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 第五章 精神养生(情志养生)

合集下载

精神情志养生总结范文

精神情志养生总结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身疾病也日益增多。

精神情志养生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在《内经》等中医经典中有着丰富的论述,对于现代人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对精神情志养生的总结。

首先,《内经》认为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由五脏所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活动。

因此,养生保健必须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

具体而言,精神情志养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强调了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控制意志,减少嗜欲,情志适度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2.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但过度的、异常的情志活动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内经》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说明了情志失调对五脏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平衡,避免过激的情绪波动。

3. 移精变气法:这是一种中医祝由疗法,通过语言、行为、舞蹈等祝由形式,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转移其对局部痛苦的注意,改变其恶性循环,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

4. 静坐澄心法:通过改变环境,用静坐澄心的方法,坚持不懈地达到另一境界,以使疾病自然痊愈。

5. 清心养生:古代不少诗人深得其旨,如陆游的“人安病自除”,白居易的“心是自医生”,都告诉我们,养心为要,要防止产生心病。

朱熹的“心平气自和”,王静庄的“心宽出少年”都强调了养心的重要性。

总之,精神情志养生是一种全面调养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保持心态的平和,调节情绪,遵循《内经》等中医经典中的养生智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

(一)升华超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升华:用意志战胜不良情绪干扰,用理智 战胜生活的不幸,用理智和情感作为行为的 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以工作和事业的成 绩来冲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 超脱:思想上淡然,行动上绝然



(二)移情易性
移情: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指向性 易性:改易心志,改变不良的情绪和习惯, 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
讲道德的人, 待人宽厚大度, 心旷神怡,体 态安详舒泰得 以高寿

孙思邈《千金方》:“性既自善,内外百病 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 经也”

2、哲理养性 明末清初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提 出了一些哲理方面养生的说法,叫做 “六然四看” 。
“六然”是指什么呢?





第一,自处超然。自处就是自己对待自己,自己怎么样来 看待自己呢?要超然。态度要超然,也就是说,要达观、豁达。 第二,处人蔼然。处人是对待别人,就是说对人要非常的 和气,与人为善。 第三,无事澄然。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澄然”,“澄”是 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要非常宁静。 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就是宁静,宁静就 可以致远。 第四,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不能优柔寡断、犹 犹豫豫。 第五,得意淡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 忘乎所以。 第六,失意泰然。失意的时候要泰然处之,别把它看那么 重。
(肝木克脾土)
3.喜胜悲
适用于因神伤而表现的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
悲—伤肺---林黛玉
喜—气机和缓散达 (心火克肺金)
4.思胜恐
适用于因惊恐而坐卧不宁、多疑易惊等。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神气惮散而不能敛藏 思则气结—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 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之目的。 (脾土克肾水)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

第三节 调节情绪法
一、节制法 二、疏泄法 三、转移法 四、情志制约法
一、节制法
❖ 节制自己的感情, 维护心理平衡。
(一)遇事戒怒 (二)“宠辱不惊”
二、疏泄法
❖ 把心中的不良情 绪,发泄出去, 恢复心理平衡。
三、转移法
❖ 改变人的思想焦 点,或改变其周 围环境。
❖ 运动能改善 不良情绪, 使人精神愉 快。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调利”。
知足常乐
“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 。
4.保持心理平衡
(1)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心理素质
❖ 竞争意识,就是要有进取心 和高度的责任感。
❖ 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2)克服自卑感 消除嫉妒心
❖ 发现自己的优势, 增强自信心;心胸 宽阔,多交朋友。
如何克服自卑感?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为我行,我能做的更好 。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3. 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4.练习当众发言 5. 学会微笑 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
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消除嫉妒心理的 基本方法
❖ 培养正确的拼搏精神, 即树立欢迎别人超过 自己,更有勇气超过 别人的正确观念。
谢谢

❖ 是指心中害怕、 精神过分紧张。 例如临深渊、履 薄冰、人将捕之 等。严重者亦可 导致神昏、二便 失禁。
惊与恐
❖ 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 生。
第二节 精神养生法
❖ 方法: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开朗乐观、调畅情志、心理 平衡等方面。
养生贵在养心,养心首重 养德。
1.清静养神
❖ 清静,是指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 疗”。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调摄情绪法)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调摄情绪法)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调摄情绪法)【节制法】所调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重视精神修养,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感情才能维护心理的协调平衡。

1、遇事戒怒“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怒不仅伤肝脏,怒气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

《千金要方》指出:“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制怒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怒。

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虽遇可怒之事,但想一想其不良后果,可理智地控制自己过极情绪,使情绪反映“发之于情”,“止之于理”;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怒。

在自己的床头或案头写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警言,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随时提醒自己可收到良好效果;再次,怒后反省,每次发怒之后,吸取教训,逐渐养成遇事不怒的习惯。

2、“宠辱不惊”人世沧桑,诸事纷繁;喜怒哀乐,此起彼伏。

老庄提出“宠辱不惊”之处世态度,视荣辱若一,后世遂称得失不动心为宠辱不惊。

对于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志刺激与免疫功能之间的联系息息相关。

任何过激的刺激都可削弱白细胞的战斗力,减弱人体免疫能力,使人体内防御系统的功能低下而致病。

为了健康长寿,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

总之所以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以便养神治身。

对外界的事物刺激,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安定,七情平和,保持安和的处世态度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疏泄法】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会,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1、直接发泄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例如当遇到不幸,悲痛万分时,不防大哭一场;遭逢挫折,心情压抑时,可以通过急促、强烈、粗犷、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郁积发泄出来,从而使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恢复平衡。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调神养生法)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调神养生法)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调神养生法)【清静养神】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

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此处之“清静”是指思想清静,即心神之静。

心神不用不动固然属静,但动而不妄动,用之不过,专而不乱,同样属于“静”。

我们提倡的思想清静主要是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不见异思迁,想入非非,而是要思想安定,专心致志地从事各项工作、学习。

一、调养心神是养生之本调神摄生,首在静养。

养生家认为静养之要在于养心,道、儒、佛、医都有此主张。

“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炼心,要皆参修心学一事”,“万法唯心,万道唯心。

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

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自炼心始”。

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道家养生学概要》曰“养心之大法有六: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广所以容万类也,心正所以诚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静所以绝攀缘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

《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了调摄的重要原则。

对外,顺应自然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谨守虚无,心神宁静,这样外御内守,真气从之,邪不能害。

可见,“恬淡虚无”之要旨是保持静养,思想清静、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散失,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健康。

二、清静养神的方法1、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

因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

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

2、养心敛思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保持神经系统不受外界精神因素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极佳状态的良方。

【立志养德】一、立志修养养生,首先要立志,所谓立志,就是要有为全人类服务的伟大志向,树立起生活的信念,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

中医养生学 第五章 精神养生(情志养生)讲课讲稿

中医养生学  第五章 精神养生(情志养生)讲课讲稿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7

❖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
它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
不能达到,逐渐加深紧张
状态,终于发怒。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8
❖ “思虑伤脾”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9
《吕氏春秋》
❖ 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 损伤了脾胃功能,以 致积食内停,久治不 愈,后经文挚用激怒 的方法,令其吐出胃 中积食而告愈。
14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5

❖ 忧,是指忧愁、苦闷、 担心。
❖ 轻者,愁眉苦脸,闷闷 不乐,少言少语;
❖ 重者,难以入眠、咳喘、 呕吐、失眠、便秘等症, 甚至诱发癌症。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6

❖ 东周伍子胥,因无 计闯过昭关,一夜 之间愁白满头青发
2020/4/6
❖ 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 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8
❖ 情绪变化的利弊
❖ 《养性延命录》说: “喜怒无常,过之 为害” 。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9
《东医宝鉴·内景篇》
“七情伤人,惟怒为甚,盖怒则肝木克 脾土,脾伤则四脏俱伤矣”。
2020/4/6
37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8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9
4.保持心理平衡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0
2020/4/6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第五章 精神养生

第五章 精神养生

第五章精神养生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所调“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

长期以来,对精神心理卫生重视不够。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必须重视精神心理卫生的研究和运用。

第一节情志变化情志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一、情志变化的保健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

因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现,而且各种情志活动都有抒发自己感情起着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

因为愤怒、悲伤、忧思、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对健康有害,甚至会引起疾病。

若能恰当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则有益于健康。

但是,如果情志波动过于持久,过于剧烈,超越了常度,则将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

此时,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

因此情感对人体的损益效果,不单取决于情志本身,而同时取决于人们对感情的态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

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会增强,从而起到防病作用,患病之后,精神状态良好可加速康复,还可以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治病。

总之,精神、心理保健不仅直接涉及到健康、寿命,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重视精神养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人的情志变化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即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

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病理因素,都是导致情志变动的内外因素。

(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变化又能影响健康。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变迁,可引起情志变化而生病。

中医养生保健—情志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情志养生

11
情志养生的方法
一、修身养性
古人认为,仁者和智者一般都会身心健康,享尽天年。孔子《论语·雍也》有“仁者寿”之语, 《孔子家语》有“智者寿”之说,这种观点几乎为历代思想家所继承。
所谓修身养性,主要指培养高尚品行,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都很重视修身养性。
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则人 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8
《中医护理学》
情志养生—方法
情志养生的方法
学习目标
01 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和情志养生的意义
02 和方法。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10
情志养生的方法
情志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
《中医护理学》
情志养生—情绪调理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目标
01 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和情志养生的意义
02 和方法。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2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情志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
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所调“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心 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水平,必 须重视情志对机体各方面产生影响。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情志养生》课件

《情志养生》课件

社区情志养生活动介绍
太极拳俱乐部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也是一 种有效的情志养生方法。太极拳俱乐部 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太极拳技艺 的平台,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情绪,促进 身心健康。
VS
瑜伽班
瑜伽是一种融合了身体和心灵的锻炼方式 ,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平衡情 绪。社区瑜伽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瑜 伽的平台,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 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情志影响认知功能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 和判断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记 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情志对寿命的影响
情志与寿命的相关性
01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的人寿命可能会受到影响
,而积极乐观的情绪则有助于延长寿命。
情志对癌症风险的影响
02
一些研究表明,消极的情绪状态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
情志养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性化方案
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情志养生方案,以提高养 生的针对性和效果。
科技应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对情志养生的方法和效果进 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高情志养 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如何将情志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培养积极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积极的 心态和情绪,如乐观、开朗、宽 容等,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和保 持身心健康。
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保持积极向上 的心态。
培养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中寻找机会和 成长,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ABCD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被外界因素所左 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学会宽容和包容

中医情志养生与精神健康

中医情志养生与精神健康

中醫學認為通過調節人的精神、情緒及心理活動以使身心健康,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精神與形體的協調一致,是人體健康的根本。

精神的異常變化足以影嚮人體健康。

因此,主張調身先調心、護形先守神。

中醫的養生理論整體觀中醫認為人是一整體,以五臟為全身功能上的主導,通過經絡聯繫,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聯繫成有機的整體。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而怒、喜、思、悲、憂、恐、驚,中醫學稱為七情,是五臟所生的不同情志。

因此,五臟的情況可從情志上反映,而相對地,情志的變化亦可影響五臟的情況,過度偏於一方時,便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運動與養神運動講求對內部的鍛煉,目的是使經絡之氣常通,使身心平衝,精神舒爽,以達健身養生養心的作用。

中醫健身養生強調要適度,每次強度和時間不宜過量,做到「形勞而不倦」,即過後不會太疲勞為限度,並且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中國傳統健身方法內容豐富,在古代稱為「導引」,包括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各種氣功、武術運動等。

在具體操作上,強調順乎自然,保持神態從容,神形兼顧,儘量做到意氣形三位一體。

食療養神治病必須求本,若情志失調為根本病因,則終須由調暢情志著手。

但適當的飲食調養,又可幫助舒緩病情,促進康復。

當然,平時若能適當調理情志,未病先防就最好不過了。

其中,以養心安神、健脾養神、疏肝理氣為食療調養的主要方向。

(以下食療方只供參考,請先徵詢專業的註冊中醫師意見,方可服用。

)甲、養心安神甘麥大棗湯【材料】甘草(9g) 小麥(15 -30g) 大棗(10枚)【用法】用水500毫升煎煮,分三次服,一日一劑。

【功效】養心安神,健脾補中本方為治療臟躁的常用方,其表現有精神恍惚、經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頻。

百合燉豬心【材料】百合(30g) 豬心(半個) 大棗(15g) 蓮子帶心(30g)【用法】將豬心切開洗淨,其餘浸水洗淨。

放入燉盤,隔水蒸2~3小時,加食鹽少量,隨量飲用。

中医养生学之情志养生

中医养生学之情志养生

中医养生学之情志养生班级:09护理10班姓名:张春良学号:09405626中医养生之情志养生【摘要】中国传统养生中的养生既保健之意,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远古至今,人们追求健康长寿,而在生活与劳动中,人们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和完善了人类保健延年的理论和方法,其方法和理论便称为“养生之道”。

养生是关乎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事情,可身边的包括自己在内往往忽视了养生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医养生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环境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乎人类养生的知识。

中医传统养生就是采用传统中医的手段和方法保养自己的身体,减少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

其理论丰富而耐人寻味,就我所知有3大点:(一)形神兼具,重在养神:(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三)虚静养神,修身养性。

对于第一点“形神兼具,重在养神”,传统养生学认为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神指精神,包括精神、意志、思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

形神兼顾就是要形神共养,但并非放在同一位置,古人觉得神应先养再以养神调节整个形体。

如《黄帝内经》:“精神内守,病安何来?”由此可见形神兼具,重在养神是中国养生之道的一大特点。

而第二点“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中提到的自然指的是气所产生的万物,人处天地之间,属于万物之灵秀遵循气既自然的法则,所以人像健康长寿就应顺应自然至于“无为而治”此乃老子的话,“无为”是顺应的同义与补充。

老子认为万物应循其规律而行,不应强加干预,“无为而治”就是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掌握自然变化规律,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第三点“虚静养神,修身养性”。

所谓虚静就是人的心态对万物保持淡泊宁静的态度。

而虚静养神就是要有淡薄之心,顺应自然追求养生。

修身养性是指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正确对待世俗间的名利物欲等可左右静心的东西,最终得以实践养生之道。

传统中医养生方法众多,有精神养生法、运动养生法、饮食养生法、娱乐养生法、药物养生法、因时养生法、按摩养生法等。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

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
现代生理学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的中 枢—大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慢波状态;气功 入静后,脑电波活动与常人不同。
(一)清静养神的方法
1 少私寡欲
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 欲
道德经:“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太上老君养生诀》“去六害”—一者
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财货,四 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忌妒。
达。
第二,处人蔼然。处人是对待别人,就是说对人要非常的
和气,与人为善。
第三,无事澄然。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澄然”,“澄”是
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要非常宁静。
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就是宁静,宁静就
可以致远。
第四,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不能优柔寡断、犹
犹豫豫。
第五,得意淡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
人际和谐:对自我的有效控制 。 适应环境:对于社会环境和一些有益或有害的刺激,能积极调整、
适应。
人格完整: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
成系统心理结构。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WHO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三良”:
WHO“三良”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社会适应
2013年10月颁布 <中国人健康心理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 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 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 率的生活。”
2、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智力正常: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情绪稳定而愉快: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
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国每年25万人自杀,全球100万. ◆抑郁发病率超过35%,抑郁症病人2600万.

中医养生保健的一般方法—情志养生法

中医养生保健的一般方法—情志养生法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二 情志对脏腑气机功能的影响
1.怒伤肝
1
2.喜伤心
3.思伤脾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二 情志对脏腑气机功能的影响
4.忧伤肺
1
5.恐伤肾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三 情志对疾病康复的影响
良好的情志状态有利于提高机体疾病的康复
能力1,不良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一定限度就会
损害健康。情志变化对人的行为意识、生理病 理均有较大影响。情志调和得当,则能使脏腑 安宁不受扰动,气血平和不行逆乱,有利于疾 病的康复。
一 修身养性
1.概念:修身,使身体健康,原意是指修养身
心,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养性,
使心智之本性不受损害。修身养性是指通过自 我反省和体察,使身心达到更高的境界。
情志养生的具体方法
一 修身养性
2.具体方法 (1)积善为本 (2)心思纯正 (3)志存高远 (4)淡泊名利
情志养生的具体方法
1三 移情易性
四 以情胜情 五 节制情志
情志养生的具体方法
思考题
1 如何运用以情胜情指导养生? 1 2 说出情志养生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一 概述
反映脏腑生理功能正常,经气血津液旺盛的外 在表现,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在人体生理 活动的适应范围内,不会导致疾病发生。
情志养生的具体方法
五 节制情志
1.概念:节制即调和节制情感,以防七情过激, 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 2.具体方法 怒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制怒之法,一是以理制怒; 二是以养“耐”性;三是转移注意力。
情志养生的具体方法 小结
一 修身养性:积善为本、心思纯正、志存高远、淡泊名利。 二 疏泄情绪:直接疏泄法、间接疏泄法、寻求心理机构的帮助、 与人沟通交流。

精神养生法

精神养生法
➢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要不失 时机的给别人以表扬。但须注意的是 要掌 握分寸
第五章 精神养生法
精神养生法是在养生学基本观念 和法则的指导下,通过主动的修德 怡性、调志摄神、节欲安神、静心 养神、积精全神、四气调神等多种 途径,保护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 力求达到形神高度统一的养生目的。
第一节 修德怡神
▪ 《礼记·中庸》:“大德必得其寿”
▪ 唐代孙思邈指出:“德所不觉,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延寿”
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 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 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 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
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
第五节 积精全神
▪ 积精:积累、固护人体之精气
四气调神

第六节 四气调神
▪ 一、春季养神 ▪ 春天,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特点,
自觉与自然界融为一体
▪ 要防寒保暖多捂,不可过早脱去冬装,以 防三月倒春寒而受冻—春捂
▪ 1 把握捂的最佳时机 ▪ 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
▪ 《续名医类案》
3.喜胜悲
▪ 适用于因神伤而表现的抑郁低沉的种种病 症。
▪ 悲—伤肺 ▪ 喜—气机和缓散达
▪ 《医苑典故趣拾》
4.思胜恐
▪ 适用于因惊恐而坐卧不宁、多疑易惊等。
▪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神气惮散而不能敛 藏
▪ 思则气结—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 地排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之目的。
▪ 孔子《论语》
▪培根:得不到友 谊的人是终身可 怜的孤独者,没 有友情的社会则 是一片繁华的沙 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4
.消除嫉妒心理的 基本方法
❖ 培养正确的拼搏精神, 即树立欢迎别人超过 自己,更有勇气超过 别人的正确观念。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5
第三节 调节情绪法
一、节制法 二、疏泄法 三、转移法 四、情志制约法
2020/5/5
37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8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9
4.保持心理平衡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0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1
(1)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心理素质
❖ 竞争意识,就是要有进取心 和高度的责任感。
❖ 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7

❖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
它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
不能达到,逐渐加深紧张
状态,终于发怒。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8
❖ “思虑伤脾”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9
《吕氏春秋》
❖ 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 损伤了脾胃功能,以 致积食内停,久治不 愈,后经文挚用激怒 的方法,令其吐出胃 中积食而告愈。
❖ 改变人的思想焦 点,或改变其周 围环境。
2020/5/5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50
❖ 运动能改善 不良情绪, 使人精神愉 快。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1
谢谢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2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3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4

❖ 是指心中害怕、 精神过分紧张。 例如临深渊、履 薄冰、人将捕之 等。严重者亦可 导致神昏、二便 失禁。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5
惊与恐
❖ 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 生。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6
第二节 精神养生法
❖ 方法: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开朗乐观、调畅情志、心理 平衡等方面。
第五章 精神养生
调养心神是养生之本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
精神养生最重要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
“淡泊养心” “静以养神”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
第一节 情志变化
❖ 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 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 情)。
14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5

❖ 忧,是指忧愁、苦闷、 担心。
❖ 轻者,愁眉苦脸,闷闷 不乐,少言少语;
❖ 重者,难以入眠、咳喘、 呕吐、失眠、便秘等症, 甚至诱发癌症。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6

❖ 东周伍子胥,因无 计闯过昭关,一夜 之间愁白满头青发
2020/5/5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
情志不过
❖ 高兴或悲伤,在正常 范围内,对健康影响 不大,也不会引起什 么病变。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6
情志不过
❖ 《黄帝内经》里说: “有喜有怒,有忧有 丧,有泽有燥,此象 之常也。”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7
情志致病(精神因素致病 )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0

❖ 悲,是指悲伤、悲痛、悲哀。 ❖ 如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或者
是失恋。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1
“悲则气消”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2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3

表现为目瞪口呆、冷汗 渗出,手中持物失落, 重则惊叫,二便失禁,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2
(2)克服自卑感 消除嫉妒心
❖ 发现自己的优势, 增强自信心;心胸 宽阔,多交朋友。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3
如何克服自卑感?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为我行,我能做的更好 。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3. 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4.练习当众发言 5. 学会微笑 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
养生贵在养心,养心首重 养德。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7
1.清静养神
❖ 清静,是指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8
《黄帝内经》强调
“恬淡虚无”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4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5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6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7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58
33
3.开朗乐观
❖ 性格开朗、精神乐 观是长寿的法宝。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4
《素问·举痛论》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调利”。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5
知足常乐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6
“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 。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29
2.立志养德
(1)坚定信念 所谓立志,就是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念,
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0
(2)道德修养
❖ 孔子提出 “仁者寿” 的理论。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1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32
仁者寿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2
过喜对人体健康不利
❖ 清代医学家喻昌写的《寓意草》 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昔有 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 寓,一笑而逝。”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3
过喜对人体健康不利
❖ 《岳书传》中
牛皋因打败了
完颜兀术,兴
奋过度,大笑
三声,气不得
续,当即倒地
身亡。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0
情志保健的重要性
❖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产生与社 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情志保健 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 疗”。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11

❖ 指狂喜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 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 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8
❖ 情绪变化的利弊
❖ 《养性延命录》说: “喜怒无常,过之 为害” 。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9
《东医宝鉴·内景篇》
“七情伤人,惟怒为甚,盖怒则肝木克 脾土,脾伤则四脏俱伤矣”。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6
一、节制法
❖ 节制自己的感情, 维护心理平衡。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7
(一)遇事戒怒 (二)“宠辱不惊”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8
二、疏泄法
❖ 把心中的不良情 绪,发泄出去, 恢复心理平衡。
2020/5/5
中医养生学---胡润淮
49
三、转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