国家得到过验证,是否在中国同样有效,引起广泛关注。
奥肯定律的迷惑
奥肯定律的迷惑一、“奥肯定律”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的经济规律“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经验经济规律,奥肯在对美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之后揭示出如下规律:△u=-0.5(y-2.25)公式中的△u表示失业率的变化,y表示经济增长率。
它表明,当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失业率将下降。
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半个百分点。
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失业率将上升。
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率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半个百分点。
二、“奥肯定律”在我国出现的悖论及其成因2004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达到77055万,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约为3236.31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相对2004年9.5%的经济增长率,就业几乎没有增长,即出现经济增长与失业双增长的反常现象。
究其原因:1、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完善,劳动力价格对于劳动力供求数量的影响还有很多的约束条件的限制,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要研究我国失业或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明确目前的失业或就业统计的出处,这些统计的意义及这些统计的可靠性。
就失业来讲,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仅具有官方颁布的意义,以致于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体制之下,国家的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影响到隐性失业率,而显性失业率的变化则与经济增长率关系不大,也就是说经济总量的增长不一定会自动的减轻中国的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
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奥肯定律”说明,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失业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市场的成熟意味着劳动者在法律的保护下,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自由的买卖劳动力,价格参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劳动力的供求数量产生直接的作用,直接影响失业率。
目前,中国经济的特殊情况是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新现象。
奥肯定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
奥肯定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摘要]根据奥肯定律,一个国家GDP的增长会降低失业率。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却并非如此,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
本文通过探究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指出奥肯定律并非在中国失灵,而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经济处于转轨时期所导致的特殊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改善我国的就业状况。
[关键词]奥肯定律;失灵;就业1 问题的提出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为研究美国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
即如果实际GDP 增长比潜在GDP 增长快2%, 失业率下降1 个百分点; 实际GDP 增长比潜在GDP 增长慢2%, 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论述的失业率与GDP的数量关系可列关系式为: 失业率变化=-0.5×( 实际GDP 增长率-潜在GDP 增长率) 。
奥肯定律指出了工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成反比例变化的规律,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 低增长率使失业率增高。
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表明,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 奥肯定律阐述的关系是存在的。
那么作为宏观经济领域中的经典理论, 奥肯定律是否能解释中国的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呢?众所周知,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最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自2003年起,我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但此间我国失业率水平却一直居高不下,从2001年的3.6%上升到4%甚至以上,200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从数据已经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严峻形势,另外,农村还约有1.5 亿的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每年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艰辛,部队复转军人的安置等很多现实问题也突出了我国的就业难。
为什么高的GDP增长率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 我们不禁要对奥肯定律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是否奥肯定律真的失效了?2 对中国是否存在奥肯定律的检验3 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分析3.1 奥肯定律存在的条件性在最初的研究中, 奥肯定律揭示了实际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引起的实际增长率对潜在增长率的偏离,其出发点是为了测度“潜在的产出量”, 即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整个经济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出量。
奥肯定律与中国实践
奥肯定律与中国实践作者:沈梦滢方微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5期[摘要]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比关系,而中国在高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失业率反而成上升趋势,这与奥肯定律有很大出入。
本文针对中国的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对中国GDP与失业率的数据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分析,从而认识造成这一原因所在。
[关键词]中国奥肯定律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作者简介:沈梦滢(女),西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06级本科生;方微,女,西南财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级本科生。
一、奥肯定律的定义及适用条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即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其中,u实际失业率,对应的实际GDP为Y;uf自然失业率,对应的潜在GDP为Yf; a失业率变动与实际GDP增长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系数(根据奥肯估算,a约为3)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保持同样速度。
如果想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但是,奥肯所提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只是对美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所做的描述,其他国家基本上都不能与之相同,就算当今的美国经济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轨迹继续运行。
因此,奥肯定律的意义在于揭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现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们收集了1978年至2005年GDP、1993年至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5年的27年间,GDP从3645.2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增长了49.22倍。
但是,伴随着高GDP增长率的并不是人们期待中的低失业率。
奥肯定律悖论浅析
奥肯定律悖论浅析
邹沛江
【期刊名称】《管理与财富》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两个就业供给模型,分析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本文认为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对利率的敏感性过低,同时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最后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1页(P87)
【作者】邹沛江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奥肯定律的“中国悖论”及其在新时代的借鉴意义 [J], 李焱璐;丁福兴
2.中国就业现状与"奥肯定律"产生悖论的原因及改革思考 [J], 李广舜
3.奥肯定律悖论浅析 [J], 陈大志;
4.“奥肯定律”中国悖论的再解释——基于中美劳动力变动差异视角 [J], 李碧花
5.投票悖论是严格的逻辑悖论吗?——投票悖论逻辑结构浅析 [J], 刘春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就业现状与“奥肯定律”产生悖论的原因及改革思考
中国就业现状与“奥肯定律”产生悖论的原因及改革思考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与经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奥肯定律”产生了一定的悖论。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的就业现状,然后探讨“奥肯定律”的概念,接着分析产生悖论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考。
中国就业现状中国的就业形势一直都处于变化之中。
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就业扩张。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加速进行,中国的就业状况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其素质和结构不尽如人意。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增加,传统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导致了技能结构的失衡,一方面出现了就业机会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出现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过于旺盛的问题。
其次,中国的就业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导致一些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尚未取得足够的规模和就业效应。
这使得一些劳动力无法顺利就业,导致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加。
此外,就业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也是中国就业现状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城市就业机会更多,薪资待遇更高,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薪资水平也较低。
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导致部分人群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无法得到合理解决。
“奥肯定律”的概念“奥肯定律”(Okun’s Law)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经济现象描述。
奥肯德定律指出,当经济增长率每年增加1%,失业率就下降0.3%。
这一定律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关系。
然而,在中国的就业现状中,我们发现了与“奥肯定律”相悖的情况。
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但就业率的增长却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这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奥肯定律”的悖论。
产生悖论的原因产生“奥肯定律”悖论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中国就业现状与“奥肯定律”产生悖论的原因及改革思考
中国就业现状与“奥肯定律”产生悖论的原因及改革思考摘要:“奥肯定律”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升,会带动就业率上升的规律。
但在中国这一规律却产生了明显的悖论。
探究其产生悖论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来扭转这一趋势,实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奥肯定律;悖论产生;改革措施一、“奥肯定律”及其在中国产生的悖论“奥肯定律”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
奥肯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测算出美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规则,其含义是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趋势增长率之间存在缺口时,会带来失业率上升。
“奥肯定律”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
在对美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失业率将下降。
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0.25个百分点以上。
也就是说,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就业弹性也高,表现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强大拉动作用。
一般来讲,“奥肯定律”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体现得比较明显,但这一规律在中国似乎失灵了。
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轨迹。
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以远高于2.25%的速度持续增长时,中国的失业率不但没有按照“奥肯定律”所讲“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0.25个百分点”那样下降,反而还在持续上升。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的“奥肯定律”在中国却出现了变异,甚至呈反方向变动趋势。
有专家据此认为,“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奥肯定律”悖论。
再从中国的就业弹性系数来看。
就业弹性系数指的是就业变动率与经济增长变动率之间的比值。
用公式表示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简单地讲,就业弹性系数就是指经济增长变动1个百分点所带来就业变动的百分数。
如果经济增长10%,就业增长1%,弹性系数就是0.1。
通常,就业弹性系数为正时,说明经济增长拉动了就业增长。
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的原因
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的原因分析摘要:本文在结合奥肯定律的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奥肯定律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失效的原因,本文从奥肯定律存在的条件、数据的统计、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技术进步等众多因素进行分析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
关键字:奥肯定律;失业率;原因一、奥肯定律的真实含义及其前提条件奥肯定律(Okun’s Law) 又称奥肯定理或奥肯法则, 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来的。
这一定律并不是简单地指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而是指如果实际 GDP 增长比潜在 GDP 增长快 2%, 失业率将下降1 个百分点; 如果实际 GDP 增长比潜在 GDP 增长慢 2%, 失业率则将上升 1 个百分点。
这就是奥肯定律的真实含义,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失业率的变动= 1/2× ( 实际 GDP 增长率-潜在 GDP 增长率) ( 1)从公式( 1)看,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虽然实际 GDP 增长了, 但其增长率等于或低于潜在 GDP 增长率, 失业率就不变或上升, 即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出现零相关或正相关关系。
但是, 这种零相关或正相关关系完全符合公式( 1)所表示的奥肯定律的内容本身, 因而是奥肯定律显灵的一种表现, 而不是其失灵的表现。
所以, 奥肯定律失灵并不一定表现为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出现正相关或零相关的变动关系。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出现零相关或正相关变动关系, 且实际 GDP 增长率高于潜在 GDP 增长率, 奥肯定律是否真正失灵, 就要看导致这种零相关或正相关变动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否与奥肯定律本身的前提条件相符了。
奥肯定律与需求定律不同,不仅奥肯本人而且其他经济学家都没有指出过这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但是, 任何定律的成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只不过有些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言而喻的, 因而没有必要明确指出。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碰壁
GDP增长就业率反而下降奥肯定律在中国碰壁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
”根据国外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经验看,经济高速增长一般都是伴随着充分就业。
像日本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他们都在长达20年甚至更长时间地维持了充分就业。
但是国内近年来却出现了一种反常: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动就业能力不仅没有上去,反而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
1985~1990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再从整个90年代来看,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动120万就业岗位的增加;但是进入到90年代后期,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大概只增加了80万不到的就业岗位。
在国外得到普遍认同的“奥肯定律”在国内出现了变异。
就业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呢?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大不同在于,工业化的很大部分是在村子里分散地发生,这个特点不仅反映在产业选择上,更主要反映在空间选择上。
村子里的就地工业化呈分散势态,人口稀少之处的工业生产行为,难以支撑第三产业规模。
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就会影响消费需求的拉动。
因此我们目前面对的情况正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脱节,造成了人口主体在农村,而消费主体在城市,这也正是阻碍就业的最大因素。
一、发生在村子里的工业化事例几年前记者去浙江采访。
在离某县城60公里的一个当地人口不过40户的村落里,散布着大大小小七八家企业,外地务工人员有100多人。
奥肯定律失灵
蔡昉在《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再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奥肯定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通常是以相对完 善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为前提。 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 1.由于旨在“减员增效”的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在市场经济 国家,在企业完全独立自主地做出雇用和解雇决定的条件下,
冗员现象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2.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将其 作为政府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的一项措施。三个但是 3.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数字只是登记失业率,而这 个指标与市场经济国家使用的失业率反映了不尽相同的内容,
因而许多经验研究的结论并不可靠。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灵
• 奥肯研究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出发
点是为了测度“潜在的产出量”,即在充分就
业条件下的整个经济的产出量,具体方法是将
失业率作为一个变量,代表由于资源闲置对产
出量产生的影响,求出的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
(4% )的偏差导致产出量的损失再加上已达到
的实际产出量,所得的数值便是“潜在的产出 量”。
伊(StanleyL· Brue)在他们合著的《经济学》第14版131-132页中指 出,“当出现周期性失业时,社会损失了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奥肯
定律揭示实际失业率每超过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会产生大约2%
的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6版456页确切表
述,“按奥肯定律, 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上升1
孙敬水,陈娜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奥肯定律的重新 审视》
奥肯定律的成立有其隐含的前提:
(1)发达的单一的市场机制;
(2)相对稀缺的劳动资源;
中国的奥肯定律计算
中国的奥肯定律计算一、简述奥肯定律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然而,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并不灵验。
以下将用中国的GDP以及就业数据计算分析中国的奥肯定律。
二、采集数据GDP(亿元)就业人数(万人)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即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实际GDP的上升且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但是从以上表格中计算出的数据老看有些数据却不满足这条定律。
从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率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在2008年至2011年间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就业率却持续下跌。
根据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由于社会发展地越来越快,有部分农村地区居民迁往城镇,导致了第一产业就业率下降。
2、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创收不再需要过去那么多的劳动力,导致第一产业的产量虽然在增加但就业率却下降了。
3、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增加,就减少了原来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导致第一产业就业率下降。
4、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传统产业改革、增长困难,导致这段时间的第一产业就业率下降。
由表三可知:正如如课件所示,2000年之后1%GDP——就业小于0.1% 。
另外,2009至2011年期间GDP每增长1%就业率的变化还比较稳定,但2008年到2009年之间两者的关系却与之后2年不一致,可见奥肯系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城乡发展等问题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这也与奥肯定率有所不同。
可见中国的奥肯定律是变形的,与最初奥肯所言的规律有所不同,我国应使用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来确定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2009/06 总第386期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文章编号:1001-148X (2009)06-0021-02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李 晗,蒲晓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摘要:作为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经验定律,奥肯定律阐明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该定律认为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
从我国1978-2007年G DP 增长率与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的统计,发现奥肯定律在我国存在的失灵现象,现行经济发展非良性,统计标准偏差,隐形失业大量存在是奥肯定律失效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奥肯定律;G DP 增长率;失业率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An Ana lysis of the O kun ′s Law ′s Appli cab ility i n Ch i n aL I Han,P U Xiao -hong(School of Public A dm inistra tion,S ichuan U n iversity,Chengdu 610064,Ch ina )Abstract:Okun ′s La w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notable e mp irical la w in the macr oeconom ics reveals the inverse cor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econom ic gr owth rate and une mp l oy ment rate .Compared with the nor mal (potential or tenden 2tial )gr owth rate,the faster econom ic gr owth is,the l ower une mp l oy ment rate will be .And vice versa,the l ow rate of e 2conom ic incre ment has cl ose relati onshi p with the increase of une mp l oy ment rate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G DP gr owth rate and registrati on une mp l oy ment rate in China fr om 1978t o 2007.There is a malfuncti on in the app licati on of Okun ′s La w in China f or such reas ons as unhealthy econom ic devel opment,the deviati on in statistical standard and the mass existence of stealth une mp l oy ment .Key words:Okun ′s La w;G DP gr owth rate;une mp l oy ment rate 收稿日期:2008-04-01作者简介:李晗(1986-),女,河南平顶山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蒲晓红(1966-),女,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
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方福前,孙永君2011-01-13摘要:奥肯定律有五种版本形式。
本文运用HP滤波方法来估计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和潜在产出,并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不同版本的奥肯定律在中国经济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各种版本的奥肯定律目前对我国都不适用。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
关键词:奥肯定律,中国经济,适用性,失业率奥肯定律原本是分析失业率与产出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一个经验结论,后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规律。
根据奥肯当时的经验研究,在美国经济中,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GNP将大约增加3%(Okun,1962)。
这种产出变化与失业率变化的比值又称作“产出的失业率弹性系数”,简称“奥肯系数”。
奥肯定律是否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在同一个经济体的不同时期、或在不同的经济体中,奥肯系数的大小是否是相同的?如果奥肯系数不同,那么为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家们高度关注并积极探究的问题。
Prachowny(1993)考虑了资本利用率、工作时数等供给因素的影响来估计美国经济中的奥肯定律,结论是失业率每提高1%,产出便大约下降3%,下降的幅度在长期是递减的。
Attfield&Silverstone(1997)使用Prachowny(1993)的数据,应用动态普通最小二乘法重新估计美国的奥肯系数,得出的奥肯系数估计值为-2.25。
Weber(1995)假设对数潜在产出值存在不一致的趋势以及自然失业率发生结构性改变,实证结果是1948年第1季度至1988年第4季度美国的周期性产出对周期性失业率的影响为-0.25,比较接近奥肯的估计值。
Cuaresma(2003)使用HP滤波方法和二元结构时间序列模型估计美国的奥肯定律,结论是产出变化和失业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产出扩张时期对失业的影响明显大于衰退时期的影响,并且在扩张时期对失业的影响更持久。
Silvapulleeta1.(2004)在考虑了时间动态因素的情况下,利用美国的经济数据,提出了产出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不对称的奥肯定律。
浅析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
浅析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摘要:奥肯定律是关于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失业率会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增长而下降。
但是通过我国近二十年的数据并没有反映出这样的趋势,反而是经济增长率总体上上升,失业率也跟着上升。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1990年-2009年的GDP增长率以及失业率,并结合我国国情,试图找出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简要提出建议。
关键词:奥肯定律中国原因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重要规律。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奥肯定律描述的是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两者结合描述的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四个目标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经济增长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有利于充分就业,但是经济增长引起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减少生产对劳动的需求,是部分工人失业。
同样的,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也存在矛盾。
从总体而言,经济增长会引起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
一、奥肯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M.Okun)于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呈显著负相关。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中对奥肯定律的解释为:按照奥肯定律,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 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潜在GDP增长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
简言之,奥肯定律论述的是失业率与GDP的数量关系式失业率变动与潜在GDP增长率减实际GDP增长率这个差额的数量关系,用公式可以这样表示:失业率的变动 = - 1/2 (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其中,潜在GDP指的是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值,也成为充分就业GDP,即一国的所有生产能力得到完全释放所达到的国内生产总值。
论中国的奥肯定律悖论
“奥肯定律 ” 论中国的 悖论
王稼怡 上海财经大学
摘 要】 奥肯定律是来描述 G 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 D P 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 这一定律认为 , G D P 每增加 2% , 【 百分点 。 然而这一定律在我国并不成立 ,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并针对这种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 【 关键词 】 奥肯定律 失业率 就业 在 动 态 意 义 上 主 要 决 定 于 经 济 增 长。 经 济 增 劳动力需求的水平 , 长速度快 ,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就业岗位增加, 就业水平高, 失 业率低 ; 经济增长速度慢 , 对 劳 动 力 的 需 求 量 相 对 较 少, 会直接制约就 业岗位的增加 , 就业水平低 , 失业率 高 。 持 这 一 观 点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阿 瑟 。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 奥肯 , 他于 1 奥 肯 定 律” 9 6 2 年提出了著名的 “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 向 变 化 的 关 系 。 即 高 增 长 率 使 失 业 率 降低 , 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 。 他 还 认 为 , 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缺 口之间的比率是 1: 即 失 业 率 每 增 加 1% , 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 2, 少 2% 左右 。 奥肯定律在国内外经 济 增 长 无 疑 是 就 业 增 长 的 前 提, 但 是, 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 人 们 期 望 的 那 么 多 的 就 业 岗 位 。 中 国 2 0 世纪 8 年平均 达 到 9. 但 0 年代以来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率 , 4% , 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 。1 中国 G 9 8 5—1 9 9 0年, D P年平均增长率 同期就 业 人 口 平 均 增 长 率 为 2. 中国 为 7. 8 9% , 6 1% ; 1 9 9 1—1 9 9 5 年, 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 率 为 1. G D P 平均增长率为 1 1. 5 6% , 2 3% ; 1 9 9 6— 中国 G 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 1 9 9 9年, D P 年平均增长率为 8. 3 0% , 率为 0. 中国 G 9 6% 。 数据显示 , 1 9 9 1 年以来 , D 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 奥 肯 定 律 在 中 国 出 现 变 异。 在 下 文 用与前期相比有较大幅 度 的 降 低 , 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变异 。 本文的安排如下 , 第一 部 分 为 导 言 , 第 二 部 分 为 文 献 综 述, 第三部 接下来是对出现奥肯定律悖论的解释, 第五部分是相关 分为实 证 分 析 , 的政策建议 ,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 我们按照奥肯定律假 设 表 达 式 模 型 为 G 用E D P=a +b U, v i e w s软 件可以得到相关的参数如由参数可得线性方程式为 G D P=1 2. 4 5 3 1- 0. 8 2 0 2*U 由方程可知二者是负相关关系 ,但在 5 ﹪的显著水平下 , T 检验的 P 概率值和 F 检验的 P 概率值都等于 0. 甚 1 8 1 4 7 7,大 于 0. 0 5, 至在 1 说 明 回 归 方 程 的 线 性 关 系 不 显 著, 0% 的显著水平下 都 不 成 立 , 因此用失业率 U 来解释 G D P 增长 率 不 具 有 显 著 意 义 。 由 表 中 数 据 此 线性模型的可决系数 R 根据有关统计理论, 2 只有 0. 0 6 5 1 3,远小 0. 7( 。 只有当 R 2>0. 7 时 ,才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 间 的 拟 合 程 度 比 较 好 ) 以上分析可说明 :用线性模型对 我 国 1 9 8 0~2 0 0 8年 G D P 增长率与失 业率数据进行拟合的程度很低 ,我国 G D P 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 间的相关性很弱 。 由此我 们 可 以 得 出 我 国 的 G D P 增长与就业增长之 间非同向变动 。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灵”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灵”江辰(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510641)摘要:奥肯定律揭示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环境失效的情况下,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奥肯定律;失灵;就业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2)08-0136-01收稿日期:2012-06-21作者简介:江辰(1988-),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奥肯定律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用以近似的描述实际G DP 和失业率之间一种相互交替的,较稳定的关系。
其内容是,当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 DP 将低于潜在G DP 2个百分点。
或者相对于潜在G DP 而言,实际G DP 每升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将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用公式表示即:失业率的变动=0.5×(实际G DP -潜在G DP )。
其政策含义为:政府可以通过加速经济增长来防止失业率上升,也可以通过扩大就业来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30年来持续高速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保持了年8%增长率的奇迹,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引发了国内外对这一现状的关注与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有三个主要目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G DP 高速增长。
奥肯定律不仅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之一,鉴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率不断攀高的现象并存,探究奥肯定律在我国出现了变异甚至失灵的原因,以及结合实际提出宏观政策调控建议,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二、奥肯定律失效的原因分析(一)数据统计的误差1.国内G DP 统计口径与国外不一致,且G DP 核算内容繁多、环节复杂,从而导致G DP 的统计数据会有一定的误差,这会对奥肯定律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摘要】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是指导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显示出,中国在高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失业率反而成上升趋势,这与奥肯定律所揭示的规律并不吻合。
本文针对中国的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对中国GDP与失业率的数据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分析,从而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奥肯定律;经济增长率;失业率1 问题的提出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经济可持续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三个指标也是评估一国经济国内运行是否健康的重要度量。
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发现这三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其中,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是最具影响力、最易为人接受的反映以上目标间关系的两个理论。
前者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后者描述的是失业率变化与产出增长对正常产出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揭示产出增长和失业变化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奥肯定律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为考察美国实际的产出增长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的。
具体内容是:如果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进步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失业率却没有不降,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担忧,而经济高速增长前提下的高失业更是令人困惑。
这种现象导致我国学者对奥肯定律在中国有效性的认识产生不同的观点,即认为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灵和承认奥肯定律实质关系仍然存在。
2 对中国是否存在奥肯定律的检验奥肯定律的中国实证涉及两方面的数据:GDP增长率和失业率。
GDP增长率取隔年的实际GDP指数变化,作为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衡量指标,失业率则采用中国统计局年鉴上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下表为我国1979-2012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和城镇登记的失业率的数据,其中,失业率变化为CU,实际经济增长率为CGDP。
奥肯定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
奥肯定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作者:李苏敏来源:《商情》2017年第21期【摘要】20 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然而中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因此而显著下降。
这种现象与经典的凯恩斯学派理论奥肯定律描述轨迹相背离。
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原因,指出奥肯定律在中国并非失灵,而是由于我国现今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现象,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奥肯定律失业率失灵一、问题的提出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来的,该定律描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即失业率上升1%时,GDP大约下降2%(美国定义为3%),但奥肯定律在中国似乎并不适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但是中国失业率却并没有下降,这显然与经典的奥肯定律相悖。
从1984年~2016年中国CPI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似乎存在失灵现象。
奥肯定律描述的是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近几年我国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左右,而GDP增长率却以7%左右增长,中国经济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奥肯定律在中国似乎真的失灵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近几年我国GDP增速一直高速增长,但从2004年到现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为什么高速增长的GDP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
二、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分析(一)奥肯定律存在的条件性奥肯定律的成立是以成熟的一元经济体为前提的,奥肯定律是存在于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劳动力有限的环境中,奥肯定律本身是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产物,是以工业化、现代化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
但纵观我国现今产业结构,我国是一个农本思想严重的国家,现在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等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正在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度的阶段,计划经济的残余在很多行业和领域仍然存在,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的还不够成熟,独立的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的政府职能、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法治基础还尚未形成,尤其是与自由市场的充分性、有序性、公平性等三个方面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称为奥肯定律。
它的内容是这样的,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那为什么奥肯定律在我们中国会失灵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原因。
二元经济
奥肯定律在我们中国失灵也就是说我们中国随着GDP的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失业率并没有下降甚至是上升的。
这印证了经济学家郎咸平说的我们中国二元经济的理论,不管我们是否接受这一理论我们的经济确实是存在一边过热一边过冷的现象。
与政府有关的部门如银行业,房地产业,钢筋水泥等建材部门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而我们的民营企业却出现经济过冷的现象。
很多民营企业都面临倒闭,恰恰是我们这些民营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最多,企业倒闭了工人自然就失业了。
与此同时我们政府正在搞一些工程建设如交通等,这些工程建设吸收的劳动力相比并不大,而且是暂时的,但它又能带动GDP的较快增长。
这是就出现了我国GDP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也随着增长的局面,这很好的解释了奥肯定律在我们中国的失灵。
结构性失业严重
我国每年有大量刚毕业的大学生出去找工作,这么大的一批人自然需要很多适合的岗位,一方面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在产业链中处于下游产业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加工生产,这么
一来我国需要的操作技术工人要求就很大而真正能吸收大学生就业的是服务业,我国的服务业又不发达。
大量的工厂招不到人和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就造成结构性失业。
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
东部(城市)经济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身的劳动力出现不足,而西部(农村)经济较差需要的劳动力少,本身的劳动力出现过剩,这样的局面又导致了我国结构性的失业。
政府过度干预
奥肯定律之所以在美国能够行得通是因为美国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不会在经济上做过多的干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实行市场经济但是政府在太多的领域仍然干预较大,因此我国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病态的市场经济
在我国存在着国家保护性行业,也就是行业垄断。
其表现在有些新生的产业政府过分保护导致那些本来可以参加竞争的劳动力被排挤在外,造成这部分人员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