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特色食用菌是一类在市面上越来越受欢迎的食物,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的青睐。
为了满足人们对不同口味食物的需求,并提高特色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选育新品种和探索高效栽培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是为了开发更高产、更优质、更抗病虫害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选育重要性方面,首先介绍了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包括丰富特色食用菌品种资源、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
其次,讨论了品种选育的方法和策略,探讨了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等不同的选育手段和途径。
高效栽培技术创新是为了提高特色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效栽培技术在提高特色食用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菌种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需求。
文章将着重介绍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以及底材选择、菌种接种、菌丝扩增等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通过选育新品种和创新高效栽培技术,特色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将在结论部分探讨选育新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的相互促进,为特色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文中还将探讨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和推广,为进一步提升特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讨与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了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其中包括概述了特色食用菌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以及目前选育新品种和创新栽培技术的情况。
同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即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为特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CNC工艺在珠宝行业中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CNC工艺在珠宝行业中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CNC工艺在珠宝行业中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加工:CNC工艺可以实现高效加工,通过高精度、高效率的切削和磨削等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智能控制:CNC工艺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提高生产质量和精度。
3. 工艺仿真:通过CNC工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加工过程和验证加工结果,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优化加工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4. 工业互联网:CNC工艺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5. 定制化生产:CNC工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提高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
6. 绿色制造:CNC工艺采用环保材料和低能耗设备,实现绿色制造,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7. 远程监控:通过CNC工艺的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 供应链协同:CNC工艺可以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CNC工艺在珠宝行业中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差异化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实现绿色制造和供应链协同合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CNC工艺在珠宝行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度探讨和剖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发展路径与实践策略,力图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框架。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将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它是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驱动力。
Schumpeter(1912)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将其定义为“新产品的生产、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方法的应用、新资源的开发以及新的组织形式”。
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体系,如技术推动理论、需求拉动理论、交互作用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理解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竞争、价格等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市场经济理论还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制度创新理论认为,制度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重要影响。
North(1990)指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等,以降低创新风险,激发创新活力。
创业理论关注创业者如何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过程。
Timmons(1999)提出创业模型,认为创业成功取决于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要素的平衡。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通过组建优秀的团队,整合各类资源,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相互作用。
Forrester(1961)提出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反馈机制,预测系统行为。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摘要】高科技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性。
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
通过高科技的应用,产业实现了高效生产,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高科技成为了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动力,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化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更加高效的生产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化、经济增长、应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创新、高效生产、国际竞争力、动力、发展、转型升级。
1. 引言1.1 高科技对产业化的重要性高科技对产业化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科技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高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效率和生产力,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创新。
高科技在生产制造、信息通信、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可以为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通过引入并应用高科技,可以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高科技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
高科技对产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充分利用和发展高科技,才能实现产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持续发展。
高科技对产业化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只有不断加强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才能推动产业向着更加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高科技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深入挖掘和利用高科技的潜能,才能实现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科技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高科技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十分关键。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高科技产业以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率等特点,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传统产业往往面临着低附加值、低利润率、高资源消耗等问题,而高科技产业则能够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0年1月5日)教技[2000]2号现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贯彻执行。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国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纲领性文件。
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对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和智力优势,积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根据《决定》精神,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对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出以下意见: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决定》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把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强高等学校及其广大科技人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共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相互兼职、合作研究、在职培训、委托培养研究生等各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知识创新的基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生力军。
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纪要2000年1月11-1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向大会发表了重要书面讲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副部长韦钰作了大会工作报告和总结。
大会开幕式由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主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高教厅)、主任(厅长),84所高校校长,教育部科技委正、副主任以及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
大会还邀请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外贸部、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就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要全面学习和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采取积极措施,调动高校一切积极力量,推动和加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加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跨越和综合国力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岚清副总理的书面讲话,对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明了方向。
李岚清副总理强调指出:“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必将对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部署的贯彻,促进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科技竞争决胜的目标是产业化这一客观事实;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迫切要求,以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在进一步抓好战略性、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工作力度。
要最大限度地开放高校资源,改革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同,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与技术创新
【 作者耐舟】 点 (9 6 . j 北武妖人. 采 耘 1 5 一)男。 胡 中国地质大学^文与轻井学院耐教授, 硬士研 究生导师, 究方 向: 研 科学技 术与枉击发晨。 l7 0
维普资讯
有效 扩散 会导致出现 一批 崭新的高 新技术产业群 。
进制造技术 、 生钉工程技术 、 拜境保 护技术、 间、 洋和地球彝 空 毒
当我们研 究知识经济时代 的高新技 术时. 以观察 到一个 可 明显的事实, 即并非所有的高新技术都瞻有效 地产业化. 产业化 高新技木与一般高新技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鼯 。饲如信息技 术 已经形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产 业 . 但遗传工程 技术并 没有形 成为一个庞大的遗传工程产业 。理解一般高新技术与产业 化高 新技术的这种差距. 有利于 我 们更 具体更 耀人地 把握产 业化高 新技术的特征. 从而更全面 更完善地 理解 高新技 术通过 什么样 的轨道和机制才能产业化, 才能推进 经济的进步 和影响社会 的
造技 术方面的纳米材料技术、 舷耀方面的超 导立甩技木辞 . 新 均 处在技术往要 解决人们
主要 在于 放大人 的体力 而 2 世 纪 中叶以来的新技 术革命 的 0 主流 技术是信 息技 术. 围绕信 息的获取 、 它 储存、 递和处理等 传 组成 一系列的技术群 落. 其中包 括徽 电子、 通信、 电子计 算机与 人工智托 、 自动化 、 光导和光 电子等 一系列技术 . 构成其它领域 高新技 术发展 的条 件和基础。正像 电子表取代机槭表选种象 征
维普资讯
一
般高新技术、 产业化高新技术与技术创新
余 良耘
( 田地最 大 学 人 文 与 蛙济 学 院 . 北 武 覆 4 0 7 ) 中 湖 3 0 4
自然辩证法-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一、技术创新的由来♦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 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其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
他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将其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
此后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等著作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
♦所谓创新,是将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②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开拓和利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了管理学领域,将创新活动理解为任何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他认为,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类。
他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被赋予新的经济价值的行为,而社会创新则是指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较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行为。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诺斯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认为经济发展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的过程。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定》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
♦1996年,国家科技部等单位实施了“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2006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确定为未来十五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
张家界大鲵资源保护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张家界大鲵资源保护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背景介绍张家界大鲵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的森林、山间溪流和溶洞中。
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思路大讨论
.
7 、需要对大学、科研单位 的科技人员创 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些客观 的、实事求 是的分析 。 于维栋 ( 国家高新区专家组委员) : 国家 高新 区经过前十年的初创期 , 从无到有 ,从d N大 ,阶段性的成果初 , 步显现 :全 国范围内的布局基本完成; 初步摸索出 了一套符合 国情和 当地实际 的管理经验,为下一步 的发展奠定 了基 础 。在我国进入第三步走战略,改革 开 放进程进一步加快 ,特 别是加入世界 贸 易 组织 的 新 时期 ,面 对 日益动 荡 的 国 际 形势,国家高新 区必须担负起为我国 由 经 济大 国 向经 济 强 国转 变 做 出更 大贡 献 的历 史性重任 。国家 高新 区 “ 二次创 业 ” 是 大 势所趋 ,必 须 由重 点 追求 提高产 值 、 产量 、铺摊子转 到注重提 高内涵的方 向 上来:在达到一定社会经济份额 的基础 上 ,扩大 宏 观影 响 ;要 培 育 出在 国际 上 有较大影 响的企业群体 。要支撑一个经 济大国,形成经济 强国,必须具备有国 际 竞 争力 的 自主 创 新 能 力 ,这应 成 为 国 家高新区 “ 二次创业 ”的最终 目标,使 高新 区真 正成 为 顺 应 世 界 新 技术 革 命潮 流和市场经济规律 ,紧密结合科技与经 济 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张龙虎 (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 国家 高新区发展到现 阶段,“ 二次创 业 ”是必然趋势 。非常赞 同创新,技术 创新 以企业为主体 ,体制 、机制创新以 政府 为 主 体 。徐冠 华 部 长 提 出 “ 次 创 二 业 ”的五个转 变,结合西安高新区的情 况 ,我觉 得 主要 有 几点 :一是 要继续加
1 7.
维普资讯
科技简讯
强硬环境建设,创造高档次的生态环境, 距的一种压力 。自己和 自己比在前进 , 增强文化氛围,聚集人气 ,对 人才形成 高新区是一个改革开放 的试验 区,是重 吸引力 、凝聚 力、 向心力 :二 是要扬长 庆 的一 个 窗 口。横 向 比 ,我们 和 兄 弟 开 避 短 ,深 入 挖 掘 内部潜 力 ,构 建 技术 创 发区差距还很大。我认为要做出来 ,应 新服务体系:三 是在新 时期 ,变政府主 该有这 个 引导 ,也不 是说 W O 以后马 T 导为引导 ,培育市场体系 ,通 过市场推 上就 怎么样 了,有个过渡 过程 。在这个 动 企业 发 展 壮 大 : 第 四 是 由主 要 依靠 国 过 渡过 程 中 要 定 好位 ,定 好 目标 ,搞 好 内市场逐步转变 ,不 断扩大国际市场 : 措施 ,还可 以抓 住机 会再抢 一步 。 第五 个趋势 是 由依 靠 自 己培育 中小企 第二,“ 二次创业 ”的着力点我完全 业 ,逐步 引导企 业 实现强 强联 合 。 同意,应该是通过体制 、机制创新 ,科 另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建好 高 技创 新 。通 过 这个 着 力 点 创造 创 业 的 氛 新 区,还需要国家 从宏观层面上解决一 围 ,一 个很 好 的环 境 ,这 非常 重要 。而 些 问题 , 比如通 过 立 法 解 决 国 家高 新 区 且不 仅 仅 是硬 的 ,软 的 也有 ,包 括我 们 的法律地位 ,尽快 设立许多高技术企业 的管 理。 望眼欲 穿的创业板 ,切实落实西部大开 第 三 ,在 高新 区发 展 的初 期 ,科 技 发的政 策等 。 部通过大量 的调查研究 ,对 国家高新 区 钮跃鸣 (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 : 提 出 了明确 的要 求 ,对 引 导和 促进 高新 苏州高新区的初 期发展主要依靠外 区的发展起 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高新 区 资的带动 ,随着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高 的发展和变化 ,出现 了新 的问题,确 实 新 区要侧重 推 动 自主知 识 产权 的产 业 化。苏州园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次创业 ”将 主要更新 思想观念 ,进行体制和机制创 新,提高 管理效率;尽快适应关贸总协 定等国际 市场规范和要求 ,使园区在竞 争中求发 区。再有就是要突出高新区的实验 区功 展 ;加快 区域创新 能力 ,大力发展科技 能,要加强技术创新 ,采取各种方式 , 生产力 ,加快产业化进程 :进一步完善 鼓励大专 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进行 大 和落实科技扶持政策。 的创 新 ,吸 引他 们创 办 研 发 中心 。在 企 希 望 国 家 加 强 对 高 新 区 的 宏 观 指 业孵 化 方面 ,“ 次创 业 要 强化对 拥 有 二 导,出台有利于高新区培育创 新能力、 自主 知 识产 权 的技 术 、成 果 、企业 、产 实现 “ 二次创业 目标的指导性文件, 业的孵化功能 ,创造一个优 良的环境 , 特别加强关于应对我 国加入 W O方面 公平竞争 ,允许失败 关于风险投资的, T 的指导和培训 。为鼓励留学人 员回国效 应该是新 时期重重的一笔 。我建议还要 力,建议设立 国家 留学人员创业基金 , 大胆 地 引进 国外 的企 业 和 投 资机 构 和 我 作为早于风 险投资的种子基金。 们 的企业合作,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 。 王小若 (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 要大力地培育科技企业家 ,尤其是管理 国家高新 区经过 十年 的发展 ,取得 人才。 了很大的成就 ,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特 第 四,现在我们还担心复归。在 内 别是在重庆这样一个西部地区 的城市 来 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期 间,要 想 讲,我感觉到高新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五年就和 W O完全接轨,我看还傲不 T 应 该 说是重庆 产业 结构 调整 的一 次成 到 。要按 照有 中国特色 的 市场 经济 行 功 。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 应该提 出新 的 为,相对封 闭,逐步过渡 ,创造 出有中 措施和建议 。第一 ,我认为国家高新区 国特色 的发展经济 的一种模式 。三年 、 整体发展 的目标和指标还是需要的。这 五年 以后,政策确实就不 成为重要的因 个指标不可能做到完全 的准确 ,但是它 素了,但现在政策仍是重要的因素,绝 是个趋势 ,是个引导,是一个 自我找差 对是很好的、需要调控的杠杆。关于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日)我国即将进入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
在二十一世纪,把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拥有难得的机遇。
新中国成立5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广大科技人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这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
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重要思想,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我国的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0.06.02•【字号】浙委[2000]15号•【施行日期】2000.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浙委〔2000〕15号2000年6月2日)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确保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1992年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来,我省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高科技术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正在对社会经济结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途径,是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确保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加强技术创新为基础,发展高科技为重点,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指导思想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根本,走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推动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
通过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正文:----------------------------------------------------------------------------------------------------------------------------------------------------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12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晋”战略,进一步提高山西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山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抉择1、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加强技术创新,就是要使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就是要从体制改革入手,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综合实力都有了明显的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的经济增长依然没有摆脱以消耗能源、消耗资源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单一畸重,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还十分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影响和制约着我省经济的发展。
因此,深入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省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山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抉择。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造产业化品牌标杆 企业技术创新的例子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造产业化品牌标杆企业技术创新的例子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造产业化品牌标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是建筑工业公司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今天能够在和大家交流,倍感荣幸。
作为建筑工业公司技术团队中的一员,下面就我公司技术创新工作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和感受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2017年6月29日,由我公司蒋晓明和另外1名同事代表建筑工业公司,参加了在**省成都市举办的2017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我们筑梦QC小组所申报的成果《提高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墙板构件线盒预埋一次合格率》经过多重比选,一举荣获2017年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Ⅰ类奖。
该成果是三建公司获得的首个国家级优秀成果Ⅰ类奖。
这其中即凝聚了我们技术人员的心血,也标志着建筑工业公司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工作,得到行业的认可。
此次QC成果获奖仅仅是我们公司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
建筑工业公司从当初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的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仅仅用时三年便实现经营产值近20亿,这是一段艰苦奋斗史,更是一段开拓创新史,其中我公司技术创新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公司跨越式的发展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大家都知道,产业化是建筑领域的一项技术革新,孕育着新的机遇,也承载着新的挑战。
建筑工业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管理人员均来自三建公司传统项目,产业化领域内技术成果、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匮乏成为公司面临的首个难题。
三年多来,以王兴明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质量管理与创新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通过技术培训、调研观摩、项目实践,甚至手把手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将产业化门外汉培养成产业化技术人才,将前期单纯的施工型技术团队打造成具备PC构件设计、研发、生产、运输、施工一体化能力的技术团队。
工厂投产后,为了尽快掌握产业化相关技术,公司决定将建筑工业公司PC构件生产基地集体宿舍项目做为试验项目,通过该项目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技术团队。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及产业化实施方案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及产业化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技术研发与创新 (3)2.1 技术研究内容 (3)2.2 技术创新点 (3)2.3 技术研发路线 (4)第三章产业化规划 (4)3.1 产业化目标 (4)3.2 产业化方案 (5)3.3 产业化进程 (5)第四章产业化基地建设 (6)4.1 基地选址 (6)4.2 基地规划与布局 (6)4.3 基地设施建设 (6)第五章人才队伍建设 (7)5.1 人才引进与培养 (7)5.1.1 人才引进 (7)5.1.2 人才培养 (7)5.2 人才激励机制 (8)5.2.1 薪酬激励 (8)5.2.2 职业发展激励 (8)5.2.3 精神激励 (8)5.3 人才队伍管理 (8)5.3.1 人才选拔与任用 (8)5.3.2 人才培训与考核 (8)5.3.3 人才流动与退出 (9)第六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9)6.1 资金来源 (9)6.2 资金使用计划 (9)6.3 资金监管机制 (10)第七章市场分析与发展 (10)7.1 市场需求分析 (10)7.2 市场竞争分析 (10)7.3 市场发展策略 (11)第八章技术成果转化 (11)8.1 成果转化机制 (11)8.1.1 建立多元化成果转化主体 (11)8.1.2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1)8.1.3 建立激励机制 (11)8.2 成果转化过程 (11)8.2.1 成果筛选与评估 (11)8.2.2 成果转化模式 (12)8.2.3 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12)8.3 成果转化效益 (12)8.3.1 经济效益 (12)8.3.2 社会效益 (12)8.3.3 环境效益 (12)8.3.4 创新能力提升 (12)第九章风险评估与控制 (12)9.1 风险识别 (12)9.1.1 内部风险识别 (12)9.1.2 外部风险识别 (13)9.2 风险评估 (13)9.2.1 风险评估方法 (13)9.2.2 风险等级划分 (13)9.3 风险控制措施 (13)9.3.1 风险预防措施 (13)9.3.2 风险应对措施 (13)9.3.3 风险监测与预警 (14)第十章项目实施与监督 (14)10.1 项目实施计划 (14)10.2 项目进度监控 (14)10.3 项目成果评价与反馈 (15)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00]3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正文:----------------------------------------------------------------------------------------------------------------------------------------------------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二000年一月二十六日川委发〔2000〕3号)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大力实施“科教兴川”战略,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跨越式发展(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科技人员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我省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传统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加大实施“科教兴川”战略的力度,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到2005年,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及有效运行机制。
办好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高校科技园区,构建成都--德阳--绵阳(以下简称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支撑和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
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践
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践在当今世界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被认为是许多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许多企业也将其视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但是,仅有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不足以支撑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其后续的产业化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实践的关系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实际的市场需求和人才的支持,才能创造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成果。
而产业化实践的过程则需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将成果转化为实用、可行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从“科技输出”到“产业输出”的转变。
以我国发展核电产业为例,中国近年来加快核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市场之一。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不断提高核电技术产出率,推进核电燃料循环及深度加工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核安全与环保技术创新。
在产业化实践方面,我国加速推进核电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开拓核电市场,提高国产核电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为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实践面临的挑战然而,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是技术成果的转化难度较大。
往往需要依托丰富的产业基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业产品。
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产品需求的改变,对成果产生了新的要求,随之也对产业化实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在加强技术积累的同时,及时调整产业化实践的路径、策略和方法,将科技与市场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高质量产业化实践的路径与策略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化,需要企业打造有效的创新生态体系,超越市场需求,面对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市场的下一步应用。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路径和策略。
一是强化内部研发创新能力。
企业应该注重创新机制建设,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持续加强科技研发能力,注重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一支高端、精益的研发团队。
引领创新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能力
引领创新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能力
高技术产业化能力是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商业价值的能力。
这是引领创新发展的关键能力,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技术产业化能力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兴建研发和生产设施、实验室以及科技园区等基础设施,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2. 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转化能力。
3. 创新投入:增加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创新研究,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4. 政策扶持:制定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创业扶持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支持,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
5. 技术转移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高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
发展高技术产业化能力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
争力,促进全面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引领创新发展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
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为了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我们将重点攻关以下几个项目:
1. 5G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是未来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将加强5G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领先地位。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我们将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将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领先地位。
4. 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5. 数字医疗技术:数字医疗技术是医疗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将加强数字医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数字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上是我们重点攻关和产业化的项目,我们将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格局。
本章研究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它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一、技术创新的由来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
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
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进行的。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②。
资本家通过使用新机器以降低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
·受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影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从经-济学角度把创新看成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
他还提出了创新的五种表现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创新进行新的认识,不仅深化了技术创新的概念,而且衍生出“社会创新”、“制度创新”等相关的概念。
例如:德鲁克 (P.Drucker,1909一 )从管理学角度把创新理解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并以此把创新划分为创造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创新”;诺思从经济学角度把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认为经济发展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
技术创新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世纪50年代,日本把“技术创新”翻译成“技术革新’:,认为“技术革新就是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它应是包括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
我国沿用“技术革新”概念直至90年代初。
1995年,随着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回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又进一步强调,要把建立、健全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
1996年,国家科技部等单位实施了“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从此,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迅速发展。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学角度把它定义为: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或者把它看成是企业家为获取商业利益,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新的生产经营系统,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 (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的综合过程;管理学家着重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把它定义为:由选择发明、投入资本、建立组织、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若干种行为综合的结果;从创新时序过程的角度把它看成是:从认识技术的商业潜力到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从进化论角度把它看成是:一种进化过程。
技术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认识: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发明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
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指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其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改造是指引进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以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面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获得丰厚的利润。
而技·术创新则是指一种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的技术经济活动。
其中,在弓I 进技术并获得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所实施的技术创新被称之为渐进技术创新;在自己独创并获得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所实施的技术创新被称之为基本技术创新。
实施技术改造不能获得自有知识产权,不能实现技术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根本技术创新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指科技成果进入到生产领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其中,科技成果通过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开发研究过程,首先完成科学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然后,再通过设计一试制一中间试验一工业试验等过程,完成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最后,通过技术成果的进一步扩散,完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可见,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结果,它是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关键部分。
知识创新首先包括基础科学创新与技术科学创新,其中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是技术创新的前提。
知识创新其次包括明言知识(如书本上的知识)和潜知识(如观念、思想、经验等)。
因而,知识创新不仅指科学研究中的知识的生产或创造新的知识,它还指技术开发中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将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转化引入到经济过程中,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虽然都强调市场需求和经济;目的都主张企业是其创新的主体,但知识创新比技术创新的内涵更宽泛。
因为:第一,现代技术创新已经不再只是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简单线性模式,而是由多种创新来源和多样创新形式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第二,创新的关键已经不再只是原来所指的技术、组织、制度等因素,而是由这些因素组成的一个知识系统。
所以,只有从系统的、动态的观点认识知识创新,才能以制度、政策和环境建设为背景,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能力为动力,以促进它们之间的创新互动为目标,以建立国家创新系统为机制,在政府的经济扶持和政策引导下,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更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中不仅存在着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问题,而且存在着诸如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客体、动机、条件、价值、方法等问题等。
这些问题都是具有哲理性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哲学和社会学研究。
从哲学角度上说,技术创新是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
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
”其中,创新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的过程,就是把主观的、知识的、无形的、潜在的技术形态转化为客观的、物化的、有形的、现实的技术形态的过程(其具体表现为从工艺构想到设计技术、试验技术、生产技术、产业技术的转换)。
在认识论上,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认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形态技术乃至技术本质的过程。
它体现在创新主体对技术发明成果的评价、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以及对技术应用成果的反思等。
即是说,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对创新客体的认知过程,是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因此,技术创新是技术认识论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过程(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过程)中的第二个飞跃。
从技术知识论的角度说,技术创新是知识的生产过程,即难言技术知识(如技巧等)和明言技术知识(如专利技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价值论上,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根据自身及社会的需要和目的,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把技术的自然价值转化为技术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社会价值的过程。
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自身需要,而且取决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创新主体应该依据价值标准,对其创新决策、创新行为以及创新结构进行技术评估和价值判断,促进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在方法论上,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对诸如技术构思和设计方法、技术试验方法和中间试验方法等的综合运用过程。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及特点技术创新范围很广,其方式也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对认识其规律,掌握其方式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角度出发,有以下五种技术创新方式:(1)产品创新,包括品种创新和产品结构创新。
创新的目的是得到全新性或改进性的新产品。
前者如首创的微处理器、激光器等,它们往往是全新技术的结晶;后者如双缸洗衣机、无氟电冰箱等,它们是在已有产品基础上更新换代或不同产品的组合杂交。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
由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靠产品的市场实现,国家的竞争力也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各国都把推动产品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2)工艺创新。
它指设计并采用某种新的加工方法,创造新的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也包括改进或革新原有的工艺条件。
如采用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来取代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用“浮压法”取代传统的碾压法制造平板玻璃等。
工艺创新既要根据新设备的要求,改变原材料、半成品的加工方法,也要求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前提下,不断研究和改进操作和生产方法,以求使现有设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现有材料得到更合理的加工。
工艺创新可以使企业能生产现行工艺无法生产的新产品,也可以用来增加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
但购买现成的机器设备,不是创新。
(3)新资源开发。
这种创新主要是开辟原材料供应源,开发和利用大量廉价的普通材料,改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及用新材料或半成品取代原有的材料或半成品等。
比如,用非金属材料取代金属材料,用新型复合材料取代传统材料等。
新资源的开发应用能够改善产品工艺性能和外观形象,能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也受到创新者的重视。
(4)新市场开拓。
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通过新产品的开发,某些产业部门进人从未涉足的新市场,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或者进入新的细分市场,都属于市场开拓。
如计算机由办公领域进人家庭市场,运动服进入时装市场等。
以往企业在搞技术开发时,常常与市场脱节,而这点与技术创新相比有很大的不足。
新市场开拓有利发掘企业的经营潜力,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力,是最终实现创新技术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