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仿与创新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模仿与创新作文
第一篇:模仿与创新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会模仿的国家,那么日本必定是当之无愧地占据龙头地位。大和
民族,以其精湛的模仿工艺和智慧,在19世纪中后期,疯狂吸收了西方列强积累了上百
年的科技文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一夜暴富”,成为了资本主义列强中的一份子:而
若要评选当今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国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豪地说前三甲中必有他们
的位置吧!
没错。日本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既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称道的
创新意识。他们并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国人的经验后,他们也想方
设法的改进,创造出一种更好更高效更便捷的产物,这或许便是日本这么个弹丸之地为何
强盛的原因——模仿与创新。
模仿,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常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但是日本却用事实证明:模仿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我只所以举日本一例,是因为他很好的诠释了模仿与创
新的关系,这种日本式的模仿,并非只是单纯的接收,在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同时,也渐渐
成为了主导者。正如三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父亲的一切,包括语言与动作一般。他们的模仿
也好是如此乐此不疲,但绝不仅限于此。一旦孩子长大了,他也会在父亲的言语之上添加
属于自己的元素,在继承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扬光大。这正是日本人所做的模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非全盘接受而又有所继承。于是,日本人的创新也就应运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模仿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递进关系。在迷茫彷徨之际,模
仿他人,试着照别人的路子走有时又未尝不是一种上策呢?尽管饱受他人非议,甚至于被
认为是失去人格独立的表现,可回想日本的经验,若没有前期的模仿积淀,哪来现在那么
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呢?我们甚至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是创新的基石——当然,这里
仅指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例如日本这样过去科技水平并不高的情况。而这种模仿,也
并不是那种“模仿死了”的情况,而是我们所说的日本是模仿当然,日本人的这种创新意识,也与他们本身的进取精神有关。不过,倘若你是哪种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极强的人,那
很好,走自己的路吧!但不可否认,在早期的创新时期,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没有
理由,也没有权利去嘲笑那些模仿者,也许他们明天也一样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忽而又想起我们的古老中国来,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相同的创新精神,也有过辉煌。当
最终泯灭了。岁月的沧桑,使我们把自己所在了小屋子里,也是自己渐渐老去,失去了活力。而当我们变成学徒时,却变的只知一味模仿而不知创新了,以至于现在连一个电视节目,一段广告都得原搬照搬。短期内确实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可我们的长期呢?也许
我们现在真得想日本人学习了,尽管人家学了我们十多个世纪。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
该找回自己民族的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便是魂。倘若真是如此,中国崛
起不远矣,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远矣
第二篇:模仿与创新
美国的金门大桥以建筑奇伟、气势恢宏而著称于世。在金门大桥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
它而建造的大桥一一弯曲大桥,除外观外,其宽度、实用价值等均胜于金门大桥,但知名
度远逊于金门大桥。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区别。”区别
是什么呢?金门大桥经过设计师长期思考酝酿才设计建成,具有独特风格,是创新的桥:
而弯曲大桥只不过是金门大桥的翻版,是模仿的桥。它们的造型相似,内涵却大有区别,
因为模仿仅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思维活动,而创新则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所以它更高级、更被人们重视。正是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
创新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风险。而模仿徘徊于别人的老路,
无风险更无需勇气。开一代山水画风的张大千,少时临摹前清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能以
假乱真,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毅然放弃模仿别人的作品,以无穷的勇气开创了自己的山
水画法,震动了画坛。如果他没有勇气停止制造石涛“质品,’,没有勇气自己探索,那
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画家,少了一位彪炳画史的巨匠。
创新更需要高度的智慧。高尔基说过:第一个把少女比做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
庸才,第三个便是蠢才。的确,创新的作品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经过了人
脑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智慧的结晶。而模仿只是浅层次的再创造,如果把
创新比做撰写一篇文章的话,模仿也只是将其化为铅字,再印出几篇来而已。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地排斥模仿。模仿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可以从模仿中获
得创新的灵感,找到创新的途径。但不能囿于模仿。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学”字反映出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似”便是满足于模仿而不前行了。如
果弯曲大桥设计者“学”而不“似”,想必世上又能多了一种奇观吧。
当前改革开放,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模仿,但更需要创新,我们应放下包袱,
开动机器,以百倍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修建一座真正有中国特色的通往美好未来的大桥!
第三篇:模仿与创新
一个中式裁缝,一件带有补丁的西服,的确,裁缝他做到了,成功地做出了另一件一
模一样的西服,然而那照搬的补丁却终究成为了令人哀叹的一大败笔。
甚矣,其人之不惠!
纵然他技艺再过高超,缺乏了创新,而只是机械般地埋头“复制、粘贴”,又怎么能
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曾经看过一个有关模仿秀的电视节目,里面的选手个个与所模仿的明星十分相像,有的.甚至一看之下便会认为是明星本人到场。在绚丽的舞台上,他们的模仿揽尽了观众的
掌声,然而他们成功了吗?恐怕并不然,对于一个模仿者,若他们只是将另一个人的所有
一切强行灌注到自己身上,其结果也只能是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所得到的也不过是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