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小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小结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识点1 九一八事变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位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东北抗口联军,与日军战斗。

知识点2 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3 西安事变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杭战知识点1 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意义: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作为初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最的基础知识,侧重于基本史实的掌握。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汪精卫叛国: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皖南事变: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

(周恩来题字:江南一叶,千古奇冤,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国民党制造的反摩擦)3、抗战英烈:张自忠(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枣宜会战中牺牲)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牺牲)二、中共七大1、事件: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2、地点:延安3、内容:(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意义:(1)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2)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战略反攻:1945年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

抗战以中国人民的胜利结束。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几个相关时间、事件:14年抗战:1931.9.18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8年全面抗战:1937.7.7七七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45年日本投降(50年)四:抗战胜利的原因:(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根本原因,也可以表述为:实行全民族抗战,建立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第一篇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的那些有趣事儿。

这一课啊,讲的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你知道吗,当年小日本可坏啦,他们跑来侵略咱们中国,那叫一个嚣张!不过咱们中国人可不会怕他们。

九一八事变,这可是个大事件。

小日本找了个借口就开始进攻咱们东北,那时候的东北人民可遭罪了。

但是咱们的抗日义勇军勇敢地站了出来,和小鬼子拼了!七七事变,这更是让全国人民都愤怒了。

小日本居然全面侵华,他们以为咱们好欺负,可大错特错啦!国共两党这次携手合作,一起抗日,那场面可壮观了。

淞沪会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

咱们的战士们不怕牺牲,和敌人拼命。

虽然上海沦陷了,但是咱们的斗志可没丢。

还有南京大屠杀,小日本简直丧心病狂,杀害了咱们那么多同胞,这段历史咱们可永远不能忘!不过咱们中国人是打不倒的,台儿庄战役,咱们狠狠地打击了小日本的嚣张气焰。

百团大战,更是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经过多年的艰苦抗战,咱们终于胜利啦!这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小伙伴们,咱们一定要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让咱们的国家更强大,这样就没人敢欺负咱们啦!第二篇嘿,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接着唠唠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你想啊,当年抗日战争那会,日子多艰难啊。

小日本野心勃勃,一心想把咱们中国给吞了。

先说那华北事变,他们到处搞破坏,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但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平型关大捷,那可是八路军打的一场漂亮仗,打破了小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给咱中国人长了不少威风。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也很重要哦,咱们在敌后展开斗争,搞得小日本焦头烂额。

还有那游击战,那叫一个灵活多变,让小日本摸不着头脑。

地道战、地雷战,是不是光听着就觉得特别厉害?日本侵略者还搞什么“三光”政策,简直是惨无人道。

但咱们顽强抵抗,坚决不低头。

华侨们也没闲着,纷纷捐款捐物,支持祖国抗战,这就是爱国的力量!国际上也有不少朋友帮助咱们,大家一起对抗邪恶的法西斯。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 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 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点整理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①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什么事变?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什么地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②不朽的民族战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是《义勇军进行曲》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由哪两人发动的?张学良、杨虎城其目的是什么?逼迫蒋介石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事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谁去谈判?派周恩来去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1937年12月,日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多少人?30万人以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彭德怀,百团大战各界人士的抗日活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擅长画马,将举办画展的钱资助抗日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地方召开什么会议?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做了什么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中共七大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是在哪一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图1卢沟桥事娈图2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图1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你知道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吗?37年7月7日请你举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抗击日军所进行的两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图2所反映的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发生在1945年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全民族抗战
的兴起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北师大版
一、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3.经过:日本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
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结果: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
反侵略战争。

二、共赴国难
5.中共军队
(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2)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在大江南北开展对日作战。

6.国民党的军队:开赴抗日前线,从正面抗击日军。

三、南京大屠杀
7.时间:1937年12月。

8.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

9.对象: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

10.人数:30万人以上。

性质: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卢沟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①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北平保卫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赵登禹、佟麟阁。
②影响: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4.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抗战英雄:姚子青(宝山保卫战)、谢晋元(四行仓库保卫战)
5.淞沪会战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6.南京大屠杀: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7年12月13日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7.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间
过程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八年级七七事变的知识点

八年级七七事变的知识点

八年级七七事变的知识点八年级历史课程中,七七事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七七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七七事变的背景、事件经过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背景1930年代,日本在亚洲地区扩张势头愈发明显。

1931年,日本发动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并开始在中国华北地区扩张,试图建立所谓的“满洲国”。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制造了假象,宣称中国军队向日军开火,随即开始对中国发起大规模进攻,这就是七七事变。

二、事件经过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开始对华北地区进行全面占领。

随着战争的扩大,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抗日爱国运动愈发高涨。

中国政府在各个方面采取了有效的对策,积极抵抗日本的侵略行为。

抗战的持续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期间发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包括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

三、影响七七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七七事变标志着中日战争的正式爆发,它是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其次,七七事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最后,七七事变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引发了全民抗战的浪潮,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精神。

总之,八年级历史课程中的七七事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发爱国热情,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部编历史八(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历史八(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历史八(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知识点归纳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时间:1937.7.7地点:卢沟桥经过:借口士兵失踪→→进宛平城搜查被拒→→炮轰我军驻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增兵入侵北平、天津(平津保卫战)英雄人物:赵登禹、佟麟阁结果: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注: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标志——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标志——七七事变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2.军事合作3.政治合作时间:1937.9标志: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意义: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三、淞沪会战1.八一三事变时间:1937.8.13地点:上海借口:虹桥机场事件影响:淞沪会战爆发2.淞沪会战时间:1937.8——1937.11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初战告捷。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注:国民政府所在地有——广州、武汉、南京、重庆注:战争给我们的教训: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注:如何发展中日关系?日本要正视历史,吸取教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我们应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考点复习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

八年级上册历史13课到18课的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13课到18课的笔记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红军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红军长征的开始(1)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出发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4)初期受挫: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伤亡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2、遵义会议(历史转折)(1)时间:1935年1月(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红军长征的胜利1、长征的经过: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和乌江---夺取遵义(贵州)---遵义会议召开---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会师吴起镇2、长征胜利会师①吴起镇会师:1935.10,党中央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

②会宁会师:1936.10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顺利会师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P61动脑筋:答红军长征途中,粮食供应不足或没有粮食吃,只有食野菜来充饥;红军过雪山时,遇到了极度恶劣的环境,大雪山高入云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

过草地时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红军依靠顽强的意志和信心,走出了一望无际的草地。

P63练一练:(1)答走过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

P63活动与探究:1、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2、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3、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4、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5、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1931年9月18日2、地点:沈阳3、经过: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史称九一八事变4、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学习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条约内容及影响)。

一、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政府禁烟(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时间:1839.6.3-.6.25方式:销(盐卤+生石灰+鸦片)意义:伟大胜利,维护国家利益,显示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评价林则徐:民族英雄二、过程1、第一阶段:1840.6 攻广州逼天津林则徐被查办2、第二阶段:1841年初占香港岛三、结果:签订《南京条约》1842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人民负担•开口:广厦福宁上--便利鸦片输入和经济掠夺•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四、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列强的侵害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2.根本原因:外国侵略者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发动国家:主凶——英法;帮凶——俄美4.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目的相同——打开中国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洗劫空前,割地最多1、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掠夺珍宝,焚烧罪证)2、沙俄——割占领土(二鸦前后)(150多万平方公里)三、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洪秀全都城:天京(南京)打击目标:清王朝成果:取得青浦大捷(李秀成)取得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起义失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第3课收复新疆【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乾隆帝设伊犁将军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背景:中国面临边疆危机(英俄)2、过程:1865年入侵新疆并擅自建国——扩展势力(北疆)——压迫新疆人民3、英俄企图: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分裂中国领土。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笔记一.七七事变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意义: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

2、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3、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1、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1.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A.长沙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4.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抗击外侮的战争。

从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争。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侵华起因中日之间的冲突源自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自20世纪初,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的东北地区,野蛮地掠夺资源。

1937年,日本发动了狂轰滥炸、肆意屠杀无辜的卢沟桥事变,这被认为是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艰苦抗战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由于长期受到列强的欺凌和封锁,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处于相对薄弱状态。

然而,面对侵略者的侵犯,中国人民毫不畏惧地奋起抗战。

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抗日斗争,广大军民守望相助,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三、战略进展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军队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以拖延战争时间,逐渐消耗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同时,中国军队还积极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给予日本侵略者严重的打击。

四、人民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特点之一是人民战争的兴起。

广大的中国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人民战争的推动因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组织。

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组织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有效地打击了日本的进攻。

五、联合抗战的国际援助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中国与各个国家建立了抗日联盟,共同对抗日本侵略。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帮助中国军民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此外,中国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援助,共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告终。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抗争精神。

同时,抗日战争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使中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大国。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理 本课线索
记 必背重点 七
七事

时间 1937年7月7日
(1898—1937) 抵抗 北平保卫战: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11月 抵抗 (1)宝山守卫战:姚子青率全营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2)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率部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意义 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


背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知识拓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确定方针:1935 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加快步伐: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4)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的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预习笔记一.七七事变爆发:________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____”。

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

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本________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背景:__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___。

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__万人以上。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知识点一.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意义: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

八年级历史七七事变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七七事变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七七事变知识点七七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也是二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学习者,我们应该对这一事件有所了解。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七七事变的知识点进行分享。

一、什么是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又称盘古战争,指的是1937年7月7日开始的中日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战。

在这期间,中国军民经受了极大的磨难,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意志。

最终,中国取得了抗战胜利,打败了侵略的日本。

二、七七事变的起因七七事变的起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日本的侵略行为。

在那个时候,日本正在扩张自己的疆域,对于中国也不断进行着侵略。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民早已不堪忍受。

但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和平谈判始终没有最终取得成功,最终导致了七七事变的爆发。

三、七七事变的战场七七事变的战场主要在华北。

当时,日本把大批官兵驻扎在北京、天津和山西等地,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中日双方的紧张关系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顶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七七事变也就爆发了。

四、七七事变的经过七七事变最初发生在北京的卢沟桥。

日本军队干涉了华北铁路的运营,并且向中国抗日军开枪,打死了几名士兵。

这一事件导致了七七事变的爆发,之后中日双方就开始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斗。

五、七七事变的影响七七事变对于当时的中日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日本来说,这个事件导致了他们对中国的疆域扩张遭到了抵制,并最终因为二战战败。

对于中国来说,这个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意志,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七七事变的一些知识点的介绍。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更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起到帮助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历史,珍惜和平,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起因:1931年9月18日夜,柳条湖事件。

2.结果: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3.抗战力量(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3)1936年初,东北抗日联军继续抗战。

4.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1)经过: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3.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后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2.结果:7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失陷。

3.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军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2.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部编版8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部编版8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
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 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 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 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 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 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 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 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血来还!
• 2、罪行:以集体枪杀、刺杀、活埋等方式屠杀 南京无辜军民30万人以上 • 3、体现: 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侵略本质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 1、标志: 1937.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 • 2、形式: 新四军(叶挺) • 3、分工: 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 3、影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中国军队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宝山战斗中全营殉 国的姚子青,600 名中国男儿,全部 壮烈牺牲,无一人 生还。
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的 谢晋元部队
“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那是不可能的!”
七 七 事 变 后 日 本 加 紧 侵 略 中 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 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一、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宛平卢沟桥
3、结果: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4、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全国性的抗战从此爆发)
5、英雄壮举: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年四一二政变(国民革命时期)
成果:建立黄埔军校、领导北伐战争。

2、第二次合作:(1937-1946)
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标志: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
军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合作的成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三、淞沪会战
1、时间:1937年8月
2:英雄:姚子青(守卫宝山,壮烈牺牲),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
3、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的迷梦。

四、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
2、日军罪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

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

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巧答题目。

如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

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
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