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
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及其处理
脑卒中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良好的治疗,多出现以下合并症:
脑卒中常见合并症
原因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the malaligned shoulder),便瘫病人常见,多在头3周发生,发生率0~81%。随着时间推移,肌张力逐渐增加,半脱位症状随之减轻或消失.
第三期(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更加明显.手指完全挛缩,畸形.
诊断要点:手浮肿和皮温变化。典型表现是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痉挛畸形。
交感神经系统和上肢的感受性:在受到疼痛、脑部病灶、情绪变化及皮肤病变等内外因素的刺激或影响时,出现血管运动系统和皮肤腺体功能紊乱。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Βιβλιοθήκη 肢体痛出现率较高,以上肢多见。
循环障碍、运动不足,以及偏瘫侧痛觉过敏.
挛缩
与挛缩有关的主要是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偏瘫后关节出现严重的运动障碍,关节囊部位的结缔组织由疏松的结合向致密的结合发生变化.在肌肉痉挛、关节固定不动及局部循环不良等情况下,肌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多,弹性与活动性下降,限制肌肉活动,使肌肉被动缩短,即肌性痉挛.
肌肉不活动引起的肌肉容积缩小、肌力和耐力下降。需要明确的是: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重点是支配能力而不是肌力,在支配能力恢复前,过度训练肌力是有害的。
异位性骨化
异位性骨化分三种:进行性异位性骨化;外伤后异位性骨化,。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瘫痪部位的异位性骨化。
脑卒中异位性骨化的好发部位依次是髋、膝、肩、肘关节。一般在发病数月后产生,可伴有局部疼痛和关节挛缩。
关节活动受限是由肌(胶原纤维)的变化引起还是关节囊的变化引起.如足下垂,如果屈膝后,足背屈得以缓解,则是由于腓肠肌痉挛引起。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联合反应
对称性联合反应:左右侧表现为相同运 动模式
相反性联合反应:左右侧表现不同运动 模式
①对侧性联合反应: A上肢(对称性):
健肢的屈曲 患肢的屈曲, 健肢的伸直 患肢的伸直。
B下肢:
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对称性
健肢的内收、患肢的内收(和内旋) 健肢的外展 患肢的外展(和外旋)
屈伸相反性,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偏瘫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可见于脑卒中、脑 外伤等多种疾病和外伤。
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
1.交叉支配 2.倒置安排 3.运动的精细水平与机
能代表区大小的关系 肌运动愈精细复杂,其 机能代表区愈大。 4.运动柱(motor column)
运动柱
四、共同运动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是指偏 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 一种随意活动。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粗大运动, 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元和支配伸肌 的神经元之间的交互抑制关系失衡的表 现。
基本的共同运动类型
共同运动包括了随意性和不随意性两个 方面。
共同运动的影响
静位性反射主要包括: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等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被动将头部转向 一侧,则颜面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 肢屈曲。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被动前屈头部,则 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被动后屈头部,则上 肢伸展下肢屈曲。
紧张性迷路反射
指由于头在空间位置不同,致使内耳的 传入冲动变化,而调整躯体肌紧张性的 反射。
剪健手指甲;
⑤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
根据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手的能力 级别,包括废用手、辅助手C、辅助手B、辅助 手A、实用手B、实用手A六个能力水平。
肩胛骨脱位的康复护理常规
肩胛骨脱位的康复护理常规1.体位摆放的指导训练技术2.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方案(一):体位篇3.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的疾病简介4.脑出血偏瘫病人如何护理5.肩胛骨高位症怎么治疗6.肩康复必要解剖——肩胛关节、肩胸关节主要肌肉群体位摆放的指导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体位是指人的身体的位置,临床一般所指的体位是根据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而采取的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在康复治疗中,根据病人不同疾病和功能障碍的特点,采用不同体位,以利功能的恢复。
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骨科疾病术后功能位、抗痉挛体位的摆放。
2、目的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保持躯干和肢体功能状态;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适应症与禁忌证1、适应症。
因发育障碍、疾病或创伤而导致躯体功能障碍病人、躯体残疾病人及长期卧床病人,骨科疾病术后功能位,烧伤后抗挛缩体位。
2、禁忌症。
严重痴呆不能配合病人。
,;疾病危重期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人。
操作要点1、操作准备。
(1)用物准备:枕头多个,小枕两个。
(2)评估: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评估病人损伤部位、管路情况;评估病人需要保持的体位。
告知病人体位摆放的目的和方法,并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2、脊髓损伤(四肢瘫)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1)仰卧位。
头部垫枕,将头两侧固定;肩胛下垫枕,伍肩上抬前挺、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背伸、手指微曲;髋、膝、踝下垫枕,足保持中立位。
(2)侧卧位。
头部垫枕,上侧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将下侧的肩关节拉出以避免受压和后缩,隋前伸,前臂旋后,肢体下均垫长杜,背乍用长枕靠住,以保持侧卧位。
3、偏瘫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
(1)仰卧位。
头部垫薄枕,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上臂旋后,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整个上肢平放干枕上;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
(2)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患侧上肢伸展位置于枕上,使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患侧踝天节不能内翻悬在枨头边缘,防止足内翻下垂。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进展陈佩顺;丘卫红【摘要】肩关节半脱位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多于卒中后3月内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可引起肩痛等并发症,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就近几年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8(013)001【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综述【作者】陈佩顺;丘卫红【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140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4931 肩关节半脱位的定义及症状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指肩关节中的肱骨头部分地向下脱离肩胛骨的关节盂。
完全性偏瘫患者中发生率高达60%~80%[1]。
临床表现为肩胛带下降、肱骨头脱离正常位置、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胛骨下角位置较健侧低,患者呈翼状肩[2]。
GHS可引起肩痛等并发症。
2 GHS的发病机理正常情况下,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可确保关节盂向上倾斜,关节囊上部韧带的紧张也防止肱骨头向侧方移动和向下方脱位,即肩关节的“锁住机制”。
偏瘫后特别是软瘫期,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等肩关节周围肌肉瘫痪,肌张力下降,肩关节囊松弛,“锁住机制”受损,肩胛骨下旋,加上偏瘫上肢的重力作用、外力不正确的牵拉作用令肱骨头很容易脱离正常解剖位置,导致GHS发生[3]。
3 GHS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方法衡量GHS的程度主要是测量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目前有两种方法:①X线测量法:测量坐位X线正位片患侧肩峰外段前缘和与之平行的肱骨头切线之间的距离(acromio humeral interval,AHI),患者将面临X线照射的风险;②超声测量法:测量部位为肩峰外侧缘至肱骨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acromion-greater tuberosity distance,AGT)。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蔡成欢;冯尚武;谢镇良;易强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24)011
【摘要】@@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肱盂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肩痛、肩关节活动疼痛受限、肩手综合征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页数】2页(P1041-1042)
【作者】蔡成欢;冯尚武;谢镇良;易强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省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47例临床观察 [J], 蒋金鹏;王凯;车媛
2.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并肩痛的疗效分析 [J], 李爱东;刘洪涛;黄宗青;邓英太;胡昔权;万桂芳
3.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康复治疗 [J], 李爱东;刘洪涛;黄宗青;邓英太;万桂芳
4.综合康复治疗对36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观察 [J], 张泽;王毅蓉;李建岗;彭艳丽
5.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J], 杨雅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潍坊市中医院康复科陈燕龙肩关节半脱位(G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脑卒中的早期尤其是整个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开始与坐或站立时,常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
发病率在患侧上肢弛缓性麻痹时为60%~80%.临床表现主要是肩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上举时可有疼痛。
因此多数出现在卒中发病后3个月之内,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应及时做好预防及康复。
肩并节半脱位的诊断视诊可见肩胛带下降,肩胛骨下角较健侧低,可呈翼状肩胛;肩关节向下倾斜;在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摸到凹陷。
严格诊断需拍X线片确定,患者肩正位片,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14 mm;两侧肩正位片相比,患侧上述间隙比健侧>10 mm或以上。
评价肩关节半脱位评价采用指诊检查法。
检查者以右手食指对患者的患侧肩关节进行触诊:脱位间距离小于1/2横指为1度;大于1/2横指而小于1横指为2度;大于1横指为3 度;正常为0度。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原因肌力及肌张力1中风初期,由于偏瘫上肢肌肉缺乏张力或各组织肌肉张力不协调,常使肩关节出现半脱位,加上不恰当的处理,导致严重肩痛,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甚至整个康复计划。
2肩关节半脱位主要原因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肩关节囊本身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造成的,最容易使肩关节半脱位的是那些肌纤维呈水平方向的肌肉,如冈上肌、三角肌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等3创伤:中风后,各肌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张力,令肩胛骨协调活动丧失。
此情况下,不恰当的扶抱方法或翻身运动,将偏瘫上肢拉扯,使肩关节创伤,导致半脱位。
4不正确摆放姿势:不恰当的摆放。
例如把偏瘫上肢悬垂,可引起半脱位.治疗1正确体位摆放正确体位能有效防止患者肩关节损伤,患者坐位时上肢要置于膝上或桌上并可在轮椅上置一桌板或枕头,防止患者的手悬垂。
卧位时患者肩关节后垫一枕头;另起坐时,采用Bobath握手姿势将上肢前伸放桌上,减少重力牵引肩部。
3 刺激肩周肌群的活动平衡肩周肌群肌张力,尤其是增加冈上肌、三角肌、和冈下肌的肌力及肌张力。
肩关节半脱位知识
肩关节半脱位知识(一)定义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
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
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二)发病机制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三)预防软瘫期维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是关节囊级韧带,在上肢重力的持续牵拉下,尤其是外力的牵拉下易拉长、松弛,甚至破坏,而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多难以恢复,故早期加以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
多主张实用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
对各种吊带的使用争议较大,不仅吊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其还可能有许多不利影响。
(四)良肢位摆放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降低神经系统张力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的程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展性。
治疗师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颈部的同时,必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运动。
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作业治疗方法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干预,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作业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康复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概述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是指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处于自然下垂时,肩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肱骨头明显向外侧移位,导致关节盂空虚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失衡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患侧上肢屈肌痉挛和伸肌松弛,尤其是三角肌前部、冈上肌和冈下肌等,使得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肱骨头的稳定作用。
(二)肩胛骨位置异常脑卒中后患者常因患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张力异常等导致肩胛骨的位置发生改变,如肩胛骨上提、后缩、前倾等,进而影响肩关节的正常运动。
(三)关节窝浅肩关节窝相对较浅,肱骨头较大,关节稳定性较差,容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还会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使患者难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梳头、进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中的重要性作业治疗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改善关节活动度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如关节活动训练、被动运动、助力运动等,可以逐渐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关节挛缩和僵硬的发生,为上肢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奠定基础。
(二)增强肌肉力量作业治疗中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项目,如握力训练、上肢推拉力训练等,提高患侧上肢的肌肉力量,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半脱位的再次发生。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
肩关节半脱位(GHS)又称不完全性脱臼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subluxation)是指肩关节头与肩胛骨的接触面积减少、轻度错位,但关节并未完全脱臼的情况。
它是肩关节脱臼的一种轻度形式,通常由于肌肉失调、肌肉萎缩、肩部过度牵拉和过重负荷等因素引起。
症状表现肩关节半脱位主要的症状是肩膀的疼痛及少量肩关节上的肿胀。
患者在活动或野外运动时,比如打篮球、搬运重物等,摔倒或着地时,肩膀会感到一阵突然性的疼痛。
在半脱位状态下,肩关节头会卡住如不能正常地活动某个方向。
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可能会演变为完全性脱臼。
诊断方法肩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方法通常采用检查和症状的结合。
医生通常会询问和观察患者的症状,并检查受伤的肩部。
在肩关节半脱位时,肩关节头被推离肩胛骨,然后又被推回到肩胛骨上。
专业医生可以触摸到肩关节周围位置之间的差异,并协助进行其他类型的测试,如X射线,MRI (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之类的测试来确认半脱位的诊断。
治疗方法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
物理治疗通常包括冰敷、电刺激、音波、自然疗法和锻炼。
这些治疗可能帮助加强肩部周围的肌肉和组织,缓解疼痛和不适,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外科治疗通常使用关节镜手术,通过在小孔处插入一个镜子,可以在手术中观察肩部组织,并尝试使肩关节恢复正常。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开胸手术或其他更大型的手术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预防方法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方法包括避免剧烈运动和缓解剧烈运动时肩部的过度牵拉和过重负荷。
在任何运动之前,莫忘了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并渐进式增加体力训练的强度。
此外,肩部的锻炼可以帮助加强肩部周围肌肉组织,防止意外受伤发生。
对于那些高风险患者,如运动员和工厂劳动者,可以通过佩戴支架等辅助器具来保护肩部。
肩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或工作场合肩部受伤形式,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经过合适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控制此问题。
偏瘫病人肩关节半脱位康复
偏瘫病人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肩关节半脱位可能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
肩关节半脱位本身并不疼痛,但它极易受损伤。
肩关节半脱位非常普遍,尤其是上肢完全瘫痪的患者。
人们常错误地认为肩关节半脱位是由肩痛引起的,这种错误的联系起因于当患者主诉肩痛时,才为患者偏瘫肩拍X 线片,当放射检查结果发现有肩关节半脱位时,立即把这个结果与肩痛联系起来,其实半脱位很可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只是患者没有感到不适。
1、肩关节半脱位的诱发因素肩关节天生就不稳定,有很大的活动度,以便手和手指进行技巧性活动。
与髋关节相比,其关节盂相对较浅。
2/3的肱骨头位于关节盂外。
正常情况下,肩胛骨关节盂朝向上、前及外侧。
向上倾斜的关节盂在预防向下脱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肱骨头向下移位时必须先向外侧运动。
由于臂处于内收位,使关节囊上部及喙肱韧带紧张,被动地阻止了肱骨头的侧向移动,也就防止了向下脱位,称其为“肩关节的锁定机制”。
当上肢负重,某些患者的臂甚至放松在体侧时,冈上肌增强了关节囊的水平张力。
当肱骨外展时,该锁定机制不再起作用。
由于臂抬起来向侧面外展或向前运动时,关节囊上部松弛,失去了支持作用,肩关节的稳定性必须由肌肉收缩提供。
保持关节的稳定几乎完全依赖于旋袖肌,“可以说旋袖肌是肩的保护者”。
防止盂肱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是肌纤维水平走向的肌肉,特别是冈上肌、三角肌的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
然而,臂丛神经损伤后肩部肌肉瘫痪的病人并不显示有肩关节半脱位,因为他能主动地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
只要关节盂保持正常方向及关节囊被拉紧,肩关节被动锁定机制就能起作用。
2、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考虑:偏瘫患者在上肢悬垂于体侧时,不仅丧失了被动肩关节锁定机制,而且从反射或相关肌肉的随意活动中得到的支持也丧失,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 …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有下列特征者称之为肩关节半脱位1.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严重时在肩峰与上肢肱骨之间可出现凹陷,轻者可用触诊方法触及凹陷。
2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
3病侧呈翼状肩。
一.病因1.肩关节半脱位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偏瘫患者上肢悬垂与体侧时,肩关节锁定机制受到破坏,以及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后部肌肉的支持作用丧失。
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驰、瘫痪的肢体重量破坏及长期牵拉阻碍了肱骨的附属运动。
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4.颈区肌张力的增高,上提肩胛骨和锁骨,而软瘫的躯干肌不能对抗肩胛带的上提。
二.临床表现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发现。
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活动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三.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当病人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是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
1.在卧位时,应采取患侧卧位,使患侧上肢能负荷体重。
在平卧时应在肩后部垫枕头,使肩关节向前突出。
2.在坐位时,如病人上肢肌张力低,可因本身肢体重力牵拉使肱骨头脱出。
为此应把病人的患侧上肢的前臂放置在胸前的平板上,平板可起到托起患侧上肢的作用,同时嘱托病人每天用Bobath握手上举过头,保持几分钟。
3.在立位时,应用健侧手把患侧上肢托起,或者用三角巾吊带支持患侧上肢,起到固定作用。
当病侧上肢,特别是肩部周围肌张力很低的情况下,用三角巾可起到辅助预防的作用,减少脱位程度,比不用好,因为一旦形成脱位,要复位时很困难的。
但是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时,不宜再用三角巾吊带固定,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不良影响:使用肩吊带的不利影响:(1)导致疾病失认或偏瘫上肢从全身运动中功能性分离;(2)加重和促进偏瘫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3)在翻身、从椅子上站起或需要双手拿东西时,妨碍用偏瘫上肢保持姿势及支撑;(4)妨碍上肢的代偿性摆动及步态训练对患侧的引导;剥夺患者外部辨别觉和本体感觉的输入,引起感觉过敏;(5)因制动,影响筋脉及淋巴回流。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幻灯片课件
13
綦向用经皮肌肉内电刺激的方法治疗偏瘫患者的肩关节半
脱位,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得到明显的缓解,肩关 节疼
痛和外旋程度减轻,疼痛度缓解,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关节 活动
范围都明显增加[10]。Ada 等的Meta 分析也证明,早期予 以电刺
3
3 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研究发现,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与性
别、年龄、 病程无关。 3.1 肌力下降 冈上肌可防止肱骨头在关节盂内下滑;三角肌
向上牵拉肱 骨,可使肱骨头抵喙突肩峰韧带上。脑卒中患
者软瘫期,这些 维持肱盂关节正常位置的主要肌肉机能下降,
难以维持肱盂关 节正常位置,老年人尤为显著。
激可使三角肌和冈上肌产生运动,提示早期进行电刺激可 以预
防肩关节半脱位的结论是可靠的;但肩关节半脱位已经发 生再
予以电刺激治疗,其作用不大[2]。
14
5.2.2 低频调制中频电刺激低频调制中频电兼有低频和中频 电的特点,通过本体反射机制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重 建,恢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王凭等利用低频调制中频电
此之外,国外还有学者报道,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 位还可能与
交感神经反射性营养不良、肩袖肌损伤、臂丛神经 及其他周围
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3]
6
4 评定方法及复位标准 4.1 评定方法 对患者肩关节进行视触诊,并通过X线片确诊;按《中国 康复医学诊疗规范》[4]中肩关节半脱位的标准进行评估,
设计的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复位功能带既能使患者坐位、站 位及
功能训练时患肢肱骨头回纳固定在关节盂内,又能保持肩 关节
的良肢位[6]
10
另一种观点不主张使用肩吊带,认为吊带并不能减轻半脱 位;而且用吊带将上肢吊于胸前会加重或促进偏瘫臂的屈
康复评定:偏瘫评定
90°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
Ⅵ
痉挛基本消失,运动协调近于正常,动作的运动速度达健侧2/3;
Brunnstrom运动分期
分期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手 无任何运动; 仅出现极细微屈伸; 能全指屈曲,可作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有时由反射引起伸展;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 不等。 能进行各种抓握,全范围伸直,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踝(背屈、柘屈)
指(屈、伸)
趾(内、外翻)
前臂(旋前、后)
偏瘫手功能评定
实用手(functional hand):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与另一只手配 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辅助手(assistive hand):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 着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废用手(nonfunctional hand):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使患手丧失了单独或 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
0分表示完全不能执行
50~80 明显运动残损
1分表示部分不能执行
85~95 中度运动残损
2分完全执行
96~99 轻度运动残损
Fugl-Meyer 评定法
感觉:总分24;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腕(屈、伸)
偏瘫手功能评定
2.偏瘫患者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二
患者按规定逐项完成以下5个动作: ①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②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③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④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⑤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 贯穿整个康复过程,尽早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活动, 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避免并发症和误用发生,着重帮助患者消除畏难和 抑郁等消极心理,树立信心。
药物治疗
口服药 解痉镇痛药 卡马西平、妙钠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
关节注射(疼痛剧烈者) 曲安奈德注射液
局部封闭治疗 麻醉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肩关节半脱位
广汉澄铭医院
肩关节半脱位的定义
•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是指肱骨 头相对于关节盂出现移位,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引发肩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期的预防、即时治疗对患者康复有重大意义。
GHS发生机制
由于肩胛骨下旋使关节盂向下倾斜、脊柱向健侧功能性侧凸导致躯干倾斜、上肢被动外展,一 种或几因素联合作用,均导致肱骨头相对外展,肩关节的被动锁定机制被破坏。
• 重力影响:患侧上肢下垂,使关节囊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延长,肱骨头从关节盂下垂。 • 护理不当:姿势治疗、功能训练和搬动过程中不恰当处理。
评定方法(触视诊,X线片确诊)
Thanks
软组织贴扎技术(肌内效贴)
患者取坐位,患侧肩外展45°屈肘90°约在肩胛下角水平 I型贴布:锚点固定肩胛冈内上方, 自然拉力,沿冈上窝经肱骨大结节止于三角肌粗隆。
I型螺旋贴布:锚点肩胛后侧,自然拉力, 从肩胛上角沿肩峰向下环绕上臂贴扎止于上臂中下段。
针灸治疗
• 具有镇痛,促进肌力增高,促进感觉输入和运动传导速度的作用,且不良 反应少。(肩井,肩髃,肩髎,肩外俞,肩贞等)
张力,教患者前上(鼻尖)提肩 保持肩无痛的全范围活动(肱骨头的正确位置)
肩关节半脱位生物反馈治疗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定义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
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临床常用触诊法,患者取静态坐位,双上肢自然的垂于体侧,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可容纳1/2~1横指数来表示脱位的程度。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机制肩关节时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的球窝关节。
关节盂小而浅,肱骨头呈半球形,面积为关节盂的3~4倍,约2/3肱骨头位于肩关节窝之外,这种解剖结构决定了肩关节的灵活性,但却以失去稳定性为代价。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致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偏向如下几方面: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
以三角肌,尤其时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最重要的原因。
这些肌肉瘫痪后在上肢重量的牵拉下可产生肩关节半脱位。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在软瘫期关节囊及韧带(以及肌肉结缔组织)是保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
一旦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囊韧带松弛延长,即使瘫痪完全恢复其在静态坐位下仍可呈现半脱位。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有实验显示处于麻醉下的正常人,在外展上肢时也容易出现半脱位,推测肩关节半脱位的程度可能与肩胛骨下选及肱骨相对外展的程度有关。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原则1.通过纠正肩关节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2.刺激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的活动或增加其张力;3.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活动范围。
卒中后盂肱关节半脱位及肩吊带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盂肱关节半脱位及肩吊带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董燕; 余泽【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9(021)009【总页数】3页(P1291-1293)【作者】董燕; 余泽【作者单位】310051 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肩关节由肱骨头及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活动度大,稳定性差。
肩关节的稳定性建立在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等结构稳定的基础上。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盂肱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指在肩峰下方及肱骨头上方可扪及超过一指宽的明显的间隙[1]。
GHS是卒中后患侧上肢常见的继发性功能障碍。
1 GHS的发生率及原因GHS的发生率在不同报道中差异较大。
GHS最常发生于偏瘫的前3周,在弛缓性瘫痪以及运动功能明显受损的患者中发生率增加[1]。
Louise发现,上肢完全无力的患者中,发生率56%~81%,上肢有部分力量的患者发生率约40%,而1个月内上肢力量能完全恢复的患者中,发生率更低,约7%~15%[2],提示GHS 的发生可能与偏瘫侧上肢肌肉力量有关,当运动功能恢复时GHS也得到相应改善[3]。
脑卒中后早期,上肢处于软瘫期,正常肌肉活动与张力缺失,尤其是冈上肌及三角肌无力,导致仅有下方力量相对薄弱的关节囊及韧带对盂肱关节起支撑作用。
当患者采取坐位时,肱骨的重力过度牵拉肩关节囊,可引起肩关节向下脱位[4]。
2 GHS与肩痛的相关性持续的牵拉可导致关节囊及肌腱缺血,从而引起肩关节疼痛。
卒中后1个月约有17%的患者罹患肩关节疼痛[5],该比例在4~6个月时升至22%~40%[6-7]。
引起卒中后肩痛的原因多样,除GHS外,还包括肩胛下肌痉挛、软组织挛缩,肩手综合征。
其他需鉴别诊断的疾病还包括粘连性关节囊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二头肌腱病、肩袖损伤、臂丛神经病、腋神经或肩胛上神经病变以及肌筋膜疼痛[1]。
GHS与肩关节疼痛的相关性目前仍有争议。
《中国康复》有感
读《中国康复》科研论文有感《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一开始看到题目就有点疑问,因为一般脑卒中患者上肢及张力增高或痉挛,肩关节脱位又是如何发生的?综述了解到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GHS,它的发病机制有1,以三角肌尤其是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在上肢重量牵张下,可产生GHS。
所以肌张力提高,半脱位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2若肩关节囊松弛韧带破坏,患者起坐活动后在上肢和外力牵拉下造成GHS.3,肩胛骨向下旋转,尚有疑问。
临床表现和诊断,翼状肩,肩痛肩关节受限,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1,康复护理(早期):1姿势摆放,良肢位(抗痉挛摆放2早期(发病头几天预防继发性)软瘫期(发病数日到2周,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无自主性运动,从被动到助力到主动到抗阻),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后遗症期。
肩关节运动以被动为主(软瘫期)(痉挛期),避免异常能够肌张力,维护关节南和韧带3,健康教育,说明师范,避免继发损害。
2,物理因子治疗:电疗,超短破,磁疗。
3,运动疗法:1通过肩胛带上提训练和患侧负重训练等,有效提高肩周围肌肉张力,从而稳定肌群固定肩关节减少患侧误用费用综合征2,PNF3,上肢单恢复肩胛骨锁定机制。
4,针灸:镇痛止痉,增强肌力,促进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
电针,头针,刺激中枢对肩部肌肉运动感觉的应答,配合关节运动训练促进主动运动。
5,心理康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治疗的目的意义,疾病的预后,功能恢复程度,减轻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充分跳动积极性,潜力,自觉性,效果。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肌张力高低我觉得件吊带,冲气囊,调节充气量;红外线热效应血液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
有下列特征者称之为肩关节半脱位
1.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严重时在肩峰与上肢肱骨之间可出现凹陷,轻者可用触诊方法触及凹陷。
2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
3病侧呈翼状肩。
一.病因肩关节偏瘫患者上肢悬垂与体侧时,1.肩关节半脱位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锁定机制受到破坏,以及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后部肌肉的支持作用丧失。
瘫痪的肢体重量破坏及长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驰、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期牵拉阻碍了肱骨的附属运动。
.
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4.颈区肌张力的增高,上提肩胛骨和锁骨,而软瘫的躯干肌不能对抗肩胛带的上提。
二.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发现。
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活动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三.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当病人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是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
1.在卧位时,应采取患侧卧位,使患侧上肢能负荷体重。
在平卧时应在肩后部垫枕头,使肩关节向前突出。
2.在坐位时,如病人上肢肌张力低,可因本身肢体重力牵拉使肱骨头脱出。
为此应把病人的患侧上肢的前臂放置在胸前的平板上,平板可起到托起患侧上肢的作用,同时嘱托病人每天用Bobath握手上举过头,保持几分钟。
3.在立位时,应用健侧手把患侧上肢托起,或者用三角巾吊带支持患侧上肢,起到固定作用。
当病侧上肢,特别是肩部周围肌张力很低的情况下,用三角巾可起到辅助预防的作用,减少脱位程度,比不用好,因为一旦形成脱位,要复位时很困难的。
但是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时,不宜再用三角巾吊带固定,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不良影响:使用肩吊带的不利影响:
)导致疾病失认或偏瘫上肢从全身运动中功能性分离;1(.
(2)加重和促进偏瘫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
(3)在翻身、从椅子上站起或需要双手拿东西时,妨碍用偏瘫上肢保持姿势及支撑;
(4)妨碍上肢的代偿性摆动及步态训练对患侧的引导;剥夺患者外部辨别觉和本体感觉的输入,引起感觉过敏;
(5)因制动,影响筋脉及淋巴回流。
4.三角巾式吊带及轮椅上安装的上肢槽的应用条件如下:
(1)BrunnstromⅠ级:无论有无半脱位,均使用三角巾。
(2)BrunnstromⅡ~Ⅲ级: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张力充分,考虑半脱位不会进行性加重时,担心使用三角巾使挛缩加重时可不使用。
否则如有半脱位均使用三角巾。
(3)BrunnstromⅣ~Ⅵ级:一般不使用三角巾。
不过有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
已有明显的半脱位,担心半脱位加重或产生继发性损伤时;如不用三角巾,步行时出现疼痛;如不用三角巾,步行时难以保持平衡。
四.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1. 通过纠正肩胛骨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锁定机制。
手法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
2. 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的活动或增加其张力。
治疗师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者的患侧上肢,然后用手掌沿患侧上肢的方向快速地反复地向患者手掌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这项活动可刺激肩关节后方肌肉的活动和张力。
治疗师用手在冈上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上用力按摩由近及远地快速进行。
用冰快速地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
3. 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活动范围。
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患侧上肢而引肩痛和半脱位。
被动活动.
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肩关节,每日1-2次即可,不宜过多进行。
4.保护肩关节。
5.功能性电刺激、地周波、电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