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中轴线规划图

合集下载

广州市花都区控制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市政综合规划控规全覆盖

广州市花都区控制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市政综合规划控规全覆盖
第四部分 花东控制性详细规划 .......................................................................................... 88 1、花东概况......................................................................................................................... 88 2、花东控规规划范围与现状概况 ........................................................................................ 88
第六部分 花山控制性详细规划........................................................................................ 131 1、花山镇概况 .................................................................................................................. 131 2、花山规划范围与现状概况............................................................................................. 131 3、相关规划对花山控制要点的综述与协调 ....................................................................... 133 4、花山控制性详细规划 .................................................................................................... 134

走进北京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目录一、北京中轴线概述 (2)二、北京中轴线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2)2.1 地理概述与北京城的布局 (4)2.1.1 地理特点与环境影响 (4)2.1.2 北京城的规划与布局 (6)2.2 文化与宗教的融合与碰撞 (7)2.2.1 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群 (8)2.2.2 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体现 (9)三、北京中轴线的主要建筑物 (10)3.1 天安门与长安街 (11)3.1.1 天安门的历史与象征意义 (12)3.1.2 长安街的现代与文化交流 (14)3.2 天坛与祈年殿 (15)3.2.1 天坛的历史与建筑设计 (15)3.2.2 祈年殿的建筑美学与文化涵义 (17)3.3 紫禁城与故宫 (17)3.3.1 故宫的规模与建筑特点 (19)3.3.2 太和殿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20)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管理 (21)4.1 保护措施与现状评估 (23)4.1.1 中轴线保护的法律法规 (24)4.1.2 现存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5)4.2 管理策略与发展规划 (26)4.2.1 界面与区域划分管理 (28)4.2.2 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29)五、北京中轴线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前景 (30)5.1 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新中轴线 (31)5.1.1 现代丘比特溢现代风貌 (32)5.1.2 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结合 (33)5.2 全球视野下的中轴线与城市发展 (34)5.2.1 与其他中轴线城市的对比 (35)5.2.2 全球文化交流的前景与中轴线未来的责任与挑战 (37)一、北京中轴线概述北京中轴线,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地带,是一条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历史名街。

它北起钟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公里,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典范之一。

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众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等,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繁荣与辉煌。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茶园北路(三东大道-规划支路)工程设计说明

茶园北路(三东大道-规划支路)工程设计说明

2.2 依据性规划(1)《花都副中心中轴线(CBD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3)《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花都区》(4)《花都区中轴线(CBD地段)市政专项规划》(5)《花都中轴线罗仙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3 基础资料(1)茶园北路(三东大道-规划支路)实测1:500电子地形图(2)茶园北路(三东大道-规划支路)道路施工图设计图纸2.4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水及燃气管道用球隈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08(5)《球墨铸铁管和管件水泥砂浆内衬》GB/T17457-2009(6)《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OS5O5(7)《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l(M-2004)。

(8)《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13S201)(9)《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IOI)(1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O235-2O1D(1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D三、设计范围及内容3.1 设计范围本项目南起三东大道,北至紫娇西街,道路全长1.312kπu3.2 设计内容设计为给水工程内容。

设计说明一、概述1.1 工程背景为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空港、北站等大型项目建设的机遇,优化花都副中心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花都在广州10区2市中率先提出建区级CBD,相关规划于2013年10月获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

花都区水系规划 1 花都区概况

花都区水系规划 1 花都区概况

砂页岩高丘陵、砂页岩及石灰岩高丘陵、花岗岩高丘陵等 10 类,见表 1-1。
表 1-1 花都片区主要地貌类型表
地貌类型
分布地区
海拔高度(m) 相对高度(m) 坡度(度) 面积(km2) 占总面积(%)
冲积平原 冲积洪积阶地
流溪河、白坭河、九曲河 和芦苞涌等沿岸
北部丘陵南侧与平原接 触的过渡地带
5~30 30~50
1-4
A3 图
1-5
犁头咀河发源于花都区东北部的嶂顶,上游建有南蒙塘、雀山塘及犁头咀水 库,干流自犁头咀水库由北向南流经杨荷华侨农场、镇东等地,经大料水闸汇入 流溪河。干流全长 9.16km,集雨面积 13.17km2。
网顶河发源于花都区东北部的猪石岭,上游建有九湾潭水库,干流自九湾潭 水库由北向南流经狮前、鸿鹤、网顶等地,于港头汇入流溪河。干流全长 26.96km, 集雨面积 67.1km2。
般在 25°~45°之间;中部浅丘台地区,呈东西带状,海拔高度 50m~100m,区
内众多水库大多集中此地带内;南部平原区,属于广花平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
5m~50m,其中有丫髻岭(408.6m)和中洞岭(337m)等分散的条状破碎高丘
陵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形成间隔的平原。
根据地貌 形态特征 ,花都片 区内存在 海拔 350m~400m、150m~200m、
部山区向南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流溪河或新街河,成为流溪河、新街河 两大水系的组成部分。
赤坭、炭步两镇由于受镇内丫髻岭、中洞岭的影响,地形以两岭为高,四周 低,白坭水穿越两岭之间,河流(涌)则大多发源于两岭流入白坭水水系。
雅瑶镇位于新街河以南,属平原地区,地形则东南略高,倾向西北,镇内雅 瑶涌由东向西流入新街河。

花都:“一区一城一港”引领发展

花都:“一区一城一港”引领发展

花都:“一区一城一港”引领发展作者:方怡晖来源:《小康》2021年第35期10月27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擘画了一幅航空都会的产业蓝图。

《报告》提出,花都区将坚持“智造立区”不动摇,加快建设“一区一城一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过去五年,花都枢纽建设、经济实力、营商环境、城乡品质稳步提升。

今后五年,花都区地区生产总值瞄准年均增长6%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500亿元台阶,推动城市能级与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比翼双飞。

俯瞰花都,城市中轴线的风景十分靓丽:融创文旅城犹如盛开的花朵,融创大剧院、新图书馆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气息,保利国际金融中心、中建四局一公司总部大厦等大楼展现了花都的经济活力……“一区一城一港”中,一区指的是中部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城指的是西部智能新能源汽车城;一港指的是东部临空数智港,“一区一城一港”是未来花都的立区之本,支撑起现代航空都会的美好愿景。

在中部的“一区”,花都沿着城区中轴线打造的主城区CBD。

主城区CBD重点推动保利国际金融中心、中建四局一公司总部、亚士创能华南总部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三东大道隧道建设,打造国际化中央商务区。

与此同时,结合广州北站开发商务区,重点推动“站、产、城”融合发展。

未来,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将是花都城市的闪光区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外游客的视线焦点。

在西部的“一城”,花都区以花都汽车城为主体片区,加快推动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目前,花都区强化东风日产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提升花都汽车产业能级,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和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在东部的“一港”,花都区统筹推进广州临空数智港2.62平方公里启动区的规划建设,以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为基础,打通对接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和广深港高速铁路,打造出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关键节点,并加快打造临空数字电子产业新支柱,大力引进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信创、半导体等产业,打造东部发展新动能,形成临空经济集聚发展态势。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2-03-31T03:23:00.645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25期(上) 作者:李桃[导读] 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李桃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摘要: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基于本工程的高支模施工过程,对模板支撑系统形式的选择依据进行了说明,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主要总结了架体搭设技术、梁柱模板安装技术、悬挑工字钢支撑平台施工技术、圆弧边梁支护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外挑结构;悬挑工字钢;施工技术要点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LI Tao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5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Huadu Central Axis Project C block T3 group civil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 V8 podium has an overhang structure, and adopts a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in the form of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ed by lower struts. The formwork support height is 9.5m, which belongs to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is project,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ms is explained, an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rame erection technology, beam-column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c edge beam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overhanging structure, cantilevering I-beam,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引言建筑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建造高度与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也趋于多变,导致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6月8日下午,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下简称“中轴线南段地区”)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岛,是广州市实现“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为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提升广州中心区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何要选择中轴线南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一是落实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

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

二是落实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三是落实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范区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岭南广府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色彩演变特征研究——以广州花都港头村为例

岭南广府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色彩演变特征研究——以广州花都港头村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12-0139-04 收稿日期 2023-03-25摘 要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色彩是乡村风貌的直观表达,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以岭南广府传统村落——广州花都港头村为例,基于色彩地理学,运用NCS自然色彩感知模型、色彩网络等方法,剖析建筑色彩构成属性、用色比例,阐释色彩演变特征,为乡村规划、村落建筑色彩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岭南广府传统村落 民居 建筑色彩 乡村色彩 演变特征Abstrac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lor can provide intuitionistic expression for rural landscape,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heri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aking Gangtou villag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olor geography and biology, with the method of NCS nature color perception model, color adjacent network, we deeply discuss the color extraction, proportion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we hope it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refined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color. Keywords Lingnan Guangfu traditional villages, Traditional dwellings, Architectural color, Rural color,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岭南广府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色彩演变特征研究——以广州花都港头村为例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Color in Lingnan Guangfu Traditional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Gangtou Village in Huadu, Guangzhou边文娟 | Bian Wenjuan 黄 东 | Huang Dong传统村落积淀、培育了地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在传统村落特色风貌中,色彩总是先于形体而被视觉感知,具有极强的空间识别、造型和调节作用,并能传达形体、形态要素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对于传统村落人工环境的空间感知具有重要意义[1];其次,色彩作为村落形象的直观表现,传承与延续着地域历史文脉,承载着地域记忆、审美价值,社会历史、人文逻辑,能够较好地保存本土环境的识别特色,对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凝聚民族集体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2]。

广州市花都区规划(新)

广州市花都区规划(新)

花都区域规划行政区域●全区总面积969.12平方公里,下辖新华、花东、狮岭、炭步、花山、赤坭、雅瑶、梯面八个镇(街)。

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华街,距广州中心城区22公里。

户籍人口63万。

是著名侨乡,有港澳台及海外侨胞约30万人。

城区规划●花都区是广州市的工业发展区和重要交通枢纽。

到2010年,花都城区规划范围为12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40万人,并形成交通走廊区、城市中心区、城东开发区三个功能区片。

城区规划将着重做好火车北站和新国际机场两个最大交通源的疏解和联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按照相对独立、各具功能的组团式结构形式,强化各分区的功能作用。

自然资源●花都区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8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石灰石、高岭土、粘土、花岗岩等,开采前景好。

水量充沛,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为11.5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库17座,区内有流溪河、巴江河淌过。

旋游资源●花都区地貌¡°三山一水六平原¡±,山青水秀,环境优美。

有省级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胜地¡ª¡ª芙蓉度假村、洪秀全故居和纪念馆、资政大夫祠、盘古王庙、圆玄道观等主要景点。

洪秀全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都特产炭步文岗香芋¡ª花都区炭步镇文岗村生产的¡°炭步芋头¡±远近闻名。

传说清朝乾隆微服游江南,乾隆王吃后大加称赞。

只有文岗村种出的¡°香芋¡±味道最好,既松化可口又香气扑鼻。

北兴京塘莲藕¡ª北兴镇京塘村一口20多亩大的莲藕塘,产藕的历史有200多年。

这口塘生出的莲藕其貌不扬,生吃十分爽甜,熟食松化香滑,而且还有补气、补血等药用功效。

梯面山区绿色食品¡ª茅輋米是梯面镇梯田特产的优质米,在种植过程中用手工除草、除虫,不用农药。

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一、广州城市历史发展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2000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政治、经济、环境、规划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广州城市布局及形态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可大致分为:1)秦汉时期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

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至今已有2228年历史。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将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的大城,俗称“赵城”或“赵佗城”。

南越都城的建设时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

南越国共存在93年(公元前203年-前111年),历经五代君主。

现位于广州越秀区解放北路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即为第二代南越王赵昧陵寝原址上修建的博物馆,可在此追寻南越国的踪迹。

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

当时的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修“越城”西半部,并将城向北扩展,史称步骘城。

广州的正式定名在三国孙吴时代。

2)隋唐南汉隋初经济发展,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通南北交通,广州城有了长足的发展。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盛唐时,广州已成为全国三大商业城市之一(其它两城是扬州、汴梁),主要是对外贸易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使得西亚各国大量商人来中国经商,很多人迁居广州。

广州城自晋至唐未见扩展,但城市日益兴盛,人口众多,城市的范围早已突破了城墙的限制。

唐代的广州城墙范围很小,城市形态已呈现出坐北朝南的布局形态,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从而为南汉都城兴王府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公元917年,南海王刘建大越国,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五代南汉。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来源:/pages/zt/ghl/lswhmcbhgh/index.htm 规划概况 (1)规划范围 (1)规划效力 (2)规划的四大创新 (2)1、规划编制思路的创新 (2)2、城市特色内涵上有创新 (2)3、保护体系上有创新 (2)4、编制方法和内容上有创新 (3)市域历史文化的保护 (3)“一山一江一城”的整体保护空间战略: (3)概括了八大城市特色、提出了八大保护主题、划分了八个主题区域 (4)提出了需重点进行控制的山江景观视廊。

(6)历史城区的保护 (7)历史城区的具体范围: (7)历史城区功能定位: (7)历史城区职能调整: (8)“—城两带多区”的保护框架: (8)历史城区格局保护: (9)古城轮廓保护 (9)建筑高度控制 (11)城市传统中轴线保护 (12)骑楼街保护 (13)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14)历史城区内的22片历史文化街区 (14)历史城区外的2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15)文物古迹的保护 (16)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17)近期实施: (17)保障措施: (18)规划概况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市域行政区范围,即10个市辖区和2个县级市(增城、从化),面积7434平方公里。

规划效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专项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规划管理的依据。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规划的四大创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整体规划思路、城市特色内涵、整体框架和保护体系、编制方法及内容上都做了大胆创新。

1、规划编制思路的创新●提出了山水环境与格局整体保护的城市设计框架,将传统的“云山珠水” 自然山水格局跃升为具有“山、水、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格局,从更广阔和更宏观的层面上保护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交融的城市特色。

浅谈花都石岗中轴线安置区一期工程溶洞处理方式

浅谈花都石岗中轴线安置区一期工程溶洞处理方式

浅谈花都石岗中轴线安置区一期工程溶洞处理方式发布时间:2022-08-08T07:09:34.14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刘信兴[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整体建筑行业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以花都石岗中轴线安置区一期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溶洞问题的具体分析,并结合工程施工有关规定,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溶洞处理方式进行了阐述。

广州珠江监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整体建筑行业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以花都石岗中轴线安置区一期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溶洞问题的具体分析,并结合工程施工有关规定,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溶洞处理方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溶洞;处理前言我国各地广泛分布着岩溶地貌,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形成了许多诸如石林、石笋、钟乳石、溶洞、暗河、悬泉、瀑布以及隐藏于地层中的溶洞、溶槽、石芽、溶穴等奇特的地貌景观和地质构造。

在这些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在岩溶地层中成孔。

在这类地层中,往往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地表水和不同类型的风化与残积土。

在这种地层上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施工情况,主要有偏斜孔、卡锤、漏浆、塌孔等,所以在溶洞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在岩溶地区施工非常重要。

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石岗村,天贵北路以东,三东大道以北,场地南侧、北侧为空旷的耕植地,以东为田美河,场地周边局部地段为拆迁场区,项目占地约7.5万㎡,总建筑面积25. 24万m',拟建建筑为11栋地上26-31层住宅及配套等设施,地下1~2层。

基坑总面积约4.4万m。

本工程桩基础形式为冲孔灌注桩,桩身直径800mm~1600mm。

其中北区总桩数1326根,南区总桩数为1862根。

根据超前钻详勘资料,南、北两区溶洞见洞率均高于50%,南区见洞率更是高达61.83%,场地岩溶发育程度等级为岩溶强发育。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度)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度)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年)前言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XX-2020年。

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XX-2020)》《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XX-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XX-2020)》《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XX-2020)》《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其他相关规划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市商业及写字楼市场分析

广州市商业及写字楼市场分析

2011 年广州市商业及写字楼市场分析目录1.1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 (1)1.2广州市商业市场分析 (10)1.3广州市写字楼市场分析 (15)1.4广州市商服用地土地市场分析 (24)1.5重点功能区市场分析 (33)1.6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市场影响分析 (38)1.1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1.1.1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根据《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广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根据“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都市大商业格局。

广州市将着力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都市商业格局:1、拓展“四线”商业带:沿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快速轨道和快速干道交通放射线,实施“东推进、西延伸、南跳跃、北培育”的商业网点拓展战略。

2、打造“三层商圈”:“三层商圈”是指依托内、中、外三圈层构建的商圈,按照“内精、中厚、外强”的发展要求,形空间定位准确、圈层分工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商业圈层结构。

3、两轴一带:两轴一带是指老城区中轴线、新城区中轴线和珠江滨水带。

从越秀山至海珠广场的老城区中轴线及东西两侧的老街、从广州东站至海心沙的新城区中轴线及珠江滨水带是广州商业网点发展的主要发展轴。

《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提出重点提升和建设一批商业功能区,一是六个都会级和二十个区域级零售和服务主导型商业功能区,二是由珠江新城、天河北和环市东组成的中央商务区,三是琶洲和流花两大国际会展商务区。

其中,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琶洲商务区、广州南站核心区、广州中轴线南区区域,白鹅潭区域形成商业网点布局中六大重点规划功能区,成为广州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区域,主导商业市场发展。

1.1.2重点功能区规划1 、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珠江新城—员村地区规划用地面积12.04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404 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48.8 万,居住人口28 万。

其中珠江新城地区用地面积为6.5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00 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30 万,居住人口18 万。

广州市花都区地图

广州市花都区地图

广州市花都区地图养生之道网导读: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

花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广州市花都区概述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

花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

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市,被外界誉为”花之都”。

花都是一个生机勃勃,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融山、水、田园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娱乐休闲及生活配套设施。

花都生态环境优美,风光宜人,有山青水秀的王子山森林公园和省级旅游度假胜地----芙蓉度假区,又有文化内涵丰富的园玄道观,还有颇具历史价值的洪秀全故居和资政大夫祠等众多旅游景点。

区内还有南航碧花园、金碧御水山庄、雅居乐、雅宝新城等许多高尚的园林建筑楼盘,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

既是珠江三角洲交通交汇之地,也是沟通珠三角与内地的桥梁和枢纽,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105、106、107三条国道和机场高速、广清高速、京珠高速、广州北二环、北三环高速五条高速公路交汇之处。

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广州火车北站就位于花都。

未来广州还将兴建2条城市地铁线和1条市郊列车线连接市区与花都。

中国最现代化的航空枢纽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也座落在花都,花都港可直航澳港。

总之,花都区高等级公路之密集,水、陆、空交通之齐备,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

花都区下辖新华、花山、花东、赤坭、炭步、狮岭、梯面、雅瑶八镇(街)。

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华,是广州卫星城,距广州中心城区仅22公里。

总人口72万。

花都是侨乡,有华侨、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

花都区是广州市的工业发展区和重要交通枢纽。

到2010年,花都城区规划范围为12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40万人,并形成交通走廊区、城市中心区、城东开发区三个功能区片。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摘要:花都中轴线是花都区实施“强芯”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中轴线南段建设的加快,北部地区的扩容提质也提上议事日程,笔者通过梳理评估花都区中轴线发展状况,盘整中轴线北段生态资源,按照“明定位、提策略、优交通、定指引”四个思路对该片区的规划控制和景观提升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景观提升;花都区位于广州的北部,是广州的北大门,坐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两大交通枢纽。

近几年,花都区正在全面推进148平方公里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的建设,依托空铁联运枢纽,以花都中轴线、北站商务区、花都湖地区构成的商务金三角为抓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融合示范区。

花都中轴线北起芙蓉嶂水库,南至新街河,东至106国道,西至秀全水库,南北全长约17公里,东西宽度约8公里,是南北向贯穿我区的城市发展主轴,是实施“强芯”战略的重要抓手,主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商业休闲、文化旅游等四大功能。

花都区高度重视该片区的发展,随着中轴线南段建设的加快,北部地区的扩容提质也提上议事日程。

本次花都中轴线北段规划控制研究的工作范围东至铁山河,南至花都大道,西至杨屋路(Y717道路),北至芙蓉峰,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工作内容一是开展城市中轴线北段规划研究和功能提升策划研究,二是开展轴线及两侧主要控制地带内(轴线两侧各500-1000米)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摸查及整治工作。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梳理评估花都区中轴线发展状况,盘整中轴线北段山水、农田、村庄等生态资源,进一步优化花都区一轴四带一核多组团空间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整体提升中轴线北部地区,树立花都城市新形象。

按照“明定位、提策略、优交通、定指引”的思路对该片区开展研究策划工作。

一、梳理现状规划,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本次通过回顾花都主城区的发展历程、梳理现状建设情况和已批的中轴线CBD地区、广州北站地区、花都湖周边地区等重点片区的控规,把握花都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新机遇,依托花都空铁交通枢纽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从总体层面对整个花都中轴线进行研究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编:花都中轴线规划将出台最值得投资楼盘一览
为优化广州北部副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建立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广州北部城市形象标杆,花都区政府提出了花都区城市中轴线规划概念,据悉,城市中轴线南起花果山体育中心,北至平步大道,向南沿田美河向新街河公园及雅瑶组团广义延伸,向北正对王子山森林公园。

该轴线与广州的传统中轴线遥相呼应,贯穿的范围包括王子山景区、芙蓉嶂省级旅游度假区、芙蓉居住区级中心、长岗组团级中心、人民公园北文化娱乐区、区政府行政中心、花果山体育休闲区、商业娱乐区、雅瑶组团级中心和境湖居住区级中心,形成了花都区的功能核心和城市人文核心景观带。

花都中轴线价值爆发下,花都楼市的置业以及投资前景十分乐观,马上看看哪些盘值得投资吧。

交通:雅居乐嶺會向西南约7公里,10分钟车程即达狮岭皮革皮具城,从项目沿芙蓉大道向北约8公里即到达芙蓉度假区。

芙蓉大道向北连接山前大道,接驳广清高速通往清远;向南经建设路连接机场高速,接驳广州市区。

雅居乐嶺會门口设有花都客运站—芙蓉度假村的公交站点。

距离雅居乐岭会400米处有23路公交车去往新华市区。

最新动态:雅居乐嶺會将在5月28日开放样板房,预计在5月中下旬正式对外公开发售。

项目将推出4栋洋房,共754套洋房单位,主力户型为85-135㎡的两至四房单位。

目前接受内部认购,开盘有相应优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