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习语指的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若从广义的角度讨论习语,那么习语可以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我们到知道,英语和汉语都历史悠久,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有的含蓄幽默,有的严肃典雅,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形象生动、妙趣横和,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但是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H.P.Grice教授曾把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
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习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2]
那么何为习语呢?习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
[3] 习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
习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4]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
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 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
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ook(land)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
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6]在讲述有人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
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
“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 re temperate。
2. 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习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
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习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习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
英习语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习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习语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 la 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习语;而汉习语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习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习语;英习语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习语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
3、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
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
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 cat has nine 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
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
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 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 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
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4、宗教信仰差异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与宗教信仰有
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
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
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 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5、典故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 (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在中国典籍中,习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
《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
而英语典故习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习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
[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当然,英语习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习语。
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
来自法语的习语有: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汉习语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习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
因此,翻译习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
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
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
”所以,在把英习语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习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只有多注意英习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习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
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
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
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
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
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
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
采用直译的习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习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
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
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意译法
一些英习语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
造成误解等弊病。
例如,Achilles’s 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
这样的例子还有: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3.对等翻译
习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
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习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有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习语来翻译英语习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冯庆华,1995:144)
如:1)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2)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3)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4)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4.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习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习语的含义。
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
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例如:1)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2)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3)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结束语
习语历史久远,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
它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以凝练、警策、对仗、和谐、形象、寓意精辟、富有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所以通过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视野,还可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p186
[5]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 [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