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八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病理生理学》
英文名称:《 Pathophysiology 》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理论课50学时。本标准适用于八年制医疗、口腔专业。
三、课程地位、性质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性治疗,分析疗效原理,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主干课程,也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为疾病发生发展带有共性的发病规律和基本发病机制,从而为医学生学好临床课程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基本理念
1.紧密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因此作为一门研究疾病的基础课,它有责任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病理生理学知识讨论分析某些临床现象,使学生深刻的认识二者的关系,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应用病理生理学知识联系临床问题,如烧伤病人可能出现哪些病理生理改变(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休克,DIC,发热,应激等),培养其面向临床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教学中,把时间交给学生,教师运用点拨、启发、提问、引导、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自读、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3.结合传统教学,突出多媒体及网络课程优势
我教研室编写了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为学校网络课程的范本,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运用网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多年的摸索实践。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运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视听同步,使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不再枯燥难懂;在线视频点播、测试系统、答疑系统对自主学习起辅助作用;同时提供本学科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章及相关站点,扩大了学习空间,可以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充分利用VCD、电视录像、幻灯、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多媒体课件的选用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步,学生才能对课程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走信息化教学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也要注意不能丢弃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五、课程设计思路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印发的《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我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总体思路
1.课程标准符合《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2.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新的病理生理学课程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是把实验教学、前沿专题讲座、读书报告、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中,丰富了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内涵。
3.课程标准在全面贯彻《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下,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便于操作与管理。
4.课程标准要体现现代科技含量,在学生学习评价、选课、成绩管理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具体设计
《病理生理学》有理论课、网络课程自学辅导和学员课外科研等形式。理论课的安排,一般是先学习总论,包括9个章节:《缺氧》、《发热》、《应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血-再灌注损伤》、《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从总体上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再按系统学习各器官病理生理的内容,包括4个章节:《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实验课由教学实验中心统一实施,因此在此标准中不做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及其机制,特别是临床各科所涉及的各种单一疾病的特殊发病规律和机制,为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新手段、新模式,是教育面向大众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我们自建的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加深病理生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视频点播可以让学生和在课堂上一样看到老师的讲解。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动画可以生动具体地演示抽象复杂的生理现象,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学员课外科研需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本教研室现有的科研方向而开展,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课程主要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系统病理生理学。让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建立科学的临
床思维,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分析临床典型病例,提出基本的治疗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相关学科及临床需要,病理生理学教学应以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休克、DIC以及心、肾、肝、肺功能不全为重点,其中以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及心、肾、肺功能不全为重中之重。
通过系统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应使学生:
1.掌握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
2.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掌握基本病理生理过程;
4.掌握几个主要系统器官的某些疾病的常见病理生理过程;
5.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基本病理生理学知识分析临床典型病例
5.了解国内外病理生理学重要的新进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打牢学员专业基础;通过课内外研讨、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课程,引导学员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通过撰写病案调查报告、参与科研学术等活动,培养学员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课堂病例讨论和教员、学员的双边互动,使学员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养成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重视学员端正学习动机,牢固专业思想,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和专业学习竞赛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职业理想目标,把对专业的认识和需要内化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促进学生职业情感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注重培养和促进学生情感的职业化,形成与社会、医疗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品质,促进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临床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与行动。牢记我军宗旨,树立爱岗敬业、爱军习武思想,增强打赢现代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