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堂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 36000 元,年终奖金 8000 元,另

因其科技创新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 获得 50000 元奖励;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 年收入

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 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 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别是 ( )

A.94000 元 21000 元

B.36000 元 58000 元

C.49000 元

21000 元

D.44000 元

56000 元

2、 正在读书的小赵一家 4 人,爸爸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2万元,妈妈 在一家国企

工作,月工资 2000 元,姐姐在一家外企工作,月工资 2500元,从中 可以看出,小赵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B.按劳分配所得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3、 “做蛋糕 ”与“分蛋糕 ”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 “蛋糕”做大,

又要把 “蛋糕”分好, “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 “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 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

A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

活的关系

4、在新华网举行的 “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 ”调查中, “收入分配”问题位居 榜首。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体现 “初次分配也 )

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5、 (09江苏高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 “再

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的措施是(

A 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 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6、 (10 江苏高考) 2010 年 1 月 22 日,江苏省宣布自 2 月 1 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 准。

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 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④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 ② ④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④

7、在企业分配中, 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 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终将限制企

业的发展。这说明(

B .要贯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 •初次分配和再分

配都要注重公平

、综合探究

要注重公平 ”的措施是 ( 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C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党和政府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统一,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的

主题探究活动,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06-10年我国GDP 财政收入、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比

06 07 08 09 10

年份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 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

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

0.48。06至10

年,劳动报酬占 GDP 的比重由41%下降到38%,企业盈余占 GDP 的比重由39%上升到 42%。

请你揭示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从生产与分配的角度提 出解决思路。

(课后探讨)材料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在

“患寡”的年代,将“先富”当作重点去抓,是时势所逼。改革开放 30余年,中国 GDP 总量已跃居世界第

二,“贫寡之忧”不再如当年那样迫切之际,“不均之患:也就是对社会 不公平现象的忧虑、痛恨,对社会公

平的憧憬、寄望,就成为整个社会、公众自下而上的头 等愿景。顺应这一形势,“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遵循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 酬

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与此前发展 中较多追求“国富”

相比,将更加追求“民富”。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更加追求“民富”?结合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 法的知识探由追求“国富”转变为更加追求“民富”的理论依据。

母 GD 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 —'l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