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护理要点(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护理要点
1 用药前全面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和过敏史如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缺陷,严重凝血系统疾病,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均应慎重。注意个体差异,肾功能不良的患者药物半衰期长,易导致出血。同时注意药物配伍,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口服抗凝药,血浆增溶剂等药物使用时,通过药物的交互作用,使抗凝作用增强、增加出血危险性,应严密观察。
2 心理护理传统的皮下注射部位选择主要在上臂三角肌外缘,大多数患者对腹壁注射有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要充分利用沟通技巧,自信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腹部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注射面积大,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便于操作,特别适宜需卧床患者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与顾虑。
3 注射部位选择以肚脐为中心,做“十”字线将腹部分为4 个象限,每个象限顺时针方向上下开标上A、B、C、D4 个不同部位,每注射时自患者腹壁从左向右、自上而下4 个象限轮流注射,每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面积。选择脐周2 cm以外,每避开破损、瘢痕皮肤,每左右10 cm,每上下5 cm。每次注射要避开原来的注射部位,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
4 排气方法在皮下注射前常规需排净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皮下。由于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剂量/b(<1ML)。按常规方法排气,总会有0.08 mL 左右的药物残留在注射器中导致 药物剂量不足,药液残留问题突出,如果药物不能充分利用,则达不到满意的临床抗凝效果;同时由于排气不当药液往往从针尖内溢出,附于针尖表面,在注射中误伤表皮毛细血管,导致局部皮肤瘀斑形成。因此注射前针头向下(空气的密度比液体小,与药液处于同一注射器中会浮于液体之上),把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时不再需要排气。注射结束后空气正好填充于针乳头及针头内,用空气代替药液,注射器中无药液残留,使药液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保证注射后针尖无药液沾染,避免了针头损伤表皮毛细血管而引起的局部瘀斑形成。 5 注射方法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拇指以5-6 cm 距离,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对于较胖的人,难以提起腹壁脐周上下两侧皮肤形成皱褶,可以提起脐周左右两侧皮肤), 呈一皮褶,右手以笔式持注射器并紧贴皮肤,在皮褶顶部垂直进针(针头刺入深度结合患者胖瘦),将药液缓慢注入,1 mL 药液推注速度一般以45 s 为宜。注射完毕方可放松皮肤并按原进针角度快速拔针,不用棉签按压,禁忌按揉,防止力度掌握不好造成血管压迫使血管破裂出血而造成皮下淤血,还可减少护
士工作量。由于捏起皮褶高度>12 mm,保证针头位于皮下组织内,不易伤及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概率大大减少。腹部温度恒定、脂肪丰富,利于药液吸收,腹壁注射针头只在脂肪层,不会损伤内脏。注射时应避免咳嗽或深呼吸,避免腹壁随大幅度呼吸产生运动,减少注射时针尖的滑动,减少对局部毛细血管的损伤。
6用药后观察用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护士在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淤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护,包括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注意观察尿液、大便颜色,发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的主诉,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反应。 7 皮下淤血的处理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如出现注射部位淤血,常规护理措施为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气温低时与年老体弱患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