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突水突泥施工方案
隧道突水突泥

•
案例陈述 天池隧道为双向行驶的单洞公路长深埋隧道,线路设计为“人”字坡,其进 出洞口位置在平面上呈弧线形,洞身段在平面上呈直线形。隧道起点里程桩 号K34+095,终点里程桩号K36+995,总长2900m。隧道区位于新华夏系的 次级沉降带,为川东南弧形构造带中垫江弧形褶皱束的一部份。区内桃子荡 背斜、丰盛场背斜及其间的向斜是该褶皱束的西部边缘,东侧石溪向斜为该 褶皱束的中部。区内构造带皆为北西凸起为弓形构造,轴向北5°东至北15° 东,不对称,一般西翼陡,东翼缓,轴面经扭摆而弯曲呈反“S”型,在倾没 端及轴部出现压扭性断裂,为高角度逆断层,以丰盛场断层规模最大。其中: 丰盛场断层断层在区内延长约29Km,倾向西,倾角70°,断距约300m。 隧址区所在地的溪沟多属次级水流,一般发源于中低山沟谷中,明显受构造 控制,多属树枝状水系,局部也形成羽毛状水系。长江为区内的最低侵蚀基 准面。因丰盛场背斜轴部为泥岩、页岩夹灰岩,为一相对隔水层,以丰盛场 背斜为界,其西侧及东侧各为一个水文单元,两侧地表水、地下水均向背斜 两翼低洼地段迳流,最终流入长江。背斜两侧水文单元内水土保持较好,雨 量充足,分布较丰富的地表水。
地质描述
• 注浆难
•
(1)、浆液容易随流水大量流失, 不知浆液流向何处,注浆孔依然喷水,注 浆效果甚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组织群 众性的QC技术攻关活动,经过数十次的反 复试验,调整,总结,最终确定了沙浆充 填方案。即先将溶腔隧道断面内的出水孔 全部封闭,将动水变为静水,抑制了水泥 浆液的流失。 (2)、如何准确确定双液浆的凝结 时间问题。凝结时间过长,浆液来不及凝 结就会被水流冲走。凝结时间过短,又会
•
地下水类型主要由碳酸盐岩溶水和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水两类组成。 碳酸盐岩是隧道区分布的主要岩性之一,分布于背斜两翼的广大地区, 由于各构造体系的相互穿插、复位,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的破裂程度 和破裂形成差异很大,在不同的裂隙发育有其特点,对隧区地下水的 涌水量起着控制作用。区内岩溶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属线状褶皱型岩溶 地质类型,各类碳酸盐岩呈间互状沿构造方向延伸,岩性对地下水迳 流起主要控制作用,地下水主要向北侧长江排泄。地下水以顺层管道 流为主,横向迳流次之,水力坡度大,含水性极不均一。水位埋深在 谷地中20-50m,排泄口位置高差悬殊,受水文网、地形地貌、地层 和构造的制约。隧区岩溶水的垂向变化大致可分为垂直循环带(补给 通道)和水平循环带(排泄通道)。
大独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大独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大独山隧道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与长顺县之间,全长约13.16公里,是贵州省重要的交通项目之一、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大独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突水突泥专项施工。
下面是一份关于大独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的建议。
一、施工目标通过突水突泥专项施工,确保大独山隧道的正常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突水突泥施工工艺1.地质勘察:通过对隧道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为突水突泥施工提供依据。
2.突水施工:(1)早期控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可能突水的位置,并采取早期控制措施,例如挖掘临时排水沟、设置临时水泵等。
(2)中期控制:随着隧道的深入施工,突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期控制。
中期控制措施包括深部冻结法、喷射混凝土衬砌法等。
(3)后期控制: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后期控制措施,如常规排水、设置长期排水设备等,确保隧道的排水稳定。
3.突泥施工:(1)早期控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可能突泥的位置,并采取早期控制措施,例如加强地表排水和加固隧道顶板等。
(2)中期控制:随着隧道的深入施工,突泥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期控制。
中期控制措施包括使用钻孔和注浆法、地表注浆法等。
(3)后期控制: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后期控制措施,如固结法、灌浆处理等,确保隧道的稳定。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指示施工人员注意地质灾害风险。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备,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安全操作流程。
4.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突水突泥施工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排水设备和泵站,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及时排水。
6.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及时而舒适。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

突水突泥隧道施工方案
目录
1地质描述 a.地质特征 b.对施工影响 2施工要点 a.施工原则 b.施工方法 c.主要施工材料 d.注意事项 3施工图片与说明 4施工案例
1.地质特征
地下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隐伏的含水构造,导致导水通道与开挖临空面相 连通或处于准连通状态,进一步的扰动会诱发地下水或与导水通道水力联系的其他水 体突然涌入开挖区,发生突水突泥灾害。突水突泥发生一般有先兆,是可预测预报的。 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先兆包括地质调查前兆、物探勘察的含水先兆以及临突水前的前 兆。
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突水、突泥等灾害性地质,严 重影响和制约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施工安全与经费的控制。 突水、突泥灾害已经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和营运中最 严重的工程灾害和隐患之一,尤其是在岩溶地区,它会损 毁施工机具,造成人员伤亡,影响施工进度。
2.a施工原则
坚持“早预报、先治水、强支护、快封闭工材料
1挂防水板台架 2挂防水板台架 3挖掘机 4装载机 5出碴车 6电动空压机 7风镐 8混凝土搅拌站 9混凝土运输车 10混凝土输送泵 11衬砌模板台车 12钢筋切断机 13钢筋弯曲机 14交流电焊机 15柴油发电机 16轴流通风机
2.d主要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步步探明,步步掘进,不探不掘”的施工总原则。 开挖时,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早封密、勤量测”的原测施工。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和施工安全管理.每月定期组织操 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学习;项目部组织工区和各部门相关人员到相邻标段参观学 习;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进行爆破员和安全员培训学习。 3、在施工过程中,值班领导、安全员、技术员和工班长全程跟踪检查,发生问 题及时解决。 4、.加强交接班登记制度和进出洞登记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5、根据每循环施做系统锚杆时施钻情况进行判断,对开挖轮廓线以外围岩的判 断,如有钻进速度较快或有水,将系统锚杆改为系统锚管进行注浆加固,或局部 留作排水孔,同时将锚管长度调整为4.5米。 6、掌子面有水出漏成股状、有承压现象或掌子面围岩出现1/3断面为全风化且有 水时,必须停止掌子面施工并对掌子面进行封闭施做地质钻,探明前方围岩情况 以便做出正确的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的调整。 7、由于出口是返坡排水,要加强抽水设备的配备,根据前期发生涌水时的最大 涌水量的2倍进行配备抽水设备。 8、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好救生管和救生圈等救生 设备。
高速铁路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

高速铁路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新建某某铁路某某段段某某标编制单位:单位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核人:复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i目ii11.1领导、干部跟班及现场管理制度............................................................. ....................2411.2现场管理机构............................................................. ...................................................2411.2.1管理机构............................................................. ........................................................2411.2. 2工作职责............................................................. ........................................................2411.2. 3带班制度............................................................. ........................................................2511.3应急物资............................................................. .. (2611).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712、质量保证措施............................................................. ....................................................2813、环保措施............................................................. (29)6.云桂公司下发的“云桂云铁工【2022】19号《风险管理办法》”。
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

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一、前言隧道工程施工中,突水和突泥是常见的问题,也是隧道施工中需要高度关注和应对的事项。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顺利性,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
二、施工准备1.组织人员:确定专项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作业员等,每位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经验。
2.采购材料:根据突水和突泥的情况,采购相关防水和防泥材料,如水泥、沥青、聚合物、人工泥浆等。
3.准备设备: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齐全,并进行检修和维护,如排水泵、土方机械、混凝土搅拌机等。
三、施工流程1.突水处理(1)监测突水: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突水情况,避免事故发生。
监测手段可以包括水位计、流速计等。
(2)急救措施:一旦发现突水情况,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组织人员紧急撤离、通知相关部门、启动紧急泵站等。
(3)堵漏施工:根据突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堵漏,如水泥、沥青、聚合物等。
堵漏施工需要确保材料的充分性和固化时间的充足。
2.突泥处理(1)监测突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突泥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监测手段可以包括应力应变仪、变形仪等。
(2)排泥施工:根据突泥情况,采取相应的排泥措施。
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排泥,也可以使用人工进行清理。
在排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3)填埋封闭:排泥施工完成后,要及时采取填埋措施,将突泥区域恢复平整,并进行封闭。
填埋材料可以使用沙土、石头等,确保填埋的牢固和稳定性。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划定施工区域,并配备作业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2.人员培训: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突水和突泥的应急处理措施,个人自救方法,防范措施等。
3.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突水和突泥应急处理的步骤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五、总结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的修订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永睦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永睦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
永睦隧道是连接两个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涌水突泥等问题,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来解决这一挑战。
二、施工方案
1. 水情调查
在施工前应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水情调查,明确水域的深度、流速等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封闭隧道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封闭隧道,防止涌水对施工工人和设备的影响,同时减少涌水对施工的干扰。
3. 降低地下水位
通过排水设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涌水的影响,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4. 清理淤泥
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涌入的淤泥进行清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减少涌水造成的影响。
5. 强化防水措施
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对隧道进行强化防水处理,确保隧道在未来不会再次遭遇涌水的问题。
三、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施工方案,永睦隧道涌水突泥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保证了隧道的正常使用,并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永睦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为解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将为隧道的后续使用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

主要发育于断层及褶皱的核部部位,主要由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强,存在涌水突泥风险。
④岩溶水
隧道穿越奥陶系灰岩、大理岩地层及志留系茂县群、泥盆纪含灰岩地层,可溶岩地层呈透镜状分布,厚度一般不大。岩溶弱~中等发育,局部岩溶弱发育,岩溶水由大气降水及裂隙水补给,汇入岷江。
⑶隧道涌水量预测:茂县隧道预计正常涌水量为2.8×104m3/d,雨季最大涌水量4.2×104m3/d隧道段以滴水、渗流为主,遇裂隙密集带可能发生淋水及小股状涌水。
当溶洞较大较深,填充物较多时,可采用梁、拱跨越。但梁端或拱座应置于稳固可靠的基岩上,必要时用圬工加固。
当遇到一时难以处理全填充型溶洞时,可采用迂回导坑绕过溶洞区,继续进行隧道施工,再行处理溶洞。
4.4.2.2涌水治理方案
隧道在施工时,应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及现场实际,探明前方围岩软塑状断层破碎带及溶洞的分布范围、类型情况(涌水大小、溶洞是否发育中)、岩层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情况(有无长期补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减),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3)施工中出现大集中涌水时,采取局部注浆的方式进行封堵,对剩余的小股涌水进行集中引排。同时加大施工中抽水泵站抽水能力的配备和储备,按设计中预测的最大涌水量配备各级泵站,具体排水系统布设方案见《茂县隧道2#斜井及出口段排水施工专项方案》。为了防止突然涌水,发生涌水风险事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台阶长度,并随时进行补注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为防止突泥涌水对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隧道施工时,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避免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遇溶隙、裂隙水可以以堵为主;遇到暗河或管道流,必须以疏、排为主。
4.2工艺流程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短开挖——强支护——仰拱砼——拱墙二衬
隧道防突水、突泥专项技术方案

隧道防突水、突泥专项技术方案一、工程地质概况蒙河二标共承担九座隧道的施工任务。
项目地处滇南山区,属高原构造侵蚀、剥蚀,溶蚀中山区。
地形起伏较大,区内谷坡陡峭、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及深大断裂发育;区域变质作用范围广,岩体破碎,风化作用强烈,岩土体自稳性差;区内降雨量丰富,因此地表水补给丰富,地下水发育。
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及深大断裂发育,项目区内断层、背斜、向斜、滑坡体众多;赋存岩溶、暗河;因此岩溶、暗河型以及断裂带的突水、突泥可能性大。
二、突水的监测、警报与工程措施1、突水突水是隧道施工中公次于塌方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特别是在我国降雨量较大地区施工隧道更为常见。
造成突水最为常见的不良地质是断面(断面裂隙水)、大型暗河(岩溶水)以及煤系采空和矿山积水等。
本标段地处降雨量较大的云南地区,造成突水最为常见的不良地质是断层(断层裂隙水)、溶洞和暗河(岩溶水)等。
隧道突水的可能性大。
2、突水的主要地质类型1)断面突水断层突水是常见突水类型,但多数规模较水(多为大、中、小股涌水级,少数达到小型突水级)。
造成断层突水的主要地质条件有:①、断层上盘为脆性、厚度很大、裂隙发育的含水透水岩层,下盘为塑性、裂隙很不发育的隔水岩层;②、断层破碎带在地表与处于低洼地貌的地表水体沟通,或在地下与暗河、大型溶洞沟通。
2)溶洞和暗河型突水溶洞和暗河(岩溶水)突水主要在岩溶发育区。
溶洞、暗河赋存于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性岩层,石灰岩、白云岩中的断层破碎带、较紧密背斜构造的核部和石灰岩、白云岩与泥岩、页岩、泥灰岩的接触面突水发生可能性大。
这种突水造成的危害很大,是重点防范对象。
3、突水监测与警报隧道突水的监测主要是查明地下水源体(溶洞、暗河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的位臵和地下水的性质、判断突水的可能性并及早发出警报。
1)查明地下水源体的位臵主要是通过对溶洞、暗河和断层破碎带的地表地质调查复查法、断层参数预测法和仪器探测法(如红外线探水)等。
永睦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永睦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永睦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为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针对永睦隧道可能存在突泥涌水的特点,为避免施工风险,预防隧道施工中突泥涌水事故发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与进度,特制定本方案。
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永睦隧道位于贵州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永睦村东约200米处,设计为上左线分离式双洞隧道,右线进、出口里程桩号为K16+628、K18+255,长1627米,单向坡,纵坡为 2.83%;左线进、出口里程桩号为K16+629、K18+260,长1631米,单向坡,纵坡为2.83%。
两轴线相距约23米。
隧道洞身按新奥法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以喷C20混凝土、锚杆、钢筋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并辅以型钢拱或钢筋格栅为初期支护的加强措施,二次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
洞口段设置加强段衬砌,为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型钢拱加强,辅以超前大管棚预支护。
Ⅳ、Ⅴ类围岩段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洞口加强段及Ⅳ、Ⅴ类围岩段均设置钢筋混凝土仰拱。
3 施工方案3.1 总体原则在施工时,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做到“五先五后”,分别为:先分类,后治理;先探测,后封堵;先引排,后注浆;先加固,后减(止)水;先试验,后施工。
为防止突泥涌水对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隧道施工时,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避免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
遇溶隙、裂隙水可以以堵为主;遇到暗河或管道流,必须以疏、排为主。
根据永睦隧道设计图中显示,隧址区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植被、降水量等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
特别是在构造、断层作用下,断层碎裂带、岩性接触带、节理密集带等,为地下水贮存和运移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隧道施工至节理密集带及岩体破碎带地段时,突然涌水的可能性较大。
隧道突水涌泥专项方案

隧道突水涌泥专项方案针对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突水涌泥的情况,将采取如下措施做为应急预备方案:突泥时,首先将洞内人员与机具撤至安全区。
然后根据突泥位置查找地面是否有溶孔,地表水是否与突泥位置相连通,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源头,如果有,则加以封堵或疏排。
当洞内突水、突泥减缓,能进人操作时,即进洞清理现场,根据以下方案处理。
(1)、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较弱突水突泥现象,立即报告应急组织领导同志,现场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打随机排水孔,安置塑料弹簧软管进行排水(塑料弹簧排水管引入排水沟),释放水压力,并及时喷锚进行围岩封闭。
如果围岩破碎,可在初喷砼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然后再进行复喷砼封闭围岩,加强支护。
(2)、施工过程中若发生高强压力突水突泥现象,应立即尽可能地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安全。
及时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救护工作。
准确记录水量的流量、流速、水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水突泥控制。
指挥与控制:①观测预警由现场技术人员和各工班指定人员加强日常观测,确保在第一时间确认涌水涌泥险情,提前发出预警提示。
a与当地气象台建立天气服务联系,根据天气预报和降水量统计,加强隧道涌水观测;b注意观测地表沉降情况,看地表是否存在异常现象;c观测数据有变化时,及时向项目组长汇报,以便组织施工抢险。
③安全撤离当确认出现涌水涌泥时,洞内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全部撤离,立即电话通知项目部安全救援组长,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
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衬砌台车等安全平台进行自我保护,等待组织救援。
④组织抢险a各班组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b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安装挡护拱架,堆砌砂袋,规范水流方向;c在配备充分照明、救生设备时,由项目作业队决定组织身体素质好、水性高的工人进洞执行搜索救援活动;d卫生员做好准备,并视情提前与定点医院联系。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隧道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水和突泥等问题屡屡发生,一旦发生此类事故,不仅会造成现场工作困难,还可能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发生隧道涌水突泥事件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置。
问题分析隧道涌水突泥是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隧道和地层之间的裂隙,压力不稳定等多种复杂原因所致。
具体分析原因后,在现场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采取措施进入隧道前,必须先判断现场隧道涌水突泥的严重程度。
如果涌水量较小,可以采取简单的方法手段进行处理,如增加排水量、封堵漏水等措施。
如果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更为专业科学的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处置方案现场处置在现场采取的具体措施应根据隧道涌水突泥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的处置方案如下:1.隔离现场:在现场设置隔离区域,防止外界人员随意进入现场。
2.评估风险:评估施工现场涌水突泥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封堵漏水:对涌水和淤泥进行封堵,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并避免引起二次灾害。
4.排水处理:将现场的水和淤泥引流到设定的排水口,并利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对水源进行处理。
5.停工检查:在监测到隧道涌水突泥事件后,及时停工检查施工相关情况,确保施工车间和人员的安全。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处理,更好地保障了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品质。
后续处理在隧道涌水突泥事件解决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相关事项的处理,如:1.检查设备:对涉及到现场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检查防护措施:对防护措施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处理涉及人员:部署医护人员到现场对涉及人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等措施。
总结由此可见,在施工现场发生隧道涌水突泥等类似意外事件时,必须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在涉及到隧道施工时,安排现场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将为施工意外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关键的帮助。
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概述 (1)1.2 概况 (1)1.3 涌水量预测 (1)1.3.1正洞隧道涌水量预测 (1)1.3.2平导、斜井隧道涌水量预测 (2)1.4编制依据 (3)1.5目前施工情况 (4)1.6超前地质预报揭示情况 (4)1.6综合分析 (5)2.施工方法及处理方案 (5)2.1 突水、突泥和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6)2.2 突水、突泥段支护方案 (7)2.2.1 隧道防排水原则 (7)2.2.2 总体技术对策及处理原则 (8)2.2.3 径向注浆施工 (8)2.2.4 隧道突水、突泥和防塌方施工技术措施 (9)2.3 积极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10)3 施工领导小组的分工及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10)3.1 成立领导包保小组 (10)3.2 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11)3.3 施工期间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12)3.4 项目部巡查制度 (12)3.5 险情上报制度 (12)4.隧道工程塌方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12)4.1 可能发生的场所及部位 (12)4.2 应急资源 (12)4.2.1人员 (12)4.2.2物资、机具、设备 (12)4.2.3洞内紧急逃生设施的设置 (13)4.3 应急组织机构 (13)4.3.1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13)4.3.2责权 (13)4.4 工作程序 (14)4.4.1报告、联络 (14)4.4.2应急报告 (15)4.4.3现场处理 (15)4.5 后续处理 (15)5安全、环保措施 (16)5.1安全措施 (16)5.2环保措施 (16)1 工程概况1.1 概述拉孟山隧道班奔弗~班发当区间,设计时速160km/h 的单线隧道。
进口里程:DK253+ 697、出口里程:D1K261+585,全长7888m。
全隧道除DK253+697~DK254+362.734段位于半径R=7000m的右偏曲线上、D1K256+092.610~D1K256+874.264段位于半径R=4500m的左偏曲线、D1K260+344.172~出口段位于半径R=35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区段均为直线。
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 《隧道工程安全生产技术规范》3.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4.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隧道工程2. 隧道长度:XX米3. 隧道类型:XX(如:单线、双线、特长隧道等)4. 隧道地质条件:XX(如:岩溶、断层、软弱围岩等)三、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1. 施工风险:突泥涌水(1)原因分析: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不当、围岩稳定性差等因素,可能导致突泥涌水。
(2)应对措施:a. 加强地质勘察,了解隧道地质条件,特别是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
b. 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
c. 完善排水系统,确保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及时排出。
d.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泥涌水的应急处置能力。
2. 风险等级:重大风险(1)原因:突泥涌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工程延误等严重后果。
(2)应对措施:a. 成立应急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b.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如:排水泵、潜水泵、防水布、堵漏材料等。
c.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d.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突泥涌水隐患。
四、施工方案1. 隧道施工前,对隧道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评估突泥涌水风险。
2. 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地质工程技术,提高围岩稳定性。
3. 完善排水系统,确保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及时排出。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突泥涌水发生。
5.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等。
6.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监控措施1.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隧道地质条件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监测,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3.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4. 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改进和完善。
六、总结本方案针对XX隧道工程可能出现的突泥涌水风险,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隧道突水突泥施工方案

可溶岩地段(高压)涌突水、突泥施工措施为保证隧道的顺利施工,避免可溶岩地段(高压)涌突水、突泥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上述这些重大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较为精确的预测预报,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以制定有效施工方案,确定合适施工工艺,并开展必要的检测工作。
1、超前探测(1)综合超前物探主要针对可溶岩分布地段的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及岩溶裂隙发育带,各可溶岩地层界限,岩性突变地段,可能存在的岩溶裂隙、管道和大型溶洞的超前探测。
远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震波反射法(探测距离约200m),对比方法为HSP声波反射法(探测距离约100m).近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质雷达(探测距离约4~30m),对比方法为数码成像,跨孔声波CT成像法。
探水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红外线探测法,是一种短距离预报方法,每次预报距离为20~30m,相邻两次预报重长度应在5m以上,其适用于任何地层中定性判断探测点前方“有没有水”及水体存在方位,但不能定量给出水量大小等参数。
(2)水平钻孔超前探测远距离超前探测:超长水平取岩芯钻孔超前探测100~150m,验证远距离超前物测成果。
近距离超前探测:采用钻孔超前探测,钻孔长度20~30m,验证近距离超前物测成果。
2、常规地质法(1)超前平导、超前正洞导航、正洞掌子面与侧壁的量测和地质素描,主要工作有:地层岩性特征;结构面性质与产状及发育程度;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填充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洞壁变形破坏特征;岩溶规模、形态、位置及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填充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地下水的分部,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沙含沙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长期观测;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突泥与坍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水的关系,并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
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 (3)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原则 (3)二、工程概况 (3)2.1 工程简介 (3)2.2 地形地貌 (5)2.3 水文地质条件 (6)2.4 气候情况 (6)2.5 工程地质 (6)三、施工计划 (7)3.1 施工进度计划 (7)3.2 设备计划 (7)3.3 材料计划 (8)3.4 劳动力配置 (8)四、施工工艺技术 (9)4.1 总体原则 (9)4.2 工艺流程 (10)4.3 突水的监测、警报与工程措施 (10)4.4 突泥的监测、警报与工程措施 (15)4.5 高压富水地段施工难点以及施工方法 (16)4.6 突水突泥地段施工注意事项 (18)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9)5.1 安全目标 (19)5.2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19)5.3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19)5.4 安全生产制度 (19)5.5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22)5.6 其它安全措施 (24)六、应急救援预案 (25)6.1 可能发生的场所及部位 (25)6.2 应急目的 (26)6.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6)6.4 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安排及纪律 (26)6.5 应急物资准备 (27)6.6 工作程序 (28)6.7 后续处理 (29)缙云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4)《公路地质勘察规范》(JTJ C20-2012);(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G F80/1- 2012);(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8);(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9)重庆市地方标准《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BJ50/T-189 -2014)。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在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涌水、突泥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会对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
二、原因分析涌水和突泥是隧洞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其发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隧洞构造设计不合理,地质条件不清楚、地下水含量高、隧道养护不到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涌水和突泥。
三、应对措施1.现场勘察:当突泥、涌水等事件发生时,需要首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涌水、突泥的具体严重程度、发生范围和原因。
据此,设计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2.按照计划进行处置: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例如,在涌水的情况下,要做好隔离、排水工作;在突泥的情况下,要对滑坡等危险区域进行监控和巡视。
而在实施处置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人员不会受到威胁。
3.密切监测:在处置过程中,应该对突泥、涌水现状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掌握现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
四、处置注意事项1.充分调查:在实施隧道工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勘测、调查。
特别是在运用非常规施工方法时,要更加重视地质调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论证。
2.做好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专门处置方案。
3.保持沟通:在整个处置过程中,要保持联系,积极沟通,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工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五、总结针对隧洞涌水和突泥问题,我们必须制定良好的现场处置方案,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及时有效地应对问题。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我们要密切监测现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更加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溶岩地段(高压)涌突水、突泥施工措施
为保证隧道的顺利施工,避免可溶岩地段(高压)涌突水、突泥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上述这些重大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较为精确的预测预报,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以制定有效施工方案,确定合适施工工艺,并开展必要的检测工作。
1、超前探测
(1)综合超前物探
主要针对可溶岩分布地段的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及岩溶裂隙发育带,各可溶岩地层界限,岩性突变地段,可能存在的岩溶裂隙、管道和大型溶洞的超前探测。
远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震波反射法(探测距离约200m),对比方法为HSP声波反射法(探测距离约100m)。
近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质雷达(探测距离约4~30m),对比方法为数码成像,跨孔声波CT成像法。
探水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红外线探测法,是一种短距离预报方法,每次预报距离为20~30m,相邻两次预报重长度应在5m以上,其适用于任何地层中定性判断探测点前方“有没有水”及水体存在方位,但不能定量给出水量大小等参数。
(2)水平钻孔超前探测
远距离超前探测:超长水平取岩芯钻孔超前探测100~150m,验证远距离超前物测成果。
近距离超前探测:采用钻孔超前探测,钻孔长度20~30m,验证近距离超前物测成果。
2、常规地质法
(1)超前平导、超前正洞导航、正洞掌子面与侧壁的量测和地质素描,主要工作有:地层岩性特征;
结构面性质与产状及发育程度;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
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
填充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洞壁
变形破坏特征;岩溶规模、形态、位置及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填充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
布的空间关系;地下水的分部,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沙含沙
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长期观测;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突泥与坍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地表相关
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水的关系,并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
(2)地质构造的地下与地表相关性分析。
(3)地质作图(几何图形、块体坐标作图、赤平投影作图、洞身地质展示图等),在此基础上,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约5~20m)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测预报。
3、洞内涌突水的实时监测
(1)平导与正洞各涌突水点(掌子面炮眼涌突水)的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各涌水点的水温、水量、水压、水质与同位素化学,各涌突水点位置(里程)、地层岩性、裂隙与岩溶发育特征等。
(2)平导于正洞洞身涌(突)水动态监测,包括:涌(突)水点地质档案,涌(突)水点空间分部、单点涌(突)水量及其动态、涌(突)出机制、涌(突)水的化学与同位素化学动态特征等。
(3)平导与正洞洞内气温与湿度的实时监测。
4、洞外实时监测
溶洞水地表排泄点监测包括:天窗、泉点和暗河的水量及动态、水化学与同位素化学变化特征等。
地表河流监测包括:隧道通过地带上下游河水流量及动态、水化学与同位素化学变化等特征,拟选3~5各控制断面,要求每5~10天监测一次。
大气降水与气温监测:隧道所处地段设3~5个监测控制点,要求每天监测。
根据勘测资料以及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和实施的洞内外监测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隧道内可能发生大规模(高压)涌(突)水突泥的可溶岩地段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流程图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