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WORD格式《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目录《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 (3)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3)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3)二、学情分析 (3)1.学习对象: (3)2.知识技能: (3)3.学习风格: (4)三、学习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4)2.过程与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四、教学重难点 (4)五、教学方法 (4)六、教学资源 (4)七、教学过程 (5)八、教学反思 (7)教材:苏教版通用技术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教学内容:《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的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本节不仅要告诉学生设计的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完成的工作。

本节是将《技术与设计1》课程科学系统化的关键章节之一,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的章节内容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节内容开始,学生会接触到动手实践的内容,开始实现设计方案,将构思转化为实物,所以,本节是后面各章的总领,其关系是“总—分”的关系。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选自苏教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的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其内容主要通过实际案例,说明设计的一般过程,让学生亲历其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如,整理设计要求,绘制设计草图、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优化产品,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发掘自己头脑中的“金点子”,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开阔思维,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年龄:17~18岁。

2.知识技能: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学生经常会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产品的制作活动,比如编织手链,折纸制作收纳整理盒等,但他们掌握的技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过于简单、粗糙、不系统也不够科学,因此,有必要将本节内容详细具体地介绍给学生,以补充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与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1. 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教学需求进行分析。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背景、特点以及学习需求。

通过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资源。

2. 制定教学目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并且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级水平来确定目标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3. 设计教学活动在制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目标。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准备教学资源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辅助教材,确保其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

同时,教师需要提前检查教学设备和材料,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充足准备。

5. 实施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

教师应合理安排时间,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确保学习效果。

6. 评价与反思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评价与反思。

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过程的质量。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考试、问卷调查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活动以及评价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1)

高中通用技术: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1)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1课时作者:宫恩超(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时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初步学会撰写设计概述与细则、绘制设计草图以及对设计方案的评价。

(3)能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活动(如对可调节式小桌的设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可调节式小桌”案例的引导下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

(2)尝试运用“缺点列举法”等常用发明方法进行产品的改进性设计。

(3)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协作意识。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设计活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设计的一般过程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新发展。

(2)通过对产品的改进设计,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对设计成果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的交流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对STS理念的进一步理解.二、教学重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以及方案的交流、评价.三、教学难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并能体验到设计的乐趣。

激发学生积极构思,制定设计方案;从交流、评价中获取有效信息。

四、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阅读、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思想1. 课本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前面两章的重点侧重于技术和设计的基础概念性的内容,从本章开始接触到实践操作内容,本节就是实践操作的第一个环节,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课题: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内容: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设计的基础,二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一课时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2.知道要制定多个方案后再优选一个方案;3.知道确定方案后还要继续优化至最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设计,获得对设计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2.养成爱动脑、爱动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方案后还要继续优化至最优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法、展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指导:观察法、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航天器模型、实验器材、纸质记录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给学生列出以前课上介绍的多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青藏铁路、雅西高速、港珠澳大桥和三峡工程等,再说明这些工程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今天就来学习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板书:“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再介绍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并展示航天模型,层层深入,接连引出三个“厉害了,我的国”,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正在变得强大,树立起文化自信。

我们长大后也希望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

一、阅读案例并得出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1、阅读案例:山村路灯的设计过程板书:“一、案例:山村路灯的设计”【阅读案例】请学生阅读案例,通过小组讨论完成53页的表2-9:经历的主要设计环节。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到学生中去查看他们填的内容,及时指出他们的一些问题,使他们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2、阅读讨论结束后,抽学生起来说出所填的内容,老师作点拨,逐步得出山村路灯的设计过程(PPT显示):1.村民们遇到了问题,刘辉决定帮忙解决2.实地调查,搜集与路灯设计有关的资料3.根据调查搜集的资料决定是否进行设计4.设计多个初步方案,最终选定一个方案5.实施制作安装调试,修改优化直到最优讲解各个环节,并强调在设计中应该制定多个方案,并最终优选一个方案进行制作,然后对这个方案进行优化,直到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有目的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策划学生学习所需经历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

它是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和灵活性。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来确定。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性、具体性、可测性和可达性。

2. 分析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是指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要了解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内在逻辑关系和主要难点。

3. 分析学生特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调查和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学生特点,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设计教学活动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引入活动、讲解活动、实践活动和归纳总结活动等。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5. 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6. 编写教学教材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编写教学教材。

教学教材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主要工具,它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简明的语言和明确的指导性。

7. 实施教学活动在设计完成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来实施教学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8. 评价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最后一环是评价教学效果。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目录《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 (3)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3)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3)二、学情分析 (3)1.学习对象: (3)2.知识技能: (3)3.学习风格: (4)三、学习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4)2.过程与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四、教学重难点 (4)五、教学方法 (4)六、教学资源 (4)七、教学过程 (5)八、教学反思 (7)教材:苏教版通用技术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教学内容:《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的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本节不仅要告诉学生设计的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完成的工作。

本节是将《技术与设计1》课程科学系统化的关键章节之一,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的章节内容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节内容开始,学生会接触到动手实践的内容,开始实现设计方案,将构思转化为实物,所以,本节是后面各章的总领,其关系是“总—分”的关系。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选自苏教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的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其内容主要通过实际案例,说明设计的一般过程,让学生亲历其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如,整理设计要求,绘制设计草图、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优化产品,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发掘自己头脑中的“金点子”,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开阔思维,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年龄:17~18岁。

2.知识技能: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学生经常会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产品的制作活动,比如编织手链,折纸制作收纳整理盒等,但他们掌握的技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过于简单、粗糙、不系统也不够科学,因此,有必要将本节内容详细具体地介绍给学生,以补充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与设计能力。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2.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

3.设计评价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操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设计的原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屏幕。

2.设计案例PPT。

3.实物模型、手绘草图等。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设计的基本认知情况。

2.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设计实践,体验设计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设计,了解学生对设计的认知情况。

2.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乐趣。

3.巩固练习:分组进行设计实践,每组提交一份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汇报。

4.归纳小结:总结设计的步骤、原则及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总结学生实践成果,鼓励大家继续深入探索设计之道。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标准:实用性、美观性、创新性、可行性等。

2.教师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实践操作成果等。

3.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改进方案,提升设计能力。

八、作业布置1.设计一款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产品,要求考虑用户需求和市场前景。

2.写一篇关于自己设计过程的反思文章,总结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3.收集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分享并讨论其特点和优点。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B、过程与方法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富于想象、善于判断、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3、教学重、难点及其确定重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确定依据: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所以这两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确定依据: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

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要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节课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作为师生间讨论的课堂主线,始终贯穿设计过程的讲述中。

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作为时间线索,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进行启发式教学。

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获得既形象又具体的认识,生动地展示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学生通过参与,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在教学中,要启发、鼓励学生设计思路的发散性、构思方案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2、学法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

让学生分小组来制定设计方案。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同学们刚买的小凳--塑胶小方凳。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包含的环节。

(2)掌握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

(2)体会设计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环节。

(2)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2)如何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常见的优秀设计产品,如智能手机、创意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产品的设计特点和优点。

(2)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优秀的设计是如何产生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设计的一般过程。

2、讲授新课(1)发现与明确问题①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的?②举例说明,如书包过重、课桌椅不舒适等问题,让学生明白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③强调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明确设计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2)制定设计方案①介绍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包括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

②以设计一款新型台灯为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有关台灯的信息,如功能、造型、材料等。

③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分析,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台灯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④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构思多种设计方案,并通过草图、效果图等方式呈现出来。

(3)制作模型或原型①讲解制作模型或原型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模型或原型可以帮助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②介绍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常用材料和工具,以及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 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一、 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构想、制作、测试和优化等步骤。

2. 掌握技术设计的核心原则:实用、创新、美观和可行性。

3. 培养技术设计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技术设计的过程,掌握实用、创新、美观和可行性的核心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技术设计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视频和文字诠释等,便于讲解。

2. 准备教学器械和工具,包括绘图工具、测量工具等。

3. 准备案例材料,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

4. 提前与合作企业沟通,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设计流程和要求。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技术设计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一般过程。

(二)讲授新课1. 明确设计任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

2. 调查钻研: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市场需求、技术条件、材料特性等,为设计提供依据。

3. 制定设计方案: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多种方案,并进行评估和优化。

4. 绘制设计图: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图纸,展示设计细节和结构。

5. 制作模型或样品:根据设计图制作模型或样品,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优缺点。

6. 测试与优化:对模型或样品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直到满足要求。

7. 总结与反思: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不足的地方,为今后的设计提供经验。

(三)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并交流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息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五)安置作业1. 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简单的设计任务,按照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尝试设计。

(完整版)高中通用技术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中通用技术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课题: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执人教:马玉涛班级: 芜湖一中高()班地点:《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它是前面学过内容,如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人机关系等的实际应用,而后续4~8章教学内容就是本节内容的逐步展开的。

本节内容从过程上对设计的创意、设计分析、方案构思、实施、优化等进行体验,感受创新设计的过程和魅力。

本节教材以小板凳为设计对象展开教学,但教材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便携式板凳的设计,而是以板凳为载体,通用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给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从总体上把握设计过程的思想。

本次教学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及从教学准备、时间安排等方面考虑,选择了“挠痒扒”作为教学中的设计对象,把小板凳的设计过程迁移过来。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对于设计的价值和意义,能理解设计活动同样需要遵循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设计习惯。

【学情分析】:设计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生活和生产中常会用到的一种技能和方法。

但是学生的设计实践并不多,而且常是没有理论和系统方法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设计思想或理念去进行设计活动,使学生对设计工作既有形象具体又有抽象概括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运用于设计实践之中.2、能对具体的问题形成多个方案,并选择恰当可行的方案进行实践。

3、理解设计有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从而能对设计不断改进,知道设计过程可能有反复。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发现问题、制定方案、制作实施、评估优化及编写使用说明这一般过程。

2、经历技术方案的构思、表达和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3、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设计的表达、交流和评价能力;在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设计的一般过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设计的一般过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设计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判方式等方面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分析。

一、教材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主要包括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设计原理、设计流程等内容。

设计基础部分介绍了设计的观点、分类、特点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对设计的基本认识。

设计方法部分介绍了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如头脑风暴、故事板、原型制作等,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实践技巧。

设计原理部分介绍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对称性、比例干系、色彩搭配等,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内在逻辑。

设计流程部分介绍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整体流程。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其设计潜能;二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技巧,使其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三是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其对设计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四是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培养其系统化思维和方法论。

三、教学方法《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教室讨论等。

通过讲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设计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对设计的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设计方法和流程,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实践,提高其设计能力。

通过教室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设计经验和心得,增进彼此之间的进修和交流。

四、评判方式《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评判方式主要包括作业、考试、教室表现和项目评审等。

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评判其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考试,教师可以考察学生对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水平,评判其进修成绩和水平。

通过教室表现,教师可以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积极性和表现水平,激励其参与讨论和互动。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估等一系列的过程。

以下是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详细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希望学生实现的预期结果。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层次。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可操作和可评估的。

2.分析学生需求: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了解他们的先验知识、兴趣、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因素。

这有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3.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重点。

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4.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实践等不同形式,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5.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不同形式。

教师需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6.选择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网络资源、教学设备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能够支持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

7.设计教学评估:设计教学评估方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评估可以包括观察、测试、作业、项目等不同形式。

教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和准确的反馈。

8.教学实施: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施。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9.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评估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一、教学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启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2、技能性学习目标:(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

3、情感、态度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是需求推动了设计的发展,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很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就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中被开发出来,因此要培养学生注意学生观察生活。

多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的积极性。

三、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

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

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

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

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

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

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

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特点和需求,以此确定教学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需求分析,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

通过需求分析,教师可以确立教学的方向,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选择和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借鉴课程标准、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确定教学的逻辑顺序和阶段性目标,以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三、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资源准备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等。

教师还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具、实验器材等,以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实施在完成了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资源准备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各种教学行为,包括讲解、讨论、实验、练习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在课堂实施时,教师还需要注意组织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评价和反思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评价和反思。

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作业、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按照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并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教学蓝图,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教学方法更加科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一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能力、知识和态度。

它应该符合学科教学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考虑。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评估。

第二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第二步是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包括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精选。

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知识点,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其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考虑教学时间的限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相一致。

第三步:确定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第三步是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它可以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材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等。

教学策略应该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确定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资源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风格等因素,确保选择的教学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四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第四步是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

它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需要确定每个教学步骤的具体内容和顺序,并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应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便于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媒体
自制的多功能便携式小凳、教材上所展示的小凳、电脑多媒体平台、课件、硬纸板、剪刀、棉线等
教学后记
本课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小组合作积分制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教学设计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问题生成——主动探究——成果交流——知识迁移的模式展开,让学生通过“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的过程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方案,要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多维思考,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优化。
3、情感、态度学习目标:
(1)培养学人。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难点:
1、能自觉地将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迁移到其他设计活动中;
2、体会设计过程的灵活性;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高一
班级
时间
课题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
1、认知性学习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2、技能性学习目标:
(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以前很少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本节知识让他们开始步入动手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到把设想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对不少产品、制作却知之甚少。这节内容的学习就让学生从设计者角度而非消费者的角度去认知事物。
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小组合作积分制,运用讲授、启发、分析探究、讨论、归纳总结、交流、分享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分小组来制定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