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并尝试将这一进程与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融合。
文章首先概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指出这一过程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接着,文章回顾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成就,包括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方面。
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等。
在理论融合方面,文章对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借鉴。
一方面,文章认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和指导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的局限性和不足。
因此,文章试图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框架和政策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同时也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措施包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城乡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尽管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水平上,还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国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桂芹郑颜悦(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根本路径,是当前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必然。
当前推进城乡融合面临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失衡、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不平衡及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以问题为导向,据此提出实现城乡融合应该保证城乡居民收人均衡化、城乡服务设施一体化、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和谐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完善化的对策,以期为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5-0018-007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根本路径,是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⑵中国城乡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密切相关,城乡关系调整反过来又形成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动力⑶,这一过程有所反复,总体不断缓和改善,但城乡发展差距依旧明显,城乡矛盾突出,农村发展缓慢。
城乡失衡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⑷只有打破体制壁垒,重塑城乡关系,促进生产要素双向有机流动,实现城乡结构从“二元”到“一体”的转变,城乡功能互补,共筑城乡命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本文的岀发点是多角度分析当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基础,深入剖析当前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对策,为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提供参考。
一、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基础自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岀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已然被激活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_房艳刚
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区域产出
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有不同解
释。如表 1 所列,按生产函数 Y = (f X,W,Z)包含的 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模型可分为四大类[4]。
表 1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模型 Tab.1 Theor ies and models of r egional development
第9期
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1531
1.2.1 外生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是:农村区域发展是 由外部决定的。发展收益倾向于输出到的区域之 外,农村的利益诉求倾向于被践踏。外生发展学说 曾经占据着解释农村区域发展的主流地位。在农村 区域发展政策上,外生发展学说认为农村区域发展 的关键是引导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村建立分支 工厂,鼓励城市生产企业迁向农村以为农村人口提 供就业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政策不能稳定农村经 济,不能使农村区域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因为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节约劳动时间,使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问题更为突出。城市生产企业的外迁与否取 决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调整的内在演 化,城市企业不会轻易为了一些优惠政策而放弃城 市的配套产业和市场,并且农村地区对于城市产业 迁入的需求看起来永远是“僧多粥少”,即便是在经 济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农村地区的普遍工业化难 以实现。部分实现工业化的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功 能多有退化。 1.2.2 内生发展学说。该学说认为农村区域的发展 主要由其自身推动,更多的依赖于地方资源。发展 的收益也倾向于保留在农村区域之内,农村的利益 诉求受到尊重和维护。这种学说与地方环境模型关 系密切,如内生增长模型和产业区模型。在农村政 策上,内生发展学说认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点应该 是鼓励农村产业多样化、提倡自下而上的发展模 式、鼓励农民主动性的发挥、扶持农村企业、提供合 适的培训。内生发展学说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农村发 展理论:社区主导的农村发展理论,利用农村不可 移动资源的潜力创造竞争优势的理论,社区发展的 创造性破坏理论。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_以碧山计划为例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以碧山计划为例摘要当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似乎达成某种共识,认为“城市的问题来自乡村”,于是他们抱着以艺术和知识影响乡村的志愿,或者带着去国还乡的梦想走进乡村,渴望对乡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进行体验与消费,并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
这一过程造成了乡村物质景观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地乡村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绅士化”现象。
本文选取安徽黟县碧山村为研究案例,对乡村绅士化的相关理论、发展机制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了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碧山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乡村绅士化;发展机制;碧山计划;发展路径1 乡村绅士化20 世纪60 年代,英国社会学家Ruth Glass(1964)在描述发生在60 年代初期的伦敦的居住区更新改造过程时第一次提出绅士化的概念。
Neil .Smith (2001)将“绅士化运动”解释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通过低价购买城市贫民的住房并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使城市贫民被迫迁出该区,导致该区的社会结构与物质环境发生改变。
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不断复杂化,绅士化现象也日益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而且溢出到城市郊区、农村地区,产生乡村的“绅士化”。
英国社会学家Parsons D.(1980)在研究英国乡村居民阶级构成时最早注意到发生在乡村地区的绅士化现象,有学者认为乡村绅士化是一种绿色绅士化,即城市居民因向往乡村田园生活,寻求理想的居住和休闲空间,从城市搬迁到乡村地区(Smith, Philips, 2001),而英国学者M.Phillips (2004)指出:随着乡村传统的农业、矿业生产力的下降,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与乡村的建成环境对资本的吸引力下降,潜在的资本价值不能实现为实际的货币价值,而乡村绅士化过程需要在自然环境、住房、服务业等领域对乡村空间进行系统的消费,因此客观上成为了填补乡村经济资本缺口的重要途径。
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
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一、本文概述《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一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论。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和历史性任务。
本文首先对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阐述乡村振兴规划的紧迫性和深远意义。
在理论基础方面,本文梳理了乡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农村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等,为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乡村振兴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如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方法论方面,本文提出了乡村振兴规划的实践路径和方法,包括规划编制的原则、程序、方法等。
本文强调规划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注重规划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确保规划能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阐述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为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力量。
二、乡村振兴规划的理论基础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思想,强调城市和农村在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共享与互动。
通过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工程方法论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适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可以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对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构建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在乡村振兴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方式,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参与机制: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需求。
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
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农村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多功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发展的现状、农业多功能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农业多功能研究的展望,为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然而,农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人口流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业多功能研究,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多功能研究旨在探索农业的多重功能,包括生产优质农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等。
农业多功能研究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农业多功能研究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多功能研究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农业多功能研究有利于传承乡村文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农业多功能开发利用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在一些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了乡村旅游产业。
这些乡村旅游项目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还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旅游环境,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一些生态环保项目也在农村地区展开,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发展有机农业等措施,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展望未来,农业多功能研究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将成为农业多功能研究的重要方向。
如何将农业与旅游业更深层次地结合,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也将是农业多功能研究的重要领域。
农业多功能研究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业多功能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作者:黄玉文张建文管香玲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3期自2014年承德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以来,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6261人,其中,全市农广校体系承担培育任务31108人,占总人数的85.8%。
多年来,全市农广校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多元化培训机制,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多年来,承德市农广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开展多元化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培育乡村人才。
对照“产品精致独特、产业集群高效、乡村和美繁荣”特色农业强市目标,围绕中国菌都建设、华北高端牧场打造、冀北山区和美乡村创建等“八大工程”,奶业、中央厨房、蔬菜、中药材、精品肉类五大千亿级产业工程和五条特色优势产业带遴选培育对象,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专业农机手五大类培训行动,将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开展多元化高素质农民培育,促进乡村人才培养。
多年来,培育蔬菜产业5200人,林果产业8265人,食用菌产业1899人,肉牛、肉羊、生猪等养殖产业5866人,马铃薯产业1595人,中药材产业840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4人。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
围绕“两稳两扩两提”重点任务,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全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扩面提产项目和畜禽产业项目,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2022年至今,开设玉米大豆粮油产业专班57个,培训粮油作物高素质农民3035人;畜禽产业专班13个,培训高素质农民786人。
27125080_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脉络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脉络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羊中太周伟亮〔内容提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与重点,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分析软件以及中国知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模块,对中国知网收录的82篇乡村治理现代化核心期刊文章进行分析,从发文量、发文机构、合作作者、关键词等方面,归纳总结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脉络。
研究发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有影响力的新热点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领域的新发展,同时也预示了乡村治理现代化领域蓬勃发展的前景。
今后的研究要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领域的合作,扎根乡村社会事实,研究出具有前瞻性的成果,从而指导巩固乡村治理现代化,并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关键词〕乡村治理治理现代化知识图谱一、引言2013年以来,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发展更加重视,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与举措,大力支持乡村建设,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及三农工作的持续开展,农村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增加,精神文化生活越发丰富,但是乡村社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国家为了解决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激发乡村社会的活力做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在2035年实现农业农村的基本现代化,而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日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以及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国家战略、乡村治理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决定的,也是实现乡村善治,形成乡村治理民主、科学、有效格局的必然取向。
乡村治理可以说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也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必要回应。
重庆市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探讨
重庆市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探讨王小烂李孝坤(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摘要:随着乡村价值的再认识和系列乡村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多功能成为指导乡村振兴的热点课题。
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产品生产、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生态保育4个维度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借助乡村地域多功能发展度及耦合协调关系厘定出重点提升区、潜在升级区、适度优化区、优势发展区4个功能分区,结合障碍功能诊断分析,进而基于协同发展视角探索乡村优化路径。
关键词: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优化路径;重庆市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10215048引言乡村是由社会、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对区域整体发展拥有城市地域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1]。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人口、资源流动及社会经济要素重组不断强化,乡村地域多功能内涵逐渐丰富[2],同时区域发展目标、资源禀赋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综合驱动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加剧,功能结构与表现形式趋于复杂化[3];而城市快速发展及日趋现代化与乡村缓慢进步及相对衰落的城乡二元发展态势下,多数乡村面临空间发展失序和被剥夺、人居环境恶化等“乡村病”问题⑷,乡村价值塌陷甚至衰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显著,对区域协调发展构成突出挑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乡村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愈加彰显。
如何科学认识新时期乡村多功能格局分异特征,明确乡村功能定位与价值提升路径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等宏观战略至为关键。
重庆市集西部山区、库区腹地、传统农区、都市城区于一体,具有经济战略支点、生态本底脆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复合地域背景,亦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咽喉。
以重庆市为研究区,通过RF二加1X儿+w2X y2综合评价与耦合协调模型及障碍功能诊断,探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进而基于协同发展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以期为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经济安全、提高乡村功能价值提供切入点,为深化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2019年9月18436September 2019No. 18 Total No. 436乡村洪全耀1 ,李玲玲2(1.铁岭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2008)摘 要:乡村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地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制5'适的发展策略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就如何开展乡村振兴进行了分析,意在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好的方法,重塑乡村面貌,提升农村的竞争力,让广大乡村成为万众创业和就业的重要基地,逆转农村衰败的趋势,带动乡村复兴,从根本上构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规模化;地方化;产业化;生态化中图分类号:F320.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18—0008—02乡村振兴主要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确切的说是改变现在农村的颓势,让各农村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让农村重新焕发昔日荣光,成为万众创新 的大舞台,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在今后很长 一段时间里,我国将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形象,而乡 村则是农业的重要载体。
提出振兴乡村的本质,就 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从全 球视角找可供自身发展的资源,增强竞争力,为乡村 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1.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破解农村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历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进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
因此我国的乡村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大量房舍空虚, 院落内杂草曾生,同时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穴老人等。
这一系列的 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十九大以来,随着乡 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提出,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乡村振兴,但是各地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振兴是棘手的问题。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中国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乡村发展往往被限制在“现代化”发展范式下,忽视了乡村作为综合社会系统的多功能性。
本文将以多功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超越传统的现代化理念,寻找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多功能理论主张乡村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的集中地,更应该是一个包括农业、生态、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不仅仅是粮食生产和生态产品的供应地,还可以发展农业旅游、乡村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产业形态。
乡村经济的发展应当注重发掘和利用乡村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型乡村产业,提升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同时,还应重视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鼓励乡村居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乡村电商和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动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从生态角度看,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展农田生态保护和水源地保护工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加强农村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共建美丽乡村。
从社会角度看,乡村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
乡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应当得到提升,解决农民工农村户籍子女教育问题,推进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保障。
此外,加强村级自治和社区治理,提升乡村组织能力,推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与乡村发展协同推进。
从文化角度看,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使乡村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应当强调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多元化发展。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赋能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在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引言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复兴。
文化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得乡村在发展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二、多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在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应充分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
一方面,我们要保留乡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现代文明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2.地域特色与全球化趋势的互动地域特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全球化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多元视野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推动乡村产业走向全球化,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3.乡村产业与乡村文化的协同发展乡村产业与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两翼,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在多元视野下,我们要关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实现产业与文化的共赢。
三、文化赋能的具体措施1.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是文化赋能的第一步。
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技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2.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我们要充分发挥乡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3.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文化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我们要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4.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乡村文化软实力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交流等形式,提升乡村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政策研究
-25-基于共词分析的 我国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政策研究张燕刚,成 全(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摘要]以我国农业现代化阶段第二阶段(2017年至今)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为样本,通过关键词提取,构建相关矩阵和相异矩阵,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政策内容信息进行定量评价和深入研究。
为我国后续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政策的制定,各地区有序地推进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文本内容挖掘;共词分析[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前言“大城市化”强大聚集效应使聚集空间无限趋近极限,带来难于持续的各种“城市病”,“逆城市化” “乡村热” “新回乡现象”效应初见端倪。
但我国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日益突出,而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的重大举措。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同年9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
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逆城市化”的典范,其“三生同步” “三产融合” “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新模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新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手段,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发展的具体响应和创新实践,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
对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的认知和解读是指导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依据。
由于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信息数量大、主题繁杂、非结构化等特征,致使难以进行迅速地结构化整合处理,而文本内容挖掘技术对数据处理无格式要求,能够对大量文本数据集迅速加工和处理,为相关政策内容信息的定量评价和深入挖掘提供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为实现对我国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政策主要内容的迅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为后续相关政策制定及各地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关键词提取、构造共词相关矩阵及相异矩阵、聚类分析等方法为支撑,对我国2017年以来已发布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探索政策文本中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城乡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作者:姚毓春梁梦宇来源:《求是学刊》2019年第05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农助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关系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城乡关系发展进入利好期,但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并未得到根本破解。
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城乡关系演进的历史,可以总结出城乡融合发展的致思理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基于生产力水平提升,我国适时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
鉴于此,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举措应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培育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以协调推进两大战略为抓手,共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
关键词:城乡融合;政治经济学逻辑;城乡关系作者简介:姚毓春,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春 130012);梁梦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长春 1300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18BJL0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15YJC790134)DOI编码:10.19667/23-1070/c.2019.05.002城乡关系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关系。
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城乡关系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
整体来看,我国城乡关系演进历程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提到的“城乡同一——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相一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我国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支持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农助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关系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王玉婷;沙秀娟
【期刊名称】《辽宁经济》
【年(卷),期】2024()4
【摘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本文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针对2015-2022年的数据,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空间以及生态这五个维度,选取了13个指标,并依此构建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国及各地区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研究和评估分析。
得出结论:观察期内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分析省级数据发现,中国各省(区、市)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总页数】7页(P21-27)
【作者】王玉婷;沙秀娟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现实条件与路径选择
2.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发展
3.中国式现代化
进程中的城乡融合发展:生成逻辑、运行阐释与价值追求4.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融合发展——从乡土中国向和美中国之变5.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与动态测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顿与实践超越——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顿与实践超越——基于结构
功能主义的视角
丰彩君;张成涛
【期刊名称】《成人教育》
【年(卷),期】2024(44)4
【摘要】乡村经济高效优质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坚定其类型教育的地位,切实扎根乡村大地,为广大乡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着经济支持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效能低、顶层设计不完善、共同价值观念缺失等现实问题。
基于此,职业教育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需不断完善经济支持体系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效能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健全顶层设计以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筑牢共同价值观念以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认同。
【总页数】7页(P77-83)
【作者】丰彩君;张成涛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异化的拯救:体育与人主体性的现实困顿与本体超越——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视角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治理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困顿与实践指向
4.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政策的变迁与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5.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行动路径——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统筹城乡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兰考实证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ural Govemance in Multi-dimension: Lankao Positive 作者: 邢成举[1] 张晓娟[2]
作者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2]南开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300071
出版物刊名: 重庆社会科学
页码: 33-36页
主题词: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角色定位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由政府单元主体治理到政府、市场二元主体治理的变迁。
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与治理理论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兰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
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体系优化及对地方政府适应性治理的价值研究
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体系优化及对地方政府适应性治理的价值研
究
豆晓;李秀义;邢晓燕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6)1
【摘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然而如何构建有效指标体系对村庄进行科学分类,则成为难点。
本文以泰安市“美丽富裕乡村”126个典型示范村为案例,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等5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五维I-C-T-E-O分类模型,将案例乡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协同发展型和整合提升型三类,得出其成因及未来发
展方向。
这一新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明晰村庄特色优势和振兴主体特征,为地方政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适应性政策提供方法和工具。
【总页数】9页(P103-110)
【作者】豆晓;李秀义;邢晓燕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7;C913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理路、原则与指标体系的三维分析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乡村振兴背景
下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4.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边境地区达曼村乡村治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5.美丽乡村建设下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优化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规划:管理乡村变化的挑战
乡村规划:管理乡村变化的挑战
房艳刚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7(041)002
【摘要】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中国主要的乡村变化与乡村问题,及其对乡村规划的挑战;然后解析了二战后发达国家的乡村演变过程,以及乡村规划在理念、目标和手段上的响应;最后系统探讨了中国乡村规划的理念、目标、内容体系及编制策略.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规划的总体价值取向仍应优先服务于经济发展,适当兼顾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乡村规划应当转变为全域性的涵盖社会经济发展、村镇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规划;乡村规划必须成为真正的参与式规划,加强部门协调、地域合作和组织联动.
【总页数】9页(P85-93)
【作者】房艳刚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自治区建设厅第二调研组赴钦州、北海、防城港进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 [J], 刘文华
2.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探究――以徐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 [J],
何媛;朱文龙
3.乡村干部看懂乡村规划的步骤与方法研究
——以浙江青田方山乡龙现田鱼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为例 [J], 杨艳容
4.乡村新变化与乡村规划新思维 [J], 李尉生;李志学
5.以创新机制体制推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永福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探索与实践 [J], 王培民;张维维;刘文杰(制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2期2015年2月V ol.70,No.2February,2015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房艳刚,刘继生(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摘要: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
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
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范式;乡村转型;多功能农业;多功能乡村;范式转换DOI:10.11821/dlxb2015020071引言“范式(paradigm )”最初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68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原指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即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从而出现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
“发展范式”是“范式”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是围绕发展问题所形成的在理论上的共同观点(如何看待发展),以及在此支配下确定的发展目标(什么是重要的)和发展路径与发展政策(什么发展方式有效)的统称。
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关于乡村发展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和微观经验主义特征,多倾向于基于现代化发展范式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假定探讨乡村发展的地理规律(区域差异、城乡相互作用和尺度规律等),而对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有效性和负面效应缺乏重视。
实际上,乡村发展受到一般社会经济规律(在中国包括社会经济和体制的“双重转型”)、空间类型规律(乡村地域特性)和地理规律的三重影响。
近年来城乡均值化[1]、地域功能区划[2]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开始从社会公平和区域分工的角度探索纠正单纯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途径,但目前中国尚未完全形成新的乡村发展范式。
收稿日期:2014-01-03;修订日期:2014-1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1107);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30522061JH)[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01007;Project of Jilin Technology Committee,No.20130522061JH]作者简介:房艳刚(1979-),男,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452M),主要从事乡村地理学与乡村发展研究。
E-mail:fangyg578@通讯作者:刘继生(1955-),男,吉林东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36M),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E-mail:liujs362@257-270页地理学报70卷258近20年来,多功能农业[3]、多功能土地利用(景观和空间规划)[4-5]、多功能乡村转型[6]等研究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指导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实践的新范式[7]。
然而落实到具体实施,由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农业贸易地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理想和制度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所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有很大不同。
本文拟引入多功能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
本文后续部分首先反思中国和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和多功能乡村理论;最后从农业农村功能的角度推演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2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及其实践问题现代化范式假定社会演化具有平行线性特征,即所有社会都会沿着同样的基本路径,从非理性、技术落后的传统社会,通过技术革新、生产与消费形态升级、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改进,演化成现代、理性和技术发达的社会[8]。
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
从空间类型上,城市代表现代,乡村代表落后,因此乡村经济社会现代化通常与城市化过程融合在一起。
在实践中,乡村现代化包含4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是农业现代化,即从生存型农业转变成商品型农业,相应地包括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化学化。
二是经济现代化,即由单纯依赖农业向依赖更广阔的现代产业转变,如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甚至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三是基础设施和住房现代化,包括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通讯设施等和住房的现代化。
四是社会现代化,指乡村社会的封建迷信、民间文化等被现代的理性、学校教育和社会解放取代[9],村民积极向有素质、有责任心、有进取精神的现代公民个体转变。
2.1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乡村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早期实践是农业集体化,这在苏联、东欧和中国都曾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但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通过动员农民出义务工修建了大量水利基础设施,客观上为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现代化的道路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尊重农民自主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良种、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服务等农业现代化手段,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等经济现化代手段,乡村城镇化、民主与法制建设等物质设施和社会现代化手段,迅速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曾经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李克强在1991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文对此做了深入阐释,认为不发达经济体从城乡二元、工农二元、传统与现代二元的结构直接转换成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元结构比较困难,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中国农村工业部门逐步形成,成为介于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新兴部门,即“第三元”。
因势利导使乡镇工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逐步发展中小城市,将使三元经济结构最终演化为一元结构[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生产要素短缺、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暴露。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城市经济特别是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迅速提高。
乡镇企业风光不在,大量农民进城打工(“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
以人口外流、工资回流,农民工两栖居住为主要特征的模式成为主导。
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行前,乡村基础设施和住房的现代化主要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因市场化而急剧升高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支出也主要由农民个人负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259担,农业有粗放化苗头,粮食产量一度逐年下降[11]。
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后(2005年),农村面貌有很大改观,农民福利水平快速上升,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机械化进程加快,但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首先,就农业生产而言,农地复种指数下降、耕作粗放化趋势难以扭转,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相较外出务工而言务农收入过低。
虽然粮食产量多年增产,但这是以减少非主粮作物如大豆等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为代价的①。
再有食品安全问题经常见诸媒体[12-13],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
第二,虽然乡村工业、旅游、商贸等非农产业发展很快,但此类产业的地域集聚性特征非常明显,主要以东南沿海、大城市周边和少量特色型乡村为主,许多示范村的经验不好复制推广。
就总体层面而言,小农经济仍然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特征。
在普通农村,许多农户的不同家庭成员或者农民个体仍然兼跨城市与乡村、农业与非农业、传统与现代两类生产和生活部门。
征地、农民上楼运动、退耕还林还草、旅游区和保护区建设等,经常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
第三,乡村聚落“小、散、乱”的特征,使得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非常困难。
例如,农村中小学学生到撤并后的学校上学非常不便,发生的多起所谓“农村校车”事故令人痛心[14-15]。
住房现代化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建设与规划问题严重。
第四,乡村社会机理由于青壮年人口外流而变得日益脆弱,留守儿童、留守女性、留守老人成为难以解决的乡村社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主流的处方是“深化改革”,包括以农地私有化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农村住房、宅基地的交易和城市户籍改革促进人口的城市化。
上述处方仍然没有脱离西方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范式,这在中国很难走通[16]。
截至2012年底,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仍有2.58亿人,按照18亿亩耕地计算,劳均耕地不到7亩,离现代化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仍有很远的距离,也很难取得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竞争优势。
温铁军指出:“世界上仅有不超过10个大农场国家,能够有条件实现土地规模经济、产生农业规模收益,它们几乎全部是在殖民化进程中大规模杀戮当地土著、开疆拓土的产物。
除此之外,老欧洲那些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化了几百年,却都没有实现教科书中才有的‘规模经济’,至今还是以小农场为主”[17]。
更重要的是,单纯强调乡村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即使走通了,仍将面临西方乡村现代化后所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2西方发达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1)现代农业破坏环境且难赖以为生。
克服农业比较收益低的现代技术手段是机械化,以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手段是雇用、剥削外籍劳工,包括早期的奴隶种植园和目前以外籍短期契约劳工和非法劳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果蔬业和畜禽业[18]。
与农业机械化相伴生的是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以规模化分摊机械投入成本,同时配合专业化(单一化)以减少所需机械的种类以降低生产成本,也方便销售。
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虽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割裂了农业生态系统人、生物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所以要依靠不可再生能源、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甚至转基因来维持,由此导致土壤流失、退化和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耗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这些环境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未来的农业生产潜力[19]。
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突发疫情说明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化食物网链有其自①中国2012年进口油料6240万t,进口油脂905万t,按国内大豆单产和出油率计算,相当于7.4亿亩的播种面积,并且大豆高达86%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失去了定价权,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并通过豆粕(饲料用粮)价格传导使肉蛋奶等农产品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