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封闭的空间和开放性的空间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德勒的名单》封闭的空间和开放性的空间观念

在传统的好莱坞影片中,其空间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封闭的,其技巧都围绕着满足观众对情节的好奇心。传统的做法是使一切都向画面的中心会聚,将银幕世界和人物隔绝在意个封闭的空间中。这种封闭的空间观念符合观影者的心理,有利于将观众的注意力始终固定在剧情上,使得观众不用费脑筋去思考画面以外的东西。《辛德勒的名单》中斯皮尔伯格也运用到了封闭的空间,但是这里的封闭的空间总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它传达出的是一种禁锢和压抑。同时纵观全片,我们可以发现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作品在空间理念上完全是运用开放性的空间观念进行创作的,也正是这种开放性观念使得影片在保证可看性之余获得了极强的表现力。影片的开放性空间理念反映在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在具有拓展画面空间的表现力这一共性之外也具有各自独特的画面意味和主题张力。下面自己就从开放性的空间观念这一角度来分析斯皮尔伯格是如何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严肃的主题的。
1、特写、近景间的相互连接。

这种小景别的连接会使观众在将注意力集中在个别人与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联想,将这些小的空间方位在脑里自动的连接在一起以获得对整个空间完整的把握,有利于把观众主动的带进影像之中并赋予空间以表现性。在影片的开始就有两个情节用到了这一点:犹太人登记和辛德勒的出场。在犹太人的登记中,我们看到打字机上人名的特写和犹太人以及登记员的面部特写连接在一起。这里的特写避免了全景式展现的单调,使得画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叙事上也显得简洁流畅,观众通过这几个连续的小景别镜头就可以联想到当时的所有在场人的情景和各自的心理状态,同时联系到后来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打印机上字母的特写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生存和死亡,象征着生命。如果说这一段因之前有一个火车站的全景而不能够很好的说明开放性空间理念的话,那么在辛德勒出场的段落里就完整的呈现了这一点,混合了酒杯、西装、纽扣、领带、钱等一系列关于辛德勒动作的特写和近景完成了辛德勒这个人物的交代,导演没有提醒就从一个地方跳到了另一个地方,没有让观众得知辛德勒的人物全貌和房间里摆设的具体坐标。但是,这些标签式的说明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使得观众主动去感知到“画框”以外的空间,而这些标签也为人物打上了个人烙印,为后面的叙事做好铺垫。
2.声音拓展开的画外空间。
在经典影片的视听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的声画

不同步的现象,导演们用画外的声音等手段来强调画外空间,以表现出开放性的空间观念和对比性的画面张力。《辛德勒的名单》里由声音引发的开放性空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连接不同时空的声音。这种由声音连接起来的时空在影片中颇为多见,例如在影片的开始,收音机里《忧郁的星期天》的音乐将火车站的登记处和辛德勒的房间联系在了一起;在辛德勒给纳粹军官送礼的段落里,侍卫读信笺的声音将几个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等等。这种连接既保证了叙事上的流畅,也满足了观众对画外空间的期待。第二个方面就是声音对观众心理空间的拓展。在阿蒙·格斯发表“today is history”演说的段落里,我们听见演说的声音一直笼罩着辛德勒以及犹太人的生活,这象征着演说中所指代的大屠杀将要给犹太人带来压制性的灾难。另一个震撼人心的段落,就是在大屠杀的过程中,一个纳粹士官谈起的莫扎特的曲子,欢快明朗的曲子和大屠杀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极大的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这里的两段声音就拓展了观众的心理空间,将观众的思考置于画面之外。
3.景深镜头对空间的丰富
景深镜头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空间观念,首先它展现的画面结构就更具真实性,将银幕上的空间浓缩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其次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地思考,积极参与到影片的本身场面调度里。在影片开始辛德勒在酒店结识纳粹军官的段落里,我们总会发现画面内容丰富的景深镜头,如辛德勒入画走进酒店时,前景是辛德勒,中景是侍卫马丁,后景是军官,以及一个晚来的军官处在前景,向在中景的马丁询问处在后景的辛德勒是谁等镜头,这里的景深很好的说明了人物关系。在格斯准备枪毙牧师的段落中,牧师处在画面的最前端,三个军官“高大地”统治着整个画面中心,后景是仓惶的人群和火车。这样的场面调度充分体现了导演对空间表现力的探索,也使得影片在推进故事发展的同时丰富画面的真实性和能指性。
4.上帝的视角
上帝的视角具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是一个全知的视角,通常被运用到具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或强烈的视觉及心理冲击的片段里,导演将摄影机脱离故事发生地,以实现传达悲悯或增强震撼的效果。红衣女孩的那一段落用到了这个视角,整个城市被血腥的屠杀所笼罩,而导演却将机位高高架起,以辛德勒的主观视点去俯视这场屠杀,没有拿这种场面做细致的表现以烘托悲剧性。而后,导演又把机位架的很低,跟随红衣女孩一起去躲避这场屠杀,把摄像机带离了屠杀的现场。同样,在夜晚的清查中,摄影机还是高

高架起,没有去现场,我们看到整片楼房里到处闪耀的都是枪发射子弹时所发出的光,和音乐一起像是烟花一样。上帝的视角是全知的,导演脱离了屠杀发生的现场,摄影机异常冷静的“观看”着这场屠杀,总试图最大限度的脱离悲剧之外。显然,斯皮尔伯格把握了场景外空间所蕴涵的表现力,他让死亡置身于一个无穷的范围,在脱离现场中传递自己的悲悯,同时,也表现了“是的,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上帝即使知道又能如何,战争和人性的悲剧是无法彻底抽离的”这样一种沉痛的意念,摄影机冷静的甚至让人觉得可怕。
5.窗户对空间的分离
在表现封闭式空间的电影片段里,人物总会被限制在一个封闭式的几何图形里,像狭小的地下室,带有铁丝网的监狱等。这样的具有表现意味的对空间的限制试图给观众传达一种压抑和禁锢。《辛德勒的名单》里也充满了类似的封闭式空间,因此很多人会片面的认为这部影片采用的是封闭式空间观念架构的空间,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场景本身的封闭性和封闭性的空间观念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注意到了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悲剧、压抑的效果,可展现悲剧本身不是目的,我们要在悲中汲取人性美的力量。这就需要运用开放性的空间理念来引导观众去思考影像背后的意义,我们要赋予封闭的绝望以希望的出口。影片里犹太人的希望在于奥斯卡·辛德勒,因此,在有辛德勒的封闭空间里摄影机总是试图处在封闭的空间之外,而非置于封闭本身之中。如辛德勒在酒店时,马丁正是通过窗户观察辛德勒的;在工厂的办公室里,我们总是在窗户外看到辛德勒;辛德勒和犹太人的谈判发生在车里,摄影机总是停在车子外面(在车内的时候也是通过反光镜的,没有直接介入);在辛德勒和格斯商议用钱来“买”犹太人时,摄影机前还是隔了道窗户。另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导演通过空间的设置来暗示了结局和主题。辛德勒和格斯被一个窗棂分割在了两个空间里,这代表着二人在最后选择的路上的不同,形成了一种隐喻式的对比。影片中窗户使空间一分为二,经过开放性的空间理念的处理,这种做法一方面实现了影片现实与观众的间离,以客观视点保证真实性并在间离中引发观众反观自身,另一方面也通过把摄影机放在封闭的空间之外以暗喻战争下的压抑和残酷是有可挣脱的空间的,传达了导演主观上的人文情怀。
6.交叉剪辑的空间力量
交叉剪辑会将不同的空间剪接在一起以形成超越画面本身的新的意义,观众会在这种剪接中同时容纳多个时空,丰富的信息量和空间上的对比使得

观众能够获得一个整合后意义多样的新的“心理”空间。在辛德勒生日的那段戏里,导演将三个空间剪辑到了一起:犹太工人的婚礼、格斯和犹太女仆所处的地下室、辛德勒生日的宴会。明显,导演没有单单把眼光集中在单个空间上,这种空间叠加获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了三个空间意味的简单的相加,它们之间相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空间的外在表现力。同样的技巧也被用在工厂的开工中,一面是伊扎克·斯坦恩在广场上寻找犹太员工,一面是技术人员教他们如何操作机器,这里的对空间的剪接压缩了时间,保证了流畅的叙事和简介的故事交代,避免了观众在观影时因片时过长而产生烦躁感。交叉剪接不同的空间是导演采用开放性空间观念来表现主题的又一体现。
通过上面六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通过对开放式的空间观念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导演在表现严肃的主题上高超的艺术技巧,观众既能被“画框”内的剧情所吸引,又能在“画框”外获得思考,并在“画框”内外获得很好的平衡。正如前面所言,开放性的空间观念使得影片在保证可看性之余获得了极强的表现力。

《辛德勒的名单》成功证明了斯皮尔伯格天才般的导演功力,影片把商业和艺术这两个难以统一的电影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极大的丰富了影像的可看性和表现力。商业层面上,在没有了科幻和特效的双重标签下,影片仍获得了与《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类型电影同等的商业成功。艺术层面上,影片以二战中纳粹党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为背景,沉重的内容和严肃的主题赋予了影片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商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终,斯皮尔伯格将自己高超的艺术技巧运用到了极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