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抢占智慧高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宁区抢占智慧高地
长宁区有多大?它的面积只有38.3平方公里,却拥有上海最早、最成熟的现代化商务区——虹桥开发区。
2011年,“数字长宁”的发展战略已经走过了10余个年头,区政府在今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更明确提出建设“智慧高地”的设想——在上海市信息产业布局的版图上,长宁区要抢占“智慧”的桥头堡。
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平对记者透露了一组数字:长宁区几乎每季度的税收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信息服务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达到了36%,今年的目标是信息服务业创税同比增长16%。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曾将上海信息产业布局归结为三点——应用、研发和产业聚集,长宁区也一直印证着这三点。考虑到自身的定位和功能,长宁区将金融、电子商务、多媒体、软件服务等“智慧”型产业列入规划,并在企业引进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产业聚集和关联。区政府敢于投入、长宁区科委对企业需求和人才超乎寻常地重视,以及长宁区与生俱来的文化积淀和环境优势,使长宁区GDP一跃成为中心城区第二。
不过,“知易行难”,在过往“长宁模式”的盛名之下,长宁区将如何演绎独特的“智慧”之路?领先的”长宁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人对张平说,长宁区这两年的亮点变少了。“亮点都在前几年闪光了,现在我们进入了踏踏实实做事业的阶段。”长宁区的信息产业本来就走在上海市前列,当其他城区纷纷提出“智慧浦东”、“智慧徐汇”的时候,长宁区则直接“更上一层楼”,直达“智慧高地”。
事实上,在上海18个区县里,长宁区是第一个将全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智慧高地”提升到一个区的发展战略高度来做的。“智慧高地”既是对“数字长宁”的功能提升,也是落实上海“智慧城市”战略的具体体现。
“长宁区在数字城市建设上有比较好的基础,如今应用上要更上一层楼,在全市做示范。”张平表示,“高地”直观地表达了长宁区的雄心,“这不仅仅是信息化的领先,还要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领先。”
如今,长宁区科委的第一号课题就是“智慧高地”,科委副主任叶晓华参与了整个计划的起草和制订过程,亲自见证了长宁区信息产业发展的起起落落。“长宁区之所以如此重视‘智慧’产业,因为正是依靠信息产业,长宁区的财政从曾经全市垫底跃居为所有中心城区GDP第二,紧邻浦东之后。”叶晓华感慨地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北京的中关村响彻全国时,民营科技在上海还是一个非常弱小的群体,仅有的少数科技型企业还是退休科技人员发挥余热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长宁区率先在全市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在体制上,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并创办股份制企业,这个突破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很有勇气,吸引了大批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在分配上,长宁区解决了当时企业税收负担沉重的问题,并于1992年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突破使长宁区高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从空白一下子发展到几百家,上海各个城区纷纷效仿复制,并将其称为“长宁效应”。
此后,长宁又大胆地跨出了第二步,邀请联想、四通、方正等中关村前10名的IT企业入驻长宁。联想刚到长宁区时,只有3个人、50平方米的办公室,在长宁区科委的积极推动下,如今联想在上海的华东总部已经成为联想集团在中国最大的一个分支机构。
大型IT企业入驻后,长宁区又开始发展“电子一条街”,从而有了“北有中关村,南有芙蓉江”的美誉。由于城市规划,“电子一条街”上的这些公司逐渐分散,形成了长宁东、中、西三个科技园区的新兴产业带,联想、戴尔、爱立信、思科和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2001年,长宁提出了“数字长宁”的战略。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长宁区高科技产业
中的支柱产业,2010年,长宁区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420亿元,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一。
如果说“智慧”是数字技术研发和产业的结晶,是智能化的延伸,那么,突破口则在于信息化,在于“用”。接下来,长宁区将如何走向“高端”,直指“高地”?
“智慧”不是空架子
正当所有人都在围绕数字订目标的时候,长宁区却把数字抛在了脑后。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说,相比于长远规划,实在的现实成果更重要。邵志清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做信息产业需要实实在在。”这也是长宁区科委一直在走的路子。
“信息化的应用是‘智慧高地’的核心,只有它才能让老百姓能够看到并感受到‘智慧’的成果。”在张平看来,这些“智慧”的产业决不能成为空架子,而是要落到实实在在的应用,让企业、老百姓都看得见。“智慧高地”虽然覆盖了方方面面,总体可以概括为数字政务、数字商务和数字社区。
长宁区是上海市最早提出《电子政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的城区,也是全国电子政务的综合试点区。目前,长宁区所有街道都已经开通了政府网站,安装了社区事务“一口”受理软件。从区政府到街道居委会,以及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都基于统一的网络和身份认证,做到了平台统一、数字共享、无纸办公。
此外,长宁区以数字化养老院、数字化图书馆、视频监控等为代表的“数字社区”建设,也走在了全市前列。
仙霞街道的一家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网上实现预约订单、确认订单、图书配送等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流程。在还书时,只用将图书归还到就近的图书室,这种方法极大地简化了流程,方便了居民借阅。
在建设“智慧高地”时,长宁区还重点提到了构建“三朵云”——“平安云”、“健康云”、“商贸云”。“平安云”是针对社区安全而设计的,它担当守护居民生活的角色。“我们对长宁区所有的路口视频监控摄像头开发了车辆牌照识别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车辆从踏入长宁区开始,所有的路口都留下了它的身影。”张平介绍,前几个月,这套系统曾帮助公安人员破获了一系列公安刑事案件。此外,区内设置的各视频监控点,也将从“看得见”发展到“看得清”,这些高清图像的精确采集已经在公安刑事打击、公共治安管理、交通违章处置等领域大显身手。“商贸云”是指进一步推进虹桥贸易功能性平台——“上海数字贸易与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以长三角外向型制造业、国际贸易、报关报检、物流服务等为对象的服务外包公共平台。
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健康云”,张平在来到长宁区科委之前曾是长宁区卫生局局长,因此,长宁区在社区远程医疗的探索上也先行一步。目前,“健康云”中的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建设与业务应用、医疗卫生协同服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项目已基本建成。
现在,越来越多的长宁区居民开始拥有自己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可在区内多家医疗机构共享,不但省却了多家医院重复检查的麻烦,还可以量身定制健康服务。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健康监测服务体系也开始建设,已完成的项目有心电图远程诊断,居民通过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电动态,这些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远程心电图会诊中心,专业医生会据此做出专业诊断。
为了对接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项目和政策,力求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长宁区提出了“4•5•11•3”,即建设4项基础工程、推进5大产业化领域、实施11项应用行动、采取3大保障措施。
在这样的规划下,到2013年,长宁“智慧高地”将初步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