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制度合集(档案管理工作实施伦理规范评价危机干预检查督导学生转介值班值勤)
学校心理疏导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
学校心理疏导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一、引言心理健康在学生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学校制定了心理疏导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
该制度的目标是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二、转介制度2.1 转介流程-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向心理疏导中心寻求帮助,包括面谈、电话咨询或在线咨询。
- 心理疏导中心将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 如果学生的问题超出心理疏导中心的能力范围,将进行转介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 转介过程中,学生的隐私和机密将得到充分的保护,只有经过学生同意或法律要求才会与其他人员分享相关信息。
2.2 转介机构合作- 学校与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以确保学生能够得到优质的转介服务。
- 学校与转介机构之间建立了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跟进学生的情况和进展。
- 转介机构将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咨询或其他帮助,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危机干预制度3.1 危机事件定义- 危机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严重的心理疾病发作、自杀倾向、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暴力行为等。
- 学校对危机事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以便及时判断和干预。
3.2 危机干预流程- 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危机干预小组,由专业的心理疏导师、辅导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 一旦发生危机事件,相关人员将立即采取行动,进行紧急干预和救助。
- 危机干预小组将与学生本人及其家人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如果需要,学校会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更专业的干预和治疗服务。
四、总结学校心理疏导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旨在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明确的转介流程和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学生能够及时获得适当的心理支持。
同时,危机干预制度能够在危急情况下提供紧急救助和干预,保护学生的生命和安全。
学校将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二篇)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心理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的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2.每学期初制定计划,学期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3.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不定期地开展讲座。
4.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才可上岗。
5.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理论水平。
6.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7.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开展相应的丰富多彩心理教育活动。
8、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文化传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9.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
10.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科研工作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取保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二)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第一章引言及背景1.1 引言1.2 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第二章教育目标与重点2.1 教育目标2.2 教育重点第三章教育内容3.1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3.2 心理健康技能培养3.3 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能力培养3.4 心理健康风险干预与控制第四章教育方法与策略4.1 情景教学法4.2 游戏教育法4.3 合作学习法4.4 群体辅导法第五章教育评估与监测5.1 教育效果评估5.2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第六章教育资源与支持6.1 师资建设6.2 心理健康教材建设6.3 心理咨询与辅导支持第七章教育实施与管理7.1 教育实施7.2 教育管理第八章结论与展望8.1 结论8.2 展望注:以上只是大纲结构,并未包含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篇幅限制,不足____字。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附:高危学生情况记录表)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附: 高危学生情况记录表)
一、学校心理老师认真分析和评估来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遇以下情况应做好转介工作:
(一)对心理老师阻抗,不愿接受进一步咨询的来访学生应介绍其去寻求其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二)心理异常情况较为严重,到达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应及时转介去专业医疗机构。
(学校心理咨询主要以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为主)二、转介和危机干预工作主要流程:
(一)对来访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给予转介到其他机构的建议,征求来访者的意见。
(二)介绍适合来访学生具体情况的机构,提出建议。
(三)如问题较为严重,涉及到伤害自己或者他人,属危机干预领域,那么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上报政教处,进行备案。
并与班主任一起通知该生监护人,详尽分析学生情况, 给出转介去专业医疗机构就医的建议。
学校各方面将配合医院做好该生的治疗工作。
(四)如监护人或学生本人坚决拒绝就医,视情况严重
程度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高危学生情况记录
家庭住址寄住住址
主要表现:
初步分析:
转介情况:。
学校心理辅导转介的组织实施及心理辅导档案的管理
转介是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中的重要环节。
《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
”目前,随着转介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构建保密、及时、快捷、有效的心理辅导转介机制将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效果,有效减少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一、学校心理辅导转介的概述所谓转介,是指在征得学生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当事人从当前心理辅导教师或心理咨询师转给另一个适合其问题处理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接受进一步的咨询、诊断和治疗,协助当事人赢得最佳咨询和治疗时间的一种有效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的处理办法。
转介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转介是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道德要求。
林孟平指出,转介是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忠于工作和负责任的表现。
心理辅导教师一旦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或超出了专业能力时,一定要运用转介的方式将当事人转到适合其问题得到解决或治疗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那里,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其次,转介是提高心理辅导效果、解决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策略。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果心理教师发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自己不适宜接待的个案向来访者婉转地讲解清意图后,转介给其他更适宜和胜任接待本个案的同行或专业水平更高的专家是对来访者负责、保证心理辅导质量、提高心理辅导效果的有效措施。
再次,转介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资源的最佳手段之一。
转介可以利用校内外相关的资源.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社会功能和专业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优化的教育、咨询和治疗效果。
二、学校心理辅导转介的一般流程(一)确定转介对象从实际工作经验看,一旦发现学生属于下列情况,心理辅导教师应及时将学生进行转介。
1. 学习与生活层面①成绩大幅滑落甚至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现象,却找不出原因;②经常旷课或在课堂上常睡觉,不愿接受别人帮助;③对自己要求甚高,但挫折承受力低,过分看重分数;④沉迷网络难以自控,对其他生活都失去了兴趣;⑤生活忽然变得散漫、没有规律.说不出理由;⑥家中最近发生重大变故,精神变得恍惚,不愿与人交谈。
教育心理治疗转介和学校危机干预制度
教育心理治疗转介和学校危机干预制度介绍教育心理治疗转介和学校危机干预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而设立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供早期干预和支持,以帮助学生应对情绪、心理或行为问题,并确保学校能够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危机事件。
转介制度教育心理治疗转介制度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并将需要深入治疗的学生转介给专业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
转介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转介流程转介流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 学生识别:学校教职员工应该密切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以及成绩下降等问题。
一旦发现有学生可能需要心理治疗,应及时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
2. 评估和决策:学校应指定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转介。
评估应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和社交环境的综合考虑。
3. 转介程序:一旦决定需要转介,学校应与学生及其家长合作,寻找合适的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4. 合作和跟进:学校和转介的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应保持密切合作,共享信息,确保学生得到连续的治疗和支持。
学校应定期跟进学生的治疗进展,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学校危机干预制度学校危机干预制度是为了应对学生面临的紧急情况而设立的一套程序和资源。
该制度旨在保障学生的安全,及时处理危机事件,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危机事件定义危机事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杀意念或自残行为。
- 学生遭受身体或心理虐待。
- 学生面临严重的家庭问题,如家庭暴力或离婚。
- 学生受到校园暴力或欺凌行为的威胁或伤害。
干预流程学校危机干预制度的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事件报告:任何教职员工在发现危机事件时,应立即向学校主管人员报告,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
2. 紧急响应:学校主管人员应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学生的安全,并与相关部门联系,如警察、医院或社会服务机构,以获取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学校心理疏导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
学校心理疏导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1. 背景学校心理疏导工作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协助。
然而,有时候学生面临的问题可能超出了心理疏导员的专业范围,需要进行转介或危机干预。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获得合适的帮助,学校需要建立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
2. 转介制度转介制度是指将学生从心理疏导工作转介给其他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转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适合的帮助,并在需要时获得更高级别的支持。
以下是转介制度的一些重要步骤和原则:- 学生与心理疏导员进行初步咨询。
- 如果问题超出了心理疏导员的专业范围,心理疏导员将与学生一起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转介。
- 心理疏导员将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人士的联系方式。
- 学生和心理疏导员将共同制定转介计划,并确保学生在转介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支持和跟进。
3. 危机干预制度危机干预制度是指在学生面临紧急情况或危机时采取的紧急行动。
危机可能包括自杀风险、暴力倾向或其他危险行为。
以下是危机干预制度的一些重要步骤和原则:- 学校应建立紧急联系渠道,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联系到专业人士。
- 任何学校成员都应对学生的危机情况保持敏感,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 学校应指定专门的危机干预团队,包括心理疏导员、保安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 危机干预团队应接收并处理学生的紧急请求,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如联系家长、医护人员或警方等。
- 危机干预团队应对危机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并确保学生在危机解除后得到适当的支持和跟进。
4. 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的有效性和质量,学校应进行监督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监督和评估的关键步骤:- 学校应定期对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最新的专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 学校应收集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 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包括定期审核记录和案例评估。
- 学校应提供培训和持续教育,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4)
1.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提高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认识和关注。
2.普及教育: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教师及家长授课,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普及率。
十一、紧急联系网络建设
1.校内联系网络:建立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校医、保安等人员组成的紧急联系网络,确保在心理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行动。
2.校外联系网络:与当地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建立联系,形成联动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十二、危机干预的后续关注
1.后续辅导:对经历过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辅导,关注其心理恢复情况,防止危机复发。
2.心理康复计划:为需要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康复计划,包括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康复训练等。
2.校外资源:与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
3.信息资源: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分享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提高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八、心理危机干预的监督与评估
1.定期监督:学校领导及心理辅导室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科研支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科研活动,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升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十八、心理危机干预的多元化策略
1.个性化干预: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提高干预的针对性。
2.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社会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心理素质。
2.干预措施:
(1)轻度危机:开展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作者: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08期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为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1.落实国家政策。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
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二、条件保障6.配齐配好教师。
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培养培训。
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10课时。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8.保障教师待遇。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实施规则(学生转介督导职责值勤原则)
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实施规则(学生转介督导职责值勤原则)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实施规则(学生转介督导职责值勤原则)一、总则1.1 制定目的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全校范围内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包括学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评估、心理教育及相关活动。
1.3 基本原则1. 学生主体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早期干预原则:对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3. 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遵循心理咨询等相关工作的保密规定。
4. 专业化原则: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人员负责。
二、学生转介制度2.1 转介条件1. 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如有需要,可由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等推荐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专业咨询。
2. 学生本人或周围同学发现学生心理状况异常,可主动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
2.2 转介程序1. 提出转介申请:由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等填写《学生心理健康转介申请表》,说明转介原因和目的。
2. 评估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申请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接受转介。
3. 安排咨询:若接受转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4. 跟踪反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转介学生的咨询情况进行跟踪,并及时与推荐人沟通反馈。
三、督导制度3.1 督导职责1. 质量监控:确保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监督咨询过程,提升服务质量。
2. 危机干预:对心理咨询中发现的紧急情况,如自杀、自伤、精神障碍等症状,及时采取危机干预措施。
3. 人员培训:组织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 咨询效果评估:定期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以改进咨询方法和提高咨询效果。
3.2 督导安排1. 定期督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安排每周的固定时间进行定期督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7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7篇)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心理又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篇1】1、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2、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卫生由当日工作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3、心理咨询人员应热爱咨询辅导工作,不断努力于专业实务、教学、服务与研究,以提高自己得专业素养,并推动这以事业得发展。
4、作为心理咨询人员须有效收集资料,作为咨询辅导工作的依据。
要求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并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做好分析与总结。
5、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咨询档案和记录卡)归档,备以后查阅。
6、心理咨询人员应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当事人许可,不泄露会暴露当事人秘密的信息,违者后果自负。
咨询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负责人统一管理使用。
7、咨询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8、心理咨询人员只能接受其能力范围内的个案,不负责治疗心理疾病,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如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的患者,在初步诊断后,应联系监护人推荐到专业性机构确诊治疗。
9、咨询人员应与当事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不得为满足个人之需而牺牲当事人得利益。
10、咨询辅导时的记录包括笔录、测验资料、信函、音像资料等均应作为专业资料予以保密,只有在当事人同意之后,才能提供给他人使用。
11、咨询辅导记录资料若用于咨询人员的训练或学术研究,记录内容必须改动,以保障当事人不被识别出来。
12、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生命造成伤害时,咨询人员必须采取行动或告知相关机构或人员,并尽可能与其他专业人员会诊。
紧急情况处理过后,应设法让当事人(或监护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13、咨询人员值班时间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若有熟识之人来到中心,值班人员可以接待,但不得影响值班;未经负责人允许,不得擅自将办公室物品借给他人或组织使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篇1一、组织领导1、落实国家政策。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
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二、条件保障6、配齐配好教师。
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培养培训。
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10课时。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8、保障教师待遇。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制定维护和调适教师心理的相关措施。
9、加强阵地建设。
学校健康管理规章制度(5篇)
学校健康管理规章制度(5篇)篇一:学校健康管理规章制度1、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进入寝室必须遵守寝室管理制度,按规定的床位入寝,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调换寝室及床位,服从寝室管理人员的管理。
2、寝室每天早、中、晚要进行开窗通风,寝室长定时到寝室管理员处领取消毒水,及时、彻底的对寝室进行全面消毒。
3、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寝室内减少外出,尽量不到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
如必须外出,则须进行出入登记、体温测量,并戴好口罩等,做好个人防护。
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严禁在楼道内泼水、烧纸。
不得向楼外乱扔垃圾、杂物。
4、禁止在楼道内大声喧哗、打闹、追逐。
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寝室与寝室之间的串门、聚会等交流活动,建议多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不得在楼内及寝室内吸烟、喝酒、打牌等。
5、疫情防控期间,谢绝校外人员来访。
特殊情况下,须经学校批准,不允许非住宿人员进入寝室,对住宿学生,实行一人一卡,如私借门禁卡给他人或私留宿非住寝人员,一经查实,将上报学校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6、讲卫生,勤洗手,注意休息,注意穿衣保暖,适当锻炼,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良好的身体状态是抵抗病毒侵袭的重要法宝。
节约用水用电,离开寝室时要检查好电源等设施,寝室严禁使用热得快等烧水设施。
7、严格遵守寝室作息时间,按时就寝和起床。
积极配合寝室管理员做好体温监测工作,如有发热、咳嗽或其他身体不适情况,请及时寝室管理员及班主任老师,配合做好隔离防护工作。
8、住寝同学有疫区人员接触史或15天内有外省返校人员的,请及时向寝室管理员及班主任老师报告,配合学校做好信息上报等后续工作。
9、为了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安全,请同学们自觉遵守防疫期间的相关规定,相互监督提醒,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及学校报告。
10、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篇二:学校健康管理规章制度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1、新生入学后,及时建立学生的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有病及时治疗。
学校心理工作转介和紧急情况处理制度
学校心理工作转介和紧急情况处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危机,本制度规定了学校心理工作转介和紧急情况处理的相关流程和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旨在为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服务。
2. 心理工作转介流程2.1 转介途径学校心理工作转介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班主任、辅导员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可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出转介申请。
- 学生自行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
- 家长、教师、其他部门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可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出转介申请。
2.2 转介流程- 接收转介申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收到转介申请后,应及时与申请人沟通,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
- 评估学生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 制定干预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 实施干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按照干预方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或其他相关服务。
- 跟踪反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转介学生进行定期跟踪,了解心理干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干预方案。
3.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3.1 紧急情况定义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学生有自伤、自杀倾向。
- 学生行为异常,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 学生遭受严重心理创伤,如性侵、重大自然灾害等。
3.2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发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报告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评估学生心理状况。
- 根据评估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取相应措施,如联系家长、安排心理危机干预、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等。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紧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回顾,以改进应急预案。
4. 培训与宣传学校应定期组织心理工作培训,提高师生心理素养,增强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9年修订)》精神,为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规范有序展开,特制订本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1.落实国家政策。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9年修订)》,积极推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
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二、条件保障6.配齐配好教师。
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7.增强培养培训。
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很多于10课时。
定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8.保障教师待遇。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转介制度
中学生心理辅导转介制度第一条为确保心理有严重困难的学生能获得确诊的机会﹐不贻误诊治时机,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第三条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咨询人员不能再继续完成个案辅导时,应将个案转介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人员或专业机构。
转介时应详细填写《个案转介表》,并与该个案的咨询记录一起转介给其他咨询员或机构。
第四条实现多层级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转介(一)向心理咨询中心的转介。
教师或学生发现有心理危机学生后,及时上报班主任,然后由班主任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上报,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初步评估后,确定是否转给校内心理咨询老师还是校外精神专科医生。
如果情况特别紧急,须要向学校心理危机领导小组和学生处及时上报,保证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有序。
(二)心理咨询师之间的转介。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若遇有较为严重心理危机或疑似精神疾病的学生﹐必须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汇报,与中心负责人讨论危机学生的状况﹖然后安排其他咨询师接案或向校外转介。
为了保证转介的准确性﹐需要心理咨询师提供书面材料,描述当事人的详细情况,以作为转介后其他咨询师了解和熟悉学生问题的重要内容。
(三)心理咨询中心与精神专科医院的转介。
从心理咨询中心向精神专科医院转介﹐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危机学生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把握不准时,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告知其班主任,然后由班主任告知其父母,然后由父母带其到精神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
二是如因特殊情况,家长暂时不能陪同时,应由家长签订委托书,然后由危机学生所在班级有关教师陪同到精神专科医院做进―步诊断,以判定危机学生的危机程度和下一步应采取的救治措施,避免误诊误治。
三是心理危机学生的行为已经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生活教学秩序而学生家人还没赶到学校时,学校可以联系公安部门,强制将危机学生送往精神专科医院监护,等学生家人到校后,再由学生家人办理就诊事宜。
中小学 心理健康工作制度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度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度一、背景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管理势在必行。
为了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本工作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和指引,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关注和支持。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每学期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讲座、心理测试、心理辅导等,以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有关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辅导。
心理咨询室应保证学生的隐私和安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评估、咨询记录等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
4. 开展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将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并配备专职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和跟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定期评估和改进:学校将定期评估心理健康工作的情况,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工作制度和措施,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
四、配套措施1. 培训心理工作人员:学校将组织心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理论和实践知识水平,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工作。
2. 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将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并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心理困难和压力。
五、工作责任学校将明确心理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心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六、工作保障学校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为心理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
结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相应的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三篇)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
为了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制订了相应的制度。
具体如下: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商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在学校发展中要规划心理健康教育。
2、每学期初制定计划,每学年第二个学期的第三周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启动周,学期末要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4、利用班主任例会,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工作经验和困惑。
5、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交流教育故事,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理论水平。
6、各年级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提高教师辅导学生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7、校工会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师队伍的健康心理素质。
8、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把握时代脉搏,倾听学生的心声,要符合文化传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开展相应的丰富多彩心理教育活动。
9、心理辅导学生要面向全体,同时关注差异。
辅导要注重全体性、预防性;重视过程性、差异性;立足主体性、发展性。
10、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才可上岗。
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
由心理教师做好咨询记录、咨询信件等材料,为保障个案学生的档案的私密性,除了心理教师,其他人不得单独在咨询室。
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宗旨,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1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进日常教育教学中。
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12、加强家校合作,开展家长培训活动。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二)1. 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制度
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制度
目标
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校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制度提供基本指导。
背景
中小学生在研究和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和问题,如情绪困扰、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为了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支持与干预制度。
制度建设
1. 创建心理健康支持团队:学校应设立专职心理辅导师,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组建心理健康支持团队。
2. 可及性与保密性:学生应能轻松获得心理支持服务,并确保其对个人隐私的保密。
3. 评估与筛查: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和问题筛查,以发现和及早干预潜在的心理问题。
4.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向学生和家
长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5. 心理支持与咨询:学校的心理健康支持团队应提供个体心理
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应对挑战。
6. 危机干预与紧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以有效应对学生心理
危机,包括提供紧急干预和转介服务。
7. 多元合作与资源整合:学校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与干预。
效果评估
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和不断优化,学校应定期评估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制度的效果,采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并作出相应改进。
结论
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制度的建设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创建心理支持团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及应急服务等措施,学校可以有效支持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整体学业表现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本文档的基本内容,供参考。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3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性文件。
该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明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和能力,通过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 角色和责任:明确学校、班级、教师和家长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角色和责任,包括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任命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教师要参与相关培训,并负责课堂心理教育等。
3. 课程和教材:明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包括正面心理学、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压力等方面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4. 活动和项目:规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活动和项目,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5. 资源和支持:明确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包括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经费、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热线等,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6. 评估和改进:确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的标准和手段,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果。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业成绩,防止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影响,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2)是指中学制定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执行细则。
它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操作指南和保障。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包括以下要素:1. 目标和任务:明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2. 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明确教育、心理咨询和社会资源的配备和运作。
3. 教育内容与方法: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和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室值班制度1、值班人员在规定值班时间内必须到岗,耐心接听同学的来电,并做好面谈预约登记和当日的值班记录。
2、当日值班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必须以电话或当面请假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提出请假申请,批准后方可请假。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密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室相关所有工作内容。
未经负责人同意,值班人员严禁随意翻阅心理咨询室存放的材料和文件。
4、心理咨询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允许无咨询要求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
5、严格遵守计算机使用制度。
6、工作无失误,表现良好者,在各项评奖评优活动中,由本人提出申请,心理咨询室老师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并推荐。
7、如果在工作中泄密或者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咨询室财物损失,将酌情给予相应的处分,并担负损失财物的赔偿责任。
8、值班人员在遵守值班制度的前提下,有使用心理咨询室各种资源的权利。
心理咨询转介制度一、当咨询员由于工作安排改变等原因不能再继续完成个案时,应提前将个案转介给其他咨询师。
二、在咨询过程中,若发生了不利于咨询进行的因素,或咨询员感到自己无法完成咨询时,应及时将个案转介给其他咨询员。
三、个案转介时应向来访者说明转介原因,在来访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转介。
四、个案转介时应详细填写《心理咨询个案转介登记表》,并与该个案的咨询记录一起转介给其他咨询师。
五、接受转介的咨询员应仔细了解个案情况并及时与来访者预约访谈。
六、当咨询员认为个案不属于咨询范围时应该及时转介给有关部门(医院或其他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机构)。
七、转介流程第一、超出心理咨询范围,需要药物等治疗个案,如精神疾病、抑郁症、睡眠障碍等。
1.反馈给当事人,及时告知当事人的监护人及相关人员,同时开具“转介单”。
2.推荐指定转介单位,作进一步诊断、治疗,并保持关注。
第二、超出心理咨询师个人能力范围,需转介其他咨询师和咨询机构(与心理咨询师有多重关系)。
1.向来访者说明转介原因。
2.推荐指定转介单位。
3.填写转介单。
第三、来访者自己要求更换咨询师或精神卫生机构。
1.推荐指定转介单位。
2.填写转介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督导规章制度为保障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根据有关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制度如下:一、以学校经常性自评为基础,积极探索推进督导评估工作。
学校教育督导小组根据相关精神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对教研组、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坚持把学校日常工作有机地纳入到督导评估中来,并形成制定固定下来。
对日常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整改。
二、积极引导,特色发展,推进完善自我。
在督导评估工作中,做到耐心细致的引导。
将督导评估工作使学校评出成绩、评出干劲、评出方向,使督导评估工作成为再学习、再认识、再调整的过程;把督导评估工作作为激发师生活力、挖掘潜力、改进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通过督导评估工作,及时总结学校工作,找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实现自我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以形成良好动态发展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学校督导评估的职能作用。
学校教育督导工作小组由学校副校长任组长,聘任专职、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参与,发挥学校督导评估的职能作用。
四、突出重点,大胆探索,积极试行。
学校内部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在以往的学校工作中还没有涉足过,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大胆探索,积极试行,在学校建立起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督导工作体系、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学校提档升质,特色发展。
评估内容重点侧重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目标的完成情况。
五、督导的主要方式。
1.听取情况汇报。
2.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
3.进行问卷调查或测试。
4.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心理危机干预制度一、指导思想根据“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的总体发展思路,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维护师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调节和挫折承受能力,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长:关永瑜(校长)副组长:杨城(团委书记)组员:司徒秋兰(副校长)、关俭存(政教主任、德育主任)、方翠琴(教导主任)骨干成员:各班班主任、谢路华(音乐教师兼心理辅导教师)、杨丽丽(美术教师兼心理辅导教师)辅助成员:余下科任教师。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
各年级的学生心理干预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全体教职工均有责任和义务。
三、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2、面向全体师生的原则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4、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5、个别性对待原则四、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存在心理危机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和老师。
具体包括: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重点学生;2、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而出现行为和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教职工。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有自杀未遂史或近亲中有自杀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极度痛苦的学生、教职工。
6、由于身边同学有个体危机事件受到影响而产生担心、恐慌、焦虑不安的学生。
7、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家长。
8、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关注上述多种情况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对象。
五、具体实施(一)预防教育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能愉快地接纳自己、充满阳光、自信。
学校通过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周、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并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心小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力争把一切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早期预警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1、学校建立三级预警系统:一级预警:以班级为单位,主要以班主任、班委员和学生家长组成,旨在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危机;二级预警:以各年级组、政教处负责,把握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三级预警:主要指心理老师,做好心理危机知识普及、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心理辅导及危机处理,必要时做好转介工作。
2、学校建立各项预警制度:(1)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
心理辅导室将每年对八、九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认真做好这些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转化工作。
(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汇报。
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有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心理辅导室反映。
(3)心理老师及时报告学生心理危机。
心理老师在辅导室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在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领导小组。
(三)应急系统1、及时报告班级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班主任、心理老师,由班主任、心理老师根据危机严重程度考虑通知领导,并及时通知家长来校。
在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直接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等相应处理措施。
2、进行阻控对于可能造成危机扩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应进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绝;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物,应协助有关部门及时阻控。
3、实施治疗对经专家确认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发现有自杀意念或出现自伤自残等行为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来校,商议处理事宜。
若出现心理障碍急性发作,应立即送往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诊治。
4、应急救助得知学生有自伤或伤害他人倾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救助措施。
紧急情况下可拨打110、120等紧急救助电话。
具体职责分工如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保安人员负责保护现场,配合学校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调查取证,配合学校及医疗部门对学生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安全监护。
卫生老师负责对当事人实施紧急救治,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其转至相关医院治疗。
心理老师负责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四)监护和跟踪1、因自杀意念强烈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应有家长陪护。
2、对危机事故处理完毕后,心理辅导室应对危机事件卷入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3、对于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的学生,在其复学以后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并做好相应的防备预案。
(五)备案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辅导室应做好资料的收集与证据保留工作,并负责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分析,以备今后参考。
注意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特制订心理健康课程评价方案。
二、评价原则1、平等性原则。
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2、尊重性原则。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3、鼓励性原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教师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不妄加评断。
4、参与性原则。
在课堂上,教师决不是一位旁观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完成目标。
5、目的性原则。
课堂活动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心理年龄特点,在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规律。
三、评价标准1、目标达成状况: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起点和标准,整个评价活动实际上是对教育目标的完成状况作判断。
2、效率的高低:单位时间内取得的教育效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例。
3、学生接受性:与其他学科文化知识教学不同,在活动中更多地涉及到情感体验或认知内化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性出发设计实施教育活动。
四、评价过程明确目标;确定指标;选择方法;确定工具;实施计划;分析资料;做出报告。
五、评价内容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规范制度总则善行:心理师的工作是使寻求专业服务者从其专业服务中获益。
心理师应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并避免伤害。
责任:心理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认清自己的专业、伦理及法律责任,维护专业信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诚信:心理师在工作中应做到诚实守信,在临床实践、研究及发表、教学工作以及各类媒体的宣传推广中保持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