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
更,。
2、【拏】。
3、【拥毳衣炉火】。
拥,毳,。
4、【雾凇沆砀】。
雾凇,。
沆砀,。
5、【长堤一痕】。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更,。
7、【三大白】。
白,。
8、【客此】。
9、【舟子】。
10、【相公】。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四、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写景美句,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作者之痴。
【教学重点】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积累的有关西湖的诗句。
教师预设整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等诗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读音障碍读中清(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学生起来评价,指出问题再朗读;2.生根据多媒体课文停顿划分,听课文示范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3.学生根据录音齐读课文。
部编版九上 《湖心亭看雪》
6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 现出特立独行(超然脱俗)、率性任真的一面。
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 人格(冰雪人格)的追求
痴情,隐含淡淡的故园之思和故国之悲, 透露无限的惆怅和淡淡的哀愁。
中心;本文记述了一 次湖心亭看雪的往事, 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 净之美,以及亭上遇 人之乐,体现了作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 水之乐,痴迷于世俗 之外的闲情雅致,隐 含着淡淡故园之思、 故国之悲。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6.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判断句)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 以 寄 僧 赏。
4.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 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5.【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 【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__家__国__之__思____; 【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___自__然__之__乐_____。
撑(船)
拏:____________________
裹、围
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毳:__________鸟__兽__的__细___毛___________
(3)雾.凇.沆.砀. 雾凇:_____天__气__寒___冷__时__,__雾___冻__结__在__树___木__的__枝__叶__上
_________形__成__的__白___色__松__散__冰___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3湖心亭看雪(含答案)
13湖心亭看雪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及.下船()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雪”是娱情之物,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是金陵人,客.此()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余.住西湖。
:②是.日更定矣。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大雪..三日。
:⑤是金陵人,客.此。
:⑥拥毳衣炉火..:⑦与余舟一芥.:2、一词多义:是:①是日更定:②是金陵人:一:①一白:②长堤一痕:更:①是日更定矣:②更有痴似相公者: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白:①一白:②强饮三大白而别:绝: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以为妙绝:③来此绝境:与:①天与云与山与水: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焉: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雕栏相望焉: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①见余大喜: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判断文言句式:①更有痴似相公者: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③拉余同饮:④是金陵人: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①?”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②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盍(hé)去诸:盍,何不。
诸,“之乎”的合音。
何不赶走它呢?②若之何:为什么,怎么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去.饥寒犹远/去.国怀乡B.是非若.所知也/若.夫阴雨霏霏C.乞.猫于中山/乞.人不屑也D.弗食.鸡则已耳/食.不饱力不足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非若所知也。
第13课《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思考: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 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 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 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 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 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 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文章末尾还写到舟 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湖心亭看雪
新课导入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 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 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 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 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 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 入山隐居、著书,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 深的修养,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风格流丽 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明亡之后怀 旧的伤感情绪。
板书设计:
看雪年月、地点和环境
湖 心
西湖雪景பைடு நூலகம்
亭
看 亭中会客
雪
人生感慨
记叙 议论 抒情
知识拓展延伸
白描,一种描写的方法。
①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 见其人。 ②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③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另一方面,张岱之“痴”还缘于他心中挥之不去的 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 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 痴迷于感伤怀念故国。
小结
课文以清新淡雅之笔,记叙了作者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 的经过,描绘了一幅风韵绰约、气象雄浑的江南湖山雪景 图。突出了作者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情怀,表达了 淡淡的愁绪以及故国之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 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 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显露出深沉的故国之 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乐趣,风格特殊。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 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 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 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 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还。痴似,痴于,痴过。 痴,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 山水、淡泊孤寂的特殊个性。 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花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作者到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 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 点,这正流露羁縻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 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 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 一大特色。
写法探究
请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 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知识链接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 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 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 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 人墨客到此赏景。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一 览无余,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运用白描,简洁地勾画了一幅人与自然融合、 富有意境的湖山夜雪图。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既透露出作者 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 寞之感。
天地苍茫,人生微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景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如此评价张岱:
开头“崇祯五年十二月”
痴?
独!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遗世独立,不 随流俗;
更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忆之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红楼梦》
活动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要求:带着理解,融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把握好语速、语调和语气。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 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 耶有用没用?
——张岱《自题小像》
推荐阅读:《陶庵梦忆》(张岱)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半世尘缘与中年以后生活艰辛的 全部密码,书中每一言每一语都凝结一个时代终结之 后的张岱内心深处那一把辛酸血泪,表达了他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决绝。书中记述西湖的景、杭州的人、 江南的事,文字精练,字字珠玑,余韵袅袅,篇篇可 读。这本书值得我们去阅读。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
更,。
2、【拏】。
3、【拥毳衣炉火】。
拥,毳,。
4、【雾凇沆砀】。
雾凇,。
沆砀,。
5、【长堤一痕】。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更,。
7、【三大白】。
白,。
8、【客此】。
9、【舟子】。
10、【相公】。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四、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第13课《湖心亭看雪》 (共15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3.《湖心亭看雪》
语文/九年级上册
1、积累文言词语,能根据注释,准确翻译 句子,理解文意。 2、熟读文章,了解白描的手法,感悟西湖 雪景的美。 3、反复品读课文,理解张岱的“痴”,感 悟他的雅情雅趣和故国之思。
杭州西湖,作为千古名胜,自古以来就收获了无数文人 骚客的赞美和称颂。白居易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 没马蹄”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西湖;杨万里用“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夏天妖娆妩媚的西湖;孙 锐用“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写出了秋天如诗 如画的西湖。有人说,杭州西湖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 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雪后的杭州西湖,究竟有着怎样 奇丽独特的美景呢?今天,就让我们追随清代文人张岱的脚 步,去赏一赏冬天里如梦幻般的西湖美景,去领略一下张岱 在大雪后游湖看雪的独特情怀。
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人或叙一 件事,力求简洁、传神。
“西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拉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
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字来准确评价张岱?
痴
2、张岱的“痴”,体现在哪些地方?
①品“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痴人”张岱痴迷 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情趣 ,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忆之中。他的痴心痴情令人动 容,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我 们应该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辩证地借鉴。老师 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体会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 的故国之思。让我们学习张岱,做热爱自然,性情高 雅的人。超越张岱,做积极入世,富有价值的人。
《湖心亭看雪》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
更,。
2、【拏】。
3、【拥毳衣炉火】。
拥,毳,。
4、【雾凇沆砀】。
雾凇,。
沆砀,。
5、【长堤一痕】。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更,。
7、【三大白】。
白,。
8、【客此】。
9、【舟子】。
10、【相公】。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余.住西湖。
:②是.日更定矣。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大雪..三日。
:⑤是金陵人,客.此。
:⑥拥毳衣炉火..:⑦与余舟一芥.:2、一词多义:是:①是日更定:②是金陵人:一:①一白:②长堤一痕:更:①是日更定矣:②更有痴似相公者: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白:①一白:②强饮三大白而别:绝: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以为妙绝:③来此绝境:与:①天与云与山与水: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焉: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雕栏相望焉: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①见余大喜: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判断文言句式:①更有痴似相公者: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③拉余同饮:④是金陵人:三、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①?”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②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盍(hé)去诸:盍,何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
张岱
表扬
方怡情、李学焜、杨瑷玮 杨沣力、谢婷娜、孙骏威 唐思捷、苏小雅、杨新爱 陈星宇、汪逸凡、张思雯
学习目标
• 1.朗读背诵课文,能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 2.学习白描手法。 • 3.理解文中作者的痴意,体会作者淡薄孤寂,钟情
山水的情怀。
一读湖心亭看雪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另一方面,张岱之“痴”还缘于他心中挥之不去 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主旨
• 本文通过写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 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 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 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 痴行痴景痴人痴心,雅情雅趣永存世间!
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 这个“痴”字?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赏析语言
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及/下船,舟子/喃喃( gèng
)z曰:“莫说/相公痴,更( qiǎng
)有/痴似相公者!”
nán
gèng
整体感知
听录音跟读
1.朗读指导
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 要流畅自然,一是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 忌硬背。
三赏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教案赏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
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
“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湖中人鸟声俱绝”,逼人。
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
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
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
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
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
反映作者的感情。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 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 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使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故乡的深 冬的原野,表露了蕴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 的悲凉。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代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今义:跟“黑”相对的颜色。
(二)一词多义 1.是:是日(这 代词) 是金陵人(表判断 判断动词) 2.更:更定矣(gēng,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量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g,还 副词) 3.白: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4.一:上下一白(全 副词) 余拏一小舟(一只 数词)
痴于“景”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 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 效果”。这几句描写,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 “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把长堤、 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人用白描 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 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2、间接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全景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 鸣断绝,寂寥凄清。
痴于“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 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 的世界
2. 赏析写景句子,学习白描手法。 3. 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体会其家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故事背景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
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三、翻译课文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崇祯五年:即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这一天。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定:止,停。
拏(ná):携,带。
毳衣:细毛皮衣。
毳(cuì),细毛。
雾凇:雾气和水汽。
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
芥(jiè),小草。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
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解析版)
第12课湖心亭看雪★第一步基础巩固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拏.一小舟(ná) 毳.衣(cuì) 长堤.(dī)B.雾凇.(sōng) 沆.砀(hànɡ) 喃.喃(nán)C.更.定(gèng) 相.公(xiànɡ) 崇祯.(zhēn)D.一芥.(jiè) 强.饮(qiǎng) 铺毡.对坐(zhān)【解析】“更”应读“gēng”。
【答案】C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矣(3)余拏.一小舟(4)拥.毳衣炉火(5)雾凇沆砀..(6)舟中人两三粒而已..(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9)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0)及.下船(11)舟子..喃喃曰(12)更有痴似.相公者【答案】(1)消失 (2)这天 (3)撑(船) (4)裹、围 (5)白汽弥漫的样子(6)罢了 (7)哪能 (8)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9)客居此地(10)等到,到了 (11)船夫 (12)像,相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及.下船/②过犹不及.B.①上下一.白/②长堤一.痕C.①是.日更定矣/②是.金陵人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哀转久绝.【解析】A项分别是“等到”“达到;B项分别是“全”“数量词,一道”;C项分别是“这”“判断词”;D项都是“消失”。
【答案】D4.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思而.不学则殆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怒而.飞D.乃记之而.去【解析】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A项,连词,表转折;B项,连词,表并列;C项,连词,表修饰;D项,连词,表顺承。
【答案】D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湖心亭看雪”中“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
湖心亭看雪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铺毡对坐
Zhān
余挐一小舟 ráo
义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 客此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了传世__________(成就)。
❖ 好一个张岱,你痴景,痴情,痴心,雪是你 节,冰是你志,天地任你逍遥驰骋。
❖ 张岱,一叶扁舟,载不动你几多愁,幸好, 还有你的文字,承载起你的酸楚,承载起你 切肤的亡国之痛,承载起你屹立不倒的高尚 灵魂。
莫说“相公”痴,莫 说“金陵人”痴,更
有痴似他们的你们!
平 湖 秋 月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自读课文并了解大意:
1、说说你难以理解的字、词、 句。
2、用最简洁的话分别说说两段 各写了什么?
请用一个字概括:作 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古今
知多少?
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 你,_____(姓名),是我心中的“痴者”, ❖ 正是因为你痴迷、执着于__________,才有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 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夜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持有一份情怀,坚守一种节操,直到天荒地老!
字音
拥毳衣炉火 cuì
雾凇沆砀 Sōng hàng dàng
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 梦。……偶 拈一则,如游旧径, 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陶庵梦忆自序》
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பைடு நூலகம்,顺治帝登基;顺 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 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说说文中写景有什么特色,你认为哪个词写得好?为什么?
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从”一痕“”一点“”一芥“到”两三粒“有什么规律? 从中可看出张岱追求怎样的山水之境?
天人合一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
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 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 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 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 入山著书以终。晚明小品文的 代表作家 代表作:《陶庵梦忆》 和《西湖梦寻》。
祯
zhēn sōng
毳
cuì
凇 堤
毡
ngdà ng 沆砀 hà 芥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更定 地点:西湖,前往湖心亭 人物:余,舟子,两金陵人,童子 余独往湖心亭看雪,喜遇知音, 事情:
强饮三大白而别
夜半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巧遇知音。
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 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痴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岱的“痴”?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
材料一 “ 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 崇祯十七年(1644) 明朝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 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人山中著书; 1647 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 “金陵” 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 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亡国的沉痛 故国的怀念 在贫困衰败中固守对故国的“痴心”
gèng
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交流) 圈画出重要的或还不解的字、词、句。
一词多义
一小舟( 一 )
一 是
是日更定(
这)
上下一白( 全 )
是金陵人(
是 )
更有此人( 还
)
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
)
是日更定矣( 古时计时单位
上下一白(
白
白色 )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泛指酒杯
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
绿最 杨爱 阴湖 里东 白行 沙不 堤足
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元 薛昂夫
张岱
。
湖 心 亭 看 雪
湖 心 亭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 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
--清· 王士祯· 《题秋江独钓图》
运用量词,千锤百炼,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 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很少 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 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 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 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雪景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
自然质朴 不事雕琢
痴情
记忆中的那晚,张岱遇上了谁?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似” 是什么意思?张岱与他在亭上遇到之人有何相似之处?
这里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情趣爱好。这样的情趣爱好有什么 特点呢? 遇到后,张岱还和亭中人喝了酒。他们心情怎么样?
痴心
还有相似处吗?
都客居杭州
“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 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 请小组结合材料讨论。
喃
dī zhān
jiè
nán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我能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
B. 天与云与山与水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我能读出下列句子的语气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欣赏朗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是日/更( ) 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 /毳( )衣炉火, gēng ná cuì sōng 独往湖心亭 /看雪。雾凇( )沆( )砀( ),天 /与云与山与水, hàng dàng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jiè dī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 )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 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zhān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gèng (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 /金陵人,客此。及/ qiǎng 下船,舟子/喃喃 ( )曰:“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 nán 相公者!”
痴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痴迷于感伤怀念故国。 超凡脱俗,淡薄孤傲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比较阅读
描写手法 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
《江雪》
比较阅读
描写手法 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
《江雪》
白描
烘托
清高自赏 淡淡愁绪 内心的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