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详解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最佳答案最有名的当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
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
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
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
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第三,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辨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先江 410081)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创造出了灿烂绚丽的中华文化。
要概括古代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思想决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大体上可以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核心价值思想来说明其丰富内涵。
因为“仁义礼智信”始终是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神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是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中最主要的内容。
可以说,对“仁义礼智信”作全面深刻的理解,是我们认识古代中华思想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之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一、仁:以人为本仁是中华文化伦理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思维特点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首要核心理念。
仁是儒家学说首先提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
仁的内涵极其丰富,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尊、互助、互爱的意思,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孟子提出一些切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
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
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古代的_以人为本_说
去了神话剧原本的意义。
处死。其实,这个罪名也是秦桧等人强加到岳飞头
(文 / 吴晓东 据《中国青年报》)
上的。”
(据《人民日报》)
54
2010·10 下
一位网友的“郁闷”引起了众多共鸣:这些神话剧 到底给谁看?成年观众受不了它幼 稚的情节和雷人的造型,而里面的 多角恋对孩子来讲又“少儿不宜”。
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 一部分,而这些胡编乱改的情节会 给青少年带去很大的误导,进而失
李“岳飞是大元帅,也就是现在的‘五星上将’。岳飞 傲 被秦桧抓起来时,另一位大元帅、也是岳飞的好友 解 去问相当于现在内阁总理的秦桧,‘你们凭什么罪
龄、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但目前在实践中还没有看到 非常成功的经验,包括在国外一些发达的电影国家,在
说
国产神话剧的成功先例,应该从 1987 年版的
﹄ 《西游记》 和 1990 年版的 《封神榜》 算起,这两部 还 神话剧不仅奠定了后来诸多神话剧延续的中国神
是 仙谱系,而且在制作上也树立了一个标杆。 ﹃ 瞎 文化大观 WENHUADAGUAN
古代的“以人为本”说
“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战国至西汉年间成书的 《管子》 一书。原文如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 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名夷吾,字仲,安徽颍上人。春秋初期政治家。 管仲曾告诫齐桓公:若想成就霸业,“则必从其本 事矣 ”。齐桓公追问: “ 敢 问 何谓 其 本 ?” 管仲 回 答 : “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管子·牧民》 开宗明义就说:“治国之道,必先富 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所以管仲主张:“以天 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管仲把安民、顺民、利民、惠 民、富民政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不遗余力地推荐给 齐桓公。管仲当了齐国宰相之后,齐桓公曾多次问政于 管仲。桓公问:若想修明政治,利行天下,应该从何做 起?管仲答曰:“始于爱民”。并提出许多具体措施。这 其中就有最著名的以赡养老人、抚育幼儿、抚恤孤儿、 供养残疾、照顾鳏寡、慰问病人、救助贫困、安抚烈属 等九项措施为内容的“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
谈“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最新年文档
谈“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1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最早体现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就是以人民为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重视人民的地位,相信人民的力量,顺从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要求。
民本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以孔子和孟子的民本思想最为著名,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
1.1 孔子的民本思想孔子顺应历史潮流,总结前人经验,初步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仁爱思想扩展到所有人,并把其上升为对统治阶级的要求。
孔子主张德政,反对刑罚。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认为,君主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起到带头作用。
君主要慎罚人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用礼仪教化人民,促进全社会知“仁”讲“礼”。
在选贤任能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孔子认为,只有那些品学兼优的仁义之士,才能成为统治阶级。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统治阶级要用良好的德行领导人民,使人民心服口服,上下团结一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的民本思想始终围绕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本,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2 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并将其提升为一种治国策略。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说的是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本,统治者必须肯定人民的力量。
在人民、国家和君主当中,人民是最重要的。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得到天下,必须获得人民的支持。
战争时期,统治者更要顺从民意,“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只要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一致,就会齐心合力,共度难关。
中国古代文化的儒佛道三家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的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化深厚而丰富,各学派思想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佛道三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儒家、佛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本文将对这三家思想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理念。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礼仪、道德和家庭伦理。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国家治理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提倡“仁爱”和“孝道”,认为只有通过道德自勉和相互尊重,社会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佛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外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
佛家思想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佛家思想强调超脱尘世的境界,主张通过修行和悟道来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
佛家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修行,强调慈悲、舍己和解脱。
佛家的核心理念是“三法印”,即无常、无我和解脱。
佛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人通过修行佛法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第三大学派,强调回归自然和追求道观的境界。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无为而道,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家认为万物自有其道,只有顺应天道和人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平与繁荣。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追求道的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与儒家思想形成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双重影响。
综上所述,儒佛道三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修养和社会伦理,佛家思想强调超脱尘世的解脱和慈悲为怀,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
这三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这些思想依然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断滋养和激励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中,该书《霸言》篇记述了管仲向齐桓公建言霸王之业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是政治家、思想家。
对管子的学派定位,看法不一,韩非将他划为法家,班固则将他划为道家,也有人说他的一些思想与儒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现代学者多认为他是博采众长的杂家。
管仲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主要是指百姓(见《管子霸形第二十二》“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后来的“稷下学士”孟子的“民本”思想源头也许就源于此。
管子也是第一个提到了对人的个体要予以尊重的人,如“于身之不爱,则何有于公?”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他用帮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业绩验证了自己思想体系的正确性。
学习、研究、理解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顺民心”上,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顺应民意,则远者自然会亲近;违背民意,则近者也会背叛。
如何“顺民心”?管子认为:要做人民最想做的事。
当时的“民心”是普遍痛恨忧愁和劳苦、痛恨贫穷和低贱、痛恨断子绝孙、痛恨动荡不安,为此当政者要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等。
要做民力能及的事。
管子强调不是所有顺民心的事都能做,要量力而行、举事以时,否则不但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相反还可能引起新的民怨,所以“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民以其所恶也”。
不做违背民心的事。
当政者不要对百姓使用强制手段,如果行事违背人心,靠严刑和杀戮来驱使百姓的一切做法都是危险的,正所谓“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古代先贤们总结了许多管理理念和技巧,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1. 以人为本:中国古代管理者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认识到,只有关心员工的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知人善任:中国古代管理者善于识别和选拔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特点安排合适的职位。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3. 诚信为本:诚信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只有讲信修睦,才能赢得下属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4. 刚柔并济:中国古代管理者善于运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他们既注重严格执行制度,又注重关爱员工,从而实现有效管理。
5. 与时俱进:中国古代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管理策略。
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
6. 善听谏言:中国古代管理者重视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善于集思广益。
他们深知,多方面的意见有利于更好地决策,避免失误。
7. 修身齐家:中国古代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认为良好的品德和素质是成功管理的基础。
同时,他们还关注家庭建设,认为家庭和睦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8. 平衡和谐:中国古代管理者追求平衡和谐的管理境界。
他们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团队内部的和谐稳定,从而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总之,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丰富多彩,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汲取古人的智慧,将其应用于现代管理实践中,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出现在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在古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非常早期的历史时期。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的文化、哲学和道德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个人尊严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论观点和影响。
古代中国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源于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的一种哲学家道德体系,他认为人类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个人责任和义务。
儒家思想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个体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求。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义、礼、智和信。
其中“仁”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意味着人应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为他人谋福利。
儒家强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个人尊严和尊严,认为只有通过合作、理解和包容,人们才能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一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模式的基础。
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例如,在古代中国,家庭被认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亲和力。
古代中国的家族观念让个人责任和义务受到高度重视,提倡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和支持。
同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封建社会中,君主统治者被要求对人民负责,推行仁政和善治。
据记载,古代有许多贤明的君主,他们以人为本的治理方法包括减轻赋税、改良刑法、提升教育水平等,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诗歌和戏剧中常常强调个体情感的表达和关注,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例如,唐代的诗人杜甫以其深刻的人类困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闻名,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怒。
古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关注个人尊严和人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中国政府也大力推动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以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尊严和福祉。
“人文主义”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二
“人文主义”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二一提到“人文主义”这个词,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西方,想到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似乎人文主义是欧洲的专利。
其实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古典人文主义,而且与欧洲的人文主义一样,它也是相对于神本主义而言的。
它的基本精神也是提倡人性和人道主义,反对神性和蒙昧主义。
然而,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相比,两者又有所区别。
正是这种不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重人轻神、以人为本,二是重道轻器、以德为先,三是重民爱民、民为邦本。
一,重人轻神、以人为本同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一样,中国文化早期也曾有过原始宗教笼罩的时期。
但从西周时期疑“天”思潮和“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之后,人们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消极被动地祈求上天的恩赐,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人事的力量上。
神的地位逐渐下降,人的地位慢慢上升。
春秋末年,诸子百家兴起,尤其是儒家,开始重视对人的研究,他们以人为中心,以人伦道德为本位,全面地探讨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从而使中国文化完全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桎梏,走上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道路。
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考察事物,明辨物理,不仅要“上揆之天”,“下察之地”,还要“中考之人”,人是恒定万物的尺度。
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尤突出了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把天地人并列为“三才”,并充分肯定了人有“下长万物,上参天地”的能力,“天地之性人为贵”。
道家重“道”,而“道”效法自然,也就是说道家把人还给了自然,认为人能自觉地效法自然规律,领悟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和天、地、道一样伟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
这种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和人的价值,一切为了人,把人视为人类活动的目的思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正因如此,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对宗教都缺少热情,他们所关心的乃是社会、人生的现实问题,即孔子所说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庄子所说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1.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素养,使人能够做到自我完善、和谐相处,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2. 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一直被视
为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尊重他人、注重人际关系、维护社会
和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贯穿于中国
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家庭、社会、工作等。
3. 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这个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就有机会
得到提拔和晋升。
这种制度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展,为国家的治理
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
品质的培养,倡导仁爱、孝顺、忠诚等价值观。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
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5. 人文主义的兴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表现。
唐代文化盛世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注重人的思想、情感和个体的发展。
这种思潮推动了文学、艺术和
哲学的繁荣,使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总之,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体现在教育思想、礼仪文化、科举制度、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的兴起等方面。
这些实例都强
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的关注和
重视。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之以商为本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其所著的《管子》一书的霸言片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与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所说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不谋而合。
明朝的思想家汤显祖也有言:“天地之性人为贵”,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根源。
那何为以人为本呢?以人为本的含义简要来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而其中的“人”既不是指某个人,也不是之某一种人,而是指的是全体人民,这又于我党的基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路线,在某种角度上得到了统一。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在我国有着强大的可行性。
商,沟通货物之行,看似与以人为本没有太深的联系,实则不然,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伴随着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从最早的以物易物到现在的电子经济,虚拟货币都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出现的。
所以可以看出商业行为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
古语有云,商通则民富,民富则国强。
我觉得这也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乃至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每次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商业的变革,从以物易物到等价物的出现,从物权集体所有、按劳分配到物权私有、按资分配乃至到将来的物权社会共有、按需分配这些不都是在标致这社会的进步么?由此可见促进商业的发展对以人为本的社会进步有着极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要促进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发展,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发展现代商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这里所说的发展是在强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GDP增长。
孟子以人为本的概念
孟子以人为本的概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孟子”。
他主张人性本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社会应该以人为中心来建设。
孟子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概念体现了他关心人类幸福与社会公正的思想。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个天生的品质,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天性。
他说:“人之生也,负4维而后行,生而知之者,上也;负4维而后行者,下也;负3维而后行者,己也;负2维而后行者,万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生而具有天赋的智慧和道德感,善良是人类的本性。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按照这种本性来行动,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优秀品质。
其次,孟子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
他强调,人是社会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重视。
他说:“人为贵于物,齐人之用心也。
”孟子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也包括思想、情感、智能等方面。
他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该得到社会的关心和保护,人们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并且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幸福和自由。
此外,孟子强调社会应该以人为中心来建设。
他认为,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幸福和发展。
他说:“群王莫之能使以自其生也,而专以意于为人,则尧舜不能过也。
”意思是,一个好的社会应该从人的需求和利益出发,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追求为目标。
孟子主张,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每个人的幸福。
此外,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概念。
他认为,仁政是人道主义和公正的政治理念,是实现人的幸福的重要途径。
他说:“为政以仁。
”孟子认为,政府应该以仁爱为基础,关心人的福祉和需求。
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教育、医疗、安全和公共事务等基本服务,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发展和幸福。
总之,孟子的“以人为本”概念是一种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幸福和发展的理念。
他强调人性本善,认为人类生来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主张社会以人为中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追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5软件工程A 张明超 0515121044从华夏文明产生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对管理学有深入的研究,从诸子百家到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再到曾国藩的治国治家,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已成为一门学问,一门科学,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1.以人为本以"人道"代替"天道",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考虑人际和谐,善于运用人的智慧和计谋等。
2.以德为先优秀的品格因素会给领导者带来较大的影响力和树立良好的威信,使下属产生敬重感,作为学习的榜样。
3.中庸之道①中庸在《礼记.中庸》中解释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朱熹则解释道:"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中庸之道运用于管理中包括以下几方面观念:(1). 凡事要适度:中庸之道反对处事走极端,主张任何事情要遵循一个适当的"度"。
(2). 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从事物对立的两方面找出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即所谓"执两用中",这样就能统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极,不至出现偏颇,在对立面的互补中取得一种整合效应。
(3).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的变通。
(4).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但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和的各方面有所不同;相同的东西相加叫做同,同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4.无为而治②"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
《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古文献中的“以人为本”一词
古文献中的“以人为本”一词(图)房玄龄注《管子》现在人们对“以人为本”一词使用较多,但对其来源、出处很多文章却语焉不详。
“以人为本”一词可能最早是出自战国至西汉年间成书的《管子》一书。
原文如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管子·第九卷·二十三、霸言》,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65页)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由刘煦修纂的古代典籍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记载:唐贞观三年(629年),中郎将常何的门客,后被唐太宗委以监察御史重任的奇人——马周,在给唐太宗的奏表中引用了“以人为本”一词:“临天下者,以人为本。
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
”(《旧唐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马周》,中华书局,1991年重印1975年版,第2618页)此后由欧阳修、宋祁等人于宋嘉祐五年(1060年)重新修订的《新唐书》同一篇目中,将“以人为本”一词照搬,只是词句表述略有不同。
1494年,由罗贯中成书的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明代弘治甲寅序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
其中第四十一回对“以人为本”一词也有引用:“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
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三国演义》,长春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326页)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一句成语,不但源自经史子集,而且散见于民间文学作品。
尽管“以人为本”作为一条政见,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政治人物,可以给予不同的解读;但最早诞生时,它的原意和本意究竟是什么,确有搞清楚的必要。
管子,名夷吾,字仲,安徽颍上人。
春秋初期政治家。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作为春秋时期的智者,管仲在治国理政方面有着很多的思想和理念,其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治国理政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人,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管仲的“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
一、以人为本论人治国管仲的治国思路主要是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展开的。
他认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不是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刑罚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人民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利等方面来实现的。
因此,他强调政府应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的福利放在首位,注重发扬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重视文化和道德建设管仲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还需要文化和道德的支持。
他主张通过加强文化和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正统思想,落实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优势。
三、注重政治稳定管仲认为,一个国家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为此,他强调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的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使人民能够放心工作和生活。
四、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管仲强调国家的发展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展开。
他主张政府应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五、奉公守法、公正必须得到保障管仲认为政府必须奉行公正、公开、透明、廉洁的原则,严格落实法律,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利益,防止权贵地位的滋生和发展。
因此,他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正、廉洁、透明的政府行政。
在今天,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管仲“以人为本”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当前我国治理实践中的矛盾和难题,我们可以借鉴管仲的思想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通过发展文化、提高文明素质、强化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中国人本思想总结
中国人本思想总结中国人本思想(sometimes translated as "Chinese Humanist Thought" or "Chinese Humanism")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倡导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价值观。
它强调人的尊严、关怀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本思想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并且在其他中国哲学学派中也留下了独有的印记。
本文将对中国人本思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中国文化中常常强调个体的责任和义务,而非仅仅关注个人的权益。
人本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族裔。
这种尊重是建立在互相关怀和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的,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助精神。
在儒家思想中,"仁"(ren)是人本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意为"仁爱"或"人道"。
儒家强调个人应该发展出仁爱的品质,关心他人,并通过正义和忠诚的行为来造福社会。
"仁"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施加给他人。
这种关注他人的行为准则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实践。
中国人本思想也非常重视家庭价值观和社会道德。
中国人传统上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样也是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来源。
人本思想强调个人应该首先关注自己的修身养性,然后关心自己的家庭,为他们的幸福和繁荣做出贡献。
此外,人本思想也强调社会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如诚实、正义、谦虚等,这些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人本思想也可以在中国政治中找到。
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强调合法统治的重要性,并认为君主或统治者有责任为人民谋福利并保持社会稳定。
人本思想在这方面强调君主应该更关注人民的需要,摆脱个人的私利,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
第1讲“以人为本”的起源
以人为本与柔性管理课件第1讲“以人为本”的起源一、社会发展渊源•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平均分配\民主决策•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稍高\不平等人吃人\奴隶是工具人•春秋战国时期管理思想“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人类进化,社会进步,人本思想逐步深化二、“以人为本”思想发展渊源(一)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1、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仁”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以“仁”为中心的管理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中国:情--理--法西方:法--理--情“仁者,爱人”在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100多处。
●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儒家把“人和”的理念推到管理准则的最高位置上。
“和”就是和谐统一。
相互有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
由此可见,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讲究“度”、“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庸。
”所以“中庸”是一种状态,一种不走极端,符合内在规律和外在情势的状态。
典故:“过犹不及”的来历●强调道德观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强调修德是树立领导权威的关键所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关系●强调“人本”•首先,讲人本,强调人是万事之本,做事要有人,找到了合适的人,困难事情也可以办成,找不到合适的人,容易的事也办不成。
所以孔子说:“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其次,“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再次,行“王道”施“仁政。
”“儒家思想+西方管理=现代企业文化”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广为流传2、兵家人本管理思想•《孙子兵法》在对人的管理问题上,强调上下协调一致:“道者,令民与上同欲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上下同欲”作为领兵打仗取胜的的重要一条。
2024年浅析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
2024年浅析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一、人本思想的起源儒家思想起源于周代,其核心概念“仁”即是“以人为本”的初步体现。
儒家认为,人是社会的核心,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思想的形成,既受到当时农耕文明下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依赖,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追求。
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人”的重要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体尊重和人性关怀的人本精神。
二、人本思想的核心观念儒家人本思想的核心观念在于“仁”与“礼”。
仁,即爱心与善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关爱;礼,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仁与礼的结合,既关注个体内心的修养,也重视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非过度开发和破坏。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倡导人们应该与自然保持一种亲近而和谐的关系。
四、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儒家看来,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
儒家提倡“和为贵”,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减少社会冲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五、人的道德修养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息息相关。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的理念,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道德的完善,进而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道德修养包括诚信、仁爱、忠诚、正义等方面,这些品质被认为是构成理想人格的基础。
六、人本思想的教育观儒家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品德为核心,而非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塑造健全的人格。
儒家提倡“有教无类”,即教育应当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贫富。
同时,儒家也强调“因材施教”,即教育应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
七、人本思想在政治中的应用在儒家看来,政治的核心在于“仁政”,即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的政治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最佳答案最有名的当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
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
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
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
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第三,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辨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先江 410081)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而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或者说是前者的自然的要求。
因此,深入挖掘、整合“以人为本”的传统资源,对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最先是由管子明确提出的,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却可以追朔到周代,是对殷商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天命神学的一种反动。
在殷商时代,人类刚走出蛮荒状态,对天地自然界的巨大力量深怀敬畏与恐惧,人们笃信鬼神,听命于“天命”。
一切以“天命”为评判的标准,一切听从“天命”的安排,“天命”成为最高的主宰,完全支配着国家和社会的一切生活。
国事家事天下事,一切都通过“占卜”来做决定,听天由命。
尊崇天命必然导致宿命论,人在天命鬼神面前是渺小的、无助的,人成为其附庸,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在对日常生活、人生命运以及政权更替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在殷纣王的残暴、无知和贪婪及其王朝的覆灭中,周人对天命鬼神观产生了怀疑,开始感觉到“天命靡常”,“天不可信”,逐渐地认识到了天命鬼神的虚无,因此,敬天不如“敬德”。
(《尚书·周书》)从此,人们对天命鬼神的神秘性与恐惧感开始消退,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自身,投向“人”本身。
第一个发现“人”,并真正把“人”从天命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当是孔子的功劳。
孔子的儒学是以“仁”为中心,以“仁”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
而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
爱人,这是仁的真谛。
它包括“忠恕”两方面的要求:“忠”即要求从积极的方面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则要求从消极方面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还说:“仁者人也”。
人的本质是“仁”,人之为人,不仅在于他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他具有社会属性。
“人性本善”,都具有“仁”的道德本性,反之,那些丢弃了“仁”的本性,损害人的价值和生命的人,则与禽兽无异。
可以说,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或者称其为人本主义的“仁学”,当是很中肯的。
孔子开创的“人”学得到了后世儒家和其他各学派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呢?这是由人的地位使然。
首先,在人与宇宙天地的关系中,人是宇宙的中心。
《周易》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三种基本的物质材料,所以称之为“三才”。
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从这种直观的认识中,不仅得出人是整个宇宙的构成部分,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人是天地化育的结晶。
儒家学说吸纳了这种观点,并进而指出:“人者,天地之心也。
”(《礼记·礼运》)“天地之性人为贵。
”(《白虎通义》)这样就把人从茫茫的天地宇宙之中突显出来,人并不是由天命所完全决定,并不是微不足道的,而是天地之精华,是宇宙的主宰。
既然这样,就应该关注人,重视人,而不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供奉天地鬼神之上,孔子强调,“未知生,焉能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对待天地鬼神,最好是“存而不论”,“敬而远之”,因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其次,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乃万物之灵。
《尚书·泰誓》中说:“惟人为万物之灵。
”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从人乃“五行之秀气”,(《礼运》)“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到董仲舒的“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再到欧阳修的“人者万物之最灵也,”于是一个来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既秀且灵,既高且贵的人就活跃于天地之间,最终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
至于人为何能居于万物之上而与其他动物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主要在于人能群。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子·王制》)可见,人天生是群居动物,“人之生,不能无群”。
然而,群居的动物又何其多,为何只有人能异于其它?这是因为人能有“分”,如果“无分则有争,有争则有乱,有乱则必穷。
”(《荀子·非相》)而人之所以能“分”,则是因为人所固有的“智”的缘因。
《释名·释言语》中说:“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知是非,知善恶,知你我,然后才能“分”。
“分”又是“礼”的内核,是“礼”的主要功能。
反过来说,有了“智”,才有“礼”,才有“分”,才有“群”,然后才有“人”。
正是人的智慧,赋予了宇宙以生机和活力,证明了自己的创造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从而彻底打破了天命、鬼神等创造世界支配人类的谎言,理直气壮地论述了人是万物的主宰,宇宙的中心。
二在中国,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民为本。
在西方,由于基督教文明中存在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上帝创造了人,对人享有绝对权威,因此,上帝与人的纵向关系便始终是基督教关注的首位。
而在中国,则没有相应的人格化的上帝,也没有任何相应的神,这使得中国的先哲们不热心对天人关系做纯思辨性的探讨和争论,而是充满着对现实的关怀。
他们不重视思辨理性,而热衷于实用理性,在他们眼里,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因此,他们思考的注意力便越过神而直接投向人与人之间的横向关系。
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关系当然是君民关系,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于是在中国先哲们的论述中,天与人,君与民这些对应的概念总是缠绕在一起。
在他们眼里,没有抽象的“人”,而只具体的“民”,“人”与“民”几乎同义,“人”就是“民”,“民”就是“人”。
因而,“以人为本”就为“以民为本”所取代,天与人,君与民的双边关系也就演变为“天”、“君”和“民”的多边关系。
以民为本的思想就是在这种多边关系中得到论证与说明的。
“民”在儒家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天”和“君”的基础和根本。
儒家认为“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在这里,“天”和“君”的存在是为民服务的,是以民为目的的。
“民”有时甚至超过了“天”和“君”,“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致力于神。
”(《春秋左传》)当然,儒家并没有完全贬低天,而始终认为天道、天理、天意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但天道、天理、天意只能通过民心、民意来表达,这就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意就是民意”,“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作为君王则必须服从天意,顺从民心,否则,民就可以揭竿而起,替天行道。
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的政治图景。
于是才说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章》)的豪言壮语,同时又谆谆告诫君王:“君者、舟也;庶人,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第九》)即使是主张无为而治的道教,也极力奉劝君主要以民为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
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
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
”(《太平经》第151页)那么,作为君主,又如何才能做到以民为本呢?一是爱民。
要施仁政,做到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襄公十四年》)时时刻刻关心人民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是富民。
要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荀子说:“轻田野之税,轻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奈农时,或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富国》)。
孟子则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孟子·尽心上》)反对横征暴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应该“制民恒产”和“取于民有制”。
(《滕文公上》)民富即国富,民富才国安。
只有老百姓富裕了,“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梁惠王上》)三是保民。
即在普通百姓受到强大恶势力伤害时,要敢于为民作主,伸张正义;要在普通百姓遭遇天灾人祸时,能及时得到国家的帮助。
三无论是儒家还是其他诸子百家,其落脚点大都离不开经世济用与为君分忧,正是这种实用主义造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依附性”,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在皇权的重压下很难成为社会的“良心”,难以真正完成“为天地立心”的任务。
不管他们主张的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民为本”,都是站在君主和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所进行的政治策划和政治主张。
管子的以人为本就是作为一种“霸王之术”而提出来的,是为君主和统治阶级设计的御民之术。
以民为本或以人为本强调的并不是“民”或“人”自在自足的价值,而只是它对于国家社稷,归根结底是对于君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