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序(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搜狗百科
四库全书总目—搜狗百科全书200卷。
著录图书3401种,79309卷,存目6793部,93551卷。
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书籍更完备。
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大类下又分小类,小类下又分子目。
每大类与小类前面均有小序,子目后面有按语,简要说明此类著作的源流以及划分类、目的理由。
该书著录了清乾隆以前包括哲学、史学、文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文化典籍一万多种,为我国收书最多的目录,而且写有内容提要和评论,为学者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提供了一部翔实的书目。
但它是由乾隆钦定、督办的官修书目,在图书入选、内容著录、提要、评论等方面,都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和利益。
该书,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提要》,百卷,[清]纪昀(1724—1805)总纂。
纪昀字晓岚,又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由翰林育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土,送文达。
能诗及骈文,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
乾隆中修《四库全书》,纪昀与陆锡熊总其成,锡熊后入馆而先投,陶则终始其事。
校理《四库全书》,虽白各专门学者分任,史部邵南江(晋涵1、子部周书昌(水年),经部从子部的天文、算学类皆戴东原(震),分别撰写初稿,而别择去取,笔削考核,则皆纪陶一人任之。
昀亦自称:“余于癸巳受识校书,弹仆年之力,始勘为总目二百卷,进呈乙览。
”(《文集》卷八《诗序总义》序)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大体完成,<>收入《四库全书》各书的提要,原来本是附在书前以供皇帝审阅之用。
至于离书别行的提要,那才‘是供一般读者参考的。
原有之各书提要,当它别辑成书、单独印行时,已经过纪陶大大修改、有些地方已与原文相差很远了。
如将现在的《四库全书》(或坝”?前面所附的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逐一核对,就可证实这一点。
分类《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类比较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类比较作者:卓婷婷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4期摘 ; ;要:《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三大里程碑著作,在著录方面既有传承关系又各具特色。
本文从三部书著录的诗类书着手,分别从它们著录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书目数量、编排体例、编排次序及具体书目在三部著作里的不同存在状况等进行简单比较。
通过比较,对三部书的整体状况有简单把握。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 ;《隋书·经籍志》 ; ;《四库全书总目》成书于东汉的《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它反映了中国学术的源头。
继《汉书·艺文志》之后,唐贞观年间魏征等编写的《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清乾隆年间皇上又组织人编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学著作。
它们是中国古代目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彼此在著录上既有传承关系又各有特色。
现就三部书中诗类书的著录情况进行简单比较。
三部书在性质上都属于综合目录,其中《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和《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又属于综合目录中的史志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属于官修目录。
《汉志》是包括六艺百家文献的总目录,在分类方法上,《汉志》采用六分法,其内容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
《隋志》确立了四部分类法,《总目》继承了这一分类法。
《隋志》和《总目》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编排。
诗类书在《汉志》中从属于六艺略,在《隋志》和《总目》中则从属于经部。
在编制体例上,《汉志》、《隋志》的部类后面有小序而篇目下面无解题;《总目》小序和解题都有,解题详细地揭示了图书的内容、特点和价值,可以为研究提供很多有意义的信息。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杂史”与“别史”之异同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杂史”与“别史”之异同作者:胡钧凯来源:《牡丹》2018年第17期杂史与别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杂史是古代民间文人私下所著,具有“偏、杂、短、碎”等主要特点,并不拘泥于官方正统史书的写作形式与手法,各个作品参差不齐。
别史则是用来著录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的作品与书籍,在内容与体制上具有一定的正史风貌。
杂史与别史也有极大的史料价值,为后世学者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多种角度和充实的材料,这是杂史与别史的最大贡献。
所以,研究杂史与别史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一、“杂史”与“别史”的概念“杂史”可以归结为史部目录学的文类概念,是在正统的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种体裁之外,由私人撰写的专门用于记录帝王事迹的著述,一般只是记载一事始末、一时见闻或一家私记。
《隋书·经籍志·杂史叙》在为杂史立类时阐述:“自秦拨去古文,篇籍遗散。
汉初,得《战国策》,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
其后陆贾作《楚汉春秋》,以述诛锄秦、项之事。
又有《越绝》,相承以为子贡所作。
后汉赵晔,又为《吴越春秋》。
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
灵、献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
博达之士,憨其废绝,各记闻见,以备遗忘。
是后群才景慕,作者甚众。
又自后汉已来,学者多钞撮旧史,自为一书,或起自人皇,或断之近代,亦各有志,而体制不经。
又有委巷之说,迁怪妄诞,真虚莫测。
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謂之杂史。
”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史部七·杂史类叙》明确提出:“杂史之目,肇于《隋书》。
盖载籍既繁,难于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王嘉《拾遗记》《极家琐语》,得与《魏尚书》《梁实录》并列,不为嫌也。
然既系史名,事殊小说,著书有体,焉可无分。
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
凡所著录,则务示别裁。
大抵取其事系庙堂,语关军国。
或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但述一时之见闻,只一家之私记。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类比较
类 方法 上 , 《 汉志 》 采 用 六分 法 , 其 内容分 为 : 六艺 、 诸子 、 诗 赋、 兵书 、 数术、 方 技六略 。 《 隋志》 确立 了四部分 类法 , 《 总 目》 继承 了这一分类 法 。《 隋志》 和《 总 目》 将 图 书分 为经 、 史、 子、
集 四大 类编排 。诗类 书在 《 汉志 》 中从属 于六艺 略 , 在《 隋志》 和《 总 目》 中则从属 于经部 。 在编 制 体例 上 , 《 汉 志》 、 《 隋志 》 的部 类后 面 有小 序 而
三家 , 二百 九十 四篇 。顾 实《 汉 志讲疏》 : ‘ 今计施 、 孟、 梁丘 今
文 经及章 句共三 家 ……合计 适符 十三 家之 数 。其施 、 孟、 梁 丘 三 家经 三 十 六篇 除 图不 计 外 ,故 合 计适 得 二 百 九 十 四
篇 。” 关于数量 不一致 的问题 , 《 注 释汇编 ・ 序 文》 也 提到 : “ 师
诗类 “ 凡诗六 家 , 四百 一十六 卷” 。陈国庆《 汉书・ 艺 文志注 释 汇编》 ( 以下 简称注释 汇编 ) 按语 : “ 今计六 家 , 四百一 十五卷 , 少一卷 。 ” 但是在 《 汉志 》 中只有 鲁 、 齐、 韩、 毛 四家诗 。 不过《 注 释汇 编》 做 出 了解 释 : “ 按: 周 寿 昌汉 书注 校 补 : 六 家者 , 鲁、 齐、 韩、 后氏、 孙氏、 毛 氏也 。然后 氏故舆传 、 孙 氏故 舆传仍说 齐诗也 。 实 则止 四家。” 至 于卷 数 , 我 据《 汉 志》 的记 载亲 自统
来。 易 类 书 班 固记 “ 凡易 十三家 , 二百九十 四篇” 。 陈按 : “ 计 十
总 目提 要》 , 它是 我 国古代 最大 的一 部 目录 学著 作 。 它们是
读书心得——论《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书目答问》“子部”差异
读书心得——论《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书目答问》“子部”差异子部在目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总目》,再到《书目答问》(以下简称《汉志》《总目》《答问》),目录之演变实蕴含不同的学术思想。
比对三者的子部文献,总结其体例、内容等方面的差异,研讨其学术立场与观点,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汉志》成书于东汉,由班固在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基础上编纂而成,收录西汉及以前的典籍。
其中《诸子略》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共10类。
《总目》成书于清代,由乾隆皇帝主持,纪昀等编纂,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目录。
《总目》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类,较之《汉志》已有巨大发展。
《答问》是张之洞为回应学生“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1]1所撰目录,为学生阅读指示门径。
该书子部在继承《总目》的基础上,新增周秦诸子,部分类目亦有变化。
一、体例比较(一)附注“解题”日趋完善“附注”是附加的说明性文字,“解题”亦有说明之功用,不仅记录书名、卷数、作者、成书时间,还介绍其内容、叙述源流。
因《汉志》《总目》《答问》成书间隔近两千年,其说明性文字亦存在较大差异。
《汉志》以“附注”的形式说明典籍。
比如:“《晏子》八篇。
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
孔子称善与人交,有列传。
”介绍了晏子姓名、谥号和生平。
此外,部分“附注”也涉及典籍内容,如:“《谰言》十篇。
不知作者,陈人君法度”就指出《谰言》主要陈说国君的法令制度。
有些“附注”还带有作者班固的价值判断。
例如《河间周制》:“似河间献王所述也”。
虽然《汉志》带有“附注”的条目不多,形式也比较简单,却有开创之功。
《总目》采用“解题”的形式详细解释所收典籍。
正如四库馆臣在《凡例》中说:“每书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论世知人,次考本书之得失,权众说之异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皆详为订辨,巨细不遗,而人品学术之醇疵,国纪朝章之法戒,亦未尝不各昭彰瘅,用著劝惩。
四库全书提要总序,小序简体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经部经部·总叙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散,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维。
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学脉旁分,攀援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如《论语集注》误引夏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承中《四书通证》即缺此一条,以讳其误,如王柏删《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材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未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
空谈臆断,考证必疏,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源,国初诸家,其学征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要其归宿,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
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
盖经者非他,既天下之公理而已。
今参稽从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孝经、曰五经总类、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小叙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以风谣,《礼》寓以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瑷、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汉书艺文志序的原文及翻译
汉书艺文志序的原文及翻译摘要:一、引言- 汉书艺文志序的背景与意义- 汉书艺文志序的内容概述二、原文及翻译1.原文概述2.原文翻译3.原文解析三、汉书艺文志序的影响与价值1.对古代文学的贡献2.对后世的影响3.当代价值四、结论- 汉书艺文志序的历史地位- 对汉书艺文志序的评价正文:一、引言《汉书艺文志序》是汉代班固所著《汉书》中的一篇序言,是对当时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一次系统性总结。
它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对其原文及翻译进行详细阐述。
二、原文及翻译1.原文概述《汉书艺文志序》原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先秦至汉初的文学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对汉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展望了文学的未来发展。
2.原文翻译(1)先秦至汉初的文学发展状况原文:“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翻译:孔子去世后,微言大义逐渐消失;七十子去世后,儒家大义开始偏离。
因此,《春秋》分为五个学派,《诗经》分为四个学派,《易经》有数个传注。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斗争错综复杂,学术上也是真伪分明、互相争论,诸子百家的学说众多而又混乱。
秦朝统一后,认为这种状况是一个祸患,就焚毁儒经,想用来使百姓变得愚昧无知,利于统治。
汉朝建立以后,改革了秦朝的弊政,大量收集图书,广泛开辟了献书的途径。
到了孝武皇帝时期,书籍残缺简略,礼仪败坏,乐曲崩溃,皇帝感叹地说:“朕非常忧虑!”(2)汉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原文:“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四库全书各部小序
四库全书各部小序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
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
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
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
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
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
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如《论语集注》误引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存中《四书通证》即阙此一条以讳其误。
又如王柏删《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
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
空谈臆断,考证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
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
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
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
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
今参稽众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孝经、曰五经总义、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史部总叙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
莫简於《春秋》,莫详於《左传》。
《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
此作史之资考证也。
丘明录以为传,后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
此读史之资考证也。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
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儒者好为大言,动曰舍传以求经。
毛诗序的基本介绍
毛诗序的基本介绍毛诗序是汉代人为《诗经》所作的序,著名的诗歌理论,分为大序和小序。
大序为《关雎》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毛诗序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关于毛诗序的基本介绍产生于春秋中期的《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纯文学作品,因此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实际上是文学的代称,关于诗的理论批评也就具有文学批评的普遍指导性。
先秦诗论起于儒家,宗法儒学,从理论上强调言志,很早就提出了“诗言志”这一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
《尚书·虞书·舜典》曾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即便《舜典》绝不是三代之文,可能出于战国,甚至更晚,然而“诗言志”的观点则肯定由来已久。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即载文子告叔向曰:诗以言志;到战国时,《庄子·天下》与《荀子·儒效》也都分别讲过“诗以道志、诗言是其志也”的话。
而这里所说的“志”,是指与修身、治国也就是政治、教化密切相关的志向、怀抱,属于理性的范畴。
由此可见先秦诗论尚未明确涉及诗歌情感性的特质,没有抒发内心情绪的“诗缘情”的自觉认识,故此是片面而不完整的。
首先接触到诗的情感特征,并将其与言志联系在一起予以较系统地论述的,则是完成于汉代的《毛诗序》。
另一说“志”所表达的内容不仅限于理性的范畴,即不限于修身、治国也就是政治、教化密切相关的志向、怀抱。
案:志,《说文》从心之声。
志者,心之所之也。
《毛诗序》有所谓大序、小序之说。
小序是指传自汉初的《毛诗》三百零五篇中每篇的题解,大序则是在首篇周南《关雎》题解之后所作的全部《诗经》的序言。
这里所说的《毛诗序》即指大序。
关于《毛诗序》究竟出于何时、何人之手,这是自汉代以来一直聚讼纷纭的一段公案,至今也未能圆满解决。
据《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当时就有《毛诗》二十九卷与《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两种,而班固只说: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
大小序(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
《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
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淆亂。
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
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
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
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會向卒,哀帝複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
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
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總序)……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故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
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
(小序)……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住清虛可以為治。
……右陰陽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于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右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
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序原文及注释
《汉书・艺文志》序原文及解释原文: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 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解释:•“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从前孔子去世后,精妙的言论就中断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思想和言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去世后,其独特的、精深的言论见解难以再有人能够准确传承和发扬,所以说“微言绝”。
•“七十子” 指的是孔子的众多弟子,据说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人,这里概称“七十子”。
这些弟子去世后,对于经典的阐释和理解就出现了分歧,即“大义乖”。
这反映出在孔子及其弟子之后,儒家学说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变化和挑战。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春秋》这部经典被分为了五家,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
这五家对《春秋》的解读和注释各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诗》即《诗经》,分为四家,分别是鲁诗、齐诗、韩诗、毛诗。
不同的流派在对《诗经》的理解、阐释以及诗歌的流传版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易》即《易经》,有田、施、孟、梁丘、京氏、费氏、高氏等几家的传承和解读。
•“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战国纵横”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合纵连横的策略被各国所采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小学类小序注析
2
六书。其学主要为幼仪之类,六书只是六艺之一,还是“有余力”才学的,为小 学所教之“末”。
四库子部总叙小叙
四库子部总叙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
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
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後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
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
儒家尚矣。
有文事者有武备,故次之以兵家。
兵,刑类也。
唐虞无皋陶,则寇贼奸宄无所禁,必不能风动时雍,故次以法家。
民,国之本也;谷,民之天也,故次以农家。
本草经方,技术之事也,而生死系焉。
神农黄帝以圣人为天子,尚亲治之,故次以医家。
重民事者先授时,授时本测候,测候本积数,故次以天文算法。
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
百家方技,或有益,或无益,而其说久行,理难竟废,故次以术数。
游艺亦学问之馀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艺术。
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观者也。
诗取多识,易称制器,博闻有取,利用攸资,故次以谱录。
群言岐出,不名一类,总为荟萃,皆可采摭菁英,故次以杂家。
隶事分类,亦杂言也,旧附於子部,今从其例,故次以类书。
稗官所述,其事末矣,用广见闻,愈於博弈,故次以小说家。
以上四家,皆旁资参考者也。
二氏,外学也,故次以释家、道家终焉。
夫学者研理於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徵事於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馀皆杂学也。
然儒家木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
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其馀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於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儒家小叙古之儒者,立身行己,诵法先王,务以通经适用而已,无敢自命圣贤者。
王通教授河汾,始摹拟尼山,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
迨托克托等修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两传。
而当时所谓道学者,又自分二派,笔舌交攻。
自时厥後,天下惟朱、陆是争,门户别而朋党起,恩雠报复,蔓延者垂数百年。
《汉书·艺文志序》(带部分注释)
《汉书·艺文志序》(带部分注释)【简介】《汉书·艺文志》,班固撰。
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保留了第一部官修目录《七略》的大概,收录了图书三十八种,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汉书·艺文志》的学术研究价值非常高,同时也是后代史书艺文志或经籍志的先祖。
后人编有《汉书艺文志考证》。
【总序】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今删其要,以备篇辑。
[注释]微言:微妙精深的言论。
燔:焚毁。
书缺简脱:书简缺漏佚失。
成帝:西汉第12位皇帝汉成帝刘骜。
【序】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传周氏二篇。
服氏二篇。
杨氏二篇。
蔡公二篇。
韩氏二篇。
王氏二篇。
丁氏二篇。
古五子十八篇。
淮南道训二篇。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图一。
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说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以下诸书不记其各家篇目)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汉书·艺文志》是我国首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大型国家文献分类目录。
东汉史学家班固作《汉书》以记载自秦以来到王莽篡汉之断代史,该书中记载律历、礼乐、刑法等“十志”,是对西汉及先秦社会的典章制度、风俗文化的总结,《汉书·艺文志》是“十志”之一,是据刘歆《七略》增补、删削而成的,是对西汉先秦时书目的目录著录。
把天下图书分为:(1)六艺略,著录极易、诗、书、礼、趣、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图书,这些都就是儒家经典或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
(2)诸子略,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
(3)诗赋略,著录了辞、诗赋、歌诗等五类文学作品。
(4)兵书略,著录了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包括了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各个方面。
(5)数术略,著录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卤占到、形法六类图书。
(6)方技略,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大体上是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的杂拌。
以上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深究》中评价《汉书·艺文志》“未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念天下书。
艺文志者,学术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汉志》不仅是我国史志目录的开山鼻祖,其中也包含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
“方技略”就是专为医药文献专门编订的目录,其中把方技类的文献书目列为四大类,又把每类医籍的具体篇目详细开列,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及其下各目。
《汉志》不仅以“六分法”为核心,以文献内涵功能展开著录分类,还以总论、四书为辅助手段,阐明了先秦至汉代包含医史文献在内的中华文化学术总体发展脉络。
通过研究《汉志》中的医学文献目录,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反映当时医药活动的医史资料信息。
而其中所体现的医学史观及所蕴涵的医学思想理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官方的正统观念,同时也留下了作者班固医学史观和医学思想的深深烙印。
《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学理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学理基础摘要:《四库全书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集大成的目录学巨作,总结了自汉刘向、班固以来历代目录著作的得失利弊,以较完善的分类体系、著录方式详细介绍了《四库全书》的各种书籍,在中国目录学史和学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标签:四库全书总目;目录学分类;大小序;提要《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体制最为完善、编制最为出色的一部集大成的古籍目录著作。
全书共分四部、四十四类目、六十六个子目;各部之首冠以总序,各类撰有小序;各书之下撰提要。
本文试图从分类、提要、大小序三个方面回溯《总目》产生的学术历史源流,阐释其编纂的学理基础。
一、古籍目录分类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递嬗中国古籍目录分类,大体经历六分到四分两大阶段,其间也出现五分、七分、八分、九分、十二分等分类方法,但都没有太大影响。
《总目》在《七略》六分法以后各种分类法的基础上,采用在分类中占正统地位的四分法,建立成熟的分类体系,推进了分类学术的发展。
六分法发端于西汉后期。
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这次“校书”,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刘歆《七略》。
《七略》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七部分,而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其余六略是登录书名的门类。
其确立的六分法奠定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基础。
东汉永平年间,班固任校书郎典校秘书,他在《七略》基础上“删其要”,编成《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六分法代表作是王俭《七志》与阮孝绪《七录》。
王俭“采公曾之《中经》,刊弘度之四部,依刘歆《七略》,更撰《七志》”,其分类基本沿袭《七略》。
继王俭《七志》之后,南朝梁阮孝绪编《七录》。
四库子部总叙小叙
四库子部总叙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
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
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後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
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
儒家尚矣。
有文事者有武备,故次之以兵家。
兵,刑类也。
唐虞无皋陶,则寇贼奸宄无所禁,必不能风动时雍,故次以法家。
民,国之本也;谷,民之天也,故次以农家。
本草经方,技术之事也,而生死系焉。
神农黄帝以圣人为天子,尚亲治之,故次以医家。
重民事者先授时,授时本测候,测候本积数,故次以天文算法。
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
百家方技,或有益,或无益,而其说久行,理难竟废,故次以术数。
游艺亦学问之馀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艺术。
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观者也。
诗取多识,易称制器,博闻有取,利用攸资,故次以谱录。
群言岐出,不名一类,总为荟萃,皆可采摭菁英,故次以杂家。
隶事分类,亦杂言也,旧附於子部,今从其例,故次以类书。
稗官所述,其事末矣,用广见闻,愈於博弈,故次以小说家。
以上四家,皆旁资参考者也。
二氏,外学也,故次以释家、道家终焉。
夫学者研理於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徵事於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馀皆杂学也。
然儒家木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
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其馀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於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儒家小叙古之儒者,立身行己,诵法先王,务以通经适用而已,无敢自命圣贤者。
王通教授河汾,始摹拟尼山,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
迨托克托等修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两传。
而当时所谓道学者,又自分二派,笔舌交攻。
自时厥後,天下惟朱、陆是争,门户别而朋党起,恩雠报复,蔓延者垂数百年。
汉书 艺文志总序
原文: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 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 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 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 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 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 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 传说,皆充秘府。
?命令光禄大夫刘向校勘经书与传注诸子之书及诗赋之作命令步兵校尉任宏校勘兵书太史令尹咸校勘天文历法占卜等数术之书侍医李柱国校勘医药方技之书
《汉书 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 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班固撰写 的,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 十志之一,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 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 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 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其 中删兵书十家,增《七略》,完成后刘向、 扬雄、杜林三家于西汉所撰写的著作。总共 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 千二百六十九卷。
至: ,指事字,从一,一猶地也。本义:动词, 回到家中倒卧休息。引申义:动词,到达。 以: ,用也,从反巳。本义:动词,婴孩与父 母相像。引申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亡:指事字。 ,逃也。从入从∟。本义:动词, 用刀杀人,血溅刀刃。引申义:动词,消失。 使: ,伶也。从人,吏聲。 本义,名词:身负重大命令的特派员。 谒者:秦汉宫名。主管接待宾客事宜。 求: ,本义:动词,追逮、抓捕动物。 引申义:动词,争取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 于:向
翻译: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 子之言,纷然殽乱。
战国时代,纵横错杂的政治形势,百家竞 起,真伪混淆,互相分辩争鸣,诸子之言 纷繁杂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 患,憂也。从心上貫吅,吅亦聲。 本义:动词,生病卧床。今义:忧虑。 燔(fan凡):形声字。从火,番声。本 义:焚烧。 灭,形声字。 从水威( xuâ)声。 本义:消灭;灭亡。今义:动词,消除, 终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
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淆亂。
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
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
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
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會向卒,哀帝複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
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
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總序)……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故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
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
(小序)……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住清虛可以為治。
……右陰陽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于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右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
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右名七家。
三十六篇。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
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此其所長也。
及譥者為之,則苟鉤鋠鋠析亂而已。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
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右從橫十二家,百七篇。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
孔子曰:“誦《詩》三百,使于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
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右雜二十家,四百三篇。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
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及蕩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
……右農九家,百一十四篇。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
播百谷,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
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
……右小說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
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
”然亦弗滅也。
閭裏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志。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
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
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今異家者各報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
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
”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諸子略大序)《四庫全書總目》:集部總敘集部之目,楚辭最古,别集次之,總集次之,詩文評又晩出,詞曲則其閏餘也。
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書無稱屈原、宋玉工賦者。
洎乎漢代,始有詞人。
迹其著作,率由追錄。
故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遺書,魏文帝亦詔天下上孔融文章。
至於六朝,始自編次。
唐末又刋板印行。
夫自編則多所愛惜,刋板則易於流傳。
四部之書,别集最襍,茲其故歟!然典冊高文,淸詞麗句,亦未嘗不高標獨秀,挺出鄧林。
此在翦刈巵言,别裁僞體,不必以猥濫病也。
總集之作,多由論定。
而《蘭亭》、《金谷》悉觴咏於一時,下及漢上題襟、松陵倡和,《丹陽集》惟錄鄕人,《篋中集》則附登乃弟。
雖去取僉孚衆議,而履霜有漸,已爲詩社標榜之先驅。
其聲氣攀援,甚於别集。
要之浮華易歇,公論終明,巋然而獨存者,《文選》、《玉臺新詠》以下數十家耳。
詩文評之作,著於齊梁。
觀同一八病四聲也,鍾嶸以求譽不遂,巧致譏排;劉勰以知遇獨深,繼爲推闡。
詞場恩怨,亘古如斯。
冷齋曲附乎豫章,石林隠排乎元祐。
黨人餘釁,報及文章,又其已事矣。
固宜别白存之,各核其實。
至於倚聲末技,分派詩歌,其間周、柳、蘇、辛,亦遞爭軌轍。
然其得其失,不足重輕,姑附存以備一格而已。
大抵門戸搆爭之見,莫甚於講學,而論文次之。
講學者聚黨分朋,徃徃禍延宗社;操觚之士筆舌相攻,則未有亂及國事者。
蓋講學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時政,其事與權勢相連,故其患大。
文人詞翰,所爭者名譽而已,與朝廷無預,故其患小也。
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嚴嵩爲察相,而以殺楊繼盛爲稍過當。
豈其捫心淸夜,果自謂然?亦朋黨旣分,勢不兩立,故决裂名教而不辭耳。
至錢謙益《列朝詩集》,更顚倒賢姦,彝良泯絶。
其貽害人心風俗者,又豈尠哉!今掃除畛域,一凖至公。
明以來諸派之中,各取其所長,而不回䕶其所短。
蓋有世道之防焉,不僅爲文體計也。
楚辭類裒屈、宋諸賦,定名《楚辭》,自劉向始也。
後人或謂之騷,故劉勰品論《楚辭》,以《辨騷》標目。
考史遷稱“屈原放逐,乃著離騷”,葢舉其最著一篇。
《九歌》以下,均襲《騷》名,則非事實矣。
《隋志》集部以《楚辭》别爲一門,歷代因之。
葢漢、魏以下,賦體旣變,無全集皆作此體者。
他集不與《楚辭》類,《楚辭》亦不與他集類,體例旣異,理不得不分著也。
楊穆有《九悼》一卷,至宋已佚。
晁補之、朱子皆嘗續編,然補之書亦不傳,僅朱子書附刻《集註》後。
今所傳者,大抵註與音耳。
註家由東漢至宋,遞相補苴,無大異詞。
迨於近世,始多别解。
割裂補綴,言人人殊。
錯簡說經之術,蔓延及於詞賦矣。
今並刋除,杜竄亂古書之漸也。
《楚辭章句》十七卷(兵部侍郞紀昀家藏本)漢王逸撰。
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
順帝時官至侍中。
事迹具《後漢書·文苑傳》。
舊本題“校書郞中”,葢據其註是書時所居官也。
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隠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向所作《九嘆》,共爲《楚辭》十六篇。
是爲總集之祖。
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叙爲十七卷,而各爲之注。
其《九思》之註,洪興祖疑其子延壽所爲。
然《漢書·地理志》、《藝文志》卽有自註,事在逸前。
謝靈運作《山居賦》,亦自註之。
安知非用逸例耶?舊說無文,未可遽疑爲延壽作也。
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古文楚辭釋文》一卷,其篇第首《離騷》,次《九辨》、《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隠士》、《招魂》、《九懷》、《七諫》、《九歎》、《哀時命》、《惜誓》、《大招》、《九思》,迥與今本不同。
興祖據逸《九章》註中,稱皆解於《九辨》中,知古本《九辨》在前,《九章》在後。
振孫又引朱子之言,據天聖十年陳說之序,謂舊本篇第混併,乃考其人之先後,重定其篇第,知今本爲說之所改。
則自宋以來,已非逸之舊本。
又黄伯思《東觀餘論》謂逸註《楚辭》,序皆在後,如《法言》舊本之例,不知何人移於前。
則不但篇第非舊,併其序亦非舊矣。
然洪興祖《考異》於“離騷經”下註曰:“釋文第一”,無“經”字。
而逸註明云:“離,别也。
騷,愁也。
經,徑也。
”則逸所註本確有“經”字,與《釋文》本不同。
必謂《釋文》爲舊本,亦未可信,姑存其說可也。
逸註雖不甚詳核,而去古未遠,多傳先儒之訓詁。
故李善註《文選》,全用其文。
《抽思》以下諸篇註中,徃徃隔句用韻。
如“哀憤結縎,慮煩冤也。
哀悲太息,損肺肝也。
心中結屈,如連環也”之類,不一而足。
葢仿《周易·象傳》之體,亦足以考證漢人之韻。
而吳棫以來談古韻者,皆未徵引,是尤宜表而出之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