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2.语言运用:读好文具和感叹句,分角色读好对话。
3.思维能力: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4.审美创造: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过、边”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吗、吧、加”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
3.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看到下面这种天气,你会想到什么?预设1:天都黑啦,有点吓人。
预设2:我感觉马上要下雨了。
教师小结: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要下雨了》。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要下雨了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一)初读课文。
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标出段落序号。
教师出示课文,标注自然段:这篇课文的自然段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数,标注准确。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公开课教案)《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本课生字词;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理解内容,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感情朗读课文,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自主鉴赏文章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分析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的相关资料及雨的相关诗文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雨的四季》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生命与生活有一定的认识,不能够自主的去发现美,赏析美,因此,老师要做引导分析,教授赏析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动态雨景,同时配以轻微的雨声,营造一种美妙的雨境。
同学们,雨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沟通天地的精灵。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
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走进雨的世界。
雨(冯剑华)教案设计
《雨》教学设计宜兴市新芳中学蒋丽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积累文中“豆蔻年华、裙袂、丰腴、嗷嗷待哺、姗姗而来”等词语,理解并应用。
(2)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3)能学会从一些角度品味赏析散文的语言。
(4)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方式,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进程与方式(1)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法。
(2)自主探讨,合作交流法。
(3)“朗诵——品析——评价——再读”赏析语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对无私奉献者的由衷赞美之情。
(2)感悟诗情画意的散文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方式,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能学会从一些角度品味赏析散文的语言。
【教学难点】能学会从一些角度品味赏析散文的语言。
【教学假想】《雨》是冯剑华的一篇散文佳作。
本文写雨却意不在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给予雨以灵性,抒写了对无私奉献者的由衷赞美之情,意境美,语言美,诗情画意,情浓意远。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诗意的散文教学气氛。
在导入时以抢答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学生亮灯的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以写有雨的诗句的书签作为奖励品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始终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品味赏析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上,本文词语锤炼颇见功力;本文能恰本地引用诗词名句,美化了意境,也美化了语言;本文在修辞手法和句式选择上都别具匠心。
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一些角度品味赏析散文的语言。
三月春雨、夏日急雨、秋季冷雨别离以闪亮登场、二度露面、三番现身环节串联起来,教师通过文本比较、重点分析、发散思维等形式引导学生品析文本,并通过反复朗诵来表现。
以达到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把握文章主旨。
最后能归纳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学生进行拓展延伸的写作训练。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5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5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要下雨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二册)二、设计理念: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融朗读、体验、感悟、积累、表达为一体。
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带有疑问、感叹的句子。
五、教学难点: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1、CAI课件2、小动物图片及头饰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1、质疑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16、下雨了生发现问题,师适时引导学生比较“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区别2、谈话导入夏天的时候,在下雨之前,天气有什么变化?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醒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需注意的几点。
2、把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3、学习生字三、图文结合,感悟课文1、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呀?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小动物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欢迎吗?出示动物图片2、出示课件1-3自然段3、点名读第1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体会小白兔急切疑问的语气。
5、了解小燕子为什么低飞的原因。
6、会用“正……呢”句式说话。
7、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加上动作。
8、出示课件4-6段,师随画面讲述故事情节。
9、讨论: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10、生读4-6段,了解要下雨了,小鱼游出水面的原因。
11、学生自读自悟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师适时引导,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12、体会闷的感觉。
13、点名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14、出示课件7-8段小组讨论质疑,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问题:小白兔会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蚂蚁搬东西,是因为_____,所以_____。
《雨的四季》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雨的四季》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雨的四季》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一、前言雨是大自然的恩赐。
它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必需品,也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普遍现象。
在小学课本中,已经开始让孩子接触和认识雨,而在初中阶段,更应该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雨的知识。
在教学中,如何打破学生雨的固有印象,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进雨的全新世界,加深对雨的了解和认识呢?本文将根据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设计一节优秀的《雨的四季》课程,通过综合应用思维性教材,让学生们感受四季中的雨的变化,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以及对人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自然观和热爱自然的意识;2、了解和认识雨的特点和影响;3、通过思维性教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5、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了解雨的现象,发扬探究精神,积极探究科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请学生阅读《雨的四季》的标题,思考标题下所表达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呈现环节请学生观察、品尝四季中不同的雨,感受来自不同季节的雨所带来的美好和不同。
3、讲解环节1)“四季之春”:春雨的特点和影响。
2)“夏日闷热”:夏日雨的特点和影响。
3)“秋高气爽”:秋雨的特点和影响。
4)“严寒冰雪”:冬雨雪的特点和影响。
4、探究环节请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对以上四个季节的雨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5、创新环节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设计一次“拯救雨水”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用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6、交流环节让学生来到课堂前交流台,展示自己的“拯救雨水”活动方案,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教学评价1、学生能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不同季节的雨。
2、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发挥实践能力,设计出一次有创意的“拯救雨水”环保活动。
3、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环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体会和想法。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人教2011版(2016年起始)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课文以“雨的四季”为题,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本学段,新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的作者刘湛秋是名诗人,他的语言极富美感与激情,可以进一步强化朗读教学。
文章内容浅显,可以引导学生在归结本单元《春》《济南的冬天》两篇美文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继续培养学生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化的语言的魅力,产生写作欲望,并且能够体会到大自然之美,从而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七年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根据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来朗读课文”的能力。
但是囿于环境的压力,他们朗读的兴趣逐渐减弱。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同时还要结合文意,指导学生圈画出关键性词语,深入体会其表达效果,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让“读”贯穿全课,以“读”代“教”、用“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素养。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强化朗读,感知文意,概括四季的“雨”的特点;2、揣摩品味诗化的语言,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回顾——品味——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朗读、品味诗化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难点:关键语句的赏析,提高写作能力(三)教学方法:朗读品析法合作讨论法(四)教学手段: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飞花令”游戏,感受生活中的“诗意”。
与作者一同走进“雨的四季”,感受生活的美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难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对于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每个人都有见过雨,他们对文本内容不陌生,教学本文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梳理情节理清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体验作者情感。
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所表现美的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课时分配1课时艚萄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
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播放四季之雨的配乐。
(学生说观感)二、自主学习1、自查资料,拜访作者。
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
2、师生共同诵读文本。
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3、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三、合作交流——品雨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xxxxxxxxxxxxxxxxxxxxxx”这句运用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特点)加以赏析描述,教师点评。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昆明的雨》教案一、课文题目:《昆明的雨》二、课堂性质,时长:新课,45分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作者自然平淡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琐事,表达情意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重点字词,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品味作品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雨是千百年来问人骚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有“潇潇暮雨"的悲情愁苦,也有“空山新雨”的喜悦和希望。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昆明的雨》,看看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雨又表达了什么。
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字词。
鲜腴(yú) 鸡土从(zōng) 扳(bān) 尖吆喝(he)绿釉(yòu) 炽(chì) 红密匝匝(zā)2、自读课文,把握整体内容。
3、这篇散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对昆明的雨的思念,对昆明的思念。
“我想念昆明的雨。
”4、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找出原文并概括)明确:“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 →雨多“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雨季长“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 →明亮、丰满“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浓绿第二课时一、齐读全文,复习雨的特点。
《雨》写景作文教学设计
雨-----景物描写训练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学习生动细致的表达技巧。
3、通过习作培养感受自然,领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重点:学习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将作文写生动细致。
难点: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自然之景有哪些?(学生答)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其中的雨。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敲击我们心灵的音符。
在欢喜者的眼里,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伤感人眼里它是‘自在花飞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因为看者心情、性格、身份等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情味。
那么,雨在你的眼中又是如何?(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眼中的雨)二、写作导航1、欣赏图片,学会观察。
学生回答观察所得:你看到的是怎样的雨,它的动作有时怎样的。
2、出示精彩例句,感受动态:不同的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去形容它的动态。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3、学习怎样把景色写具体:(1)过渡:如刚才所提到的,我们可以对雨的动态进行描写。
(板书:动态)(2)提问:除了动态,我们还可以描绘春雨的哪些方面?这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
(板书:声音、颜色、触感、形状)4、学习修辞手法:要想使我们的习作更加的生动,我们还可以用上这些方法。
来看看,大作家是怎样写景物的。
1、拟人2、比喻3、夸张4、对比三、小练笔1、提出要求,完成习作:雨有着千姿百态,落入花草中、落入泥土中、落入我们的身上……各有各的不同。
写作提示:(1)、用一段话描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场雨。
(2)、抓住景物特点,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
2、教师点评四、认识侧面描写1、过渡:刚刚我们都是对雨进行直接的描绘,这其实就是正面描写。
但是景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身边的环境、事物息息相关。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5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5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
一、课题。
1、播放下雨前电闪雷鸣的视频。
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说接下来可能会怎么样?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要下雨了》,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不同。
3、过渡:在下雨之前,大自然是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的,那么今天的课文将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文吧。
二、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到了哪些小动物?主要讲了谁?师范读课文交流2、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在下雨前,小白兔看到了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情况?生自读课文。
3、检查词语。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自读——小老师带读——齐读去掉拼音——开小火车——男女赛读交流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板书:燕子飞得很低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蚂蚁搬家4、过渡:今天怎么大家都和平常不太一样啊?生:因为今天要下雨了。
师:哦,原来今天要下雨了呀!那到底有没有下呀?生:下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下雨了?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名读,齐读。
5、哦,原来是要下雨了呀,怪不得大家和平常不太一样,那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到下雨前再去看一看。
三、学习课文1—3段。
1、出示课文第一幅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幅图?3、找出1——3段读一读。
指名读1——3段。
4、自读第一段,说说从第一段中读懂了什么?理解“闷”。
5、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小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同?是啊,真是太奇怪了,加入你就是小白兔,你会觉得怎么样?指导朗读。
燕子又是怎么回答小白兔的呢?指导朗读。
师生、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理解“潮湿”6、小朋友,现在你知道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了吗?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刘半农的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刘半农及其文学成就;(2)理解《雨》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3)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鉴赏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雨》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2)分析刘半农的诗歌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2)把握刘半农的诗歌创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雨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雨天的氛围;2. 提问:同学们对雨天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关于雨的诗词?(二)新课讲授1. 介绍刘半农及其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背景;2. 阅读诗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讨论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4. 分析刘半农的诗歌创作风格,与其他诗人进行比较。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刘半农的诗歌创作风格;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1. 搜集关于雨的诗词,撰写一篇读后感;2. 尝试创作一首关于雨的诗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读后感和诗歌创作;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改进教学方法。
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感受文章画面美,搜寻作者赋“雨”的信息,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
学会鉴赏。
2、品读美句,体会作者笔下赋“雨”的娴熟技能, 品味本文诗化了的语言。
学会联想与想象。
3、阅读比较,借鉴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抒发“雨”情。
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
【教学重点】朗读,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语言欣赏和写作手法的学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雨,是一位神奇的歌者,一点一滴奏出美丽的旋律;雨,是一位优雅的画家,飘飘落落点染出生机盎然的万物;雨,更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扬扬洒洒浸润着人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诗人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共同欣赏雨的美,感悟散文的美。
二、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花苞.(b āo) 彩棱.镜(l éng) 静谧.(m ì) 高邈.(mi ǎo) 莅.临(l ì) 吝啬..(l ìn s è) 淅沥..(x īl ì) 池畦.(q í) 咄.咄逼人(du ō) 粗犷.(gu ǎng ) 绿茵.茵(y īn )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安静。
高邈:高而远。
莅临: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
粗犷:粗豪,豪放。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样子。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切。
3、走近作者教刘湛秋,1935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其作品清新空灵,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代表作有《雨的四季》《中国的土地》等。
著有散文诗集《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等。
三、美美地听—感知美1、视频朗读: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一起美美的聆听这《雨的四季》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秋天的雨》 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钥、匙”等 8 个生字,会写“盒、颜”等 13 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 14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 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体会秋天的美好。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积累好词好句,背诵第 2 自然段。
2、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秋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对秋雨的初步感受。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雨的文章。
(板书课题:秋天的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理解“钥匙、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用“钥匙”一词说一句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颜色、气味、声音(三)精读课文,感受秋雨的特点1、学习第 1 自然段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
思考:秋天的雨是一把怎样的钥匙?(秋天的雨是一把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
)指导朗读,读出秋雨的清凉和温柔。
2、学习第 2 自然段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交流汇报: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雪白。
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看图片等方法理解。
)想一想:秋雨把这些颜色都给了谁?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雨的不同特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景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雨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四季之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雨抒发的情感,领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它有时轻柔细腻,有时狂暴凶猛;有时给人带来喜悦,有时又让人感到忧愁。
那么,在作家刘湛秋的笔下,雨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咄咄逼人”“粗犷”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雨”写了哪些内容?(三)再读课文,感受四季之雨的特点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段落,概括其特点。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四)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圈画出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赏析。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赏析成果,推荐代表进行全班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用词、句式等方面进行赏析,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初中昆明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昆明的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昆明的雨》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掌握作者对昆明雨的描绘和感受,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昆明的雨》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昆明的雨》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昆明的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3.2 教学手段1. 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图片展示:展示昆明雨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描述。
3.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素材和示例,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昆明的雨》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讨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
4.2 教学活动1.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图片展示:展示昆明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内容目标:1、诵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感受文章画面美。
知识目标:用心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懂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能力目标:1、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支架法、问题支架法)1、播放四季之雨的配乐图片。
学生看图片、听雨声,并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2、雨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雨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是有灵性的,你能说出哪些写雨的诗句?(学生展示积累的诗句)3、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诗人刘湛秋饱含真情地写下的著名散文《雨的四季》,走进雨的世界去领略一下南国四季的雨,去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特征。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朗读支架法,讨论支架法)1、听师配乐感情朗读课文。
(播放优美音乐)(要求学生在听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感。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文章条理清晰。
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3、找学生读课文2-5段。
(在学生读中反复提示感情的处理。
)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支架法)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概括。
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而又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思冬雨:自然、平静四、品读鉴赏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可以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来谈)如:1、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3、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4、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形象及其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征进行描述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于学生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情感。
(2)学习作者描写雨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2. 教学难点
(1)理解雨在不同季节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PPT上展示雨,展示不同季节的雨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雨的特点,例如雨的颜色、形状、声音等。
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雨声音乐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
“同学们,你们听,这雨声多么美妙!它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我们忘却尘世的烦恼。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雨声中,一同走进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他笔下那独特的雨的世界。
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
雨的四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课文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雨课文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力训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摘抄描写雨下得大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细心观察过雨景吗?你最喜欢什么季节的雨?什么样的雨?为什么?本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雨?这个季节的雨什么样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2.交流感受,初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①这场雨来的快,去的`也快;②这场雨下得很大,很急或;③雨景很美;
④这场雨下得及时;⑤作者喜爱这场雨……)
三.感情朗读,品味词句。
1.默读课文,理清结构。
作者围绕着“雨”都写了什么?
(雨前问热)(雨中珠帘)(雨后新、美)
2.出声读文,品词品句
1)你对哪部分有兴趣,你就练习朗读哪部分,你认为应该加强语气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一会儿用朗读表达出来。
2)自由结合,练习朗读。
可以按雨前、雨中、雨后三部分内容组成小组。
3)选出代表汇报、交流。
请一名代表读“雨前”部分。
①大家思考: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②评读:
生:我从他读的“特别闷热”中体会出:天热得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憋得喘不过气来;就像在桑拿屋里一样一层一层地往外冒汗。
生:我从他读的“狂风”一词中体会出:风势很大,另外,有一句经验之谈——风是雨的头,它告诉我们暴风雨很快就要来临。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评得真棒,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平日积累的词汇来理解书中的词语,理解得很透彻。
下面谁能把我们理解的内容用朗读表达出来?
④请一人朗读“雨前”部分。
请一名代表读“雨中”部分。
①大家思考,你认为他哪读的好,为什么?哪读的不好,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②评读:
生:我从“粗大”、“叭叭直响”听出这场雨雨点大,来势凶猛。
我也想给大家读读。
生:我从“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这句话中体会出:雨珠很密,下得很急,水气蒸腾。
但是,我认为“宽大”他读得语气不够。
因为这巨大无比的珠帘是人立做不出来的,只有大自然的妙笔神功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因此,“宽大”要读出神奇、赞许的语气,我来给大家读读。
生:我从“雨落在对面屋顶上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这段话中体会出:作者把雨落在建筑场上的变化写得特别美。
如:一会儿像“水花”;一会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会儿像“一条线”;一会儿像“小溪”。
我认为这部分应读出雨的变化美。
我想给大家做个示范。
③教师小结:以上几个同学的发言很精彩,他们会学习。
首先,会抓重点词、句,然后能有所发现,接着能深入谈体会,最后敢于表现自己。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能不能读好呢?下面自己练练。
④自由练读。
⑤请2人汇报读。
请一名代表读“雨后”部分。
①大家思考: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②评读:
生:我从“及时”一词中体会到:雨来得正是庄稼需要它的时候,就像雪中送炭一样。
生:作者由这场雨联想到庄稼、果园得到了灌溉,农民们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因此,应该读出喜悦的语气。
我想请录用明同学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生:我认为最后一小节应读出赞美“雨”的读气,由于它的到来,使空气变得清新,使树变得表绿,使人们的心情变得舒畅、愉快。
我建议大家都来读一坊这段文字,赞一赞雨的功劳,夸一夸美的、好的环境,抒发一下我们的喜悦之情。
③大家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④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以评读为主线学习了课文,领悟了情感,并掌握了一定的评读方法。
四、总结方法,练习.写作。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雨中景象的?
(听、看、想)
你们能不能也有顺地观察一景,如:雪、风……然后把它写下来。
五.作业:
摘抄描写雨下得大的语句或你认为最生动最美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