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之令狐文艳创作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之令狐文艳创作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之令狐文艳创作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

令狐文艳

2014-08-19 16:38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美国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共识。

产程正确处理对减少手术干预,促进安全分娩至关重要。目前,针对分娩人群的特点,如平均分娩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的平均体质量增加,硬脊膜外阻滞等产科干预越来越多,审视我们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一些产程处理的观念值得质疑和更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科研究再次回到了对正常产程曲线的描述中,并且有了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发现。Zhang 等对美国19所医院中62415例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且新生儿结局正常产妇的产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宫口从4 cm扩张到5 cm可能需要6 h以上,从5 cm扩张到6 cm可能需要3 h以上;

(2)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在宫口扩张6 cm以前基本一致,在此之后,经产妇的产程进展明显加快;

(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位持续时间的第95百分位数在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及未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分别为3.6 h 和2.8 h。

由此可见,即使产程进展比较缓慢,最终仍然可以顺利经阴道分娩。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美国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以下共识(见表1)。以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医师在产程管理时应该及时应用上述新的产程处理理念,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以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最大程度为孕产妇的安全提供保障。鉴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本共识相关内容将在今后广泛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加以完善和修订。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专家组成员: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董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边旭明(北京协和医院)、漆洪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兴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贺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胡娅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段涛(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张为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妇产医院)、时春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博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摘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年第49卷7期486页。

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临床分析

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27T15:05:45.5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0期作者:杨亮亮1 王晓英2 [导读] 有效维护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新产程标准内容也将在临床实践当中不断予以完善和补充。 (1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中医医院山西临汾 043500)(2陕西省宁强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陕西汉中 7244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程标准下的分娩情况,评价新旧产程标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90例产妇和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前者为对照组(旧产程标准),后者为研究组(新产程标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相对更长(P<0.05),自然分娩 率相对更高(P<0.05),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相仿(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的应用,对于提高分娩安全和保障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产程标准;分娩;临床影响【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09-02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正确的产程处理,进而帮助产妇安全、顺利分娩,并减少手术干预,降低剖宫产率。而在产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产程标准进行。Friedman产程曲线已经沿用多年,一直作为产程处理的参考标准。但是随着分娩人群特点发生改变,旧有产程标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传统观念,并充分考虑到产妇平均分娩年龄、胎儿体质量、产科干预等情况[1]。目前,新产程标准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在旧产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程处理方法,影响着分娩安全及母婴健康。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 20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产程标准下的分娩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90例产妇和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0例产妇,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别应用旧产程标准(对照组)和新产程标准(研究组),行分组对照。研究组产妇22~43岁,平均年龄(27.6±4.6)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2±1.4)周。初产妇785例,经产妇245例。对照组产妇22~45岁,平均年龄(27.8±3.9)岁。其中初产妇691例,经产妇299例。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可进行对照分析。 1.2 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尚在实施旧产程标准,在分娩护理过程中,根据其规定的潜伏期(宫口开大<3cm)、活跃期(宫口开大>3cm直至开全)、潜伏期延长(>16h)、活跃期停滞(持续时间>2h,宫口停止扩张)、第二产程延长(>2~3h)、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速度<1.0cm/h)、胎头下降停滞(胎头下降停止>1h)以及滞产(总产程时间>24h)进行判断,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当产妇出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等情况时,说明其符合剖宫产指征,进而采取相应的产程处理办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产科开始应用新产程标准,对于潜伏期(宫口开大<6cm)、活跃期(宫口开大>6cm直至开全)、活跃期停滞(持续时间>4h,宫口停止扩张)、第二产程延长(>2~4h)等规定做出调整。关于第二产程延长的判断,需要具体考虑是否行硬膜外阻滞、产程时间、胎头下降或旋转以及生产频次。明确处理时限(宫口开大<4cm时,为8h),剖宫产指征不再包括潜伏期延长>16h。在两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分别根据新旧产程标准进行产程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程 表1 两组产妇的产程对比(x-±s)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ZHONGPIN FOOD TZP/TZ-SSOP 泰州众品食业有限公司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版本号:A/0 编制:HACCP小组 审核人: 批准人: 2012-01-01发布2012-01-05实施

目录 1.前言------------------------------------------------------------3 2.SSOP的组织机构及职责-------------------------------------------4 3.执行SSOP的规范说明---------------------------------------------6 4.SSOP-01水的安全性----------------------------------------------7 5.SSOP-02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9 6.SSOP-03防止外部污染--------------------------------------------14 7.SSOP-04害虫的清除----------------------------------------------16 8.SSOP-05防止交叉污染--------------------------------------------18 9.SSOP-06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22 10.SSOP-07手的清洗消毒和厕所设施的维护---------------------------25 11.SSOP-08有毒化合物的正确标记、贮藏和使用-----------------------26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原则

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 一、基本概念 1.临产:出现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的下降。用镇静剂不能抑制临产(≥30″/5-6′,伴随宫颈容受性改变或先露部下降,不能抑制)。 2.第一产程 (1)潜伏期: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 经产妇>12 h。 破膜后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h,方可诊断引产失败。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2)活跃期: 以宫口扩张≥6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此期宫口扩张速度应≥0.5cm。 活跃期停滞: 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 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cm; 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cm。 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3.第二产程: (1)第二产程延长:硬脊膜外阻滞术:初产妇>4h,经产妇>3h; 无硬脊膜外阻滞:初产妇>3h,经产妇>2h。

超过时限无进展包括:抬头下降、旋转。 第二产程延长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二、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 1.第一产程 (1)“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但不意味着潜伏期可以无限延长以及在潜伏期内绝对不做剖宫产。对于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且宫缩满意后,若4-6h完全无进展(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必须予以密切注意。此时需要再次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必要时可通过彩超来提高准确性)、先露下降、产瘤及产妇骨盆情况,积极寻找产程进展缓慢的原因,警惕头盆不称导致的产程无进展。 (2)注意对产程进展的评估包括宫颈扩张和先露下降两方面。(3)较长的第一产程与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升高相关,在高度怀疑宫内感染时,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考虑剖宫产。 (4)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产妇年龄、体重(肥胖BMI≥30,第一产程相对较慢)、引产(较自然临产潜伏期更久)、无痛分娩(延长第二产程且增加阴道助产率)、胎儿性别(男性胎儿较女性胎儿活跃期更久)及胎儿体重等均会对产程有所影响,应综合分析。 (5)宫口扩张0-3cm,潜伏期持续≥8h,应予哌替啶100mg肌注纠正不协调宫缩,让产妇充分休息后重新调动宫缩,常常能进入活跃期。(6)宫口≥3cm,2-4h无进展者,可予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加强宫

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

目录表 目录页-----------------------------------------------------------------------------------------0 文件批准页-----------------------------------------------------------------------------------1 1.目的------------------------------------------------------------------------------------------2 2.范围------------------------------------------------------------------------------------------2 3.职责------------------------------------------------------------------------------------------2 4.程序------------------------------------------------------------------------------------------2 4.1加工用水的安全-----------------------------------------------------------------------------------------2 4.2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2 4.3防止交叉污染--------------------------------------------------------------------------------------------3 4.4卫生设施的维护-----------------------------------------------------------------------------------------4 4.5防止掺杂物污染-----------------------------------------------------------------------------------------5 4.6有毒化合物的标记、储存及使用--------------------------------------------------------------------5 4.7加工人员健康状况的控制-----------------------------------------------------------------------------5 4.8虫害的去除-----------------------------------------------------------------------------------------------6

SSO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S S O 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 S O P)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 1食品加工企业制定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那个元素() A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 B水或冰的卫生要求 C员工健康 D交叉污染的防止 2、以下哪些不属于生产车间对外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 A风帘 B暗室 C翻水弯 D 挡水板 3、员工洗手的消毒液一般情况应多长时间检测一次()。上班高峰() A 30min B 60min C 45min D 50min 4、食品生产企业,人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是() A从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 B从高气流区到低气流区 C从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 D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5、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加工前要洗手消毒,离开车间可不用 B皮肤病患者穿好工作服可以正常工作 C车间中的冷凝水无可避免只能减少 D内外包装材料应该要分开存放 6、以下哪项材料不属于避免食品接触材料() A 竹木材料 B塑料 C铸铁材料 D黄铜 7、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检。 A 一次/年 B一次/半年 C一次/三个月 D一次/月 8、以下哪项不属于食品的直接接触面()

A工作服 B 包装间传送带 C内包装物料 D蓄水池 9、工作服应该用专用洗衣房清洗()工作服要分开清洗。 A不同食品区域 B不同加工区域 C不同湿度区域 D不同清洁区域 10、以下哪项属于食品交叉感染() A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 B流感病毒的传染 C饼干放进冰箱后变软 D切完大蒜的刀再切鸡肉一股蒜味 二、判断题 1、食品接触面可分为直接接触面和间接接触面,两者是固定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混淆。() 2、清洁剂与对象接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清洁对象表面擦的越干净,水中Ca2+、Mg2+越高,清洁效果越好。() 3、车间空气消毒一般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 4、厕所的位置应设在卫生设施区域内并尽可能离作业区近一些,方便员工。 () 5、消毒效果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pH、消毒剂浓度和时间有关() 6、使用自供水与城市供水的实验室监测的频率一样,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检测。() 7、许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竹木器具,所以一般不推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木质器具。() 8、有毒化学物的监测区域主要包括食品接触面、包装材料、加工过程和包含在成品内的辅料。() 9、加工食品的员工如果携带致病菌应禁止接触食品,如果症状轻微没有表现出来就不用禁止。() 10、水样监测取样时应该先对出水口进行消毒,放水5min后取样做检测。()

(完整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标准通用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 ……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月日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企业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第一章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

第一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第二节卫生监控与记录 第三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卫生标准操作记录的编制 第四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与记录示例(略)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食品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是食品生产企业为了使其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制定的指导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以SSOP文件的形式出现。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食品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水(冰)的安全 食品加工中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生产中要重点保证: 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制冰用水的安全供应 饮用水与非饮用水间没有交叉关联 一、水(冰)的安全 水源 标准 水的处理 监控 供水设施 废水的排放 生产用冰 纠偏及纪录 水的作用 产品组成 传送或运输产品 清洗产品 清洗消毒设施、工器具、容器和设备

制冰及镀冰衣 饮用 水源 水源: 城市供水 安全、优质、可靠 防止交叉连接、压力回流、虹吸管回流 自供水 井水 深度、周围环境(粪池、垃圾掩埋场) 水井内壁破坏 江湖水 上游不得有:化工厂、造纸厂、医院和城镇居民生活区等污染排放源 两种供水系统并存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的贮存 水塔 蓄水池 储水罐 清洗和消毒:方法、次数和记录 安全 水的安全(包括冰) 达不到卫生要求的水源,工厂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主要有: 加氯处理 至少20分种 余氯浓度为0.05 --- 0.3 ppm(国标) 加氯消毒(氯气、氯胺、次氯酸钠、二氧化氯 常氯消毒:1-3mg/L, 30分钟,0.5-1ppm 超氯消毒:10倍于常氯,1-5ppm(严重污染) 水的处理 折点消毒:当水中有机物主要为氨和氮化物,其实际需氯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长缓慢,一段时间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点后自由性余氯出现,继续加氯消毒效果最好,即折点加氯。原因:当余氯为化合性氯时,发生反应,使氯胺被氧化为不起消毒作用的化合物,余氯会逐渐减小,但一段时间后,消耗氯的杂质消失,出现自由性余氯时,随加氯量增加,余氯又会上升。利:当原水受严重污染,它能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恶臭,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提高混凝效果。弊:水中有机污染物与氯生成三卤甲烷,必须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生产加工用水的要求

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 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 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 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 洗手: 1. 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 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 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 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务人员手卫生SOP 一、术语和定义 1.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二、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一)基本要求 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手部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 2.手部证实或怀疑被可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污染时,如艰难梭菌、炭疽杆菌等,应洗手。 3.如厕之后,应洗手。 4.其他情况应首选卫生手消毒。 5、洗手方法见洗手池上方的图示,动作熟练,步骤到位。 (三)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外科手消毒。 三、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 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四、手卫生促进策略 1.确保手清洁剂、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 2.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征。 3.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定期进行监测、反馈。 4.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医疗机构的手卫生。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2014-08-19 16:38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xx国家儿童xx 和人类发育研究所、xx妇产科医师协会、xx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共识。 产程正确处理对减少手术干预,促进安全分娩至关重要。目前,针对分娩人群的特点,如平均分娩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的平均体质量增加,硬脊膜外阻滞等产科干预越来越多,审视我们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一些产程处理的观念值得质疑和更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科研究再次回到了对正常产程曲线的描述xx,并且有了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发现。Zhang 等对xx19所医院 xx62415例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且新生儿结局正常产妇的产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 (1)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宫口从4 cm扩张到5 cm可能需要6 h以上,从5 cm扩张到6 cm可能需要3 h以上;

(2)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在宫口扩张6 cm以前基本一致,在此之后,经产妇的产程进展明显加快; (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位持续时间的第95百分位数在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及未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分别为3.6 h 和2.8 h。 由此可见,即使产程进展比较缓慢,最终仍然可以顺利经阴道分娩。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xx国家儿童xx 和人类发育研究所、xx妇产科医师协会、xx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以下共识(见表1)。以指导临床实践。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SSOP文本是: 描述在工厂中使用的卫生程序; 提供这些卫生程序的时间计划; 提供一个支持日常监测计划的基础; 鼓励提前做好计划,以保证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辩别趋势,防止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确保每个人,从管理层到生产工人都理解卫生(概念); 为雇员提供一种连续培训的工具; 显示对买方和检查人员的承诺,以及 引导厂内的卫生操作和状况得以完善提高。 (一)水(冰)的安全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厂应有充足供应的水源。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

触用水(冰)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 叉污染问题。 水源 使用城市公共用水,要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使用自备水源要考虑: 井水——周围环境、井深度、污水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海水——周围环境、季节变化、污水排放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对两种供水系统并存的企业采用不同颜色管道,防止生产用 水与非生产用水混淆。 标准 国家饮用水标准 GB5749-85 35项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 37℃培养 大肠菌群<3个/ml 致病菌不得检出 游离余氯:水管末端不低于 0.05ppm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软饮料用水的质量标准为GB1079-89 欧盟指标:80/778/EEC 62项 细菌总数<10个/ml 37℃培养48 小时 <100个 /ml 22℃培养72小时 总大肠菌群MPN<1/100ml 粪大肠菌群MPN<1/100ml 粪链球菌 MPN<1/100ml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OP)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洗手: 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1、取液:取足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所有皮肤。 3、揉搓:用“七步洗手法”搓揉双手直至干燥。 (三)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作者:————————————————————————————————日期: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编号:ehbh-czgc-sws 版次:3 操作规范生效日期:2011.5.1 第1页共4页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范 手卫生不规范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传播途径,故手卫生规范对医院感染控制极其重要。根据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要求和我院的临床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配备手卫生设施 (一)洗手设施: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内镜室、导管室、门诊等重点部门以及病房治疗室和各诊疗科室采用感应流动水洗手设施。 (二)皂液:使用一次性原装的按压式液体皂,避免使用分装液体皂。 (三)配备洗手后的干手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重点科室及部门必须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避免使用共用毛巾擦手造成二次污染。 (三)配备足量的快速手消毒剂:手消毒剂应使用一次性包装,治疗车上、各病房门口、ICU 病人床旁必须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不便于洗手的地方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二、手卫生方法分类 (一)洗手: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二)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三)外科洗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三、手卫生具体要求 (一)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原则

1、当手部有可见污物,或被蛋白性物质污染,或有血液或其它体液污染的明显痕迹时,应用皂液和水或抗菌皂液和水洗手; 2 、如果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建议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清洁双手代替洗手。 (二)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6、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洗手。 (三)洗手流程:普通(抗菌)皂液+流动水 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淋湿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 手背沿 指缝相 互揉 搓,交 换进行 掌心相 对,双 手交叉 指缝相 互揉搓 右手握 住左手 大拇指 旋转揉 搓,交 换进行 弯曲手指 使关节在 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 搓,交换 进行 将五个手 指尖并拢 放在另一 手掌心旋 转揉搓, 交换进行 必要 时增 加对 手腕 的清 洗

1人员清洁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1.消毒剂配制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消毒剂的配制、使用,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防止生产区内的污染及交叉污染。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消毒剂的配制、使用。 3. 责任:消毒剂配制人员、车间工艺员、QA检查员 4. 内容: 4.1 配方 4.1.1 采用稀释法配制,其公式为:CV=C1V1 式中:C:浓溶液的浓度;V:浓溶液的体积;C1:配制溶液的浓度;V1:配制溶液的体积 4.1.2 0.1%新洁尔灭:取5%新洁尔灭10ml,加水至500ml。 4.1.3 75%乙醇:取95%乙醇395ml,加水至500ml。 4.1.4 84消毒液:取84消毒液10ml,加水至1000ml。 4.2 配制 4.2.1 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 4.2.2 用量筒量取配方量的消毒剂,置配制容器里。 4.2.3 加水至全量混合均匀。 4.2.4 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容器上,容器应密闭,并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做好配制记录。 4.2.5 如用量较多,按上述比例,增量配制。 4.2.6 在指定地点配制消毒剂,避免造成污染。 4.2.7 配制腐蚀性消毒剂应戴乳胶手套,防止危害发生。 4.3 使用 4.3.1 一次配制的消毒剂应在24小时内使用完。 4.3.2 地漏的消毒:0.1%新洁尔灭,84消毒液(1∶100)。 4.3.3 手消毒:0.1%新洁尔灭,75%乙醇。 4.3.4 设备消毒:0.1%新洁尔灭,75%乙醇,84消毒液(1∶100)。 4.3.5 以上消毒剂使用应每二月更换一次。 2. 人员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规范人员进出生产区的更衣、更鞋的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进出生产区的人员的更衣操作。 3. 责任:所有进出生产区的人员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规范文件

1 水的安全 1.1水质要求 1.1.1生产用水水质符合GB5749-2006的规定? 1.1.2 目测水质,应清澈,无混浊? 1.1.4当发现水质混浊发黄,应立即停止用水,并迅速与自来水 公司联系,要求采取措施,待问题解决,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恢 复用水? 1.1.5从生产车间的三个供水口取水样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菌群≤3个/L? 1.1.6质检部每年两次将水样送至宿州市质量监督机构对水质进行全性能测定? 1.2防止水的污染 1.2.1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的送水管道应分离,互相没有交叉和渗 透,生产部对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的出水口进行明显标识? 1.2.2保证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没有交叉污染,并有一定的间隔 距离至少在3米以上? 1.2.3生产部按设备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保证水质安全卫生? 1.2.4生产部每月对供水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管道末端堵塞?管道破裂?水泵失灵以及虹吸倒流现象的发生? 1.2.5生产用水必须通过净化装置;净化装置的滤芯每两个月更 换一次? 1.2.6车间内软水管不能拖在地面,软水管出水口不能放在地面 上? 1.3废水排放 1.3.1车间地面应有适当的坡度易于排水? 1.3.2车间内下水道采用明沟加不锈钢篦子,下水道出口处有防

异味?防蚊蝇?防鼠装置? 1.3.3水的流向应为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1.3.4对污水的处理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符合防疫要求? 1.4 监督检查 1.4.1 车间生产班组每班加工前检查水质,发现水质混浊,发黄应停止用水,并向生产部和质检部报告,待供水系统修 理好,水质检测合格方可进行生产? 1.4.2质检部每周对出水口进行余氯测定,每月进行微生物 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每年两次送市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全性能检测,并保留好检测报告? 2 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2.1总体要求 2.1.1食品接触表面包括: a.直接接触:加工设备?工器具?加工台案?加工人员的手或手套?工作服?包装材料等; b.间接接触:原材料?车间环境?运输车辆等? 2.1.2按照GB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和改进,并对设施?设备的维护状况实施监督检查? 2.1.3生产加工用工器具?盛器?机械设备的材料均为耐腐蚀? 不生锈?不吸水?易清洗消毒的不锈钢材料制成?严禁使用竹木或纤维等制作?不便于清洗消毒制成的加工用器具? 2.1.2设备安装要便于清洗,表面结构光滑,浅色,易于识别表 面残留物,设备夹杂食品残渣易于清除? 2.1.5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首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除 去表面残留物,然后用消毒液或82℃以上的热水消毒?用消毒液消毒后,必须再用清水冲洗,将消毒剂冲洗干净?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三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一、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概况 ?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 ?三、卫生监控与记录 ?四、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编写 案例:冷鲜猪肉细菌总数超标 ?什么是冷鲜肉: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后屠宰的畜禽胴体, ?迅速冷却到0-4℃,24h内, ?加工、运输、零售中保持低温。 ?优点:质地好;营养损失少;安全卫生 质量事件 ?顾客在某大型超市购买冷鲜肉放入4 ℃冰箱中保存1天后,发现猪肉出现异味,并且表面发黏,经过检测猪肉细菌数达到2.15×106cfu/g。 ?NY/T632-2002《冷却猪肉》猪肉细菌总数≤1×106cfu/g,7d。

调查分析 ?生猪收购→淋浴→麻电→放血→剥皮→ 去内脏→劈半称重→分割剔骨→冷却→ 排酸→检验→运输→销售 整改措施 ? 1 严格监控销售和储存温度,小于4 ℃ ? 2 控制销售和贮存环节的卫生:刀具,案板 ?案板清洗程序: 清除→冲洗→清洁剂刷洗→后冲洗→84℃热水消毒。销售过程1次/2h。 ?刀具、磨刀石,1次/h。 二、案例分析 ?1、面包虾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超标 ?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去头去壳开背成蝴蝶虾拌生粉上预裹粉蘸面浆裹面包糠速冻包装 ?质量事件: ?①成品检验发现粪大肠菌群超过内控指标,客户要求 MPN值3/g,检验值39/g ?②现场检验发现,使用的面浆和食品接触面存在大肠菌群 调查分析: ?①实验室和水质没有问题; ?②仓库辅料的袋口有被老鼠肯噬过的迹象; ?③进车间洗手消毒人多拥挤不达标; ?④现场人多,消毒点不能满足需要,临时工卫生意识淡薄 ?⑤打浆人员又拆袋又调浆,打浆工器具随处乱放; ?⑥面浆在使用过程中,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⑦使用到碗底的面浆,回收后与新浆一起使用; ?污染源是在哪一个环节? ?在哪一个环节形成繁殖?

车间卫生标准操作规范

1. 目的 为加强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和控制,确保净化车间卫生清洁度,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生产环境清洁消毒规程细则。 2. 范围 工厂净化车间、地面、门、窗、墙、灯具、风口、管线、水池、操作台等。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车间的卫生、清洁、消毒。 4. 内容 4.1车间墙、壁、天花板、窗户、地漏、清洁工具的清洗 清洗程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物后地、先扫后拖。 1)生产过程中,员工应随时清除地面的废弃物和污物。 2)先用扫把清除车间地面的垃圾、异物。 3)所有进出净化车间的人员和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进出,防止对现场的污染。 4)每天生产前员工应用吸水拖把和清洁的自来水对车间地面进行清洁,清洁车间地面的灰尘、油污。 5)用拖把把浸入75%酒精拖地消毒;有污染的位置用含有50ppm二氧化氯拖把拖地消毒。 6)用专用毛刷、无尘布清除台面、物品架、门窗、墙面、地面的粉尘。 7)打开地漏,取出筛网,刷干净,用0.1%次氯酸钠灌地漏水封。 8)用0.1%新洁尔灭或75%酒精擦拭台面、物品架、门窗、地漏、墙壁、衣柜、鞋柜、物品、洗脸盆、风淋室、传递窗、天花等。 4.2吊灯、灯罩等清洗 1)频率:1次/月 2)用0.1%新洁尔灭、次氯酸纳溶液湿擦、清洁完成后进行目视感观检验。

4.3进回风口、墙面高处 1)1次/周 2)用0.1%新洁尔灭的湿擦毛巾擦拭墙面、出/回风口。 4.4现场生产主管和领班负责监督和指导员工的工作 检测方法:清洁完成后进行目视感官检验。 1)地面清洁标准:不得有可见污迹、破损、积水。 2)墙面清洁标准:不得有蜘蛛网及昆虫尸体、可见灰尘、发霉的痕迹。 3)天花板清洁标准:不得有蜘蛛网及昆虫尸体、可见灰尘、发霉的痕迹。 4)窗台清洁标准:不得有蜘蛛网及昆虫尸体、可见灰尘。 5)排风、进风口清洁标准:不得有明显的灰尘。 6)清洁/消毒效果判定标准:表面无物料颗粒、无异物。 4.5输水管路及气管 车间内暴露在外的输水管路及气管要求:每周进行一次管路的清洁一次,不得有可有可见污迹、蜘蛛网、昆虫尸体、发霉的痕迹等,日常发现管路有渗透现象应及时维修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4.6车间(车间仓库)空气消毒,净化车间洁净度验证规程 1)每周1次对配料车间和包装车间,灌装车间,内包材储存间,半成品储存间及更衣室内的空气进行臭氧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每年由品质部联系外部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尘埃粒子数及风速、压差光照强调、空气中浮游菌落总数等指标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要求进行验证并保持记录。(标准:浮游菌(CFU/3 m)≤500,沉降菌(CFU/皿)≤100) 3)由品质部每周对净化车间洁净度进行一次微生物采样验证。 4)质检员每周对应净化间的空间,设备/工器具表面,操作工的手,工作服,内包装材料进行微生物采样,检验车间的洁净度,作好记录,并将检验结果报告相关部门和人员。 4.7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与卫生保持控制与监测 1)每天生产前,卫生员应将净化车间内及缓冲间的酒精消毒器注满75%食用酒精。 2)每天员工首次进入车间及员工就餐后进入车间高峰期间,质检员应在净

《卫生标准》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受控状态:非受控本 食品有限公司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批准令 为了更加切实有效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全面实现产品质量目标,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和《出口。。加工企业注册规范》的要求,制订了符合本企业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现予批准颁布,从年月日起实施。 本企业的所属部门和全体职工,必须切实遵守本程序中有关操作,为保证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信誉而共同努力。 总经理: 年月日

目录 1. 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 2.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 3. 防止交叉污染 4. 手的清洁、消毒设施和厕所、更衣室设施的维护 5. 防止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的外部污染 6. 有毒化合物的正确标记、贮藏和使用 7. 员工的健康 8. 害虫控制 9. 环境卫生控制 10. 检验检测卫生控制 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一、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 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对于任何的食品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卫生。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 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用水来源及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控制和监测: 1. 本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自来水公司供给的自来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2. 公司送生产用水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全项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正本。监测频率:每半年一次。 3.公司化验室用余氯数显测定仪测定水管末端游离余氯,一年内对所有生产用水水龙头进行抽样。当检测结果于低0.05PPM时,公司有自动加氯装置对增压水池水量进行加氯,保证余氯含量符合本行业卫生要求。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天一次。 4. 公司化验室对水质进行感官和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查,要求:细菌总数≤100CFU/ML(37℃和22℃培养),大肠菌群<3MPN/L。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月至少一次。 5. 在加工程序中使用的水是一次性的,无循环重复使用。 6. 一切用水均应注意卫生,清洗时要防止污水溅污染成品或半成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