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八上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新课标)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3.1 维护秩序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3.1 维护秩序 教案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探讨的主题是了解社会规则,理解规则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如何遵守、维护、改进。

教材首先从社会秩序出发,从社会秩序中感受社会规则的力量,然后通过澄清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消除对规则的疑问和误解,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第一目“维护社会秩序”强调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

教材首先从社会秩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安全和便利,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出社会规则的概念,并且明确了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了社会规则的价值和意义。

而规则的作用也为第二目“遵守社会规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孩子对于书本知识并不难以理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秩序和规则也十分清楚,随口一问都能说出许多规则。

但是难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对于规则存在着明知故犯的侥幸心理,认为偶尔闯一下红灯,违反一下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等等也没有关系,其原因有很多,但针对这一课时来说,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对于规则的敬畏,即没有规则意识。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加强规则意识。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

(二)能力目标:感受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提高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社会秩序;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知道什么是社会规则;懂得社会规则的作用;知道如何才能让规则成为秩序。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秩序的作用2、难点:社会规则的作用五、教学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创设情境、活动导学等方式,营造轻松、活跃氛围,调动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活动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过程性的评价。

七、教学思路:(一)课前准备:1、准备教具。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聚集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新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教学中信息应用设计张兰一、导入新课进入新课播放一段交通拥堵的视音频,内容为嘈杂的鸣笛、争吵。

问题:同学们能从这段影像看出这个场景发生在什么地点吗?(放学的学校门口)放学的学校门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没有了秩序)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及个人自学1、学生读目标,带着自学问题进入预习,对本课知识点有大概的了解。

2、完成题目以后同桌互批。

三、小组互学1、继续研讨教材P23页《探究与分享》“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问题:1.同学们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到过什么问题?2.校门口这种混乱会造成什么影响?3.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结合PPT声、像、文字的展示或者制作微课来进行)明确: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阻碍交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学校保安人员、值班老师和交警的帮助协调还需要所有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共同维护。

2、从社会层次理解“社会需要秩序”问题:因此,什么叫社会秩序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分组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合作学习,使用PPT直观展示)3、社会规则的作用。

①说一说: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尽量具体的内容)?②想一想:按照道德、法律、纪律、风俗把这些规则分类。

③从内容看,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明确:社会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并且规定了社会秩序的具体内容。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主要有道德、纪律、法律、风俗等。

四、小结(PPT展示知识结构图学生总结)五、反馈测评(选择一个材料题对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进行测试,查缺补漏。

)总结:本节课使用信息技术的素材为PPT、影像、音频、微课视频等。

使用上,每个环节或多或少都有用到,尤其是在重难点的学习时,探究活动的素材展示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更加形象、直观。

学生们探究合作学习生成知识时避免了因内容过多板书消耗时间的问题。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

本课的主题“维护秩序”是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秩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维护秩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对于维护秩序的重要性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因秩序混乱而带来的困扰,但对于如何有效地维护秩序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秩序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秩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秩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培养学生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在混乱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在混乱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秩序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维护秩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2.准备问题,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准备模拟实践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出秩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维护秩序。

3.1《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维护秩序》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理解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认同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对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学习,增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认同感,认识到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自律、自觉遵守秩序和规则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够保持理性和冷静,尊重他人,积极维护社会和谐。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违反社会秩序和规则行为的监督意识,勇于对不良行为说“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和重要性学生需要准确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并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社会秩序。

深刻认识社会秩序对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作用。

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以及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掌握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不同种类。

理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并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具体地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不同种类社会规则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交通拥堵时车辆和行人无序穿行、公共场所人们大声喧哗、排队时有人插队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场景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感到混乱、不舒服,反映了人们没有遵守秩序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维护秩序。

2.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小镇上,人们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孩子们无法正常上学,商店无法正常营业,交通事故频发。

3.1维护秩序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3.1维护秩序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2.了解学习目标。
1.国庆节在即,我们也将迎来一波旅游潮。前段时间有一个热门视频,网友们建议将其作为高铁宣传片,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播放视频。
2.提问:为什么网友建议作为宣传片高铁上播放?引入本节课主题“维护秩序”。并出示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环节2:社会生活有秩序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
教学活动(教师行为)
设计意图
1.阅读系列情境,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在书上做好笔记圈画。
1.社会生活有秩序,那什么是秩序呢?相信大家应该深有体会。以下几组图片,大家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差别吗?
2.出示系列情境,让学生进行选择回答,并从中体会社会秩序对社会和对公民的作用。
3.总结归纳知识点。
学生通过情境故事探讨,理解社会秩序对社会和对公民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
2.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明白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环节1:导入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行为)
教学活动(教师行为)
设计意图
1.根据提问思考。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
3.1维护秩序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一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本课一共分为两目,分别是“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在“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下,感受有社会秩序才有美好生活,有社会规则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为下一框《遵守规则》打下基础。
通过连贯的故事情境思考,引导学生感受社会规则对于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通过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来协调社会各方的关系和需

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维护秩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知识;从内容上看,本课主要讲授社会秩序的含义及作用、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相关知识;从结构上看:本课是学生处理“我与社会”关系的继续深入,是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内容的深化。

第一框“维护秩序”,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进而过渡到下一框“遵守规则”内容。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在前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本单元介绍的是“遵守社会规则”。

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道德修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暑假有比较多的时间出去旅游,你暑假去过哪些城市的“网红景点”呢?分享一下你对这些“网红景点”或者“网红城市”的旅游感受?学生分享。

教师:我们有一些网红景点非常火爆,很多游客宁愿排长队就要去尝一下这家店或者就要走某个经典路线,这样一来就造成某些地方非常拥挤,一拥挤一无序就很容易发生一些公共性事件,举例:2014年12月31日,正值辞旧迎新之际,很多人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维护秩序》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围绕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规则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内容结构清晰,分为“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两部分,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普遍认同。

他们知道社会运行需要各种各样的规则,但往往对地则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类型。

(二)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

(三)引导学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以及社会规则的类型和作用。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关系五、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材料,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

3.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

的【导入新课】热点聚焦:观看视频“摩托车骑士不戴安全帽”思考1.你如何看待摩托骑士得行为?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应该是针对谁的规则?【交流分享】《准格尔旗》观看视频后,你发现了准格尔旗哪方面的美?学生:人美,风景美,规则美,和谐美...。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题维护秩序,本框题设置两目内容“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从而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本节课是单元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感受规则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为后面的遵守规则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四、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2.道德修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3.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5.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五、重点、难点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六、评价设计1.通过议题式教学模式,两个评价任务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具体见教学过程)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给予学生以过程性评价。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k396列车员喊话维护秩序,思考: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总结: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秩序》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增强维护秩序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他们开始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对于社会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但同时,他们又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忽视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规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既不能过分压制他们的个性,又要让他们明白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理解维护秩序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维护秩序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维护秩序的必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维护秩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维护秩序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社会秩序混乱的图片,如交通拥堵、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引导学生思考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秩序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维护秩序的自觉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维护秩序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秩序,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秩序的场景。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这些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学生:教师: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思考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教师: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出现一种无序化状态,社会将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探究与分享一】雨天的校门口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学生:教师:导致交通堵塞,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很多人的时间;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等。

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 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让交警或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等。

【探究与分享二】“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

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

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

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思考: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学生:教师:(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探究与分享三】午后,小明匆匆行走在街道上,心里想着快些赶到对面的书店,对即将经过的人行道标志视而不见,直接踏上了斑马线之外的区域,准备横穿马路。

此时,一位交警注意到了小明的举动,迅速吹响哨子,挥手示意他停下。

交警快步走到小明面前,面带严肃又不失温和的表情,先是让小明站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避免了他被过往车辆擦伤的风险。

接着,交警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开始向小明讲解起交通规则来。

从那以后,小明每次过马路都会格外注意人行道和交通信号灯,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不安全行为。

他不仅自己做到了遵守交通规则,还经常提醒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要注意交通安全,成为了一个小小的交通安全宣传员。

思考1: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靠什么?学生:规则教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为准则。

3.1维护秩序(教 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3.1维护秩序(教 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八上《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

本框内容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这一框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

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这种认识逐渐深刻起来。

教材中关于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都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秩序与规则的价值。

遵守规则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心中有国家的具体体现。

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了解,维护秩序和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尚的品行。

3.【教学目标】道德修养:通过分析“观演日程中的社会秩序”,了解社会秩序,知道社会秩序的作用,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秩序靠哪些规则维护”,知道社会规则包括法律,违反规则有时会受到法律制裁,树立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分析“观演日程中的社会秩序”,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明确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观演日程中如果没有社会秩序”,知道社会秩序的作用,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秩序与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秩序与规则的关系。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随着全国演艺市场的持续升温,近期多场演出在各地举办。

”导入,列举一些近期新闻报道的观看演出时破坏秩序的行为(“黄牛”用非法手段持手钳“破门而入”、非法闯闸机、损毁围栏..演出结束后满地垃圾..),引出秩序这一话题,创设“观看演出的一天”设置一个总议题:从观演背后探寻维护秩序,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火眼金睛“寻”秩序,子议题2:切身感受“悟”秩序,子议题3:社会规则“护”秩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有序的交通场景、安静的图书馆、整洁的教室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共同点:秩序井然。教师引导讨论:秩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无序会产生哪些后果?
3.通过学生讨论,教师顺势导入新课:“维护秩序”,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关于维护秩序的法律条文,培养其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破坏秩序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去维护秩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总结出维护秩序的方法和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维护秩序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3.1节《维护秩序》的内容,主要围绕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维护秩序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展开。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必要性,认识到维护秩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维护秩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但他们对于社会秩序的理解可能还比较片面,对于如何维护秩序的方法和途径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社会秩序,提高他们维护秩序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必要性,认识到维护秩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和维护秩序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维护秩序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维护秩序。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维护秩序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社会秩序的理解和维护秩序的方法。

3.实践演练法:设计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学会遵守和维护秩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实践演练题,供学生操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秩序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秩序的思考,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讨论结束后,各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针对讨论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维护秩序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维护秩序的经历,让大家从中学习和借鉴。

3.1 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新闻链接】摩托车钻缝引发交通事故!讨论并回答:你觉得案例中的交通事故谁负主要责任?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理此类事故?▲摩托车钻缝违法: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摩托车在遇到前车排队或行驶缓慢时,不能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向车道形式,也不得穿插,应当依次等待通行。

钻缝引发的事故由摩托车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方案2:阅读教材P22“运用你的经验”呈现的图文材料,讨论并回答:(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参考答案:①这些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管理、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②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陷入无序化状态,混乱不堪。

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备注:社会管理秩序,即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建立的秩序。

生产秩序,生产活动需要各部门、各阶段、各工序尽然有序、分工配合、良好衔接。

交通秩序包括车辆行驶和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占用道路施工作业秩序、摆摊设点秩序等。

公共场所秩序,车站、港口、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等都属于公共场所。

在学生分享基础上,师总结:社会生活中并不只有教材中列举的四类秩序。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如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社会规则的维系。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维护秩序》。

本活动通过一段摩托车钻缝引发交通事故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该摩托车的行为,思考谁该负主要责任,从而引出“维护秩序”的课题,为本课的学习作铺垫。

本活动从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感受社会管理、生成、交通、公共场所等领域的秩序,从而帮助学生感悟“社会社会有秩序”以及秩序的意义,开启“生活-秩序”这一逻辑链条,并为“秩序-规则”逻辑展开打下基础。

新课讲授(一)社会生活有秩序师出示知识点:1.什么是社会秩序?P2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
八年级《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课题
《3.1维护秩序》
主备教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审核
教学
三维目标
1、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密不可分;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要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
2、能够从不同的主题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当堂消化知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小组爱学完成及课堂表现
1、大部分班级在加分制的带动下,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并且在近日来反复强调纪律的情况下,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也能够及时得跟上课堂的脚步,及时回答问题。
收集学情
二次备课
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调整课程内容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四副关于秩序的图片并提问: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教师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1、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
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维护秩序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维护秩序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维护秩序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维护秩序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维护秩序知识的掌握情况。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社会秩序的含义、重要性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方法和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视频:选取与维护社会秩序相关的视频,如法治宣传片、社会秩序维护案例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课堂互动,如投票、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案例库:收集与维护社会秩序相关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维护秩序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维护秩序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维护秩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维护秩序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维护秩序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维护秩序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维护秩序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1《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维护秩序》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增强对社会秩序和规则的认同感。

2.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增强对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政策和措施的认同。

健全人格:3.树立正确的秩序观念,养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良好习惯。

4.培养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正确看待社会秩序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责任意识:5.明确自己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勇于担当。

6.培养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秩序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2.社会秩序的作用。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难点:5.理解社会秩序对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性。

6.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以及如何通过遵守规则来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社会秩序混乱的图片,如交通拥堵、公共场所插队等,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这样的社会秩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2.展示一些社会秩序良好的图片,如井然有序的交通、文明和谐的公共场所等,提问:对比刚才的图片,这些场景又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你们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二)讲授新课3.社会生活有秩序(1)提问:结合展示的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社会管理秩序),说说什么是秩序。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展示上面两幅图(分别体现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提问:这两幅图分别体现人们应遵守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图一体现了交通秩序,图二体现了公共场所秩序。

(3)展示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的场景(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提问: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价值)课题: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学习内容:《维护秩序》这一框,主要讲了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和作用;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和作用,意在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遵守规则》这一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课程价值:本课对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公共生活,适应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自觉承担责任、认真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知道社会秩序的分类,理解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懂得规则维系秩序的道理;初步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认识规则要与时俱进,要维护与改进规则。

能力: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树立遵守规则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确立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对社会秩序和生活中的规则只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规则意识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都处在初步的形成时期,树立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对于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题设计基本观念、教学活动策略)设计理念: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学习。

教学策略:教法:活动探究法、情境体验法、事例引导法学法:交流讨论、活动探究、情境体验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确定的依据)教学重点:秩序与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做到自律和他律教学难点:规则和秩序的关系;自由和规则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两组图片并进行对比,一组为生活中常见的秩序混乱图片,一组为井然有序的生活场景。

3.1维护秩序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好city的中国:“寻规守序”出游记一、教材分析《维护秩序》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第一框题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社会生活有秩序”讲的是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所以第二目“维护秩序靠规则”讲的是规则通过规范人民行为以达成对良好秩序的维护,让学生明晰规则和秩序之间的关系。

据此,本课采用出行游玩所见所闻为主线,让学生踏上“寻规守序”的旅行,感受好city的中国。

选用川藏线逆行插队、北京地铁老人强行要求让座等时政案例,在三个任务(火眼金睛识秩序——心若明镜明秩序——身体力行护秩序)引领下学习本课。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根据七年级下册学过的知识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道德、纪律、法律),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

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

遵守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基于他律的遵守和基于自律的遵守。

学生主要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需要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本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高的品行。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遵纪守法,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规则中的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明确违反法律需要受到相应惩罚。

责任意识: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做一名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关系,在生活中护秩序,守规则五、教学过程导入:来中国旅游安全吗?在美国知乎Quora论坛的问答贴上,经常会看见很多想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会先发帖问“来中国安不安全”“对于外国女生来说,晚上一个人在上海街头闲逛是否安全?”对此,网友的回答全部清一色是“当然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单元教学||八上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新课标)
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一、单元素养目标
【2022新课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意识: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1.了解社会秩序、社会规则的含义、内容、作用;
2.掌握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关系;
3.树立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做到自觉维护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生活有秩序
【难点】维护秩序靠规则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