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6章

合集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ai
Xi
⎟⎟⎠⎞
=
n Cov⎜⎛ 1
i=1
⎝n
X
i
,
ai
X
i
⎟⎞ ⎠
=
n i=1
ai n
Cov( X
i
,
X
i
)
=
σ2 n
n
ai
i=1
=σ2 n

因 Var(X ) = 1 Var(X ) = σ 2 = Cov(X , T ) ,
n
n
故 X 与 T 的相关系数为 Corr(X , T ) = Cov(X , T ) =
1 6
X1
+
1 6
X
2
+
2 3
X3.
证:因
E ( µˆ1 )
=
1 2
E(X1)
+
1 3
E(X
2)
+
1 6
E(X3)
=
1 2
µ
+
1 3
µ
+
1 6
µ
=
µ

E ( µˆ 2
)
=
1 3
E(
X1)
+
1 3
E(
X
2
)
+
1 3
E(
X3)
=
1 3
µ
+
1 3
µ
+
1 3
µ
=
µ

E (µˆ 3 )
=
1 6
E(X1)
+
1 6
pY
( y)
=
λn Γ(n)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参数估计)【圣才出品】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参数估计)【圣才出品】

第6章 参数估计6.1 复习笔记一、点估计的概念与无偏性 1.点估计及无偏性(1)定义:设x 1,…,x n 是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用于估计未知参数θ的统计量θ∧=θ∧(x 1,…,x n )称为θ的估计量,或称为θ的点估计,简称估计.(2)定义:设θ∧=θ∧(x 1,…,x n )是θ的一个估计,θ的参数空间为Θ,若对任意的θ∈Θ,有E θ(θ∧)=θ,则称θ∧是θ的无偏估计,否则称为有偏估计.注意:①当样本量趋于无穷时,有E (s n 2)→σ2,称s n 2为σ2的渐近无偏估计,这表明当样本量较大时,s n 2可近似看作σ2的无偏估计.②若对s n 2作如下修正:则s 2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这个量常被采用.③无偏性不具有不变性.即若θ∧是θ的无偏估计,一般而言,其函数g (θ∧)不是g (θ)的无偏估计,除非g (θ)是θ的线性函数.④并不是所有的参数都存在无偏估计,当参数存在无偏估计时,我们称该参数是可估的,否则称它是不可估的.22211()11nn i i ns s x x n n ===---∑2.有效性定义:设θ∧1,θ∧2是θ的两个无偏估计,如果对任意的θ∈Θ有Var (θ∧1)≤Var (θ∧2),且至少有一个θ∈Θ使得上述不等号严格成立,则称θ∧1比θ∧2有效.二、矩估计及相合性 1.替换原理和矩法估计 替换原理指:(1)用样本矩去替换总体矩,这里的矩可以是原点矩也可以是中心矩. (2)用样本矩的函数去替换相应的总体矩的函数.2.概率函数已知时未知参数的矩估计设总体具有已知的概率函数p (x ;θ1,…,θk ),(θ1,…,θk )∈Θ是未知参数或参数向量,x 1,…,x n 是样本.假定总体的k 阶原点矩u k 存在,则对所有的j (0<j <k )u j 都存在,若假设θ1,…,θk 能够表示成u 1,…,u k 的函数θj =θj (u 1,…,u k ),则可给出θj 的矩估计:θ∧j =θj (a 1,…,a k ),j =1,…,k ,其中a 1,…,a k 是前k 阶样本原点矩进一步,如果我们要估计θ1,…,θk 的函数η=g (θ1,…,θ∧k ),则可直接得到η的矩估计η∧=g (θ∧1,…,θ∧k ).注:当k =1时,我们通常可以由样本均值出发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如果k =2,我们可以由一阶、二阶原点矩(或二阶中心矩)出发估计未知参数.11n jj ii a x n ==∑3.相合性定义:设θ∈Θ为未知参数,θ∧n =θ∧n (x 1,…,x n )是θ的一个估计量,n 是样本容量,若对任何一个ε>0,有则称θ∧n 为参数θ的相合估计. 判断相合性的两个有用定理:(1)设θ∧n =θ∧n (x 1,…,x n )是θ的一个估计量,若则θ∧n 是θ的相合估计.(2)若θ∧n1,…,θ∧nk 分别是θ1,…,θk 的相合估计η=g (θ1,…,θk ),是θ1,…,θk 的连续函数,则η∧=g (θ∧n1,…,θ∧nk )是η的相合估计.三、最大似然估计与EM 算法 1.最大似然估计定义:设总体的概率函数为P (x ;θ),θ∈Θ,其中θ是一个未知参数或几个未知参数组成的参数向量,Θ是参数空间,x 1,…,x n 是来自该总体的样本,将样本的联合概率函数看成θ的函数,用L (θ;x 1,…,x n )表示,简记为L (θ),L (θ)=L (θ;x 1,…,x n )=p (x 1;θ)p (x 2;θ)…p (x n ;θ)ˆlim ()0n n P θθε→∞-≥=ˆlim ()nn E θθ→∞=ˆlim ()0nn Var θ→∞=L (θ)称为样本的似然函数.如果某统计量θ∧=θ∧(x 1,…,x n )满足则称θ∧是θ的最大似然估计,简记为MLE .注意:在做题时,习惯于由lnL (θ)出发寻找θ的最大似然估计,再求导,计算极值.但在有些场合用求导就没用,此时就需要从取值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入手.2.EM 算法当分布中有多余参数或数据为截尾或缺失时,其MLE 的求取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就可以采用EM 算法,其出发点是把求MLE 的算法分为两步:(1)求期望,以便把多余的部分去掉; (2)求极大值.3.渐近正态性最大似然估计有一个良好的性质:它通常具有渐近正态性.(1)定义:参数目的相合估计θ∧n 称为渐近正态,若存在趋于0的非负常数序列σn (θ),使得依分布收敛于标准正态分布.这时也称θ∧n 服从渐近正态分布N (θ,σn 2(θ)),记为θ∧n ~AN (θ,σn 2(θ)),σn 2(θ)称为θ∧n 的渐近方差.(2)定理:设总体x 有密度函数p (x ;θ),θ∈Θ,Θ为非退化区间,假定 ①对任意的x ,偏导数∂lnp/∂θ,对所有θ∈Θ都存在; ②∀θ∈Θ有|∂p/∂θ|<F 1(x ),|∂2p/∂θ2|<F 2(x ),|∂3lnp/∂θ3|<F 3(x )()()ˆmax L L θθθ∈Θ=()ˆn n θθσθ-其中函数F 1(x ),F 2(x ),F 3(x )满足③∀θ∈Θ,若x 1,x 2,…,x n 是来自该总体的样本,则存在未知参数θ的最大似然估计θ∧n =θ∧n (x 1,x 2,…,x n ),且θ∧n 具有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该定理表明最大似然估计通常是渐近正态的,且其渐近方差σn 2(θ)=(nI (θ))-1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其中,I (θ)称为费希尔信息量.四、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1.均方误差(1)使用条件:小样本,有偏估计.(2)均方误差为:MSE (θ∧)=E (θ∧-θ)2,常用来评价点估计. 将均方误差进行如下分解:MSE (θ∧)=E[(θ∧-E θ∧)+(E θ∧-θ)]2=E (θ∧-E θ∧)2+(E θ∧-θ)2+2E[(θ∧-E θ∧)1()d F x x ∞-∞<∞⎰2()d F x x ∞-∞<∞⎰3sup ()(;)d F x p x x ∞-∞∈Θ<∞⎰θθ()()2ln 0;d p p x x ∞-∞∂⎛⎫<I =<∞ ⎪∂⎝⎭⎰θθθ1ˆ~(,)()nAN nI θθθ(E θ∧-θ)]=Var (θ∧)+(E θ∧-θ)2由分解式可以看出均方误差是由点估计的方差与偏差|E θ∧-θ|的平方两部分组成.如果θ∧是θ的无偏估计,则MSE (θ∧)=Var (θ∧).(3)一致最小均方误差设有样本x 1,…,x n ,对待估参数θ有一个估计类,如果对该估计类中另外任意一个θ的估计θ~,在参数空间Θ上都有MSE (θ∧)≤MSE (θ~),称θ∧(x 1,…,x n )是该估计类中θ的一致最小均方误差估计.2.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定义:设θ∧是θ的一个无偏估计,如果对另外任意一个θ的无偏估计θ~.在参数率间Θ上都有Var (θ∧)≤Var (θ~),则称θ∧是θ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简记为UMVUE .关于UMVUE ,有如下一个判断准则:设X =(x 1,…,x n )是来自某总体的一个样本,θ∧=θ∧(X )是θ的一个无偏估计,Var (θ∧)<∞,则θ∧是θ的UMVUE 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一个满足E (φ(X ))=0和Var (φ(X ))<∞的φ(X )都有Cov θ(θ∧,φ)=0,∀θ∈Θ.这个定理表明UMVUE 的重要特征是:θ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必与任一零的无偏估计不相关,反之亦然.3.充分性原则定理:总体概率函数是p (x ;θ),x 1,…,x n 是其样本,T =T (x 1,…,x n )是θ的充分统计量,则对θ的任一无偏估计θ∧=θ∧(x 1,…,x n );令ˆ()E T θθ=。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1 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介绍随机试验的概念及其特点讲解样本空间、事件及它们的分类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两个事件的关系(包含、互斥、独立等)1.2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介绍概率的定义(古典概率、几何概率、条件概率)讲解概率的基本性质(互补性、可加性、乘法公式)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1.3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讲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介绍独立事件的定义及其性质讲解如何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立1.4 贝叶斯定理讲解贝叶斯定理的定义及其意义讲解如何应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介绍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分类(离散型、连续型)讲解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等基本统计量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质量函数(PMF)讲解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均匀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讲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讲解常见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2.4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讲解大数定律的意义及其应用讲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意义第三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1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讲解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性质及其应用3.2 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讲解随机变量方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变量标准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3 随机变量的协方差与相关系数讲解随机变量协方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变量相关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4 随机变量的矩讲解随机变量矩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变量矩的应用及其意义第四章随机向量及其分布4.1 随机向量的概念介绍随机向量的定义及其分类(离散型、连续型)讲解随机向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等基本统计量4.2 离散型随机向量的概率分布讲解离散型随机向量的概率质量函数(PMF)讲解常见离散型随机向量的分布(均匀分布、二项分布等)4.3 连续型随机向量的概率分布讲解连续型随机向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讲解常见连续型随机向量的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4.4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在随机向量中的应用讲解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在随机向量中的应用方法第五章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5.1 随机变量函数的定义及其分类介绍随机变量函数的定义及其分类(确定性函数、随机性函数)5.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的性质及其应用5.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讲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常见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的性质及其应用5.4 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讲解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的应用及其意义第六章随机过程及其基本性质6.1 随机过程的概念介绍随机过程的定义及其特点讲解随机过程的分类(离散时间、连续时间)6.2 随机过程的随机变量的相关性质讲解随机过程中随机变量的相关性质(独立性、马尔可夫性等)6.3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及其性质讲解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讲解如何计算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6.4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讲解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等)讲解如何计算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第七章马尔可夫链7.1 马尔可夫链的概念介绍马尔可夫链的定义及其特点讲解马尔可夫链的分类(有限状态、无限状态)7.2 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讲解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如何判断马尔可夫链的稳态分布7.3 马尔可夫链的性质及其应用讲解马尔可夫链的性质(无后效性、唯一性等)讲解马尔可夫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例如,股票价格预测、人口变化等)7.4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讲解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定义及其特点讲解如何应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和方差8.1 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讲解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的性质及其应用8.2 随机过程的方差和协方差讲解随机过程的方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过程的协方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8.3 随机过程的矩讲解随机过程的矩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随机过程的矩的应用及其意义8.4 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讲解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如何利用线性变换分析随机过程的性质第九章随机过程的应用9.1 随机过程在统计学中的应用讲解随机过程在统计学中的应用方法(例如,时间序列分析、生存分析等)9.2 随机过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讲解随机过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方法(例如,噪声、布朗运动等)9.3 随机过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讲解随机过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方法(例如,随机模型、经济预测等)9.4 随机过程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讲解随机过程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例如,生物学、工程学等)第十章随机过程的进一步研究10.1 随机过程的极限讲解随机过程的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讲解如何判断随机过程的极限存在性10.2 随机过程的稳态分布讲解随机过程的稳态分布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讲解如何判断随机过程的稳态分布的存在性10.3 随机过程的谱分析讲解随机过程的谱分析的定义及其方法讲解如何利用谱分析研究随机过程的性质10.4 随机过程的其他研究方法讲解随机过程的其他研究方法(例如,主成分分析、信息论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需要重点关注样本空间的定义及其包含的所有可能结果。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参数估计)【圣才出品】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参数估计)【圣才出品】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参数估计6.1复习笔记一、矩估计及相合性判断相合性的两个定理:(1)设ꞈθn =ꞈθn (x 1,…,x n )是θ的一个估计量,若ˆlim ()nn E θθ→∞=,ˆlim Var()0n n θ→∞=,则ꞈθn 是θ的相合估计。

(2)若ꞈθn1,…,ꞈθnk 分别是θ1,…,θk 的相合估计,η=g(θ1,…,θk ),是θ1,…,θk 的连续函数,则ꞈη=g(ꞈθn1,…,ꞈθnk )是η的相合估计。

二、最大似然估计(1)求样本似然函数;(2)求对数似然函数;(3)求导;(4)找到ꞈθ=ꞈθ(x 1,…,x n )满足()()ˆmax L L θθθ∈Θ=。

三、最小方差无偏估计1.均方误差(1)MSE(ꞈθ)=E(ꞈθ-θ)2,如果ꞈθ是θ的无偏估计,则MSE(ꞈθ)=Var(ꞈθ)。

(2)一致最小均方误差如果对该估计类中另外任意一个θ的估计~θ,在参数空间Θ上都有MSE (ꞈθ)≤MSE (~θ),称ꞈθ(x 1,…,x n )是该估计类中θ的一致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2.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UMVUE 判断准则:设X=(x 1,…,x n )是来自某总体的一个样本,ꞈθ=ꞈθ(X)是θ的一个无偏估计,Var (ꞈθ)<∞,则ꞈθ是θ的UMVUE 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一个满足E(φ(X))=0和Var(φ(X))<∞的φ(X)都有Cov θ(ꞈθ,φ)=0,∀θ∈Θ。

3.充分性原则定理:总体概率函数是p(x;θ),x 1,…,x n 是其样本,T=T(x 1,…,x n )是θ的充分统计量,则对θ的任一无偏估计ꞈθ=ꞈθ(x 1,…,x n );令~θ=E(ꞈθ|T),则ꞈθ也是θ的无偏估计,且Var(ꞈθ)≤Var(ꞈθ)。

4.Cramer-Rao 不等式(1)费希尔信息量I(θ)2()=ln (;)I E p x θθθ∂⎡⎤⎢⎥∂⎣⎦(2)定理(Cramer-Rao 不等式)设总体分布P(X;θ)满足费希尔信息里I(θ),x 1,x 2…,x n 是来自该总体的样本,T =T(x 1,x 2…,x n )是g(θ)的任一个无偏估计,g′(θ)∂g(θ)/∂θ存在,且对Θ中一切θ,对1i 11()...(,,)(;)d d nn ni g T x x p x x x θθ∞∞-∞-∞==∏⎰⎰ 的微商可在积分号下进行,即1111111()...(,...,)((;))d d ...(,,)ln(;)(;)d d nn i ni nnn i i ni i g T x x p x x x T x x p x p x x x θθθθθθ∞∞-∞-∞=∞∞-∞-∞==∂'=∂∂⎡⎤=⎢⎥∂⎣⎦∏⎰⎰∏∏⎰⎰ 对离散总体,则将上述积分改为求和符号后,等式仍然成立。

华东师范大学-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24 December 2018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4页
§1.1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1.1.1 随机现象:自然界中的有两类现象 1. 确定性现象
• 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加温到100oC沸腾;
2. 随机现象
•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反面朝上? • 一天内进入某超市的顾客数; • 某种型号电视机的寿命;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12页
1.1.6 事件的运算
• • • • 并: A B 交: A B = AB 差: A B 对立: A A 与 B 至少有一发生 A 与 B 同时发生 A发生但 B不发生 A 不发生
24 December 2018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13页
事件运算的图示
24 December 2018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31页
注 意
• 抛一枚硬币三次 抛三枚硬币一次
• Ω1={(正正正), (反正正), (正反正), (正正反),
(正反反), (反正反), (反反正), (反反反)}
此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等可能. • Ω2={(三正), (二正一反), (二反一正), (三反)} 此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不等可能.
24 December 2018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19页
课堂练习
1. 若A 是 B 的子事件,则 AB = ( B ), AB = ( A )
2. 设 A 与B 同时出现时 C 也出现,则( ③ ) ① AB 是 C 的子事件; ② C 是 AB 的子事件; ③ AB 是 C 的子事件; ④ C 是 AB 的子事件.
24 December 2018

概率统计课程复习要点(茆诗松)

概率统计课程复习要点(茆诗松)

茆诗松概率统计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事件的表示、关系与运算性质,P11题3,8,9。

2、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尤其是排列组合在古典方法中的应用以及几何方法,即要熟练掌握古典方法和几何方法求事件发生的概率问题,P30,题6,7,8,11,18,21。

3、概率的运算性质(可加性、单调性、加法公式)及其应用,P39题1,4,6,17,18。

4、重点掌握条件概率计算,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重点)以及贝叶斯公式,P51题1,2,5,8,9,12,13,16,18。

5、事件的独立性,掌握独立性定义,伯努利概型定义,P59题1,3,4,6,9,15。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定义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已知分布列或概率密度函数会求分布函数,或者已知分布函数求分布列或概率密度函数(重点)。

P75题4,8,12,13,15,16。

2、掌握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性质,会计算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会利用数学期望的性质计算复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P84题1,2,11,12,13,14,17。

3、掌握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会计算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或标准差(简便计算公式),会利用方差的性质计算复杂随机变量的方差(重点),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会应用这个不等式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重点)。

P91题3,4,6,8,14。

4、熟练三个常用离散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及其数学期望和方差。

P104题5,8,16。

注意它们的记号表示。

5、熟练三个常用连续型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及其数学期望和方差,尤其是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对称性,正态分布的标准化。

P120题1,2,3,4,9,10,12,20;注意它们的记号表示。

6、随机变量函数分布(重点),掌握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的计算,尤其熟练连续型的情形(分布函数定义法,定理法)。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课后习题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课后习题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课后习题本书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的配套题库,每章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及详解。

本部分按教材章节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本部分对茆诗松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本部分严格按照茆诗松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参照茆诗松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教材,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的解答。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第1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章随机变量与分布第3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4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5章统计量及其分布第6章参数估计第7章假设检验第8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4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5章统计量及其分布第6章参数估计第7章假设检验第8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章随机变量与分布第3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4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5章统计量及其分布第6章参数估计第7章假设检验第8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第四部分模拟试题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1 随机现象与样本空间定义随机现象、样本空间、事件列举实例,解释随机现象和样本空间的概念1.2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引入概率的概念,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探讨概率的基本性质,如归一性、互补性等1.3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讲解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探讨事件的独立性,讲解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规则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取值、随机变量的分布举例说明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应用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探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讲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探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方法第三章随机向量及其分布3.1 随机向量的概念定义随机向量、随机向量的取值、随机向量的分布举例说明随机向量的概念及其应用3.2 离散型随机向量的分布讲解离散型随机向量的分布,如二元随机向量、多元随机向量等探讨离散型随机向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3 连续型随机向量的分布讲解连续型随机向量的分布,如二维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探讨连续型随机向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方法第四章数学期望与方差4.1 数学期望的概念与计算定义数学期望,讲解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探讨数学期望的性质,如线性性、单调性等4.2 方差的概念与计算定义方差,讲解方差的计算方法探讨方差的性质,如非负性、线性性等4.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讲解协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讲解相关系数的性质与应用第五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5.1 大数定律讲解大数定律的概念及意义,如弱大数定律、强大数定律等探讨大数定律的应用及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5.2 中心极限定理讲解中心极限定理的概念及意义探讨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如样本均值的分布、样本方差的分布等5.3 随机变量的标准化讲解随机变量标准化的概念及方法探讨标准化随机变量在概率论中的应用,如正态分布的标准化等第六章随机过程及其基本性质6.1 随机过程的概念定义随机过程,讲解随机过程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随机过程的应用,如随机游走、随机振动等6.2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讲解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规范性等6.3 随机过程的协方差函数讲解随机过程的协方差函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随机过程的协方差函数的性质,如对称性、规范性等第七章马尔可夫链7.1 马尔可夫链的概念定义马尔可夫链,讲解马尔可夫链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马尔可夫链的应用,如天气变化、人口迁移等7.2 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讲解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的性质,如无后效性、规范性等7.3 马尔可夫链的稳态分布讲解马尔可夫链的稳态分布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马尔可夫链的稳态分布的性质,如唯一性、非增性等第八章随机分析8.1 随机微分的概念定义随机微分,讲解随机微分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随机微分的应用,如金融市场的波动等8.2 随机微分方程讲解随机微分方程的概念及求解方法探讨随机微分方程的性质,如唯一性、存在性等8.3 随机积分讲解随机积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随机积分的性质,如线性性、规范性等第九章随机最优化9.1 随机最优化问题定义随机最优化问题,讲解随机最优化问题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随机最优化问题的应用,如金融风险管理等9.2 随机最优化方法讲解随机最优化方法的概念及求解方法探讨随机最优化方法的性质,如收敛性、有效性等9.3 随机最优化问题的数值解法讲解随机最优化问题的数值解法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随机最优化问题的数值解法的性质,如准确性、稳定性等第十章蒙特卡洛方法及其应用10.1 蒙特卡洛方法的概念定义蒙特卡洛方法,讲解蒙特卡洛方法的原理及步骤举例说明蒙特卡洛方法的应用,如随机模拟、参数估计等10.2 蒙特卡洛方法的收敛性讲解蒙特卡洛方法的收敛性概念及判断方法探讨蒙特卡洛方法的收敛性的性质,如收敛速度、条件等10.3 蒙特卡洛方法的应用讲解蒙特卡洛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金融市场模拟、风险管理等探讨蒙特卡洛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概率的定义与性质: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概率的基本性质,如归一性、互补性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参数估计习题6.11. 设X 1, X 2, X 3是取自某总体容量为3的样本,试证下列统计量都是该总体均值µ 的无偏估计,在方差存在时指出哪一个估计的有效性最差?(1)3211613121ˆX X X ++=µ; (2)3212313131ˆX X X ++=µ; (3)3213326161ˆX X X ++=µ. 证:因µµµµµ=++=++=613121)(61)(31)(21)ˆ(3211X E X E X E E , µµµµµ=++=++=313131)(31)(31)(31)ˆ(3212X E X E X E E , µµµµµ=++=++=326161)(32)(61)(61)ˆ(3213X E X E X E E , 故321ˆ,ˆ,ˆµµµ都是总体均值µ 的无偏估计; 因2222321136143619141)Var(361)Var(91)Var(41)ˆVar(σσσσµ=++=++=X X X , 2222321231919191)Var(91)Var(91)Var(91)ˆVar(σσσσµ=++=++=X X X , 222232132194361361)Var(94)Var(361)Var(361)ˆVar(σσσσµ=++=++=X X X , 故)ˆVar()ˆVar()ˆVar(312µµµ<<,即2ˆµ有效性最好,1ˆµ其次,3ˆµ最差. 2. 设X 1, X 2, …, X n 是来自Exp (λ)的样本,已知X 为1/λ的无偏估计,试说明X /1是否为λ的无偏估计.解:因X 1, X 2, …, X 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指数分布Exp (λ),即都服从伽玛分布Ga (1, λ),由伽玛分布的可加性知∑==ni i X Y 1服从伽玛分布Ga (n , λ),密度函数为01e )()(>−−ΙΓ=y y n nY y n y p λλ,则λλλλλλλ1)1()(e )(e )(110201−=−Γ⋅Γ=Γ=Γ⋅=⎟⎠⎞⎜⎝⎛=⎟⎠⎞⎜⎝⎛−∞+−−∞+−−∫∫n n n n n dy y n n dy y n y n Y n E X E n n y n n yn n, 故X /1不是λ的无偏估计.3. 设θˆ是参数θ 的无偏估计,且有0)ˆ(Var >θ,试证2)ˆ(θ不是θ 2的无偏估计. 证:因θθ=)ˆ(E ,有2222)ˆVar()]ˆ([)ˆVar(])ˆ[(θθθθθθ>+=+=E E ,故2)ˆ(θ不是θ 2的无偏估计. 4. 设总体X ~ N(µ , σ 2),X 1, …, X n 是来自该总体的一个样本.试确定常数c 使∑=+−ni i i X X c 121)(为σ 2的无偏估计.解:因E [(X i + 1 − X i )2 ] = Var (X i + 1 − X i ) + [E (X i + 1 − X i )]2 = Var (X i + 1) + Var (X i ) + [E (X i + 1) − E (X i )]2 = 2σ 2,则2211211121)1(22)1(])[()(σσ−=⋅−⋅=−=⎥⎦⎤⎢⎣⎡−∑∑−=+−=+n c n c X X E c X X c E n i i i n i i i ,故当)1(21−=n c 时,21121)(σ=⎥⎦⎤⎢⎣⎡−∑−=+n i i i X X c E ,即∑−=+−1121)(n i i i X X c 是σ 2的无偏估计.5. 设X 1, X 2, …, X n 是来自下列总体中抽取的简单样本,⎪⎩⎪⎨⎧+≤≤−=.,0;2121,1);(其他θθθx x p证明样本均值X 及)(21)()1(n X X +都是θ 的无偏估计,问何者更有效? 证:因总体⎟⎠⎞⎜⎝⎛+−21,21~θθU X ,有)1,0(~21U X Y +−=θ,则21−+=θY X ,21)1()1(−+=θY X ,21)()(−+=θn n Y X ,即21)(21)(21)()1()()1(−++=+θn n Y Y X X ,可得θθθ=−+=−+=21)(21)()(Y E Y E X E ,nY n Y X 121)Var(1)Var()Var(===,因Y 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分别为p Y ( y ) = I 0<y <1,⎪⎩⎪⎨⎧≥<≤<=.1,1;10,;0,0)(y y y y y F Y有Y (1)与Y (n )的密度函数分别为10111)1()()](1[)(<<−−Ι−=−=y n Y n Y y n y p y F n y p ,1011)()]([)(<<−−Ι==y n Y n Y n ny y p y F n y p ,且(Y (1), Y (n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1()()()]()()[1(),()()1(2)1()()()1(1n y y n Y Y n Y n Y n n y p y p y F y F n n y y p <−Ι−−=102)1()()()1())(1(<<<−Ι−−=n y y n n y y n n ,则11)2()()2()1()(101)1(+=+ΓΓΓ⋅=−⋅=∫−n n n n dy y n y Y E n ,1)(101)(+=⋅=∫−n n dy ny y Y E n n , )2)(1(2)3()()3()1()(10122)1(++=+ΓΓΓ⋅=−⋅=∫−n n n n n dy y n y Y E n ,2)(10122)(+=⋅=∫−n n dy ny y Y E n n , ∫∫∫∫−−−−⋅⋅=−−⋅=11)1()()()1()(1)1(2)1()()()1()()()1()()()()1())(1()(n n y n n n n y n n n n n y y d n y y dy dy y y n n y y dy Y Y E∫∫⎥⎦⎤⎢⎣⎡⋅−+−−=−−100)1()(1)1()(01)1()()()1()()()()()(n n y n n n y n n n n dy y y y n y y y ny dy2121)(102)(10)(1)(100)1()()()()(+=+==⎥⎦⎤⎢⎣⎡−⋅−=++∫∫n y n dy y y y y dy n n n n n y n n n n n , 即)2()1(11)2)(1(2)Var(22)1(++=⎟⎠⎞⎜⎝⎛+−++=n n n n n n Y ,)2()1(12)Var(22)(++=⎟⎠⎞⎜⎝⎛+−+=n n n n n n n Y n ,且)2()1(111121),Cov(2)()1(++=+⋅+−+=n n n nn n Y Y n 可得θθ=−++=⎥⎦⎤⎢⎣⎡+21)]()([21)(21)()1()()1(n n Y E Y E X X E ,)2)(1(21)2()1(422)],Cov(2)Var()[Var(41)(21Var 2)()1()()1()()1(++=+++=++=⎥⎦⎤⎢⎣⎡+n n n n n Y Y Y Y X X n n n , 因θ=(X E ,θ=⎥⎦⎤⎢⎣⎡+)(21)()1(n X X E ,故X 及)(21)()1(n X X +都是θ 的无偏估计; 因当n > 1时,)2)(1(21)(21Var 121)Var()()1(++=⎥⎦⎤⎢⎣⎡+>=n n X X n X n , 故)(21)()1(n X X +比样本均值X 更有效. 6. 设X 1, X 2, X 3服从均匀分布U (0, θ ),试证)3(34X 及4X (1)都是θ 的无偏估计量,哪个更有效?解:因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分别为θθ<<Ι=x x p 01)(,⎪⎩⎪⎨⎧≥<≤<=.,1;0,;0,0)(θθθx x x x x F有X (1)与X (3)的密度函数分别为θθθ<<Ι−=−=x x x p x F x p 03221)(3)()](1[3)(,θθ<<Ι==x x x p x F x p 032233)()]([3)(,则443223)(3)(043223032)1(θθθθθθθθ=⎟⎟⎠⎞⎜⎜⎝⎛+⋅−⋅=−⋅=∫x x x dx x x X E , 43433)(043032)3(θθθθθ=⋅=⋅=∫x dy x x X E , 1054233)(3)(205432303222)1(θθθθθθθθ=⎟⎟⎠⎞⎜⎜⎝⎛+⋅−⋅=−⋅=∫x x x dx x x X E , 53533)(25303222)3(θθθθθ=⋅=⋅=∫x dy x x X E , 即803410)Var(222)1(θθθ=⎟⎠⎞⎜⎝⎛−=X ,8034353)Var(222)3(θθθ=⎟⎠⎞⎜⎝⎛−=X , 因θθ=⋅=44)4()1(X E ,θθ=⋅=⎟⎠⎞⎜⎝⎛433434)3(X E ,故4X (1)及)3(34X 都是θ 的无偏估计; 因5380316)4Var(22)1(θθ=⋅=X ,1580391634Var 22)3(θθ=⋅=⎟⎠⎞⎜⎝⎛X ,有⎟⎠⎞⎜⎝⎛>)3()1(34Var )4Var(X X , 故)3(34X 比4X (1)更有效. 7. 设从均值为µ ,方差为σ 2 > 0的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n 1和n 2的两独立样本,1X 和2X 分别是这两个样本的均值.试证,对于任意常数a , b (a + b = 1),21X b X a Y +=都是µ 的无偏估计,并确定常数a , b 使Var (Y ) 达到最小.解:因µµµµ=+=+=+=)()()()(21b a b a X bE X aE Y E ,故Y 是µ 的无偏估计;因22222121222122221212)1()(Var )(Var )(Var σσσ⎟⎟⎠⎞⎜⎜⎝⎛+−+=⋅−+⋅=+=n a n a n n n n n a n a X b X a Y , 令022)(Var 222121=⎟⎟⎠⎞⎜⎜⎝⎛−⋅+=σn a n n n n Y da d ,得211n n n a +=,且02)(Var 2212122>⋅+=σn n n n Y a d d , 故当211n n n a +=,2121n n n a b +=−=时,Var (Y ) 达到最小2211σn n +.8. 设总体X 的均值为µ ,方差为σ 2,X 1, …, X n 是来自该总体的一个样本,T (X 1, …, X n )为µ 的任一线性无偏估计量.证明:X 与T 的相关系数为)Var()Var(T X .证:因T(X 1, …, X n )为µ的任一线性无偏估计量,设∑==ni i i n X a X X T 11),,(L ,则µµ===∑∑==ni i ni i i a X E a T E 11)()(,即11=∑=ni i a ,因X 1, …, X n 相互独立,当i ≠ j 时,有Cov (X i , X j ) = 0,则nanX X n a X a X n X a X n T X ni in i i i i n i i i i ni i i n i i 2121111),Cov(,1Cov ,1Cov ),Cov(σσ===⎟⎠⎞⎜⎝⎛=⎟⎟⎠⎞⎜⎜⎝⎛=∑∑∑∑∑=====,因),Cov()Var(1)Var(2T X nX n X ===σ,故X 与T 的相关系数为)Var()Var()Var()Var()Var()Var()Var(),Cov(),Corr(T X T X X T X T X T X ===.9. 设有k 台仪器,已知用第i 台仪器测量时,测定值总体的标准差为σ i (i = 1, …, k ).用这些仪器独立地对某一物理量θ 各观察一次,分别得到X 1, …, X k ,设仪器都没有系统误差.问a 1, …, a k 应取何值,方能使∑==ki i i X a 1ˆθ成为θ 的无偏估计,且方差达到最小?解:因θθθ⎟⎟⎠⎞⎜⎜⎝⎛===⎟⎟⎠⎞⎜⎜⎝⎛=∑∑∑∑====k i i ki i k i i i ki i i a a x E a x a E E 1111)()ˆ(, 则当11=∑=ki i a 时,∑==ki ii x a 1ˆθ是θ 的无偏估计, 因∑∑∑=====⎟⎟⎠⎞⎜⎜⎝⎛=ki i i k i i i k i i i a x a x a 122121)(Var Var )ˆ(Var σθ, 讨论在11=∑=ki i a 时,∑=ki i i a 122σ的条件极值,设拉格朗日函数⎟⎟⎠⎞⎜⎜⎝⎛−+=∑∑==1),,,(11221ki i ki iik a a a a L λσλL , 令⎪⎪⎪⎪⎩⎪⎪⎪⎪⎨⎧=−=∂∂=+=∂∂=+=∂∂∑=,01,02,02122111ki i k k ka L a a L a a L λλσλσL L L L L 得2212−−++−=k σσλL ,2212−−−++=k i i a σσσL ,i = 1, …, k , 故当2212−−−++=k i i a σσσL ,i = 1, …, k 时,∑==ki ii x a 1ˆθ是θ 的无偏估计,且方差达到最小. 10.设X 1, X 2, …, X n 是来自N (θ, 1)的样本,证明g (θ ) = |θ | 没有无偏估计(提示:利用g (θ )在θ = 0处不可导).证:反证法:假设T = T (X 1, X 2, …, X n )是g (θ ) = |θ | 的任一无偏估计,因∑==ni i X n X 11是θ 的一个充分统计量,即在取定x X =条件下,样本条件分布与参数θ 无关,则)|(X T E S =与参数θ 无关,且S 是关于X 的函数,||)()()]|([)(θθ====g T E X T E E S E , 可得)(X S S =是g (θ ) = |θ | 的无偏估计,因X 1, X 2, …, X n 是来自N (θ, 1)的样本,由正态分布可加性知X 服从正态分布⎟⎠⎞⎜⎝⎛n N 1,θ,则∫∫∞+∞−+−−∞+∞−−−⋅⋅=⋅=dx x S ndx n x S S E x n x n n x nθθθ22222)(2e)(eπ2eπ2)()(,因E (S ) = |θ|,可知对任意的θ,反常积分∫∞+∞−+−⋅dx x S x n x n θ22e)(收敛,则由参数θ的任意性以及该反常积分在−∞与+∞两个方向的收敛性知∫∞+∞−⋅⋅+−⋅dx x S x n x n ||||22e)(θ收敛,因x n x S x S x n x n x n n ⋅⋅=⎥⎥⎦⎤⎢⎢⎣⎡⋅∂∂+−+−θθθ2222e )(e )(,且| y | ≤ e| y |,有||)1||(2222eex n n x n x n x n ⋅+⋅+−+−≤⋅θθ,则由∫∞+∞−⋅+⋅+−⋅dx x S x n x n ||)1|(|22e)(θ的收敛性知∫∞+∞−+−⎥⎥⎦⎤⎢⎢⎣⎡⋅∂∂dx x S x n x n θθ22e )(一致收敛, 可得∫∞+∞−+−−⋅⋅=dx x S nS E x n x n n θθ2222e)(e π2)(关于参数θ 可导,与E (S ) = |θ |在θ = 0处不可导矛盾,故g (θ ) = |θ | 没有无偏估计.11.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N (µ , σ 2),X 1, X 2, …, X n 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为了得到标准差σ 的估计量,考虑统计量:∑=−=ni i X X n Y 11||1,∑==n i i X n X 11,n ≥ 2,∑∑==−−=n i nj j i X X n n Y 112||)1(1,n ≥ 2,求常数C 1与C 2,使得C 1Y 1与C 2Y 2都是σ 的无偏估计. 解:设),0(~2θN Y ,有θθθθθθθπ2eπ22e π212e π21|||][|02022222222=−=⋅=⋅=+∞−∞+−∞+∞−⋅−∫∫y y y dy y dy y Y E , 因X X i −是独立正态变量X 1, X 2, …, X n 的线性组合, 且0()()(=−=−=−µµX E X E X X E i i ,22211,Cov 21),Cov(2)Var()Var()Var(σσσn n X n X n X X X X X X i i i i i −=⎟⎠⎞⎜⎝⎛−+=−+=−,则⎟⎠⎞⎜⎝⎛−−21,0~σn n N X X i ,σσπ)1(21π2|][|n n n n X X E i −=−⋅=−, 可得σσπ)1(2π)1(21|][|1)()(11111111n n C n n n n C X X E n C Y E C Y C E n i i −=−⋅⋅⋅=−⋅==∑=,故当)1(2π1−=n n C 时,E [C 1Y 1] = σ,C 1Y 1是σ 的无偏估计;当i ≠ j 时,X i 与X j 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 (µ , σ 2),有E (X i − X j ) = E (X i ) − E (X j ) = µ − µ = 0,Var(X i − X j ) = Var(X i ) + Var(X j ) = σ 2 + σ 2 = 2σ 2,则X i − X j ~ N (0, 2σ 2),σσπ22π2|][|=⋅=−j i X X E , 当i = j 时,X i − X j = 0,E [| X i − X j |] = 0,可得σσπ2π2)()1(1|][|)1(1)()(2221122222C n n n n C X X E n n C Y E C Y C E n i nj j i =−⋅−⋅=−−⋅==∑∑==, 故当2π2=C 时,E [C 2Y 2] = σ,C 2Y 2是σ 的无偏估计. 习题6.21. 从一批电子元件中抽取8个进行寿命测试,得到如下数据(单位:h ):1050,1100,1130,1040,1250,1300,1200,1080,试对这批元件的平均寿命以及寿命分布的标准差给出矩估计.解:平均寿命µ 的矩估计75.1143ˆ==x µ;标准差σ 的矩估计8523.89*ˆ==s µ. 2. 设总体X ~ U (0, θ ),现从该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值为:0.5,1.3,0.6,1.7,2.2,1.2,0.8,1.5,2.0,1.6,试对参数θ 给出矩估计.解:因X ~ U (0, θ ),有2)(θ=X E ,即θ = 2 E (X ),故θ 的矩估计68.234.122ˆ=×==x θ. 3. 设总体分布列如下,X 1, …, X n 是样本,试求未知参数的矩估计.(1)Nk X P 1}{==,k = 0, 1, 2, …, N − 1,N (正整数)是未知参数;(2)P {X = k } = (k − 1)θ 2 (1 − θ )k − 2,k = 2, 3, …,0 < θ < 1.解:(1)因21)]1(10[1)(−=−+++=N N N X E L ,即N = 2 E (X ) + 1,故N 的矩估计12ˆ+=X N ; (2)因⎥⎦⎤⎢⎣⎡−=−=−−⋅=∑∑∑+∞=+∞=+∞=−22222222222)1()1()1()1()(k k k k k k d d d d k k X E θθθθθθθθ θθθθθθθθθθθ2221)1(1)1(322222222=⋅=⎟⎠⎞⎜⎝⎛+−=⎥⎦⎤⎢⎣⎡−−−=d d d d , 则)(2X E =θ, 故θ 的矩估计X2ˆ=θ. 4. 设总体密度函数如下,X 1, …, X n 是样本,试求未知参数的矩估计.(1))(2);(2x x p −=θθθ,0 < x < θ ,θ > 0; (2)p (x ;θ ) = (θ + 1) x θ,0 < x < 1,θ > 0;(3)1);(−=θθθx x p ,0 < x < 1,θ > 0; (4)θµθµθ−−=x x p e1),;(,x > µ ,θ > 0.解:(1)因3322)(2)(032202θθθθθθθ=⎟⎟⎠⎞⎜⎜⎝⎛−⋅=−⋅=∫x x dx x x X E ,即θ = 3 E (X ),故θ 的矩估计X 3ˆ=θ; (2)因212)1()1()(10210++=+⋅+=+⋅=+∫θθθθθθθx dx x x X E ,即)(11)(2X E X E −−=θ, 故θ 的矩估计XX −−=112ˆθ; (3)因11)(101101+=+⋅=⋅=+−∫θθθθθθθxdx x x X E ,即2)(1)(⎥⎦⎤⎢⎣⎡−=X E X E θ, 故θ 的矩估计21ˆ⎟⎟⎠⎞⎜⎜⎝⎛−=XX θ; (4)因θµθµθµθµµθµµθµµθµµθµ+=−=+−=−⋅=⋅=+∞−−∞+−−+∞−−∞+−−∞+−−∫∫∫x x x x x dx x d x dx x X E eeee)1(e1)(,)(2e2ee)1(e1)(22222X E dx x x d x dx x X E x x x x θµθµθµµθµµθµµθµ+=+−=−⋅=⋅=∫∫∫∞+−−+∞−−∞+−−∞+−−= µ 2 + 2µθ + 2θ 2,则Var (X ) = E (X 2 ) − [E (X )]2 = θ 2,即)Var(X =θ,)Var()(X X E −=µ,故θ 的矩估计*ˆS =θ,*ˆS X −=µ. 5. 设总体为N (µ , 1),现对该总体观测n 次,发现有k 次观测值为正,使用频率替换方法求µ 的估计.解:因p = P {X > 0} = P {X − µ > −µ} = 1 − Φ (−µ) = Φ (µ),即µ = Φ −1 ( p ),故µ 的矩估计⎟⎠⎞⎜⎝⎛Φ=Φ=−−n k p 11)ˆ(ˆµ.6. 甲、乙两个校对员彼此独立对同一本书的样稿进行校对,校完后,甲发现a 个错字,乙发现b 个错字,其中共同发现的错字有c 个,试用矩法给出如下两个未知参数的估计: (1)该书样稿的总错字个数; (2)未被发现的错字数. 解:(1)设N 为该书样稿总错别字个数,且A 、B 分别表示甲、乙发现错别字,有A 与B 相互独立,则P (AB ) = P (A ) P (B ),使用频率替换方法,即N b N a p p N c p B A AB ⋅===ˆˆˆ,得cabN =, 故总错字个数N 的矩估计cab N=ˆ; (2)设k 为未被发现的错字数,因)()()(1)(1)(AB P B P A P B A P B A P +−−=−=U ,使用频率替换方法,即N cN b N a p p pN k pAB B A B A +−−=+−−==1ˆˆˆ1ˆ,即k = N − a − b + c , 故未被发现的错字数k 的矩估计c b a cab c b a N k+−−=+−−=ˆˆ. 7. 设总体X 服从二项分布b (m , p ),其中m , p 为未知参数,X 1, …, X n 为X 的一个样本,求m 与p 的矩估计.解:因E (X ) = mp ,Var (X ) = mp (1 − p ),有)()Var(1X E X p =−,则)()Var(1X E X p −=,)Var()()]([)(2X X E X E p X E m −==, 故m 的矩估计22*ˆS X X m −=,p 的矩估计XS p 2*1ˆ−=.习题6.31. 设总体概率函数如下,X 1, …, X n 是样本,试求未知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1)1);(−=θθθxx p ,0 < x < 1,θ > 0;(2)p (x ;θ ) = θ c θ x − (θ + 1) ,x > c ,c > 0已知,θ > 1. 解:(1)因1,,,01212110121)()(<<−=<<−Ι=Ι=∏n i x x x n nni x ix x x x L L L θθθθθ,当0 < x 1, x 2, …, x n < 1时,)ln()1(ln 2)(ln 21n x x x nL L −+=θθθ, 令0)ln(212)(ln 21=+=n x x x n d L d L θθθθ,得)ln(21n x x x n L −=θ,即221)ln(⎥⎦⎤⎢⎣⎡=n x x x nL θ,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221)ln(ˆ⎦⎤⎢⎣⎡=n X X X n L θ;(2)因c x x x n n n ni c x i n i x x x c x c L >+−=>+−Ι=Ι=∏,,,)1(211)1(21)()(L L θθθθθθθ,当x 1, x 2, …, x n > c 时,ln L (θ ) = n ln θ + n θ ln c − (θ + 1) ln (x 1 x 2 …x n ), 令0)ln(ln )(ln 21=−+=n x x x c n n d L d L θθθ,得c n x x x nn ln )ln(21−=L θ, 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cn X X X nn ln )ln(ˆ21−=L θ.2. 设总体概率函数如下,X 1, …, X n 是样本,试求未知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1)p (x ;θ ) = c θ c x − (c + 1) ,x > θ ,θ > 0,c > 0已知;(2)θµθµθ−−=x x p e1),;(,x > µ ,θ > 0;(3)p (x ;θ ) = (k θ )−1,θ < x < (k + 1)θ ,θ > 0.解:(1)因θθθθθ>+−=>+−Ι=Ι=∏n i x x x c n nc n ni x c i c x x x c x c L ,,,)1(211)1(21)()(L L ,显然θ 越大,nc θ越大,但只有x 1 , x 2 , …, x n > θ 时,才有L (θ ) > 0,即θ = min {x 1, x 2, …, x n } 时,L (θ ) 达到最大,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min{ˆ21)1(nX X X X L ==θ;(2)因µµθµθµθθµθ>⎟⎟⎠⎞⎜⎜⎝⎛−−=>−−Ι∑=Ι==∏n n i i i i x x x n x nni x x L ,,,11211e1e1),(L ,当x 1, x 2, …, x n > µ 时,⎟⎟⎠⎞⎜⎜⎝⎛−−−=∑=µθθµθn x n L ni i 11ln ),(ln , 令01),(ln 12=⎟⎟⎠⎞⎜⎜⎝⎛−+−=∑=µθθθµθn x n d L d ni i ,解得µµθ−=⎟⎟⎠⎞⎜⎜⎝⎛−=∑=x n x n n i i11, 且显然µ越大,⎟⎟⎠⎞⎝⎛−−∑=µθn x n i i 11e 越大,但只有x 1 , x 2 , …, x n > µ 时,才有L (θ, µ) > 0,即µ = min {x 1, x 2, …, x n } 时,L (θ, µ) 才能达到最大,故µ 的最大似然估计},,,min{ˆ21)1(n X X X X L ==µ,θ 的最大似然估计)1(ˆˆX X X −=−=µθ; (3)因θθθθθθθ)1(,,,1)1(121)()()(+<<−=+<<−Ι=Ι=∏k x x x n ni k x n i k k L L ,显然θ 越小,(k θ )−n 越大,但只有θ < x 1 , x 2 , …, x n < (k + 1)θ 时,才有L (θ ) > 0,即},,,max{1121n x x x k L +=θ时,L (θ ) 达到最大, 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为},,,max{111ˆ21)(nn X X X k k X L +=+=θ. 3. 设总体概率函数如下,X 1, …, X n 是样本,试求未知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1)θθθ||e 21);(x x p −=,θ > 0;(2)p(x ;θ ) = 1,θ − 1/2 < x < θ + 1/2;(3)12211),;(θθθθ−=x p ,θ1 < x < θ2.解:(1)因∑===−=−∏ni i i x n n ni x L 1||11||e21e 21)(θθθθθ,有∑=−−−=n i i x n n L 1||1ln 2ln )(ln θθθ, 令∑=+⋅−=ni i x n d L d 12||11)(ln θθθθ,得∑==ni i x n 1||1θ, 故θ的最大似然估计∑==ni i X n 1||1ˆθ; (2)因2/1,,,2/112/12/121)(+<<−=+<<−Ι=Ι=∏θθθθθn i x x x ni x L L ,即θ − 1/2 < x (1) ≤ x (n ) < θ + 1/2,可得当x (n ) − 1/2 < θ < x (1) + 1/2时,都有L (θ ) = 1,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ˆθ是 (x (n ) − 1/2, x (1) + 1/2) 中任何一个值; (3)因221121,,,1211221)(11),(θθθθθθθθθθ<<=<<Ι−=Ι−=∏n i x x x n ni x L L ,显然θ 1越大且θ 2越小时,L (θ1, θ 2) 越大,但只有θ1 < x 1 , x 2 , …, x n < θ 2 时,才有L (θ1, θ 2) > 0, 即θ 1 = min {x 1, x 2, …, x n }且θ 2 = max {x 1, x 2, …, x n }时,L (θ1, θ 2)达到最大,故θ 1的最大似然估计},,,min{ˆ21)1(1nX X X X L ==θ, θ 2的最大似然估计},,,max{ˆ21)(2nn X X X X L ==θ. 4. 一地质学家为研究密歇根湖的湖滩地区的岩石成分,随机地自该地区取100个样品,每个样品有10块石子,记录了每个样品中属石灰石的石子数.假设这100次观察相互独立,求这地区石子中石灰石的比例p 的最大似然估计.该地质学家所得的数据如下: 样本中的石子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样品个数0 1 6 7 23 26 21 12 3 1 0解:总体X 为样品的10块石子中属石灰石的石子数,即X 服从二项分布B (10, p ),其概率函数为xx p p x x p −−⎟⎟⎠⎞⎜⎜⎝⎛=10)1(10)(,x = 1, 2, …, 10,因∑−∑⋅⎟⎟⎠⎞⎜⎜⎝⎛=−⎟⎟⎠⎞⎜⎜⎝⎛===−==−∏∏1001100110001001110)1(10)1(10)(i ii iii x x i i ni x x i p p x p p x p L ,即)1ln(1000ln 10ln )(ln 100110011001p x p x x p L i i i i i i −⋅⎟⎟⎠⎞⎜⎜⎝⎛−+⋅+⎟⎟⎠⎞⎜⎜⎝⎛=∑∑∑===, 令01110001)(ln 10011001=−⋅⎟⎟⎠⎞⎜⎜⎝⎛−−⋅=∑∑==p x p x dp p L d i i i i ,得∑==100110001i i x p ,即∑==100110001ˆi i X p 由于49909137261101001=+×+×+×+×+=∑=i i x ,故比例p 的最大似然估计499.049910001ˆ=×=p. 5. 在遗传学研究中经常要从截尾二项分布中抽样,其总体概率函数为m k p p p k m p k X P mk m k ,,2,1,)1(1)1(};{L =−−−⎟⎟⎠⎞⎜⎜⎝⎛==−. 若已知m = 2,X 1, …, X n 是样本,试求p 的最大似然估计.解:当m = 2时,X 只能取值1或2,且p p p p p X P −−=−−−==222)1(1)1(2}1{2,ppp p X P −=−−==2)1(1}2{22, 即pp p p p p p p x X P x x x x−−=⎟⎟⎠⎞⎜⎜⎝⎛−⎟⎟⎠⎞⎜⎜⎝⎛−−==−−−−2)22(2222};{1212,x = 1, 2,因nnx x n ni x x p p p p p p p L ni i ni i i i )2()22(2)22()(112112−∑∑−=−−=−−=−−==∏, 即)2ln(ln )22ln(2)(ln 11p n p n x p x n p L n i i ni i −−⋅⎟⎟⎠⎞⎜⎜⎝⎛−+−⋅⎟⎟⎠⎞⎜⎜⎝⎛−=∑∑==,令02112222)(ln 11=−−⋅−⋅⎟⎟⎠⎞⎜⎜⎝⎛−+−−⋅⎟⎟⎠⎞⎜⎜⎝⎛−=∑∑==p n p n x p x n dp p L d n i i ni i ,得x x n p n i i22221−=−=∑=, 故p 的最大似然估计Xp22ˆ−=. 6. 已知在文学家萧伯纳的“An Intelligent Woman’s Guide to Socialism ”一书中,一个句子的单词数X 近似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Z = ln X ~ N (µ , σ 2 ).今从该书中随机地取20个句子,这些句子中的单词数分别为52, 24, 15, 67, 15, 22, 63, 26, 16, 32, 7, 33, 28, 14, 7, 29, 10, 6, 59, 30,求该书中一个句子单词数均值22e )(σµ+=X E 的最大似然估计.解:因Z = ln X ~ N (µ , σ 2 ),则µ的最大似然估计09.3)30ln 24ln 52(ln 201ln 11ˆ11=+++====∑∑==L n i in i i x n z n z µ, σ 2的最大似然估计51.0])09.330(ln )09.324(ln )09.352[(ln 201)(12221222=−++−+−=−==∑=∗∧L n i i zz z n sσ, 故由最大似然估计的不变性知22e)(σµ+=X E 的最大似然估计31.28e e )(251.009.322*===++∧zs z X E .7. 总体X ~ U (θ , 2θ ),其中θ > 0是未知参数,又X 1, …, X n 为取自该总体的样本,X 为样本均值.(1)证明X 32ˆ=θ是参数θ 的无偏估计和相合估计; (2)求θ的最大似然估计,它是无偏估计吗?是相合估计吗?解:(1)因X ~ U(θ , 2θ ),有θθθ2322)(=+=X E ,2212112)2()Var(θθθ=−=X , 故θθ=⋅===2332)(32)(32)ˆ(X E X E E ,即X 32ˆ=θ是参数θ 的无偏估计; 因n n X n X 2712194)Var(94)Var(94)ˆVar(22θθθ=⋅===,有θθ=→∞)ˆ(lim E n ,0)ˆVar(lim =∞→θn , 故X 32ˆ=θ是参数θ 的相合估计; (2)因θθθθθθθ2,,,122111)(<<=<<Ι=Ι=∏n i x x x nni x L L ,显然θ 越小,nθ1越大,但只有θ < x 1 , x 2 , …, x n < 2θ 时,才有L (θ ) > 0,即},,,max{2121n x x x L =θ时,L (θ ) 达到最大, 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为},,,max{2121*ˆ21)(nn X X X X L ==θ;因X 的密度函数为⎪⎩⎪⎨⎧<<=.,0;2,1)(其他θθθx x p ,分布函数为⎪⎩⎪⎨⎧≥<≤−<=.2,1;2,;,0)(θθθθθθx x x x x F则X (n ) 的密度函数⎪⎩⎪⎨⎧<<−==−−.,0;2,)()()]([)(11其他θθθθx x n x p x F n x p nn n n因θθθθθθθθθθθ11)()()()(2121)(+=+−⋅=−⋅−=−+−∫n nn x n dx x n x X E n n nn n ,有θ112)()(++=n n X E n , 且2222122)(22)()()(])[(θθθθθθθθθθθ+=+−⋅=−⋅−=−+−∫n nn x n dx x n x X E n n nn n , 则2222)()()2()1(12)Var()Var(θθθθ++=⎟⎠⎞⎜⎝⎛+−+=−=n n n n n n n X X n n , 因θθθ≠++==)1(212)(21*)ˆ()(n n X E E n ,22)()2()1(4)Var(41*)ˆVar(θθ++==n n n X n , 故)(21*ˆn X =θ不是参数θ 的无偏估计,应该修偏为)(121ˆn X n n ++=θ才是θ 的无偏估计, 因θθθ=++=→∞→∞)1(212lim *)ˆ(lim n n E n n ,0)2()1(4lim *)ˆVar(lim 22=++=∞→∞→θθn n n n n , 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21*ˆn X =θ是参数θ 的相合估计. 8. 设X 1, …, X n 是来自密度函数为p (x ;θ ) = e − (x − θ), x >θ 的样本.(1)求θ 的最大似然估计1ˆθ,它是否是相合估计?是否是无偏估计? (2)求θ 的矩估计2ˆθ,它是否是相合估计?是否是无偏估计? 解:(1)似然函数θθθθθ>+−=>−−Ι∑=Ι==∏n ni i i i x x x n x ni x x L ,,,1)(211ee)(L ,显然θ 越大,θn x ni i +−∑=1e 越大,但只有x 1 , x 2 , …, x n > θ 时,才有L (θ ) > 0, 即θ = min {x 1, x 2, …, x n } 时,L (θ ) 达到最大,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min{ˆ21)1(1nX X X X L ==θ; 因X 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分别为⎩⎨⎧≤>=−−.,0;,e )()(θθθx x x p x ⎩⎨⎧≤>−=−−.,0;,e 1)()(θθθx x x F x 则X (1) 的密度函数为⎩⎨⎧≤>=−=−−−.,0;,e )()](1[)()(11θθθx x n x p x F n x p x n n 可得X (1) − θ 服从指数分布Exp (n ),因n X E 1)()1(=−θ,2)1(1)Var(nX =−θ, 则θθθ≠+==nX E E 1)()ˆ()1(1,2)1()1(11)Var()Var()ˆVar(n X X =−==θθ, 故)1(1ˆX =θ不是θ 的无偏估计; 因θθθ=⎟⎠⎞⎜⎝⎛+=→∞→∞n E n n 1lim )ˆ(lim 1,01lim )ˆVar(lim 21==→∞→∞n n n θ, 故)1(1ˆX =θ是θ 的相合估计; (2)因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p (x ;θ ) = e − (x − θ), x >θ ,有X − θ 服从指数分布Exp (1),则E (X − θ ) = E (X ) − θ = 1,即θ = E (X ) − 1,故θ 的矩估计1ˆ2−=X θ; 因E (X ) = θ + 1,Var(X ) = Var(X − θ) = θ 2,则θθ=−=−=1)(1)()ˆ(2X E X E E ,nX n X 22)Var(1)Var()ˆVar(θθ===, 故1ˆ2−=X θ是θ 的无偏估计; 因θθ=∞→)ˆ(lim 2E n ,0lim )ˆVar(lim 22==→∞→∞n n n θθ, 故1ˆ2−=X θ是θ 的相合估计. 9. 设总体X ~ Exp (1/θ ),X 1, …, X n 是样本,θ 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都是X ,它也是θ 的相合估计和无偏估计,试证明在均方误差准则下存在优于X 的估计(提示:考虑X a a=θˆ,找均方误差最小者). 证:因X ~ Exp (1/θ ),有E (X ) = θ ,Var(X ) = θ 2,且X 的密度函数为⎪⎩⎪⎨⎧≤>=−.0,0;0,e 1)(x x x p xθθ故θ = E (X ),即θ 的矩估计为X =θˆ; 因似然函数0,,,110211e1e1)(>−=>−Ι∑=Ι==∏n ni ii ix x x x nni x x L L θθθθθ, 当x 1, x 2, …, x n > 0时,∑=−−=ni i x n L 11ln )(ln θθθ, 令01)(ln 12=+−=∑=ni i x n d L d θθθθ,得x x n ni i ==∑=11θ, 故θ 的最大似然估计也为X =θˆ; 因θ==)((X E X E ,nX n X 2)Var(1)Var(θ==,故X 是θ 的无偏估计;因θ=→∞)(lim X E n ,0lim)Var(lim 2==∞→∞→nX n n θ,故X 是θ 的相合估计;设X a a =θˆ,有θθa X aE E a ==)()ˆ(,na X a a 222)Var()ˆVar(θθ==, 则nnX E X X 2222)(])([)Var()MSE(θθθθθ=−+=−+=,222222212)(])ˆ([)ˆVar()ˆMSE(θθθθθθθθ⎟⎟⎠⎞⎜⎜⎝⎛+−+=−+=−+=a a n a a n a E a a a 2222111111121θθ⎥⎥⎦⎤⎢⎢⎣⎡++⎟⎠⎞⎜⎝⎛+−+=⎟⎠⎞⎜⎝⎛++++−+=n n n a n n n n n a a n n ,故当1+=n n a 时,X n n a 1ˆ+=θ的均方误差1)ˆMSE(2+=n a θθ小于X 的均方误差nX 2)MSE(θ=.10.为了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从中捞出1000条,标上记号后放回湖中,然后再捞出150条鱼,发现其中有10条鱼有记号.问湖中有多少条鱼,才能使150条鱼中出现10条带记号的鱼的概率最大?解:设湖中有N 条鱼,有湖中每条鱼带记号的概率为Np 1000=,看作总体X 服从两点分布b (1, p ),从中抽取容量为150的样本X 1, X 2, …, X 150,有101501=∑=i i x ,似然函数∑−∑=−===−=−∏ni ini iiix n x ni x x p pp p p L 11)1()1()(11,有)1ln(ln )(ln 11p x n p x p L ni i ni i −⋅⎟⎟⎠⎞⎜⎜⎝⎛−+⋅=∑∑==, 令0111)(ln 11=−−⋅⎟⎟⎠⎞⎜⎜⎝⎛−+⋅=∑∑==p x n p x dp p L d ni i n i i ,得x x n p ni i ==∑=11,即p 的最大似然估计为X p =ˆ, 因pN 1000=,由最大似然估计的不变性知X N1000ˆ=, 故湖中有150001015011000ˆ=×=N条鱼时,才能使150条鱼中出现10条带记号的鱼的概率最大. 11.证明:对正态分布N (µ , σ 2 ),若只有一个观测值,则µ , σ 2的最大似然估计不存在. 证:若只有一个观测值,似然函数222)(2eπ21),(σµσσµ−−=x L ,对于任一固定的σ,当µ = x 时,L (µ)取得最大值σπ21, 但显然σ 越小,σπ21越大,且σ 可任意接近于0,即σπ21不存在最大值,故µ , σ 2的最大似然估计不存在.习题6.41. 设总体概率函数是p (x ;θ ),X 1, …, X n 是其样本,T = T (X 1, …, X n )是θ 的充分统计量,则对g (θ )的任一估计gˆ,令)|ˆ(~T g E g =,证明:)ˆMSE()~MSE(g g ≤.这说明,在均方误差准则下,人们只需要考虑基于充分估计量的估计.解:因)|ˆ(~T g E g=,由Rao-Blackwell 定理知)ˆ()~(g E g E =,)ˆVar()~Var(g g ≤, 故)ˆMSE()]()ˆ([)ˆVar()]()~([)~Var()~MSE(22g g g E g g g E g g=−+≤−+=θθ. 2. 设T 1 , T 2分别是θ 1 , θ 2的UMVUE ,证明:对任意的(非零)常数a , b ,aT 1 + bT 2 是a θ 1 + b θ 2的UMVUE .证:因T 1 , T 2分别是θ 1 , θ 2的UMVUE ,有E (T 1) = θ 1 ,E (T 2) = θ 2 ,且对任意的满足E (ϕ) = 0的ϕ 都有Cov (T 1 , ϕ) = Cov (T 2 , ϕ) = 0, 则E (aT 1 + bT 2) = a E (T 1) + b E (T 2) = a θ 1 + b θ 2 ,且Cov (aT 1 + bT 2 , ϕ) = a Cov (T 1 , ϕ) + b Cov (T 2 , ϕ) = 0, 故aT 1 + bT 2是a θ 1 + b θ 2的UMVUE .3. 设T 是g (θ ) 的UMVUE ,gˆ是g (θ ) 的无偏估计,证明,若+∞<)ˆ(Var g ,则0)ˆ,Cov(≥g T . 证:因gˆ和T 都是g (θ ) 的无偏估计,有)()()ˆ(θg T E g E ==,即0)ˆ(=−T g E , 又因T 是g (θ ) 的UMVUE ,有0)ˆ,(Cov =−T g T ,即0),Cov()ˆ,Cov(=−T T g T , 故0),Cov()ˆ,Cov(≥=T T gT . 4. 设总体X ~ N (µ , σ 2),X 1 , …, X n 为样本,证明,∑==n i i X n X 11,∑=−−=n i i X X n S 122)(11分别为µ , σ 2的UMVUE .证:因X ~ N (µ , σ 2 ),有X 是µ 的无偏估计,S 2是σ 2的无偏估计,且样本X 1 , …, X n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ni i ix nni x n x x p 12222)(2112)(21e )π2(1e π21),;,,(µσσµσσσµL ,对任意的满足E (ϕ) = 0的ϕ (x 1 , …, x n ),有0e)π2(1)(1)(21122=∑⋅=∫∫∞+∞−∞+∞−−−=n x ndx dx E ni i L L µσϕσϕ,对E (ϕ) = 0两端关于µ 求偏导数,得∫∫∑∞+∞−∞+∞−−−=⋅−⋅==∂∂=n x ni i ndx dx x E ni i L L 1)(2112122e )(1)π2(10)(µσµσϕσµϕ∫∫∞+∞−∞+∞−−−∑⋅−⋅==n x n dx dx n x n ni i L L 1)(212122e)(1)π2(1µσµσϕσ)()]()([])[(222ϕσϕµϕσϕµσX E nE X E nX E n=−=−=,则0)(=ϕX E ,0)(()(),Cov(=⋅−=ϕϕϕE X E X E X ,故∑==ni i X n X 11是µ 的UMVUE ;对0)(=ϕX E 两端再关于µ 求偏导数,得∫∫∑∞+∞−∞+∞−−−=∑⋅−⋅==∂∂=n x n i i ndx dx x x X E ni i L L 1)(2112122e )(1)π2(10)(µσµσϕσµϕ∫∫∞+∞−∞+∞−−−∑⋅−⋅==n x n dx dx n x n x ni i L L 1)(212122e)(1)π2(1µσµσϕσ )()]()([])[(22ϕσϕµϕσϕµσX E nX E X E nX X E n=−=−=,则0)(2=ϕX E ,对0)()π2(=ϕσE n 两端关于σ 2求偏导数,得∫∫∑∞+∞−∞+∞−−−=∑⋅−⋅==∂∂=n x ni indx dx xE ni i L L 1)(211242122e)(210)]()π2[(µσµσϕσϕσ∫∫∑∞+∞−∞+∞−−−=∑⋅⎟⎟⎠⎞⎜⎜⎝⎛+−⋅==n x n i i dx dx n x n x ni i L L 1)(212124122e 221µσµµσϕ⎥⎦⎤⎢⎣⎡⎟⎟⎠⎞⎜⎜⎝⎛+−=∑=ϕµµσσ21222)π2(n X n X E n i i n ⎟⎟⎠⎞⎜⎜⎝⎛=⎥⎦⎤⎢⎣⎡+−⎟⎟⎠⎞⎜⎜⎝⎛=∑∑==n i i n n i i n X E E n X E n X E 122122)π2()()(22)π2(ϕσσϕµϕµϕσσ, 则012=⎟⎟⎠⎞⎜⎜⎝⎛∑=n i i X E ϕ,因⎟⎟⎠⎞⎜⎜⎝⎛−−=−−=∑∑==21212211)(11X n X n X X n S n i i n i i ,有0)(11)(2122=⎥⎦⎤⎢⎣⎡−⎟⎟⎠⎞⎜⎜⎝⎛−=∑=ϕϕϕX nE X E n S E n i i , 则Cov (S 2, ϕ ) = E (S 2ϕ ) − E (S 2) ⋅ E (ϕ) = 0,故∑=−−=ni i X X n S 122)(11是σ 2的UMVUE . 5. 设总体的概率函数为p(x ;θ ),满足定义6.4.2的条件,若二阶导数);(22θθx p ∂∂对一切的θ ∈ Θ 存在,证明费希尔信息量⎟⎟⎠⎞⎜⎜⎝⎛∂∂−=);(ln )(22θθθX p E I . 证:因θθ∂∂⋅=∂∂p p p 1ln ,2222222221ln 111ln θθθθθθθ∂∂⋅+⎟⎠⎞⎜⎝⎛∂∂−=∂∂⋅+⎟⎠⎞⎜⎝⎛∂∂⋅−=⎟⎟⎠⎞⎜⎜⎝⎛∂∂⋅∂∂=∂∂p p p p p p p p p p , 故∫∫∞+∞−∞+∞−∂∂+−=⋅∂∂⋅+−=⎟⎟⎠⎞⎜⎜⎝⎛∂∂⋅+⎟⎠⎞⎜⎝⎛∂∂−=⎟⎟⎠⎞⎜⎜⎝⎛∂∂dx p I pdx p p I p p E p E p E 222222222)(1)(1ln ln θθθθθθθ)()()(22θθθI dx x p I −=⎟⎠⎞⎜⎝⎛∂∂+−=∫∞+∞−.6. 设总体密度函数为p (x ;θ ) = θ x θ − 1, 0 < x < 1, θ > 0,X 1 , …, X n 是样本.(1)求g (θ ) = 1/θ 的最大似然估计; (2)求g (θ )的有效估计.解:(1)似然函数1,,,0121110121)()(<<−=<<−Ι=Ι=∏n i x x x n n ni x i x x x x L L L θθθθθ,当0 < x 1, x 2, …, x n < 1时,ln L (θ ) = n ln θ + (θ − 1) ln (x 1x 2…x n ),令0)ln()(ln 21=+=n x x x n d L d L θθθ,得∑=−=−=ni i n x n x x x n 121ln )ln(L θ,即∑=−=ni iX n 1ln ˆθ, 故g(θ ) = 1/θ 的最大似然估计为∑=−==ni iX n g 1ln 1ˆ/1ˆθ; (2)因θθθθθθθθ1101ln )(ln ln )(ln 10101010101−=−=⋅−=⋅=⋅=∫∫∫−x dx x x x x x d x dx x x X E ,21102102101222)(ln 2ln 2)(ln )()(ln )(ln )(ln θθθθθθθ=−=⋅−==⋅=∫∫∫−X E dx x x x x x x d x dx x x X E , 则22222112)](ln [)(ln )Var(ln θθθ=⎟⎠⎞⎜⎝⎛−−=−=X E X E X ,可得)(111)(ln 1)ˆ(1θθθg n n X E n gE n i i ==⎟⎠⎞⎜⎝⎛−⋅⋅−=−=∑=,即∑=−=n i i X n g 1ln 1ˆ是g (θ )的无偏估计, 且22212111)Var(ln 1)ˆ(Var θθn nn X ngni i =⋅⋅==∑=, 因p (x ; θ ) = θ x θ − 1 I 0 < x < 1,当0 < x < 1时,ln p (x ; θ ) = ln θ + (θ − 1) ln x ,则x x p ln 1);(ln +=∂∂θθθ,2221);(ln θθθ−=∂∂x p ,即2221);(ln )(θθθθ=⎥⎦⎤⎢⎣⎡∂∂−=X p E I ,可得g (θ ) = 1/θ 无偏估计方差的C-R 下界为)ˆ(Var 111)()]([22222g n n nI g ==⋅⎟⎠⎞⎜⎝⎛−=′θθθθθ, 故∑=−=ni i X n g1ln 1ˆ是g (θ ) = 1/θ 的有效估计. 7. 设总体密度函数为2e 2);(3x xx p θθθ−=, x > 0, θ > 0,求θ 的费希尔信息量I (θ ).解:因032e 2);(>−Ι=x x xx p θθθ,当x > 0时,2ln 3ln 2ln );(ln x x x p θθθ−−+=,。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解答-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解答-1

n
∑ 4. 设总体 X ~ N (µ , σ 2),X1, …, Xn 是来自该总体的一个样本.试确定常数 c 使 c ( X i+1 − X i )2 为σ 2 的无 i=1
偏估计. 解:因 E[(Xi + 1 − Xi )2 ] = Var (Xi + 1 − Xi ) + [E(Xi + 1 − Xi )]2 = Var (Xi + 1) + Var (Xi ) + [E(Xi + 1) − E(Xi )]2 = 2σ 2,
( X i+1

Xi
)2
是σ
2
的无偏估计.
5. 设 X1, X2, …, Xn 是来自下列总体中抽取的简单样本,
p(x; θ ) = ⎪⎨⎧1,
θ − 1 ≤ x≤θ + 1;
2
2
⎪⎩0, 其他.
证明样本均值
X

1 2
( X (1)
+
X (n) )
都是θ
的无偏估计,问何者更有效?
证:因总体 X ~ U ⎜⎛θ − 1 , θ + 1 ⎟⎞ ,有 Y = X − θ + 1 ~ U (0, 1) ,
1 6
X1
+
1 6
X
2
+
2 3
X3.
证:因
E ( µˆ1 )
=
1 2
E(X1)
+
1 3
E(X
2)
+
1 6
E(X3)
=
1 2
µ
+
1 3
µ
+1 6来自µ=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

2004年7月第1版2008年4月第10次印刷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1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1.1.1 随机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的随机现象又称为随机试验.1.1.2 样本空间随机现象的一切可能基本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记为,其中表示基本结果,又称为样本点.样本点是今后抽样的最基本单元.1.1.3 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1.1.4 随机变量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1.1.7 事件域定义1.1.1 设为一样本空间,为的某些子集所组成的集合类.如果满足:(1);(2)若,则对立事件;(3)若,则可列并.则称为一个事件域,又称为代数.在概率论中,又称为可测空间.1.2 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1.2.1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定义1.2.1设为一样本空间,为的某些子集所组成的一个事件域.若对任一事件,定义在上的一个实值函数满足:(1)非负性公理若,则;(2)正则性公理;(3)可列可加性公理若互不相容,有则称为事件的概率,称三元素为概率空间.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1 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2.1.1 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实值函数称为随机变量.2.1.2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定义2.1.2 设是一个随机变量,对任意实数,称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且称服从,记为.2.1.4 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定义2.1.4 设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为,如果存在实数轴上的一个非负可积函数,使得对任意实数有则称为连续随机变量,称为的概率密度函数,简称为密度函数.密度函数的基本性质(1)非负性;(2)正则性.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3.1.1 多维随机变量定义3.1.1 如果定义在同一个样本空间上的个随机变量,则称为维(或元)随机变量或随机向量.3.1.2 联合分布函数定义3.1.2 对任意的个实数,则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称为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3.4 多维随机变量的特征数3.4.5 随机向量的数学期望与协方差阵定义3.4.3 记维随机向量为,若其每个分量的数学期望都存在,则称为维随机向量的数学期望向量,简称为的数学期望,而称为该随机向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简称协方差阵,记为.例3.4.12(元正态分布) 设维随机变量的协方差阵为,数学期望向量为.又记,则由密度函数定义的分布称为元正态分布,记为.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1 特征函数4.1.1 特征函数的定义定义4.1.1 设是一个随机变量,称为的特征函数.设是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则4.2 大数定律4.2.1伯努利大数定律定理 4.2.1(伯努利大数定律) 设为重伯努利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为每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则对任意的,有4.2.2 常用的几个大数定律4.3 随机变量序列的两种收敛性4.3.1 依概率收敛定义4.3.1(依概率收敛) 设为一随机变量序列,为一随机变量,如果对任意的,有则称依概率收敛于,记作.4.4 中心极限定理4.4.2 独立同分布下的中心极限定理定理 4.4.1(林德贝格—勒维中心极限定理) 设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且.记则对任意实数有第五章统计量及其分布第六章参数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第八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6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6章

其一 是如何给出估计,即估计的方法问题;
其二 是如何对不同的估计进行评价,即估
计的好坏判断标准。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4页
§6.1 点估计的几种方法
6.1.1 替换原理和矩法估计
一、矩法估计 替换原理是指用样本矩及其函数去替换相应的 总体矩及其函数,譬如: ˆ • 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E(X),即 E ( X ) x ; 2 ˆ •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Var(X),即 Var( X ) sn • 用样本的 p 分位数估计总体的 p 分位数, • 用样本中位数估计总体中位数。
n

ˆ ˆ limn E ( n ) 是 的相合估计,, limn Var ( n ) 0
定理6.2.2 若 ,, 分别是1, …, k 的相合估 ˆ ˆ n1 nk 计, =g(1 , …, k) 是1, …, k 的连续函数,则 ˆ ˆ ˆ n g ( n1 , , nk ) 是 的相合估计。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24页
例6.2.4 对任一总体而言,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 偏估计。当总体k阶矩存在时,样本k阶原点矩ak是 总体k阶原点矩 k的无偏估计。但对中心矩则不一 n 1 2 2 ,样本方差s*2不是总 样,譬如,由于 E (s * ) n 体方差 2的无偏估计,对此,有如下两点说明: (1) 当样本量趋于无穷时,有E(s*2) 2, 我们称 s*2 为 2的渐近无偏估计。
n
1 n n n 2 2 2 ln L( , ) 2 ( xi ) ln ln(2) 2 i 1 2 2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参数估计)【圣才出品】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参数估计)【圣才出品】

第6章 参数估计一、点估计的概念与无偏性1.设x 1,x 2,x 3是取自某总体的容量为3的样本,试证下列统计量都是该总体均值μ的无偏估计,在方差存在时指出哪一个估计的有效性最差?(1)1123111=236x x x μ∧++(2)2123111=333x x x μ∧++(3)3123112=663x x x μ∧++解:先求三个统计量的数学期望,1123111111()=()()()236222E E x E x E x μμμμμ∧++=++=2123111111()=()()()333333E E x E x E x μμμμμ∧++=++=3123112112()=()()()663663E E x E x E x μμμμμ∧++=++=这说明它们都是总体均值μ的无偏估计,下面求它们的方差,不妨设总体的方差为σ2,则222211231111117()=()()()4936493618Var Var x Var x Var x μσσσσ∧++=++=222221231111111()=()()()9999993Var Var x Var x Var x μσσσσ∧++=++=222231231141141()=()()()36369363692Var Var x Var x Var x μσσσσ∧++=++=不难看出,从而的有效性最差.123()<()<()Var Var Var μμμ∧∧∧3μ∧由此可推测。

当用样本的凸组合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均值是最有效的。

1ni ii a x =∑x 2.x 1,x 2,…,x n 是来自Exp(λ)的样本,已知为1/λ的无偏估计,试说明1/是x x 否为λ的无偏估计.解:因为x 1,x 2,…,x n 服从Exp(λ),所以y =~Ga (n ,λ),相应的密度函数1ni i x =∑为1()exp()y 0()n n p y n y y n λλλ-=->Γ,,,于是20(1/)e y ()n n y E y yn λλ∞--=Γ⎰d所以,.即不是λ的无偏估计,但它是λ的渐近无偏估计,经修偏,是λ的无偏估计.3.设是参数θ的无偏估计,且有,试证不是θ2的无偏估计.证:由方差的定义可知,由于是参数θ的无偏估计,即.因而所以不是θ2的无偏估计.4.设总体,是来自该总体的一个样本.试确定常数c 使为σ2的无偏估计.解:由于总体,这给出,于是若要使为σ2的无偏估计,即,这给出5.设总体为,为样本,证明样本均值和样本中程都是θ的无偏估计,并比较它们的有效性.解:由总体,得,,因而,这首先说明样本均值是θ的无偏估计,且为求样本中程的均值与方差,注意到,令则由于,故,从而这就证明了样本中程是θ的无偏估计.又注意到(参见第五章5.3节习题33)所以从而于是在n>2时,,这说明作为0的无偏估计,在n>2时,样本中程比样本均值有效.6.设x 1,x2,x3服从均匀分布,试证及都是θ的无偏估计量,哪个更有效?证:由可知x(1),x(3)的密度函数分别为从而故,由知两者均为θ的无偏估计.又可算得,从而故,即更有效.事实上,这里x(3)是充分统计量,这个结果与充分性原则是一致的.7.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的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n1和n2的两独立样本,和分别是这两个样本的均值.试证,对于任意常数a,b(a+b=1),都是μ的无偏估计,并确定常数a,b使Var(Y)达到最小.证:由于和是容量分别为n1和n2的两独立样本的均值,故,,,因而这证明了是μ的无偏估计.又由a+b=1知,,从而由求导知,当时,Var(Y)达到最小,此时这个结果表明,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容量为n1和n2的样本的合样本(样本量为n1+n2)的均值是线性无偏估计类中方差最小的.8.设总体X的均值为μ,方差为σ2,是来自该总体的一个样本,为μ的任一凸线性无偏估计量.证明:与T的相关系数为.证:由于为μ的线性无偏估计量,故,其中,于是而,故有,从而9.设有k台仪器,已知用第i台仪器测量时,测定值总体的标准差为σi(i=1,2,…,k).用这些仪器独立地对某一物理量θ各观察一次,分别得到设仪器都没有系统误差.问应取何值,方能使成为θ的无偏估计,且方差达到最小?解:若要使为θ的无偏估计,即则必须有,此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参数估计
习题 6.1
1. 设 X1, X2, X3 是取自某总体容量为 3 的样本,试证下列统计量都是该总体均值µ 的无偏估计,在方差存 在时指出哪一个估计的有效性最差?
(1) µˆ1
=
1 2
X1
+
1 3
X
2
+
1 6
X3 ;
(2) µˆ2
=
1 3
X1
+
1 3
X
2
+
1 3
X
3

(3) µˆ3
=
n1 + n2
n1 + n2
n1 + n2
8. 设总体 X 的均值为µ ,方差为σ 2,X1, …, Xn 是来自该总体的一个样本,T (X1, …, Xn)为µ 的任一线性
无偏估计量.证明: X 与 T 的相关系数为 Var( X ) Var(T ) .
n
∑ 证:因 T (X1, …, Xn)为µ 的任一线性无偏估计量,设 T ( X1, L, X n ) = ai X i , i=1
2. 设 X1, X2, …, Xn 是来自 Exp(λ)的样本,已知 X 为 1/λ的无偏估计,试说明1/ X 是否为λ的无偏估计. 解:因 X1, X2, …, X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指数分布 Exp(λ),即都服从伽玛分布 Ga(1, λ),
n
∑ 由伽玛分布的可加性知 Y = X i 服从伽玛分布 Ga(n, λ),密度函数为 i=1
=
(n
2 + 1)(n
+
2)

E(Y(2n) )
=
1 y 2 ⋅ nyn−1dy = n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6章厦大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第6章厦大版

连续型总体的似然函数(likelihood function)
若总体 X 属连续型,其概率密度函数的形式已知为 p ( x q), q Î Q ;
则样本 ( X 1 , L , X n )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
Õ p ( x ; q) , q Î Q
i i =1
n
在θ固定时,它是(X1 , ,X n )在 (x1 , ,xn )处的密度,它的大小 L L 与(X1 , ,X n )落在(x1 , ,xn )邻域内的概率成正比。 L L

(
X1, L , X n
) 为来自总体
X 的样本,X
的 分布类型已知,但参数 θ 未知,且θÎΘ .
在已经得到样本值( x1,…,xn)的情况下,我们应该 寻找使这个样本值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那个分布所 对应的θ作为真θ的估计.
离散型总体的似然函数(likelihood function)
若总体 X 属离散型,其概率分布 的形式已知为
设 X1,…,Xn i.i.d.~ U (0 q ,其中θ>0为未知参数, , ) 试求参数θ的ML估计。
估计量和估计值统称为点估计(point estimate),简称为 ˆ 估计,并简记为 q 。 在点估计中,对如何构造估计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 要它满足一定的合理性即可。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 1.构造点估计量的方法 2.点估计量的评价 本章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先介绍一些估计方法, 再讨论估计的评价标准和几个专题,最后讲述区间估 计。
最大似然估计与充分统计量的关系
定理6.1.1 设T为任一充分统计量,则ML估计一定可 表示为T的函数。
对数似然函数
称似然函数的对数
l (q = log L q)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二阶导函数矩阵的非正定性可以说明上述 估计使得似然函数取极大值。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6页
虽然求导函数是求极大似然估计最常用的方 法,但并不是在所有场合求导都是有效的。
例6.1.8 设 x1, x2 , …, xn 是来自均匀总体 U(0, )的样本,试求 的极大似然估计。
2
2n1 n2

2

0
所以 ˆ 是极大值点。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3页
例6.1.7 对正态总体N(, 2),θ=(, 2)是二维 参数,设有样本 x1, x2 , …, xn,则似然函数及 其对数分别为
( xi ) 2 1 L( , 2 ) exp 2 2 2 i 1 1 n (2 2 ) n / 2 exp 2 ( xi ) 2 2 i 1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9页
定义6.2.1 设 ∈Θ为未知参数,ˆn ˆn ( x1,, xn ) 是 的一个估计量,n 是样本容量,若对任 何一个ε>0,有
ˆ limn P(| n | ) 0
则称 ˆn为 参数的相合估计。
14 July 2013
2
ˆ 1 1/ s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8页
例6.1.3 x1, x2, …, xn 是来自(a,b)上的均匀分布 U(a,b)的样本,a与b均是未知参数,这里k=2, 由于
ab EX , 2 (b a ) 2 Var( X ) , 12
不难推出
ˆ j j (a1,, ak ),
其中
1 n j a j xi n i 1
j 1,,k ,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7页
例6.1.2 设总体服从指数分布,由于EX=1/, 即 =1/ EX,故 的矩法估计为
ˆ 1/ x
另外,由于Var(X)=1/ ,其反函数为 1/ Var( X ) 因此,从替换原理来看,的矩法估计也可取为 s 为样本标准差。这说明矩估计可能是不唯一的, 这是矩法估计的一个缺点,此时通常应该尽量采 用低阶矩给出未知参数的估计。
其一 是如何给出估计,即估计的方法问题;
其二 是如何对不同的估计进行评价,即估
计的好坏判断标准。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4页
§6.1 点估计的几种方法
6.1.1 替换原理和矩法估计
一、矩法估计 替换原理是指用样本矩及其函数去替换相应的 总体矩及其函数,譬如: ˆ • 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E(X),即 E ( X ) x ; 2 ˆ •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Var(X),即 Var( X ) sn • 用样本的 p 分位数估计总体的 p 分位数, • 用样本中位数估计总体中位数。
经计算有
x 28.695,
2 sn 0.9185,
m0.5 28.6
由此给出总体均值、方差和中位数的估计分别 为: 28.695, 0.9185 和 28.6。 矩法估计的实质是用经验分布函数去替换总体 分布,其理论基础是格里纹科定理。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则称 ˆ 是 的极(最)大似然估计,简记为ML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 人们通常更习惯于由对数似然函数lnL( )出发寻 找 的极大似然估计。 当L( )是可微函数时,求导是求极大似然估计最 常用的方法,对lnL( )求导更加简单些。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1页
例6.1.6 设一个试验有三种可能结果,其发生概率 2 2 分别为 p1 , p2 2 (1 ), p3 (1 )
现做了n次试验,观测到三种结果发生的次数分 别为 n1 , n2 , n3 (n1+ n2+ n3 = n),则似然函数为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24页
例6.2.4 对任一总体而言,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 偏估计。当总体k阶矩存在时,样本k阶原点矩ak是 总体k阶原点矩 k的无偏估计。但对中心矩则不一 n 1 2 2 ,样本方差s*2不是总 样,譬如,由于 E (s * ) n 体方差 2的无偏估计,对此,有如下两点说明: (1) 当样本量趋于无穷时,有E(s*2) 2, 我们称 s*2 为 2的渐近无偏估计。
n

ˆ ˆ limn E ( n ) 是 的相合估计,, limn Var ( n ) 0
定理6.2.2 若 ,, 分别是1, …, k 的相合估 ˆ ˆ n1 nk 计, =g(1 , …, k) 是1, …, k 的连续函数,则 ˆ ˆ ˆ n g ( n1 , , nk ) 是 的相合估计。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7页
解 似然函数
L( ) 1

n
I
i 1
n
{0 xi }

1

n
I{ x
( n ) }
要使L( )达到最大,首先一点是示性函数取值 n n 应该为1,其次是1/ 尽可能大。由于1/ 是 的单调减函数,所以 的取值应尽可能小,但 示性函数为1决定了 不能小于x(n),由此给出 的极大似然估计:ˆ x( n ) 。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5页
例6.1.1 对某型号的20辆汽车记录其每加仑汽油 的行驶里程(km),观测数据如下:
29.8 27.6 28.3 27.9 30.1 28.7 29.9 28.0 27.9 28.7 28.4 27.2 29.5 28.5 28.0 30.0 29.1 29.8 29.6 26.9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8页
§6.2 点估计的评价标准
6.2.1 相合性
我们知道,点估计是一个统计量,因此它是一个随 机变量,在样本量一定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要求 它完全等同于参数的真实取值。但如果我们有足够 的观测值,根据格里纹科定理,随着样本量的不断 增大,经验分布函数逼近真实分布函数,因此完全 可以要求估计量随着样本量的不断增大而逼近参数 真值,这就是相合性,严格定义如下。
a EX 3Var( X ), b EX 3Var( X ),
由此即可得到a, b的矩估计:
ˆ a x 3 s,
14 July 2013
ˆ b x 3s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9页
6.1.2 极(最)大似然估计
定义6.1.1 设总体的概率函数为P(x; ),是参 数 可能取值的参数空间,x1, x2 , …, xn 是样本, 将样本的联合概率函数看成 的函数,用L( ; x1, x2, …, xn) 表示,简记为L( ),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页
第六章 参数估计
§6.1 §6.2 §6.3 §6.4 §6.5 点估计的几种方法 点估计的评价标准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贝叶斯估计 区间估计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2页
• 一般常用 表示参数,参数 所有可能取值
组成的集合称为参数空间,常用表示。参 数估计问题就是根据样本对上述各种未知参
(2) 若对s
*2
ns *2 1 n 2 作如下修正:s ( xi x )2 n 1 n 1 i 1

则 s2 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25页
6.2.3 有效性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23页
6.2.2 无偏性
定义6.2.2 设 ˆ ˆ( x1 ,, xn ) 是 的一个估计,
的参数空间为Θ,若对任意的∈Θ,有 ˆ E ( )
则称 ˆ 是 的无偏估计,否则称为有偏估计。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L( ) L( ; x1 ,, xn ) p( x1; ) p( x2 ; ) p( xn ; )
称为样本的似然函数。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10页
如果某统计量 ˆ ˆ( x1 ,, xn ) 满足 ˆ L( ) max L( )
数作出估计。
• 参数估计的形式有两种: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14 July 2013
华东师范大学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3页
• 设 x1, x2,…, xn 是来自总体 X 的一个样本,
ˆ ˆ 我们用一个统计量 ( x1 ,, xn ) 的取值作 为 的估计值, ˆ 称为 的点估计(量),简 称估计。在这里如何构造统计量 ˆ 并没有明 确的规定,只要它满足一定的合理性即可。 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
L ( ) ( ) [2 (1 )] [(1 ) ]
2 n1 n2 2 n3
2
n2
2 n1 n 2
(1 )
2 n3 n2
其对数似然函数为
ln L( ) (2n1 n2 ) ln (2n3 n2 ) ln(1 ) n2 ln 2
(6.1.9) (6.1.10)
14 July 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