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方法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非营利组织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非营利组织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然而,非营利组织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提升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率和发展的关键。

问题一:资金问题非营利组织大多依靠捐赠和赞助来筹集资金。

但是,捐赠和赞助的数量和时间不稳定,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状况难以维持稳定。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1.多元化筹款方式:非营利组织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筹款方式,例如,通过线上平台、义卖、场馆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

2.开展收入型项目:联合公司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用资源和渠道优势,开发和运营收入型项目,来解决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问题。

3.节约成本:非营利组织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省成本,以维持组织的长期发展。

问题二:管理问题非营利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决策集中、组织架构不明晰,缺乏流程和标准化操作,人员纪律性差,信息沟通效率低等。

企业管理方法可以借鉴到非营利组织中,来解决这些问题。

1.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清晰、透明的组织架构,并明确定义各个职位的职责,使每个职位与人员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更好地协作。

2.设立流程和标准化操作:制定文档化的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规范,可以有效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3.强化管理监管: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强化管理监管。

问题三:专业能力问题非营利组织需要人才支持,但是非营利组织通常无法提供与市场平等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这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人才吸引和职业发展。

1.资助培训:非营利组织可以开展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提升、管理培训等方面的资助,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2.提供奖励措施:非营利组织可以设立奖励议案,通过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单位的竞争力。

3.联合企业:非营利组织可以联合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资源,提高组织核心人才的营销价值,从而提高招聘人才的成功率。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R e g iona l e c o nomy区域经济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文 / 乔建平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深入改革,给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民间非营利组织也是如此。

随着民间非营利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调配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和其他组织机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严重影响其稳定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对策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规模的扩大,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改善人们生活品质带来了直接影响。

近几年,随着民间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造福国民,得到了国民的认可。

基于此,维护社会企业稳定发展,以高效率、高水平的非营利组织运行体系为支撑,加强财务管理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成为当前民间非营利组织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来说,也就是只为了完成公共目标或者维护公众利益而成立的组织机构,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成员自愿参与,通过自主管理实现社会公益的组织群体,其中包含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1]。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来说,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保证机构资金稳定运行,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对机构经营状况及时公布,得到社会各界群众的认可,吸引更多的机构参与其中,提供帮助,取得被资助群体的支持,从而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稳定发展。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一)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整体规模相对较小,部分组织存在一人多职的状况,内部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特别是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充分分离。

即便部分组织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事,无法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具体位置,不能对组织领导层进行有效监管。

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方案

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方案

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方案一、引言非营利组织在实现其使命和目标的过程中,绩效考核是评估其工作效果和组织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背景绩效考核在非营利组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它能够评估组织在实现使命和目标方面的表现,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和管理。

因此,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绩效评估指标1. 使命和目标实现程度:评估组织在完成使命和目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可以通过检视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项目实施和成果评估来进行。

2. 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组织在资源利用方面的效率和效果,包括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3. 社会影响力:考察组织在推动社会变革、服务社区、改善公共利益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4. 伙伴关系与合作:评估组织与各级政府、其他非营利机构、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关系,评估其合作成果和质量。

5. 运营和治理:考察组织的内部运营和治理情况,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决策效率和透明度等。

6. 持续发展:评估组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规划,包括组织战略、创新能力、组织学习和员工培训等。

四、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采取描述性评价方法,通过负责人、员工和受益者的访谈、会议记录和案例研究等方式来了解组织的绩效情况。

2.定量评估:采取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组织的各项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形成评估结果。

3.综合评估: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权重比例,形成绩效评估报告。

五、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步骤1. 确定绩效评价的目的和范围,并明确参与评估的各方。

2. 设计评估方法和工具,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数据收集方式。

3.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进行绩效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

5.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6. 监督和评估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并持续进行绩效考核。

论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与治理问题

论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与治理问题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34期2011年第24期Serial No .134No .24,2011非营利组织又被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 )教授将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五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是指以服务公众利益作为机构的使命和目标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缺失,组织效率低下甚至中饱私囊等诚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

实践中的绩效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达到激励非营利组织,实现优胜劣汰的目标,反而掩盖了治理缺失导致的组织生存危机,也没有体现出组织真实的效率状况。

一、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理论依据萨拉蒙曾经指出,志愿部门作为人类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有着固有的缺陷的,会产生“治愿失灵”[1]。

发达国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规范,自律性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第三方机构在内的评价体系。

中国在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研究和实践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受到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法规不完善,管理制度行政化。

虽然建立了绩效评价机制,由于没有实行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的法人治理机制,由于治理缺失导致的非营利组织“内部人”控制问题泛滥,违规操作较为普遍。

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水平是衡量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标志,也是评价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标准。

治理(governance )的基本含义为统治、支配、管理、管理方式。

如何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

如何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

如何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所谓非营利组织不同于企业,它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

其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

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非营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以确定,不同的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对比,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以进行考核评价。

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客观评价工作绩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最大效用,使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发展、壮大,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重视员工的参与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发展。

如:通过绩效工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评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让员工感到公平,对员工产生吸引力等等;通过帮助员工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以及对其进行培训等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通过目标设定来激励员工。

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绩效管理要重视员工的参与,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施计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到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

这种参与式管理方式满足了员工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非营利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代激励理论认为,只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如适度的目标设定、良好的工作氛围、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才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层次和素质相对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更是如此。

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绩效优先的公平分配体系、科学合理的岗位设计和系统有效的员工行为规X,使员工长期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在当今社会,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组织的工资薪酬管理制度往往被忽视,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和不公平。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

1. 薪酬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薪酬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薪酬管理更应该被重视,因为这些组织的员工往往是出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加入,而非金钱。

一个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这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稳定性至关重要。

2. 当前民间非营利组织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情况下,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存在着一些薪酬管理上的问题。

由于这些组织通常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因此员工的工资往往处于较低水平。

一些组织对于工资的设定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

还有一些组织存在着薪酬不透明、福利待遇不完善、绩效考核不合理等问题。

3. 改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薪酬管理制度为了改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薪酬管理制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需要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包括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能力、贡献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薪酬设定。

需要加强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和公平的评价程序,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组织应该公开透明地对外公布工资福利待遇,让员工和外界都能够了解到组织的薪酬情况,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关注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人士,我认为薪酬管理制度应该是这些组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这些组织,稳定现有员工队伍,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我呼吁民间非营利组织应该重视薪酬管理,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奖励性绩效方案

非营利组织奖励性绩效方案

非营利组织奖励性绩效方案简介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福利、公益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其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适合非营利组织的奖励性绩效方案,以激励员工持续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奖励性绩效方案的设计原则- 公平公正:奖励应基于公平公正的标准,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偏好的影响。

- 可衡量:绩效指标应具有可量化的特性,以便量化员工的工作表现。

- 与组织目标一致:绩效目标应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相一致,以确保员工行为与组织利益一致。

- 激励持续提高:奖励应激励员工持续提高个人表现和组织整体绩效。

绩效评估指标为了确保奖励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建议采用以下绩效评估指标:1. 项目成果与质量:评估员工在项目工作中的表现,包括工作成果的质量、创新性和对组织影响力。

2. 团队合作与协调:评估员工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与同事沟通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我提升与研究:评估员工在自我提升和研究方面的努力程度,包括参加培训、学术研究等。

4. 反馈与改进:评估员工在接受反馈和改进自身方面的能力。

5.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评估员工对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和践行程度。

奖励机制基于绩效评估结果,建议采取以下奖励机制:1. 绩效奖金:按照绩效评估结果,给予员工一定比例的绩效奖金,既是对员工工作的认可,也是激励员工进一步提高绩效。

2. 节日福利:在重要节日或组织等特殊时刻,向员工发放节日福利,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3. 培训机会:提供员工参加培训、研究的机会,以促进员工的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组织知识储备及人才储备。

4. 表彰奖励: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可以是口头表扬、荣誉证书等形式,增加员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5. 场外活动:组织一些员工参与的场外活动,例如户外团建、志愿者活动等,既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也提升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

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奖励性绩效方案的有效实施和监督,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绩效评估流程: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估流程,包括评估指标的明确、评估方法的确定以及评估周期的规定。

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作为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营利组织的成员多为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负责招募、培训和激励志愿者,以提升组织的绩效和效益。

本文将探讨在非营利组织中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合适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念、习惯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总和。

建立正确的组织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在非营利组织中,组织文化还应注重诉求,激发志愿精神。

例如,一个环保组织应该强调“热爱自然,责任共担”的价值观,以此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

二、合理安排招募计划招募是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

应该合理安排招募计划,根据组织需要和任务分配招募合适的志愿者。

在招募前,非营利组织应该明确任务及志愿者的工作地点和时间,从而避免志愿者的过多浪费,同时也在招募时告诫志愿者做好与工作时间和地点符合的准备。

三、培训和开发志愿者为了使随着组织日益壮大而增多的志愿者能够为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应该注重志愿者培训,使之具备坚实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固组织基础。

培训不应一次性完成,应该逐步提高难度,规定期限,检测后给出反馈。

四、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对于各组织中的人员,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志愿者,定期的绩效评估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着公平的原则,以绩效作为决定的援助,以案例分析薪酬、福利、奖惩等问题,进一步推进组织获得的成果和灵活性,在岗位上表现优异的人员应该得到物质上的奖励、提高身份等方面的支持。

五、提供必要的保障和福利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人力资源,同样需要给相关工作对象提供良好的保障和福利环境。

首先需要提供更好的个人性保障措施,降低非自愿离开率。

总之,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也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益,从而使组织在为大众服务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一、引言非营利组织是指以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组织,包括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宗教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其治理结构和绩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管理层面分析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和绩效评估问题。

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1.法律框架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受到法律框架的约束。

法律规定了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审批、管理、合规等方面的制度,明确了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社会责任。

2.组织架构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架构应当具有明确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组织架构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非营利组织的宗旨、规模、属性、运营方式等特点,并且应当与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相一致。

3.治理机制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包括理事会、监事会、执行董事等组织,这些机制在非营利组织的决策制定、事务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治理机制应当保障决策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确保非营利组织的长期发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1.绩效概述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是指对组织的目标实现情况、资源使用情况、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短处,发现管理上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营方式,提高组织效率和社会价值。

2.评估指标绩效评估的指标应当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对于慈善机构,评估指标包括捐赠额、募集成本、公益项目完成情况等;对于教育机构,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评估等;对于宗教组织,评估指标包括宗教影响力、信众数量、社会服务贡献等。

评估指标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组织的特点和目标,实际操作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评估方法绩效评估可以采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量方法主要通过数据分析、系数计算等方式,对组织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定性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组织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应当结合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指标进行综合选择和使用。

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常用方法

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常用方法

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常用方法非营利组织(NPO)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更高的使命和责任。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对非营利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正向激励,有助于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宗旨。

本文将为您介绍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的常用方法。

一、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绩效指标(KPI)是指反映组织或个人工作表现和达成目标最重要的量化或定性指标。

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KPI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可导向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KPI,可以更好地衡量组织或个人在资产管理、项目运作、服务成效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保组织取得预期目标。

二、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指在制定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指标时,首先要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战略等总体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分解为部门、岗位的个体目标,确保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360度评估法360度评估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绩效考核方法,它邀请组织内外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志愿者、合作伙伴、社区代表等)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有助于收集到多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评价组织的绩效。

四、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指将组织的过去绩效与现在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组织在某些方面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五、持续改进法持续改进法是一种持续提高绩效的方法,它鼓励组织持续地对自己的工作等进行反思和改进。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总之,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有很多常用方法,关键在于根据组织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以实现有效的激励和评价。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与路径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与路径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与路径在当今社会,非营利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然而,与营利性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路径来确保其财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1、资金来源多样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通常较为广泛,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会员会费、服务收费等。

这种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使得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对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和核算,同时要满足不同资助者的要求和期望。

2、财务目标的非盈利性非营利组织的核心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其社会使命和公益目标。

因此,在财务管理中,重点不在于盈利多少,而在于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价值。

3、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由于资金有限且来源不稳定,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严格的预算管理来规划和控制资源的使用。

预算不仅是财务规划的工具,更是确保组织活动能够按计划开展,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

4、财务透明度要求高非营利组织依靠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来获取资源,因此必须保持较高的财务透明度,向捐赠者、会员、政府和社会公众清晰地披露财务信息,以证明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且符合组织的宗旨。

5、成本核算的特殊性非营利组织的成本核算往往难以像营利性组织那样精确地分摊和计算。

因为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很多时候具有社会效益,难以用货币准确衡量其成本和价值。

6、资金使用的限制政府拨款、捐赠等资金来源通常会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做出明确的规定和限制,非营利组织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路径1、优化资金筹集策略(1)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积极争取政府的项目资助和政策支持。

(2)提升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捐赠。

可以通过创新的募捐方式,如网络众筹、公益活动等,扩大捐赠渠道。

(3)合理制定会员会费标准,提供有价值的会员服务,增加会员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框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指标 体系
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挑战 与对策
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未来 发展
PART ONE
PART TWO
绩效管理是指 对非营利组织 的工作成果进 行评估和改进
组织文化:评估非营利组织组织文化的建设 和维护情况
员工培训:员工接受培训的数量和质量 员工满意度: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流失率:员工离职的比例 员工发展计划:员工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支持
PART FIVE
资源有限:资金、 人力、物力等资 源有限,难以满 足绩效管理的需 求
目标模糊:非营 利组织的目标往 往难以量化,难 以进行绩效管理
汇报人:
云计算:提高数 据处理和分析能 力,降低成本
大数据:挖掘非营 利组织数据价值, 提高决策质量
人工智能:自动化 处理重复性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区块链:提高透 明度和信任度, 降低欺诈风险
国际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国际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成功案例
国际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挑战与应 对策略
国际非营利组织绩 效管理的启示与借 鉴意义
对策一:制定明确的 绩效目标
对策二:建立有效的 绩效评估体系
对策三:建立有效的 激励机制
PART SIX
数字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跨界合作:与其他组织或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影响力 创新驱动:鼓励创新,推动组织发展,提高竞争力

非营利组织管理建议

非营利组织管理建议

非营利组织管理建议一、引言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目标,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非营利组织更好地进行管理。

二、明确使命和目标非营利组织应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确保所有成员和利益相关者都能理解和共享这些目标。

使命和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动力,使其更加专注和有效地运作。

三、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明确的职责和权责清单,确保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2. 建立有效的决策层级,避免过度集权或决策缺乏的问题。

3. 定期进行组织性能评估和调整,确保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四、招募和培养优秀人才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依赖于员工和志愿者的贡献,因此招募和培养优秀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一个清晰的招募流程,确保吸引到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才。

2.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和志愿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3. 建立一个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提供合理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激励人才留在组织中长期发展。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确定适合组织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会议、电子邮件、内部网站等。

2. 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氛围,鼓励员工和志愿者分享意见和建议。

3. 定期组织沟通活动,加强内部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六、有效管理资源非营利组织通常面临资源有限的挑战,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财务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成果的实现。

3. 寻找合适的伙伴和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互利共赢。

七、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是非营利组织增强透明度、提高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资薪酬管理制度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同于企业的盈利导向,民间非营利组织更关注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其管理方式和机制也有所不同。

其中,工资薪酬管理制度作为组织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组织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激励至关重要。

一、薪酬管理制度的定义和意义1.1 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和作用薪酬管理制度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在薪酬水平上作出的规定和管理。

其主要作用包括:一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增强组织竞争力;二是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三是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和谐互助关系。

1.2 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薪酬管理制度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使员工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认可,进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通过薪酬管理制度,还可以激励员工的创新和进取心,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二、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2.1 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原则在建立薪酬管理制度时,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遵循一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即薪酬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贡献程度进行合理分配;激励原则,即薪酬应当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和质量;竞争原则,即薪酬应当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合法合规原则,即薪酬管理制度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2 薪酬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在实施薪酬管理制度时,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进行一系列的步骤,包括: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规章制度和方案;公开透明地向员工宣传薪酬管理政策和薪酬水平;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测算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以适应组织和员工的发展需求。

三、薪酬管理制度的问题与解决方案3.1 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薪酬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薪酬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薪酬分配不公平,存在差距较大的情况;薪酬管理制度不够透明,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和投诉等。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课件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课件
每季度进行一次绩效考 核,年度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内容
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能 力、工作态度、团队协
作等方面。
考核方式
上级评价、自我评价、 同事评价相结合。
XX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实践
实施过程
按照考周期,组织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事评价,上级领导对员工进行评价,综合各项评价得出最 终结果。
实践效果
通过绩效考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也有所提升。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不同的改进目标,制定具体 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如参加培训
课程、寻求导师指导等。
跟踪评估
定期跟踪评估员工的改进情况, 及时调整改进计划,确保改进目
标的实现。
05
绩效考核的难点与解决策略
如何设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明确考核目标
在设定考核标准时,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重点, 确保考核标准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360度反馈法
总结词
360度反馈法是一种多维度、全方位的绩效考核方法,通过 上级、同事、下级、客户等多个角度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
详细描述
360度反馈法能够提供更全面、客观的绩效信息,帮助员工 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优缺点。通过多角度的反馈和 建议,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改进。
关键绩效指标法
总结词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考核方法,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进 行评价。
详细描述
平衡计分卡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注重客户满意度、内部运营效率和学习发展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将组织战略分 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促进组织的全面发展和持续改进。在非营利组织中,平衡计分卡可以帮助组织关注服务对 象需求、提高组织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以及促进员工个人成长等方面。

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摘要:平衡计分卡作为一较新的管理理念,从最早由企业导入到如今被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导入,在各组织机构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本文主要是以非营利性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性组织运用的模型,并对其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字:平衡计分卡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一、引言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战略目标,而更注重社会效益,不存在利润指标.其次,非营利组织的其职责权利也不是十分明确。

这给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自产生以来,在企业界已得到广泛应用。

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之一,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参考思路。

二、平衡计分卡简介(一)平衡计分卡模型框架平衡计分卡是将组织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具有可靠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

依据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体系,组织应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考核自身的业绩和战略执行情况。

与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相比,平衡计分卡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更加强调战略性、多元性、动态性和统筹性等特点。

其基本模型如下:(二)平衡计分卡指标设计的四个维度平衡计分卡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变为具体目标和测评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实现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之间的平衡、外部计量(股东和顾客)和内部计量(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之间的平衡、所求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主观性测量和客观性测量之间的平衡等。

其指标设计有以下四个维度:1.财务维度财务维度是用来反映组织如何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标准,是平衡计分卡的重要构成部分。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治理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治理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治理一、引言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这类组织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理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涉及组织成功的最佳实践。

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一种比商业组织更加复杂的过程。

但是,如果管理得当,非营利组织将能够达成其使命、目标和愿景。

下面将介绍几种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常见方法。

(一)成员参与成员参与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成员和志愿者的参与有助于帮助非营利组织管理自身,并确保组织持续地为其成员服务。

(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关键步骤。

战略规划有助于组织建立目标和愿景,并明确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时间表和资源。

战略规划应该考虑到组织的运营、财务和执行能力。

(三)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它有助于检测和纠正组织所面临的问题。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人员政策等内容,确保组织内部的合规性和确保组织遵守外部监管法规。

(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管理人员需要确保招聘、培训和员工补偿是按照政策和法规进行的。

此外,必须处理人员相关的问题并确保组织有成熟的绩效评估机制,以便推进员工的职业发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在一个成功的非营利组织中,治理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成功的治理可以确保组织有效地实现其使命,并确保其遵循监管、法律和道德标准。

以下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几个方面。

(一)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组织的管理和执行活动。

他们监督组织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及行为合规性。

监督委员会应该由一些有专业能力或相关经验的人士组成,并负责监督监管部门的要求。

(二)透明度透明度在非营利组织治理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透明度意味着组织应该保持开放态度,公开其行为、决策、财务信息和活动。

这将有助于建立组织与向公众的沟通,在公共意见中获得帮助。

(三)管理层与员工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层和员工在组织治理中也非常重要。

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管理体系

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管理体系

具有 良好战略导向的财务绩 现 、 分析和纠正 , 以及对执行人 员的奖励 短短 的二十多年时间得到了长足发展 。 然 务绩效管理。 既能使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争 和 处 罚 。 而, 由于我 国受到历史传统、 治和法律 效管理体系, 政 又能改善组织 结 ( 财务绩效评估。 三) 财务绩效评估是 不完善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 非营利组织建 夺资源 中获取竞争优势 , 构和 内部运营管理,提高工作人 员素质, 民间 非 营 利 组 织 绩 效 评 估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设一直处于摸索阶段, 更因为其过分依赖
营利组织不 以营利为 目的的特 征, 决定了 ( ) 二 财务控制 。 财务控制是实现绩效 进行 反 馈 , 析 这 一绩 效 期 间 完 成计 划 任 分 财务绩效计划是在财务 务的心得 ,未 能完成计划任 务的原 因, 如 其组织制度 中具有强烈 的资源 依赖性 , 其 计划的重要保证。
由于 影 响财 务 活动 的 何改进等。 绩效考评结果可直接与员工经 组织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 自于 政府扶持、 活 动 开展 前 作 出 的 。 因 素十 分 复 杂 , 是 不 断 变 化 的 , 此 要 济性激励措施 , 又 因 如工资 、 金等挂钩 , 奖 也可 企业赞助和捐赠财物 。 非营利组织资金来
包 企业,因此应根据其所具有 的行业特征 、 供 者 向该 组 织 投 入 资 源 不 得 取 得 经 济 回 绩效管理 目标可以作为一个体 系设计, 经济 目标 、 生态 目标等 。例 经营特点 、 管理特征等选择具体的财务指 报: 三是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 的所有 括 社会 目标 、
必须对绩效计划的 以直接与非经济激励措施 , 如荣誉 、 工作 源单一且极不稳 定等 因素使得组织 陷入 保证绩效计划的实现, 执行过程进行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起始于 条件 的改善、 提供发展机会等相联系。绩 了一场 资源争夺战当中。其次, 非营利组 在财务计划的执 效反 馈 是 绩效 管 理 的 最 终环 节 , 是进 行 也 织 所 提 供 的服 务 难 以测 度 影 响 着 组 织 的 财务计划 的制定和执行, 如果实际情况与相关指标数值 绩 效 管 理 的根 本 , 估 不 是 目 的 , 有 通 评 只 绩效管理 。再次, 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不 行过程 中, 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并找 过评估分析结果,巩固优势弥补劣势, 才 够合理 , 内部运营情况紊乱 , 内部人才短 有较大差异 , 采 缺、 差不齐 , 参 缺乏高素质 的专业人 员和 出产 生差 异 的 具体 原 因 。 同时 , 取 有 效 能确 保 管理 落 实 到 位 。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标准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标准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标准在当今社会,非营利组织(NPO)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使命和目标,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标准。

本文将就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标准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绩效管理标准的定义绩效管理标准是指非营利组织用来评价和监测自身绩效表现的一套准则和指导原则。

通过绩效管理标准,非营利组织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使命愿景、目标和绩效表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绩效管理标准的重要性1. 促进目标实现。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非营利组织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工作,提高组织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确保目标的实现。

2. 提升透明度和责任。

建立绩效管理标准可以增强组织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使内部各部门和成员清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提高组织内部的协作效率。

3.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绩效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非营利组织可以更好地评估资源的利用情况,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 提高社会认可度。

有明确的绩效管理标准可以提高组织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强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支持。

三、绩效管理标准的内容1. 使命和愿景。

绩效管理标准应从明确的使命和愿景出发,确保所有的绩效评价都与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保持一致。

2. 目标和指标。

设定SMART目标(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有时限的),建立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3. 组织结构和职责。

明确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

4. 绩效评价和激励措施。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对组织内部成员进行绩效评估,并激励表现优异的成员,激励制度灵活多样。

四、绩效管理标准的实施1. 领导重视。

领导层要高度重视绩效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积极推动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的配合和执行。

2. 培训和支持。

红十字会绩效管理

红十字会绩效管理

红十字会绩效管理
红十字会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持续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达到更好地服务人类的目标。

以下是红十字会的绩效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
1. 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红十字会需要根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制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并将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2.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红十字会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以全面、客观地评估组织的绩效。

3.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红十字会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推动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4. 推动创新与持续改善:红十字会需要鼓励员工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同时借助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组织运营模式。

5. 加强沟通与协作:红十字会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推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绩效目标。

总之,红十字会的绩效管理需要注重组织的特殊性和非盈利性质,将社会责任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社会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

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非营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以确定,不同的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对比,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以进行考核评价。

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客观评价工作绩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最大效用,使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发展、壮大,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一、重视员工的参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发展。

如:通过绩效工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评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让员工感到公平,对员工产生吸引力等等;通过帮助员工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以及对其进行培训等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通过目标设定来激励员工。

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朝着一定
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绩效管理要重视员工的参与,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施计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到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

这种参与式管理方式满足了员工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非营利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代激励理论认为,只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如适度的目标设定、良好的工作氛围、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才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层次和素质相对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更是如此。

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绩效优先的公平分配体系、科学合理的岗位设计和系统有效的员工行为规范,使员工长期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力
非营利组织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信息资源,提高其运行效率。

合理构建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非营利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有助于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应变能力;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数据库,提高非营利组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实现非营利组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建立Intranet,达到非营利组织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进一步整合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源和服务要素,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效率
和管理效率;建立Extranet,使非营利组织与合作伙伴、顾客或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接通Internet,获得与非营利组织有关的信息,充实信息资源。

非营利组织对所获得的信息可进行全面、系统的行业分析,以明确合作的潜力和障碍,便于预测哪些计划将面临资金困难。

在财政紧缩时期,非营利组织之间不得不就捐款和财政拨款展开竞争。

如果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能够确定其竞争对手,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影响非营利组织行为的各种力量,从而使非营利组织受益。

三、完善预算编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非营利组织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够反映其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通过预算的形式将既定战略加以固化与量化。

在编制预算前,非营利组织还要考虑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把非营利组织的整体战略与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相联系,确定员工个人的行为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这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分解到部门,然后到一个团队,最后具体到个人,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

基于预算的绩效考评,是对非营利组织调配资源以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评价和检验。

非营利组织要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

现在比较推崇的一种做法是反馈评估方式,评价者不仅包括上级主管、同事、下属、客户,还包括员工自己。

它可以从不同层面的群体中收集信息,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员工的绩效。

考评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员工的利益
挂钩;将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作为对员工的重要激励手段,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将考评结果作为单位人事决策的主要依据。

目前,非营利组织在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方面普遍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往往是只考评不应用,结果使绩效考评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也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平衡记分卡是衡量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绩效的一种全面而有效的方法。

平衡记分卡从财务、顾客、组织内部执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来评价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绩效,为非营利组织的策略制定及调整提供全面、客观、及时的依据,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发展服务,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由于平衡记分卡兼顾了长期与短期目标、滞后与先行目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外部与内部业绩指标,既强调了结果,也对结果形成的动因、过程进行了衡量与分析,所以能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非营利组织策略实施的结果。

其次,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必然加剧,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策略不可能永久有效,需要重新制定和不断调整。

平衡记分卡为非营利组织的策略制定及调整提供了全面、客观、及时的依据。

再次,平衡记分卡把非营利组织的策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掌握组织的现状和未来,同时能够在大量的信息数据中,集中精力于那些对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发展有关键作用的数据和信息,从整个系统中观测到任何一个指标的修正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并领悟、掌握其中的关联关系。

因此,平衡记分卡是一个非常好
的反馈系统。

从非营利组织的根本目的来说,进行绩效管理是为了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一个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可以实现非营利组织整体和员工个体的双赢。

四、完善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督机制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有必要建立组织内部的自律机制,每个组织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在组织自律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律机制的优势在于对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和行为给予一种客观上的约束。

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不仅需要非营利组织的自律,同时还必须有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

国外的经验表明,对非营利组织必须构筑社会性监督网,使人们能了解其优势与缺陷。

对非营利组织,不允许其拥有经营机密,要求其必须具有真正的透明度,即使是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应该是公开和公平的。

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存在许多独立的第三方非营利组织评审机构,如美国全国慈善信息局、美国公益咨询服务所、美国公益研究所等,它们从不同侧面、角度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行监督并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政府应考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行为。

清晰、明确的法律法规既可以为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非营利组织活动提供方向,从而使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与政府、社会的监督形成良性的互动。

国家监督从根本上说是法制上的监督,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非营利组织的地位、作用和社会职能,规定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既合理分工又协调配合的、统一有序的社会机制。

总之,社会公信力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基础,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既需要组织内部的自律,也需要法律的规范及社会的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