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选择题
江苏小高考政治答案
江苏小高考政治答案江苏小高考政治答案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一项重大决定。
该决定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解析】时事政治国内政治方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
【答案】C2.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为氢弹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A.谢家麟B.郑哲敏C.张存浩D.于敏【解析】时事政治国内科技文化方面。
201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于敏院士。
【答案】D3.2014年12 月12 日,我国一项重大工程的中线一期正式投入使用,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受益。
该工程是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北煤南运D.西电东送【解析】时事政治国内民生经济方面。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投入使用,直接惠及京津冀豫四省市沿线6000万人。
【答案】A4.2014年10月4日,第十七届亚运会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亚运金牌榜九连冠。
本届亚运会主办地是A.泰国曼谷B.韩国仁川C.日本广岛D.中国广州【解析】时事政治国际体育赛事。
第十七届亚运会在韩国仁川举行。
【答案】B5.某网店的一款擦地机器人标价每台1099元。
为商品标价时货币执行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基本职能。
标价表明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不属于货币的基本职能。
【答案】A6.在下列几种投资理财方式中,既能规避风险,又能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特征的是A.股票B.储蓄存款C.债券D.商业保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特点。
2019秋人教版政治必修一同步第二单元 生产_劳动与经营第4课 第1框
促进生产发展。
导向
• (2)消费所形消成费的热新点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
________作用。
劳动力
• (3)一个新的____________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 出现和成长。
•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__________,能提高劳动力的质 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名词点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________、决定消费动的力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________。
• 物(出3质)来结资,料论的_:_生_人产__类__消__费__所__需__要__的_是一人切类商社品会和赖服以务生都存靠和生发产展创的造 基础。
•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拉消动 费________经济增长、
文化素质科和学健技术康素质。 • (3)加快全面__深_化__改_革______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4)________________,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
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 1.随着消费者对居家环境健康的关注,我国空气净化、 净水、环保家电等相关企B 业将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
新课标导学
政治
必修① ·人教版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 一、本单元的地位
• 第一单元解决的主要是消费问题或者说“生产什么”的问 题。因此,了解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消费的财富究竟是怎 样创造出来的,就成为教材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的基本内容。这样,教材就把视线由消费领域引向了生产, 帮助学生去认识“生产、劳动、经营”等经济生活中最核 心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要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另一个基 本问题──“怎样生产”的,帮助学生掌握与生产活动有关 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经济生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创造财富,因为没有财 富的创造,也就没有财富的分配与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是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如何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答案】C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答案】B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答案】B4、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
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A.实物补偿B.价值补偿C.增殖补偿D.劳动补偿【答案】B5、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
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A.实物补偿B.价值补偿C.增殖补偿D.劳动补偿【答案】B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答案】C7、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答案】B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答案】C9、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B.交换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答案】D10、度是(B)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答案】D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答案】D1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答案】C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答案】B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答案】B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答案】A1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答案】A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C1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A19、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答案】D2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2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C2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答案】C2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答案】C24、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答案】A25、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当今社会,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支柱,物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与消费的不断配合,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发动机是生产,车轮就是消费。
生产与消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一是互为条件的关系。
生产是消费的前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之亦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的增加,会刺激生产的增加,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两者之间既是前提又是动力,所以互为条件。
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生产是社会财富的增加,消费是社会财富的消耗,这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让社会财富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虽然生产与消费具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消费的过多会使物质资源的分配变得不均衡,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与消费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必须统一其中的矛盾,只有统一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才能让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四是把握好比例的关系。
在实际的经济当中,生产与消费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把握不好生产与消费的比例,会导致经济不平衡,因此,把握好生产与消费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生产与消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矛盾统一、把握好比例,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把握住这些辩证关系,才能让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健康,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二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二1. 【单选题】(江南博哥)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 )A. 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两种方式B. 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C. 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D. 体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或这两种方式不同程度的结合来实现。
2. 【单选题】垄断组织建立的根本目的是( )A.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 攫取高额垄断利润C. 联合起来推销商品D. 消除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垄断组织和垄断利润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 【单选题】国有企业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入股属于资产阶级国家( )A. 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 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 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其形成的途径有三个:(1)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即国家垄断资本向私人垄断企业参股;(2)国家将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卖给私人垄断资本家,也就是国有企业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入股;(3)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联合投资建立新的企业。
4. 【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 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D.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5. 【单选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B.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C. 生产力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51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1.[单选题]级差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 )A)全部剩余价值B)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C)全部农产品价值 D平均利润答案:B解析:2.[单选题]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级),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多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的需求量是( )。
A)200单位B)399单位C)800单位D)80单位答案:B解析:3.[单选题]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价值如何增殖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答案:D解析:4.[单选题]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答案:C解析:5.[单选题]地租是农业资本家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经济代价,其目的是为取得土地的( )。
A)所有权B)使用权C)占有权D)处理权答案:B解析:6.[单选题]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答案:C解析:7.[单选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 )。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经济形态C)经济体制D)社会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8.[单选题]体现商品自然属性的是( )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答案:B解析:9.[单选题]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标准是( )A)根据资本在劳动过程中采取形态的不同B)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C)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D)根据资本职能形式的不同答案:B解析:10.[单选题]生产资本的职能(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生产剩余价值C)出卖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D)既生产剩余价值,又实现剩余价值答案:D解析:二、多选题11.[单选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要说明( )A)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B)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D)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商品经济是以[]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题库 (5)
一.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标准答案:错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错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标准答案:对4.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分。
(得分:0.0).5.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标准答案:D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13.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标准答案:CA. 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B.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C.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D. 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14. 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标准答案:BA. 事物的度B. 事物的属性和量C. 事物内在的规定性D. 事物的特殊矛盾20.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标准答案:AA. 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标准答案:DA. 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 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7.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指:()标准答案:DA.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B. 价值规律C.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 剩余价值规律9.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标准答案:CA.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B.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10.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标准答案:CA. 剩余价值学说B. 生产价格理论C. 劳动二重性理论D. 劳动力商品理论11.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标准答案:BA. 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 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2.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标准答案:AA.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7. 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标准答案:D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0. 绝对剩余价值是:()标准答案:C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1.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标准答案:BA. 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 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2.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标准答案:A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超额剩余价值D. 利润9.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在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一、生产决定消费
①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消费什么,有没有)
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怎样消费,变没变)
③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消费的怎么样,好不好) ④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欲望,向往,动力,想不想)
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调节生产)
③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 消费 决定性环节 桥梁和纽带
最终目的和动力 分配
交换。
2020版高考政治新导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含解析
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展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012、2013、2017·选择、2018·简析);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2016、2018·选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13·选择)。
[试判断]1.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购成为时尚,说明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分析:错误。
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分析:错误。
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当消费与生产发展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消费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时,消费会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
3.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力中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中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分析:错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实际。
()分析:错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5.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分析:错误。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里的“主体”和“主导”是不相同的。
6.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错误。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体现在资产量的优势上,又要体现在资产的质量和控制力上。
() 分析:错误。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不要求资产量上的优势。
8.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27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27(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这是因为( )(分数:2.00)A.科技的进步能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B.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具体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故选项AB正确。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所以,选项C正确。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故选项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3.面临环境被污染,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分数:2.00)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C.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社会发展的方向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考研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知识总结与典型习题
【知识延伸】区分两种“动力”
比较 性质
表现
作用 结果
生产为消费 创造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 最终目的和动力
决定作用
反作用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价格下降,刺激消 费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 的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 刺激消费欲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 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 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具体表现
着眼点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过程的结束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 级起着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 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带动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 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
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作用
(3)结论: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第二位 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因此既要反 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
【提醒】(1)个体经济不存在雇佣劳动,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 础;(2)三资企业不等于外资经济,其中的外商投资部分才属于外资经 济;(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4.混合所有制经济
特点 地位 作用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 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 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决定 因素
现实 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 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个“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 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马原辩证法选择题
马原辩证法选择题(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辩证法7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关于……的观点。
(C)A.整体和部分 B.对立和统一C.联系和发展 D.共性和个性7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
(B)A.是否承认宇宙的无限性B.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前者认为量变引起质变,而后者却认为“自然界无飞跃”D.前者强调发展就是“扬弃”,而后者却主张“打倒一切”7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一哲学论断的含义是,……。
(C)A.变化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化,没有不变C.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4.“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观点是……。
(A)A.辩证法 B.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75.“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体现的是……的观点。
(C)A.绝对主义 B.机械主义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76.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B)A.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所固有的D.从生活中学习来的77.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78.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缺,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不断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79.“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应该是……。
(D)A.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同所有的事物相联系B.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同某一个事物相联系C.世界上任一事物都同所有其他的事物相联系D.世界上任一事物都同某一些其他的事物相联系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练习 (5)
自测练习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3、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4、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6、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试题及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在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联系网,在其定义中也明确揭示了这一点,故应选D。
2.哲学上的联系概念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④多数与少数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解析:哲学上的联系是对生活中具体联系的概括,因此①②符合题干要求。
3.《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这体现出世界是()A.客观的物质性世界B.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D.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事物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有机地联系起来”,材料中所列举的各个层面都是有机联系的,这体现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B正确。
4.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
一切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都会坚持下去。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5.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D6.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①自在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主观臆造的联系④真实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出题人:韩绍凤导论一、名词解释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物质资料生产二、单项选择题⒈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①分配关系②消费关系③生产关系④交换关系⒉生产资料是指()①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③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④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⒊社会生产方式是()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②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④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4. 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①价值规律②社会基本经济规律③剩余价值规律④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5. 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6.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①物质资料的生产②生产关系③经济基础④经济体制三、多项选择题1.物质资料生产()()()()①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是生产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④它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其他社会活动的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因为如下各方面都依赖于科技发展和进步()()()()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②劳动资料的革新③新原材料的发明和利用④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包括社会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③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之上④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①认识它②利用它③限制它④发现它⑤创造它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①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②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必须与前者相适应③前者的发展会引起后者的部分质变,到一定阶段引起后者的根本变革④前者的发展状况决定后者可能变化的程度⑤后者对前者也具有强大的反作用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是()()()()()①辨证统一关系②前者的性质决定后者的性质③前者的变革必然导致后者的相应变革④后者对前者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⑤后者适应前者,则对前者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否则则对前者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四. 简答题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㈡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㈢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五.论述题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实现相互作用的?㈡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劳动对象:人们的劳动所加工的对象。
马原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3.首要的生产力是C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 D.生产管理4.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5.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6.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理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DA. 地理条件B. 人口条件C. 资源条件D.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7.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
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
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
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2倍多。
这些数字表明C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B.人多力量大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D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它是否能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9.“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2发展生产与促进消费
对点模拟
3.2015年春节期间,大量中国游客远赴日本抢购电饭煲、
智能马桶盖等电子产品,对此,我们应该( )
①提高爱国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日本产品 ②加强科技
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水平 ③坚持合作共赢,大
量引进日本先进产品 ④坚持理性消费观,避免盲目从
众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抵制日本产品的提法是错误的,不符合经济 全球化的要求。 ③大量引进日本先进产品的提法不科学,关键的东西 还是要靠自己,并且电饭煲未必是什么先进产品。 答案 C
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 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 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 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 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 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 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基础。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 长的三驾马车,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 略性调整,必须坚持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 拉动。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 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析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收入预期更加 乐观,这促进了消费,C项符合题意。 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A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和收入差距问题,排除B、D两项。 答案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选择题
1.据调查显示,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由原来满足基本生活开销向提高自身医疗保健和文化生活水平倾斜。
老年人消费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由老年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B.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C.由生产与消费互为因果关系决定的
D.由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决定的
【解析】选B。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所以A错误,B正确。
生产为因消费为果,C错误。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D不选。
【方法技巧】因果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
解题技巧:①分析题干与题肢的因果关系时,要注意分析原因的多样性,要考虑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②既要看它们之间是不是先行后续的关系,还要看它们之间是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③分析法与排除法相结合。
2.(2017·胶州高一检测)视频点播、在线棋牌、微博电视……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云”阶段。
各品牌的智能电视竞争激烈,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
这说明( )
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基础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解析】选D。
各品牌智能电视的竞争,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D正确,A、B不符合题意。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错误。
2.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电子阅读已成为我国读者的新宠。
2017年1月4日发布的《掌阅2016年度数字阅读报告》显示,高中和大学学生平均每年读18本电子书。
这说明( )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C.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D.消费能提高国民素质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的决定作用。
互联网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是电子阅读成为读者新宠的重要条件,体现了生产对消费方式的决定作用,选B。
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
【补偿训练】
“和视频”网速畅快给力、“和阅读”整合海量图书、“和生活”打造掌中生活风尚……随着中国移动4G的正式商用,给力的网速、实惠的套餐迅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这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C.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给力的网速、实惠的套餐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A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B、D都是消费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运用
宏观运用:就是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抓住中心意思判断,是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还是消费需求推动生产发展。
微观运用:就是分析材料反映了生产决定消费或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哪一具体表现。
抓住关键词判断,如:网络购物、生产出来、改变消费方式就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发展等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2.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电子阅读已成为我国读者的新宠。
2017年1月4日发布的《掌阅2016年度数字阅读报告》显示,高中和大学学生平均每年读18本电子书。
这说明( )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C.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D.消费能提高国民素质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的决定作用。
互联网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是电子阅读成为读者新宠的重要条件,体现了生产对消费方式的决定作用,选B。
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
【补偿训练】
“和视频”网速畅快给力、“和阅读”整合海量图书、“和生活”打造掌中生活风尚……随着中国移动4G的正式商用,给力的网速、实惠的套餐迅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这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C.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给力的网速、实惠的套餐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A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B、D都是消费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运用
宏观运用:就是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抓住中心意思判断,是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还是消费需求推动生产发展。
微观运用:就是分析材料反映了生产决定消费或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哪一具体表现。
抓住关键词判断,如:网络购物、生产出来、改变消费方式就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发展等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补偿训练】
(2017·邢台高一检测)《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一系列的“舌尖效应”:美食类图书销量大幅提升,淘宝网推出的美食专辑仅一天直接成交额就达2 195万元,相关烹饪器具如蒸锅、砂锅等成交量大幅增长;旅游市场也借力升温,各种“美食线路”纷纷推出……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消费引导和调节生产④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体现了③④;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①②与材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