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处理对策-医学资料

合集下载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骨髓抑制是化疗主要的毒性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对于白细胞减少,一般情况下,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可以快速得到改善。

而针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不及前者。

因此,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已成为限制化疗剂量强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

CIT发病机制01PLT生成减少化疗药物可对血小板生成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包括抑制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使巨核细胞产生减少,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血小板的功能等,最终导致血小板减少。

02PLT破坏增加化疗药物可导致药源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既往报道反复应用奥沙利铂可诱导并维持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孤立的血小板下降,多于奥沙利铂累积剂量>850 mg/m2 后发生。

03PLT分布异常化疗药物导致肝窦损伤,肝窦内皮细胞受损并脱落,肝窦阻塞,进而引起门脉高压和脾机能亢进,血小板在脾内滞留和破坏增加,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

此类情况多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患者可合并脾肿大和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容易导致CIT的药物①含吉西他滨、铂类、蒽环类及紫杉类的化疗方案。

②分子靶向药物,如阿帕替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利妥昔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即使不与化疗药物联用,也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其处理原则与化疗药物所致的CIT不同。

CIT诊断▶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的骨髓侵犯和脾机能亢进等;▶排除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排除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作为检测样本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红斑或鼻衄,甚至内脏出血;▶再次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现。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护理课件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护理课件

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的重要性
01
放疗同步放化疗可能导致患者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基础护理
能够提供患者舒适的环境和必要的照顾。
基础护理的内容
02
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排尿护理等,以及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铺整洁等。
基础护理的注意事项
03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轻中度血小板减少症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 、紫癜等;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可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 等危及生命的出血症状。
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与感染及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乏力
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止血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 状,表现为乏力、头晕等。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保持患者皮肤、口腔、呼吸道等 部位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 白质、铁、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合理 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 累和剧烈运动。
CHAPTER
03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 少症的护理实践
案例分析
诊疗分析
分析患者接受治疗过程 中可能影响血小板减少 症发生的因素,如药物 使用、放疗剂量等。
护理措施
评估患者接受护理措施 的实际情况,包括病情 监测、护理操作等。
治疗效果
评估患者接受治疗和护 理后的效果,包括血小 板恢复情况、病情改善 程度等。
从案例中获得的启示
诊疗优化
根据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优化放疗和放化疗方案,降低 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分析与临床治疗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分析与临床治疗

系统稳定状 ] 。造血干细胞通过不对称性分裂,逐渐向成熟细胞分
化 ,最 终生成血小 板、红细胞 、白细胞等成 熟血液细胞 。白血病化疗 药物 中大部分药物 在杀灭癌细胞 同时 ,也对 体内继续繁殖 正常细胞产 生毒害 ,特别是对 骨髓 造血细胞 损害更为 明显 ,首先表现 在 白细胞 与 中性粒 细胞减少 ,继而血小板 减少 ,严重 时可导 致全血减 少。 因粒细 胞生存 时间较短 ,一般情况为 8 h ,在骨髓 抑制发生时最先表现 白细
胞下 降;血 小板生存时间为5 - 7 d ,其 下降表现较晚。 由于血小板减 少
1 7 - 6 8 岁 ,平均年龄为 ( 4 3 . 2 ±1 0 . 3 )岁l体质量在4 8 - 7 5 k g ,平均体
质 量为 ( 6 2 . 5 士1 3 . 6 )k g 。患者疾 病类型分 为 :急 性非淋 巴细胞 白血 病4 6 例 ;急性 淋 巴细胞 白血病 1 8 例 。人选标 准 :临床 明确诊断 白血病
器官浸 润等症状 【 2 】 。 目前 ,临床治疗 白血病方 法为化疗 ,但 由于受化
理 ,对 比数据表示 方法为百分 率与均数 士标准差 ,对其 进行检验 的方 法为 卡方与t 。数据 间差 异具有显著性 标准为 c 【 = O . 0 5 , P<0 . 0 5 具 有统 计学差 异。
>0 . 0 5。
血 ,可直接导 致患者 死亡【 3 ] 。 因此 ,重视对 血小板 减少症治 疗是保证 化疗顺 利进行关键 。为了探讨治疗 该病症有 效方法 ,本 文选取 白血病 化疗后 血小板减少 症患者6 4 例 ,分别 给予重组人 白细胞介 素一 1 l + 重组
人血小板生成素与单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l 1 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比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包括皮肤瘀斑、 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严 重时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 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肿瘤化疗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
肿瘤化疗药物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影 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从而引起血 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的出现可能会影响肿瘤 化疗的进程和效果,增加患者的出血 风险和并发症,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 和管理措施。
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因化疗药物的 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而异,一些药 物如铂类、紫杉醇等容易导致血小板 减少。
02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的机制
肿瘤细胞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01
肿瘤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可能侵犯 骨髓,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进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02
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因子可能抑 制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生成。
03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的诊断与评估
血小板计数的检测
血小板计数检测是评估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手段,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了解血小板 数量。
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有助于及时发现血小板减少,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是评估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 手段,可以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及巨核 细胞数量和成熟情况。
通过骨髓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 的血小板减少症,如骨髓增生异常综 合征等。
临床表现与风险评估
临床表现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 出现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 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 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风险评估
根据血小板计数、临床表现及患者一 般情况,对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 症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预防出血
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活动,如 拔牙、刮胡子等。如有必要, 可给予止血药物。

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治疗指南

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治疗指南
➢ 同种免疫因素:血小板抗体。研究证实血小板相关抗体中79.9%为HLA 抗体,HLA抗体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共存占17.6%,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占2.7%
➢ 血小板相关抗体常出现在血小板输注6次以上的患者中,有报道称反复大 量的输注血小板可导致50%左右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相当于红细胞 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
J Clin Oncol.2001;19:1137-46.
直接
出血 输血
间接
延期 减量
CIT的危害
增加治疗费用 降低化疗效果 降低生活质量 缩短生存周期
➢CIT对化疗的影响

➢CIT的诊断及分级

➢CIT常用治疗方法
➢ CIT的预防
CIT的诊断及分级
Chin J Oncol, September 2018, Vol.40, no.9,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Vol
国外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化疗所致 血小板减少患者达30万
据 调 查 , 目 前 通 常 80%-90% 国 内 患 肿 瘤 的 的化疗患者会出 人 数 逐 年 增 长 , 现白细胞降低。 每年新增各种 肿瘤患者约有 数百万人,其 中 70%-80% 是 晚期肿瘤患者, 化疗是这些患 者的主要治疗 手段。
20%-30% 的 患 者会出现明显的 血小板减少。
国外数据显示, 全球每年由化疗 药物所致血小板 减少患者达 300000。
1. 欧阳锡林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4) 319-321. 2. Kaushansky K.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1996, 10(2)431-55.
化疗药抑制 骨髓造血干 细胞、巨核 系祖细胞增 殖。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
病理生理
当血小板计数下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 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黑便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等颅内出血症状。
预防出血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应采取措施预防出血,如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剧烈 运动等。
提供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 绪,增强治疗信心。
患者教育及自我管理
了解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疗同步放化 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知识 ,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治疗过程。
自我监测
诊断标准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一般为100×10^9/L)时即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根 据血小板计数的不同,可分为轻度(50-100×10^9/L)、中度(2050×10^9/L)和重度(<20×10^9/L)。
03
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抑制血小 板抗体产生,促进血小板再生和释放 。
针对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仍需开 展更多临床试验,以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预防和 治疗方案。
深入了解发病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放疗和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 响,以及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具体机制,有助于发 现新的治疗靶点。
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加强临床医生对放疗同步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 症的认识,提高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以降低患 者出血风险。
重组人促血小酰胺等,可抑制免疫 反应,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

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应对策略

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应对策略

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应对策略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系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和过度破坏,致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

紫杉类、蒽环类、铂类、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较易引起 CIT,CIT 可造成患者化疗药物剂量降低、化疗时间延迟甚至终止化疗,并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血小板一般是在化疗后 3-4 天开始下降,其最低点出现的时间和降低的幅度与化疗药物、剂量、是否联合用药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化疗次数有关。

1、出血风险评估① PLT<50×109/L 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出血,手术和侵袭性检查存在出血风险;② PLT<20×109/L 时,自发出血风险高;③ PLT<10×109/L 时,自发出血风险极高。

2、CIT 诊断标准①外周血 PLT<100×109/L;②发病前应有确切的应用某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所致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或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③排除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特别是排除所患的基础病变和合并症,如再障、急性白血病、放射病、ITP、脾亢、骨髓肿瘤细胞浸润等;④排除能够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⑤避免因 EDTA 为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⑥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出瘀斑、瘀点或不明原因的鼻出血等表现,以及重要脏器出血表现;⑦再次使用相同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出现。

CIT 诊断标准缩减版:使用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后,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所致症状体征减轻,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再次使用相同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出现。

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基础疾病和实验室干扰。

3、CIT 诊断和评估4、CIT 的治疗流程5、血小板输入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其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

当血小板≤ 10×109/L 时,对于成人白血病和多数实体瘤患者,需预防输注血小板。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CIT的概念
CIT的诊断及分级 目 录
药物治疗及预防
小结
一、CIT的概念
血小板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寿命约 为7~14天,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产受血液中血小板生成素调 节。
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CP)相关病因多样,其中最常见的 是化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化疗药物剂量限制 性毒性反应。
Kuter DJ.Managing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Cancer Chemotherapy.Oncology
白介素-11(rhlL-1)优点及安全性
白介素-11 (rhlL-1)
优点
能改善造血微环境、延缓骨髓脂肪化进程、降 低化疗所致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化疗所致黏膜 炎症状、纠正ITP患者Th1极化优势等,用于实 体瘤、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是有效和安 全的。在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出血风险的同 时,rhIL-11有助于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有利 于使患者免于依赖输血,获益更多。
rhTPO最佳用药时机需要进
一步探讨和尝试。对于采用
GC或GP方案上一个周期血小
板最低值<50×109/L者,
2
可以在本周期化疗第2、4、 6、9天使用rhTPO,300
U/kg·次。
五1、、C小IT结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其病因为化疗药物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 的血小板生成不足及过度破坏。 2、血小板输注是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血小板输注会带来感染 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等获得性传染病毒疾病的问题,所以合理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十分重要。 3、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 rh-TPO或hlL-11可显著减轻化疗对 PLT 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 大幅提高 PLT 水平,降低患者 PLT 输注的例次和数量。 4、患者既往化疗后发生Ⅲ/Ⅳ级血小板减少、本周期化疗结束后有血小板下降趋势,存在出血高风险 因素,推荐化疗后6~24h开始预防性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如何改善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如何改善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细胞毒药物大多会同时引起血小板降低,一般而言除个别药物外 (如健择),血小板降低程度要比白细胞降低的程度轻,很少成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但近年来,随着联合化疗和大剂量细胞毒药物的广泛应用,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程度也越来越重,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物主要有卡铂、健择、nimustine、ranimustine等。

另外,MMC反复应用时常常可导致慢性血小板减少症,应引起足够的临床重视。

二、防治对策血小板减少的防治对策主要有两方面,即输注血小板和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1.输注血小板:(1)血小板输注标准:血小板产生能力下降是化疗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

对症输注血小板是临床常用的处理方式。

实际上临床常常发现持续应用化疗的患者,即使血小板降低到100X109/L,大多也无明显的出血倾向[311。

(2)临床效果:通常血小板制剂每10个单位中含有2.3x1〇8淋巴细胞,输注血小板有时也会引起抗血小板抗体形成,发生输血反应。

对此,应采用HLV匹配的血小板制剂以及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这样会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另外采用放射线(15〜20Gy) 对血小板制剂进行预先照射也有助于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输注血小板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每1单位血小板(全血来源)应含有0.1〜0.2 x 1〇"个血小板;②在采集后72小时内应用,应用时间越早,效果越好;③成人单次输注量为10〜20U,体重在15kg以下的儿童为5U,在20kg以上为10U。

(3)血小板输注效果差的原因:有时血小板输注后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即出现血小板输注不应状态。

其原因各种各样,主要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

实际上临床常常发现持续应用化疗的患者,即使血小板降低到100X109/L,大多也无明显的出血倾向[311。

(2)临床效果:通常血小板制剂每10个单位中含有2.3x1〇8淋巴细胞,输注血小板有时也会引起抗血小板抗体形成,发生输血反应。

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怎么办?在化疗的过程中,骨髓抑制是化疗中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很容易导致血小板产生不同程度的减少。

因为血小板减少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计数<100×10^9/L。

肿瘤化疗药物以及靶向药物都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5-氟尿嘧啶、阿糖胞苷、依托泊苷(VP16)等;常见的靶向药如舒尼替尼、利奈唑胺、来那度胺等。

发病机制主要原因是药物对巨核系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和血小板过度破坏。

随着疗程的累加,对于同一患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会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药物剂量的累积而造成持续的骨髓抑制所致。

临床表现1、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严重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

2、血小板低会导致皮下出血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病比较的缓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引起注意,一旦出现持续性的出血或者反复发作的情况,会给身体的健康带来危害,可能会出现全身衰竭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

3、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现鼻子流血,便血,咯血甚至是颅内出血的症状。

治疗原则1、绝对休息。

2、停药。

尤其对降低血小板数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避免骨髓抑制。

3、输注单采血小板能迅速提升血小板数量,从而防止在血小板最低阶段出血的发生。

如果患者有3度血小板减少而且有出血倾向,则应输注单采血小板。

如果患者为4度血小板减少,无论有无出血倾向,均应使用。

4、防止出血,应用造血生长因子和输注血小板。

细胞因子IL-11和血小板生成素(TPO)可使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显著缩短,血小板低于40~60×109/L并有可能继续下降时,可考虑使用。

血小板低于20~40×109/L并有出血倾向时除了IL-11和TPO还应输注血小板。

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因素与治疗策略

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因素与治疗策略

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因素与治疗策略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定义为抗肿瘤药物对骨髓、尤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外周血小板数量<100x10^9/L。

其机制是化疗导致巨核细胞系凋亡。

化疗导致 CIT 是因前者作用于血小板生成和凋亡的不同环节;而放化疗导致的 CIT 在除化疗因素外,还要考虑放射造成造血干细胞凋亡、分化异常、老化、造血微环境(龛)损伤等。

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基础疾病 - 原发疾病:乳腺癌、肺癌(瘤种特异性骨髓转移)、血液肿瘤;2)排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细菌或病毒感染;4)其他药物治疗:肝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等;5)排除 PTP(Post-transfusion purpura);6)排除慢性 DIC;7)化疗相关血小板微血栓病(TMA);8)抗肿瘤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在判断 CIT 病情时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是否是原发病骨髓转移、近期是否存在感染、是否同时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近期是否多次接受输血、应用了什么化疗方案等等,在疗效不佳时更需重新审视。

对于前期发生Ⅰ/Ⅱ度 CIT 的患者、后续出现Ⅲ/Ⅳ度 CIT 的比率高。

在第 1、2 周期未发生 CIT 者,在第 3、4 周期仍可能发生 CIT。

第 1、2 周期发生轻度 CIT 者,第 3、4 周期重度 CIT 发生率明显升高。

,化疗药物是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指出,含吉西他滨或铂类方案更易发生 3、4 度 CIT,输血小板比例较高。

那么我们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治疗靶点呢?并非所有与肿瘤相关的基因都能作为干预的治疗目标,后者需要满足以下几点:1)与该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2)在肿瘤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3)能够找到阻断该靶点的药物;4)阻断该靶点后,不至于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目标导向的 CIT 治疗中,其总体治疗目的为降低临床风险,保障化疗按时足量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教授强调,该具体目的包括:1)避免血小板计量最低值小于 50000/Ul;2)避免血小板输注;3)避免出血事件;4)避免化疗剂量减少;5)避免化疗延迟。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重度血小板减少处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重度血小板减少处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重度血小板减少处理办法
一、定义:化疗后出现的III、V度血小板(PLT)下降者。

二、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抑制血小板的药物。

三、根据试验方案决定化疗是否继续,每天检测血常规。

四、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了解有无注射部位淤血、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的表现,注意有无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重要脏器出血的表现。

五、对于PLT<20×109/L者,输注浓缩PLT15~30U,如血小板>20×109/L无明显出血倾向者,可暂时不输血小板。

但是只要有出血倾向者均需输注PLT。

在发热、感染、或使用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时可适当放宽输注的指征。

六、积极升血小扳治疗,可注射IL-11或p治疗,直至PLT升至75×109/L以上。

七、加强对症支持处理和合并症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防护措施医学PPT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防护措施医学PPT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防护措施
四度骨髓抑制
骨髓的抑制程度根据WHO分为0~Ⅳ级:
▪ 0级:白细胞≥4.0×109/L,血红蛋白≥110g/L, 血小板≥100×109/L,
▪Ⅰ级:白细胞(3.0~3.9)×109/L,血红蛋白95~
▪100g/L,血小板(75~99)×109/L,
▪ Ⅱ级:白细胞(2.0~2.9)×109/L,血红蛋白80~94 g/L,血小板(50~74)×109/L,
▪Ⅲ级:白细胞(1.0~1.9)×109/L ,血红蛋白65~79 g/L,血小板(25~49)×109/L,
▪Ⅳ级:白细胞(0~1.0)×109/L ,血红蛋白<65g/L,
化疗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是很多患者关注的一个问而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会同时引起血小板 减少,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 或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系统中 抗凝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或出血倾向。因此要注 重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防护措施。
▪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应指导病人应 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吃硬 的水果和食物,如咬苹果、啃馒头,吃硬食 如煎炸、鸡骨、猪排、鱼刺等,预防口腔粘 膜出血、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和胃出血等。
▪鼻腔干燥可使出血加重,平时可用油剂 保护鼻腔粘膜,如中药复方薄荷油、维 生素预防与护理 重点在于避免人为 的损伤而导致或加重出血。保持床单位平整 ,被铺衣裤轻软;注意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 伤;沐浴或清洗时避免过高的水温或用力擦 洗皮肤;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各项护 理工作要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 静脉穿刺时,应避免用力拍打皮肤及柔擦; 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要延长按压时间。
▪避免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或含有阿司匹林 的药物。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策略 PPT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策略 PPT

内容目录
国外的对于CIT发生情况的调研
• 一项47,159例美国癌症门诊患者(2000-200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 • 乳腺癌(19.5%),非小细胞肺癌(14.9%),肠癌(11.9%),卵巢癌
(3.1%),和头颈部癌(2.5%) • 包括铂类、蒽环类、吉西他滨、紫杉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 共统计75,243个化疗周期
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
• CSCO委员会联合肿瘤科、血液科 及药学相关专家于2012年3月首次 提出,制定中国CIT共识,经多次 修改,于2014年11月发表于《中 华肿瘤杂志》,正式形成“肿瘤化 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 共识 “
• 目的是为了提高CIT临床诊疗水平, 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的合理用药。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策略
CIT的基本概念
•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化疗药物抑制骨髓巨核细胞分裂、分化和增殖, 导致的血小板增生低下,末梢血中血小板水平低于100×109/L。
• 通常发生于化疗后3-14天。
共识一:CIT的诊断与评估
PLT<100 ×109/L
化疗所致血 小板减少症
血液学 检查
病情评估
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 ➢Ⅰ度 (PLT>75.0×109/L) ➢Ⅱ度 (50.0-75.0×109/L) ➢Ⅲ度 (25.0-50.0×109/L) ➢Ⅳ度 (PLT<25.0×109/L) ➢Ⅴ度 死亡 出血严重程度 ➢有出血症状 ➢无出血症状
共识三:CIT的二级预防
是否有出 血的高风 险因素
是 化疗结束后6-24小时内开 CIT出血的高风险因素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
2.对于上一周期血小板最低值<50*109/L,已知血小板最 低值出现时间者,可在血小板最低值出现的前10-14天注 射rhTPO,300U/kg,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7-10天。
3.rhTPO最佳用药时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尝试。对于采用 GC/GP方案上一周期血小板最低值<50*109/L者,可以 再本周起化疗第2、4、6日使用rhTPO,300U/kg/次。
胺类药物等。 5、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上有瘀点、红斑或不明
原因的鼻出血等表现,甚至更加严重的内脏出血迹象。 6、重新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复发。
CIT的临床影响
PLT计数低于50*109/L时,可引起皮肤或粘膜出血, 不能承受手术治疗和侵袭性操作检查。当PLT计数低于 20*109/L,有自发性出血可能,甚至出现内脏和脑出 血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Elting LS等研究显示,有 以下特征的CIT患者更容易发生出血:
Elting,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1137
① 既往有出血史(P <0.0001) ② 化疗前血小板计数<7.5*109/L(P<0.0001)
③ 顺铂、卡铂、卡氮芥、洛莫司汀化疗
(P=0.0002) ④ 骨髓转移(P=0.001) ⑤ 体能评分差(P=0.03) ⑥ 既往接受过放疗(P=0.03)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模式
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生长因子:rhTPO、rhIL-11
CIT的治疗
输注血小板
益处: - 减少微小出血的发病率 - 降低大量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
问题: 1)感染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等获得性传染病 2)产生血小板抗体而造成无效输注或者输注后免疫反应
STEPHEN, et al. Volume 4 • 2001 Oncology Special Edi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
血小板计数与出血程度
% Days with hemorrhage
40 30 20 10
0.5 1
5 10
50 100
Platelet count (x109/L)
Gaydos la, Freirich ej, Mantel 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platelet count and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N Engl J Med. 1962 May 3;266:905-9.
增加化疗药物的毒性 年龄越大骨髓功能越低 营养不良使机体的修复功能下降 同时应用其它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磺胺类和别嘌呤醇可抑制骨髓功
能的恢复 化疗药物相关:吉西他滨、卡铂、奈达铂、洛铂、依托泊苷、拓普替康、
阿霉素、阿糖胞苷、亚硝脲类药物等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几率较高, 丝裂霉素反复应用时常可导致慢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多次输注对输注效果的影响
>10次
输 注7-10次 次 数
4-6次
75% 60% 37%
输注无效
线性 (输 注无效)
1-3次
11%
0%
20%
40%
60%
80%
100%
输注无效发生率%
Qingdao Med J ,2019 ,Vol 39 No. 5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对化疗本已恐惧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有出血的 可能 ,恐惧心理更加严重 , 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耐心细致的讲解 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Linda S. Elting,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Vol 19, No 4 (February 15), 2019: pp 1137-1146.
化疗后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一般规律
一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1周, 至停药 10 -14日达到 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 至第 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 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也在2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 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
血小板输注利弊
血小板输注的相关风险及局限性: 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输血感染; 过敏反应;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2]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来源困难,价格昂贵。
可能的益处: 减少微小出血的发病率; 降低大量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
1、 STEPHEN, et al. 2019 Oncology Special Edition. Vo 4 .
2、《血小板输注指南》,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输血特别委员会
血小板输注无效
随着输注血小板次数的增加,血小板的增高指数在进行性降 低,距下1次需要输注血小板的天数也在进行性缩短。这种 变化即使在不发生血小板同种异体免疫的情况下也被观察到。
1、《基于循证医学的血小板输注指南》,2019美国ASH血小板输注指南 2、《血小板输注指南》,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输血特别委员会, 国外医学输血 及血液学分册2019年第26卷第5期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血小板输注
ASCO血小板悬液输注指南: • 有活动性出血现象的患者,需输注血小板
–肿瘤坏死,特别是有出血风险较高的肿瘤,如恶性黑色 素瘤、膀胱癌、妇科肿瘤、 结直肠肿瘤等,当 PLT≤20×109/L时应考虑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阈值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为了控制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导致的活动性出 血,为“治疗性”的血小板输注。当出血≥WHO分级2级时,慢性 血小板减少患内容
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病因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 白介素11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减少的概念
• 外周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时,即可诊 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80%化疗患者有 粒细胞下降
血小板生成减少 • AA(再生障碍性贫血),AL(急性白血病),放、化疗所致 骨髓抑制,感染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亢
危险因素
既往放、化疗可导致骨髓萎缩或纤维化 胸骨腰椎和骨盆等部位放疗后也会影响化疗后骨髓功能的恢复 肿瘤累及骨髓可导致骨髓储备功能不足 肝、肾功能障碍,降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延长,从而
WHO 出血分级
0级
没有出血
1级
瘀点、瘀斑、体内分泌物隐血,及轻度阴道出血;
2级
有肉眼可见出血,但不需要常规输血(如鼻衄,血尿, 呕血)
3级
每天需要输注1个或更多单位红细胞来补充丢失血量
4级
威胁生命的出血,定义为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重 要脏器(如颅内、心包腔、肺部出血)的大量出血
《基于循证医学的血小板输注指南》,2019美国ASH血小板输注指南
日常行为指导—注意休息 ,活动时动作幅度要轻柔 ,避免剧烈运动 ,防 止拉伤、 扭伤引起出血。不要用力擤鼻涕, 不要用手挖鼻腔, 用软牙 刷刷牙,不用牙签剔牙。保持全身清洁。男患者暂不剃胡须, 剪短磨平 指甲。注意是否皮肤出现紫点、 紫斑、 淤血或呕血、 黑便等现象。
20-30%化疗患者有血小板减少 卡铂、吉西他滨、紫杉醇等为常见的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化疗
药物
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病因
血小板数量减少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按病 因分为:
血小板破坏增加: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 其他药物诱发血小板减少症
郎景和, 等.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处理中的实用问题.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5; 272-274.
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
皮肤、黏膜出血 眼底出血 内脏出血:胃肠道出血 颅内出血
• 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即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 当血小板低于50×109/L时,会有出血危险; • 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出血危险加大; • 当血小板低于10×109/L时,容易出现严重的颅内、内脏大出血而危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