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新近修改及启示
日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及启示

日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及启示发布日期:2009-03-27 17:36:462 006年6月7日,日本国会通过了被称之为日本版“萨班斯法案”的《金融商品交易法》,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及审计的要求列入法律。
此后,日本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企业会计审议会于2007年2月1 5日正式发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管理层评价与审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控制的管理层评价与审计准则实施指引》,该准则从2008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以及公认会计内部控制鉴证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指导。
而内部控制及其相关规范的建设,也一直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的工作重心之一,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也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评价、鉴证指引的征求意见稿。
日本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与我国有相似之处,相类同的环境必然使得内部控制框架、审计准则的制定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性,因而,研究日本的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对我国相关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由“内部控制结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及报告”以及“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审计”--音13分构成。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本部分主要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的、基本要素等内容以及经营者对内部控制的构建责任。
在借鉴美国sox去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日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六个控制的六项基本要素。
关于目的方面,除了国际通行的提高业务的有效性及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度、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三个目的外,考虑到日本资产的取得、使用及处分时,适当的程序及确认等非常重要,又增加了“资产保全”的目标。
同时,列示了内部控制的要素,除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等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五要素外,考虑到由于信息系统反馈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相关,加入了“信息技术反馈”这一新的基本要素。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内容提要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年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可为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主要经验教训有: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金融自由化过快、监管放松、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整失误等。
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可获得重要政策启示:应对人民币升值应实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监管,采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货币调整政策。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日元升值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金融自由化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强势经济必然带来一个强势货币,即成功的经济发展会引起汇率升值,而本币的升值对该国或地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阶段人民币面临较长时期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已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还引发了国际政治压力。
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年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都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高增长,都有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都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都呈现国内经济过热迹象等。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
因此,如何以日元升值经验教训为鉴,探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借鉴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多是从某一角度分析日本当年应对日元升值的经济政策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汇率制度安排以及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较少对日元升值相关经济政策及其政策效果进行经验总结,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启示开展研究。
因此,有必要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以为我国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
一、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审视“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升值的序幕,日本政府为应对日元升值压力,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尽管这些政策具有好的出发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萧条。
“放松管制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放松管制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来源: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作者:佚名日期:2013年12月31日浏览:149在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和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的背景下,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为金融改革的法治保障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我国金融服务法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12月28日,由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服务法研究中心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的放松管制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暨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202室举行。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放松管制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下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法治创新、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法治保障和金融服务法体系的构建三个专题。
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锋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曾筱清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刘燕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毕颖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丁丁教授等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理事、特邀代表和媒体代表一百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北京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杜石平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我校法学院副院长吴韬副教授、院党总支副书记尹飞教授,相关专业教师张琪副教授、王克玉副教授、陈飞副教授、历咏博士、杜晶博士、缪因知博士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郭锋院长的直接指导下,我院董新义博士等十余位师生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充分准备。
本次研讨会第一单元“开幕式及基调发言”环节,由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曾筱清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丁丁教授主持了基调发言。
在开幕式上,北京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杜石平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会长郭锋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杜石平副会长代表北京市法学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整合研究力量,搭建更多平台,凝聚首都的学科优势,与法律实务部门、中央监管部门的众多领导、同仁一起,合力关注和支持金融服务法的发展与进步,并预祝年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日本证券交易所法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证券交易所法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樊纪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080)摘要:1998年以来,日本证券市场经历了从集中交易到市场间竞争、从证券交易所到综合交易所的变革,这一时期,日本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赋予了交易所自主选择的自由,使证券交易所可以自主选择采取会员制形式或者股份公司制形式。
同时,为保障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还要求证券交易所或其持股公司设立自律监管法人或者在交易所内设立自律监管委员会,并规定了保障自律监管法人和自律监管委员会独立开展监管活动的配套制度。
借鉴日本证券交易所法制改革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证券交易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会员制;公司制;自律监管Abstract: The securities market of Japan has witnessed a change from centralized trading to market competition and from securities exchanges to comprehensive exchange since 1998 during which the securities exchanges are granted the right to freely select their organization module from two options, that is, the membership-participating system and corporate-based system. Meanwhil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of Japa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impartiality and independence of self-regulation institution, requires that the exchange or its holding company establishes self-regulatory legal person or self-regulatory committee as a part of the exchange. Some measurements are also stipulatedin the law to assure the self-regulation institutions to perform their function independently and effectively. Studying the experiences of Japan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nd the securities market of China.Keywords:securities exchanges, membership-based system, corporate-based system, self-regulation作者简介:樊纪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关于证券金融公司的规定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关于证券金融公司的规定第5章の4証券金融会社(最低資本金の額)第156条の23証券金融会社は、資本金の額が次条第1項に規定する業務を行うため必要かつ適当なものとして政令で定める金額以上の株式会社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令】第19条の5(免許及び免許の申請)第156条の24金融商品取引所の会員等又は認可金融商品取引業協会の協会員に対し、金融商品取引業者が顧客に信用を供与して行う有価証券の売買その他の取引(以下「信用取引」という。
)その他政令で定める取引の決済に必要な金銭又は有価証券を、当該金融商品取引所が開設する取引所金融商品市場又は当該認可金融商品取引業協会が開設する店頭売買有価証券市場の決済機構を利用して貸し付ける業務を行おうとする者は、内閣総理大臣の免許を受け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令】第19条の62前項の免許を受けようとする株式会社は、次に掲げる事項を記載した申請書を内閣総理大臣に提出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1.商号及び資本金の額2.本店、支店その他の営業所の名称及び所在の場所3.役員の氏名又は名称《改正》平9法1023前項の申請書には、定款、業務の内容及び方法を記載した書面その他内閣府令で定める書類を添付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改正》平9法1024第81条第3項の規定は、前項の定款について準用する。
《追加》平13法129(免許審査基準)第156条の25内閣総理大臣は、前条第2項の規定による申請書の提出があつた場合において、その申請者の人的構成、信用状態及び資金調達の能力に照らし、その申請書が証券金融会社としての業務を行うにつき十分な適格性を有するものであるかどうかを審査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改正》平10法1072内閣総理大臣は、前項の規定により審査した結果、その申請が同項の基準に適合していると認めたときは、次の各号のいずれかに該当する場合を除いて、その免許を与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1.免許申請者が資本金の額が第156条の23の政令で定める金額以上の株式会社でないとき。
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动态

文 章 编 号 : 0 - 9 420 )3 12- 1 4 4 1(0 90 — 0 - 0 01
一
、
日本 金 融由于证券交 易法 的禁止 , 本 在二 战结束 日 后一直没有金融期货市场 。 进入上世纪 8 年代后 , O 随着金融 自由化的浪 潮和 日本经济的逐渐成熟 , 日本国内对创设金融期货市场 的呼声 日 益高
易。
在完成期货市场法制建设后 , 日本证券及金融期货市场相继推出许
多 金融 衍 生 品。
20 年 , 0 6 日本将《 证券交易法》 改为《 金融商品交易法》 证券交 易的 , 适用对象“ 有价证券 ” 围扩大 。 范 2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9 9年 4月债券期权在柜 台市场开始交 . 18 易, 标志着金融衍生 品场外市场的启动。进入上世纪 9 o年代后 , 率 自 利 由化 的深化以及 国际间交易规模的扩大 ,大大增加了汇率和利率风 险。 19 9 4年 7月 日本 大藏省通 过修改 条例 ,放 开 了柜 台市场 的利 率远期 ( R 及汇率远期 (xA) F A) F 两种产品, 充实 了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工具。 19 9 7年 ,金 融系统 改革法进一 步开放 了柜 台市场 中的有价证券类 金 融 衍 生 品交 易 。 二、 日本 金 融 衍 生 品 市 场 的 最新 动 态 1 . 市场规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排名有所下降。 随着 日 本经济进入十 年衰退期 。 其金融衍生品市场在 国际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从市场 占有率 看 ,从 19 9 8年 到 20 0 4年 ,排 名从第四位下降到第六位 ,市场份额从 8% . 下降到 2 %; 市场交 易量看 ,0 1 日 8 . 从 6 2 0 年 平均 交易额与 1 8 9 年相 9 比几乎减少 了一半 , 虽然 2 0 0 4年有所回升, 但还是低于 19 年 的水准 。 98 究其原因 ,首先是 日 本经济发展的停滞导致资本市场规模 的缩小。 其次是 由于 日本央行实行零利率政策 , 针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需 求大 大减少 , 从而导致利率衍生品的交易额大幅减少 。最后是国际市场上金 融衍 生品尤其是利率衍生 品交易大 幅增 加 ,使得 日本市场相对地位 下 降。 比如 , 国在 2 美 0世纪 9 o年代 由于经济持续 向好减少 了国债发行量 , 长期 国债作为保值工具的有效性降低, 因此 , 利率互换交易急剧增加。 又 如欧洲 , 由于 国债市场在欧洲 国家 中没有统一 , 以欧元为主的利率互换
[外汇法,日本,人民币]浅析日本外汇法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外汇法,日本,人民币]浅析日本外汇法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38e07e731126edb6e1a105e.png)
浅析日本外汇法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2007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充分说明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稳健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国领导人于2008年的峰会上呼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兼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开启。
目前,我国通过鼓励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及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定的方式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取得了较快发展。
然而,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最终还需依靠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成熟。
那么,健全并完善我国的金融立法尤其是外汇立法,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清除障碍并提供安全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外汇法的两次修订在日元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我国改革外汇立法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予以借鉴。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路径选择及其法律限制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路径,较为成熟的有三种以供选择,分别是:金融市场路径①、国际贸易路径②以及国际协议路径③。
在实践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这三条道路上都有进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例如,在国际贸易方面,人民币已经被蒙古、巴基斯坦、泰国以及越南接受为结算货币,另外,伊朗也宣布在与外国进行贸易时以人民币等货币代替美元进行结算。
而在国际协议方面,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正不断深化,截至2013年底,已经有23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央行签署了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其中包括英国、欧元区、澳大利亚、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亦包括印尼、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
进而,在金融市场方面,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放松资本管制,支持香港建设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在上海自贸区鼓励和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开展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
二、推动日元国际化发展的日本外汇法改革的经验考察(一)日元国际化的第一次努力: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外汇法修订日本政府并非从一开始就支持日元的国际化发展,相反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政府对日元的国际化发展始终采取限制的态度,滇重地保持着交易和资本管制。
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以日本金融交易法修正为例

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以日本金融交易法修正为例作者:余德厚来源:《武汉金融》 2017年第6期雷曼兄弟破产冲击以来,急速扩大的世界金融危机,给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波及到了实体经济,造成了经济衰退的恶果。
基于该危机的教训,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和监督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议题。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等修正法案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出现问题的背景之下出台的。
2010年1月由日本金融厅牵头主持“金融资本市场有关制度修正”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修正金融商品交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场外衍生品交易结算的稳定性、透明性,加强证券公司的综合监督与监管。
一、修正案提出的背景(一)应对世界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导致了世界各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混乱,2008 年9 月,美国雷曼兄弟破产,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迅速扩大,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全球范围的经济不景气。
在国际协调合作之下,各国政府与央行拿出相对应的财政、金融政策,稳定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但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
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中,暴露出商品证券化和场外衍生品交易等新型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与风险评估存在漏洞①,作为金融中介主体的银行缺乏监管。
为了加强世界范围内金融领域的监管和监督,2009年4月开幕的G20世界经济首脑峰会(伦敦峰会)发表了“强化金融机构,重建信任”的宣言,同年9月在匹兹堡召开的G20峰会首脑宣言中提到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建设、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和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此外,美国和欧盟针对金融系统存在的风险,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措施来重构监管体系。
美国2009年6月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概要,针对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特点,为了改善金融监管的协调体制,增设了金融服务监管协会,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推进构建新的金融市场监管体制。
针对有可能对金融系统稳定造成的威胁,将监督权限授予美联储(FRB),对金融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本、流动性以及风险管理,强化证监会(SEC)对对冲基金的监督职能,引入包括对信用违约掉期合同在内的所有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
日本证券交易法的最新修改

⽇本证券交易法的最新修改2019-06-04⽇本对证券交易法进⾏了重⼤的修改。
从1998年12⽉1 ⽇起开始施⾏。
新修订的主要部分有:⼀、关于有价证券和证券业的定义(1)有价证券定义的扩充。
为扩⼤向投资者提供的商品种类,适⽤公正的交易规则,建⽴起⽅便投资者购买的投资环境,扩充规定,投资法⼈的投资证券、外国投资证券、表⽰权利的证券或者证书,以及有价证券的受托者以在该有价证券发⾏国以外的国家发⾏的有价证券或者证书所表⽰的与该受托有价证券有关的权利,作为证券(证券交易法第2条)。
(2)有关证券业规定的扩充。
新修改的证券交易法对有价证券店头结算(derivative security)交易(以有价证券作为原资产,利⽤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差额的结算在证券交易所外进⾏的交易)的定义作了界定,即经营与该交易相关的业务作为证券业(证券交易法第2条)。
使⽤电⼦情报处理系统,同时以多数⼈为⼀⽅当事者或各当事者,根据⼀定的买卖价格决定⽅法,进⾏的有价证券买卖业务或有价证券买卖媒介业务,作为证券业(证券交易法第2条)。
⼆、情报公开制度(1)有关少额募集等情报公开制度的补充。
关于少额募集等需要向⼤藏⼤⾂报告的募集或者卖出(发⾏价格或卖出价格⼀亿⽇元以上)中,(发⾏价格或卖出价格⼀亿⽇元未满的)补充相关的情报公开制度(证券交易法第4条,第5条,第23条之3,第23条之8,第24条,第24条之5)。
(2)连结标准向情报公开倾斜。
在有价证券报告中,有价证券报告书等记载企业集团(公司以及该公司持有他公司的过半数表决权和该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符合⼀定的要件的称为集团)的财务状况(证券交易法第5条,第24条,第24条之5)。
(3)公开收买制度的补充。
为了减资买收⾃⼰的股份等以及由外国公司买收⾃⼰的股份等符合⼀定的要件的,必须通过公开买收来进⾏,补充相应的规定(证券交易法第24条之6,第27条之2,第27条之22)。
三、证券公司(1)准⼊规定的修改。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内幕交易规制的修订及借鉴

Forum学术论坛 2017年1月147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内幕交易规制的修订及借鉴上海大学 方烨摘 要: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要求信息能够准确充分及时地披露给投资者。
除了一些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以外,一些人为的违规行为也在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内幕交易行为就是其中一种。
内幕交易行为影响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国家证券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对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的多年发展和完善进行阐述,基于我国证券法对于内幕交易的规制不足之处,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等角度提出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证券市场 内幕交易 法律管制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147-021 研究背景内幕交易,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未公开之前,利用此内幕信息买卖该证券,或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从中获取更多利润或减少损失以至对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
日本的证券市场规模现占亚洲的第一位,内幕交易相关的管制也发展和完善了半个世纪。
在日本1948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中并没有直接明确关于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日本被国外投资者称为“内幕交易者的天堂”。
日本对内幕交易的规制始于1988年,但当时对内幕交易主体和内幕信息范围的规定较窄,处罚的力度不大,之后又经过6次修改,逐渐形成《金融商品交易法》(以下 称《金商法》),并于2007年9月30日开始实施。
2008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同时日本国内接连多起内幕交易案件的曝光,日本频繁的修改《金商法》,逐步完善内幕交易管制。
众所周知,日本与中国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学习和借鉴日本《金商法》对内幕交易的完善,对我国治理内幕交易、更好地发展金融证券市场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2 日本《金商法》的修改2.1 2008年《金商法》的修改2008年,野村证券爆出内幕交易丑闻,公司一名中国籍员工及其两名苏姓中国朋友(苏春光、苏春成兄弟)涉嫌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关于内幕交易相关法律被逮捕。
日本证券市场的改革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日本金融自由化及经验借鉴

日本金融自由化及经验借鉴孙智【摘要】Japanes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started in the 1970s and accelerated in the 1980s .Until the late 1990s ,the whole proces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was finished and the market‐oriented financi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main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re as follows :in the 1970s , the method of bonds issued was reformed and the national debt market and short term finance market were developed;in the 1980s ,the liberalization of both domestic finance m arket and the overseas yen was a‐chieved;in the late 1990s ,an explosive financial reform was carried on ,such as establishing free financemarket ,perfecting market rules and reforming financial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 on ,different kinds of financial measures taken by the Central Bank helped achieve the goal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China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push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自由化进程加速,90年代后期基本完成了金融自由化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日本公债资料

日本是世界上典型的单一制国家,其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其历史已经长达200 多年。
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有两种类型:一种债券由地方政府直接发行,称为地方公债;另一种债券由地方公营企业发行、地方政府担保,称为地方公营企业债券。
这两种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层级。
缺少自治权力的日本地方政府,原本不能通过发行地方公共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二战后修订的宪法中写入了允许地方自治的内容,才标志着地方政府开始拥有了债券融资权力,并由此逐渐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
日本实行的是中央政府———都道府县———市町村的三级政府管理体制,根据日本《宪法》《地方自治法》《地方公债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授权,只要符合其他法律条件,任何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均享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权力。
日本地方公债的发行方式经历了从严格审批制向协商制的变化。
在2006 年日本分权化改革之前,日本地方公债的发行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地方政府不能独立发行公债,只有在上级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发行债券。
2006 年,日本地方公债发行改成了协商制。
根据财政收入和实际公债费比率的不同百分比,对地方政府发行民间资金类地方债进行协议和授权。
这样,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具有不同程度的证券发行权利。
2.举债规模。
依据《地方政府财政健全化法》规定,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日本中央政府引入了一系列的风险预警指标,并依据地方政府的财力不同制定不同的数值。
当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符合各项指标时,才可以进行政府债券发行。
一旦地方政府的某一指标突破限额,那么中央就会责令地方政府进行财政重组,并最终使指标符合规定。
对于进入财政再生阶段的地方政府,除为了灾害重建可以发债外,不得再发新债。
3.资金用途。
日本历来重视对地方公债资金使用方向的管理,并在《地方自治法》第九章第二、三、四节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收入、支出作出规定,第九章第七节对地方政府的现金及有价证券作出规定。
日本金融制度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

日本金融制度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文/李丽娟王健李维斌一、日本金融改革的内容(一)利率渐趋自由化。
日本的利率自由化,首先是从有价证券的利率自由化开始的。
70年代以后,日本的存贷款利率也在向自由化发展,但比有价证券缓慢得多。
1978年6月以后,日本银行逐步取消了资金市场(包括短期拆借市场、票据买卖市场、外汇市场)的利率控制,使银行间的资金往来不再受利率上的制约。
1979年,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在日本开始发售,这是战后日本最早的自由利率日元存款。
从1985年起,日本政府再度放松对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限制。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允许银行开办浮动利率存款;1985年10月,一些银行开办了新的“超大额”定期存款业务,利率自由。
至此,自由利率的存款已具备了三个档次,但是,这些自由利率的存款并不是完全自由的,除了受到最低面额、发行总额的限制外,日本政府还规定了利率的最高限。
直到1987年,日本政府终于取消了对上述自由利率存款的一切限制,使利率最终实现了自由化。
(二)金融制度转向“综合化”。
“综合化”是相对“专业化”而言,是指各类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专业化业务分工,综合经营多种金融业务。
年,日本新《银行法》的出现,是日本金融制度进入综合化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银行法》明确规定了银行可以经营国家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保付债券的买卖。
由此,打破了证券公司独家经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格局,它加剧了银行与证券公司的矛盾,从而对金融制度由“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仅大的金融机构开始突破专业化分工,从事综合化经营,很多小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也不再局限于狭小的业务范围内,如很多信用金库都成立了证券部,积极筹备开办有价证券买卖业务。
至此,日本金融机构“专业化”的严格业务分工已名存实亡,“综合化”已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
(三)金融业务多样化。
金融业务多样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金融工具(或说金融商品)多样化;二是由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合作而产生的新的金融交易方式多样化。
日本商品期货业近年来的改革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4年末开始完全自由化
(注)日经 futures report 39, p.16。
日本商品期货界的佣金自由化道路是在证券界的佣金自由化的基础上开始的。随着证券 交易费用的自由化,在商品期货界,有的期货经纪公司把大宗交易在 50 手以上部分所要收 取的佣金设定为零,有的经纪公司对 300 手与 50 手以上部分的佣金打三到五折,在个人网 上交易,有的公司甚至对单边交易收取 500 日元以下的佣金。由此可见,通过降低佣金来争 夺客户的竞争在佣金完全自由化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133
果市场交易中存在相对独立的结算所,即使期货经纪公司破产,期货交易仍然能够被进行结 算。在欧美等国家,一般都有独立的结算所,这对增加投资者进入市场是有好处的。
在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在以前就在交易所内设置了所内结算所(in-house clearing house)。这主要是由交易所出资设立的。今后,随着新法的施行,交易所以外的企业也可以 设立所外结算所(out-house clearing house)。当然,从前由交易所进行结算的方式仍然 被保留下来(不同于所内结算所),但是交易所必须在现有的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
日本商品期货业近年来的改革
上海期货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崔曈博士
近年来,日本的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迅速,2004 年上半年其交易量一度达到了世界的第 二位。但是,和欧美的商品期货市场相比,日本在交易所结构,佣金收取,投资者保护,产 品创新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导致了日本的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缓 慢,阻碍了国际投资者的进入。近些年日本政府当局与国内的各家交易所试图通过一些制度 改革和产品创新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精)

日元增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迪内容概要目古人民币增值与当年日元增值的国内外经济局势存在诸多相像性,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可为应付人民币增值供应有利借鉴。
日本应付日元增值的主要经验教训有:钱币政策缺少独立性、金融自由化过快、看管放松、家产政策与钱币政策调整失误等。
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可获取重要政策启迪:应付人民币增值应推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钱币政策,实行稳重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看管,采纳提高家产竞争力的家产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钱币调整政策。
重点词人民币增值日元增值钱币政策家产政策金融自由化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强势经济必定带来一个强势钱币,即成功的经济发展会惹起汇率增值,而本币的增值对该国或地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供应了机会,又带来了挑战。
陪伴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添,现阶段人民币面对较长期间的增值压力,人民币增值已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还引起了国际政治压力。
目古人民币增值与当年日元增值的国内外经济局势存在诸多相像性:都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高增添,都有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都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贮备,都体现国内经济过热迹象等。
日本应付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有效应付人民币增值供应有利借鉴。
所以,怎样以日元增值经验教训为鉴,商讨应付人民币增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增值的压力,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怎样借鉴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应付人民币增值的研究,能够发现:这些研究多是从某一角度剖析日本当年应付日元增值的经济政策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增值的幅度、汇率制度安排以及汇率改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较少对日元增值有关经济政策及其政策成效进行经验总结,以及对人民币增值的政策启迪展开研究。
所以,有必需对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认为我国有效应付人民币增值供应有利借鉴。
一、日本应付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审察“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增值的序幕,日本政府为应付日元增值压力,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只管这些政策拥有好的出发点,可是成效其实不显然,最后致使日本经济堕入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