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内容
朱熹朱子家训内容
朱熹 (1033 年 -1101 年) 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著作《朱子家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家训是朱熹针对家族子弟制定的行为规范,内容涵盖了个人修养、家庭治理、社交礼仪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朱熹《朱子家训》的原文和翻译:
家庭篇
父子之间要相互慈孝,兄弟之间要相互友爱,夫妻之间要相互敬重。
家庭治理要有规矩,礼仪不可缺少。
家中财物要妥善管理,贫困时要给予帮助,富有时要不忘吝啬。
修身篇
要志向远大,慕圣贤之道,节用而爱人,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
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宽以待人,不要嫉妒他人的才华,不要傲慢自夸。
社交篇
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要相互诽谤,不要为了私欲而违背道义。
遇到不义之事,不要贪图利益,要坚守节操,不要被诱惑所动摇。
教育篇
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不要虚度光阴。
教育后代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注重品德修养,不要溺爱和纵容。
拓展阅读
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代表作之一,其对家庭教育的论述深刻、系统,对后世家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朱熹的其他著作如《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子家训原文以及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以及译文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家庭教育圣经”。
它由朱熹编纂整理而成,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原则,并对家庭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指导。
下面将为您呈现朱子家训的原文以及译文。
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无贵乎贻。
无贵乎祭祀。
无贵乎宾客。
”无贵乎微生。
古之所贵于贻者何也?曰:始可学道。
”使闺门虚室而委命诸侯封侯,而委身尔衣之士,使必曰:‘孺子可教矣。
’宾客怀袖而立于中庭之下者,使必曰:‘孺子可与言也。
’微生之为宾也,恭己正南面而立,不得覅一隅言人曰:“闻义先生之义乎?’”人必以为无言。
不知有胥敬者是也。
”《礼记》曰:“德行者先天下尊。
”犹是其言也。
故立才自服饰以礼,两辞以道,是故日尊尊,日亲亲也。
人以其言类子姓。
故新夫授新婦之言曰:“远于或阻,无益于亲。
”夫之与亲是也。
译文:三百篇诗,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无邪”。
孔子说:“不贵重物品财富,不贵重祭祀仪式,不贵重宾客招待。
”不贵重微不足道的人。
古时所贵重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开始学习修养道德。
让门户虚室,把事情交给诸候去做,封候封侯,把自己的身份衣冠委托给他们,然后必须说:“孺子可以教了。
”宾客胸怀在衣襟里,站在庭院的中间,这时候必须说:“孺子可以与之交谈了。
”微不足道的人作为宾客时,要恭敬地正南面站立,不敢放任一角落,这时候要说:“听说义先生之道了吗?”人们必然会觉得他没有说话。
不知道有胥敬这个人。
《礼记》说:“品德高尚的人在天下都被尊敬。
”也就是指的这样说的。
所以有素质的人自己穿着考究,用礼仪仪容;言谈之间都符合道德要求,因此一天一天地受到更多的尊重,亲近了。
人们以他们的言谈举止来看作品德的代表。
所以新郎对新娘的告戒之言是:“离别远难相聚,没有对亲人有益。
”男子与亲人在一起时说的话。
以上是朱子家训的原文及译文,朱子家训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为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朱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学家,被誉为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有许多重要的著作,其中《朱子家训》是其中的一本,也是他为人称道的一本著作。
该书被誉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被普遍地应用于家庭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范畴中。
本文将以《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为主线,来探讨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
《朱子家训》原文:父母之年半百而子不中乎礼,反惟子不敬。
夫礼者,合于天时之义,以定人事之序,以成人伦之序。
天时之义,古已有之。
纣乱之时,奸臣察时弄权,而祭祀无常,故周祭统之。
人事之序,古所讲也。
凶徒犯法,而吏不能辟,则告于庙,递其男女,决于社稷。
人伦之序,孔子见于书,闻于政。
夫尊王法,奉父义,爱兄友,敬长信贤,凡此四者,何谓者也?亲也。
服亲以孝,则兄弟和,夫妇宜,子孙孝,家道昌。
凡家宜详于庭,始可传于国。
国家之不修,视民如宪令,视民犹群草也。
家不详于庭,乱党作,贪盗生,谗谄行。
何以行之?行训是也。
训言不让,家声乃振;振于官府,邻里莫不敬;敬之,小过不敢为也。
今人之误,则一母有邦,有侯者为之宾;若干孤儿寡妇,相聚而居,上无君子,下无小人,而犹取水于牛国,食垩而止。
诚痛哉!取得不易,得之良深,进退在心,勿使身行恶。
以诚心推举贤良,以长者持贤童,以兄弟交往相劝,以友爱相鼓励,以训诲相辅佐,以财赂无所用之人,以礼法无所解之事,此谓成就四民而内外一心也。
四民各尽其力,则庶显其继;内外一心,则牢固其基。
《朱子家训》翻译:当父母年过半百仍为孩子的不敬言行所烦恼时,他们应该反思是否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已经出了问题。
礼仪是指符合天时的规矩,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贯穿着人伦制的哲学思想。
天时之义是古人早已明确的,周朝取代商朝就是因为商朝的祭祀已经失去了天时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当罪人犯了法而官府无法制裁时,便告之社稷像,再通过抽签决定是由哪个人上交罪人家庭里的男性或女性来赎罪。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维护人伦制度的秩序。
《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朱子家训》宋.朱熹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着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朱子家训(The Family Instructions of Zhu Xi)《朱子家训》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的家训经典,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个人修养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和教诲。
它不仅对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下面是《朱子家训》的全文及译文。
全文:孝者家之本也。
立仁以孝,立义以教,立信以敬。
推思父母,亲民之事也;立三纲,传世之业也。
教子以孝弟,以弟友而忠,以友相而信。
子孙继之而继,子孙亲之而亲。
兄有弟则教之,弟有兄则受之。
吃则和,戏则谐,穷则助。
传世以仁,不忘先生。
闻余老矣而不知死,有必告于子孙曰:有余文,好孝学仁而好法度也。
余之匡救教人者,心励焉。
周公言孔子曰:“鲁无学仁,朕弗能使邪?”览颜僧孺知余意乎,绍蔡景仲说:“吾尝议雍也。
”余曰:“雍,传信而不传言,是故雍之于孝弟也,意也。
”《孝经》曰:“吾从至大人而至尊也。
”曰:“言与汝道德而好爵色者也。
”以爵色入人之内也。
译文:《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如下:孝是家庭的根本。
要尊重孝道,教导仁爱,以道义教育人,以诚信崇敬人。
要推己及人,顾及民众的事务。
要确立三纲五常,传承家族的业绩。
教导子女要注重孝顺兄长,注重弟弟之间的友爱和忠诚,注重朋友之间的信任与交往。
子孙要继承传统,继续家族的美德。
子孙要亲近长辈,长辈要关心子孙。
兄长有弟弟则要教导引导他,弟弟有兄长则要接受教诲。
共同吃饭要和睦相处,共同游戏要和谐互动,穷困之时要互相帮助。
传承家族的业绩要以仁爱为准则,不忘记先贤前辈的教诲。
闻说我老去了而不知道去世的时候,务必告诉子孙后代,说我曾有这样的学识、好孝学和好法度。
我努力传播教化,劝告他人一心向善。
周公对孔子说:“鲁国没有学习仁爱的人,我无法让它繁荣。
”颜氏向孺知我意思后,对绍蔡景仲说:“我曾与朱熹议论过。
”我说:“为孝弟的传统立下了公信不传闻的规矩,关键在于诚信。
”《孝经》说:“我跟随至大的人,成为尊贵的人。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译文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译文【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
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朱子家训原文以及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以及译文朱熹(1130-1200)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和北宋理学派的创立者。
他的著作包括《朱子家训》也被称为《家铭》,是他对于家庭伦理和教育的经验总结和教诲。
本文将为您提供《朱子家训》的原文以及相应的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如下:一、父子篇父曰:“父母之性,须敬须孝。
劝之不依,圣不责己。
”子曰:“优孟达矣!”二、夫妇篇夫曰:“夫妇之道,陈明第一。
斯作始后,如琴如瑟。
”妇曰:“音最正矣!”三、兄弟篇兄曰:“兄弟之义,聚于孝悌。
让则同道,争则齐家。
”弟曰:“力可济矣!”四、友善篇友曰:“有朋驾车,己任自押。
虽有深交,不动乎亲附。
”友善者曰:“信且好矣!”五、饮食篇饮曰:“食色更饱,饮息反少。
细之人合,通大于是小。
”食者曰:“宜人矣!”六、宾客篇宾以言携,以杯盆酌。
颜色有节,宰友有度。
宾主道备,虽贵弗能里。
七、朋友篇不善求之,谓之失宾。
破斧同舟,称朋友之德。
兄弟亦然,亲友亦然。
以上是《朱子家训》的原文。
下面为您提供译文:一、父子篇父亲说:“父母的本性,就是要孝敬。
如果劝告他,他不听,圣人就不会责怪他自己。
”儿子说:“那真是优秀的孟子啊!”二、夫妇篇丈夫说:“夫妇之间的道德,要坚持陈明为第一原则。
婚姻的开始之后,就要像琴和瑟一样和谐。
”妻子说:“这样音乐才最美妙!”三、兄弟篇哥哥说:“兄弟之间要遵守孝道和悌道。
如果让位,就能和睦相处,如果争斗,就会团结家庭。
”弟弟说:“这样就能互相帮助了!”四、友善篇朋友说:“有朋友同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包办。
虽然和朋友往来深厚,但不会动摇对家庭的依附。
”友善的人说:“这样才是真实可靠的!”五、饮食篇饮食之间说:“食物的颜色看起来更美,但吃的时候反而不会太多。
善于理解而适度的人,不拘泥于细节。
”用餐者说:“这样的人很受人欢迎!”六、宾客篇作为宾客,要言谈得体,以杯盆敬酒。
脸色要掌握好节奏,对主人要有分寸。
宾主之间的交流很和谐,即使是贵族也无法冲破。
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
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06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下面是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请参考!朱子家训文言文翻译1(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原译:“宴请客人时要大方慷慨,不要藏匿留恋不舍。
”极为不妥。
解析:“宴客切勿流连”句也是俭约的意思。
翻译出来让人觉得没问题,是因为翻译出来的内容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境,这是一个通病。
试问一个家训,会要求你掏空自己宴请客人,呼儿将出换美酒?这就不是家训了,这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么”。
再结合下文,质而洁、约而精、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无不是俭约之句,怎么会在中间出现一句大方慷慨呢?所以,本句的意思必定是宴请客人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龙啸天风注。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朱子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子家训》全文及翻译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谱》)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著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很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注:本文为朱熹所著的《朱子家训》的全文翻译。
)第一篇:《经世致用》《朱子家训》所以立名者,教人怎样守身之道,并以此宜乎一身则宜乎百姓、百官、天下、今古者,以及支持君主,助益社稷之事。
世人之心义虽不同,家训之学,却至亲至附。
圣人所以立学立训,使之成为朝廷之器者,为了满足各个时期之所须。
凡此种种,概括而论,又都是谨言慎行之说。
近世之流俗,则更盛心好胜之道,讲究章奏之文,揣度听之位。
多宠锦绣之衣、骏马良缰,工巧智巧,避实就虚。
当内行是守身之道,则无所偏废。
故此一理,朱子家训所载以为大纲者,乃是字正、行直、纲纪、致用。
然则家训之书,当从容慢写,非是角力之论。
故曰:居处宜剪发、剃首,干净雅致也;丘墙室屋,心身有分界也;亲戚友人,既相亲之则莫私之,既各有所为,则合之以理。
父母兄弟,以礼待之;父母兄弟之外,则以友之而已。
尊一而任其事,则与之偕行,其余则远之而已。
加之大人可为害于百姓,又可为益于百姓。
为害之事,则在密言防人之心、断而不可骄、公而不可奢;为益于百姓之心,则在言事放心、设心致力。
用心之法,则世间肯称其是世间智者之用心乎?是否55百姓所欢喜、所称赞乎?防人之法,世间能久持其硬者乎?是否随时随地任人攻击我乎?若此者则夫人所乐行者皆失本心,不可不深慎终而起。
第二篇:《敬上》《敬上》之道,既是为了个人之需,亦为了国家之需。
其在个人者,从君之所不能办之事,亲之有礼、有敬;在国家处之者,恭行忠臣之勤、有礼上、有法制之心。
以此辅佐国君而无欺。
如此,至尊者即使表示好意,我也不应向其谄媚,告诉一堆花言巧语去取悦其心。
我案烟雨之期待多矣,敢不勉力举贤孝勇强知庸识,藏于心中者,若枯木润之雨露,则知庸庄贤不贤者,俱有其请。
朝廷之上,以臣之道恭行,望上不祗俗词曰:臣以领一体,位尽忠,生命报如许之主,已死不移。
第三篇:《修身》人为了角逐名利、求安闲富贵之心,甚是难以安宁。
今之官人、学者,目的不过是己造之名誉之果实而已。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宋朱熹《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着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朱熹所著的一部家训书,被誉为中国家训文化的巅峰之作。
它以简洁明快的文风,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方法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重要原则。
下面将对朱子家训的原文及译文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家之立:家,人之本也。
立家之道,宜本择源,宜世以安。
译文:第一章家庭之基础:家庭是人的根基。
建立家庭应该注重家族的根源,与时代相适应,以求安定。
细化内容:1.1 家庭的重要性1.2 所选之源1.3 与时俱进的家族1.4 家庭安定的方法第二章兄友弟恭:兄弟之道,友爱也。
译文:第二章兄弟和睦相处:兄弟之间应该友爱互助。
细化内容:2.1 兄弟关系的重要性2.2 友爱相处的原则2.3 兄弟之间的互助关系第三章夫婦別姓:婚姻之道,和合也。
译文:第三章夫妻和睦相处:婚姻应该和谐相处。
细化内容:3.1 婚姻关系的重要性3.2 夫妻和合的原则3.3 夫妻相互尊重的重要性第四章昆季齊家:兄弟姐妹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守护家庭的和谐。
译文:第四章兄弟姐妹共同建立家庭:兄弟姐妹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守护家庭的和谐。
细化内容:4.1 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性4.2 共同守护家庭和谐的原则4.3 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第五章幼宜家講: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让他们明白家庭的重要性。
译文:第五章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让他们明白家庭的重要性。
细化内容:5.1 孩子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5.2 培养孩子爱家的意识5.3 家庭观念的塑造第六章弟子入學:子孙入学,要注重修养和学习。
译文:第六章子孙入学:子孙入学,要注重修养和学习。
细化内容:6.1 子孙入学的重要性6.2 学习和修养的平衡6.3 学习的方法和原则第七章提倡勞動:鼓励家庭成员努力工作,尊重劳动。
译文:第七章鼓励劳动:鼓励家庭成员努力工作,尊重劳动。
细化内容:7.1 劳动的重要性7.2 劳动的价值观7.3 劳动与家庭的关系第八章結伴而行:鼓励家庭成员团结合作,共同达成目标。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宋朱熹《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着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朱子家训》全文及解释
《朱子家训》全文及解释《朱子家训》是明代思想家朱熹所著的一本家庭教育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朱子家训》的全文及解释:第一篇:立身篇一、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要真诚、忠实,不私心谋求私利。
三、与人交而不信乎?与人交往要讲信用,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四、传不习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懈怠。
五、固其始乎?立志要坚定不移,始终如一。
六、盗不图乎?不以不义之手获得财物。
七、何以为家?如何经营家庭?要以诚信为基础,和睦相处,守信用。
八、以约失之者,鲜矣乎!要守约,不轻易违背。
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应当有弘毅的气概,因为从事的事业既重大又艰巨。
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要将仁心视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吗?十一、基业者,天下之公器也。
养育子孙就是养活社会的根本。
十二、立业以强国,兴家以强身。
立业要有强国的心志,兴家要养育强壮的后代。
第二篇:处家篇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如果自己爱人,别人也会爱自己;如果自己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自己。
二、亲亲,尊尊。
亲亲是指亲人之间要亲近,尊尊是指亲人之间要相互尊重。
三、生贵有恒,贫贱有恒。
无论生活富贵还是贫贱,都要有恒心。
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因为恶行看起来微不足道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行看起来微不足道就不去做。
五、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要热爱学习,这样才能接近知识;要勤于行动,这样才能接近仁德。
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犯错而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
七、不知而作,非礼也。
不知道的情况下随意行动,是不礼貌的。
八、着一身,知礼节。
要有端庄的外表,懂得礼节。
九、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诚的劝告可能听起来不舒服,但对行为有利;良药可能味苦,但对疾病有益。
十、君子不器,我不如人也。
君子不是容器,我不能比得上别人。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导读】:本文为朱子家训的全文及译文,朱子家训是朱熹所著的儒家经典之一,内容丰富,为后人所重视。
以下是该文的全文及汉英对照的译文。
第一章尊经讲道一、志士务本,本立而道生。
解释:志向高远的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根本,只有根本才能孕育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人有不足,天无完人。
解释:人类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
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解释:如果天命要将重大任务交给某人,那么必先使他经历心灵的煎熬,用尽全力,饱受饥饿的煎熬,使他身体虚弱。
四、不拘泥于小事,常思天地之间。
解释:不要过于专注于琐碎的事情,要时常思考天地之间的大道。
五、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解释:实现志向的困难并不在于超过他人,而在于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困难。
六、治家有常,而后可以教人。
解释:只有先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家庭,才能够教育别人。
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岂不快乐?八、人无知,不如无戒;人无忧,不如无使。
解释:一个人缺乏知识,不如没有戒律;一个人没有烦恼,不如没有职责。
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中。
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解释:一个士人不能没有胸怀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承担重任和远大的道路。
第二章论学历知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解释:君子通过文化交流结交朋友,通过朋友的帮助来做到仁爱。
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解释: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重他。
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解释: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四、聪明有神化生,愚蠢有自取灭亡。
解释:聪明会使人有所发展,愚蠢则会自取灭亡。
五、不以神化生称天之道,以自取灭称天之理。
解释:不要以神化生的方式来称呼天之道,而应该用自取灭的方式来称呼天之理。
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朱子家训是朱熹所作,全文三百余字,主要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誉为“治家之经”。
该文流传较广,影响远大,具有深厚的人生智慧。
为大家整理了“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朱子家训原文及译文(一)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释义:国君能以仁与礼为本,则臣将以忠为本,这是君臣相处之道。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释义:父母以慈爱为本,子女以孝敬为本。
这是家庭相处之道。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释义:为兄者以爱护为本,为弟者以尊敬为本,这是兄弟相处之道。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释义:夫妇之间要和顺、互敬,这是夫妇相处之道。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释义:侍奉传道之师要内心有敬,外在有礼;与朋友相交要有诚信。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释义:遇见年长之人,必先有恭敬之心;遇见年幼之人,必有爱护之心。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释义:遇见贤德之人,年虽少于我,我也必含尊敬之心;遇见品行不正之人,年长于我,我也必远离。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释义:为人当有礼和谦卑,勿谈论他人的短处,勿炫耀自己的长处。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释义:对待有仇隙之人和事,要以符合道义的方式解决,对待有怨的人和事,要直道而行,心安处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释义:他人有小的过失,要先宽容以待;他人有大的过失,要能够以道理道义使对方内心明晰知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释义:要时时自省,不要以小的善行而不去做,不要以小的恶行而不去除。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释义:他人有过错,也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而不是四处宣扬;他人有善行,则要大力弘扬。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释义:在外处理事业,在内处理家事,都应摒除私欲和贪念。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释义:勿做损害他人而仅有利自己的事情,也勿做嫉妒贤能之事。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朱子家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家训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之一。
它是朱熹为教育自己的儿子,编写的一篇家训,共计20篇,涵盖了世间大道和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朱子家训的全文第一篇《识人》一则至言:识人不必观其所言,而观其所为。
重言不如重行,未始言不由行,而善始于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倘不自重,安能守其身,让人为之?自然之理,如此从来。
第二篇《规矩》人之初性本善,行之则甚。
不行,则无以达到。
君子之做事也,先以定规矩,然后施行之,不离其轨。
君子动而后观其德行,行而后观其德行。
必先有规矩,才能行此道。
苟无规矩,自乱其方。
第三篇《修身》愚者所以败,多因有知而不为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君子一定要先把自己的生活整治好。
一生作善事,发在天,受之于人;作恶事,发在人,受之于天。
第四篇《奉祖》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先人已经奠定了家族的基础与经验。
子孙后代,不应骄傲自满,而应敬畏祖先,发扬其优点,传承其思想与文化遗产。
第五篇《儆儉》人生在世,养家糊口是最基本的。
君子临财则思欲节,使家无浪费。
浑浑噩噩的人,最容易陷入物欲的迷局。
物质无法持续增长,最可贵的财富,是一个人内心的品格与修养。
第六篇《勤敏》用功则高峰,怠惰则深渊。
安宁日久,懈怠旅程。
强者,不以力制人,而自制于人。
多学多能,勿自妄议。
第七篇《察言》言语乃人之精神表现,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君子荣辱识于言,自重止于言。
应当懂得察言观色,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和意图,并且在口舌之间不失风度和礼仪。
第八篇《谨守》愚者之所以败,多因盈天下而不自知也。
孝弟忠信,为人谨守,始能自立。
谨守自己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第九篇《愚蒙》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之间,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不可因成人之美而忘其玉,不可因其声音之细而忘其言,不可因其貌而忘其人。
应当善于教育,切忌强化华美表面的外在形象,而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与品德。
宋 朱熹的
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他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
全篇精炼地涵盖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
流传较广,影响远大。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朱熹《朱子家训》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着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别人的缺点,(面对他人时)我们应帮他稍加掩盖;别人的优点,则应该帮他宣扬。
处世不应为了私事而与人结仇;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有妒贤嫉能的心态。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宋朱熹《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朱熹朱子家训翻译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着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朱子家训》,朱熹家训全文及翻译
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他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
全篇精炼地涵盖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一辈子智慧。
流传较广,阻碍远大。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躯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翻译】当国君所宝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宝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宝贵的是
“慈”,疼爱子女。
当亲小孩所宝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宝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宝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夫君、相公所宝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宝贵的是“柔”,对夫君、相公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不要随便议论不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不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不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关心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
不人做了坏事,应该关心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不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嫉妒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
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损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同意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明白得礼义。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
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这些差不多上做人应该明白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
如此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给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学校计划]下学期英语教研组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别详一、指导思想:
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协调好各备课组间的关系。
仔细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巩固进展爱校爱生、教书育人,富有进取精神、乐观积极向上的融洽的教研新风貌,在上届中招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为把我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具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奋斗目标:
1、开展学习新大纲的活动,稳步扎实地抓好素养教育;
2、加强教研治理,为把我组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一具新层面而奋斗;
3、协调处理好学科关系,在各备课内积极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备课组按照"五个一"要求,做好教研工作,即"统一集体备课,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4、配合各备课组,搞好第二课堂活动,把创新教育理念灌输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三、具体措施:
1、期初及期中后召集全组教师会议,布置教研活动安排及进行新大纲学习;
2、降实各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及教学打算;
3、有的放矢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初一年组织学生单词竞赛;
初二年组织学生进行能力比赛;
初三年组织学生进听力比赛;
其中初一年有条件的话多教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含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常识。
4、各备课组降实好课外辅导打算,给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制造条件,积极备战英语"奥赛"。
5、要求各科任教师,积极主动及时地反馈教情学情,并提出整改意见,指出努力方向;
6、针对别同年段学生的别同表现,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7、降实本学期教研听评课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