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十七年_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_金丹元

合集下载

“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

“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

“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作者:张铭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3期摘要:“十七年”电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石。

“十七年”电影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段历史。

这一时期,新中国电影确立了电影的服务对象、叙事方式、美学特征等,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红色特征”。

“十七年”电影时期,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确定了以民族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模式,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红色特征”;局限性一、“十七年”电影的总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文革”前的十七年,毋庸置疑是一个创造经典的时代。

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表演艺术家的崛起,及其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与创造,将中国影坛点缀得多姿多彩。

“十七年”电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逐渐成熟的时期,无疑对新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

从纵向来看,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本土电影,自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承接了将近几十年的中国电影传统;从横向的角度考虑,尽管当时的电影活动处于封闭自足的电影文化体系,隔绝于世界潮流,但好在其大方向仍然没有偏离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航道”,即在叙事层面,更加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营造“银幕幻象”这一点上并没有要疏离的倾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

二、“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十七年”电影的创造经典,发展繁荣,但其发展过程可谓是坎坷曲折,经历四起四落。

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建国初期的两年,这时的工作方针及标准十分宽松。

对于电影剧本来说,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反苏、反共、反人民民主主义的即可,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关系的,只要在宣传上无害,有艺术价值即可。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电影创作与相关的历史现象,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十七年”中国电影。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宏观的描述和系统的分析,力求在一更宽阔的时代背景上来认识“十七年”电影的有关问题。

因此,本文从艺术、管理、政治文化等几个不同角度着手对历史材料进行组织和融汇,希望能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十七年”电影发展变化的大致轮廓。

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七年”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有关作品展开分析研究,辩明一些特殊电影形态的衍生、成型、流变的历史足迹,并对它们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做出力求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本文准备分成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1949年社会政治转型为电影生产与创作,以及艺术观念、生产管理方式、体制结构等等电影各个环节带来的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为后面的分析研究确立一个相关的知识基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粗略地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建国初期”、“‘一五’时期”、“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期”。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将沿着时间的线索,对“十七年”电影的历史过程进行叙述和考察。

着重分析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创作观念、管理体制等因素对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影响。

找出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说明一种电影趋势之所以如此的大致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对电影艺术方面的材料进行更高一层的综合,并以此为前提归纳、提炼出“十七年”电影的一些基本艺术特征。

本文认为,“十七年”电影创作基本是在一种预设的意识形态和艺术规范框架中进行的。

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对电影的艺术手法、技巧、美学风格的选择和借鉴是在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下进行的,因而在艺术探索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政治和社会观念因素的干扰。

4. 中国“十七年”电影

4.  中国“十七年”电影

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三、1959年前后高潮时期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Hale Waihona Puke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1、内容:“诉苦迎新”,代表主流意识形态 2、创作队伍:新旧融合 旧体制下的艺术家:石挥、赵丹…… 新型的艺术家:凌子风、水华 3、代表作品: 《我这一辈子》 《南征北战》 《武训传》 导演:孙瑜
中国十七年电影
(1949—1966)
十七年概说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的低谷与浪尖交替出 现,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 国初期是试探摸索、传统与新生磨合交接时 期;20世纪50年代是英雄颂歌时期,新 的创作原则开始统辖,三四十年代积累的电 影传统渐渐被遮蔽;20世纪50年代到6 0年代是高潮时期,新中国电影的传统与新 生相互融合,新生携带传统,造就出新的电 影时期。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1、内容:以战争与革命题材的影片为主,也 出现了少数喜剧片。 2、代表作 《董存瑞》 《上甘岭》 《未完成的喜剧》
三、1959年高潮时期
1、内容: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 2、代表作: 《林家铺子》 《林则徐》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1、内容: 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历史题材 为辅,也有部分影片改编自小说。 2、代表作 《红色娘子军》 《小兵张嘎》 《甲午风云》 《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第一节doc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第一节doc

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第一节“十七年”电影的发展轨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中国这时期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难点】中国这时期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代表作品【教学方法】视频观赏、赏析法、讲述法等【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地点】1号楼【教学时间】2009年11月导入新课: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三个阶段:十七年:1949——1966文革:1966——1976新时期:1976——1989第一节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一、中国解放以后,电影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中国电影从此分成了三大块1、内地电影:形成了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电影战线,由留在大陆的80%的影人组成2、香港电影:保持中立,以商业电影为主,对台湾和大陆都不过分的倾向,当然了,在这种商业体制下,仍然出了很多的艺术片。

3、台湾电影:杨德昌,侯孝贤,琼瑶等一批很有见地的影人来到了台湾,就此落地生根,形成了一派可以和大陆分庭抗礼的电影体系。

(二)因为解放后定都北京,文化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好多从来没有搞过电影的人因为政治的需要开始从事这个行业,出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三个国营企业,而上海制片厂等南方产业则兼见的衰落,逐渐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这种局面影响之大持续至今,依然没有改变。

(三) 所有的中国电影全盘国有化,所有的电影创作都为政治服务。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取缔私人拍电影,私人影视从此消失2、从此的电影生产不是面向市场,而是面向党。

电影生产变成指令性运作,而不是依靠市场的调节,所有电影无论好坏,国家全部买下,无偿分配,按额度公映。

3、每个电影工作人员,一方面是艺术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党的干部。

二、十七年电影的三次发展(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49——1951)1、国营电影的发展: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桥》(长影或东影)。

1951年“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黄会林;王宜文【期刊名称】《当代电影》【年(卷),期】1999()5【摘要】常规艺术理论中超越性的、无功利的、追求永恒的观念是无法适用于新中国艺术美学的描述的。

对于灾难深重、他经忧患的中国人来说,1949年,新的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艺术家们在胜利豪情的冲击下,还无法与时代拉开距离,其本身就是时代激流中的一部分。

艺术在更大程度成为了一种工具,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是抒发胸膛、宣泄激情的生命渠道;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这是确立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保障政治权威的有力手段。

因而,这一时期的艺术美学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社会普遍心理、艺术自觉意识与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在一起。

中国电影(本文所述专指1949-1966十七年的中国电影)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形象记录。

作为最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载体,电影除了体现艺术审美价值外,还在更大意义上被当做了树立权威意识形态的工具,在政治与艺术的结合上创立了一套充满政治激情的电影语言体系。

当然,这一时期最具美学贡献的方面,则是一批电影工作者秉承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尝试建立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总页数】9页(P65-73)【关键词】十七年电影;美学形态;政治诗意;民族叙事【作者】黄会林;王宜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1【相关文献】1."十七年"电影: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向电影的有意识移植 [J], 陈晓伟2.电影美学的十个论题——阿兰·巴迪欧电影美学评述 [J], 李洋3.新中国电影思潮与中国"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J], 杨伟4.论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发展演变 [J], 周斌5.新中国电影人物的变迁──现实主义电影表演创作美学原则的流变历程 [J], 张东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观看影视作品,说到底是一种审美活动。

()A.错误B.正确2.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以丰富的电影实践和蒙太奇理论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拍摄了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战舰波将金号。

()A.错误B.正确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神话电视连续剧是《西游记》。

()A.错误B.正确4.我国在电视剧创作中设置的奖项有()。

A.“飞天奖”B.“百花奖”C.“金鹰奖”D.“金鸡奖”E.“金棕榈奖”5.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美学的核心是____。

A.通俗平易的叙事风格B.鲜明的视听语言C.昂扬乐观的精神气质D.浓郁强烈的政治意识6.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口号,其电影创作的最大特点是()。

A.表现B.真实7.1994年,迪斯尼推出了轰动全球的____《狮子王》。

A.故事片B.动画片C.新闻片D.歌舞片8.1994年,迪斯尼推出了轰动全球的()《狮子王》。

A.故事片B.动画片C.新闻片D.歌舞片9.影视鉴赏的意义包括____。

A.促使影视作品实现社会价值B.是影视批评的前提和基础C.既娱乐身心,又能获取大量信息D.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的交流10.下列属于新德国电影导演的有()A.赫尔措格B.特吕弗C.阿仑雷乃D.伯格曼11.《党同伐异》的导演是()A.格里菲斯B.费里尼C.戈达尔D.罗西里尼12.著名左翼电影《狂流》的编剧是夏衍。

()A.错误B.正确13.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始终采用()拍摄,一味出现呆板的全景。

A.长镜头B.固定视点C.移动镜头D.特写14.在揭示人物心理状态方面,小说可以直接运用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描绘,而影视文学则必须借助对____的描写。

A.形象B.性格C.动作D.思想15.在影视文学的创作中,()类似一个人展示出来的面貌与“肌肤”,是观众最先也最容易感受到的直观因素之一。

[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

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

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

[2]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

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

从创作方法上和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影片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十七年电影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一些电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到郑正秋的教化民众的影戏观,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着这种教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从十七年电影来看,大量的影片中透露出这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

例如《我这一辈子》中的海福的角色,从一个巡警在和申远的交往中,逐渐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林则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教化色彩。

“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问题的若干辨析

“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问题的若干辨析

76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问题的若干辨析【摘 要】 学界主流对“十七年”时期电影表演美学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简单化误读。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表演经历了行为化表演、内心化表演、人情化表演、典型化表演四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类型片表演已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时代文化标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从一种训练方法发展到美学原则,“体验学派”成为表演工作规范,后又逐渐步入追求民族表演风格的阶段;苏联和东欧国家是外来表演美学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欧美、日本的表演影响已经销声匿迹。

“十七年”的电影表演美学,与新中国历史存在着“动力学”关系,表演美学在政治的规训与美学的规范中产生了若干表演美学思想,并创造了重要的实践样板,是“共和国情结”的生动写映。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表演理论;理论争议;表演实践“十七年”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概念。

在中国政治人文图谱中,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时期,“诚挚、纯情、认真、严谨”,“呼唤着友爱、温馨、美好、健康、积极向上和安定的秩序”。

[1]在艺术与美学的发展上,这又是一个热情且稚嫩的探索时期,虽有苏联以及东欧等国家作为借鉴,但处在革命、解放、战争胜利以及人性觉醒进程中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由于历史与经济等特殊原因,其发展方向时常会在一种理想与现实的二律背反中“左右游移”,这种寻找“正点”的过程必然会使其呈现出一种“前无古人”的曲折样态。

“十七年”的文化治理,是一种更新换代的文化启蒙,它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共同构成“延安讲话—新中国”的继“五四运动”之后的20世纪第二次文化启蒙。

其启蒙内涵,政治上是提出“公有制”和“工业化”,文化上是“为工农兵服务”和“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中国历史上是重大的思想范式变革,不局限于迭代,而是重在换代。

电影表演领域,其文化性格上是“赋比兴”文体中的“兴体”,是美好和向上的意象。

新中国17年(1949-1966)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新中国17年(1949-1966)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新中国17年(1949-1966):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作者:唐晨光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10期【摘要】新中国“17年”受政治导向与社会背景的影响,纪录片创作观念及其美学形态和特征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其中有存在的问题,也有可借鉴的经验,都值得我们研究总结。

【关键词】新中国“17年” 纪录片美学形态特征法国19世纪文艺理论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曾这样阐述: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基础。

植物生长需要“自然气候”——温度、湿度;文学艺术的发展需要“精神气候”——种族、地域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而这里的“精神气候”和“环境”,主要是指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

时代对艺术最大的影响就是社会观念,也就是思想意蕴的开掘。

纪录片是电影发展的初始形态,纪录片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而显示出特殊价值,它犹如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在一系列众多的纪录片所关照出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总可以观察到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总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

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纪录片,一定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离不开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为人们所普遍关心或感受的矛盾与问题,离不开在观众中引起巨大思想冲击的社会思潮。

新中国17年纪录片美学形态的发展也与中国的社会变迁这一大背景紧密结合,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中国纪录片美学形态发展的自身逻辑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不断冲击,与不同时期的政治气候紧密关联,由此,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也被政治观念所深刻地改写。

这正如电影史学家所言:在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在社会变革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政治文化。

中国电影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如此直接、如此强烈地受到政治的影响。

抓住了这点,也就抓住了这一时期电影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根本特点。

XXX《影视文学》作业3【标准答案】

XXX《影视文学》作业3【标准答案】

XXX《影视文学》作业3【标准答案】1.在电影的形成期,写实主义的传统主要表现在XXX的作品中。

2.1992年,XXX的《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3.XXX建立于1958年。

4.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美学的核心是浓郁强烈的政治意识。

5.1930年,XXX成功播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

6.XXX的“人的感情三部曲”抛弃了传统的戏剧结构方法,有人称这种表现方式为生活流。

7.《老井》塑造了一个农村青年的形象,他是XXX。

8.法国电影理论家XXX首先创立了长镜头理论。

9.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口号,其电影创作的最大特点是真实。

10.蒙太奇运用的经典之作是《战舰波将金号》和《母亲》。

11.在中国,电视连续剧是最能与中国老百姓的审美心理定势与传统美学观念相契合的文艺形式。

12.在揭示人物心理状态方面,小说可以直接运用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描绘,而影视文学则必须借助对动作的描写。

13.影片《星球大战》的导演是XXX。

A:超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后现代主义D:实验主义正确答案: B单选题)7: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

)。

A:《武则天》B:《红楼梦》C:《桃花扇》D:《神女》正确答案: C单选题)8:《狮子王》是由(。

)公司制作的。

A:华纳兄弟B:XXXC:梦工厂D:环球影业正确答案: B单选题)9:电视剧《还珠格格》是由(。

)执导的。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电影《霸王别姬》是由(。

)执导的。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C单选题)11:电影《大闹天宫》是由(。

)执导的。

A:XXXB:XXXC:XXXD:万籁鸣正确答案: D单选题)12:电影《无间道》是由(。

)执导的。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B单选题)13:电影《唐山大地震》是由(。

)执导的。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5姓名:xx指导老师:xx2010.3.31“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xx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艺术鉴赏章节测试答案

艺术鉴赏章节测试答案

艺术鉴赏章节测试答案1.11【单选题】艺术系统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其中不包括()。

A、艺术创作B、艺术作品C、艺术鉴赏D、艺术收藏答案:D2【单选题】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句话出自()A、姚斯B、伊塞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别林斯基答案:D3【判断题】接受美学以姚斯和伊塞尔两位理论家为代表。

()答案:√1.21【单选题】《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

A、王维B、巨然C、吴道子D、黄公望答案: D 2【单选题】关于艺术的意义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发展完全不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B、艺术修养是每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C、艺术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D、艺术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成果答案:A3【判断题】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答案:√1.31【单选题】《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A、海明威B、笛福C、凡尔纳D、布勒答案:C2【判断题】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答案:√1.4 1【单选题】“艺术就是把你体验过的感情,通过文字、画面、声音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产生同样的感情。

”这句话出自()A、别林斯基B、席勒C、米兰·昆德拉D、列夫·托尔斯泰答案:D2【判断题】罗中立的《父亲》真实的刻画出了中国的老农民形象。

()答案:√3【判断题】顿悟和共鸣是审美升华的两种形式。

()答案:√2.11【单选题】《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黄公望B、吴道子C、阎立本D、顾闳中答案:D2【判断题】《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传世名作。

()答案:√3【判断题】《韩熙载夜宴图》包括夜阑余兴、玉人清吹、画屏小憩、击鼓伴舞、宴罢聆听五个部分。

()答案:√2.21【单选题】《牧场戏马图》的作者是()A、阎立本B、赵孟頫C、徐悲鸿D、韩干答案:D2【判断题】“画肉不画骨”是杜甫对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中马的形象的评价。

电影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

电影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

电影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中国※软性电影:1933.08 左翼电影创作高潮时期,国民党文人刘呐鸥等人倡导主张“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他反对左翼电影在银幕上闹意识、充满说教和左倾色彩,他认为电影应该是软性的,提倡艺术快感论。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林家铺子》《早春二月》※新时期电影:指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到1989年的中国电影,在最初两年多的时间里,最多表现的是揭露“四人帮”丑恶罪行的揭露,在艺术上却难以摆脱原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模式,一直到1979年,影坛上出现了冲破“三突出”原则和陈旧创作观念束缚、带有艺术创作个性的影片,《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这些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结构、电影语言上都有了明显的深化和发展。

而在80年代初,更加出现了老中青三代导演各放异彩的壮观局面,第三代导演作品有谢晋的《天云山传奇》、水华的《伤逝》,第四代导演作品有张暖忻的《沙鸥》、吴永刚的《巴山夜雨》、吴贻弓的《城南旧事》等,第五代导演作品有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等。

※反思电影改革开放政策使遭受文化大革命荼毒的中国电影开始复苏,这种复苏首先是从中国电影工作者以血泪的回顾和严肃的反思影片开始的。

这一时期,表达对文革以及文革以前那种极左思想的控诉与反思成了中国电影艺术的主要任务。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初步实现,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这些作品在美学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与特点,被称为“十七年电影”。

本文将对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美学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剖析这一时期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一、时代背景与美学风格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正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面临着对社会现实主义道路的探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它们也受到了国际电影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

1.1 时代背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化迅速推进,电影作为一种群众性文化艺术的媒介,开始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电影创作反映着社会现实主义的要求,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理想与道德观念。

这种大众性与政治属性的结合,给“十七年电影”的美学特征带来了明显的烙印。

同时,在国际政治上,新中国的成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外国电影作品纷纷流入中国,对当时的中国电影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主义的情怀与西方电影技术对“十七年电影”的美学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美学风格的形成“十七年电影”的美学风格以社会现实主义真实主义为基础,结合民族风格和国际化元素,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

电影成为大众娱乐、思想启蒙、道德宣传的重要工具。

电影作品力求深入生活,关注最普通的人与最普通的事,以可亲可近的方式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使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共鸣。

其次,它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电影作品在社会现实主义的大旗下,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展现人物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性。

大量采用近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真人真事的创作方式,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使电影作品更加真实切实。

再次,它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诗意的呈现。

电影作品在刻画社会现实的同时,注重通过情感表达来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故事情节、角色情感、音乐和画面的协调运用,使得电影作品在真实与艺术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8第四讲 “十七年”电影

8第四讲 “十七年”电影

第七周作业
•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例,分析传统 经典片的艺术特征。
• 你如何看待“十七年”时期的类型化电 影创作?
• 二、“入党”作为英雄的标记,入伍是英雄成长的第 一个阶段,在寄托中接受再教育,直到入党,才能完 成其精神境界的彻底飞跃。《回民支队》等。
• 三、英勇无畏:英雄的时代共名,《红色娘子军》等 。
(四) 理想的颂赞激情
• 来自于对一种改天换地的政治力量的崇敬,也来自于 对一种美好社会未来图景的期待,更来自于对一种无 私奉献高尚精神的倾慕,新中国电影自始至终表达创 作主体面对历史、家国和英雄的颂赞激情。
• 主要体现在:受苦人一定得到拯救、侵略者一定遭到 失败、正义战争一定获得胜利的“乐观”叙事结构; 蓝天白云、青松翠柏、高山大川等具有“宏伟”特征 的物象,以及雄壮、深情的音乐和高亢、激越的插曲 ,等等,新中国电影由此形成了一套颇具时代气息而 又风格独特的表情达意方式。 • 《上甘岭》《钢铁战士》《英雄儿女》《永不消逝的 电波》《狼牙山五壮士》等等。
(2)游击战争惊险片是新 中国传奇英雄类型片。
• 这一类型脱胎于五十年代流行的战争英雄小说。 最早的两部游击战争惊险片《吕梁英雄传》 《新儿女英雄传》都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五 十年代中期的《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标志着这一类型的成熟。六十 年代后,《林海雪原》《三进山城》《苦菜花》 《地道战》《地雷战》等进一步推动了游击战 争惊险片的持续发展。
• (3)《地下航线》《51号兵站》《地 下尖兵》是地下斗争惊险片类型的出现, 1963年公映的根据“保定作家群”同名 小说改编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将这 一类型推向了高潮。
(4)十七年喜剧电影
• 喜剧片是十七年影坛又一较具观赏性的影片类型。可 以分为:讽刺喜剧(1956年前后)、歌颂性喜剧 (1959)、轻喜剧(60年代初)。 • 从创作方式来看,十七年喜剧片有相当一部分是改编 类作品:题材和表现方式从地方戏或杂技曲艺转化而 来,如《三毛学生意》《大李老李和小李》《满意不 满意》《七十二家房客》《魔术师奇遇》等;还有一 类是原创的喜剧电影,如《李双双》《今天我休息》 《哥俩好》、《锦上添花》《幸福》以及《五朵金花》 《女理发师》《球迷》等。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导言: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的“十七年电影”时期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些影片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创作了丰富多样的美学形态,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进行探析。

一、美学意义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一个政治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受到了强烈的时代风貌的影响。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电影艺术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之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人积极地追求真实、生动、有力地反映社会变革的现实,影片的美学特征与时代的转型紧密相关。

二、现实主义写实主题的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创作者积极追求写实主义美学,通过真实的镜头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训传》、《青春之歌》等作品。

这些影片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折射现实社会的个案来表现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在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对社会不平等、阶级矛盾等问题的探讨,对困扰青少年成长的问题的反思,形成了电影创作的主题特点。

三、美学形态的丰富多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多样性是“十七年电影”时期的显著特点之一。

电影人尝试不同的美学形态,以期实现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在美学形态上,既有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作品,如《晚春》;也有诗意抒情风格的影片,如《泪洒长城》;还有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等不同类型的创作。

这些丰富多样的美学形态拓宽了中国电影的创作领域,为后续电影艺术氛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创新在“十七年电影”时期,中国电影人也积极探索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创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影机构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摄影师和导演们在电影技术和语言上作出了创新尝试。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真实、自然、朴素的风格。

同时,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中国“十七年”电影在技术制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采用了先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提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同时,电影中的音响效果和音乐配乐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电影增色不少。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些电影作品,展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为世界电影文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十七年”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著的技术进步。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美学形态观照新中国电影史

从美学形态观照新中国电影史

The Multi-perspect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f New Chinese Film History (Symposium)作者: 金丹元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主题词: 电影;中国电影史;美学;华语电影;观众
摘要:多视角、多维度地展开新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是今天重写中国电影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金丹元在文章中提出,应从芙学形态视角建构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史。

新中国电影既与社会意识形态有关,又不能等同于社会意识形态,它与人的情感、心灵的需求以及艺术的表现方法等都密切相联。

陈犀禾、刘宇清在文章中提出,应以'华语电影'的视角为中国电影史的写作提供更大
的视野。

'华语电影'是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以及其他华人社会拍摄的华语电影的总称,它显示了中国电影史是一部大历史。

徐文明、曹琼的文章在检讨中国电影史的传统研究视角基础上提出'电影观众'的研究视角。

观众是一个被以往研究者长期忽视的群体,但正是他们的变
化才引起了电影生态与美学形态的巨大变化。

十七年电影中的山水美学形态探赜

十七年电影中的山水美学形态探赜

十七年电影中的山水美学形态探赜
李云平
【期刊名称】《艺术评鉴》
【年(卷),期】2022()14
【摘要】从艺术形态来看,中国传统绘画与电影相差甚远,但当我们谈民族电影或者中国电影时必然绕不开二者同属于同一民族文化视域下的前提,前者的美学观念及其表现技法依然可以在经过某种电影化的转化后,成为构成中国电影的文化特色,乃至民族风格的一部分。

匿于影片中的美学基因需要深入挖掘才能将其发生机理、形成过程与表现方式梳理清楚,因而需要从文化背景、主客关系以及原则方法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探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别是传统山水画美学)对中国电影美学表达的影响。

本文以早期中国电影与十七年电影为研究范围,在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与电影抵牾与融合的语境下,探讨山水美学精神在“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创作中的视觉转换。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李云平
【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
2.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探赜
3.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体系美学探赜
4.微电影广告美学价值探赜
——以苹果贺岁系列《三分钟》《一个桶》《女儿》为例5.比较电影学视域下中日生态动画观及叙事美学探赜——以《罗小黑战记》与"吉卜力"动画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9月第15卷第5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Shanghai U niversit y (So cial Sciences)Sep.2008V ol.15 N o.5[影视理论研究#主持人语] 近年来,/重写电影史0的讨论已成学界热门话题。

本期发表的四篇文章,大约以每10年左右为一段,对新中国电影各主要发展阶段的美学形态,进行了认真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相互衔接,构成了一部新中国电影美学发展简史。

美学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作为艺术哲学,美学具有其特有的思想性、情感倾向性和意识形态存在。

对电影美学形态演进的研究,有助于对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折射及其形象演示的深入探求。

因此,对电影美学形态演进的关注,理应成为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一种可行思路。

本期这组文章的发表只是一个开端,我们愿以此为契机,希望引发更多电影研究者对重识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研究兴趣,共同促进中国电影研究的蓬勃发展。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金丹元)收稿日期:2008-06-20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J501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7BWY 006)作者简介:金丹元(1949- ),男,上海人。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七年0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金 丹 元, 徐 文 明(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摘要:在/十七年0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创作虽然几经起落,但始终呈现出明显的教化意味与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导向,其电影美学形态演化在体现现实复杂性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国家意志特征。

关键词:/十七年0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国家意志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8)05-0081-07一、/十七年0中国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新中国/十七年0(1949-1966)(即/文革0以前的)电影美学形态,基本上可概括为从推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0,到大力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0相结合,再到/阶级斗争0论的普世化这么一个演进过程。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0与/两结合0既是作为能体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特点的创作方法出现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中国文艺、中国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

前者受前苏联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的影响极大,同时也强调了必须贯彻毛泽东的文艺路线,主要目的是为了/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民0,它涉及到如何表现/工农兵0、/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0等敏感的政治问题,也与/人民性0、/典型论0等美学范畴紧密相关。

当时将/党性0与/人民性0并提,又将它们与典型直接相连。

周扬在1953年3月1日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0上的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就是创造先进人物。

0他一方面认为/只有创造很好地典型,才能很好地表现党性0,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克服创作上的公式主义的倾向0,[1]197提出了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生活。

后者则是由毛泽东提出,又被各)81)种理论家、批评家将毛泽东诗词作为/两结合0的典范,加以极力宣传的一种典型的政治美学,强调革命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实际上是/要求文艺作品的政治倾向与真实性的统一0。

[2]在事实上进一步强化了政治功利色彩,无形中与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是相矛盾的。

陈荒煤在1960年表态时说:/我们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又是革命的浪漫主义者,,,我们主张的真实是无产阶级眼中的真实,是有革命理想的、反映革命主流的、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世界本来面貌的真实,也就是说反映生活的本质。

0[3]这样就将过去的/政治标准第一0,逐渐演变成了/政治标准0唯一。

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叙事大多都以反映革命历史和歌颂新生活、新时代为主题,如表现革命斗争史的5中华女儿6、5钢铁战士6、5赵一曼6、5新儿女英雄传6、5翠岗红旗6、5上饶集中营6、5南征北战6等;描写新旧社会人物命运变化的5白毛女6、5我这一辈子6、5姐姐妹妹站起来6等;反映新生活、新时代的5土地6、5我们村里的年轻人6、5五朵金花6、5今天我休息6等。

正是在这种政治意识形态指导下,在只有写先进人物、正面的典型人物才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思路的影响下,50年代初毛泽东亲自参与了对5武训传6的批判,接着在当时能从独特视角来描写工农兵形象的5关连长6、5我们夫妇之间6也遭到批判。

/反右斗争0与/大跃进0年代,先是包括吴永刚、石挥、吴茵、白沉、应云卫在内的一批著名电影导演与表演艺术家被错化为/右派0,钟惦棐的5电影的锣鼓6也被指责为电影界/右派0向党进攻的/先声0,接着又出现了/拔白旗0运动,点名批判了5青春的脚步6、5球场风波6、5花好月圆6、5不夜城6、5生活的浪花6、5护士日记6等一大批电影作品及其作者,直至5人民日报6发表了5对1957年一些影片的评价问题6一文后,紧张的气氛才渐渐得到缓和。

但60年代随着/阶级斗争0论的愈演愈烈,美学的政治属性进一步得以合法化,在这种情境下,国家意志显示出更为强有力的干预式干扰作用,致使新中国电影美学不可能绕开当时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

这是历史上的现实主义极少见到、西方影坛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更不易出现的独特现象。

诚然,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体现国家意志、反映革命历史、讴歌新时代的进程中,也的确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个性特色、见艺术功力的电影作品,如20世纪50年代时的5南征北战6、5我这一辈子6、5五朵金花6、5青春之歌6、5林家铺子6、5林则徐6等,特别是1956年/双百方针0的提出,使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繁荣局面,也拓宽了创作思路,不仅又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现实主义的代表佳作如5马路天使6、5桃李劫6、5十字街头6、5一江春水向东流6,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和创作方法的理解与想像,同时,在题材、构思、风格、技巧等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如出现了大胆描写革命战士与民女恋爱的5柳堡的故事6,以散文式结构来表现青春萌动的5上海姑娘6等,使得在以往以讴歌形式来反映历史和生活,以阳刚美充盈电影银幕的总体美学形态之外,也出现了不少揭示人的心灵、描写人的情感世界,以抒情、优美为特点的影片。

尤其是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0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的古装片、戏曲电影、喜剧片与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潮,不仅拍摄了5李时珍6、5秋翁遇仙记6这样的历史故事,不同种类的戏曲片,如5十五贯6(昆曲)、5刘巧儿6(评剧)、5梁山伯与祝英台6(越剧)、5天仙配6(黄梅戏)、5群英会6(京剧)、5孙悟空三打白骨精6(绍剧)、5周信芳的舞台艺术6、5尚小云舞台艺术6等相继推出,不少才华横溢的导演利用长镜头来保持演员们表演的完整性,又通过蒙太奇技巧来实现戏曲的电影化效果。

表演艺术家如范瑞娟、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越剧),严凤英、王少舫(黄梅戏)等,也都在身、段、手法和唱腔上下功夫,这些戏曲电影后来都成了重建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段子,同时又展示了中国美学中/以形写神0、/以神传情0和讲究含蓄、委婉,突出意境等特点。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也得到了较大拓展,拍出了诸如5无情的情人6、5边寨烽火6、5摩雅傣6、5五朵金花6、5农奴6、5达吉和她的父亲6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情和祖国自然风光的影片,在拓宽艺术空间的同时,也让观众得到了一种/陌生化0的审美享受。

喜剧电影的出现活跃了电影市场的气氛,新中国喜剧电影似乎始终在/讽刺0与/歌颂0、道德评判与政治意图的悖论中艰难地边选择边演绎,但人民大众需要/笑声0及笑声背后的将/无价值0的东西/撕破0给人看的美学冲击力,在此所出现的30多部风格各异、选材不同的喜剧片,仍然为/十七年0新中国电影美学增色不少。

自1956年的5新局长到来之前6、5不拘小节的人6、5如此多情6的拍摄起,至60年代推出的5女理发师6、5满意不满意6、5魔术师的奇遇6、5大李、小李和老李6等,讽刺性喜剧显示了/双百方针0后的宽松,歌颂性喜剧则反映了/大跃进0及其后来左倾思想的演进。

))82当然,我们更不能忘记的是/十七年0电影也的确留下了许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探索时期的经典之作。

如在郑君里的5林则徐6、水华的5林家铺子6、谢铁骊的5早春二月6、崔嵬的5小兵张嘎6、谢晋的5女篮5号6、5舞台姐妹6等优秀电影中,编导们在反映现实、展示人物内心、以情感人、处理音画关系时的极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至今仍是电影美学追求中可资借鉴、作为参照的范例,总之,/十七年0电影的美学形态既是偏重于政论教化的,也是形式各异、十分丰富的,它所强化的阳刚美、人民性、典型等命题都与国家意识形态直接相关,同时它也折射出当时遍及整个社会的理想主义色彩,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和时代特色,又隐隐透露出知识分子对于人道主义、人性的一贯关怀。

尽管知识分子始终是被改造的对象,一次次在/整风0中检讨,但是知识分子的良知、知识分子敢于揭露矛盾和大胆探索的勇气始终未曾彻底泯灭,他们在影坛上所转化出来的智慧结晶,恰恰是/十七年0电影美学中最惹人注目的亮色。

二、/十七年0中国电影的英雄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艺术具有最广大的群众性和最普遍的宣传效果0[4]的理念被广泛认同。

建国之初,袁牧之就提出电影/为工农兵服务0的方针,在1951年周扬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表现出新的人民的新的品质,表现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以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年。

0[1]59在这种方针指引下,新中国电影的工具属性、政治宣教功能被着意放大,电影表现对象与服务对象的阶级意识也得到空前强化。

电影为工农兵服务方针的提出,意味着工农兵形象成为新中国银幕的绝对主角。

工农兵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建设与保卫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主力军,新中国电影要鼓舞这些社会主流力量满怀豪情地建设、保卫社会主义新社会,就必须要为他们服务,树立可供他们仿效并引以为荣的工农兵正面形象。

于是,塑造革命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工农兵英雄人物成为电影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与之相伴的/新英雄主义0成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0的主旋律。

在今天看来,这种/新英雄主义0电影美学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烙印。

/新英雄主义0概念,是陈荒煤在1951年5解放军文艺6上发表的5创造伟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典型6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并对此概念的内涵作了注释:/一系列的政治工作制度、自觉的纪律,无产阶级思想的教育,结合着智慧与技术的顽强的英勇的战斗作风,官兵团结一致,军民团结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的革命理想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

0在/十七年0时期,诸如5保卫胜利果实6、5赵一曼6、5刘胡兰6、5人民的战士6、5大地重光6、5海上风景6、5上饶集中营6、5钢铁战士6、5新儿女英雄传6、5南征北战6、5董存瑞6、5智取华山6)、5平原游击队6、5铁道游击队6、5渡江侦察记6、5五更寒6、5英雄虎胆6、5永不消逝的电波6、5古刹钟声6、5英雄儿女6等革命、军事影片都具有/新英雄主义0色彩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