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用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产出价值实际GDP:它以不变的价格来计算某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国内生产净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的结果
国民收入: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即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以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简答题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该概念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理解时应注意六个方面的含义: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而不是所受卖掉的最终该产品价值: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国民收入有几种核算方法?
可以从三种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
第一种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各个部门所提供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扣除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即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
第二种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再推算出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收入法。
第三种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将市场需求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
国民收入核算常用收入法和支出法。
3.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
试述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增值法。
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在运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所相加的一定要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劳务,或者说是扣除了生产各个阶段上重复计算后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劳务。
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也可以运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二)要素所得法要素所得法又称所得或收入法、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 将各
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国民生产总值。
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GNP=要素收入+间接税二工资 +利息+利润+租金-直接税+(直接税+间接税)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收入都是各种生产要素缴纳所得税前的数字,所以要将直接税减去,间接税是从别的生产要素收入中获得的,所以应加上。
(三)生产法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部门法。
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
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在用生产法计算国民收入中,由于各国对生产部门的划分不尽相同,所以在计算上会有一些差别,但最后都要向GNP 靠拢。
以上三种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结果应该完全一致。
在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即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
如果用其它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则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名词解释
均衡产出: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消费倾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増加不及收入的增加的多。
收入和消费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收入增量中消费所占的比率,即每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乘数: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和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投资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税收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屋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简答题
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2.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3.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岀乘数的绝对值人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论述题
税收,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无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名词解释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潜在产量:潜在产量的概念与潜在就业量或者充分就业量有关。
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冇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条件卞,经济社会的
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长期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出的?
3.为什么说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4.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5.凯恩斯主义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第五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名词解释
充分就业:就是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所有的失业都是摩擦性的,结构性的、季节性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经济性失业:就是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和工作条件下,却仍然找不到工作存在的失业
奥肯法则: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
简答题
1.失业的类型有那些?
2.失业的原因有那些?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4.说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5•说明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论述题
1•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比,那种失业问题更严重?
2.论述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第六章开放经济理论
名词解释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就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实际汇率、实际汇率则是用来反映两国商品的兑换比例
浮动汇率制: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
固定汇率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相对稳定,市场汇率闱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按特定格式,进行系统地记录、分类、整理而编制出来的报表。
BP曲线:在表示IS-LM模型的利率与产出平面坐标中,方程式显示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简答题
1.汇率的标价方法有那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3.开放经济中总产出水平如何决定的?
论述题
1.论述汇率的决定因素.
2.论述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呆的区别.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名词解释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活动,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反复交替出现的过程。
加速原理:
乘数-加速数模型:建立了用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过程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模型
论述题
1•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何区别和联系?
2.运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波动?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通常规定为产量的增加。
这里所指的产量增长即可以是经济的总量,也可以是人均产量。
经济发展:一个社会或者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持续前进。
稳态分析:
资本的黄金律:
论述题
1.在新占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是怎样影响稳定状态产出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
2.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率?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3.—国政策制定者要调控经济,那么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政策制定者一般都是心率稳定状态吗?为什么?
4.在新占典增长模型中引入人II增长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以及经济的增长率有何影响?
5.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
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政府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采取的有关税收、借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主动采取的增减政府收支的决策。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自动稳定器:现在财政制度中存在一种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控制,自动而及时地朝正确的方向减缓经济波动的机制,即在经济过热时能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能够自动减轻萧条的机制。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基础货币量变动所引起货币供给总量变动比率
经济增长: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与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法定准备金:即法左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自身所吸收存款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
出效应: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衡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
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
古典主义极端;指古典主义的一种极端情况。
如果IS越平坦,或LH越陡ill肖,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如果出现一种LM曲线为垂直线而IS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有效。
这种情况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是193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自动稳定器有哪些制度构成?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4.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哪几个因素?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论述题
试述需求管理政策,并举出自1997年以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