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美学.ppt

合集下载

《花样年华》美学分析PPT课件

《花样年华》美学分析PPT课件
时代记忆
影片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情节,唤起了观众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记忆和情感共鸣, 成为了时代的一个缩影。
观众与专家评价
观众喜爱
影片在上映后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被认为是一部 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专家好评
影片也得到了众多电影评论家和专家的好评,被认为是导演 王家卫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和影响力。
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题与象征美学
主题探讨
爱情与背叛
影片《花样年华》主要探讨了爱情与背叛的主题,展现了两个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 ,如何面对内心的挣扎和道德的抉择。
时代背景
影片通过20世纪60年代香港的社会背景,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进一 步突出了主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人物性格
影片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各自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性格特点在故事情节中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进一步丰富了主题的内涵。
富的音乐背景。
音效设计
电影中的音效设计非常出色,如 脚步声、呼吸声和雨声等,都为 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声
音背景。
音乐与情节发展
电影中的音乐与情节发展紧密相 连,如悲伤的音乐会增强观众对 角色悲伤情感的共鸣,欢快的音 乐会增强观众对角色欢乐情感的
共鸣。
03
角色与表演美学
角色塑造
角色性格特点
影片中的角色性格各异,各自有着独特的背景和动机。通 过深入挖掘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和 真实。
电影中的场景设计独具匠心,如老式 公寓、狭窄的巷子和华丽的舞厅等,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镜头运用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特写、近景和中景 镜头,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

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影视美学课件

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影视美学课件
电影表现“运动”,产生运动感和深度感 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
运动,甚至无生命事物的运动,例如小溪中水的流动或微风 中树叶的摆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
这些幻觉的形成:
视觉滞留 更高级的心理活动 在电影世界中,深度和运动对于我们来说是、都不是确定的
事实,而是一种事实和象征的混合品,它们存在,但不在事 物之中。我们给予了它们这种印象。 它的深度和运动与其说是我们看到的,还不如说是我们想象 出来的,我们通过心理功能创造出了这种深度和运动。
人们一般不会以另一种结构来看它我们倾向于看见一些有内在的连续性或者方向的线条我们可以强迫自己看到两个弯曲的有尖顶的图形即ab和cd可是我们倾向于看到的东西是更为自然的格式塔形态即两条相交的曲线ac和bd我们看一个熟悉或者连贯性的模式时如果有某个部分没有了我们会把它加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格式塔来感知图9有12个圆圈排成一个椭圆形旁边还有一个圆圈尽管按照接近性原则它靠近12个圆圈中的其中一个但我们仍把12个圆圈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知觉而把单独一个圆圈作为另一个整体来知觉
我们看一个熟悉或者连贯性的模式时,如果有某个部分没有 了,我们会把它加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格式塔来感知 它
我们倾向于把它看作一颗星,而不是五个构成此图的V形
图9有12个圆圈排成一个椭圆形,旁边还有一个圆圈,尽管按照接近性 原则,它靠近12个圆圈中的其中一个,但我们仍把12个圆圈作为一个完 整的整体来知觉,而把单独一个圆圈作为另一个整体来知觉。这种完整 倾向说明知觉者心理的一种推论倾向,即把一种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 尽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趋合,那便是闭合倾向
图10所示。观察者总会将此视作猫头鹰图形,而不会视作其他分别独立 的线条或圆圈。
当相似和不相 似的物体放在 一起时,我们 会把相似的物 体看作一组

影视美学课件

影视美学课件
4审美理解1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2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要知识储备3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第二章电影基本常识一电影的定义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根据视觉暂留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艺术词典
素质选修课程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 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 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 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 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 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 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 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 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 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 以大量复制放映。
3、要求把现实变成梦幻,把一个迷 离恍惚的梦幻世界——“生活的梦和梦的 生活”、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 世界,规定为电影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 的表现对象。 4、把物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或 者至少也是平等的地位,鼓吹“人不再是 唯一重要的因素,要表现物”,因为“物 和人是一样有趣的”。而这种对物的表 现——万物有灵论——则应当是排斥含义, 排斥逻辑的。
1、盲目反对叙事,在反对舞台化、 反对文学性的口号下,把情节纠葛和性格 刻画列为电影艺术的“敌对元素”,要求 以抽象的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 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 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2、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 “电影诗”的境界。在这种绝对地高出 “电影散文”(即有情节的电影)的“电 影诗”里,不需要任何真实、不需要任何 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 “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
4、审美理解 (1)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 (2)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 要知识储备 (3)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 富的生活经验积累

一影视美学1PPT课件

一影视美学1PPT课件
• 影视美学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总 论
3
• 一、电影美学的属性 • 电影美学当然是电影艺术的哲学,或者可
以表述为关于电影艺术之美的哲学。换言 之,电影美学的支撑点仍是电影的文化哲 学属性。
5
• 另一方面美学也得从高高在上的纯理性宝 座上下来,与大众对话,为大众所理解, 完全可以以一种亲切、平易的表述来阐释 有关电影各个层面的美学问题。
6
• 二、电影美学的归类 • 电影美学的归类,理当是归入美学这一类 • 当今中国美学研究大致可分成如下几大板块: • (1)美学原理(基础)研究。如美的本质、审美
11
• 二、精神分析学美学(从弗洛伊德、荣格 到拉康的各种精神分析学美学)。三、存 在主义美学(从胡塞尔现象学到海德格尔、 萨特的存在主义)。四、后现代审美(或 叫后美学)。
12
• (3)电影美学的研究还应同西方美学、中国 古典美学相连,特别是研究中国电影,完 全脱离中国特定文化、中国古典美学的根 基是不可想象的。
关系的一般理论、美的分类、美的形态等。 • (2)中国古典美学。其中又可分为中国美学史和
各种学术流派的美学观点的研究,如儒、道、佛 的美学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等等。 • (3)西方美学。包括西方经典(传统)美学,现 代西方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的美学,也可从史和学 派、思潮的角度去作研究。
7
• (4)中外美学比较研究,重点是中西美学比较。 • (5)门类美学,如小说美学、诗歌美学、书法美
14

影视美学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PPT课件

影视美学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PPT课件
11始的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现代电影理论从一开始就注意运用语言学从一开始就注意运用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注重对电影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注重对电影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不再像不再像以前传统经典理论重视对电影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前传统经典理论重视对电影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侧重于将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学而是侧重于将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学领域之中
对手 语义方阵:或称符号学矩阵。
24
4.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方法的论文 顺序:叙事本文中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同想象世
界中事件发展的顺序可能不一致。 时间:叙事本文中的时间一般都短于想象世界中
的时间。 视角:叙事本文中的叙述方法,尤其表现在谁是
叙事者和人物视点变化上。
25
二.电影叙事学
; 六、根据直线叙事组合段中陈述是否中断切分(场景和段
落); 七、根据中断镜头是否有组织性切分(插曲式和普通)。
16
八大组合段:
自主镜头:表现完整情节的镜头段落或被称做组合段 的插入镜头。
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不同画面之间的时间关系并非 真实的时间。
非时序性的括入组合段:几个事件之间有相同的关系, 一般和回忆相关。
就是“某种借助自身和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东西
”,例如照片、地图、肖像画。“指示符号”是“某种根据自己和对
象之间事实的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也就是符号
和它所代表的对象之间并不类似,只有某种经验上的因果联系。例如
敲门声意味着客人到来。“象征符号”是指标志者与被标志者之间并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结构主 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

84一影视美学1PPT课件

84一影视美学1PPT课件
16
• 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 第一章 电影心理学 • 第一节 电影心理学概述
17
• 一、电影心理学概述 • 从电影理论史上来考察,电影心理学诞生,
并不比电影艺术概论、电影史、电影评论 等电影学分支学科晚。在意大利美学家利 西奥托·卡努杜撰写了《第七艺术的美学》 后不久,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 格就发表了在欧洲电影理论史上产生过重 要影响的电影学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 研究》。
9
• 三、电影美学的研究范畴 • (1)电影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电影的审美
特性、电影艺术的审美规律,尤其是电影 语言、电影思维、电影艺术中超越时空的 假定性和电影的审美形态,但它更应注重 的是电影艺术所内含的思想,电影艺术与 现实、与社会、与世界和人的关系。
10
• (2)电影美学还应重点研究电影作品背后的 文化哲学思维和文艺思潮,观众与电影艺 术间的审美关系。在电影发展史上,我们 不难发现与电影美学直接相关的思潮和思 想体系大致有这么几条线索:一、现实主 义美学(包括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现实主义 追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西方电影中的 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 主义等等)。
学、音乐美学、绘画美学、雕塑美学、电影美学、 舞蹈美学、建筑美学等等。 • (6)实用美学(技术美学),如音响美学、摄影 美学、工艺美学、旅游美学、包装装潢美学、广 告美学、服饰美学、设计美学等等。其中,有的 也可包括在门类美学研究中。
8
• 即使从理论上看,电影美学仍属哲学的性 质,电影美学的具体研究仍不可能与之完 全对应。所以,电影美学既有哲学属性, 又具社会属性、人文属性,同时也有其工 业化的和技术的属性,这是电影美学不同 于诸如小说美学、诗歌美学、书法美学、 绘画美学、舞蹈美学的复杂性的一面。

影视美学PPT课件

影视美学PPT课件

20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
CHENLI
16
(二)假定性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而是
需要遵循各门艺术所共有的规律。 (2)影视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都离不开假定性,
首先是影视时空的假定性,其次是故事结构的假定,再次 是影视作品中角色的假定。 (3)影视的假定性,更表现在影视语言和影视手段的运用 上。
6.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 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
7. 严肃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矛盾。
2021/3/7
CHENLI
3
8. 严肃艺术的种类:实验电影、现代派电影、传统艺术电影 。
商业电影:为盈利而制作的电影,相对于艺术电影。
9. 艺术电影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内涵,以行业认可为目标 ;艺术电影 的主题都是探求哲理、挖掘人性之类的深奥题材,拍摄手法不拘一 格。
电视又具有自己独具的特征:
(1)首先,电视的技术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特征; (2)其次,电视的介入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观赏特点; (3)再次,电视传播的迅速性形成了这门艺术更加生活化
的特点。
2021/3/7
CHENLI
22
(一)电视艺术的兼容性
电视艺术的兼容性表现: (1)表现在它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将一场话
主客体复合运动,是指在一个镜头中,人或物与摄像机同时 运动。
蒙太奇运动是指运动蒙太奇手法时,镜头衔接与转化产生的
运动。一种是静态镜头的衔接。一种是动态镜头的衔接。
2021/3/7
CHENLI
20
(三)造型性与运动性的辩证关系

影视美学第一讲PPT课件

影视美学第一讲PPT课件

1.人类诞生之前,有没有美。
2.在生物尤其是动物中,除人类之外,别 的动物有没有美感。
回答:否定——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美丑;动物对于事 物的痴迷是因为其生理本能,而唯有人类与 审美情感结合。
二、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三、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马克思曾说:“蜜开始就比最灵 巧的蜜蜂高明。”下列选项不能很 好地解释这一论断的是( )。 A.蜜蜂建筑蜂房是动物本能的活动 B.建筑师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 C.蜜蜂建筑的蜂房太小,不能满足 其他动物的需要 D.建筑师在筑房之前已具有自我认 识和既定目的
其他观点
马克思:美的本质的客观论, 实践美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社会性的统一,
美具有实践性。 朱光潜:提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美的本质
一、美与人类的本质是密切联系的。 二、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三、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一、美与人类的本质是密切联系的。
影视美学
定义:影视美学是一门探讨在影视艺术活
动中能够生成特定审美价值(预约与惊憾) 的带有根本性或关键性的影视审美现象与 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交叉边缘性人文学科。
影视美学与美学的关系
影视美学是由影视艺术的管道进入,厘定于影视 艺术之平台,利用美学的眼光审视影视艺术的美学 构成价值及活动之本质规律,以形成自身独立的学 科体系。
1750年,他正式使用“Asthetik”这个术语,出版了他的《美学》 第一卷,阐释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他对美感的认识。 同年,他在其任教的哈列大学开设了美学课程。因此,这一年被 认为是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纪元。
自鲍姆嘉通之后,西方美学又涌现出了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 夫斯基等一批著名美学家,他们沿用了美学这一术语,并将美学 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系统化,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西方 美学理论体系,巩固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地位。

万萍电影美学完整ppt课件

万萍电影美学完整ppt课件
电影美学ppt精选版导论课程内容结构1蒙太奇理论2长镜头理论4古典叙事学与现代叙事学文化批评美学批评意识形态批评作者批评女性主义后现代批评ppt精选版导论教材电影理论读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出版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必读篇目安德烈巴赞电影语言演进的轨迹被禁用的蒙太奇爱森斯坦吸引力蒙太奇在单镜头画面之外路易德吕克上镜头性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自序阿斯特吕克摄影机自来水笔ppt精选版导论批评的历史ppt精选版导论ppt精选版导论ppt精选版第二章蒙太奇美学爱森斯坦新秩序世界的组装影像秩序对现实秩序的颠覆现代电影叙事的蒙太奇性质ppt精选版爱森斯坦对感知影像的?工业革命?对感性的和具象的碎片进行高度复杂的组织运作机制中蕴含的复调对位交响是理性的运用
2、由于这种对未经改动的现实的偏爱,照相倾向于
强调偶见的事物;
3、照相倾向于暗示人生之无涯;这是它强调偶然性
.
第四章:《电影的本性》
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 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
物质现实的再现:
用的是戏剧
追赶:“最后一分钟营救”起决定作
运动
内核还是电影性?
.
.
第二章 蒙太奇美学
蒙太奇的时间与空间 造型艺术具有捕捉空间和时间运动的趋向,以克服自身二
维平面空间和一瞬时间的局限。 蒙太奇首先就是把造型艺术“运动”的驱动力释放出来。 蒙太奇由运动来体现—— 1、电影画面是二维空间,在时间维度内形成运动的(超越
二维空间)的幻觉。 2、空间选择的自由
.
第二章 蒙太奇美学
摄影祛除对客观世界的“习见与偏见以及掩盖直觉的 所有精神污垢” 通过摄影人能摆脱艺术的自负感,发现神秘和变化无 穷的世界本身

《影视美学教学》课件

《影视美学教学》课件

01
03
详细描述:影视美学在电影学和电视学领域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它是理解和评价影视作品的重要工具,也
是指导影视创作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04
总结词:学科地位
02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影视艺术的视听美学
总结词
通过声音和影像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详细描述
影视艺术通过声音和影像的巧妙组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 体验。声音和影像的配合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传递情 感,使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拍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丰 富了影视美学的表现形式。
科技发展对影视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观众对视觉效果的期待增加,影视创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视觉效果和技术,以满 足观众的需求。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等问题,需要影视行业加强监管和
规范。
国际交流对影视美学的推动
总结词
强调影像的动态表现,以呈现出美的动态效果。
详细描述
影视艺术的影像美学还注重画面的动态表现。通过流畅的画面剪辑、精准的镜头切换和生动的动作表现,可以呈 现出美的动态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动态的表现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 情感变化。
影视艺术的影像美学
总结词
强调影像的创新与实验,以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早期电影的美学特征
默片时代的电影美学
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为主, 强调画面构图和剪辑技巧。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美学
注重类型片制作,强调明星制度、剧 本结构和摄影技巧。
现代电影的美学发展
要点一
欧洲电影的美学探索
以新浪潮运动为代表,强调个性表达、非职业演员和实景 拍摄。

第5章 电影美学中国电影

第5章 电影美学中国电影

吴天明开创了“西部电影”的先河。《人生》、《老井》 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中国农村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原生态式的 展示,引发了人们对人生这一永恒话题的沉重思考。尤其是 《老井》,以整体的寓意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形象: 原始、落后、顽强、坚韧,具有无坚不摧的生命力。 张暖忻在80年代初以《沙鸥》一片震惊影坛。这部描写 一位女排球运动员体育生涯的影片,以其浓郁的纪实色彩与 哲理意味让人赞美倍至。而后拍摄的《青春祭》恰似一篇抒 情的散文,写特定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对于消 逝的青春的怀念。
(二)战后电影的艺术成就 战后的中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古典时期的一 个高峰,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将视点对准洪流之后疲惫的小生命; 2.写实的风格;
纪实性手法的自觉运用 结构方式的多样化 自然光的运用 对白的口语化 细节的细腻与真实
三、“十七年”电影及 “文革”电影
“十七年”及“文革电影”:自1949新中国建 立,至1976年文革结束的二十七年。 (一)建国初期的电影创作 1.新中国电影的起点,是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 的《桥》。 2.1951年,全国26个大城市举办了“国营电影厂 出品新片展览月”。《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 《上饶集中营》、《中华儿女》。
(二)生机勃勃的“第五代” 陈凯歌:《黄土地》、《孩子王》、《大阅 兵》、《霸王别姬》、《荆柯刺秦王》、《边走 边唱》、《和你在一起》、《风月》、《无极》 张艺谋:《红高粱》、《菊豆》、《大红灯 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 亲》、《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 《英雄》、《十面埋伏》 田壮壮:《盗马贼》、《大太监李莲英》、 《小城之春》 、《蓝风筝》 吴子牛:《喋血黑谷》、《晚钟》、《欢乐 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

影视美学.ppt

影视美学.ppt

1第.明一斯节特伯明格斯简特介伯第格一的位电从影美心学理上学发观现念电影的心理
学家。
2.《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①电影银幕上所呈现的“深度感和运动感”是主体
智力参与的结果;
②电影景别中的“特写”镜头是主体在生活中注意 力所及的电影化形式;
③“闪回、省略、闪前”实现主体在生活中记忆与 想象的时间上的跳跃,完善了摄影机透镜成像对人类 视觉和思维的类似模拟,使观众容易接受电影的画面 内容。由此我们看到,导演只是提供思维的活动素材, 而真正完成影片的是观众主体自己。
第三节 贝拉·巴拉兹与其电影文化论
1、简介: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就电影的音响、对白、 色彩、脚本、剪辑、摄影机调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强调电影欣赏过程中理论的重要性。
2、主要贡献: (1)、开创了对电影文化学的研究 (2)、分析和探讨了电影艺术本身的特性。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影艺术的巨大影响。 (4)、指出电影是最具群众性的艺术。
(3) 林格论和普多夫金——结构论 基本观点:镜头只有经过艺术处理即结构之后, 蒙太奇才有意义。
3、蒙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括三个方面
①叙事蒙太奇:指的是作为技术手段的蒙太奇。一组镜头 组合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组合成蒙太奇 段落,以保持叙事的连贯性,从而形成连续不断的整部影 片。
②艺术蒙太奇:在这个意义上,蒙太奇是作为一种电影修 辞手段,它可以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创 造出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空间;通过象征、隐喻等创造出电 影艺术(包括后来的电视艺术)所独有的叙述方式与艺术 形式。
(2)、广义蒙太奇:不单单是镜头组接的 章法和技巧,而是将其作为整个影片的思 维方法、结构方法和全部艺术手段的总称。

电影美学

电影美学

【第一次分組】
內容綱要 3
電影中「光」的表意系統:以王家衛導演作品「春光乍現」「花樣年華」 、 、 電影中「光」的表意系統 「2046」三部影片為例說明 【第二次分組】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以紅色經典「紅高粱」與黑白紀錄片「辛德勒的名單」 電影中的色彩美學 4 及「追殺比爾」三部影片為例解說 【第三次分組】
好萊塢的崛起─戲劇化、世俗化的電影美學觀 好萊塢的崛起─戲劇化、世俗化的電影美學觀:介紹幾種老萊塢電影的典 11 型,與藝術電影及實驗電影等做比較-以影片剪接片段為例說明 「把攝影機扛到生活現場!」─紀實性電影美學觀 「把攝影機扛到生活現場!」─紀實性電影美學觀:談紀錄片的美學基礎, 12 以「生命」「養生主」「醫生」為例說明 、 、 【第八次分組】
電影美術設計的風格及對影片的影響:以黑澤明的「夢」與小津安二郎「東 電影美術設計的風格及對影片的影響 5 京物語」及李安的「臥虎藏龍」為例解說 【第四次分組】
電影的空間美感分析:場面設計與調度、圖形的構成、鏡頭控制以「歌舞 電影的空間美感分析: 6 中國」「鐵達尼號」及「俠女」為例說明 、 【第五次分組】
週次 教 學 進 度 及 上 課 內 容 規 劃 課程解說: 課程解說 (1)評分項目及分組等(2)美學概論:美學史、美從何處尋、 1 近代藝術的樣貌、談技術美學(3)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簡介 談電影語言:表現語言和思想的不同方式,從作者的理念到觀眾的創造性 談電影語言: 2 想像,論戲劇、文學與與電影,電影的美學態度
演講一談「電影的創作美學 電影的創作美學」-林正盛 林正盛導演(威尼斯影展銀獅獎、坎城 電影的創作美學 林正盛 7 影展金棕梠獎) 電影美學的辯證法:造型性與運動性、逼真性與假定性、綜合性與技術性 電影美學的辯證法 8 -以影片剪接片段為例說明以上概念 【第六次分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20 世纪20 年代,美国普通影片的成本为 15一20 万美元左右,而一部国产影片的投 入成本仅为国币5000 一2 万元,但是,早 期中国电影人却不畏艰难,努力通过对民 间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挖 掘富有娱乐价值的故事题材,找到与境外 电影相抗衡的文化资源,并最终在世界电 影的谱系中,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中国商业 电影的历史。
• 其次,《 定军山》 等影片中的演员如谭鑫培、俞 菊笙、朱文英等,都是当时京剧名角,可以说是 当之无愧的大众明星。众所周知,好莱坞商业电 影的一个重要成功因素,就在于其极力推广的明 星制,安·佛瑞德博格曾经直言不讳地认为:“电 影明星就是一种体现形象系统、带有交换价值的 特殊人类商品。”因此,《 定军山》 等影片的问

中国电影美学
• 中国电影商业美学概述
• 电影是一种审美文化的商品,电影的消费 则是一种审美文化的消费。因此,从文化 消费的视野来看,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史, 恰恰就是对电影的商业美学的确认、漠视 和重新建构的历史。
• 一、大众市民的娱乐时尚
• 从文化消费的角度上看,《 定军山》 等影片的成 功,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首先,《 定军山》 等并非像卢米埃尔的《 墙》 、《 工厂的大门》 、 《 水浇园丁》 那样聚焦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而是 记录当时中国最深入人心的娱乐艺术京剧,这些 影片多选取该剧中武打或舞蹈动作等富于视觉冲 击力的片段,从而表明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开始, 就十分注重其内在娱乐价值。
痕迹。此后,以包天笑、周瘦鹃等为代表 的“鸳鸯蝴蝶派”开始从文坛转向电影制 作,更是强化了现实题材电影的言情叙事 模式。
பைடு நூலகம்
• 早期民族电影虽然侧重于历史题材,但并没有忽 略对现实题材的表现和挖掘。1913 年,由郑正秋 编剧、郑正秋、张石川联合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故 事短片《 难夫难妻》 (4 本), 《 阎瑞生》 , 《 海誓》 (6 本), 《 红粉骸骼》 (14 本), 这些现实题材的影片,大抵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 青年男女言情模式。即使是以喜剧的风格调侃讽 喻父母包办婚姻体制的《 难夫难妻》 ,其另外一 个片名为《 洞房花烛》 ,也不难看出其鲜明的娱 乐化的商业痕迹。此后,以包天笑、周瘦鹃等为 代表的“鸳鸯蝴蝶派”开始从文坛转向电影制作, 更是强化了现实题材电影的言情叙事模式。
• 1928 年,明星影片公司推出的由郑正秋编 剧、张石川导演的《 火烧红莲寺》 , “论
其情节,虽近荒唐,然摄制上之千变万化,
实较其他影片尤为繁复。似此奇特之技术,
贡献于国产电影界者匪鲜”。公映时“远 近轰动”, 创造了民族电影的票房纪录,明 星影片公司也因此扭亏为盈,由1927 年亏 损近2 万元,转为1928 年盈余近5 万元。
之作,注意引入了“阶级”和“民族”的 启蒙理念,将电影的启蒙性和娱乐性相结 合,在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性的同时,同 样包含着较好的娱乐元素。
• 1937 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电 影的生产也由此而出现了大后方抗战电影、 租界区商业电影、沦陷区日伪电影等诸多 格局。由于国难当头,租界拍摄的题材受 到严格的限制,正面表现抗日镜头全部被 删减,再加上“孤岛”的电影观众,有一 大批都是从江南沦陷区的中小城市逃到 “孤岛”来做寓公的大中地主及其家属, 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嗜好,客观上决定了 “孤岛”时期“古装戏”等商业电影再度 流行。
• 《 火烧红莲寺》 等影片的成功,无疑表明中国商业电影 制作业己趋于成熟。一方面,《 火烧红莲寺》 富于传奇
色彩,戏剧冲突强,悬念丛生,体现了中国电影己经开始 掌握商业电影的叙事技巧,注意通过影像奇观和戏剧张力 来激发和满足观众的观看欲望,进而诱发观众的消费热情; 另一方面,《 火烧红莲寺》 以及续集和各种模仿之作相
世,实质上在无意间开了中国电影“明星制”先 河,标志着中国电影娱乐化、商业化的起源。正 是对基于电影娱乐性、商业性的认识,极大地激 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电影公司中,尽管 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明星影片 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等基本上采取的是同 人集资甚至股份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 运营方式,但是由黎民伟创办的民新影片 公司和由邵氏兄弟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等, 采用的却是夫妻搭档、兄弟运营这一传统 的家族运营管理和创作模式,成为“中国 民族电影区别于欧美各国以至日本早期电 影的典型标志”。
• 20 年代上海的各类影戏学校有17 所之多, 诸如明星影戏学校、中华电影学校、远东 电影学校等影戏学校,虽然规模大小不一, 教学质量也有高低,但却培养了胡蝶、张 织云等一代电影影星,从而为中国商业电 影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二、寓教于乐的启蒙工具
• 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相继惨败,使得中国知识分子 对民族存亡的反思不得不从“船坚炮利”的物质文明到 “商估国会”的社会经济制度,过渡到对思想文化观念的 深刻反省,而严复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巨大刺激下着手 翻译的《 天演论》 ,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更是
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围绕着 民族救亡的启蒙运动,成为20 世纪中国的文化主题。
因此,早期中国电影人的电影创作,都或多或少包含着 在世界电影谱系中重构民族影像的启蒙意义。
• 在左翼电影工作者的积极倡导示范下,从 20 世纪30 年代开始涌现出如《 三个摩登 女性》 、《 上海24 小时》 、《 渔光曲》 、 《 神女》 、《 十字街头》 、《 马路天 使》 、《 夜半歌声》 等“新生电影”优秀
• 1926 年天一影片公司根据民间故事、古典 小说改编了一系列古装片,如《 梁祝痛 史》 、《 义妖白蛇传》 、《 珍珠塔》 、 《 孟姜女》 、《 唐伯虎点秋香》 等,轰
动一时,特别是在南洋市场极受欢迎,满 足了“大部分下层华侨的乡土观念”, 并由 此导致1927 年左右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古 装片”运动。
继问世,固然艺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却表现中国电影开始 出现了最具商业特色的类型片制作,开拓出武侠片这一华 语电影中独有的一种类型片。当人们能够以一种娱乐的姿 态来欣赏这种历史题材电影的时候,它至少说明了,现代 的工业文明正在悄然改变了20 世纪中国大众的生活面貌。
• 这些现实题材的影片,大抵为大众所津津 乐道的青年男女言情模式。即使是以喜剧 的风格调侃讽喻父母包办婚姻体制的《 难 夫难妻》 ,其另外一个片名为《 洞房花 烛》 ,也不难看出其鲜明的娱乐化的商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