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回流”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民工“回流”问题的思考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渐成趋势,引起就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工的服务模式及人力资源利用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此有必要引起重视,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做好农民工转移的服务工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市民化产业转移回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2-0064-04
[作者简介] 长子中(1975―),山西忻州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辑,研究方向: 三农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渐成趋势,选择在本地或省内就业创业的人逐渐增多,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一、当前农民工“回流”状况
1. 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回流”步伐加快,多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

以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和四川为例,2009年,河南省内转移1019万人,2010年为1142万人,2011年则达到1268万人。

2009年四川省内转移900万人,2010年超过1000万,2011年则达到1150万人。

“中农办”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在省内转移就业8900万,增长了10.1%;出省农民工7400多万,下降了3.2%,说明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是一个趋势。

农民工外出异地就业虽然总体上仍大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的回流趋势已经形成。

2. “回流”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加工业就业。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中西部地区转移了大量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土地
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这些产业成了吸纳“回流”农民工就业的主体。

目前,“回流”的农民工大都在纺织、服装加工、制鞋业、玩具加工、电子配件加工、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行业和产业转移项目中就业。

3. 部分“回流”农民工选择了创业。

目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工作。

“回流”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人,在外积攒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返乡创办了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企业
等经济实体,吸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由普通务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

4. “回流”并非主要体现为大龄农民工、已婚农民工的“回流”。

从以往情况看,由于劳动力市场门槛限制,40岁以上的大龄农民工大都被挡在了城市化大门之外,得不到工作机会,选择“回流”。

此外,已婚农村劳动力因城市中子女上学、维持家庭生计等成本较高,也倾向于“回流”。

但从目前劳动力市场“回流”情况看,这一因素表现并不明显,相反16~35岁的返乡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

此部分人,因各方面的原因,主动用脚投票,选择了“回流”。

未来,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进程加快,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势必加剧,必然会带动更多生产要素的流动,再加上在家门口就业的多种优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现象还将持续下去。

二、农民工“回流”的原因
1. 产业转移带动农民工“回流”。

受近几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限制、生产要素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中西部地区转
移。

受此推动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得以加速,产业层次得到提升,并带动大批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

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本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2. 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或拉平,吸引农民工“回流”。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人均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薪资竞争力不断提升,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或拉平,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农民工不再舍近求远到东部沿海打工。

如湖南2011年在乡外省内就业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1887元,超过省外从业的农民工人月均1744元的收入①。

同时,在外打工,各类成本较高,如生活成本、婚姻成本、子女教育成本、交通成本等都较高,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基本的特征是支付要素大(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环境恶劣、危险性大),获得性要素低(平均工资低、福利少、劳动保障缺乏、教育培训少、替代性强、发展机会少、社会声望低、可交换资源少),两相比较,农民工觉得还不如省内转移就业合算。

3. 务工便利性吸引农民工“回流”。

相对人生地不熟,风险较大的异地打工,农民工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消费支出低,社会支持网络较强,来去方便,有安全感归属感。


时,还能兼顾农业生产,照顾家中老小,享受天伦之乐,利于农民工恢复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

4. 就业外部环境改善吸引农民工“回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稀缺程度逐渐显现,为企业“招工”成了各地政府的首要任务,甚至胜过了“招商”的迫切性。

在此前提下,农民工就业的外部环境显著改善,各级政府部门、工业园区乃至用工企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园区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待遇不断提高,维护职工权益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同时,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有的开通了园区通往市县内各乡镇的公交车,兴建职工住房、夫妻房,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同等待遇入学等,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也为“回流”就业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工“回流”就业创业。

5. 城镇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容纳就业能力增强。

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一些有着鲜明特色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明星乡镇。

以这些乡镇为依托,城镇中小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些企业获取材料的来源更为广阔,产品定位更加符合市场要求,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势头强劲。

三、农民工“回流”产生的若干影响
1. 农民工“回流”对既有人力资源利用模式提出了挑战。

以往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地方政府更多注重资本空间配置,而忽视劳动力的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疏导和利用,在配置上存在自发性和分散性,农村劳动力资源长期处于一种内在价值被轻视的状况。

随着用工持续紧张,农民工短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也对以往人力资源的粗放式利用模式提出了挑战,意味着不重视农民工,农民工就有可能对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如何将之前粗放式的人力资源利用模式要转向精深的人力资源利用模式,将对政府提出挑战。

2. 农民工“回流”有可能对中西部现有大龄劳动力存在挤出效应。

虽然当前中西部现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尚有大量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受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弱的40岁之上的农村大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大量外出农民工“回流”将对此部分劳动力存在挤出效应。

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有序引导, 农民工的社会集聚性可能会“引导”农民工自主、自发、盲目的潮水般“回流”,对省内农民外出务工和省内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3. “回流”农民工工资过高可能会增加转移企业的
成本,不利于东部产业顺利转移。

从理论上讲,中西部地区的工资不可能比东部高,正是因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过高,产业企业才转向西部。

农民工从东部“回流”也并非主要是因为工资高而“回流”,核心是产业、企业转移带动了农民工“回流”,如果中西部的工资过高,那么必将抬升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转移。

当然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是必要的,如何拿捏适当,并制定与产业转移、产业发展和体现农民工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值得思考。

4. 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就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工的服务模式将发生转变。

以前,各劳动力输出大省政府的服务重点都着眼于如何确保农民工顺利异地就业,随着大量农民工“回流”省内就业,将改变过去主要围绕异地流动就业的服务模式,改变为围绕异地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三方面的服务,这对各地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大量低端产业转移到中部,有可能挤占耕地,推高农产品价格及进城的劳动力成本,不利于产业转移。

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东部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首先应是中部,而不是西部,从目前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以及西南的四川,都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

东部转移来的大都是劳动密集、土地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必将挤占大量的耕地,威胁粮食安全。

挤占大量耕地,还将推高
农产品价格,高价农业会把农村进城的劳动力成本迅速推高,不利于产业转移。

四、政策建议
一是坚定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西部农民工“回流”地区应面向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度高、技能要求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改造提升当地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吸纳更多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 要把产业转移园区作为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明确企业吸纳和培训本地劳动力的社会责任。

制定促进产业转移园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办法,制定对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的奖励办法,统筹解决“回流”劳动力、剩余大龄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是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

继续加大做好“异地转移”工作,这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要消除影响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提升劳动力价值,提高输往异地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工资水平,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外出打工环境。

要建立用工信息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东南沿海输入地政府的劳
务协作,通过及时交流劳务信息,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构建双方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对口帮扶机制落实,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是积极吸引具有较高素质和拥有较多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农民工“回流”创业。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吸引、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创业项目,将其纳入本地招商引资范围,享受与外地客商同等待遇。

同时,要为“回流”农民工创业提供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以及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的“回流”人员提供创业扶持,就近就地吸纳安置当地农民,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四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造就一大批适应中西部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当前,包括“回流”农民工在内的中西部农民工的素质仍然不高, 文化程度低,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结构失衡及培养体系不健全,与产业转移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较突出。

首先要加强“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配置,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尤其是要加快面向农村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回流”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素质,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农民工的比重。

其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适当减少针对东南沿海转移就业服务的相关技术工种培训,增加省内各产业发
展所需技能培训,加大本省域劳动力供给,积极引导“回流”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五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相协调的统计、分析、预测、评估和决策机制。

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劳动力价格等信息发布平台,为回流劳动力、剩余大龄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就近查询用工信息和开展网上职业
介绍提供方便。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作用,使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六是制定和发布工资指导线,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

要制定和发布工资指导线,保障农民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工资不发生拖欠和克扣,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建立行业工资参考标准,及三到五年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行业水平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体现农民工的劳动价值。

七是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共享的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及各类社会保障服务,使基本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民工。

八是抓住农民工“回流”的机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中央发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对省会级以下城市的落
户限制大大降低,中西部各地要利用农民工“回流”的机遇,积极为农民工进城落户提供方便,引导“回流”劳动力就近进入城市当产业工人、当市民,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城市化进程。

尤其是要把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会融入。

九是中西部地区应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一方面,中西部应设立一定的产业准入差别对待政策,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地、能耗标准,尽量减少挤占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针对未来一段时期人口结构即将发生变化,并对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将形成相应约束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坚持产业合理布局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避免盲目承接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避免将来再次出现“民工荒”。

On Mingong Backflow and the Resulting Problems
Zhang Zizho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 Beijing 100010)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idwest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transfers in China accelerate, and rural migrant workers from major
labor-exporting provinces tend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s,
which have caused the adjustment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challenged the service mode for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utilization mode of human resources. So there is a necess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an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ly。

Key words:Rural migrant worker, employment, citizenization, industrial transfer, backflow
(收稿日期: 2012-03-07 责任编辑: 垠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