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闭关锁国[原创].
部编人教版2018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共19张PPT)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 更多的却使中国和世界脱轨,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最终在1840 年鸦片战争被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此后便是不断地受到西 方国家及日本的侵略奴役,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 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 遵守市场的规则。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 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今中国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
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塔城 伊宁 乌鲁木齐
经济 沿海开 西宁
黑河 满洲里 珲春
长春
呼和浩特 银川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
特区
拉萨
放城市
沿江
省会城市
西安
长沙 瑞丽 贵阳 昆明 东兴 河口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开发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
课堂小结
对外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特区的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4_正确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
正确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
【解析】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 远战略着眼,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 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1980年,全国 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立经 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2001年11月,在世界贸易 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 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我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面行使 我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 上根本不同。
正确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步骤: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1988年)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1990年) (3)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1988年) (4)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1992年)
知识点4正确认识我国的 对外开放
正确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概况】
1.含义: 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
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正确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概况】
2.目的: 更好地利用和吸收识我国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内容: 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精品教案
第9课对外开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问题: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我国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
历史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专题六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中国人民素以友好交往、和平共处著称于世。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对外开放的保障。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闭关政策,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主题一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2.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和重要史实;3.归纳古代中国先进科技文化外传的具体内容和影响;4.分析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尼布楚条约》的签定等对外关系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国际影响,理解古代对外关系有开放到闭关的历史趋势及原因;5. 重点掌握秦汉、隋唐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交往关系的基本史实,比较分析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学法指导:1.以小专题的形式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如中国各个时期的交流物品;2.充分利用比较法,如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3.重视历史地图,如“丝绸之路”图,提高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4.可采用列表方式正确识记各个时期的外交成就;5.注意归纳、概括我国古代从开放到闭关的过程,分析各个阶段对外开放的内容、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综合分析对外开放给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闭关带来的消极后果,从而加深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高考预测:1.突出对外交往的大时代背景,侧重考查秦汉、隋唐与明清三个时期的中外关系史,并且要求从中归纳出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2.继续考查对“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这两个对立概念之间内涵与外延的正确理解;3.运用归纳法对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类型和基本途径进行概括考查;4.了解古代先进文化技术外传的基本史实,分析外传的历史影响,尤其注重对四大发明为主的中国传统科技的考查。
考题回放:(2005年上海历史卷·34)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对外开放
现在的深圳
1984年邓小平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 明,我们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 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
思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 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亚投行 G20峰会
“一带一路” 金砖会议
三、小结
对外开放
1 经济特区 2 对外开放扩大 3 对外开往格局的形成
4 加入WTO
三、练习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 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 )
环渤海 地区
珠江三 角洲
长江三 角洲
闽东南 地区 海南岛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 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 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 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宁要浦西一 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东方明珠电视塔
浦东机场
上海港—世界第一大港口
黑河
塔城 伊宁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共23张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时间:1980年。 地点: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政策措施:允许外企或个人及华侨、港澳同胞 投资提供优惠政策 ,简化进出口、减免税收等
经济特区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 挥广东的优势,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 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 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 出一条血路来。此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广东、福建两 省对外经济活动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并在1980年开始 创办经济特区,也就是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 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部资金进行开发 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一夜崛起的城市
25年,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 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 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设立经济特区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时间: 3、意义: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 石广生签字后同WTO总干事穆尔举杯 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庆祝中国成为WTO大家庭中的一员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 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成为 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人教版++++中国的对外开放和闭关锁国[原创]
“一边倒”源于建国初期外交的三大决策: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中国同外国建 立的外交关系具有继承性,也不承认外国外交机关和 外交人员继续保持其合法地位,仅把各国使节当作普 通侨民。凡愿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需另起炉灶,重 新办理建交事宜。 2、“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不急于同外国建立外 交关系,不急于请外国代表到中国来,而是先消除帝 国主义在华特权、势力和影响之后再根据各国对中国 的态度,分别同它们建交。 3、“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的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对抗美国。
“两个拳头打人”---即既反美、也反苏: 1、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 如1969年“珍宝岛事件”捍卫主权的斗 争 2、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 如1965年开始的“抗美援越” 1970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五.二O声明》 3、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如1961年支持“不结盟运动” 1963年周总理访问亚非14国 另外中法于1964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今天,两国同样肩负起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的重任;
两国的迅速发展不仅意味着亚洲的崛起,24 亿人口在 1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创造的财富将不可阻挡地带动 整个世界的发展。
中欧关系
古代 汉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中英 中法 中德 现代 跟随美国
独立外交
存在问题:贸易问题、
中欧关系
中美关系: 1、冷战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历程 2、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的原因
四大冲突: (1)统一与反统一; (2)强大与反强大; (3)西化与反西化; (4)称霸与反称霸。 共同利益: 经济上互有需要; 政治上互有所求; 国际问题上互需合作。
中日关系
西汉: 东汉: 唐朝: 明朝: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二十一条 扩大侵略 全面侵华 七十年代前: 现阶段: 使译同于汉 汉倭奴国王印 遣唐使、鉴真,吉备真备 倭寇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独占中国 东方会议,九一八,伪满、华北 八年抗战 追随美国 关系正常化,矛盾颇多
人教版初中历史闭关锁国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历史“闭关锁国”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掌握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搜集、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双重作用,启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闭关锁国政策,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2. 学生分享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2. 学生分享总结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拓展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历史知识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深入学习:封闭与开放的冲突1. 教师引入: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差异。
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影响,以及这种封闭态度如何与外部世界的变化产生冲突。
3. 分享讨论: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案例研究:闭关锁国与近代化的失机1. 教师布置案例研究任务:让学生查找关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化失机的具体案例。
2. 学生研究: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研究案例,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如何限制了中国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放课件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读史可以明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免征进口税…… 简化续,给予方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深圳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0-2005年深圳市生产总值增长趋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27 1980来自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1130 1997
4927
2256
3422
2002 2004 2005
深圳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深圳
小渔村
大都市
1979年的深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2018年的深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开 放课件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东方明珠电视塔
南浦大桥
浦东机场
浦东开发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的“龙头”。
开放过程
点
有计
线
划、
有步
骤地
展开
面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 是不够的,提出了“走出 去” 的战略。
请进来:
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
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了劳务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封闭与开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封闭与开放)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联系“一带一路”时政热点,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重点:
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三、难点:
封闭与开放带给我们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讲解法、图示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等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要善于联系地看问题。
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是
当时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一政策对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只有联系地看问题,才能正确解释历史。
2、指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9课对外开放共16张PPT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
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 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 为了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 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8分钟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名称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特区代表
深圳(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
设立特区作用
①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推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一一)开放沿海城市时间及数量: 1984年,14个 (2)沿海经济开放区:
复习读背
1、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点、做法、 意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怎 样的变革或调整?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时间、会议?
“一九七九年,那 是一个春天,有一 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 城,奇迹般地聚起 座座金山……”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 什么?
沿海 经济
内地 省会
开放
沿边
区
点
线
面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时间一:2001年
缩写:WTO
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组国中 织加国 议入代 定世表 书界签
贸署 易中
课堂小结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领域 的扩大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开放区→内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对外开放 (共23张PPT)
经济特区的建立 (1)时间、地点: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特区的作用: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 验田,它们在推进外贸、利用外资和技术、推进改革、 带动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课堂检测
2、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 的是( )
C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 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 地
到2017年底,高铁通车里程是2.5万公里,世界排 名第一。
2017年8月4日,中信股份发 布公告称,该公司联合凯雷 以161.41亿港元收购麦当劳 中国。 2017年10月12日更名为金拱 门(中国)有限公司。
2010年,浙江吉利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下 称“吉利控股集团”) 宣布,8月2日在伦敦 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 司全部股权的收购。
进入中国只能建立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
2002年中国的汽车产销达320万辆,比上一年增长 86万辆。媒体用“火爆”、“井喷”、“春风得 意”、“春光满面”来描述这一年的中国汽车业。
200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发布“香港居民在中国内地 居住情况及意向”调查结果表明: 到内地定居的香港居民,2001年为4.1万余人,2003年为 6万余人,而2005年为9.18万人,4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另外 还有8.02万人打算未来移居内地。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堂知识点笔记第9课对外开放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对外开放
学习任务
课时课标: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必背重点
图片解读:
(1)关键信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广州、海南岛、湛江、青岛、上海、福
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2)对外开放形势:开放城市和地区主要
分布于沿海地区,集中连片开放,从北
向南呈带状分布。
教材问题解答
【P45课后活动】
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经济特区也是对外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
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 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4
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思考: 1984年我国又进一步开 放了哪些沿海城市?
青岛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天 津 秦皇岛
连云港
广 州 北 海 湛
大连 烟台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15
点
线
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①1985年以后我国又开放了哪些 经济开放区? ②1988年增设哪一经济特区? 环渤海 地区
经 济放 区
长江三 角洲
珠江三 角洲
闽南三 角地区
海南岛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 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 资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9
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 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 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 进口税 …… 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 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0
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9课 对外开放(5)
第9课对外开放【教师寄语】: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学习目标】: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
农村:实行,作用:对内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和开辟新路改城市: 1985年改革重点是革 1992年,提出建立开经济特区:、、、,后来放对外开放的。
个沿海开放城市。
开发区是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开放格局:。
二、合作探究1、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那次会议上制定的?其目的是什么?2、责任制在农村的突出表现是什么?3、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课堂小结四、达标测试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A.农村 B.城市 C.工厂 D.国家机关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①专业化②商品化③集体化④社会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4.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
”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20世纪70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A.安徽肥西B.安徽凤阳C.河北沧州D.贵州关岭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7.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日关系
1、中日关系的原则及基础 (1)、基本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 相互信赖和长期稳定。
“正常外交”将代替“干杯外交” (2)合作基础:
经济关系是中日关系的基础。 历史文明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 2、中日关系存在的隐患(对待历史问题的分歧是主要因素) (1)、军国主义复活是中日关系的障碍。 (2)、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点。 (3)、领土摩擦将影响两国关系。
现代:中法关系稳步发展
1954年,侵略越南,中国援越抗法 较早和中国建交,1964年 当代: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中欧关系
2、发展传统的中法友谊 中法之间的共同点 第一 政治上赞成建立多极世界 第二 经济上互补 第三 赞成文化的多样性 3、尤其要重视中德关系
政治上正处于地位变迁时期的德国有求于 中国
新中国外交成就
1、建国初期至50年代 ——“一边倒”或“联苏反美”
2、60年代中国的对外政策 ——“两个拳头打人”
3、7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 “一条线”“一大片”
4、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局面 ——“无敌国”外交
“一边倒”源于建国初期外交的三大决策: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中国同外国建 立的外交关系具有继承性,也不承认外国外交机关和 外交人员继续保持其合法地位,仅把各国使节当作普 通侨民。凡愿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需另起炉灶,重 新办理建交事宜。
两国的迅速发展不仅意味着亚洲的崛起,24 亿人口在 1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创造的财富将不可阻挡地带动 整个世界的发展。
中欧关系
古代
近代
汉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英 中法 中德
存在问题:贸易问题、
现代 跟随美国
独立外交
中欧关系
1、欧洲的对华政策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 1995年制定《中欧关系长期政策》 (1)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积极评价 (2)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低调处理 (3)在政治经济外交加强接触和磋商
如1969年“珍宝岛事件”捍卫主权的斗 争 2、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
如1965年开始的“抗美援越” 1970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五.二O声明》 3、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如1961年支持“不结盟运动” 1963年周总理访问亚非14国 另外中法于1964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一条线”、“一大片”---即从中国经过日
北洋政府:《二十一条》 《九国公约》
南京国民政府:投靠英美 1927年收回一些权益:汉口九江英租界
1943年,开罗会议上,治外法权收回
近代中国被迫开放:晚清
1842年《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61年总理衙门:中央机构半殖民化 1885年《中法新约》 1895年《马关条约》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901年《辛丑条约》
后期-资本输出,铁路、借款 划分势力范围
现代:中法关系稳步发展
1954年,侵略越南,中国援越抗法 较早和中国建交,1964年 当代: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中印关系
基本史实
汉朝
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
玄奘西游,天竺遣使
明朝
郑和下西洋
近代
英国入侵印度,入侵西藏,造成 遗留领土问题
中国
印度
锡金是印度 的一个邦
中国与印度两国比较
国家
中国
印度
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国家面积 总人口 劳力人口
960万平方千米
13 亿
8.2 亿(占65 %)
300万平方千米
10 . 3 亿
6.1 亿(占60 %)
国家发展水平 属发展中国家
属发展中国家
国际地位
联合国理事国之一
非理事国
现代中印关系
1953年、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 60年代、陷入低谷-边境问题,军事冲突,撤回大使 8、90年代、关系正常化 现阶段:升温期
• 升温期
两极格局的完结 高层互访 各领域合作加强
• 不和谐的声音
中国威胁论
中印关系改善的有利条件
政治方面:南北关系、人权问题的共同立场
大宛
玉门关
葱岭
安息
敦煌
阳关
河西走廊
长安
陆路:朝鲜、越南、日本通过朝鲜半岛到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印度半岛最南端
东汉:光武帝赐日本汉倭奴国王印 班超派甘英到波斯湾 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者到长安
唐朝P90
陆路:向西-印度、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 向东:朝鲜
海路:登州扬州出发--韩国、日本 广州出发--波斯湾
2005年为法国的中国年
2006年为中国的法国年 中法关系成为中欧关系中的热点。
法国对中国的影响:启蒙思想-维新派
-革命派
近代:法国侵略中国
-激进派
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 侵略目的:前期-抢占市场,销售商品
后期-资本输出,铁路、借款 划分势力范围
中日关系(古代)以友好交往为主
政治上:汉朝-三十多国家“使译通于汉” --光武帝赐“汉倭奴金印”
唐朝--遣唐使,大话改新,
经济上:汉--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 唐--贸易频繁,日本出土“开元通宝” 中国出土日本银币
文化上--唐文化--都城、律令、各级学校传授儒学 朱熹学说在日本大行、佛教禅宗 饮食
入侵,《尼布楚条约》 侵占领土150万 瓜分中国,势力范围 与日本争夺东北 扶持共产党,促进国共合作 帮助中国抗日 在国共内战中持中立 一边倒 恶化 主动修好
战略伙伴、能源合作,经贸、国际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内容
1、战略—合作范围的全球性和全局性 2、协作—重大国际问题协调行动 (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地区和全球 军事安全,军事技术和武器合作等问题 3、伙伴关系—平等的合作,好邻居、 好朋友、好伙伴
李光耀曾经对比了日本和德国各 自对待二战的态度并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想日本将会再次成为不被人爱的 国家。”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更是言之凿凿 地说:“我们所会见的所有亚洲国家 领导人, 都不认为日本是朋友。”
中俄关系
基本史实
清朝康熙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十九世纪末 日俄战争 苏联建立后 二战期间 二战后 新中国初期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现阶段
友好使者--鉴真、吉备真备、匡衡
中日关系(近代)日本侵华为主
军事上 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多次野蛮大屠杀
政治上
1、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2、扶持中国反动势力、以华治华
经济上 文化上
1、勒索据巨额赔款2、资本输出、 商品输出、3、掠夺沦陷区
同化政策、愚民教育
甲午战争对远东格局的影响(对中国、对日本、对远东)
1、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2、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赋予了独立自主以新的内容。 4、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一)、中美关系 (二)、中日关系 (三)、中俄关系 (四)、中欧关系 (五)、中印关系
中美关系
一、历史史实
第一次鸦片战争: 望厦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伪装中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经贸方面:发展经济和贸易合作 经济上的互补性
科技合作:印度:原子能、遗传工程、 软件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小水电技术
中印关系的制约因素
• 中国威胁论的恐慌 • 中巴关系的干扰 • 悬而未决的边境问题
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
• 定位
双边关系对于彼此的利益
• 定向
新形势下更成熟的关系
• 定性
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稳定
2、“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不急于同外国建立外 交关系,不急于请外国代表到中国来,而是先消除帝 国主义在华特权、势力和影响之后再根据各国对中国 的态度,分别同它们建交。
3、“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的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对抗美国。
“两个拳头打人”---即既反美、也反苏: 1、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
本,到中东再到西欧,南边到澳大利亚、新西兰, 最后到美国,这就是“一条线”,周围的国家是 “一大片”。组成国际反霸联合阵线对抗苏联。 此时的外交成就有:
1、中国同西方的关系得到普遍改善。中日、中 美建交。
2、中国继续加强了同朝鲜、罗马尼亚等社会主 义国家的团结。
3、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得到恢复、发展和加强。
四大冲突: (1)统一与反统一; (2)强大与反强大; (3)西化与反西化; (4)称霸与反称霸。
共同利益: 经济上互有需要; 政治上互有所求; 国际问题上互需合作。
中日关系
西汉: 东汉: 唐朝: 明朝: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二十一条 扩大侵略 全面侵华 七十年代前: 现阶段:
使译同于汉 汉倭奴国王印 遣唐使、鉴真,吉备真备 倭寇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独占中国 东方会议,九一八,伪满、华北 八年抗战 追随美国 关系正常化,矛盾颇多
存在问题:疆域问题,
中欧关系
古代
近代
汉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英 中法 中德
存在问题:贸易问题、
现代 跟随美国
独立外交
2005年为法国的中国年
2006年为中国的法国年 中法关系成为中欧关系中的热点。
法国对中国的影响:启蒙思想-维新派
-革命派
近代:法国侵略中国
-激进派
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 侵略目的:前期-抢占市场,销售商品
政策:非常开明,鼓励通商,通婚
文化:唐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