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平移(1)【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平移(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例3,完成P86“做一做”,P88“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移一移的活动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理解平移的距离与图形间的距离。

2.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运动真是千变万化,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现象。

课件动态演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升国旗、汽车行驶、推拉门等)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现象?什么是平移?图形的平移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预设1:平移是指整个图形平行移动,包括图形的每一条线段、每一个点。

预设2:平移时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预设3:平移可以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及教师的提问,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平移(1)]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理解平移的距离。

课件出示教科书P86例3。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移一移等活动,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并理解图形平移的距离。

(1)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向上平移5格和向右平移7格的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

明确:这里的“向上”和“向右”表示平移的方向,“5格”和“7格”表示平移的距离。

(2)师:同学们动手数一数“5格”和“7格”。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数的?你认为怎样

才能数准平移的方格数?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进行相应的动态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数原图和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之间的方格数就行了。(你是这样数

的,大家同意吗?)

预设2:不同意,那样数不出来“5格”和“7格”。(其他同学纷纷点头)

师:这样数不对,那到底该怎样数呢?

【学情预设】预设1:通过数一数,我发现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对应点平移了几格,

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预设2:我们觉得判断图形平移几格的关键是看对应点,数准对应点移动的方格数就好

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4)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团队的力量发现图形平移的距离

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还知道了要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关键看对应点平移了几格。

你们真的很了不起!老师为你们点赞!请大家注意:图形平移时每个点平移的方向相同,每

个点移动的距离也相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态的平移过程、数一数、小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

活动体会到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既

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又为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奠定基础。

2.确定图形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1)课件出示习题,学生观察后按要求填空。

(2)集体交流订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动态展示平移过程。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都能正确填出答案为:向下平移5格,向左平移6

格。

(3)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确定图形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的方法和步骤。

①定向:以原图为标准判断平移后图形移动的方向。

②数格:在平移前后的图上任意找一组对应点,并数出两个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观察、归纳、验证等过程,了解了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

向、移动的距离,明确了确定图形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的方法和步骤。

(4)验证。

师:用刚才同学们总结出的方法多找几组对应点数一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也可以利用实

物模型,按平移的要

求实际操作,让学生

体会平移的过程是

整个图形按要求平

移,平移的距离是对

应点之间的方格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