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12 (AQL:主0.65 次1.0)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在容器中取不同部位取样)。
2、检验依据检验卡、电镀品检验规范。
3、检验流程仓库开立送检单至IQC,IQC接送检单后应对产品标识单品名,型号及判定状态进行初步核对,若出现品名,型号或不合格产品直接做退货处理(外购产品除外),并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部门进行确认并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环保检查若有需要,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
5、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A、主要缺点:镀种错误、混料、裂纹、附着物、变形、脱层、掉针、黑斑、黄斑、白斑白雾、烧焦、起皮、麻点、起泡、表面蜂孔、底材外漏、局部无镀层、颜色不符、表面不光洁等不良现象(盲孔、通孔深处及工艺文件规定处除外)。
B、次要缺点:轻微水迹、稍不均匀的颜色及光泽。
6、尺寸检验参照检验卡抽取数量对来料厚度尺寸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镀后产品厚度应与原本体材料厚度一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IQC检验记录表(尺寸测量结果记录不得低于8PCS)。
7、接触电阻测试抽取试件使用低电阻测试仪对试件两端点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本体接触电阻应小于5mΩ、将试件进行组装、组装后成品各相互接触电阻有小于30mΩ。
8、附著性试验将试件用钳子作90°弯曲3次,检查试件是否出现脱皮、脱落等不良现象(沾锡前后各测4PCS)9、可焊性测试将试件垂直置于锡液深度为2-4㎜中在温度为260℃±5℃、时间为5秒±1秒,快速取出检查表面焊锡面需达到浸入面积的90﹪以上,且表面平滑。
10、影象仪器检查以10倍率镜头对焊锡正反两面进行观察,视浸锡部位是否有峰孔状、块状、虚焊、浸锡不均匀、未上锡及试件是否出现严重变色等不良现象。
11、高温试验取试件数量为5PCS放置于烤箱测板中部,温度为280℃±5℃、时间为180秒,试验后目视检查试件是否有表面严重发黑、发紫,镀层脱落,麻点、等外观不良现象(高温箱和回流焊各测试5 只、按照操作规范条件进行测试)。
电镀件贱镀件蒸镀件检验规范

电镀件、贱镀件、蒸镀件检验规范
一目的:
为规范电镀件、贱镀件、蒸镀件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确定检验允收标准,确保进料之品质水准。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电镀件、贱镀件、蒸镀件。
三权责:
IQC工程师:负责文件的修订与维护,以及IQC检验的辅导与培训。
IQC: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检验。
四定义:
1、严重缺陷CR (Critical defect):未按照公司要求使用特定元件的缺陷,或者任
何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的缺陷,或者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缺陷。
2、主要缺陷MA(Major defect):导致部分功能不良,以及影响客户使用或导致客户不
满的外观缺陷。
3、次要缺陷MI(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及可靠性的外观缺点。
五内容:
5.1检验条件:
温度:23℃(+5,-5)
相对湿度:60%(+15%,-10%)
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
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电池表面500-- 550mm(照度达500~550Lux)。
5.2检验项目与标准:
5.2.1常规检验标准:
5.2.1.1 外观检验:。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1.检验條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
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
(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7)颜色暗淡: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8)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
(9)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
(10)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
(11)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层,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和外观。
电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因此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产品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镀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电镀件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件的检验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电镀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厚度检验、粘附力检验、耐蚀性检验等内容。
外观检验主要是对电镀件表面的光泽、平整度、气泡、皱纹、斑点等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厚度检验是对电镀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粘附力检验是对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粘附力符合标准。
耐蚀性检验是对电镀件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耐蚀性符合要求。
其次,电镀件的检验标准还包括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规范等内容。
检验方法是指对电镀件进行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的目视检查、厚度检验的仪器测量、粘附力检验的划格法、耐蚀性检验的盐雾试验等。
检验设备是指用于对电镀件进行检验的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外观检验的显微镜、厚度检验的厚度计、粘附力检验的划格仪、耐蚀性检验的盐雾试验箱等。
检验规范是指对电镀件进行检验时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最后,电镀件的检验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对电镀件进行检验,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排除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电镀件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电镀件的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外观检验、厚度检验、粘附力检验、耐蚀性检验等方面,包括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规范等内容。
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对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电镀件检验规范(含表格)

电镀件检验规范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镀产品的检验。
3.0作业内容
3.1 测量工具:胶纸、十六格刀片、NacL、纯净水、量杯
3.2 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
抽样检验依《抽样方案表》。
3.4不合格制品按《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执行。
3.5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4.0相关文件
4.1 《产品规格书》
4.2《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
4.3《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
5.0记录表格
5.1 《抽样方案表》
5.2 《电镀件检验报告单》
电镀件检验报告单。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电镀质量检验规范

镀层质量检验规范
适用于立柱、活塞杆、导杆等需电镀的零件
1、镀膜厚度:按照图纸要求
1.1 镀膜厚度作为检验基本项,采用镀前测量及镀后测量的差值。
2、镀件尺寸检查:
2.1 确认尺寸是否符合图纸标注的重要尺寸,
3、镀层附着力:
3.1 在镀件非重要部位,用小刀将镀层切割1mm1mm方格,将胶纸黏贴在其表面,用橡皮擦反复来会摩擦,使胶纸与镀层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速撕开。
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被胶带粘起现象。
B、不可有金属剥落、起泡现象。
4、硬度检验:
4.1、用铅笔(H)以45°角度快速划进,擦拭后镀层不得有划痕。
5、外观检查
5.1 检验条件:在日光灯相当的照明强度下,观察镀层表面是否符合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
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落导致表面呈气泡现象。
2)脱皮:镀层与基体剥落现象,镀层呈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3)烧焦:过高电流下形成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不佳的沉淀物。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过程中,表面形成小坑或小口。
5)粗糙:电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6)不可粘有任何异物如毛屑、灰尘、油污、结晶体。
7)不可有压伤、刮伤、变形、镀件受损、裸露材料没镀全现象。
电镀、喷涂、丝印检验规范

3.在印刷表面:图案和文字周围20mm的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缺陷.
三.性能测试:
1.附着力: (附着强度为10±1N/25mm),3M胶带紧密贴在丝印文字或图案上5分钟后,以60°方向迅速拉起,印刷文字或图案无任何脱落迹象.
2.耐溶剂性:用无水已醇酒精润湿脱脂棉或白色软质棉布,用1kg的力每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擦同一位置10次,表面无任何变化.
七.光泽: G33 8~12
G34 8~12
G41 55以上
G26 25
G28 5
第1页,共3页
主题:电镀、喷涂、丝印检验规范
适用对象:品保部全体人员
G32 5
电镀
一主视表面零件在装配成完整产品后处于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可见表面
二工艺我司使用是挂镀方式电镀五彩锌
三外观
镀层结晶均匀、细致、连续
允许有轻微夹具印
六.涂层硬度:铅笔硬度不低于2H.
允许缺陷:
1.对喷涂之镀锌的钢板或之氧化的铝件允许在内表面深凹处有漏底现象.
2.在零件转弯或边缘部位允许有轻微纹理变平滑现象.
3.在零件内表面深凹处且不易查看处,允许有补漆现象,以消除露底现象,这中区域允许在外观上有差异
4.对于要求局部喷涂的零件,要保证界线清晰、整齐.在不要求上喷涂的区域不能飞上涂料.
不允许缺陷镀层粗糙、麻点、黑点、起泡、剥落和严重条纹镀化膜疏松起粉及严重钝化液痕迹局部无镀层、手印等
允许缺陷不影晌装配效果的轻微水印主视表面不允许
零件状态不同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
非主视面有小而少的夹具印小于mm
焊缝搭接交界处不明显的稍暗或发白现象
电镀件一般层放要保持通风干燥保存期限个月电镀日期起超过个月的电镀件必须重检
1电镀外观标准

日期日期日期1目的本标准为本公司的电镀件外观判定标准进行规范,确保公司内外业务配合更加顺畅,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良的品质服务。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思洁特公司所有电镀零件及电镀后有进行其它表面处理的零件(如PVD、喷油)3定义3.1功能性外观缺陷:功能性表面缺陷是指产品表面被腐蚀或影响组装后功能失效,例:镀层起泡、脱皮、发霉、开裂、电机组件线断掉等。
不允许在任何已经表面处理完毕的零件存在任何功能性外观缺陷。
3.2装饰性外观缺陷:装饰性外观缺陷导致构件不能象期望的那样外观完好,但它不会造成功能失效。
本规范规定装饰性外观缺陷的种类、部位和可接受的限度。
3.3轻微瑕疵:指按照本标准8.1的检验条件查看制品表面时,第一眼没观察到的瑕疵或者要在光线下转动制品到一定角度才能观察到的瑕疵。
3.4适度瑕疵:指按照本标准8.1的检验条件查看制品表面时,第一眼容易观察到但不刺眼瑕疵。
将适度瑕疵的观察距离增加到60Onm1(相当于伸直手臂的距离)时,其清晰程度与3.3轻微瑕疵描述的程度相同。
3.5严重瑕疵:指按照本标准8.1的检验条件查看制品表面时,第一眼容易观察到且很明显瑕疵。
将严重瑕疵的观察距离增加到60Onm1(相当于伸直手臂的距离)时,仍然能够明显观察到。
4. 外观面定义4.1以下是外观分区的通用规则:A面:产品在安装之后,使用者第一眼就能直接看得到的区域或者使用者稍微移动头部即可看到的区域。
B面:产品在安装之后,使用者不容易看得到的区域或者使用者需要特意移动身体或移动产品的可动部件才可看到的区域。
C面:在安装过程为可看到,但在安装后不能直接看到的区域。
对于A、B、C面的判定标准都按第6、7节标准执行。
D面:产品在安装后已覆盖而看不到的区域。
4.24.3以下缺陷允许出现在D面:凹点、针眼群、粗糙电镀、星云状麻点,外伤、云雾状电镀、污迹、烧伤、漏镀、色差与宏观缺陷。
注意要求经过表面处理的D面需要满足适当的性能要求。
外观检验规范(电镀件)(参考)

不可擦拭
④B、C级面水渍水印面积5mm2≦x2≦0mm2,且水渍水印周边印痕30cm处观察不明显
水渍水印面积≧10mm2,且水渍水印印痕可擦拭
不可擦拭
盐雾测试
镀层表面的防腐能力,必须满足规定时间检测要求
①盐雾检测不通过,大面积严重腐蚀,不接受;
①物件表面加工后,其A级面在自然光下或在40w日光灯下,视力在1.0以上,于人体视角45°,距离50cm处观察,无明显凹凸现象。
②物件在组装后,整体效果良好,无明显凹凸现象。
③孔位及物件边沿因加工变形,但经组合后,可以遮掩,无明显不良
物件轮廓无明显变形
①物件轮廓变形≦0.3mm,
②物件有变形的情况下以装配无翘曲、扭曲限度接收;
①A级面Ø≦0.3mm,在100mm2内,允收1个点
②B级面Ø≦0.5mm,在100mm2内,允收3个点
起泡
镀层表面不能有汽泡及镀层脱落
A级面不能有起泡。
①≦Ø0.3mm,在100mm2内,B级面允收1个点
C级面允收3个点
②如果起泡在内部,组装后能遮掩,可接受;
③如果起泡过大,在组装后能遮掩,但易破裂造成镀层脱落,不可接受
附着力
物件表面镀层结合牢固
在100mm2内,利用尖刀刻成1mm×1mm的小方格,使用3M胶纸粘贴,呈45°角撕扯,无镀层脱落
检验
项目
检验要求
判定标准
检验判定
Cr
Maj
Min
OK
刮花
擦花
划伤
物体表面镀层,无明显的刮花、擦花、划伤现象
1物件表面刮花:A级面不可
B级面:轻微刮花面积≦1mm2;严重刮花不可;
电镀件检验规范

5.1.4.2检验工具:胶纸、刀片、老虎钳等。
5.1.4.3抽检数:外导体镀金件(如SMA外壳、螺套等)每批抽检3PCS,镀三元合金、镍(如7/16.N型等)每批抽检1PCS。
5.1.4.4检验方法:
a:检验外导体和螺套时先在表面划方格(横4条线以上,竖4条线以上,每同一方向的两条线间的距离必须小于1mm,且划痕要深入底材)。
5.3.3抽样数:参照《抽样检验规范》。
5.3.4检验方法:
1.查看来料颜色与图纸和样品是否一致;
2.查看来料材料、印字与图纸和样品是否一致;;
3.用卷尺测量相应的尺寸。
5.4其他辅料检验的外观、尺寸、特性具体以样品为准。
5.5以上检验结果记录在〈电镀件进料检验报告〉中,对记录的控制参照《记录控制程序》。
5.1.3镀层厚度检验
5.1.3.1规格要求:与设计图纸或技术规范一致。
5.1.3.2抽样数:每批次抽检5PCS。
5.1.3.3检验工具:目视或测试仪器。
5.1.3.4检验方法:核对供应商来料报告是否与图纸要求一致或用测试仪器检测,不定期对来料送外部检测(保证每个供应商每月有一批次被抽检)。
5.1.4镀层附着力检验:
5.6对检验结果的利用参照《进料检验作业规范》。
5.7注意事项:
5.7.1所有来料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为准。
6.0相关文件
6.1《抽样检验规范》
6.2《可靠性实验规范》
6.3《记录控制程序》
6.4《进料检验作业规范》
7.0记录表单
7.1〈电镀件进料检验报告〉
1.0目的
正确指导品管进行电镀件检验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来料品质。
电镀件来料检验规范

电镀件来料检验规范
SFC-QA-001-38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版本号:第二版修订人:
作业文件
电镀件检验规范
修订日期:
第1页共1页
批准审核制订日期
日期
日期
1.目的:规范本公司外购外协零部件的检验,使其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3.检验依据:GB/T 2828.1-2003 GB4706.1-2005
4.职责:品保部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按标准执行检验和试验。
5.检验项目检验项目
缺陷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外观 MI 无锈蚀、变形,电镀层色泽均匀、无脱落。
目视
尺寸 MA 按封样、图纸或实装进行检验。
游标卡尺实装
防锈测试
MA 用10%NaCl 盐水测试24h 不可以生锈。
10%NaCl
6.抽样检验标准------依据GB/T 2828.1-2003 一般Ⅱ级水平抽检
其AQL 值为 ------- 严重缺陷(CR ): 0/1
一般缺陷(MA ): 0.65 轻微缺陷 (MI): 2.5。
电镀检验规范

电镀检验规范
电镀检验规范包括以下要求:
1.外观检验:电镀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划痕、色泽均匀,无明显的色差和杂质。
2.附着力检验:用附着力测试仪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附着力达到要求。
3.镀层厚度检验:用镀层厚度测试仪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镀层厚度符合要求。
4.硬度检验:用硬度测试仪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硬度符合要求。
5.腐蚀检验:用腐蚀测试液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腐蚀速率符合要求。
6.耐磨性检验:用耐磨性测试仪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耐磨性符合要求。
7.耐腐蚀性检验:用耐腐蚀性测试液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耐腐蚀性符合要求。
8.镀层结合力检验:用结合力测试仪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结合力符合要求。
9.电性能检验:用电性能测试仪对电镀表面进行测试,确保电性能符合要求。
电镀件检验规范

美工刀/3M 胶纸
●
5PCS/次
审核:
制定:
尺寸确认 依照工程图面要求检验电镀区域尺寸。目视●ຫໍສະໝຸດ 目视●目视
●
卡尺
●
折弯测试
用尖嘴钳将试样折弯到90度,观察弯曲面是否有电镀 层起皮、脱落现象。
尖嘴钳
●
全检/批/次
《盐雾测试报告 》
MIL-STD-105Ⅱ 正常抽样检验
《工程样品》
《工程图纸》 5PCS/次
将试样镀锡部位侵人到245±5℃的锡炉中侵2-3秒,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品名 制定日期 工序名称
材料确认
电镀品 2022/6/6 检验项目
规格
外发电镀品质检验规范
站别 版本
进料检验 A/0
检验项目 发行日期
进料检验 2022/6/6
文件编 号 页次/页数
XX-WI-19 1 Of 1
检验内容
缺陷等级 检验工具
CR=0 MA=0.65 MI=1.5
检验频率
检验依据
①用验收单核对原材料品名规格,数量确认,包装
目视
●
有无松动,标示是否明确。电镀材料是否正确。
②确认材料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膜厚测试报告、盐雾 测试报告等),并核对报告是否符合我司要求
目视
●
全检/批/次
样品比对 外观确认
电镀品与标准样品在灯光及自然光对比无明显色差 无电镀层起皮、凸点、气泡、脱落、等现象。 无电镀发黑、发白、发黄、等现象。
粘锡测试
锡炉/目视 ●
取出后观察粘锡面是否达到95%以上。
5PCS/次
性能测试
盐雾测试
将试样于盐水为5%温度为35℃,的Nacl中放置依我司 电镀要求时间后,观察电镀层表面是否有绿色、白色 、黑色的腐蚀点及生锈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FQC检验员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4.1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4.2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4.3 照明:40W日光灯下;
4.4视力要求:视力1.0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
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5.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5.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6.其它规定:针对有弹性要求的PIN针、MDC-103、MDC-10-001铜壳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PIN针弹性失效及铜壳折弯处断裂。
7. 表面分区
8. 缺陷分类表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1/3或,在
组装后基本可遮盖,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尺寸各控制尺寸符合
产品标准规定
控制尺寸稍超出公差,但不影响装配√
控制尺寸超出公差,现场无法装配√
膜厚镀层厚度符合产
品标准规定
镀层厚度严重低于客户给定的下限值√
镀层厚度稍低于下限值,且盐雾测试合格√
耐腐蚀镀层的防腐能力
达到规定要求
盐雾测试不通过,不可接受√
9.电镀件外观不良示例
9.1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凸起现象:
9.2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
电镀层表面凸起,
9.3划伤、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
侧面有纹路但无刮花现象,OK
9.4斑点---产品表面与明显的凹凸点、麻点、亮点、氧化点:
麻点特别明显,面
9.5发黑、发白---电镀件有黑色或白色的印记;
有黑色印记,不明显,MDC-10铜壳。