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理论在不同演变阶段的内涵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摘要】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接着说明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指出其在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演变过程。
正文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经济学中的地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的现实意义。
结论部分总结了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启示,强调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应用,展望了劳动价值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全面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启示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价值创造,现实意义,当代启示,现实应用,未来发展1. 引言1.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斯多亚哲学,但在近代经济学中得到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些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这意味着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有经过劳动的加工和生产,商品才能获得价值。
劳动价值论强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了这种商品的价值。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这种商品的价值就会高于其实际价值;反之则会低于其实际价值。
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的创造性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性,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商品价值的形成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2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可追溯至古代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因素,而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交换价值。
2.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也就是说,价值量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增加或减少,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而相对地提高或降低。
3.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
这一理论经历了从配第、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发展过程,
是人们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
经济学说史视角下“价值”内涵的演进历程综述
经济学说史视角下“价值”内涵的演进历程综述关于价值的内涵,在经济学说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经济学者,对“价值”的内涵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鉴于此,本文对“价值”的内涵进行了相关综述,以便对价值的发展历程有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指导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标签: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一、关于“价值”内涵的演进历程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配第,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
配第的关于价值内涵的主要观点有:(1)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以及“真正的市场价格”。
(2)说明了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3)认识到创造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有区别,他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真正创造价值,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只是在于生产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时,才表现为价值。
配第的上述观点是历史上首次比较科学的阐述,这是他的重大贡献,但是他的观点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错误:(1)他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在一起;(2)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一贯地堅持下去,他并不理解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有时甚至混淆两者;(3)配第没有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
约翰·洛克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供求比例、利率变动只是在影响这个比例时才会影响价值,但不能决定价值。
尼古拉·巴尔本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他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另外,巴尔本倾向于以供求来说明价值量或价格量。
他认为,需求一定时,丰富使商品便宜,稀少使商品昂贵。
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认为价值取决于一个劳动者在一天、一周、一月平均能够完成的劳动量,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它指出了价值取决于完成的劳动量与该国平均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他力图区分价值范畴和它的物质内容,提出以“内在价值”指商品中包含的自然物质或原料,以“使用价值”指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时间,但他未能对其概念范畴加以固定。
MPA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一价值一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对象运动的连续性假说。
马克思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
这样就从经济形态的全领域中把握了生产和分配,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发生。
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
马克思以他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本立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规律(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和货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的产生和发展等内容。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原理1、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
马克思在他首创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中阐明了这一原理。
指出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它反映着商品生产所特有的社会生产关系。
价值是通过物与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
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价值形成过程的原理。
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作为劳动过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价值。
具体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把生产资料中包含的物化劳动转移到商品之中,同时作为抽象劳动又把新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之中。
从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商品价值首先包含从生产资料中转移来的物化劳动,这部分劳动实际上是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耗费。
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分歧的实质与原因
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分歧的实质与原因一、导言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探讨价值产生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然而,对于价值理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在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学者们对价值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本文将从实质与原因两个角度探讨经济学中价值理论的分歧,并通过案例来进行相关分析。
二、实质分析1. 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的分歧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主张商品价值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量相等,这被称为劳动价值论。
而边际效益论则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
两个理论提出了不同的价值规律,分别是价值规律与边际效用规律。
这两个规律从基础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难以调和,导致两个立场之间一直存在分歧。
2. 全要素生产函数与资本边际效益理论的分歧全要素生产函数是一种综合反映资本、劳动和技术的生产关系的工具。
全要素生产函数强调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协同作用,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
而资本边际效益理论则认为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并且把资本的提高和生产率提高这两者等同起来。
两个理论之间的分歧体现了经济学中的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不同观点。
3. 正统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歧正统经济学主张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保持社会效益最大化,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在资本主义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下国家应该对市场实施调节。
两个理论由于对市场机制的看法产生重要区别,导致经济学中存在思想分歧。
4.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歧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交换过程中个体的决策行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而宏观经济学则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经济,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
两个领域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存在可观的分歧。
5.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分歧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调控对于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而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市场机制具备在没有政府干预下自我调节经济的能力。
两个理论存在区别,是经济学史上的一重要分歧。
劳动价值论的演变分析
劳动价值论的演变分析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劳动价值论经历了不同的演变,从古代的劳动价值观念到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劳动价值论的演变进行深入分析。
一、古代的劳动价值观念追溯到古代社会,人们对劳动价值有着独特的认识。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价值理论,他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来源,然而他没有建立劳动价值论体系。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强调“劳动有尊严”,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
古代的劳动价值观念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缺乏科学性和理论性。
二、资本主义发展与劳动价值论的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劳动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18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规律,他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基础,但他并没有深入探讨劳动价值的本质和规律。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则强调了生产要素之间的价值关系,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边际效用理论,对劳动价值论有了一定的丰富和发展。
而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他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刻分析和批判,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劳动价值论的转变,从零散的观念逐渐演变为系统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发展和批判。
在现实社会中,劳动价值理论也对于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平等和社会不公现象日益突出,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
通过重新理解和应用劳动价值理论,可以更好地解决经济不平等和社会不公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
四、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劳动价值论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劳动的内涵和意义
劳动的内涵和意义
一、劳动的内涵:
劳动的内涵是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通俗来说,就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从哲学角度而言,劳动是主体、客体和意义的内涵集成体。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可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等类型。
劳动在不同的领域和社会阶段,内涵会有所变化,在农业社会中,内涵指体力劳动,在后工业社会或者是信息化社会,内涵更倾向于脑力劳动。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唯物史观范畴,被归类于政治经济学,在商品生产体系中,被视为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
二、劳动的意义:
劳动的意义是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劳动的根本作用和本质内涵在于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即劳动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生产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生产的本质力量。
劳动使人类产生使人类发展。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是社会生产力的源泉,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塑造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的重要因素。
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价值观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劳动价值观是一种由社会共同遵守的有关劳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包括对劳动的态度、劳动的目的、劳动的方式、劳动的成果等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和基础,不论是哪种职业、哪个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重视,要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权益。
2、追求劳动价值追求劳动价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核心要求。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自己的财富和价值。
劳动者应该把自己的技能和智慧发挥到最大程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倡导共享劳动果实倡导共享劳动果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应该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社会贡献。
第三章:劳动价值观的实践劳动价值观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2、完善劳动制度完善劳动制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关键。
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奖惩制度,激励劳动者参与生产创造,提高其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3、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劳动精神是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方式。
要倡导劳动者尊重劳动、珍视工作、追求进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
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引言: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劳动意涵的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实践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与变化。
从古代至今,劳动在不同社会中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观,而劳动教育则是培养人们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究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和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并分析其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第一章: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1.古代社会中的劳动1.1 从生存方式到文明发展的催化剂1.2 劳动与等级制度的建立1.3 劳动与宗教精神的融合2.近代社会中的劳动2.1 工业化与劳动分工2.2 资本主义对劳动的重新定义2.3 劳动与劳动者权益的捍卫3.现代社会中的劳动3.1 艰辛劳动与人的解放3.2 文化创意劳动的崛起3.3 劳动价值观的转变第二章: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1.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1.1 劳动技能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塑造1.2 劳动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社会责任感1.3 劳动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意义2.社区与社会的劳动教育2.1 劳动教育的公共化与社会参与2.2 劳动实践的扩展与社区建设2.3 劳动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的传承和重塑3.企业和职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3.1 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的塑造3.2 劳动价值观的传递与组织文化建设3.3 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融合第三章:劳动意涵与劳动教育的影响与启示1.对个人的影响1.1 培养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1.2 劳动经验对人格塑造的影响1.3 劳动意涵对个人幸福感的作用2.对社会的影响2.1 劳动教育对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贡献2.2 劳动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2.3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3.对国家的影响3.1 劳动力的培养和劳动资源的合理利用3.2 劳动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3.3 劳动者素质和劳动价值观的提升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结论: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和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与意义。
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内涵
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内涵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不断推进,呈现出丰富的时代内涵。
劳动教育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重视劳动,提倡"劳动养身,劳动养德"的观念。
古代农耕社会中,农业劳动是人们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劳动经验被视为重要的生活智慧和道德修养。
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劳动是学生培养品德和智慧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现代化进程中,劳动教育逐渐从日常生活延伸到教育领域。
20世纪初的中国,劳动教育开始进入学校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劳动教育的目标逐渐从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这一转变的背后凸显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至今,劳动教育在中国教育改革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劳动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市场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崛起也带来了劳动教育的更新。
劳动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劳动教育与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也成为现代劳动教育的核心。
当今社会,劳动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加强劳动教育,强调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劳动教育正在从知识教育向实践教育的转变,倡导学以致用、实践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
劳动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提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以报国、学以养人、学以自养。
未来劳动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需要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应当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技能、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劳动价值论及其发展与应用
参考内容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概述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概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价值论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形 成的,它强调了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理 论,如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价值规律等。这些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价值分配
首先,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分配应当以劳动者为出发点。在生产过程中, 劳动者通过劳动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了新的价值,因此他们应当是价值分配的首要 对象。例如,在工资制度中,工人的工资是他们为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劳动时间 的报酬。
价值分配
其次,资本所有者也参与了价值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所有者提 供了生产资料,为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价值。因此,资 本所有者应当获得一部分价值回报。例如,在利润分配中,资本所有者获得了一 部分企业盈利作为投资回报。
价值分配
总结价值分配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发现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了价 值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价值分配原则的思想 武器,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与应用
发展与应用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 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在经济学领域,劳动价值论被广泛应用于 分析商品价格、市场竞争、经济增长等问题。此外,劳动价值论在社会学、政治 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发展与应用
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方面,劳动价值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商品价格形成 机制的思想武器。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而商品的 价值则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理论为我们分析 市场竞争、经济增长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金融理论与实务1-4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复习思考题1.马克思是怎样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货币产生的客观性的?答: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什么?答: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不断发展。
3.什么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贮藏职能?答: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是指,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所发挥出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贮藏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XX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之我见(一)内容提要:价值的源泉只能存在于人类劳动中。
劳动概念应扩展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之和。
劳动价值概念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效用性。
活劳动与物化劳动都应参与价值的分配,并且应体现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这里对活劳动的分配应以活劳动的价值为依据。
国家应重视改革的公平性。
关健词:劳动价值论研究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配弟、布阿吉尔贝尔、斯密、李嘉图、西斯蒙弟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得出了许多重要成果。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批判和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范畴体系。
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要求我们对劳动价值理论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成果丰富、观点纷呈。
下面笔者就劳动价值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劳动概念的界定从逻辑上看,建立科学劳动价值论体系,首先得科学界定“劳动”范畴。
马克思认为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对此他经过了如下三步的逻辑论证。
第一,马克思认为,两个不同的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按照一定的比例能够交换(相等),说明两者之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等量的共通物。
“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学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为了确定和比较各种直线形的面积,就把他们分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化成与它的外形完全不同的表现一一底乘高的一半。
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同样要化成一种共同的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少量”① 第二,马克思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②。
第三,马克思认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我国劳动教育内涵的历史变迁
我国劳动教育内涵的历史变迁作者:周子卿李炳煌来源:《西部学刊》2020年第05期摘要: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劳动教育的内涵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作为主要线索建构的。
劳动教育内涵的变迁分别经过了矫正和探新期(1978-1993)、向劳动素质教育延展的转折期(1993-2001)、融入全球化视域的劳动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深入期(2001-2012)以及进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2012-至今)的演变历程。
在此基础上,厘清学术界在不同角度和历史背景下对劳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对构建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内涵体系进行展望,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不无裨益。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涵;历史变迁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5-0051-05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作为贯穿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建构劳动教育内涵的一条主线,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教育观、经济学观和社会学观,针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内外部因素,不断丰富和完善劳动教育的内涵。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对我国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起到了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科学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方针加入了美育,这一次又加入了劳动教育,传递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理念”,着重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了教育方针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根据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我们要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内涵的历史变迁,深入探究“劳动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靠谁培养人”,实现将全国教育大会的内涵与精神“知行合一”。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的矫正和探新期(1978-1993)(一)改革开放以前劳动教育内涵的回顾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分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从1950年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再到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毛泽东同志、中共中央与教育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都明晰了“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什么要劳动——劳动观的回顾和比较
为什么要劳动——劳动观的回顾和比较一、引言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进步的基础,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茂盛的重要手段。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和文化对劳动的态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回顾和比较不同劳动观的形成和进步,探讨“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并从中吸收启示,以更好地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二、古代劳动观的回顾1. 古代东方劳动观古代东方文明中的劳动观念以农耕为主。
例如,中国的劳动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劳动是一种道德修养和奉献。
这种劳动观念以勤劳、务实、忍耐为核心,提倡“劳动光荣,勤俭建国”。
2. 古代西方劳动观古代西方文明中的劳动观念也有所差异。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劳动是奴隶的工作,不属于自由人的活动。
而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劳动被视为一种边缘活动,贵族和上层阶级一直追求享乐而鄙视劳动。
三、现代劳动观的进步1. 工业革命与劳动观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劳动的方式和环境,也对劳动观产生了深遥影响。
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强调劳动者的专业化和效率,为现代劳动观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则将劳动看作是创设财宝的过程,并关注劳动者的解放和自我实现。
2. 当代社会的劳动观在当代社会中,劳动观念更加多元化。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让劳动变得更加高效和生产力导向。
另一方面,追求工作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劳动观也在兴起,人们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沉思。
四、为什么要劳动1. 经济层面的意义劳动是创设财宝的重要手段,是经济进步和社会茂盛的基础。
通过劳动,个体能够获得物质和经济的回报,提高生活水平宁自身的社会地位。
2. 社会层面的意义劳动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
通过劳动,人们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公平宁共同进步。
3. 个人层面的意义劳动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
通过劳动,个人能够发挥才华和潜力,追求工作满足度和自身成长。
五、劳动观的比较与启示1. 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劳动观之比较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劳动观之比较可以发现劳动观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劳动价值观的内涵
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劳动,这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价值。
它可不是仅仅意味着挥汗如雨地干活儿,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呢。
咱就说,劳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无数扇通往美好生活的门。
你想想看,没有劳动,我们住哪儿?吃啥?穿啥?那不得像无根的浮萍,四处飘荡,没有着落嘛。
那些高楼大厦,难道是自己长出来的?当然不是啦!是建筑工人一砖一瓦盖起来的。
那些美味的食物,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肯定也不是呀!是农民伯伯辛勤耕耘,厨师们精心烹饪出来的。
还有我们身上漂亮的衣服,那也是纺织工人和设计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劳动也是成长的阶梯。
通过劳动,我们能学到各种技能和知识。
就好比一个木匠,在制作家具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手艺,学会如何精准地测量、切割和拼接木材。
一个程序员,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就像攀登一座山峰吗?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每一步也都让我们离山顶更近一步。
劳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当我们为了家庭、为了社会努力劳动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个医生,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这是对生命的负责。
一个老师,用心教导学生,这是对未来的负责。
一个清洁工,认真打扫街道,这是对城市环境的负责。
没有责任感的人,能做好劳动吗?肯定不行嘛!而且,劳动还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当我们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就像一个画家,完成了一幅美丽的画作,会感到无比自豪。
一个科学家,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得了。
这种成就感,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劳动,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劳动也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团队合作。
在一个工厂里,工人们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在一个项目中,不同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这就像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赢得比赛。
所以说,劳动价值观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社会对劳动伦理的期望和要求如何演变
社会对劳动伦理的期望和要求如何演变社会对劳动伦理的期望和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不断进行,人们对劳动伦理的认知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
在古代社会,劳动伦理主要表现为尊重劳动、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劳动被看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在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通过辛勤的劳动可以获取财富和地位,劳动是一种光荣和尊严的象征。
同时,古代社会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例如奴隶制度的存在使得一些人被迫劳动、剥削严重等问题。
因此,人们开始反思和呼吁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关于劳动伦理的改革和完善。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劳动伦理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化。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但也伴随着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待遇低下等问题。
在这一时期,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充分尊重,劳动伦理面临了严峻的考验。
工人们为了争取自身的权益,开始组织工会、进行罢工等抗议行动,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劳动伦理的改革运动。
同时,一些社会改革者和理论家也开始提出了关于劳动分工、工作时间、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新理念和观点,试图重塑劳动伦理的内涵和要求。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和碰撞,劳动伦理也经历了新的迭代和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以劳动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调全民劳动、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试图构建一个以劳动为荣、劳动者享有权利的社会。
而资本主义国家则强调市场竞争、效率优先,但也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进。
各种不同的制度和观念在相互碰撞和借鉴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劳动伦理取向,为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和选择。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伦理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劳动伦理的期望和要求也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
一方面,人们开始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倡导健康工作、幸福生活,不再将工作视为唯一的价值追求,而是将个人的发展和全面的福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劳动观念描述总结
劳动观念描述总结引言劳动观念是指人们对劳动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劳动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和改变。
本文将从劳动观念的定义、演变和现代劳动观念等方面进行描述和总结。
劳动观念的定义劳动观念是指人们对劳动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念。
它涉及到个人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程度,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劳动价值的评价等方面。
劳动观念既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与个人经验和教育背景相关。
劳动观念的核心是劳动的价值。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个人对劳动的价值观念有所差异。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劳动被视为基础和光荣的事情,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劳动观念则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奉献。
劳动观念的演变劳动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发生了演变。
在传统社会中,劳动被看作是基础性、光荣的事情。
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谷物和物质财富。
这种观念在农耕社会中根深蒂固,并且对劳动进行了高度的赞美。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产业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观念发生了转变。
工人们开始要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权益和劳动的价值。
劳动观念逐渐从劳动的光荣转变为对劳动条件的关注和劳动权益的争取。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劳动观念又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
传统的劳动方式被自动化和机械化替代,虚拟劳动和知识劳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个体创业和自由职业的模式也在不断兴起。
这些变化对劳动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代劳动观念在现代社会,劳动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们的认识和态度对劳动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以下是一些现代劳动观念的特点:1.强调个人成就:现代劳动观念更加注重个人成就和发展。
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职业的成功,劳动被视为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之一。
2.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现代社会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需求越来越高。
人们希望通过劳动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注重休闲和家庭生活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价值理论在不同演变阶段的内涵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威廉配第的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发展,到马克思的最终形成漫长的历程。
自威廉·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以来,至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与争论始终没有停止,有人提出批评,有人给予肯定。
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正确与否,不能离开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单纯从理论本身去判断。
任何事物都具有时代的烙印,理论也不除外。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问题理性思考的结晶。
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与其产生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都有一个时代性问题。
”
一、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
配第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价值源于劳动的思想,并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资、货币及地租等问题。
但是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配第没有认识到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威廉·配第生活在英国工厂手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17 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的手工业和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工场手工业已经成为当时生产的主要形式。
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村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农村中出现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英国社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度却阻碍着这种发展,这种矛盾不断地激化和演变,终于在 1640—1648 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力图为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进行辩护,证明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在理论上的需求为配第劳动价值论的提出提供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
对价值理论的研究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得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为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增长为价值论的提出提供了经济条件; 当时培根和霍布斯的“实验哲学”影响深远,对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产生时期的经济学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说,培根和霍布斯的“实验哲学”思想,为配第认识到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提供了思想条件和研究方法。
这为后来提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基了基础,并为讨论价值和剩余价值开创了正确的道路。
但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配第的思想、方法和立场,劳动价值论必然存在缺陷。
受到当时重商主义思想的束缚,使他不理解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 配第以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身份为王权谋划,代表着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当时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全面认识劳动的两重性,错误地提出工资决定价值的观点,并错误地把地租看成是构成价值的一个因素,缺乏对价值本质的科学分析。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斯密首先从理论上对劳动价值进行了阐述,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
但是没有看到劳动的双重性,不可能进一步分析价值与使用价值、价格与交换价值和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
斯密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资本家逐渐被工业资本家所代替。
新兴的产业资本家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要求有一个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为他们的利益服务。
当时工业资本家已经掌握了资本主义财富及其源泉的规律,要求对重商主义的财富观进行重新修正,即要求重新认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来源,对财富的认识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财富性质和来源。
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竞争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性,迫使资本家关心和计算生产商品的劳动消耗与交换的比例。
这为斯密看清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把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为斯密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条件。
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商品经济还不成熟,各种矛盾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定性也不成熟,社会劳动的流动现象不突出等原因,斯密还看不到价值的本质及其矛盾。
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货币的性质及其价值的关系,无法对其进行深入阐述和系统说明,错误地得出商品的价值是由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的结论。
三、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在斯密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阐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坚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提出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得到了李嘉图的进一步发展。
“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李嘉图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进入到机器大生产和自由竞争的工业时代,为李嘉图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典型的对象和具体条件。
李嘉图时期,“价值规律与利润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等,都已经体现出来”,在诸多经济矛盾体现同时,地主阶级和具有经济优势的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针锋相对,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
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李嘉图需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现存阶级的收入来源和相互关系。
这为李嘉图进一步发展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为李嘉图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李嘉图的认识。
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的时期,资本主
义矛盾还没有集中表现出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永恒的,不能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不可能深入研究价值本质,导致混同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使劳动价值论陷入困境。
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的角度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用辩证法分析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提出了劳动具有双重性的观点,阐述了价值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生活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也已经暴露出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无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发展壮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由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向自觉的政治斗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时,无产阶级阶级和劳动者为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揭露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客观要求下产生。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上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明确提出价值的表现形式。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分析方法。
马克思把商品作为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分析出了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等一系列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并从自然历史发展的角度,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是科学的、崭新的、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
从而为工人阶级提供了解放自己的思想武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形态相比,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必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学术界已有学者在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劳动价值论”、“知识价值论”及“劳动--知识价值论”等论断,社会历史条件在继续推动者劳动价值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