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中轴线规划
浅析广州传统中轴线的更新与改造
维普资讯
任嚣在此筑番 禺城 ( 俗称任 嚣城 ) 为广州信史记载 的建城 之 ,
始, 距今 已有 2 0 2 0多年 。秦末汉初 , 赵佗在 岭南建南越国 , 定
都番 禺。 奠定 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
现在的广州是我 国华南地 区的 中心 城市 ,是广东省的省 会。 是一座具有 2 0 2 0多年悠久 历史的文化名城 , 是我 国历史
在城市规划上 。利 用城市 中轴线引导城市发展 的以巴黎 和华盛顿最显著。有人说 ,巴黎是 因香榭 里舍大街才成 为巴
黎, 华盛顿 没有 国会 山、 林肯 堂和华盛顿纪 念碑更 不可想 象。
北京 、 西安等 国内著名城市 对城 市 中轴线的重视和保护 开发 , 也 是有 目共 睹的。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扩 张 , 市更新和 改造 的浪潮也 城 在各 国兴起 。广 州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港 口城 市, 当今 在
剧烈的城市结构 变动 中, 如何 更新 和改造其传统 中轴线 , 成为
本 文要 探 讨 的 问题 。
过赤岗塔 继续向南延伸的城市新 中轴线 ,在天河区建城 市新
门、 商业 区的城市轴线 雏形 。民国初期是广州市建设发展的重 要 时期 。9 9年 ( 11 民国八 年 ) 辟建维 新路 ( 起义路 ) 意在承继
浅析 广州传统 中轴线 的更新 与改造
S u y o he Tr d to a i e w a fGua g ho t d n t a ii n lAx sR ne l o n z u
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形成与规划
以及旧城改建纳为同一体系,体现了广州 城 市 中心 的功 能 节点 ,包 括 商 务 中心 ( 中 “ 史 、风 景 、街 市 、生 活 ”的城 市设 计 信广场 ) 历 和体育 中心 ( 天河体 育场 ),以
种 力量 的共 同作用 ;轴线 构成 要 素 的类 型 心 分散 布 局 的现状 相 比,新 轴 线在 空 间上 与空 间组 合 方 式 丰 富多 彩 , 史 文化 主题 所聚集的城市中心对于强化现代城市功能 历 内涵 与现代 城 市发 展相 衔 接 ,具 有继 往 开 具 有更 加 的重 要意 义 ,有助 于进 一 步提 高 来 的价值 和 意义 。
一
二 、广 州城 市 中轴 线 形成 与发 展
1 统轴 线 的传承 与发 展 . 传
广 州是 中国 的南大 门 ,自建城 以来 一
般 来 说 ,城 市轴 线是 通 过城 市 的外 直是 华 南地 区的政 治 、经 济 和文 化 中心 。
部 开 放空 间体 系及 它 与建 筑 的关 系表 现 出 在城 市 发展 的 两千 多年 来 ,城 市 中心发 展 来 的 ,是 人 们认 知体 验 城市 环境 和 空 间形 稳 定 ,一直 没 有移 动 过 ,在 城 市这 是较 为
态 关 系 的一种 基本 途 径 。从 历史 发 展过 程 独特 的 。
看 ,城市 轴 线 的规划 设计 是 城 市要 素结 构
2 0 年 ,广 州文 化名 城 办公 室将 “ 0 期 2 《 市 察 21 5 年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摘要:广州新中轴线在形式上贯穿广州市南北,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不同步等原因,新中轴线除了花城广场一段以外,其他的整体性较弱。
作为城市中心以及标志性绿轴,花城广场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起到焦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线性的花园广场,更是广州未来发展以其为中心发散而开。
关键词:中轴线;广场;规划;线性;新旧对比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广场—花城广场(一)广州花城广场花城广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广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
广场最南端是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图书馆四个公建所在地。
此处以北为长约1.1公里的榄形轴线广场。
弧形道路两边是公园式绿化,绿化两边是高层商业建筑。
(二)新城市中轴线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南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全长12公里。
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
北段有3个重要节点,分别是核心商务区、海心沙、新电视塔。
北边“山水城”自成一格,强调宜居、生态;中段则主打“花城绿轴”牌,定位为“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并分五大功能区。
行走在花城广场中,体验大都市中轴线的魅力。
临江边的海心沙广场以及相对而建的四大公建围合而成中轴线最重要的节点也是其浓墨重彩的中心。
此处成为广州现代化的新标签,与老珠江相辉映。
作为轴线设计的最重一笔,无疑达到了意义上的程度。
广州新中轴线在形式上贯穿广州市南北,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不同步等原因,新中轴线除了花城广场一段以外,其他的整体性较弱。
作为城市中心以及标志性绿轴,花城广场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起到焦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线性的花园广场,更是广州未来发展以其为中心发散而开。
二、广州新旧中轴线对照(一)广州历史中轴线广州古城区有一条北自越秀山,南至珠江水的传统中轴线,俗称“一条扁担担起山和水”;广州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中,似乎总有一条通过官府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古城中轴线一直于此不太大的地段内平移延伸。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调研背景 (1)1.2调研范围 (1)1.3调研方法 (1)1. 4 CBD专题研究 (2)1.4.1 CBD概念理解 (2)1.4.2 CBD类型 (2)1.4.3 CBD结构布局 (2)第二章调研内容 (3)2.1用地性质 (3)2.1.1规划历史与对比 (3)2.1.2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2.1.3现状用地构成 (5)2.1.4分析 (5)2.2空间形态结构 (6)2.2.1空间形态布局 (6)2.2.2天际轮廓 (8)2.3建筑现状 (10)2.3.1建筑质量分析 (10)2.3.2建筑高度分析 (10)2.3.3建筑风貌分析 (11)2.3.4综合评价 (11)2.4交通分析 (12)2.4.1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12)2.4.2车行系统分析 (13)2.4.3人行系统分析 (13)2.5.公共空间体系 (14)2.5.1公共空间结构 (14)2.5.2公共空间类型 (15)2.5.3公共空间尺度 (16)2.5.4行为活动 (16)2.5.5地下公共空间 (18)2.5.6小结 (18)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19)2.6.1景观分析 (19)2.6.2视线分析 (20)2.6.3绿化植被 (21)2.7公共服务设施 (22)第三章综合评价 (23)附件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第一章调研背景1.1调研背景作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全长12公里的广州城市新中轴范围。
新中轴线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5.88平方公里。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6月8日下午,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下简称“中轴线南段地区”)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岛,是广州市实现“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为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提升广州中心区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何要选择中轴线南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一是落实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
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
二是落实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三是落实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范区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广州花城广场规划分析讲解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地区地下空间立体分析
2019/6/8
2019/6/8
2019/6/8
2019/6/8
2019/6/8
THANK YOU
2019/6/8
地下空间设计
花城广场的地下空间设计是由下沉景观广场系类、商业购物廊、下沉庭院以及用于联 系周围建筑地面空间的人行通道系统等几个主要设计要素组成的 。
下沉景观广场沿中轴线布局, 串联起整个地下商业购物中心。 下沉景观广场、大型坡道和楼梯, 将大自然引入地下。
下沉庭院是为了提升地下功能 空间的质量,营造舒适安静的空 间氛围。(下沉庭院属于一个过 渡区域)
5
5. 庆典广场 南接海心沙,面对着宽阔的珠江,是大型庆典集会的场所。
视点分析
2019/6/8
线轴主 图点节
绿化结构
2019/6/8
花城广场设计中心以绿化为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将周围建筑地面的景观也纳入广场设计中。在整个 核心区内形成了“中轴+侧翼+区段+节点”的一种 空间顺序。
人行系统
根据市民到达广场的方式不同, 将不同到达方式的行人通过广场 地面人行系统、人行天桥、下沉 广场并与核心地区的人行通道周 边建筑地下通道及地面架空二层 人行步廊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 一个立体,开发的人行系统。
3. 双塔广场 在标志性建筑西塔和东塔之 间,椭圆形的广场上旱喷时时
3
泻玉飞珠,无 论日间还是夜晚都吸引了大量游人驻足。
4. 文化艺术广场 联系着珠江新城四大公共建筑:广东省博物馆、广州
图书馆、市少年宫和歌剧院。大面积的广场通过铺装材料和地灯形成
4
的线性图案,打通各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导引人流聚散。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方案一:凤鸣羊城,乐动珠江一、计划主题沿城市中轴线南段设置一条富有动感的曲线活力带,既隐喻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文脉,又似展翅飞翔的凤凰和演奏华丽乐章的音符,衬托出“凤鸣羊城,乐动珠江”设计主题。
二、功能定位与进展目标以世界城市为目标,打造区域公共效劳中心依托交通设施,实现海珠区的均衡发展弥补广州滨水功能的缺失,形成城区滨江休闲带三、土地利用计划突出城市核心功能,计划核心区设置城市旅行效劳、商务、商业、研发创意、行政办公、体育文化和企业办公七个城市功能核心,强化城市公共效劳功能,使广州实现“世界城市”的进展目标。
各核心功能区沿曲线活力带设置,使之成为凝聚市民生活、展现广州城市风情的城市“会客厅”,使中轴线南北两段别离从不同角度诠释广州的城市形象,展现广州独特魅力。
四、丰硕城市滨水活动沿后航道计划一条城市滨江绿化休闲带,为依珠江而生的广州提供展现碧水穿城、城水融合特色的理想场所,也为城市居民在拥堵的市中心开辟一片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和休闲乐土。
海心沙弱化水上客运交通功能,设置主题游览设施和娱乐设施,打造成为广州并世无双的滨江娱乐中心;后航道上游建设小型博览和文化设施,形成文化创意展现区;后航道下游设置游艇码头等以水为主题的休闲、运动设施,形成水上休闲区。
五、综合交通系统计划一、路网体系计划:计划区域内道路以方格网系统为基础,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骨干道、次干道和城市支路5个品级。
二、公共交通计划:以城市地铁站点为核心建设快捷高效,连接每一个核心功能组团和居住社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枢纽依托人流量大、周边开发强度较高的客村、大塘和沥滘三个地铁换乘站点建设,采纳上盖开发模式,集约利用土地。
3、社会停车场计划:社会停车场原那么上要紧设置在三类区域。
第一类是地铁站点周边,形成“P+R”交通换乘设施,鼓舞公共交通;第二类是公共设施区周边;第三类是配套停车不足的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区。
花都中轴线规划图
汇编:花都中轴线规划将出台最值得投资楼盘一览
为优化广州北部副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建立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广州北部城市形象标杆,花都区政府提出了花都区城市中轴线规划概念,据悉,城市中轴线南起花果山体育中心,北至平步大道,向南沿田美河向新街河公园及雅瑶组团广义延伸,向北正对王子山森林公园。
该轴线与广州的传统中轴线遥相呼应,贯穿的范围包括王子山景区、芙蓉嶂省级旅游度假区、芙蓉居住区级中心、长岗组团级中心、人民公园北文化娱乐区、区政府行政中心、花果山体育休闲区、商业娱乐区、雅瑶组团级中心和境湖居住区级中心,形成了花都区的功能核心和城市人文核心景观带。
花都中轴线价值爆发下,花都楼市的置业以及投资前景十分乐观,马上看看哪些盘值得投资吧。
交通:雅居乐嶺會向西南约7公里,10分钟车程即达狮岭皮革皮具城,从项目沿芙蓉大道向北约8公里即到达芙蓉度假区。
芙蓉大道向北连接山前大道,接驳广清高速通往清远;向南经建设路连接机场高速,接驳广州市区。
雅居乐嶺會门口设有花都客运站—芙蓉度假村的公交站点。
距离雅居乐岭会400米处有23路公交车去往新华市区。
最新动态:雅居乐嶺會将在5月28日开放样板房,预计在5月中下旬正式对外公开发售。
项目将推出4栋洋房,共754套洋房单位,主力户型为85-135㎡的两至四房单位。
目前接受内部认购,开盘有相应优惠。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Zhujiang New Town Core Area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文_吴桂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胡凯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生何力宇 广州零号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师珠江新城核心区是广州市近年建成的CBD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城市标志之一,其设计与建设实践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系统梳理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工作的成果特点、联系和变化进行评析,并对其进行了总体评价。
珠江新城核心区(又称广州新中轴珠江新城段)占地1.4km2,经过20余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成型并获得普遍好评,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引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全市土地面积7434km2,珠江新城核心区占全市面积的0.013%,据统计2015年全市GDP总值为1.8万亿,珠江新城核心区GDP总值990亿, GDP总值占比为5.5%;同时它还是重要的城市标志,被誉为广州市的城市客厅。
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进行了多次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通过对其城市设计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我们可以理清其发展的连续性、各阶段的特点、联系和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反馈完善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广州同时期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总结其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对广州未来的城市设计及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检讨调整、深化实施、逐步完善等四个阶段。
图6 广州规划院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7 同济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8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总图图9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模型年)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1992年)1992年7-8月,广州市规划局委托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香港梁栢涛规划师建筑师事务所、广州市规划院等三家单位进行“广州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竞赛”,经专家评审后,托马斯公司方案胜出,其方案基本确定了珠江新城规划的总体构架。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点” 。 城市 发展太快 ,在较短 时间 内单 单依靠 …
其 自组 织 机 制 形 成 有 序 的 新结 构 是 很 难 完 成 的 , 需 要 城 市 规 划 城 市 总 体 设 计 的补 救 性 干 预 。显 然 .这 种 干 预 的 准 则 就 是 乱 中 求 序 。 乱 中 求 序 ”应 成 为 可 持 续 发 展 城 市 设 计 的 一 个 原 则 , 这 在 广 ,l 市 中轴 线 形 成 的城 市 设 计 中 得 到 充 分 J城 t 、
称 图 形 1 9 年 作 轴 线 总 体 城 市 设 计 时 黄 埔 大 道 9 9 以 北 段 基 本 成 型 .黄 埔 大 道 以 南段 成 型 的建 筑 还
续 ”- 。后来这幢大楼被市政府取消 。
很少 ,是否要求两侧建筑物对称就成 为一个可以
讨 论 的 问 题 。一 个 细 节 决 定 了 宝瓶 状 广 场 两 侧 建 筑 物 只 能 采 取 ” 中求 序 ” 的 方 案 布 置 .这 就 是 乱
市设计之前 已基本成 型 .整治和完善工作影响不
了大 局 ;过 渡 广 场 、东 站 绿 化 场 撑潞 城 广 场 、 一、主萍广 q 、花 ] 海 心 沙 广 场 四个 广 场 是城 市 公 共 设 施 它 们 和 市 一饕毒
当时唯一一个完工 的建筑物体形 立面比较特殊 。
当 时 如 图 1 的农 业 银 行 大 厦 已 经建 成 如 果 对 面 7
一
侧也要求建成一模一样 那恐怕就很 难找到业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5•【文号】国函〔2024〕137号•【施行日期】2024.09.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3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广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广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广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8.0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8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29.1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9.7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135.0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9%;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5.42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为例
a t l l b i l o u e n t e a a y i o o c n fc n e t i c l h s an
i h- ai sr ief ci s rai re p np b csa e hg - u l evc n t n ,cet gg eno e u i p c - q y t u o n
岭 南特 色
A bs r c t a t: Th u ton lo i n a i h u gz e f nci a re t ton oft e G an hou ne c t o h c ntra i r ai “e o l d i ita vec ne w iy s ut e e x sa e s r gina m n sr t e tr a i w ih Li na u t r t ng n c lu e” .Ba e o hi un ton lo intton, s d n t s f c i a re ai
a d r o ngLi n nc tr . n p om t ng a ul e i u
Ke r s C t i; Ura s n; AxsF n t n; ywo d : i Axs y bn Dei g i u c o i
Gu n z o Li n Cu tr a g h u; ng a n lu e
e t Po。 伽 Ci A cn i as fniaiI tCiyj r i h a n e C y fC e hA c l n it t JT a 1s d t 。
o nc n e c nn 0Va n
城 市中轴 线设计方法研究
以广州新城 市 中轴 线南段地 区为例
刘名瑞 王莹 易骞
有岭 南文化特 色的行 政 中心 ” ,城市设计 围绕该定位 构建
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
Transform: New City Axis and east RailwayStation Gateway Area of Guangzhou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文_夏晟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提升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品质为契机,以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为指引,广州市通过开展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的城市设计及其后续项目作为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抓手之一,通过整合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核心地区开放空间品质,提升重要门户地区与节点的城市形象和运作效率。
本文梳理小结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北段的城市设计优化与重要节点火车东站天幕广场的更新过程,作为一个城市更新实施案例,供组织和研究城市轴线及节点地区城市设计者参考。
图7 火车东站天幕广场亚运改造实景照片背景从白云山南面的燕岭公园往南跨珠江到广州塔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建设过程历时30多年。
(图1,2)1987年广州六运会后,天河体育中心带动了城市中心的东移;20世纪90年代规划及建设初期,新中轴线地区的用地性质未被完全考虑;从1993年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提出的《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到2000年前后,随着《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广州地区总体规划纲要(讨论稿)》与《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等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不断推进,新城市中轴线经历了概念生成与发展调整阶段;在2005年后,随着全面建设推进,新城市中轴线逐步建成。
在轴线谋划的初期,吴良镛、武延海先生在探索逐步酝酿建立新的规划体制时,即已强调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区、敏感地区,特别要加强城市总体设计工作。
随着广州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根据广州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从燕岭公园到广州塔)整体城市设计和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与轴线谋划初期不同,在项目启动时,该范围内大部分地块已建设完成或已完成建设审批程序。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段核心区城市设计整体设计-[广州院.SWA]-4
第十六章 街道设计导则 STREET DESIGN GUIDELINES
5)黄埔大道天河南小区段 现存建筑物和开放空间可以通过改造沿街店面、材料色彩和铺地等 简单易行的手法得以改善。在保留原有建筑物的前提下,通过上述 手法让旧建筑获得新生命。
用新型节能窗取代旧窗,二层以上的铁栏杆建议取消 重新排列空调机和管线,建筑外墙重新粉刷
203
16.3 广场及道路铺地
此铺砖,排水形式及公共设施陈设可应用于东站二层平台及中心广场,有关广场的设计请见第四章-第六章。
铺装样式 1: 透水性铺装及座椅形式 PAVING 1: PERVIOUS GREEN PAVERS & SEATING ELEMENT
自行车架 BIKE RACK 铺装样式3:石材铺装 PAVING 3: STONE
216
交叉路口 INTERSECTION
沿街景观和人行横道设计范例:
太阳能照明灯具,步行道路系统识别标志 ICONIC SOLAR LIGHTING MARKING THE NEW
PEDESTRIAN PATH
公共汽车站,公交系统识别标志 ICONIC BUS STOPS MARK THE TRANSIT PATH
路灯间距15m米 点缀广告箱 广告灯柱
5m
July 2009
20 m
5m
30 m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段核心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the Core Area of Guangzhou New City North Center Axis
207
16.4.2 天河北路
自行车停放点
广告标识示意
盲道
座椅间距15米一个
行道树间距5米
广州新中轴线规划
一、新中轴线规划介绍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开展早、起点高、规划体现了战略性、国际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新城地区的规划设计。
近期,为配合亚运会举办和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2009年广州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城市轴线北段和南段地区城市设计。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在广州市两千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向的新旧两条城市轴线。
传统城市中轴线是旧城区的中心,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南至海珠广场,总长约3.3公里。
1980年以来,广州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向东和向南扩展。
1984年广州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新城市中轴线的概念,历今26年。
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总长约12公里。
为深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在2010年亚运会之际展示广州新的城市形象与风貌,把广州新中轴线地区打造成国际先进、全国领先的城市核心地区,广州市政府提出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城市核心地区的城市设计,具体实践“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城市中心区核心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
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作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将优化城市轴线的开放空间,高水平、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北连新城市北中轴珠江新城CBD地区,南跨洛西岛隔珠江与番禺新市镇相望,东至广州“南肺”万亩果园和国际会展中心区琶洲地区,西接广佛一体化的桥头堡白鹅潭地区。
作为连接广州东西南北的纽带,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是广州市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城市产业调整、大力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
12公里长的新城市中轴线,将成为承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战略性地区,体现广州21世纪城市风貌特色和最高品味的标志性地区,按照国际眼光规划、建设、管理的高水平城市轴线地区。
广州市新、旧城市中轴线两侧空间与交通模式对比
l 捌
广 州火 车东站和 中信 广场 ( 高度 为 3 1 建于 9 9 m) 0年代 初 , 天 河城广场建 于 1 9 9 6年 , 至此 新 中轴线 的北段 基本 形成 , 目前 中轴线 的南 部珠江新 城( 总面积 66 m 正在 建设开发 中, 。k ) 未
■ 巷
改造原官府花 园为现在 的人 民公 园,9 9年建立 中山纪念碑 , 12
1 3 年 建 设 中 山纪 念 堂 ,9 4年 建 市政 府 大 楼 ,海 珠 广 场 建 91 13 于 15 9 1年 , 此 基 本 形 成 了 旧 中轴 线 的格 局 。可 见 , 中轴 线 至 旧
蠢 摹 叠羹
来 将 形 成 更 加 雄 伟 壮观 的城 市 中轴 线 。
旧( 代 ) 市 中轴 线 进 行 对 比研 究 , 近 城 通过 分 析 不 同历 史 时期 的 城 市 中轴 线 的形 成 和 发 展 演 变过 程 , 深入 研 究城 市 中轴 线 及 其
周 边 地 区的 功 能 构 成 、 间构 成 、 市形 态 、 通 模 式 、 市意 空 城 交 城
维普资讯
广州市新 、 旧城 市 中轴 线 两侧 空 间与 交 通模 式 对 比
Co tatt n r s he Tw o S d sS a e n a he CiySM i d e Ax sa heTr f cPa t r i e p c e rt t ’ d l e nd t a te n i
上汇集了这一时期 重要 的公共建筑和纪念建筑 , 是城市 中具有
象 征 和庆 典 意 义 的公 共 场 所 。是 名 副 其 实 广 州 近代 纪念 轴线 , “ 中体 现 了广 州 作 为 南 方 革命 策 源 地 的城 市 近 代 发 展 史 ”李 集 (
广州建设5大功能区已通过相关规划方案
务 院及 相 关部 委考 虑制 定 和调 整未 来 的 楼市 政 策 。两会 在 即 .这 次被 称 为有史 以来 最 大规 模 的楼 市督 察 行动 也将 按照 国务 院 要 求 ,形 成 阶段 性意 见 。参 与督 察 的住 建部 专家 委 员会 一位 专 家对 记者 表示 ,预 计从 二 季 度开 始房 价 还会 呈现 上 涨 ,政 策调 控 的 力度在 二 季度 后期 将 逐 步 加强 .政 策将 出现 明显 的 ” 前松 后
和政 策 性 文 件 主 要 分 为4 一 是 有 利 类
集群 .并注 重各 新城 、新市 镇 之 间的产
业 差别 化和 相 互配套 。同 时 .通过 制定 优 惠 政 策 .吸 引人 口和 企业 向 新城 、新 市 镇 聚集 力争 经过 3 年 建设 ,构建 至5 起 人 口规 模 1 万 人 以 上 的新 城 、5 人 0 万
i
设 计 。据 了 解 .广州 市根 据 城市 发展 战略 规 划和 新一 轮城 市 总体 规 划 ,启动 发 改委 : 国家还将 出3 大区域 发展 规划 出于 金融 危机 之 后我 国全 新 的 宏观 考 虑 , 域 振 兴 规 划 频 繁 出 台 。国 家 发 改 委地 区 经 济 司 副 司 长 陈 宣 庆 最 近 表 示 ,O 年 我 国还 将 出台 一 系列 区域 发 21 O
打造 新 城 、新 市镇 建设 投融 资 平 台 .解
起 、黄 河三 角 洲高 效 生态 经济 区 海 南 国 际 旅游 岛等 1 个 区 域 振兴 规 划 , 乎 1 几
是之 前4 的总和 。 年
作 用 努 力把 白鹅 潭地 区 建设 成 为辐 射 珠 三 角 、具 有国 际 影响 力 的集 商 贸 、购 物 、休 闲 、文化 于 一体 的 复合 型滨 水 商 业 中心 ;把 新城 市 中轴 线南 段及 珠 江后 航 道 沿岸 地 区建 设成 为 具 有岭 南文 化特 色 的 行政 办公 、商 业 、文化 中心 :南段 地 区 定位 重点 发 展行 政办 公 等 高端 要素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摘要:花都中轴线是花都区实施“强芯”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中轴线南段建设的加快,北部地区的扩容提质也提上议事日程,笔者通过梳理评估花都区中轴线发展状况,盘整中轴线北段生态资源,按照“明定位、提策略、优交通、定指引”四个思路对该片区的规划控制和景观提升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景观提升;花都区位于广州的北部,是广州的北大门,坐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两大交通枢纽。
近几年,花都区正在全面推进148平方公里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的建设,依托空铁联运枢纽,以花都中轴线、北站商务区、花都湖地区构成的商务金三角为抓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融合示范区。
花都中轴线北起芙蓉嶂水库,南至新街河,东至106国道,西至秀全水库,南北全长约17公里,东西宽度约8公里,是南北向贯穿我区的城市发展主轴,是实施“强芯”战略的重要抓手,主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商业休闲、文化旅游等四大功能。
花都区高度重视该片区的发展,随着中轴线南段建设的加快,北部地区的扩容提质也提上议事日程。
本次花都中轴线北段规划控制研究的工作范围东至铁山河,南至花都大道,西至杨屋路(Y717道路),北至芙蓉峰,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工作内容一是开展城市中轴线北段规划研究和功能提升策划研究,二是开展轴线及两侧主要控制地带内(轴线两侧各500-1000米)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摸查及整治工作。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梳理评估花都区中轴线发展状况,盘整中轴线北段山水、农田、村庄等生态资源,进一步优化花都区一轴四带一核多组团空间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整体提升中轴线北部地区,树立花都城市新形象。
按照“明定位、提策略、优交通、定指引”的思路对该片区开展研究策划工作。
一、梳理现状规划,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本次通过回顾花都主城区的发展历程、梳理现状建设情况和已批的中轴线CBD地区、广州北站地区、花都湖周边地区等重点片区的控规,把握花都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新机遇,依托花都空铁交通枢纽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从总体层面对整个花都中轴线进行研究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中轴线规划介绍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开展早、起点高、规划体现了战略性、国际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新城地区的规划设计。
近期,为配合亚运会举办和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2009年广州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城市轴线北段和南段地区城市设计。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在广州市两千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向的新旧两条城市轴线。
传统城市中轴线是旧城区的中心,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南至海珠广场,总长约3.3公里。
1980年以来,广州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向东和向南扩展。
1984年广州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新城市中轴线的概念,历今26年。
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总长约12公里。
为深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在2010年亚运会之际展示广州新的城市形象与风貌,把广州新中轴线地区打造成国际先进、全国领先的城市核心地区,广州市政府提出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城市核心地区的城市设计,具体实践“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城市中心区核心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
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作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将优化城市轴线的开放空间,高水平、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北连新城市北中轴珠江新城CBD地区,南跨洛西岛隔珠江与番禺新市镇相望,东至广州“南肺”万亩果园和国际会展中心区琶洲地区,西接广佛一体化的桥头堡白鹅潭地区。
作为连接广州东西南北的纽带,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是广州市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城市产业调整、大力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
12公里长的新城市中轴线,将成为承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战略性地区,体现广州21世纪城市风貌特色和最高品味的标志性地区,按照国际眼光规划、建设、管理的高水平城市轴线地区。
(二)规划的设计范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珠江后航道,总长约12公里,包括了广州火车站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行政中心和海珠湖等多个重要节点。
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将新城市中轴线分为南北两段,具体范围为:1.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电视塔广场,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约5.88平方公里。
新中轴北部规划为珠江新城新区。
珠江新城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边,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
占地6.12平方公里,其中以冼村路为界,东面为居住区,西面为商务区。
规划居住人口30万,就业人口18万。
珠江新城规划建有核心商务区,即所谓的CBD。
核心区东起冼村路,西至华夏路,北至黄埔大道,南临珠江边。
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有39幢建筑,以高档商业、酒店、商务为主。
总建筑面积达460万平方米,规划人流量81万人次/日。
2.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广州大道,东至海珠岛东岸,包括万亩果园地区,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三)本次规划主要内容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集中体现了以下特点:延续“山城水”的自然空间格局;建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区域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服务功能;突显城市中轴线岭南文化特色;强化步行可达性与延续性。
中轴线南北两段的规划内容具体如下:1.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城市设计提出了打造“亚运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着重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遵循了本地区“山城水”的自然空间格局,充分突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延续性,体现绿色生态的规划理念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本次城市设计有效整合了基本建成的城市地区已有中轴线地区规划成果和节点改造方案,重点在于完善中轴线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形象。
城市设计深入考虑了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慢行交通系统,提倡人性化的步行交通空间,统筹考虑地上、地下空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步行交通体系。
城市设计提出的方案更强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积极推动了新城市中轴线的建设。
目前中轴线上各个功能区被繁忙的城市主干道相互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城市空间意向。
在城市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的步行空间,通过设置步行桥、步行广场、步行街等多种方式建立各个功能区块的步行联系,将中轴线整合成统一的整体。
所有城市公共空间均向居民和游客提供步行、交流、游玩和观光的机会,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地铁、集运系统、地面公共交通和步行道系统连接各功能组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宜居新区。
2.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提出了“岭南印象,花城绿轴”的规划理念和“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的定位,规划了旅游观光区、行政办公区、生态休闲区、滨水居住区、科技创意区等五大功能分区,提出了“海珠塔、岭南第一门、海心沙五羊雕塑”三个重要景观节点设计,充分体现了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和彰显岭南特色的规划理念,既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对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作为城市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行政办公等高端要素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职能定位,又体现了多中心、主次分明、各具特色、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核心地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中央绿轴”,并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下,考虑地区功能发展和体现城市特色需要、营造疏密有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规划结合功能定位与用地布局,采用TOD(交通导向)、EOD (生态导向)、SOD(公共服务导向)三种模式,比较好地平衡了开发效益和环境品质的关系。
在轨道交通站点地区采用集中高强度开发,并规划好公建配套等服务设施。
该密的密,该疏的疏,通过严格划定绿地等开敞空间范围、提高建筑退让道路距离标准,既留出了中央绿轴的开敞空间、扩大了绿化、广场等公共空间,又通过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提升了土地开发的价值。
二、新中轴线建设情况新中轴建设有3个重要节点。
一是核心区商务区,二是海心沙,三是新电视塔。
核心区商务区规划39幢建筑中,有7幢已建成,29幢在建,3幢正在筹备开工。
已建成的7幢中,分别有少年宫、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西塔等。
东塔正在建设中,业主为香港新世界集团。
核心区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地下空间与交通组织系统的完美结合。
核心区地下空间分三层。
负三层是地下集运系统,负二层是停车场,设有停车位2300个,负一层是公交车和车行隧道以及商业设施。
核心区地下空间设有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由中信广场往南至新电视塔,全长3.9公里,设有9个站,其中,核心区内有5个站。
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在核心区内又和地铁三号线、五号线贯通。
北自白云机场,东至黄埔,西至佛山,南至南沙。
旅客均可搭乘地铁和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到达珠江新城核心区和新电视塔。
负二层停车场为核心区的社会车辆提供泊位。
负一层的车行通道和39幢建筑物的地下车辆连接起来。
地面的车辆通过负一层的车行通道即可到达预定建筑。
地面的交通通过四纵四横的道路形成网状循环,从而保证了核心区与外面车辆的互通。
核心区建设的第二个特点是:人车分流。
核心区地下空间有独立的人行系统,地面广场也有多个出入口及道路与周边建筑相连。
此外,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还建有二层连廊,行人可以通过地下、地面、空中立体的行人通道到达目标地点,十分便捷。
核心区建设的第三个特点是地面建有大面积的城市广场和公园。
整个地面绿化已超过40万平方米。
从北往南分别是:市民广场、中央广场、双塔广场、文化艺术广场、庆典广场,给市民和游客提供充足的休闲观光空间。
核心区建设的第四个特点是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体现低碳、环保观念。
核心区建有集中供冷系统、真空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光亮工程则采用LED。
三、海心沙岛建设情况(一)基本情况海心沙岛面积约17万平方米,原被定位为广州市民的“庆典广场”、广州市未来城市庆典的活动中心。
该项目2008年底开始建设,2009年4月17日,海心沙岛被确定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场地。
(二)基本考虑选择海心沙作为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地处新中轴与珠江的交汇点,可以彰显广州因水而兴、据水而美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二是紧靠珠江新城核心区,有利于展示广州城市发展的新形象;三是其状如船,寓意着和谐亚洲、激情盛会、一帆风顺之意。
(三)基本功能海心沙功能结构分三部分:西面为看台,共有25000个座位;中部为表演区,由舞台、风帆和喷泉组成;东面为保障区。
岛上设有2处码头,一是运动员码头,一是安保码头,并建有5座桥及一个隧道,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四)目前建设进展情况目前,海心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绿化已完成50%,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完成85%,舞美工程完成65%,装修完成65%,各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8月完工。
(五)赛后利用亚运结束后,海心沙将打造成亚运主题公园。
其中看台、舞台、喷泉、地下空间和东部区域将适度商业开发。
届时海心沙将成为大型的、可以与博物馆、歌剧院互动的岭南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心,将成为凸显广州历史文化、岭南风情的旅游线路。
有利于优化新中轴线景观和CBD整体环境,更有利于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土地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