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15篇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15篇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宏观经济管理论文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宏观经济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1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现状我国目前主要的经济研究理论都来自于西方的研究成果,包括范式、假设、模型等。

而西方各国是在二战之后,世界格局被改变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针对当时的经济现象建立起了完善的经济理论,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到如今已经十分成熟,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用性非常强。

反观我国,国内学者比较看政策性对策,在宏观经济研究中主要研究其规范性。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改革开放时间不是很长,经济制度与社会观念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导致西方经济理论中用到的假设或建造的经济模型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我国,进而影响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如果不加筛选、不分主次地将西方研究成果引进我国并作为研究依据的话,很容易造成市场经济的混乱,甚至是经济的扭曲,这就对政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会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太宏观,导致对我国中观问题的研究不深入,无法具体解决宏观经济下遇到的问题,我国经济学家曾讨论研究过中观经济学。

中观是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的领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现有的理论加以丰富。

专家、学者在研究我国的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物价变化等宏观问题时,忽略了这些问题在中国这一特殊经济市场中形成的机制,而我国也没有有效的理论与研究成果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由此可知,中国经济现象具有特殊性,不可一味使用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这种生搬硬套研究方法不可能对我国经济市场有较深入的研究,因此,相关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应考虑抽到中国制度的特殊性,深入研究我国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与西方国家作对比,找到适用性高的相关理论,促进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型。

宏观调控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综述

宏观调控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综述

中国宏观政策调控政策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转变,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总结归纳中国宏观调控理论和宏观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演变历史。

1978年至今,中国的宏观调控理论经历了四个探索发展的阶段:1.1978年至1992年:中国宏观调控理论从“综合平衡”转变向“宏观调控”;2.1993年至1997年:中国宏观政策调控理论思想基本形成;3.1998年至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两次经济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4.2013年至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从“综合平衡”转向“宏观调控”(1978—1992年)(一)“综合平衡”的宏观调控理论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第一步,摆脱了对经济发展束缚较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计划经济体制,大到矿产资源,小到柴米油盐,政府部门决定国家的各项资源配置。

因此,国内经济没有宏观、微观之分。

在当时,一般称宏观层面的政策为“计划管理”,称微观层面的政策为“经济体制管理”。

“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平衡,使国内各产业、各区域平衡发展。

度量国家经济是否综合平衡的指标通常是财政平衡、物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当时国内的经济学者对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研究存在争论。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家调控综合平衡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综合平衡的效果不只是解决社会矛盾,还要实现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学家存在很多讨论,基本围绕着“综合平衡”即宏观平衡还是也包括微观效率。

刘国光所认为的“国民经济平衡不仅要实现经济内部的平衡,还要结合自然环境的平衡”。

这是一种超前的政策思想,与现在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生态平衡”有关联,进一步拓展了问题探讨的范围。

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曾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综合平衡”产生过讨论,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不平衡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认为“要保持经济的相对平衡性,以主观能动性干预经济不平衡发展”。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并采取了不同的路径选择。

以下将从发展历程、路径选择以及展望等方面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浅谈。

回顾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我国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

这一决策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我国进一步推进开放,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在此过程中,我国逐渐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工业化国家,逐渐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是多样化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尝试了多种路径选择,如“两个转变”、“三步走”等。

“两个转变”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化国家;“三步走”是指逐步实现现代化建设。

这些路径选择既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又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展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还需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高速,需要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国宏观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质量而不只是数量。

我国宏观经济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

我国宏观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面临这些挑战和机遇的我国宏观经济应选择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路径。

这包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培养,推动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大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等。

这样的路径选择能够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一、宏观经济政策简介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的,用于调控并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各自组成部分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有三种,分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采取的调节货币供给量和改变货币价值的“手段”。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整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政策。

产业政策是基于国家利益,通过国家主导的宏观调控,推动相关产业优化和升级的政策。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1.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改变货币价值的“手段”,常见的理论包括货币供应量理论和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一般情况下,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央行会通过降低基准利率等措施来促进消费和投资。

通过货币政策的管制,我国可以调控经济的流动性,达到一定的稳定和平衡。

在财政支出趋势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货币政策的合理运用,可以确保供应量的符合需求,从而提高市场对社会的贡献率。

2.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调整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政策,是国家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支出是政府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增长目标的合理实现下的一种机制。

而实现财政政策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政府支出等方式来增加国家的社会需求,并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消费和提高投资水平。

3.产业政策的作用产业政策是一种基于国家利益的政策,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产生影响。

在当前的我国经济形势下,产业政策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向全球市场迈进。

此外,产业政策中也涉及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和机制,在配合财政政策下,和货币政策建立起了有效的体系。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限制1.货币政策的限制货币政策是一种重要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内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上。

但是,尽管货币政策有一些积极意义,但是在我国货币面临“超发”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

宏观经济思想演变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宏观经济思想演变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宏观经济思想演变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内容摘要:一、宏观经济学的矛盾焦点宏观经济学在许多方面是颇有争议的,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经济学家间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形成许多学派。

在政府如何治理经济方面的作用,学派之间的主张分歧甚大。

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如果实行“无为而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不必要是干预,宏观经济的局面会更好。

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持相反观点,认为现代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使宏观经济的目标难以达到。

谁都不否定市场经济和政府的作用,但每当出现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总是有两派意见,一派强调市场的作用,另一派强调政府的作用。

至于谈及政府的干预时,对政府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在什么时候干预,以及实行什么样的政策等诸多方面,在经济学家间又争论不休。

我们在这里将考察近代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

由于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经济的社会背景基本上也是外国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在实行市场经济中必然会碰到宏观经济调节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历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方面的问题,了解国外宏观经济学派以及在不同时期政府所实行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效果,是不无益处的。

宏观经济学派争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还是灵活的?一般说来,主张政府减少干预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价格和工资相对是灵活的,也就是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涨有落,市场会很快出清。

根据他们的观点,失业现象是暂时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从长期来说,市场的力量会使劳动力严重过剩现象消失,只有很小一部分自然失业(这部分人的失业是正常的,无需政府关心)。

对一时出现的劳动力过剩现象,他们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企业和劳动者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对劳动职位的空缺及时发布信息,鼓励劳动者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职业间流动。

他们认为,价格和工资从短期上说是有一定的刚性的,所谓刚性也就是不够灵活,固定不变或只上不下。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及路径选择进行浅谈。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举措。

通过吸引外资、开展对外贸易,我国经济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实现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我国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我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不断减少了贫困人口,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这使得我国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较高,造成了经济波动的风险。

我国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但环境问题仍然严峻,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对社会保障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我国应当在宏观经济发展路径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国需要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

我们需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金融改革、完善法制和减少政府干预等措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我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我国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医疗等问题的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虽然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强社会保障,我相信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中国的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分析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起伏和波动的周期性现象,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萎缩和复苏等不同阶段。

而宏观经济分析则是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调控经济运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以及经济周期的演变。

一、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1. 高速增长:近几十年来,中国以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宏观经济呈现出长期高速增长的趋势,不仅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幅增长,还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2. 工业化水平高:中国经济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并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迅速工业化。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工业化水平高,制造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

3. 依赖出口:中国的宏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出口。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中国正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4. 全球化:中国的宏观经济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推动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

外资的引进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加,都是中国宏观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中国经济周期的演变1. 高速增长阶段:上世纪70年代到2008年的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国内需求增长和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储蓄率和投资率较高,经济增速一度超过10%,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

2. 经济调整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

国际需求下降,外贸出口受到冲击,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如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以应对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标签:经济体制;计划主导;政策主导改革开放30年来,指导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思想依次为“计划主导论”、“间接调控论”和“政策主导论”。

这三种宏观调控思想分别对应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计划主导论”发展到“政策主导论”反映了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准确地说是1957年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与这种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是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控制,依靠计划手段实现经济的综合平衡。

在这种体制下,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完全由国家控制,全国实际上是一个大工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不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经济问题全靠计划部门的计划指令来解决,多数情况下靠行政性措施来解决。

那时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实际上没有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

因为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不能独立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国家计划指标而不是利润。

当时我们在理论上认为计划控制优于市场调节,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经济实践中完全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因此,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宏观调控思想可以称之为“计划控制论”。

严格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只有计划经济理论,没有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理论,甚至没有宏观调控思想。

1979年随着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思想才逐渐形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的变革引起了思想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作者:李瑞楠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9期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本身的特色是,政策工具多样,涵盖领域广泛、宏观调控频繁、调控力度适度等;特色宏观调控,在当下经济转型背景下还具有一定的实践、过渡、综合和创新性等,这个独树一帜的宏观调控,可以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引言在整个宏观调控中的结构性概念上的体现称谓结构性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与其他方面的战略关系、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和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设计中。

根据其具体的操作情况来看,其主要包括宏观调控,通过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市场经济机制构成的关系。

调控目标与调控手段则是通过结构紧密的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扩展的就业政策等措施进行实施。

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构成紧密相连的关系,宏观调控要注意政策效应,长期战略和发展机制的紧密衔接。

宏观调控对总量的调控方法要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与完善和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突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协调速度、效益和质量;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在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上提出“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调控目标。

要强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注重目标体系的协调性,重点是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严控物价上涨过快。

通货膨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伴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中的一个最敏感指标。

流通中货币数量过多导致了物价上涨,多年来改革开放出现的多次通货膨胀,引发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问题,也由此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

20世纪80年代初,消费物价上升到7.5个百分比,中央政府及时采取“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使物价指数迅速回落。

80年代中后再次形成通货膨胀,中央政府及时在通胀环境下出手治理,并通过价格改革的“闯关”,引发抢购和挤兑,不得以停止价格改革,反通胀转而治理通胀,物价上涨,在经济增长滑坡后及时制止住了。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综述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综述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综述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2年10月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综述Macro economics development resul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Review【摘要】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是丰富多彩的,流派众多,相互辩难,充满分歧和争议。

但近年来各派经济学家在需求和供给、反通货膨胀的成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局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预期的作用及政策可信度的重要性、政策的时滞性等等重大问题上已逐渐达成共识,表明宏观经济学正走向成熟。

特别是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货币的与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内生增长理论的提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分析等。

并以宏观经济学为主线,对宏观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综述,详细阐述了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和运用中存在的误区,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

【关键字】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应用综述目录【摘要】I目录1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1.1、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2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

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

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

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

斯密在讲到这一点时,总是谆谆地开导人们,国家大事相比个人更重要。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演变1.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代表人物: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论主张:由于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政府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

其中,财政政策被认为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调节手段。

2.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希克斯、杜森贝利、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汉森和萨缪尔森等)理论:○1希克斯的IS —LM模型○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3弗里曼的的永久收入假说○4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5汉森和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6鲍莫尔、托宾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7托宾的货币投机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8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9克莱茵等人的计量经济模型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使经济能避免过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

3.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理论:在两个方面区别于凯恩斯主义:一是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二是关于稳定性的经济政策的作用。

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主张:货币主义者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才对产出的波动起着最大的作用,并且不应让经济自由地活动,减少干预,同时提倡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总之,货币主义者把反通货膨胀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货币在短期中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政府应当并且能够实行的唯一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

4.供给学派主张:供给学派认为供给会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因而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作和经营积极性,才能使生产率提高,并使政府课税基础扩大,税收总额随之增加,财政赤字得到控制,通货膨胀也会消失。

5.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R.卢卡斯、T.萨金特)主张:理性预期是针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他们认为人们会根据过去、现在、将来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作出的预期。

宏观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宏观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宏观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宏观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宏观治理是指通过国家行政机关、金融机构、经济组织等合力调节,以及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工具来对整体经济现象进行引导、影响的方式。

宏观经济稳定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因此宏观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建立宏观治理的体系建立宏观治理的体系,必须先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宏观经济管理程序,即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各部委联合处理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宏观调控体系,涵盖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等方面。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也需心怀国家和民族的大局,使用科学的、合理的、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思路,坚决执行好宏观调控部署。

二、加强宏观调控的配合加强宏观调控的配合,要做好宏观经济上层建筑的调控工作,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产业、流通业的风险管理,开展严密的监测预警工作,准确掌握民营经济的变动趋势。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起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保障金融市场平稳经营。

三、增强宏观稳定的周全性增强宏观稳定的周全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应急管理预案,并对《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修订。

此外,还应完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稳健的投资组合,规范融资和合作关系,借助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保证经济活力蓬勃增长。

四、加强宏观调控的协同性加强宏观调控的协同性,要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有效互动,建立起外贸风险管理体系,防范海外经济的风险和危机的影响。

在这方面,政府延伸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出相应措施,积极构建起一种国际宏观治理网络。

五、支持宏观制度的完整性支持宏观制度的完整性,要积极配合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推动建设城镇化规划、帮助重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司法审查等领域的整体配合协作。

以此来不断提升宏观治理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宏观治理结构,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国家的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前大都经历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二次大战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被不断强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

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度失灵,各国政府重新考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各项干预政策。

于是,8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削减政府对经济的频繁干预,进入重新重视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时期。

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传播,发达国家的政府再次调整了他们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政策。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新的基础上被逐步加强。

同时,在不同国家之间,一方面加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和协调;另一方面也在国内政策的目标以及具体措施上呈现出更多的差异。

这就是说,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虽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但也更多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象50-60年代那种以凯恩斯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从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共性突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

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国家特点的更有效的宏观经济干预方式。

作为本书的概述,我们将在这一章中集中阐述那些具有共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而将各国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放到后面具体叙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的章节中。

第一节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当局的其他经济管理机构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控的行为。

它是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措施、手段、决策机构、执行组织、信息搜集和监督在内的,旨在对整个经济状况进行调节的系统。

现代宏观经济政策是沿着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的,一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二是宏观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认识。

虽然政府在制订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往往以经验性的认识为主要依据,但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显示出它越来越依赖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政府干预经济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存在的,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的胜利使得市场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形式。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最初的对国家财富的探索,到对经济整体运行规律的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演进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中,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古典经济学专注于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而宏观经济学则从整体入手,探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宏观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复杂且多元。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频发,如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随后的大萧条,这些事件促使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例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一理论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其中,经济增长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失业研究如何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产业中去;通货膨胀研究如何保持物价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研究如何通过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控经济。

然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践中,宏观经济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例如,如何准确预测经济走势、如何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尽管如此,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仍在持续。

在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理解经济的整体运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对于指导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

4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进与创新

4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进与创新

4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进与创新作者:王一鸣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12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宏观经济政策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本文以此为线索,追索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宏观政策的演进过程,并探讨在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和完善宏观政策的有关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进程。

这个历史进程已经持续了40年。

贯穿这个历史进程的有两条基本线索,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其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找到一条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

伴随着过去4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1978-1996年:抑制经济过热和遏制通货膨胀这个阶段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

在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少数年份外,大多数年份都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从经济体制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预算软约束严重,国民经济表现为较为严重的短缺经济。

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看,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各方面都有强烈的加快发展愿望和投资冲动。

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失衡集中表现为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先后发生了1985年(CPI上涨9.3%以上)、1988年(CPI上涨18%以上)和1994年(CPI上涨24%以上)3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调控主要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遏制通胀。

以1994年的那次通货膨胀为例。

1991年底,中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再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浪潮。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解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

与此相适应,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向宏观经济学范式转变和宏观经济学“本土化”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研究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应用。

20世纪50年代,在完成经济恢复任务以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

50年代,我国经济理论界论证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符合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和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

与此同时,我国讨论了如何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保持一定比例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综合平衡、保持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标准和数量界限。

毛泽东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

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代经济学家于光远、孙冶方、薛暮桥等组织和发起了再生产、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三大问题的讨论,并取得了颇有建树的理论成果。

刘国光和董辅礽于80年代出版的《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和《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反映了当时的研究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中心议题仍然是再生产理论,并且出版了《学习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研究》和《社会主义再生产有关再生产范畴的分析》等著作。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向宏观经济学范式转变。

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十四大之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理论界积极引进现代经济学。

一些中青年经济学家转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论文报告一、引言二、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1. 农业经济时期的调控思想2. 商业经济时期的调控思想3. 封建经济时期的调控思想三、宏观调控思想的发展1. 中央化思想的兴起2. 公共财政思想的发展3. 地方化思想的崛起四、案例分析1. 秦代税制的实施与对经济的影响2. 隋唐时期对商业经济的支持与调控3. 明清时期对货币和税收的调整与影响4. 民国时期国家财政危机的处理与对经济的影响5. 新中国成立后对经济的重大调控五、总结引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进行对整个经济发展的管理与控制,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

在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也渐渐形成,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通过分析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分析具体的案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1.农业经济时期的调控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时期,国家开始采用租庸调制的方式进行经济调控。

租庸调制是一种以地税和人口为基础的财政制度,规定各地供役的人口和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

这种制度的出现,使得国家能够对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此外,古代还有粮食储备和救灾制度,这些制度也是对农业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2.商业经济时期的调控思想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开始采用不同的调控手段。

在唐代,国家开始推行节省钱粮的政策,以及对商业资本进行控制。

在宋代,国家对商业进行保护和规范,出现了“厂坊”这种行业管理制度。

3.封建经济时期的调控思想到了封建经济时期,国家的调控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在元、明、清时期,国家实行了徭役和屯田制度,这些制度是对生产能力和资源的调控。

此外,国家还对工商业进行规范和限制,如对炼铁的限制。

宏观调控思想的发展1.中央化思想的兴起在我国古代,中央化思想也逐渐形成。

在明、清时期,国家实行了统一的税收制度和货币制度。

这种中央化的思想,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对整个经济进行管理与控制。

2.公共财政思想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财政思想也逐渐发展。

2021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范文3

2021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范文3

2021我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的兴起与发展范文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作为经济调节的主体,运用一定的调节方式和手段,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符合宏观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状态,以引导一定的经济运行方向的行为和过程(刘诗白,2011)。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思想是由英国着名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而中国古代的宏观调控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汉书·食货志下》中“故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弘羊均输,寿昌常平,亦有从徕”,这段话则基本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最初的兴起及发展轨迹。

管仲的轻重调控思想 管仲,又被称为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相齐三十年,励精图治,政绩卓着,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管仲也以其杰出的治国才能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

孔子曾称赞管仲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管仲的宏观调控思想主要体现在《管子》一书中。

《管子》是中国古代论述经济问题最为系统全面的一部经典着作,在现存《管子》七十六篇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涉及经济问题,有将近二分之一主要是研究经济(赵晓雷,2013)。

虽然学界对《管子》一书是否为管仲所着存在争议,但并不能否定《管子》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管仲,所以,将《管子》视为是管仲的思想之作也未尝不可。

管仲的宏观调控思想是建立在他的轻重理论基础上的。

“轻重”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个经济术语,主要是用来讨论货币与物价问题的。

《管子》中有多处论述轻重变化规律的内容,其中,“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管子·山至数》)说明了货币和商品之间具有币值上升则物价下降、币值下降则物价上升的轻重关系,这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古代社会早期的货币数量理论;“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管子·国蓄》)说明了商品数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种商品供给量增加则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则价格下跌的反向关系,这种认识与现代经济学的供求原理对商品数量与价格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管子·乘马数》)说明了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商品粮食与其它商品之间在价格上存在着反向运动的关系,这也反映出农业社会中粮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

第12期(总第397期) 2016年12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12(General Serial No.397)December,2016㊃理论研究㊃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庞明川(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5)摘 要: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宏观调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反差,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争鸣㊂在系统总结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宏观调控长期坚持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相结合㊁以结构性调控为主的调控范式,并先后呈现出 总量+结构”与 需求+供给”的特点㊂笔者认为,中国宏观调控之所以形成了结构性调控特色,是因为在宏观调控决策中,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方法论㊁中国经济思想特别是当代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理论三种资源,真正做到了 马学为魂㊁中学为体㊁西学为用”,具有必然的形成逻辑㊂关键词: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结构性范式;形成逻辑中图分类号:F015;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12⁃0003⁃10一㊁引 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宏观调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反差现象:国内学者围绕中国宏观调控的概念㊁目标和手段等展开了多次激烈的争鸣和交锋,多数意见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具有目标泛化㊁工具庞杂㊁手段多元且常态化等特点,从而被贴上偏离西方主流传统的标签而加以质疑和批评㊂然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宏观调控就曾 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和赞赏”[1]㊂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宏观调控也多持赞扬和肯定的态度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外宏观调控效果的鲜明对比,更使得西方主流经济学开始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反思,并重视新兴市场的经验,罗奇[2]甚至明确提出了 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的呼吁㊂这充分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必然有值得西方主流理论认同和借鉴的价值所在㊂对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就进行了相关的探索㊂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1)双轨调控㊂李平安[3]较早提出,要把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最优结合点㊂樊纲[4-5]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双轨过渡的特点认为,宏观调控应该实行与 双轨调控”思想相一致的 综合调控”㊂樊纲等[6]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表现出双轨并行的特点㊂鲁品越[7]甚至认为结构性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表现㊂朱之鑫[8]认为, 八五”期间宏观调控的经验之一是必须始终做到保持经济供求总量大体平衡 收稿日期:2016⁃07⁃26基金项目: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DUFE2014J07)作者简介:庞明川(1963-),男,四川西充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调控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的研究㊂E⁃mail:pmc2004@4财经问题研究 2016年第12期 总第397期的原则,注意优化结构㊂章钟基[9]认为,我国 八五”时期宏观调控可贵的经验与启示之一是宏观调控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多种手段并用㊂陈锦华[10]认为,1993年以来宏观调控所创造的新鲜经验之一是在控制需求过快增长的同时重视结构的优化,努力增加有效供给㊂张爱武[11]认为,20年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经验包括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结合起来;宏观调控在调节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要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㊂朱镕基[12]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总结 九五”期间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时提出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㊂陈东琪和宋立[13]认为,改革开放28年来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就之一是综合运用经济㊁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逐步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的调节作用,保证宏观调控的客观性㊁科学性㊂陈东琪等[14]认为,30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之一是,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和政策重心,注意最终目标与中间目标兼顾,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做到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措施相搭配;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调控工具和手段组合,在充分运用财政㊁货币政策等常规经济手段的同时,注意适当运用行政和法律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并注意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㊁深化改革相结合㊂刘树成[15]指出,五年来的宏观调控具有许多新特点,即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上,更多利用市场化手段和发挥各种组合效应;在宏观调控与政府其他经济职能的协调配合上,做到 四结合”,即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㊁体制改革㊁改善民生相结合㊂万勇[16]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之一是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其他各种手段㊂欧阳日辉[17]认为,我国宏观调控30年的基本经验之一是综合运用经济㊁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组合拳”,以经济等间接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等直接手段,强化市场调节,保证宏观调控的科学化㊁规范化和制度化㊂袁志田和刘厚俊[18]认为,中国宏观调控具有其不同于西方宏观调控的特点,即宏观调控不仅包括总量性调控措施,而且包括结构性调控措施,不仅包括经济间接手段,而且包括行政直接手段㊂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19]指出,主流经济学认为正是由于宏观政策只关注总量调控而忽视了结构调控,才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㊂因此,单纯关注总量的宏观调控是不够的,还需要特别关注经济中的结构性变量和结构性调控措施,基于此,他们提出总量性扩张与结构性收缩是中国宏观调控最大特色的观点㊂王诚和李鑫[20]甚至认为, 事实上,中国的宏观调控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区别㊂最大特点是结构性调节,这体现在汇率政策㊁产业政策㊁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等各个方面,或许这是最值得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借鉴的”㊂(2)凸显特色㊂刘瑞[21]认为,宏观调控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概念创造,中国的宏观调控是属于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行为,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衍生的理论概念,从目标选择到手段选择都不能用经典经济学理论来解释㊂盛美娟和刘瑞[22]认为,中国宏观调控范式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中国政府没有完全地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是在选择性地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设计,使之与中国的国情及体制基础相匹配㊂张勇和张忠友[23]认为,中国宏观调控与经典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定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诸多的不同,在目标设定㊁手段选择方面,中国宏观调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㊂高培勇和钟春平[24]认为,中国的宏观决策过程中,市场化的调控方式较难顺利采用,价格机制难以奏效,只能更多地采用直接的行政管制措施,这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㊂(3)形成新范式㊂顾海兵和周智高[25]认为,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质的区别,因此,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宏观调控范式㊂盛美娟和刘瑞[22]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为典型的开发型国家范式,其基本框架为一元化的调控主体+集中决策机制+多元化的调控目标+多元综合化的调控手段,其中,多元化的调控目标是指目标不仅关注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还包括其他对经济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问题㊂张勇[26]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为一元化的调控主体,二元化的调控目标㊁任务,以及多元化的手段体系这三位一体的操作 功能框架,其中,二元化的调控任务是指宏观调控的任务既包括总量调节,也包括结构调整,其目标是短期经济运行的总量平衡和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优化㊂庞明川和郭长林[27]则认为,结构性调控是中国宏观调控最大的特色,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理论范式为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相结合并以结构性调控为主的结构性调控范式㊂二、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的实践模式及其演进(一)从中国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结构性调控均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理论层面看,虽然1985年巴山轮会议引入了总量调控意义上的宏观控制,但是当时就有学者质疑总量调控㊂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28]指出: 我们也曾表示担心,在缺乏深入的结构分析和明确的结构政策的情况下,实行简单的总量控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㊂而邓英淘和罗小朋[29]一方面强调 总量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本内容的最高层次”,另一方面指出 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阶段性转折以及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要特征,特别是存量调整无力和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很难通过总量的调节来消除,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总量政策在我国只能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㊂”胡汝银[30]认为,需求分析有重大缺陷,主张以供给分析为支点,熔供给分析㊁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于一炉,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㊂张风波[31]提出,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是互补的,结构分析是总量分析的具体化,总量分析则是结构分析的抽象化㊂对总量进行具体分类和深入分析,就可以统一到结构问题上来;对结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归纳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可以揭示出总量的基本特征㊂马建堂[32]则通过对国民收入㊁价格和储蓄等典型总量指标波动状况的分析,把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结合起来,使宏观分析中观化㊂由此可见,学术界当时对西方总量调控的借鉴并没有形成一边倒的局面,而是开展了大量的质疑和批评㊂后来,国内学者进一步强调了结构性调控的重要性,鲁品越[7]指出: 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当以结构性调控为总体框架,而总量调控应当作为其中的手段之一,为结构性调控服务”㊂程秀生[33]指出: 宏观调控需要坚持总量平衡的原则,但单靠总量调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充实和运用结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㊁区域结构政策㊁城乡结构政策以及收入结构政策,以求在平衡总量的同时缓解结构方面的矛盾”㊂这些论述都较早地指出了结构性调控对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㊂从政策层面看,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中历来包含着结构性调控的内容㊂如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格㊁税收㊁信贷等经济杠杆,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㊁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㊁物力和人力的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对外经济往来,等等”㊂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 必须从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出发,加快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㊂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㊁快速㊁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㊂十五大报告提出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㊂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㊂十六大报告提出 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㊂十七大报告提出 完善国家规划体系㊂发挥国家发展规划㊁计划㊁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㊁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㊂2011年3月发布的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 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更加积极稳妥地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㊁调整经济结构㊁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㊁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㊂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㊂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㊁短期和中长期结合㊁国内和国际统筹㊁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㊁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㊁稳定物价㊁调整结构㊁提高效益㊁防控风险㊁保护环境”㊂2016年3月通过的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更加注重扩大就业㊁稳定物价㊁调整结构㊁提高效益㊁防控风险㊁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㊂可见,结构调整与结构优化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㊂5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6财经问题研究 2016年第12期 总第397期从实践层面看,在三十多年的宏观调控实践中,无论是转轨前期的紧缩性调控还是转轨中后期的扩张性调控几乎都包含了结构性调控的内容㊂如在紧缩性调控中,结构性调控措施主要包括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规模,停建缓建各种项目,向各地派出固定资产投资检查小组;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和现金投放,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压缩行政开支和行政管理费,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恢复工资基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盲目增长,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财务上乱开口子㊁乱提工资㊁乱发奖金㊁津贴和实物;重新审查地方批准建设的开发区等,特别是在2003 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政府采取 有保有压㊁区别对待”的方针即为典型的结构性调控内容㊂在扩张性调控中,虽然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2008年推出的 四万亿计划”总体上属于总量调控的内容,然而,在一系列扩张性的调控措施中,也包含了诸多结构性调控的内容;而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则完全属于结构性调控的范畴㊂在2010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中,2012年政府开始的全面进行结构性减税和税制改革㊁2014年推出的定向调控㊁2015年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是结构性调控在内涵和方式上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㊂至此,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在经历了行政性等结构性调控比重较大→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重→总量调控为主→总量调控中融入结构性调控→结构性调控为主的转换,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结构性范式最终得以形成㊂(二)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实现了 总量+结构”与 需求+供给”的演进与突破从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来看,在西方主流理论中,宏观经济被严格地限定在总量的范畴,因而宏观稳定政策一直强调的是总量调控,这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相对完善㊁同质化程度较高且处在相对均衡的增长路径上紧密相关㊂虽然20世纪70年代的 滞胀”使得供给学派登上舞台,但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直是以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为主要形式的总量调控,西方国家长期的宏观调控实践提供了现实的佐证㊂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在经历了1978 1985年的计划控制后,1985年巴山轮会议引入的宏观控制含义就是总量调控,属于需求管理的范畴㊂从这时起,中国的宏观调控就走上了学习与运用需求管理政策进行总量调控的轨道㊂在转轨初期,由于短缺现象大量存在,因而经济中的投资饥渴㊁扩张冲动与软预算约束的结合使得经济过热成为一种常态,于是在1979 1981年出现了投资与需求双膨胀和财政信贷扩张,1982 1986年出现了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1987 1991年出现了投资与需求膨胀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1993 1997年出现了经济全面过热与通货膨胀,甚至在2003 2007年还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和局部经济过热现象㊂对此,总量调控分别对投资与消费㊁通货膨胀㊁银行信贷等经济总量进行紧缩性与有保有压的控制,给过热的经济降温㊂在转轨中后期,对于1998 2002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2008 2009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下滑与衰退,总量调控分别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和 四万亿计划”对内需㊁投资与消费等经济总量进行扩张性调控㊂由此可见,总量调控方式在中国宏观调控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㊂然而,针对经济结构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控在中国宏观调控的实践中长期占据着主要地位,并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㊂在1987 1991年的宏观调控中,政府采用直接的调控手段,最主要的是压缩投资的各种直接的行政控制手段,包括明确规定压缩幅度㊁停建缓建各种项目的指令性计划㊁向各地派出固定资产投资检查小组等,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政策效果㊂在1993 1997年的宏观调控中,中央发布的16条‘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其中包括了削减行政管理费㊁重新审查地方批准建设的开发区㊁压缩基建投资规模㊁增加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㊂在2003 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采取了 有保有压㊁区别对待”的方针和规范房地产发展㊁土地管理等措施㊂2004年4月,又采取了较大幅度地调高钢铁㊁电解铝㊁水泥和房地产四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严格土地审批,对一些行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以及公布对 铁本事件”的严肃查处等措施㊂这些调控措施在时间上比较集中,间接调控手段与行政性直接调控措施形成政策组合,且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㊂而对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问题,政府首次大规模地使用积极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㊁启动经济增长,这是运用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来刺激经济的一次尝试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结构性调控的形式与内涵更是得到进一步拓展:(1)实施定向调控㊂2014年9月9日,李克强在出席达沃斯论坛时指出,要在保持定力的同时有所作为,坚持区间调控,实施定向调控,实际上这也是结构性调控㊂陈建奇[34]指出,定向调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术语,但实质上却是结构性调控的思路,与传统的有保有压的思想一脉相承㊂张莫和蔡颖[35]指出,从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㊁定向再贷款,到通过PSL㊁MLF 等创新工具定向补给市场流动性,所有这些操作都没有脱离结构性调控的轨道㊂(2)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相结合㊂马建堂认为,新一轮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形成了 总量+结构”的调控组合,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工具的精准度和效果[36]㊂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各有侧重,区间调控侧重于稳总量,定向调控侧重于调结构,两者紧密结合,形成稳增长调结构合力,丰富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内涵和方式手段,是中国宏观调控实践对宏观调控理论的重大贡献㊂从需求结构调控与供给结构改革来看,由于中国存在二元结构以及由转轨带来的大量体制性结构问题,使得无论是对需求结构还是对供给结构的调整都十分重要,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㊂针对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波动下行与日益凸显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㊁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的现象,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提出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意味着强调从供给侧入手改革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体制性障碍,而且意味着将结构改革的重点由过去重视需求结构转向供给结构,并强化供给结构调整的力度㊂(三)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具有紧缩性调控与扩张性调控相结合㊁需求结构调控与供给结构调控相结合以及政策工具多样㊁调控手段多重等特点从调控性质上看,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调控既包括紧缩性调控,也包括扩张性调控㊂其中,在1979 1981年㊁1982 1986年㊁1987 1991年㊁1993 1997年㊁2003 2007年五次紧缩性调控中,主要的结构性紧缩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㊁控制消费需求的增长㊁压缩信贷规模㊁实现贷款限额管理㊁实行价格管理㊁压缩财政支出结构中的行政管理费支出等;在1987 1991年的宏观调控中,还开始运用结构性财政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㊁加强信贷调节等;在2003 2007年 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中对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㊁资源耗费严重的 两高一资”行业的重点收缩更是体现了结构性收缩的特点㊂在1998 2002年㊁2008 2009年和2010 2014年三次扩张性调控中,主要的结构性扩张措施包括:结构性财政政策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㊁结构性减税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㊁保障和改进民生㊁支持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货币政策中的取消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㊁调整对个人消费信贷政策㊁支农再贴现和再贷款以及窗口指导㊁两次定向降准等措施等;注重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㊂从调控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调控既有对需求结构的调控,也有对供给结构的调控㊂其中,对需求结构的调控体现在紧缩性调控中的压缩投资与消费需求㊁扩张性调控中的扩大内需与鼓励出口等㊂对供给结构的调控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㊁发展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财税金融外汇价格等综合改革㊁发展中小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㊁政府机构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㊁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发展要素市场;近年来的简政放权㊁降低税负㊁以 负面清单”划清政府市场界限㊁全面反腐㊁鼓励创新和创业等㊂从政策工具上看,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调控具有多样化的政策工具㊂从结构性调控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宏观政策都可以作为结构性调控的政策工具使用㊂虽然西方主流理论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但结构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中的定向降准㊁定向再贷款㊁通过PSL㊁MLF 等创新工具定向补给市场流动性等,都属于结构性调控的范畴㊂其他如经济计划㊁产业政策㊁土地政策和价格政策等都体现为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选择,通过鼓励和限制等措施来实现不同的结构调整目标㊂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完善以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㊁区域政策㊁投资政策㊁消费政策㊁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充分说明了政策工具多样化的特点㊂从调控方式上看,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调控综合使用经济手段㊁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既有包括行7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范式及形成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2013年02月28日10:06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1期作者:张勇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4【内容提要】中国宏观调控是基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实践的概念创造和理论总结。

中国宏观调控无论是目标选择,还是实施手段,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界定、论述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这使得中国宏观调控形成了一个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国范式。

【关键词】概念宏观调控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寻求“中国学术的主体性”、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范式”,是相当一批理论研究者矢志不移的追求。

经济学的研究也不例外,探讨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是很多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宏观调控就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学概念,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潜在的理论研究价值。

在中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宏观调控发挥着越来越令人关注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宏观调控已经有六轮完整的实践,第七轮也正在发展之中。

透过这长期的实践,中国宏观调控无论是目标选择,还是实施手段,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界定、论述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首先,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制度一般被认为是外生的,但中国的宏观调控被中国党和政府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其次,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并不针对结构问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始终在强调结构的优化;第三,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中国的宏观调控手段还包括行政手段。

这种来自实践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理论界在关于宏观调控的认知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理论界目前关于宏观调控的认知存在着广义论、狭义论和特色论三类观点。

广义论者将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把政府针对市场失灵采取的所有经济措施都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以马洪(1993)[1]197曹玉书(1995)[2]2、邱晓华(2004)[3]等人的观点为典型代表。

狭义论者则将宏观调控简单地对应为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认为宏观调控仅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以黄达(1999)[4]2、张鸿岩(2004)[5]100、许小年(2007)[6]和汤在新(2006)[7]86-92等人的观点为典型代表。

特色论者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是属于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行为,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衍生的理论概念,从目标选择到手段选择都不能用经典经济学理论来解释。

只有少数学者持特色论观点,其典型代表是刘瑞(2006)[8]等。

比较上述观点,广义论的缺陷在于将政府规制等微观措施也纳入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混淆了宏观和微观的差异;狭义论的理论渊源是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虽然被众多研究者所接受,但无法解释宏观调控作为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行为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特色论虽然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现实,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成果,因而成为少数派。

这些分歧说明,解读中国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问题。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的宏观调控行动,更提升了中国宏观调控所具有的理论意义。

如果我们能够在宏观调控的理解和认知方面给予合理的解读,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

二、宏观调控: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概念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体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直接面向企业等生产者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是国家管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市场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在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理方式也在转型,宏观调控发挥着越来越令人关注的作用。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宏观调控概念经历了宏观调节—宏观控制—宏观调控的形成和发展链条。

宏观调节的提法最早见于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该文件提出:“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1985年8月13日,针对当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情况,《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瞻前顾后、统筹安排》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同志较多地重视微观放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控制的指示。

”这是宏观控制首次正式出现在公开报刊上。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央决定进行经济调整,治理经济环境。

1988年9月26日,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这次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纪律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

”从此,宏观调控在中国开始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

到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党和政府关于宏观调控的论述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认识。

该文件对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该文件明确了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明确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

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财政运用预算和税收手段,着重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

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考察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宏观调控最初的一个认知框架:首先,党和政府提出宏观调控是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等问题结合到一起的,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之后才出现的,因此宏观调控从时间逻辑上来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产物。

其次,宏观调控不但具有总量调控的功能,也具有结构调整功能。

第三,宏观调控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主体。

第四,宏观调控的手段具有多样性,以间接手段为主,强调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显然,宏观调控对结构问题的重视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完全不同于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当中单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并强调运用间接手段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宏观调控的认识不断深入。

这首先表现在对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给予了进一步的强调和明确。

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五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十六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这是从宪政高度上明确了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

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是对宏观调控承担结构调整任务的基本认识更加坚定。

十五大报告提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十六大报告虽然没有强调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的任务,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主要目标”这样的措辞并没有将结构调整从宏观调控的视野中剔除出去,而接下来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不但将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联系到一起,而且关注到了地区结构。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更是空前强调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关于宏观调控手段的认识逐渐成熟,形成了经济与法律为主,行政手段和其他政策手段相辅助的基本认识。

199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的调节。

”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

第四个表现是强调宏观调控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

200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200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

中央政府将宏观调控作为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说明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管理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

第五个表现是中央政府作为唯一的宏观调控主体被明确。

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以分权为导向的改革进程逐步发展,中央政府曾经认为地方政府也是宏观调控的主体。

伴随着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出现,中央开始强调宏观调控权力集中在中央的观点,宏观调控的主体也就被明确为中央政府这一唯一主体。

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强调“坚决维护中央对全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随即,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会议文件再次强调:“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要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

”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宏观调控概念清晰的形成和发展链条相比,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却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只有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

考察西方经济思想史,尽管关于宏观经济的一些理论观点早在17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了——熊彼特认为早期宏观经济学说发展的线索始于威廉·配第,[9]327但“宏观经济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尔·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的,而宏观经济理论框架的基本建立则以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为标志。

然而,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文献和经济学辞典当中始终没有出现宏观调控这个概念,经济学家们只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这个概念来描述政府在宏观上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