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世纪的法国。它在法国君主专制政权下形成 并获得充分发展,而后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他 欧洲国家。由于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提 出以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典范,因而有古典 主义(又叫新古典主义)之称。 • 是近代欧美文学的第二次文学思潮,是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典主义产生的背景
• 政治社会根源:古典主义是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的产物, 也是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权妥协在文艺上的反映。 • 哲学思想基础: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 • 社会心理因素:贵族阶级提倡文化教养,重视荣誉,崇 尚礼仪;小市民阶级争相仿效,形成普遍的社会风气。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清教徒文学 在清教革命中诞生的文学,利用文学传 播清教思想,宣传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念。
《失乐园》
弥尔顿的三大诗作:
《复乐园》
《力士参孙》
班扬的《天路历程》
《失乐园》
• 弥尔顿(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 、思想家和政论家。他的代表作是长诗《失乐园》, 取材于《旧约·创世纪》。 • 《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被认为 是“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作为一个资产 阶级革命家,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还是个虔诚的清 教徒,弥尔顿每一重角色的责任感都在《失乐园》中 留下了痕迹,并形成了史诗的矛盾性和丰富性。 • 《失乐园》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刻画了反抗者撒旦的形 象。
上海人艺演出《达尔杜弗》剧照(1983年)
《达尔杜弗》演出剧照
其他人物形象
• 奥尔恭——固执迷信,态度粗暴,缺乏理性, 把现象看作本质,是资产阶级暴发户和盲目无 知的小市民的代表。
• 桃丽娜——头脑清醒,讲话泼辣,机敏灵活, 最早识破伪君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
《达尔杜弗》的艺术成就
• 结构严谨,遵守“三一律”
• 白尔奈耳夫人 艾耳密尔 • 奥尔恭 玛丽亚娜 • 大密斯 • 瓦赖尔 • 桃丽娜
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 • • • • • 第一幕:楔子——风波 第二幕:开端——毁婚 第三幕:发展——勾引 反目 第四幕:高潮——定计 现形 第五幕:结局——陷害 服法 全剧用了喜剧的“突转”手法:由家庭内部矛 盾转化为家庭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 17世纪的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文学发展也不平衡。资产阶级 和封建贵族之间继续斗争并处于相对 平衡的社会状态下,为了适应欧洲知 识分子尤其是市民阶层知识分子的审 美倾向产生了两种文学:巴洛克文学 和清教徒文学。 •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
一、17世纪欧洲社会文化背景
作品选(第三幕第二场)
• 桃 丽 娜:我要对你说…… • 达尔杜弗:(从衣袋里摸出一块手帕)哎哟,我 求求你未说话以前你先把这块手帕接过去。 • 桃 丽 娜:干什么? • 达尔杜弗:把你的胸部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 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 念头。 • 桃 丽 娜: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感对你的五 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着 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么容易动心,你从 头到脚一丝不挂,也动不了我的心。
探索时期——风俗喜剧时期 (1658-1663)
• 开创古典主义喜剧 • 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 子》、《丈夫学堂》、《 太太学堂》。其中《太太 学堂》是莫里哀性格喜剧 的开端,也是法国古典主 义喜剧形成的标志。
繁荣时期——性格喜剧时期 (1664-1668)
揭露和批评宗教的伪善 欺骗、封建贵族的掠夺放 荡、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吝 啬,创造了许多不朽的艺 术典型。达到了思想和艺 术的高峰。代表作有《伪 君子》、《唐璜》、《吝 啬鬼》等。
作品选(第三幕第三场)
• 达尔杜弗(握住她的手指尖)是的,太太,这是毫无疑 义的,我的热诚已到了这样的地步…… • 艾耳密尔:哎哟!您握的太紧了! • 达尔杜弗:这没有别的缘故,只是因为热烈得太过分 了,我决没有一点点握疼您手的意思。(他把手放在 艾耳密尔的膝上) • 艾耳密尔:您这只手要干什么? • 达尔杜弗:我摸摸您的衣服,这料子多么绵软! • 艾耳密尔:别动手,我是最怕痒的,(她将座椅退后, 答尔丢夫将椅移近。)
《熙德》
•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作品 • 全剧通过西班牙贵族青年唐罗狄 克与唐施曼娜之间的爱情纠葛, 表现了个人感情与家族荣誉、国 家义务之间的矛盾,最后以后者 战胜前者告终。体现了资产阶级 对封建王权的妥协。
剧作家高乃依像
《安德洛玛克》
• “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取材于古希腊史诗和悲剧 • 歌颂具有高度理性和自我克制 精神的特洛伊英雄之妻安德洛 玛克 • 遣责为满足一己情欲而置民族 国家大业不顾的卑吕斯、爱妙 娜和奥赖斯特。
晚期创作——舞蹈喜剧时期 (1669-1673)
• 主要创作了一些受到 民间喜剧影响的作品 如、《醉心贵族的小 市民》、《司卡班的 诡计》、《没病找病 》等。 • 1673年2月17日,在演 出他的最后一个剧本 《没病找病》时,因 结核病发作而吐血, 死在舞台上。
《伪君子》
• 又译《达尔杜弗》,莫里哀 最优秀的喜剧。 • 1、争取演出权的斗争 • 2、人物 • 达尔杜弗
第二节 莫里哀
• 原名让.巴布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其 艺名。 • 他的喜剧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 统,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局限性,吸收了民间 戏剧的优秀传统,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 会倾向。
与舞台同在:莫里哀
•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 奠基人。 • 生前被法兰西学士院 拒之门外,死后学士 院为他立的塑像上刻 着这样的话:“他的 光荣什么也不少,我 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 达尔杜弗“决不只是一个达尔杜弗先生,而是全人类伪君子的典型” (斯坦尼拉夫斯基)
作家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 出场前两幕的铺垫(第 一、二幕) • 出场后第一个亮相(第 三幕第二场) • 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二次 跌宕 • 1 . 达尔杜弗向艾耳密尔 求爱被大密斯撞见 • 2 . 艾耳密尔等定计让达 尔杜弗原形毕露 • 通过他人之口揭示其其言 行相悖表面不一 • 揭露其假装虔诚而实际好 色的虚伪本质 • 揭露其阴险、狡诈、狠毒 的本质,指出宗教伪善的 社会危害性
三一律
•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则 • 强调戏剧演出的时间、地点和情节的统一
• 一出戏只能表现一个事件/情节 • 只能表现在一天中发生的事件 • 只能表现同一地点发生的事件
古典主义源流发展
• 兴起时期(17世纪30-40年代)
• 马莱伯提倡语言纯洁化和诗歌格律化 • 法兰西学士院强调语言、修辞、诗学的规范化。 • 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奠基者。他以思想的崇高和感情的美来代 替怜悯和恐怖。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作品和 奠基作。
创作分期
第一阶段(在外省的12年)

《冒失鬼》 《情怨》

第二阶段(1659——1663) 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
《可笑的女才子》 《太太学堂》
第三阶段(1664——1668) 成熟期
《伪君子》 《堂璜》 《恨世者》 《吝啬鬼》
第四阶段(1668——1673)
《贵人迷》 《司卡班的诡计》 《女博士》 《没病找病》
生平和创作
• 生于巴黎宫廷室内陈设商 家庭。成年后放弃遗产继 承权。创立“光耀剧团” ,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 被指控入狱。 • 后离家出走,在外省飘流 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 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 列很有影响的喜剧。 • 1658年,作为剧团的领导 人重返巴黎,担任宫廷演 出班班长。此后一直在巴 黎从事创作表演,直到去 世。
《达尔杜弗》演出剧照
达尔杜弗形象
• 全剧的中心人物,在他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 力的伪善本性,是十七世纪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代表, 披着宗教外衣追求私欲的伪君子。 • 是一个贪婪、狡猾而又凶狠的骗子和恶徒。他本是来自破 落贵族阶层的流氓无赖,却给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装成 一位虔诚的信徒,一位抛弃人间一切情欲,一心向着上帝的 苦修者,他身上集中了当时教会和贵族社会的假冒伪善和 恶德败行。 • 社会意义:概括了封建教会和贵族的伪善、贪婪、凶残的 本质,暴露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2.法国封建王权的兴隆 • 3.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 • 4、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太阳王”路易十四雕像
凡尔赛宫内的镜廊
• 路易十四在此镜廊内接受地方贵族和文人雅士的朝觐
枫丹白露宫
枫 丹 白 露 宫
二、文学概况
• 古典主义: 作为文艺思潮的古典主义产生于十
wenku.baidu.com
古典主义源流发展
• 兴盛时期(17世纪60-70年代)
• 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和发言人,被称为 “巴那斯山的立法者”。他在《诗的艺术》中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 学原则,该书被视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 拉辛:古典主义悲剧的杰出代表,他的《昂朵马格》是一部标准的 古典主义悲剧。 • 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伪君子》等。 • 拉.封丹:寓言家。
理性主义(唯理主义)哲学
•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哲学 命题“我思故我在”,强调 了理性和思考的作用,对古典 主义文学产生深刻影响。 • 古典主义文学着重表现理性 与感情欲望的冲突,以及前 者对后者的制约与征服;强 调文学语言必须符合明白与 确切的要求。
古典主义基本特征p104
• 第一,在政治上,拥护王权。 • 第二,在思想上,崇尚理性。 • 第三,在艺术上,模仿古代,重视艺术规则 。
剧 作 家 拉 辛 像
安德洛玛克
古典主义剧场
巴罗克文学
•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是在 夸饰性风格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侧 重文学形式的文学流派,它表现的是所谓高雅的贵族情 趣,突破了文艺复兴盛世的雅静、含蓄、均衡,追求华 丽、浮夸、标新立异、玩弄辞藻,具有梦幻的特点和悲 观主义的情调。 •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马里诺,他的长诗《阿 多尼斯》,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成了一 种“马里诺诗体”。 •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在他的作品《孤独》中,比喻新奇 ,形象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这种特点被称为“ 夸张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 • 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作品《痴儿西木传》也有明显 的巴罗克文学特征。
• 对主要人物的出场作了精心安排 • 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 •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