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书交流会教案

合集下载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

聊聊《草房子》——《草房子》阅读交流课东坪镇萸江学校闵小玲【教学目标】1、认真读完全书,感知书中的人物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个性阅读与合作阅读,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师生交流读后感受。

3、感受《草房子》的人性之美,感悟成长的美丽,品味小说的文学魅力。

【教学重难点】1、把握全书内容,感知人物特点。

2、学习三种阅读策略。

3、从文中的主要人物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的故事中,交流感受和体会,感受成长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曹文轩的《草房子》你们都看完了吗?(生答)2、那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看书的情况。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完成。

)3、教师小结,引入本课:聊聊阅读、聊聊《草房子》。

二、聊聊文中人物,学习阅读策略一。

1、教师提问:同学们,拿到一本新书,你们是如何阅读的?(生答)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更好阅读方法,你们想知道吗?3、在学习第一个阅读策略以前老师像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课件出示人物描述,学生以抢答形式来回答)4、让学生说说文中其他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

5、课件出示人物关系表,让学生拿出教师发的表格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6、请一名学生展示所填表格,讲解人物关系。

7、师小结,引出阅读策略一:构建人物关系。

三、聊聊人物的特点,学习阅读策略二。

1、说一说:你最喜欢谁?(学生自由说)2、考一考,用事实来说话。

外表最有特点的是谁?最与众不同的是谁?最固执的是谁?最淘气的是谁?最有孝心的是谁?4、出示桑桑图片,集体分析桑桑的特点。

集体完成桑桑性格分析的表格。

5、总结阅读策略:分析人物特点。

6、分组讨论陆鹤、杜小康、纸月、细马的性格特点,完成表格。

7、集体展示。

四、聊聊成长,感受成长中的苦难,与成长的美丽。

1、根据学生所填表格,教师谈话引入:成长中必须经历苦难。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在苦难中成长的。

3、教师小结,出示诗歌:成长的美丽。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草房子》,了解作者、背景及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交流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草房子》概述a. 作者介绍:曹文轩及其作品b. 故事背景:了解作品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及地域特点c. 故事梗概:掌握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脉络2.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a. 主要人物:桑桑、纸月、温幼玉等b. 人物特点:分析人物性格、动机、成长变化等c. 人物关系:梳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情感纠葛3. 第三章:情节解读a. 重要事件:挑选作品中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b. 事件意义:探讨事件对人物成长及故事发展的影响c. 情节安排:欣赏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构思4. 第四章:环境描写欣赏a. 自然环境:欣赏作品中的自然风光描绘b. 社会环境: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及民俗风情c. 环境与人物:分析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5. 第五章:主题探讨a. 人性光辉:挖掘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b. 道德观念:探讨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c. 现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品对自身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作品的意义。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量及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2. 课堂发言:评价学生的表达及思考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及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共计15周。

2. 每节课前,学生需预习相关章节,做好阅读笔记。

3.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章节回顾: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记忆。

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篇: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苦难与成长——《草房子》课外阅读指导方案【教材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学生分析】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缺少人生的历练,使他们的性格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缺陷。

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

而《草房子》为他们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唤醒他们心底的人文情怀,使他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让他们真正学会感动。

【设计理念】“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缺少的。

《草房子》一书感情真挚,情感细腻,书中的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中学会了坚强,毅力与责任。

于是,我从苦难与成长的主题切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诠释。

【教学目标】1、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

2、赏析精彩片段,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感受《草房子》表现出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性格、作品的语言等角度去赏析文学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草房子》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出作者:1、同学们,每个学期,老师都会推荐一部作品,我们师生一块,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本书,然后交流彼此的读书感受。

我们曾经一起读了《上下五千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草房子》读书交流会2 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会2 教案
护学校,豆角为学校财产落水去世.
学生朗读
墓前,是一大片艾,它们笔直地挺着,在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预设:学生发现艾地的象征意义,作者用艾草比喻秦大奶奶,
最初有自行车,有皮带,有四季的衣服,戴口罩,家中有钱.
后来穷困潦倒,无法上学.偷拿课本想要自学;在芦苇荡里艰难地养鸭子,养鸭失败在学校门口摆摊.
(1)我来考考你们,咱们先进行一个游戏热身,竞猜人物.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的话,请同学竞猜。
(1)、得了鼠疮,经历了死一样的痛苦(桑桑)(2)、从小没有父母,身世离奇,被人欺负(纸月)(3)、过继到邱二爷家,经历了洪水后家毁人亡痛苦(细马)(4)、因为秃头,自尊受损,在抗争后被人冷落,后证明自己(秃鹤)(5)、因家庭变故,辍学放鸭,在孤独中经受磨炼。(杜小康)(6)、有一副好嗓子,漂亮且心灵美,最终所托非人(白雀)(7)喜欢吹笛子,最终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蒋一轮)(8)为了土地和油麻地小学“战争”,为了救南瓜落水。(秦大奶奶)
思考是无止境的,班级读书会能不能通过实践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与局部语言的品味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围绕书的讨论与后续活动的结合”这些命题上有进一步地开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一直思考下去的。
出示标题:
读有所悟,悟有所获。
六、 总结感动,回归唯美。(2分钟)
师小结:听着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我们的交流会也不知不觉地接近了尾声。曹文轩所写的《草房子》以唯美的语言悄悄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
六、好书推荐:(2分钟)师:曹文轩佳作还有许多许多。本学期我们的第二本推荐阅读书目《山羊不吃天堂草》,也是一部令人百读不厌好书。
(1)交流故事情节,
(2)杜小康最初的生活什么样?后来呢?举例子说一说

(完整版)《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doc

(完整版)《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doc

成长的美丽——《草房子》读书交流会【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引领学生在总结梳理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在感受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基础上,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教学重难点】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学会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草房子》一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最近我们大家共同阅读了一本好书——《草房子》。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那座充溢着古朴、温馨、浪漫与清新气息的草房子,去感受诗一般的语言,经历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真、善、美的享受。

二、内容我知道1.简介作者曹文轩。

2.《草房子》到底是怎样一部小说,它到底写了一些什么呢?请同学介绍一下。

课件出示。

三、故事我会展1.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草房子。

2.出示文中描写草房子的段落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

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大大的,里面很敞。

,,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

一幢幢房子,在野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

而当太阳凌空而照,那房上金,又出一派来。

3.如如画的草房子可是油麻地一道亮的景呢!我把份美收藏在心中吧!(配曹文以他蘸深情的笔触把我入了、自然,人感的面,使我跟着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跟着他一路成。

四、人物我知道1.在么多明的人物形象中,最能打你,你以忘的是?2.集体交流桑桑(1)我想桑桑的皮蛋、异想天开一定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油麻地可是出了名的,来例桑桑的皮往事?(2)桑桑那么皮蛋,可是他却得了油麻地所有人及我同学的喜,又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例明?(心、善良、有心、仗、勇敢、⋯⋯)(1)他是中第一个出的,在你眼中,是个怎的人?你是怎么看待他的?(2)烈的自尊和倔来自于他有一与众不同的袋。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评价设计(鼓励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风格创新)【主要内容】1.学生历时两个月读完原著,并适当做批注。

【评价反馈】1.全班完成【主要内容】1. 初读文中片段,体会人物形象。

【评价反馈】1.学生能从一些片段体会任务形象。

【主要内容】1. 仿照书中写人物的方法写人。

【评价反馈】1.全部完成,效果不错。

教学过程设计一、诗意引入,走进作家作品1、分享故事,诗意引入师:同学们,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郑渊洁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师生合作读)“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去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是在房子里吗?不;是在花园里吗?也不是。

”“我就在书中等你。

”孩子们“我就在书中等你。

”是这位叔叔与我们的心灵相约。

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的对话,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

2、介绍作者。

了解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开课之初,通过诗意故事导入,打消学生与整本书阅读的隔阂和畏难情绪,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补充作家资料,知人论事,为学生多角度感悟作品创造条件。

】二、交流经验,回顾读书方法同学们,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书中与曹文轩叔叔亲密交谈,一起走进那座充溢着古朴、温馨、浪漫与清新气息的草房子。

现在,让我们再次通过读封面、读序言、读目录、读书评等方式帮助我们读好整本书,一同去回味这一段难忘的心灵之约。

(课件出示《草房子》的封面、序言、目录、书评)【设计意图:“读整本书”重视学生读书方法的培养。

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封面、序言、目录、书评,回顾“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同时让学生自然回归原文,作好分享的准备。

】三、分享汇报,多角度阅读1、品“人”(1)回顾主要人物:在这些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草房子》读书会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引领学生在品悟人物成长历程的过程中,感受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3、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独立逐章阅读完《草房子》全书。

2、制作《草房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诵读童谣,导入文本。

2、板书:《草房子》二、回顾文本,交流感受1、说梗概我们已经读完了这本书,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2、谈感受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3、聊人物(1)梳理人物说一说:这本书中都有哪些人物?(2)猜测人物1、小游戏:猜猜他是谁2、学生猜出人物后,相机交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了解。

三、精彩再现,品悟主题(一)聚焦人物,感悟成长过渡:在这本书中,有几位和我们大家同龄的少年,他们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之后,迅速成长。

请大家快速打开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他们都是谁?1、关注秃鹤:(1)在秃鹤的成长过程中,他发生了哪些性格或心理上的变化?学生讨论交流并填写学习单。

(2)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秃鹤一次次地发生改变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精彩片断:从这些片断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秃鹤?(3)出示: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为什么说秃鹤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4)师小结2、关注桑桑、细马、杜小康:(1)桑桑,细马,杜小康这几个人物成长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事件是什么?在事件的前后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学生交流(二)总结升华,链接生活1、总结升华。

2、链接生活:了解了秃鹤,杜小康、细马、桑桑的成长故事后,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你应该怎么做呢?(三)交流点拨,方法提示同学们,我们今天围绕着“成长”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我们还可以围绕其他的话题,比如:作者的写作风格,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展开交流,来分享我们的阅读感受。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及反思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理解《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1.2 教学内容:(1)第一章:桑桑的草房子(2)第二章:纸月的故事(3)第三章:细马的生日(4)第四章:秃鹤的愿望(5)第五章:杜小康的梦想1.3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3)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题:成长、友谊、梦想。

2.2 章节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主阅读每个章节,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2.3 课堂互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情景再现。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4.1 教师总结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2 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和交流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3 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阅读《草房子》的章节,了解故事的发展。

(2)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六、教案设计6.1 教学目标:(1)深化对《草房子》中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和表达能力。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 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 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学生能较准确地朗读《草房子》第一至第五章的文字;(2)学生能简单地描述人物、事件和背景;(3)学生能理解《草房子》的主题和意义。

2.认知目标:(1)了解中国农村的生活和风俗;(2)了解农村社会的阶级差异;(3)理解贫穷和富裕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教学生提取《草房子》中的主题和意义;(2)教学生理解和描述人物和事件。

2.难点:(1)教学生理解主题和意义的原因和思考;(2)教学生了解农村社会的阶级差异。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本次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1.视听教学法:观看《草房子》电影片段、听取台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草房子》的情节和背景;2.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开展小组讨论和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积极性;3.阅读理解教学法:通过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草房子》的文字和插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演讲训练法:对于学生打算表述观点和分享结果的情况,进行提前训练。

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利用PPT或将与草房子相关的图片进行呈现,鼓励学生探索有关这个题材的信息,并尝试回答有关这个书名的问题,进行展开。

(教师引导)2.前知识导入请学生先讲讲他们了解的中国农村风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了解更多中国乡村生活的细节,如农业生产、住房、交通、精神文化等。

3.阅读和讨论(1)阅读《草房子》第一至第五章的文字和插图;(2)讨论内容:a. 你读过中的人物和环境有怎样的印象?b. 小男孩和他的家庭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语言和举止的特征?c. 中国乡村贫困的焦虑和挫折是什么?d. 贫穷和富裕的差别在哪里?e. 你认为草房子的主题是什么?《草房子》告诉我们什么?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在白板上总结学生的答案,并且提示并解释,需留意在每一个部分的分析和理解的多样性。

4.课堂小组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创作一个和《草房子》有关的小故事、诗歌、歌曲等,并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展示。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概述故事情节。

1.3 教学活动(1)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学生分享自己对《草房子》的了解和阅读兴趣。

(3)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草房子》第一章。

第二章:情节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梳理《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重要事件,梳理故事脉络。

2.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草房子》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

3.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草房子》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草房子》中的主题思想,联系现实生活。

4.3 教学活动(1)教师提出探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五章:读书感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的感悟。

5.3 教学活动(1)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的感悟。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感悟。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草房子》中的文学手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

《草房子》读书交流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教案

成长的美丽《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阅读目标1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感受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

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精神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3、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一、开篇引言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的作者祈智叔叔和一个小朋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去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相约。

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的对话,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草房子,去和曹文轩进行亲密的对话。

二、聚焦人物,品味感动(课件出示标题)1、在这些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现在我们就到油麻地小学去寻访这些可爱的人。

自由读片段,你们在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同时,迅速判断出文字描写的是书中的哪个人物?谈谈这个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他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

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显眼;很精致的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

它就这样戴在他的头上,使得他陡增了几分俊气与光彩。

(秃鹤)②一个长得很精神的男孩,大额头,双眼微眍,眼珠微黄,但亮得出奇,两颗门牙略大,预示着长大了,是一个有力气的男人。

(细马)③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

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融化。

这个念头缠住了他!(桑桑)三、指导阅读1、聊书时,从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那么,大家回忆一下语文课堂上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来感受人物形象呢?(出示: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神态、典型事例、侧面描写等)师结: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来感受人物形象,这就是精读的方法。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关注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交流阅读体会,领略小说的美。

2、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用笔书写自己的童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是谁?(郑渊洁)郑渊洁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同学们猜,郑渊洁叔叔是怎么回答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齐读这句话)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书中,等待我们翻开书页,走进他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天,与我们12下一页《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三、我这样阅读《草房子》)①看序与跋、看目录②先浏览再精读③做批注(展示)教批注(眉批、旁批)④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查字典⑤看开头、结尾(出示开头结尾两段话)⑥读多几遍与他人沟通、碰撞⑦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有教育意义或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常见读书方法1、圈点式读书:圈划好词、好句、好段落,做好批注。

2、提要式读书:将最能表现中心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

3、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摘录有意义或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把所思所想写下来,整理成文。

确实,读书不能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而应深入细致地读,边读边思、圈点批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大家坚持不懈地这样读书,一定会受益匪浅。

四、书写自己的“〈草房子〉”1、曹文轩写童年写得好吗?好在哪里?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吗?2、在这么多人当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3、如果让你写自己的童年,你会怎么写,有没有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也在构思之中。

六年级必读书目《草房子》读书交流活动教学设计

六年级必读书目《草房子》读书交流活动教学设计

阅读点亮心灯《草房子》读书交流活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经典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设计理念】开展“班级读书会”,通过学生群体间的“合作性阅读”,积极创设一个自由、平等、互动的平台,明确的阅读分工和互补的阅读心得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袒露心声,热爱阅读,学会阅读。

【教学目标】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童年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体悟作品对生命的诠释。

2.采用“班级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教学准备】和学生共读《草房子》,及时交流感受,写好阅读手册。

【教学流程】一、开篇引言前一段时间,我们共读了《草房子》这本书,今天我们围绕这本书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板书:草房子)二、赏析人物书中,曹文轩以他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使我们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一起成长。

今天我们先一起去走近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大屏幕出示:赏析人物)那么书中都有哪些人物呢?我们用怎样的谁来说说。

(板书: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在这么多人物中,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个人物形象?那我们就从桑桑开始聊起。

桑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桑桑1.说说他的调皮捣蛋。

(1)把碗柜改装成“高级鸽笼”。

(2)把蚊帐做成渔网,去捕鱼虾。

阅读点亮心灯(3)大夏天,穿上妈妈晒在太阳下的棉衣,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作者通过三个小故事刻画出了桑桑调皮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桑桑很调皮,学习也不名列前茅,但是他却赢得了油麻地人及我们的喜爱,这又是为什么呢?(1)善良。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word课件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word课件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作品分析《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经典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失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阅读目标1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感受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

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精神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3、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阅读准备1、学生阅读《草房子》,完成读书笔记。

2、每个学生制作一张书签。

教学流程一、开篇引言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的作者祈智叔叔和一个小朋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去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我就在书中等你。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相约。

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的对话,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

二、导入本课汤老师说过,每个学期,都会推荐一部作品,我们师生一块,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本书,然后交流彼此的读书感受。

最近,我和大家一起认真阅读了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由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关于这部书的内容,我想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以及在座的老师们念一念封底的介绍。

(略)我想,读了这本书,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今天我们就开个读书会,分享大家对《草房子》的阅读体会。

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草房子。

二、走进草房子,收藏美好(课件出示标题)1、我们先来温习一下作者对草房子的一段描写。

(幻灯片出示这段文字)2、谁愿意来给大家朗读这段文字?3、这就是油麻地的草房子,在你的心中,它们是普通的草房子吗?你认为它怎么样的草房子呢?4、草房子如诗如画,作者的文字也如诗一般充满魅力,让我们将这份美好收藏于心吧。

《草房子》读书交流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草房子》,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桑桑与草房子教学重点:了解桑桑与草房子的故事背景,感受桑桑天真、善良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桑桑与草房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亲情与友情。

2. 第二章:秃鹤与红门教学重点:了解秃鹤与红门的故事背景,分析秃鹤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探讨秃鹤与红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勇敢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3. 第三章:纸月与油麻地教学重点:了解纸月与油麻地的故事背景,感受纸月的善良、勤劳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纸月与油麻地之间的感情纠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友谊与爱情。

4. 第四章:细马与乔乔教学重点:了解细马与乔乔的故事背景,感受细马的勇敢、担当精神。

教学难点:分析细马与乔乔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包容。

5. 第五章:秦大奶奶与白雀教学重点:了解秦大奶奶与白雀的故事背景,感受秦大奶奶的善良、无私品质。

教学难点:探讨秦大奶奶与白雀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情节的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及观点的独到性。

3. 学生通过作品所获得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的提升。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五个章节,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六、第六章:杜小康与芦花荡教学重点:理解杜小康在芦花荡的成长经历,分析他性格中的坚韧与毅力。

教学难点:探讨杜小康与芦花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

《草房子》阅读交流教案与反思

《草房子》阅读交流教案与反思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认真读完全书,感知书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个性阅读与合作阅读,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师生交流读后感受。

3、感受《草房子》的人性之美,感悟成长的美丽,品味小说的文学魅力。

【教学重难点】1、把握全书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从文中的主要人物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的故事中,交流感受和体会,感受成长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吟唱童谣,激趣导入师: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不管身处怎样的年代,童年总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而在这段丰富多彩的生活里,总少不了童谣的陪伴,它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快乐。

我们一起来吟诵——指名读:“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

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P35“一颗星,挂油瓶!油瓶漏,炒黑豆!黑豆香,卖生姜!生姜辣,叠宝塔!宝塔尖,戳破天!天哎天,地哎地,三拜城隍和土地!土地公公不吃荤,两个鸭子囫囵吞!”P92 生齐读:“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P42师:刚刚同学们诵读的这些儿歌,全都选自这本《草房子》。

之前,同学们都已经认真地读了这本书、绘制了人物关系图、理清了主要人物的典型事件、产生了一定的阅读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今天的交流会形式与以往不同,我邀请了两位同学当做主持人,请她带领大家交流一下草房子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请大家掌声欢迎我们今天的小主持人赵一潼和刘浩楠。

甲:尊敬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甲: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甲: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乙: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与好书为友,与智慧牵手。

甲:我们读完了厚厚的《草房子》乙:相信大家的内心有许多复杂的感受想和别人交流。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阅读交流课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阅读交流课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教学内容《草房子》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温馨、感人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理解和宽容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小男孩与草房子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草房子》的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1. 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草房子的实物,引发学生对草房子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草房子》,边读边思考,做好批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引导。

5.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6. 情感升华:通过讨论、分享,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1.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阅读心得、情感体会作业设计1.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草房子》的理解和感受。

2. 选取作品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展示对作品的理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草房子》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总结、提炼,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

3、油麻地的草房子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像这样的描写, 我们称之为环境描写。 (板书: 环境) 其实像这样的描写, 书上还有很多地方, 同学们不妨再去读一读, 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聚焦人物,感受人物美
1、在这些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说说看,你们都认识了哪些人?(学生交流)
教学目标:
《草房子》课外阅读交流课
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内 在魅力。
2、赏析精彩片段,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感受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性格、作品的语言等角度去赏析文学作品。
一、
获更多。
2、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话,我们一起共勉: 阅读,成就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附板书:
草房子
环境
人物

情节
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
。读了这本书,你们一
定有很多话要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个读书交流会,分享同学们对这本书的阅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 。
二、
走进草房子,感受环境美
1、 (出示片段)
文中有一段关于草房子的描写,指名朗读片段。
2、 (板书:美)
这就是油麻地的草房子,你觉得这是怎样的草房子?
四、朗读品味,感受情节美
1、这部作品,给了我们美的享受,美在环境的描写,美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更美在故事的 情节上。(板书:情节)
2、书中哪些故事情节让你感动, 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把你的感到传递给大家。 (生交流, 播放背景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房子》读书交流会教案
授课教师:孙月梅班级:五.一
授课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一、作品分析:
《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二、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三、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人手一本《草房子》(如若个别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同桌共读);阅读《草房子》;
小说《草房子》,并把部分章节录制成幻灯。

2.电影《草房子》片断。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
1.板书“草房子”
看到“草房子”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看看北方油麻地的草房子,看看那里的草房子和我们印象中的草房子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

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

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

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

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


师:一边看投影,一边听同学读。

(伴乐指名学生深情朗读。


说说这样的草房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是凉爽的。

当太阳凌空而照时,房顶上金泽闪闪,显得十分华贵。

3.师:让我们从书的封面上来大概感受一下这样的草房子,瞧,这就是那草房子的房顶。

(课件出示)封面上的画一直延伸到封底了,让我们仔细观察封面和封底,你观察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教师在学生讲到作者时,适机介绍作者:
曹文轩,生于我们江苏盐城,他在农村生活了20年,现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曹文轩叔叔写了很多给我们孩子读的作品。

其中有不少获得了多项大奖,还有一些作品被译成了英、法、日、韩等文字。

教师适机说:封面和封底的图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这些孩子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课前老师在我们班调查了一下,了解到有几位同学读过这本书了,就请他们介绍书里写到的孩子,你记得哪些孩子的名字?
4、交流关于人物“秃鹤”的故事。

(1)猜猜看,哪个男孩子可能会叫秃鹤?为什么
(2)像大家猜得一样,这个孩子因为是秃头,其他孩子便都叫他为秃鹤,其实她叫“陆鹤”,他长得什么样?谁看着图来描述一下。

一齐喊喊他!
(3)课件出示“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

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学生自由读,指名一生读。

(4)如果是你,长成了这幅摸样你会怎么想?
秃鹤也不愿意长成这个模样,由于秃成这样,其他孩子都会去摸他的光头借以取乐。

上三年级时,秃鹤的头谁也不给碰了。

谁碰,他就跟谁急
眼,就跟谁玩命。

这颗秃头呀,带给他太多的烦恼,太多的尴尬,太多的伤心,也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秃鹤的秃呢?
秃鹤的父亲得了一个秘方,看过的同学还记得什么秘方吗?说是用生姜擦头皮,七七四十九天,就能长出头发来。

为此,秃鹤每天得忍受着火辣辣的刺痛。

这个秘方会有效吗?
学生猜猜,并说说理由。

师:这个办法当然没用。

(5)看书里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师:秃鹤并不是因为秘方有效成了英俊的少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就在书中。

5.交流关于人物“桑桑”的故事。

(1)师:书中还有一个主人公叫桑桑,这会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来读读关于桑桑的两个片断。

学生自由诵读事先发给学生的材料纸。

(2)读完后想想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还可以画一画相关语句。

全班交流
(3)师:桑桑还是个有许多怪念头,又很调皮的孩子,他还很爱出风头。

夏天到了,我们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中的一个片断(播放影片片断)。

看完后问:桑桑作了什么?
(4)大胆想象一下,像桑桑这样的孩子还可能会做些什么事?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平时观察想象。

(5)听着大家的交流,我感受到同学们对桑桑这个孩子很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已经喜欢上他了。

像这样的孩子往往是颇有野性、精力旺盛、身体结实的孩子,可是在六年级时,他却长成了这个模样:(课件出示“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
(6)指名一生读,一边听一边想象桑桑的样子。

当你读着这样的文字时,仿佛眼前就有个怎样的桑桑?
(7)你会有什么疑问?会有怎样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8)看过书的同学能介绍一下吗?(是的,桑桑得了一种怪病,才导致他变成如此模样。

病魔缠身的桑桑曾经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去求医问药,可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归。

最后,等待桑桑的到底是可怕的死亡还是病痛之后的重生呢?)
6.交流关于人物“秦大奶奶”的故事。

(1)师:我们刚刚大概了解了在油麻地小学读书的两个孩子,在油麻地小学的一角,有一间小小的草房,小草房里住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叫秦大奶奶。

在我们的印象中,你会校园内的奶奶想象成一个怎样的老人?
(2)大家都有着美好的想象,可是油麻地的人都说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看了这个评价,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3)再听老师读读关于秦大奶奶的一段文字。

(课件出示:“桑桑读完五年级的那个暑假……她掉到了水中被淹死……给秦大奶奶送葬的
队伍之壮观,是油麻地有史以来所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的历史里不可能有的。

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与孩子们,一个挨一个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田野上迤逦了一里多地。

”)
(4)此时,你又特别想知道什么?
(二)总结
1.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略略走进了《草房子》,关于书里人物,书中的故事,我们做出了一些猜想,更留下了许多疑问。

如果你去细细地读这本书,不仅能解答心中的疑问,还能了解到书里写生活在油麻地的大人和其他孩子的故事。

更会读到看似简单但又诙谐幽默,看似平淡但又充满诗情画意,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

2.老师课前了解到我们学校六年级其他班已有几位同学读过这本书,便特意去查找了一下他们有关于《草房子》的读书笔记,其中有两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学生读后感。

《草房子》是一首诗。

———肖复兴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崔道怡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樊发稼
指名学生读一读。

(三)延伸
如诗的《草房子》是曹文轩叔叔写的“纯美小说系列”中的一部,这个系列中还有其他优秀的作品,如:(课件出示)
《根鸟》、《红瓦黑瓦》、《野风车》、《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
希望大家课后去购买或借阅,细细品读,你会走进一片纯美的文字天空,那浓郁的书香,独特的意境一定会让你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