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参与视角下的政策过程
浅析公民社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影响
浅析公民社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影响作者:靳明明李阳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5期【摘要】经过历史演变,“市民社会”逐渐演变为“公民社会”,对象范围不断延伸。
公民社会作为强大的社会力量,对社会政策的产生广泛的影响,明确公民社会的地位,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
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而且还要发挥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政策公平民主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公民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在该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和享受权利的人。
相比较市民,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是概念不同,公民是政治人,属于法律概念,受法律保护和监督;市民是经济人,属于经济概念,侧重于经济生活领域。
二是范围不同,公民一般指一国全体社会成员;市民一般指常住市区内、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在我国农民、外国人不属于市民。
三是权利、责任地位不同,公民强调责任,依法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敌对分子的人也属于公民;市民讲求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属于市民。
国际上通常将“公民社会”称之为“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公民社会的组织”(CS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等。
在我国,“公民社会”也称之为“社会组织”。
英国人戈登(怀特将公民社会定义为: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中介性组织,这些组织由社会成员自愿组成,组织享有自主权进行公共领域的活动,以保护成员的价值或利益{1}。
安东尼(哈尔和詹姆斯(梅志里在《发展性社会政策》中认为公民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公会、社会运动和民营部门。
社会政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社会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891年德国的瓦格纳以科学概念最先提出此术语。
一般而言,社会政策是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公共利益,确保公共安全,依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行为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中国的公民社会可以界定为民间组织和公共舆论两个层面。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具有必然性。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加大达成政策共识的难度,增加社会冲突;使政策偏向于强势群体,损害弱势群体和普通大众的利益;增加政策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降低政策过程的效率;损害政策的科学性,增加政策过程的非理性因素。
标签:公民社会;民间组织;公共舆论;政策过程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除了具有积极的效果和影响以外,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果和影响。
虽然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到目前为止显现得并不突出,但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学术界对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影响论述较多,但对于其消极影响则鲜有全面系统的论述。
本文从界定中国公民社会内涵和外延出发,论证了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消极影响进行论述分析。
一、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界定学术界一般认为,公民社会是指公民在国家或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外进行自愿结社和自由交往的社会公共领域,由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所构成的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和基础。
公民社会就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公共领域,对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并无异议。
然而对于民间公共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还有不同的意见。
结合转型期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中国公民社会界定为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由公民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
从组织层面来讲,公民社会体现为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
民间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
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1]。
这种讨论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就体现了公民社会的价值和原则。
因此,从价值层面来讲,公民社会体现为公共舆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是公共领域,它大致包括民间组织和公共舆论两个层面。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发表时间:2010-10-11T14:49:06.53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2期供稿作者:霍元奇[导读] 和谐社会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下,互相友好的生存和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有序和健康的发展霍元奇(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摘要: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
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包含公平、效率、实践性、可行性等, 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价值问题。
而如今在我国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公共政策要充分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价值取向是充分发挥公共政策作用的关键和前提。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我国的公共政策的应当遵从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和谐社会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下,互相友好的生存和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有序和健康的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上述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民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支点;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科学阐述,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其中实现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政策及基本价值取向(一)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公众利益人类活动几乎都与利益相关,在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中,利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公民参与视角下的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出路
困 境 及 出 路
程 艳
( 山东 大学 , 山东 济南 20 0 ) 5 10
摘 要: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 现代社 会公 民政 治参与的重要 体现 , 也是衡 量 民主政 治发展 程度 的重要指
标 。 由于受传统政 治文化 的消极影响 、 经济发展不均衡 和组织基 础薄弱 的制约 , 中国公共政 策制定 中公 民参
一
43 一
XUEBA0
21 0 1年 2月
关 。 随着公 民参 与 意 识 觉 醒 , 国公 民积 极 参 与 密 中 切关 系 切身 利益 的政 策 制定 过 程 。鉴 于个 体 力 量极 其有限 , 于是 利 益 或 者 兴 趣 一 致 的公 民组 成 利 益 团
政治参与的各种指数——从厂家投票到更广泛的形 式 。 … 雄 厚 的经 济 实力 是 实 现公 民有 效 政 治 参 与 ”
D0I 1 . 9 9 J I S 1 0 : 0 3 6 / . S N. 0 8—3 5 2 1 0 . l 1 4. 0l . 1 Ol
一
、
中国公 民参 与公 共政 策 制定 的背 景解 析
的条件 。2 1 中国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 3 . 00年 3 5万亿
元, 比上 年增 长 8 7 ; 政 收 入 6 8 .% 财 . 5万 亿 元 , 长 增 1 . % ; 镇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1 1 5元 , 村 居 17 城 77 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5 5 1 3元 , 际增 长 9 8 和 8 5 实 。% . % 。
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
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杨敏社区参与一直被视作西方民主社会自治精神的基本体现,因而公民参与理论往往成为研究中国社区参与的理论范本。
与社区这个概念总是蕴涵着人们对于温馨美好的共同体的想象一样,社区参与通常肩负着实现社区自治、促进民主政治发育的理想主义使命。
然而,如果仅仅从公民参与的视角来观照中国城市社区参与的实践,不难发现理论构想与实践运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中国的城市社区参与仍然只是一种出于国家治理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社区参与具有很强的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动员、群众参与的传统色彩。
因此,为了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当前城市社区参与的机制与过程,除了借鉴西方的公民参与理论,还需从我国群众参与的传统中去发掘一些传承因素。
一、民主社会的公民参与理论1830 年代,托克维尔对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考察成果《论美国的民主》使美国成为西方民主社会的典范,其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公民参与。
托克维尔指出,参与社会管理、平等行使政治权利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公民的参与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托克维尔,1988) 。
1960 年代以后,公民参与又作为美国社会与政治变迁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
这一次引起争论的缘由与背景是被尊为典范的美国民主参与下降了。
斯科克波( Theda Skocpol) 与菲奥里纳(Morris P. Fiorina) 主编的《美国民主的公民参与》一书即是这一争论的体现,在该书中他们概括了公民参与的三种理论模式( Skocpol and Fiorina , 1999) 。
(一) 社会资本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个人之间通过合作、互惠、参与集体社会行动,产生社会信任,形成社会资本,小群体内的社会信任能扩展至对政府的信任,促进英明的公共政策、强劲的经济增长、有效的公共管理以及较高的制度绩效的产生。
帕特南(Robert Putnamn) 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帕特南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资本。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
天府 新论 2 1 00年第 4 期
民参 与等同 于公众参 与 、公共 参 与 ,且三 者交 互使 用 。公 民、公共 、公 众的词义有些接近 ,但三者有 区别。《 现代汉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 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
的信 息。但 由于政府与公 民间的沟通存在 单 向性 和单次性 ,
双方缺乏充 分 的 思想 动态 交 流 ,从 而 难 以得 到有 深 度 的 、 持久 的信 息 ,” 而且 ,公 民调查结 果的有效性在 很大程度 上 有赖于样本规 模的适 当性 和调 查方 法 的科学 性 。因此 ,采 用公 民调查要注意几 个方 面 : ( )调查事 项与 多数公 民有 1
语辞海》对这三个词 的解释为: “ 公共 ,I 属于全社会 形I
的; 公众共 同遵守或使用的;公众,1 指社会上大多数 名1
人;大众;公民,f 具有一国国籍,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关 ,或者 与调查事项相关 的公 民构成复杂 ; ( )调 查 的问 名f 2
的权利并履行其 义务 的人” … 显然 ,这 里 的公共 是一 个形 。 容词 ,而公众更 多 的是 从社 会层 面讲 的多 数 ,公 民则 明确
题或 事项 明确 界定 ,但 公 民对之 所持 意 见或 态 度 不 明确 ;
( )管理者主要想 获取 比较全 面的信 息 ,但又 不愿 意与公 3 民分享决策权 ; ( )管理 者最好 与专业人 士以合作 的方式 4
1 2 3 3
的信任程度。 目前学 界对公 共政 策制定 中公 民参与 形式 的
专门论述极少 ,一般 只是在 分析公 共政 策制定 中公 民参 与 存在的问题时有 所提 及。因此 ,文 章拟 在明确 公 民参 与及
公 共 政 策 制 定 中 主题 全 部 期 刊 模 糊 的 公 共 参 与 研 究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摘要]在我国,公民社会已经孕育成长,展现出日趋强烈的公共政策影响力,当代社会运作是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公民社会有契约性、法治性、多元性、参与性和公益性的五个特点,公民社会有利于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社会公益最大化。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共政策影响在我国,公民社会已经孕育成长,展现出日趋强烈的公共政策影响力。
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看作当代社会治理的三个方面。
实际上,国家代表权力,市场代表财富,公民社会代表公益,当代社会的运作,就是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国家掌握着公共政策的决策权力,市场的运作产生的利益集团也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决策,在公民社会还没孕育发展的时期,公共政策没有融入公民社会的公益诉求,公共政策倾向于巩固国家权力和维护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然而,公民社会代表着公益,其致力于权力和财富在社会的合理分配,缺乏公民社会参与的公共政策显然有失公平。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公民社会的概念来自西方,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1]52历史上,人们对公民社会内涵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取向,分别是公民社会等同于国家的一元取向、公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的二分取向和公民社会、国家和市场三分的取向。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公民社会等同于国家。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最早提出“Politike Koinonia”的概念,它的意思是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2]46 当时亚里士多德就没有区分国家与社会,认为两者的复合体就是一个“城邦”。
霍布斯认为:“公民社会之外,人的状态无非就是所有人相互为敌的战争”。
[3]11 霍布斯所说“所有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的状态,其实指的就是“自然社会”,而国家当时就是与自然社会相对的实体社会,可见,当时的公民社会就是国家。
洛克也指出:“凡结合成为一个团体的许多人,具有共同制订的法律,以及可以向其申诉的、有权判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和处罚罪犯的司法机关,他们彼此都处在公民社会中。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反思-基于《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的实证分析
贩的准入资格 、 给予外地人 一 定 的分配比例等建议 。 会上 , 也有代表 反对 流动商贩 的合 法化, 他们 认为 , 流动商贩会使 正当经营者的利益受损 , 而且流动 商 贩也会影 响附近市 民的生活和环境。通过 问计会 这
一Hale Waihona Puke 、《 办法》 制定过程 中公众参与的路径
州试 图通 过立法 的方式, 对 流动 商贩进 行 引导和 规
范 。由于流动商贩 问题关注度 高、 政策涉及范 围广、
直接关 系到群众 的根本利益 , 因而 , 在《 广 州市流 动
求意 见稿) , 改变 过 去流动 商贩 治理 的 “ 强制禁 』 七 ” 模式, 确立 “ 疏导治理 ” 模式 , 规 定由街 ( 镇) 、 居委、
公众参与效能的提升既取决于公 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也有赖于政府制度的供给和积极的回应。 【 关键 词】公共政策;公众参与;政策制定
I 中图分类号】D6 3 0 . 1 / D6 2 1 . 5 l 文献标 识码】A I 文章编号】 1 0 0 8 ~9 7 6 4( 2 0 1 3 )0 6 —0 0 2 3 ~0 5
公众参与指个 人、 群 体或社会组织通 过一系列 正式和非 正式 的途径直接 或间接参 与公共事务 , 对 公共 事务施加影 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 。公众参与是 公 民争取和扩 大个人权利 最主要 的途径 , 通 过积极 的公众参与 , 公 民的个 人意愿得 到表达 , 权利得到实 现 。在 民主社会 中, 公 民参与 已成 为衡量政策合 法 性 的重要 维度 。正如学 者博 曼指 出 : “ 当政 策通 过 公共商讨和辩论 的途径制 定出来 , 且参与其 中的公 民和公 民代表超 越 了单纯 的 自利和有局 限的观 点, 反 映的是公共利 益或共 同利 益的 时候 , 政 治决策才 是合法 的。 ” l 1 近年来 , 流动 商贩成 为城 市管理的现 实 难题 , “ 摊贩痼疾 ” 几 乎在各 大城 市都存在 , 特 别 是 各地 出现 的城 管与小贩 的暴力冲突 , 使流动 商贩 的治理成 为社会 关注 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为此 , 广 长期 以来 , 城 市流动商贩一直得不 到相关部 门 以及法律 的正式认 可。但在 当前形势 下, 承 认流 动 商贩的合法性 , 已成为我 国现 实条件 下的必然选择 , 也是解 决民生 问题 的重 要举措 。同时, 流动 商贩 的 合法化 也成为城市管理 的不能承受之重 , 给城 市管 理工作带来前所 未有 的压力 。 对于流 动商贩 的治理 , 各地都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 、 物力和财 力, 但 由于流动 摊贩数量 大、 流动性强 、 结构 复杂、 流 动商贩政策 目 标定位不合理、 治理工具单一等原因, 使得流动摊贩 的管理一直处于 “ 猫 捉老 鼠 ” 的勉强维持状态。为 保证 流动 商贩依 法有 序经营 以及城 市 的 良好环 境 和秩序 , 2 0 1 0 年 8月, 广州市城 管委颁布 《 办法》( 征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和孟娟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5(000)017
【摘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在我国现代政府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政治民主价值准则是人民群众有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和了解相关政策信息的权利,而政府的义务就是积极引导公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
当前随着我国公民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民主化进程和法治社会也在迅速发展,规范和发展政策的制定,形成公平、公正的决策体系如下: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提高政府官员民主意识,消除官本位思想;防止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大力推行信息公开;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和孟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 7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治理视域下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基于公共权力的视角
2.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评估问题研究
3.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
4.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提升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基于博克
斯公民模式理论5.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提升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基于博克斯公民模式理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论公共政策中的民众参与学生姓名:学号: 学 院:专指导教师:张月 030111485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摘要: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本质属性——公共性的内在要求,是政治民主化、行政民主化发展的需要,公民参与可以弥补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
近年来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呈现出了广度上的参与形式多样化,深度上的参与阶梯深层化,强度上的参与功效上升化等特点。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还存在着政府对公民参与不欢迎,社会对公民参与不适应,公民参与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提高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效能,必须提高政府主动性,减少公民参与阻力,大力培育公民社会,营造公民参与氛围,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公民参与保障。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民参与;民主化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得以实现的一种具体形式。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面临各种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法律建设、畅通参与渠道,促进民主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必要性(一)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本质属性——公共性的内在要求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工具,现代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正当性来自于它的公共性,政府公共政策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政府掌握着国家权力,是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但是政府各个部门和单位却存在着自己的利益,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会追求自己的利益。
李景鹏教授详细地分析了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小团体利益。
他认为这种小团体利益的特征是:第一,它以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身份出现,因而是在国家利益的掩盖之下来追求部门利益的。
第二,它是对国家某一部分权力的垄断,通过这种垄断来强制地向社会索取利益。
第三,对外的封闭性,也就是说,其利益不仅对老百姓封闭,而且对其他部门也是封闭的。
社会政策过程的一般理论
社会政策的协调与治理杨团什么是社会政策?大家从前几讲中已经有很多的了解,为了开始我们这一讲,还需要从社会政策的概念谈起。
社会政策,顾名思义是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发展的政策。
它不是一个静态的不变化的政策,而是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不同周期不同目标而演变的。
以社会为本体的发展和演变,不是短时期可以看得出来的,社会政策因此就具有了时代和阶段的特征。
也就是说,社会政策在同一个时代和阶段中,其特征是稳定的,而在不同的时代和阶段,会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政策的协调和治理的意涵,指的是社会政策在稳定阶段的功效,而不是当社会发生重大的结构、环境变化的时代的功效。
目前全球社会处于大变迁的时代,无论从人与生态的关系、人与信息和生物技术的关系、人与国家、民族和社区的关系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演化,甚至已有的包括社会政策在内社会科学概念、社会科学的语言都不足以透视和表述今天人类所遇到的社会现实,不足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在日益复杂和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维护已经摇摇欲坠的社会。
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谈社会政策的协调与治理的。
在讲述这个针对维护现实社会、现实秩序的主题时,我们不能忘记、丢掉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
一、社会政策的协调与治理概念首先,协调与治理作为政策功能完全符合社会政策的价值观。
社会政策自诞生的时代起,就体现了以社会改良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发展的基本思想。
之所以不选择革命而选择改良,就是来自对于社会的认识。
社会是由多个阶级、阶层在非常复杂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共处所构成的。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属于短时段的人为社会事件,而改良的思想最先来自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把社会当作一个可以逐渐进化、自我发展进步的实体。
因此,改良绝非短时段,起码属于中时段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行动行为,甚至还可以将其放在长时段来看。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政策属于现代社会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社会问题的一种社会机制,它的实质,是针对社会问题的权威性的社会干预行动。
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对政策过程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对政策过程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引起了全球关注。
其中,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是引起社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公民社会的发展可以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探讨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对政策过程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对政策过程的影响,探讨公民社会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并为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参考意见。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探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公民社会的生成历程和特点;2.分析公民社会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剖析其运作机制;3.探究公民社会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深入研究其对社会治理、政策环境、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影响;4.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公民社会生成与发展历程对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和背景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沿革、政策环境、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讨论;(2)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影响分析公民社会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包括政策影响、环境改善、利益调整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研究;(3)公民社会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公民社会的机制与路径,探索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4)政策建议与展望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展望,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设思路。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分析主要是对相关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包括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实证研究则是对公民社会和政策过程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
四、预期研究成果1. 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公民社会的生成历程和特点;2. 剖析公民社会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深入研究其对社会治理、政策环境、利益调整等方面的作用;3. 提出政策建议,为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公民社会政策参与视野下的我国民间组织发育问题探析
系列关 于公 民社会 的法律 、 法规 和政 策 , 国公 民社会发 我
的成立 , 却使 民间组织处于弱小的状态。有关统计表明 , 国 我
民间组织人均拥有量严重不足 , 每万人平均拥有 民间组织数 量仅为 1 5 ,而法国为1O4 个 ,美国为5 .9 ,巴西为 .个 4 l. 5 1 个 7
民间组织是公 民社会 的主要构成要素和核心载体 , 也是 公 民社会 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倡导者和传播者。作为中国公 民 社会的基础和主体 , 中国民间组织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新中 国成立后的一段 时期里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 、 对 社会主 义认识上 的偏 差和 国家政策 的失误 ,导致社会 同家 化, 国家过多地干预和控制社会 , 社会失去应有的自主性。改 革开放后 , 随着 国家权力持续上缩 , 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由 此, 中国民间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 。 但是 , 南
一
认为没有必要再成立 的, 将不予批准筹备或登记 。非竞争性 原则不仅排除 了通过 竞争原则提高 民问组 织 自身 能力 的可
能性 , 为地造成某些 民间组 织的垄断地位 , 人 而且 为某些 政
府 部门随意整合民间组织 提供了依据 。由于 “ 务范围相同 业 或者相似” “ 、没有必要成立” 等规定较 为笼统 、 糊 , 模 在清理 、
1 . 个 , 度 为 l.1 。 外 , 民间 组 织 的 成员 人 数 、 费 26 6 印 O2 个 另 从 经
展的制度环境初步确立。然 而 , 令人遗憾 的是 , 从总体上看 , 这 种 制 度 环 境 以控 制 和 限制 为 主要 取 向 , 约 了 民 间组 织 实 制
力和 规模 的壮 大 , 约 了公 民社 会 的健 康 发 展 。 学 者 指 : 制 有
回应视角下增强政策输出与公众需求适应性的公民参与路径分析
2 0 l 4年 1月
湖 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V o 1 . 3 4 , N o . 1
民参与路径
方案 的合理性 , 但 网友 通过微博 汇总各 地 因黄灯 前急 刹导 致 的追尾事故 和交 通缓慢 拥堵状 况来证 明该 方案存 缺 陷。 按 照相关解 释 , 黄灯 亮 时 , 已越 过停 止线 的车辆 可 继 续通 过; 还未越过 停 止 线 的车 辆应 停 车 口把 车速 降至极 低 , 可能加 剧交 通拥 堵 ; 若 随时准备 黄灯前急刹 车 , 又可 能增加 追尾 事故 。在 舆论 压力下 , 公安部不得不表示 “ 认 真听取 意见 , 不 断 改进 ” , 并 在该方案在实施不到一周 的时 间被迫宣 布将其暂 停执行。 “ 闯黄灯扣六分 ” 这一 政策 输 出与公 众需 求 出现 适应 性失灵的问题 , 但更需 深究的是 “ 闯黄灯 扣六分 ” 这 一政策 的输出过程。有学者发现 , 1 月 1日起 实施 的《 机 动车驾驶 证 申领和使用规定》 和《 机动 车登记 规定》 未提 及“ 黄灯 ” 。 “ 闯黄灯 ” 处罚 规定 源于公安部交管局 的负责人 , 他在 2 0 1 2 年1 2月 2 7日接受媒 体采访 时根据 《 道路 交通 安全法 实施 条例》 规定 “ 黄灯亮时 , 已越 过停止线 的车辆可继 续通 行” , 进行“ 黄灯亮 时还 未越 过停止线的车辆应停车 , 抢 黄灯行为 属违反道路交通信号 灯通 行” 的推论 , 再根据新 修订 的《 机 动车驾驶证 申领 和使 用规定 》 “ 驾 驶机 动车 违反 道路 交 通 信号灯通行扣六分 ” 得 出“ 闯黄灯扣六分” 的结论 。 按照公法规则 , “ 法 无 明 文禁止 即可行 ” , 但 交管 局 官 员在临近新规执行 时所作 的 口头 解释却 发挥 了与 “ 明文规 定” 相 同的功能 , 这无疑是不 当的。按 照公共政 策的制定 过 程, 在正式政 策输出前 , 需要 对政策 方案进 行科 学论 证 , 对 涉及广大社会 公 众切 身利 益 的事项 , 需要 听 取公 众 意见 。 然而 , “ 闯黄 灯扣 六 分 ” 这 一 政 策输 出省掉 所有 必 要 的 环 节, 仍沿 用行政 主导的传统政策制定模式 , 将 公众置 于被 动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类型、效应与优化机制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类型、效应与优化机制汪家焰赵晖内容提要过程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公共政策过程通常围绕决策者如何选择社会问题作为政策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予以回应而展开,这亦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有利于推进决策民主化。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取决于N民互动程度和公众参与程度两个关键变量,基于 此,当下政策实践中比较典型的议程设置民主过程可概括为“精英式议程设置”“回应式议程设置”和“动员式议程设置”三种类型。
三类议程设置民主过程既可发挥积极效应,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效应。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情境下,高N民互动和高公众参与的“协商式议程设置”将成为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过程的目标类型。
为此,需要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下,完善政策议程设置的协商利益表达机制,提升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
关键词政策议程设置民主过程民主效应类型学协商式议程设置问题的提出过程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过程”(process),是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阶段或程序,在政治决策中,即是指从利益需求输入政治系统再到输出公共政策的整个行为动态,是观察决策者及利益相关者围绕资源配置和权力运行而进行相互博弈的重要窗口。
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来说,“人们需要观察行动主体是如何发挥主动性、结构是如何发挥功能,绝不能只关心政策文本一观察真实的过程才能获取贴近真实状态的结构”①。
从逻辑上讲,公共政策过程通常围绕着决策者如何选择某些社会问题作为政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予以回应而展开。
詹姆斯•E.安德森指出:“在人们向政府提出的成千上万个要求中,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得到了公共决策者的深切关注。
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日程。
”②因为社会中存在的潜在公共问题有些往往超出决策者的处理能力,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就必须在政府的决策议程上争得一个稀缺的位置,而“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转化为一些事项并争夺公共官员 认真关注的过程,就是政策议程设置”③。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我国公民参与
{ 占 金 I : ; I J
29() 0. 巾 03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我国公民参与
黄 照阳
摘 要
韩建敏
新公 共服 务理 论是 2 世 纪末 期 兴起 的一种 全新 的公共 行政 理论 与 实践模 式 , O 其对世 界 各 国产 生 了重大影 响 。伴
员 不 应 当 仅 仅 关注 市 场 , 们 也 应 该 关 注 宪 法 和 法 令 , 注 社 会 价 值 他 关
民主社会 的公 民权理论提倡复兴的、 更为积极的和更 多参与的公
民权 。 德 尔 认 为 , 家 与 公 民之 间 关系 的主 导 模 型 建 立 在 这样 的 思 桑 国
想基础之上: 政府的存在就是要 确保一定 的程序和公民权利 , 从而使 公民能够根 据 自身利益做 出选择 。 金和斯迪沃斯主张, 行政 官员应 当
. ・
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和公民社会的兴起 , 国的公民参与也 日 我 渐活跃。 本文对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我 国的公民参与做 了
简要 的分 析 。
中图分类 号 : 0 D 8
关键 词 新 公 共服 务
公 民参与 公 民权
公 民社会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0 9 (0 90 —8 -2 1 0 .5 22 0 )31 90 致的意见: 恢复公共官僚机构 的活力、 重建公共行政领域的合法性观
、
新公共服务理论 的理论基础 及其主要观点
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驾驭社会; 第二、 公共利益是 目标而非副产品。公 共 行政官 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 享的公共 利益观念 , 共 这个 目标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发布时间:2021-04-20T04:14:18.41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期作者:吴韬[导读] 为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加深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程度成为了现代政府决策的迫切需要。
湘潭大学摘要:为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加深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程度成为了现代政府决策的迫切需要。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不仅能够提高政策质量推动、政策执行,还大大锻炼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
值得注意得是,公民社会发展程度、价值观念、制度体制以及公民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在限制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效果,所以应当从转变行政观念、培育公民社会、完善公民参与保障制度和落实政策主体决策责任入手,推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的程度。
关键词: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合作治理随着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我国行政体制也在朝着“服务型政府”、分权化、市场化等方向变革,以便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共政策的质量。
同时,为适应不断扩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政府缓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的公共政策必然要反映市场经济中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因此能否处理好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了公共政策能否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如何保证公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得有效参与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一)公民参与公民政策制定对政策本身的影响公共政策最本质的特征是公共性,它决定了政策受众的广泛性和影响的深远性,[1]因此政策内容应该充分体现民情民意,政策过程应提倡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协商,政策目标应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体现公共利益。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是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也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推进政策执行的过程。
1.体现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充分收集和正确处理好政策信息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信息量不足、信息质量差与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都可以导致政府决策失败。
然而,政府、公民个人、利益团体、大众传媒等多元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彼此竞争,在集体选择的过程中为决策者突破信息孤岛,减少信息不完全带来的决策失败风险。
社会管理视野中的社会政策:体系、过程和功能的解读
2012年第4期(总第255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4,2012(Cumulatively NO.255)一、问题的提出社会政策,顾名思义是具有社会性的政策,对此,学者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
迈克尔·希尔认为社会政策是指:“影响公共福利的国家行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住房、卫生、教育、社会工作以及社会福利服务。
”[1]马歇尔把社会政策定义为:“关于政府行动的政策,即政府通过向市民提供服务或收入,从而对他们的福利产生直接的影响。
”[2](P7)在社会管理系统的多层面研究中,社会政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在社会管理中,社会政策主要起到工具性的作用,可以成为一种减震机制。
面对社会问题的与日俱增,通过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应对和解决,社会政策为整个社会提供了缓冲区,从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从实践看,社会政策正是起源于一些早期现代化国家社会管理创新的尝试。
一些早期现代化国家在工业社会初期,面临社会矛盾增多,冲突和危机不断,社会稳定和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而依靠传统的国家专政工具和教化手段已经无法解决上升的资本主义引发的劳资对立矛盾。
在此背景下,德国政府首创了通过制定社会政策、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社会管理新方式。
有效的社会政策使社会利益分配逐渐趋于公平,提高社会公正度,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提供了一张有效的安全网。
可以说,社会危机之所以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政策功不可没。
王绍光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公共政策格局将呈现从经济政策转向社会政策的历史性变迁。
当社会政策不再作为经济政策的从属和依附,而逐渐显示出其独立地位和价值时,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社会政策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也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意义。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社会政策日趋重要的现实背景中,如何提高社会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将从社会政策的体系、过程和功能等维度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议。
二、我国转型期社会管理视野中的社会政策:体系、过程和功能的解读1.从社会政策体系看,尽管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政策在数量上发展较快,相关领域的政策也基本形成,社会政策逐渐趋于体系化。
中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比较
中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比较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已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
本文从多个视角对中美两国公民参与进行比较,最后对如何有效发展我国公民参与给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民参与机制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一切活动,如选举、上访网络论坛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公民参与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不同国家的公民参与也会因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权利意识的不同而不同。
一、中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中美政府公民参与主体的比较公民参与的主体,就是参与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务中的人或者组织包括国家公务员、普通公民、政府部门,第三部门,公民既是公共权力的来源,也是被管理的对象。
1.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主体意识的比较在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和消极,认为“公共政策如何制定和实施,是政府的事,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
在美国,国会和大部分州的议会大厦会建立参观者信息中心,负责解答公众提出的问题,还为有兴趣了解议会大厦历史和议会决策过程的参观者提供议会知识游戏。
2.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主体能力比较我国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和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及生产生活范围所限,使得现实中许多公民占有信息量小,不熟悉政治规范,对自己的政治作用不清楚,没有参与活动的技能。
在美国,从中小学就开始开设有关议会的课程,而且尽力会让优秀的教师使用形式各异、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来讲授议会的进程,从而对公民进行长期的议会教育。
二、中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中美政府的客体比较政府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客体,就是指参与主体试图加以影响和推动的方向,也就是政府部门的决策活动。
在任何社会中,政府决策活动都要通过一定的制度、组织渠道、机制和程序体现出来。
1.政府政策决策过程中政府公民参与的制度安排比较虽然我国已经具有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往往是流于形式主义,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不够完善,并且也没有将公民参与用法律保护起来。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1完善政府与公民沟通渠道 (1)推广 网 络 听 证 等 新 型 沟 通 渠 道。2015
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网络听证会,广受好 评。人们认为网络听证会作为政府和媒体的新型 沟通渠道,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线上的参与和互 动,最大程度地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成本,为公民参 与政策全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新方式应当 积极推广、广泛应用。
二、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面临的 主要障碍及成因
1实时沟通渠道不畅通 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需要政府和公民间实时
且有效的沟通,实时沟通能够增进双方的理解和 认同,从而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政 府与公众还未能实现高频率、连续性的沟通,沟通 渠道尚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传统沟通渠道难以满足高频率官民互动的要求, 但这恰恰是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的基础。受时 间、空间的限制,公众很难通过传统沟通渠道及时 与政府沟通,也难以掌握政策的变化走向。即使 通过传统沟通方式能勉强实现公民参与政策全过 程,也将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成本过高,不 是长久之计。二是新型沟通渠道没有被广泛运 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官民沟通渠道也有所创新, 出现了网络听证等新方式。网络听证即通过网 络、直播等方式进行电子政务听证,公众只要对着 屏幕轻按鼠标,便能立即向听证机构表达意愿,参 与讨论,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但是这种新
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需要政府及时更新、完 善信息。信息公开的程度决定着公民的参与范 围。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是更大范围的参与,信 息的价值变得更高,这也就需要政府在法律允许 范围内更广泛地公开信息。但是,政府信息公开 滞后、信息公开范围缩小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阻碍 了公民参与政策全过程,成为民主行政进程中的 拦路虎。作为政策执行者、信息发布者的部分官 员难辞其咎,因为他们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公民参与,具体表现为:一是精英决策观念在有 些官员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习惯以居高临下的 方式处理问题。他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内部 事务,公民没有必要详细了解政策发展全过程,也 不希望公民看到透明化的政府。有些官员即使开 展了“阳光 政 务 ”,也 只 公 开 次 级 信 息,对 涉 及 公 众核心利益的信息讳莫如深,公开流于形式,进而 影响了 公 民 的 参 与。二 是 政 府 官 员 也 有 “经 济 人”属性,也 会 追 求 个 人 利 益 最 大 化,“各 个 人 过 去和现 在 始 终 是 从 自 己 出 发 的 ”[7]。 当 部 门、个 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不一致时,官员就会通过不及 时公开政策信息等方式阻挠公众参与决策,使得 他们与公众信息不对称,降低政策实施的透明度, 约束公民的参与和表达。本文指出官员的这两种 观念并非意在批评官员的思维,而是强调这两种 观念可能导致官员不及时公开信息。要想使公民 参与更加顺畅,务必要克服信息不透明、公开不及 时的障碍,努力超越这一局限。 3公民参与能力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视角下的政策过程发布时间:2011-09-28 09:39 作者:霍海燕字号:大中小点击:157次参与——回应构成了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的互动机理,呈现出三种模式。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受到条件和变量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特点。
日益活跃的中国公民社会积极参与政策过程,对政策过程产生了双重影响。
目前我国公民社会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一系列制度创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成熟和政策过程变革。
公民社会是指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由公民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它包括组织层面的民间组织和价值层面的公共舆论。
公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在西方经历了第三次分离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更多的是指独立于国家和市场之外的自愿结社和公共舆论。
从中国现实来讲,公民社会正处于兴起阶段,民间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公民更多地是借助于各种媒介在公共领域对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议论。
由于公共政策是对利益诉求的一种回应,利益诉求是公民个人或公民社会组织所表达的呼声或需求,而公共舆论恰恰反映的是公众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相对一致的意见和态度。
所以,我们将“公共舆论”也纳入了公民社会的研究范畴。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是在改革开放后产生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发展是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历史背景。
由于中国与西方在公民社会形成背景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公民社会呈现出政府主导性、发展性、不规范性和不平衡性的自身特点。
兴起后的公民社会积极参与政策过程,影响政府对政策的导向。
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的互动机理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这场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自治化为取向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家与社会关系开始调整,为公民社会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土壤和活动空间。
以社团为例,根据民政部公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接近42.5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3.5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6.8%,民办非企业单位18.8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6%,基金会178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90个。
公民社会的兴起表明公民主体意识增强,公民深层次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公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影响国家政策,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和政治价值。
政治体系作为能够为社会分配价值,并设法使社会成员把这种分配作为义务予以接受的公共权力组织,在我国主要由执政党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组成。
它们负责和主导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
从我国政治体系的性质来讲,执政党组织和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是人民公仆,执政为民是其工作宗旨,出于贯彻群众路线、提高政策质量、增加政策的可接受性等目的,执政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具有回应公民社会政策参与诉求的内在动因。
基于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参与——回应就构成了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的互动机理。
公民社会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利益诉求,形成了对政策的态度,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输入到政治体系,政治体系将这些“政策原料”进行加工转换,然后输出对公民社会回应的结果。
参与——回应呈现出三种模式:一是“建言——回应”模式。
该模式指公民社会积极主动介入政策过程,对某些重大政策问题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受到政治体系的重视和回应。
二是“引导——回应”模式。
该模式指有关部门主动邀请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听取公民社会的政策建议,如听证会。
三是“维权——回应”模式。
该模式指当政策行为损害了某利益群体的利益时,公民社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建议终止政策、修正政策,或完善政策,政府对此做出回应。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条件和变量公民社会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参与政策过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条件的具备程度决定了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力度。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条件有应然条件和实然条件。
应然条件是指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处于理想状态下所需要的条件。
考察现实世界中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所具有的条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互动互适互促所具有的条件。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应然条件包括多元的利益结构、良好的公民意识、高度的政治民主、开放的政策过程、优良的制度环境。
应该说,从政治文明的视角来看,这些条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实然条件是指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现实条件和具体背景。
如果以应然条件为参照系,那么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实然条件是:多元利益结构初步形成、公民意识开始觉醒、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政策过程的开放性相对滞后、公民社会的理性化程度不足、制度环境亟待改善。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实然条件告诉我们: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条件基本具备,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表明中国公民社会正处于兴起阶段,对政策过程的参与和影响是有限的。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存在着政治结构、制度环境、政治文化、民间组织和社会资本五大变量。
五大变量之间既互为变化的条件,又互为变化的结果,即某一变量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动,进而导致中国公民社会对政策影响力的变化。
比如,政治结构自身变化对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产生重要变数:一是政治结构的变化带来公民社会参与指向的变化;二是政治结构理念的变化决定了公民社会参与和影响政策过程的程度和范围。
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变量关系转化不但受到自变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因变量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变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推动影响着政治结构、制度环境、政治文化、民间组织和社会资本的变动和发展走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推动下五大变量的变化速度不尽一致,某一变量会出现或快或慢的变化,但总体变化趋势是:政治结构调整、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政治文化转型、民间组织成长、社会资本发育,公民社会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特点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环境和公民社会自身因素的影响下,作为兴起阶段的中国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参与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参与政策过程的范围不均衡。
中国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参与更多体现为对政策制定的参与,其次是政策执行的参与,对政策评估参与得较少。
在政策领域方面,公民社会对政治性弱公益性强的政策领域影响力大,对民生领域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关注度或政策呼声比较高。
在区域方面,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公民社会组织比较多,政策影响力较强,相反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公民社会参与和政策影响力较弱。
第二,官办组织和草根组织的参与方式不同。
由于官办组织一般脱胎于政府部门,或由政府牵头而建立,它们通常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拥有着雄厚的组织资源、制度资源和人脉资源。
因而,官办组织和草根组织寻求利益表达空间、进行政策参与的方式不同。
官办组织多采用制度化政策参与方式,而草根组织则多采用非制度化政策参与方式。
第三,人民团体的影响力凸显。
在我国公民社会组织中8大人民团体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与党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使其获得了大量的权力资源、组织资源、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这种资源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团体在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强化了人民团体的政策参与效能。
第四,媒体曝光引发的政策参与效能趋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为公民社会的政策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
媒体具有汇聚公共舆论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发挥着表达民意诉求、监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功能。
从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实践看,以媒体对典型事件曝光为诱因的公民政策参与的影响力比较大,对政策问题的建构或政策的完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特点说明: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范围及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度和信任度。
面对中国公民社会日益高涨的政策参与诉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国家权力,给公民社会提供更多的参与方式和渠道是一种理性选择。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影响公民社会的政策参与,对政策过程产生了双重影响。
其积极影响有:一是增加政策过程的透明度。
公民社会积极参与政策过程对政府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政府开放更多的政策资源,促进政策过程的“阳光”操作。
二是促使政策主体从单一到多元。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策过程基本上由政府主导,形成“精英决策”模式。
改革开放后,公民社会积极参与政策过程,打破了政府对政策过程的垄断,逐步形成多元政策主体。
三是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
由于在政策制定阶段,公民社会积极表达利益诉求,其政策建议被决策者采纳,提高了公众对政策的可接受性。
四是强化政府的回应性。
政府对公民社会政策诉求的积极回应,促进了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和谐关系的建设,增强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五是实现社会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各利益团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政府的政策过程。
实际上,公共政策是各利益团体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产物。
利益博弈有利于政府进行利益协调和利益综合,防止少数人对政策过程的支配,保证政策过程的相对公平。
中国公民社会正处于兴起阶段,自身也存在诸多缺陷,正如萨拉蒙所说的,民间组织不是“完美无瑕的概念神话”。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主要有加大政策合议的难度、政策倾向于强势群体、降低政府的政策效率、扩大政策过程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等。
总体看,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居于主导地位。
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和政策过程的一系列变革,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产生的消极影响会逐步规避或减少。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制约因素目前,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不管从公民社会自身,还是从政府方面都有一些制约因素。
公民社会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有:一是公民个体层面,表现为公民参与意识不强,公民参与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民间组织的数量少、活动范围有限,尤其政治参与和政策倡导型的民间组织占的比重较小。
二是公民社会组织层面,表现为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意识不强;自身民主治理和制度建设滞后;公民社会组织的资源不足;公民社会组织的独立性有待增强;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等。
三是公民社会价值层面,表现为公共舆论缺乏应有的自主性;各社会群体利用媒体参与政策过程的不均衡;过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媒体对公共舆论的操控;公共舆论影响政策过程的非理性与情绪化。
政府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有:一是部分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未能转变,不愿开放政策过程,对公民社会参与政策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担心公民参与会增加政策成本、降低政策效率。
二是政策过程的开放程度不高,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范围和深度有限,各类民间组织无法获得平等的参与地位与参与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