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饱和脂肪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飽和脂肪酸

表5不飽和脂肪酸

表6其他脂肪酸

以上所列脂肪酸之來源為天然的油脂經過水反應而得到的產物,市售之脂肪酸多數為二種或二種以上脂肪酸之混合物。脂肪酸為製造肥皂及各種界面活性劑、酯類等之原料;脂肪酸亦有潤滑之作用,常被用於口紅的配方。

表4中之飽和脂肪酸的熔點(m.p.)隨著碳數的增加而升高,其中硬脂酸是最早被用於化妝品中的脂肪酸,使用量亦最大,可賦予霜狀化妝品真珠光澤,而二十二酸之碳數較多,熔點較高,安定性及耐溫性較優越,常使用在含水量較高的乳化製品。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比飽和脂肪酸低,不飽和脂肪酸對髮膚有柔軟的作用,可直接用於化妝品中,其中油酸有防只配方中硬脂酸結晶之功效,而亞油酸是動物發育所必需的脂肪酸,在化妝品亦常用於營養製品。

另外表6的脂肪酸,有羥基油酸,其為透明皂的重要原料;而羊毛脂脂肪酸是一種複雜之混合脂肪酸,對皮膚之浸透性佳,並有抗菌性,乳化安定性優越,可改善乳化製品使用感。

乳化劑之性質(properties of musifiers)

乳化劑的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值係表示乳化劑對水及油之相對吸引力,若HLB值較低,則乳化劑之親油性(lipophilic)較親水性(hydrophilic)為大。HLB值較高則乳化劑親水性較大。一般HLB值範圍1~40,中點約在10。二種或多種乳化劑混合,其HLB值有加成性。例如A與B二種乳化劑混合,A 佔1/3且HLB值為8,而B之HLB值為16,則混合後之HLB值為10。非離子界面活性劑之HLB值可由公式:HLB=20(1-S/A)計算或實驗測定而得。S=皂化價,A=酸價。若無皂化價,則代HLB=(E+P)/ 5公式計算,E=oxyethylene 含量的百分率,P=多元醇(甘油、己六醇)之百分率。這些公式可滿足多數非離子界面活性劑。但對離子界面活性劑則不適用,則需由實驗方法測得,如表3-3所示。

例如:配方(乳液)

Beeswax 5%

Mineral oil 26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 18

Polyol 4

Emulsifier 5~10

Wate to make 100

油相(5+26+18=49%)“所需的”HLB值計算如下:

油或臘“所需的”HLB

Beeswax(5/49)=10 x 15=1.5

Mineral oil(26/49)=53 x 10=5.3

Vegetable oil(18/49)=37 x 7.5=2.8

油相“所需的”之HLB值約10(1.5+5.3+2.8),所以選擇二種或多種乳化劑以不同比例混合,使其混合後之HLB值接近10,則可得最好的乳液。

6-1-1乳化的方法

乳化的方法可分為四大類:(1)Agent in oil法(2)Agent in water法(3)皂類生成法(4)交互添加法。分別詳述如下:

(1)Agent in oil法

乃將界面活性劑加入油相中,使溶化後,再將水相加入油相中的方法。適合O/W型emulsion的製造。此法包括:

(a)轉相乳化法(層狀液晶相形成)

(b)轉相溫度乳化法(HLB-溫度乳化法)

(c)界面活性劑相乳化法(多價醇之利用)

(2)Agent in water法

乃將界面活性劑加入水相中,使溶化後,再將油相加入水相中的方法。適合W/O型emulsion製造。此法包括:

(d)轉相溫度乳化法(HLB-溫度乳化法)

(e)胺基酸乳化法(Gel乳化法)

(3)皂類生成法

乃將脂肪酸入於油相中共熔;鹼料入水相中溶解之,兩者混合時,油水界面因皂類生成而降低界面張力以安定乳化的方法。

(4) 交互添加法

乃將界面活性劑加入水相及油相中,再交互少量的加入混合攪拌的乳化法。 其中(1)、(3)項最常用。並說明如下:

(a ) 轉相乳化法(以O/W 型為例)

【水相】色料,香料

O/W emulsion O/W

(含界面活性劑)

約75~85℃

持 續 攪 拌

轉相乳化法的成敗關鍵有四點:1. 親油性界面活性劑與親水性界面活性劑的種類及比例的選擇;2. 乳化溫度;3. 攪拌速度;4. 水相的添加速度。須逐一考慮測試。

(b )轉相溫度乳化法(以O/W 為例)

第一 第二 色料 水相 水相 香料 75~85℃

O/W emulsion

(含非離子行界面活性劑)

持 續 攪 拌

說明:利用非離子行界面活性劑隨溫度的增加而由親水性傾向親油性的變化

特性得知:O/W 型乳膠之乳化溫度,需低於其界面活性劑的濁點(cloud

point )5~10℃,效果最好。因為Emulsion 的轉相溫度與濁點很相近;所以在此點的溫度最易將油滴打散,emulsion 得穩定效果最好。

所謂的PIT (Phase Inversion Temperature )轉相溫度,乃非離子型界面

活性劑所特有,特別是聚環氧乙烷型。將之加於油相或水相中,隨著溫度的上升並不時的攪拌,在到達某一溫度時,O/W 型emulsion 會急速轉相成W/O 型emulsion ,此溫度稱之。

(b ) 界面活性劑相(D )乳化法

前所介紹的轉相乳化法製造emulsion ,其對界面活性劑的選擇及HLB 值之調整,均須花很多時間去注意。此處介紹較容易的O/W 型emulsion 製造方法--(D )相乳化法。此法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將水及多價醇類加入界面活性劑相(D )中,隨後再將油相(O )加入(D )相中,使成為O/D 型膠化emulsion ;第二,將水相(W )加入此O/D 型膠化emulsion 。則連續相由(D )變成(W ),形成O/W 型emulsion 。

色料 油相 水相 香料 O/W emulsion 轉相:O/D

(含多價醇)

持 續 攪 拌

(c ) 胺基酸乳化法

為日本熊野先生開發的W/O 型emulsion 乳化技術。胺基酸及其鹽類水溶液,因其結構上的特性,使得可與親油性界面活性劑混合而形成外相為界面活性劑,內相為含水的膠狀胺基酸及其鹽類。將此膠(Gel )分散於油相中,再以水相加入乳化,可得廣範圍油/水比例的W/O 型emulsi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